裁判国家级试题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裁判国家级试题(精选5篇)

裁判国家级试题 篇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成年男子排球网高为 2.43 米,成年女子排球网高为 2.24 米。

(2)排球比赛中,前四局各队有 2 次自由自由暂停,每局比赛中换人不能超过 6 人次。

(3)排球比赛中只有 教练员 可以请求暂停和换人,只有 场上队长 可以请求 裁判员解释规则。

(4)发球犯规与接发球队员位置错误,应判为 发球失分,接球得分 ;发球失误与接发球队员位置错误,应判为 发球得分,接球失分。(5)排球的圆周是__65-67厘米_,重量是_260~280克_ 气压是0.30~0.325公斤每平方厘米。

(6)排球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区空间从地面量至少高__7m_。

(7)C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Z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8)一个队最多有_12__名队员,1 名教练员,__1__名助理教练员,1 名训练员和__1__名医生。

(9)技术暂停的时间是___60s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 用“ ”错误的用“ ”表示)

(一)自由防守队员的换人应计 入该队正常换人的次数之内(x)。

(二)球落地时,触及边线的一部分,应判为 界外球。(x)。

(三)发球队员在发球时,将球抛起后未击球,但发球队员用手 将球接住,则应判该队员重新发球。(x)

(四)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跳起,将高 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场区内并落在网前,应判该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x)

(五)甲队请求换人,乙队也请求换人,紧接着甲队又请求换人,应不允许甲队在再次要求换人的请求。(x)

(六)自由防守队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到网前做二传,参与组织进攻。(x)

(七)前排队员在球网的垂直上方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不应判该队员过网击球。(√)

(八)在比赛中,某队队员因受伤不能继续进行比赛,而该队场下只有一名已上过场的替补,裁 判员可以允许队进行特殊替换。(√)

(九)甲队和乙队两队员在网上同时击球,该球落在甲队场区界外,应判乙队击球出界。(√)

(十)队员的双脚绝大部分 越过了中线,则应判该队员进入对方场区犯规。(√)

三、选择 题:(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内)。

(一)排 球场的对角线为(C)。A.20.32m B.20.18m C.20.12m

(二)比赛因故中断在4个小时内未 换场地继续进行应(B)A.保留局数 B.保留局数和分数 C.重新开始

(三)标志杆高出球网上沿的高度是(B)A.40cm B.80cm C.100cm

(四)双方队员在网上争夺同时犯规应(c)

A.发球队得分 B.接发球队得分 C.重新比赛,由发球队继续发球

(五)比赛中第一裁判员的视线通常是(C)A.随人转移 B.随球转移 C.随球和人转移

(六)标志带的宽度为(A)A.5cm B.10cm C.15cm

(七)替补队 员在每局比赛中的上场机会为(C)A.1次

B.2次

C.3次

(八)每一局比赛,自由防守队员的换人次数应为(C)A.计入该队总换人次数内 B.计入该队换人次数 C.不计入该队换人次

(九)国内比赛暂停时的使用应(C)A.少于30s B.多于30s C.用够30s

(十)排球场地所有界线的宽度为(B)A.6cm B.5cm C.4cm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一)教练员和场上队长的职权包括几个方面?

比赛自始至终,教练员应在场外进行指导,他(或她)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暂停和换人,并在暂停时进行指导,为此他与第二裁判员联系。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或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员。比赛中:①教练员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②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教练员在进行指导时可以在替补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之间的无障碍区内站立或行走,但不得干拢或延误比赛;③请求换人和暂停(如果教练员没有坐在球队席上,他可以让助理教练员按蜂鸣器,自己做请求换人或暂停的手势)。

比赛中,如对裁判员的判断有疑问时,全队只有场上队长是唯一代表本队请求裁判员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转达本队成员提出的问题和请求的人(如果他未在场上参加比赛,不能行使此权力),只有在死球时才能提出请求。如他对解释仍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并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在记分表上的权利。

(二)发球犯规有哪几种?

(1)将球抛出或推出;(2)发球队员用双手击球;(3)击球前球未抛起或未撤离持球的手;(4)发球次序错误;(5)第一裁判员鸣哨后,发球队员在8秒钟内未将球击出;(6)发球击球时脚触及端线;(7)发球试图。

(三)第二裁判员在换人时应掌握哪些工作程序?

裁判员同意比赛间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是比赛成死球、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

2、提出请求的人必须是教练或场上队长。

3、有明确的手势表示。

如请求换人,第二裁判员应:

1、鸣哨并取好位置,背对球柱站立,注视记录员。

2、记录员(确定将要上场的队员是合法替换时)举单手示意后,第二裁判员应做允许替换手势让他们上下场。如进行二人次以上的换人,第二裁判员应配合记录员按上述方法一人次一人次地依次进行替换,必要时报告上下场队员的号码;如果场上队长被替换下场时,应明确场上队长由谁担任。

3、等记录员举双手示意后,通知教练员已使用的换人次数(第五或第六人次时),然后转身举双手向第一裁判员示意换人完毕,恢复比赛。

4、注意换人时有无犯规行为。如擅自离开比赛场区接受指导等。如请求暂停,第二裁判员应:

1、鸣哨并做出同意暂停的手势,随后看表计时,示意双方队员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前的无障碍区内接受指导。

2、注意双方有无犯规情况,检查记录员的记录情况,必要时通知第一裁判员双方已使用的暂停次数。

3、暂停结束时鸣哨恢复比赛,必要时(第二次)通知请求队已使用的暂停次数。

4、注意双方有无延误比赛的行动。

(四)判断后排队员进攻 性击球应依据什么?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线或其延长线,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的球,并使球的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判断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线或其延长线。第二,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第三,完成进攻性击球,即击出的球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

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应同时(缺一不可)具备三个条件:

1、脚触及前场区及其延长区域(不论起跳与否)。

2、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的球。

裁判国家级试题 篇2

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框架效应是关于人风险行为的重要规律[1]。根据他们提出的价值函数, 人们的冒险性与决策任务框架有关, 在得益情境 (正框架) 下人们倾向于保守, 而在损失情境 (负框架) 下倾向于冒险。这种效应在人们的风险决策中普遍存在[2]。在近几年里, 关于信息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人们决策行为的影响及人格特征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3,4,5,6], 但很少有研究探讨具有较高职业性的和较强专业性的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决策风险偏好是否存在框架效应, 以及框架效应如何与对其决策产生影响的。

在体操裁判员的评分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评分结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即使是微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最后成绩[7]。特别体操裁判员的决策是在群体决策和多人对策情境中, 决策者人数较多, 决策任务较复杂, 风险往往也更大。因此, 本文以问卷方法研究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风险偏好, 从而分析框架效应对体操裁判员决策偏好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提高裁判员准确地认知风险能力, 并对不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做作出正确检验, 为今后在裁判员培训和工作中信息呈现方式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为提高其的裁判工作能力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新周期国际级体操裁判培训班》中30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国际级裁判员21名、国家级裁判员9名;男性14人, 女性1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名、本科学历20名、专科4名;平均年龄41岁;平均执裁重大赛事场次12.5年。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CNKI、维普数据、万方数据及人大复印资料等查阅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框架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实验法

2.2.2. 1 实验材料及决策任务

实验材料根据框架效应经典问题“亚洲疾病问题”结合体操裁判员从事项目特点,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将决策任务以下列方式呈现。假设在某届体操世界锦标赛的男子团体决赛中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几个国家队之间产生冠军。您是裁判组中一员并且要对比赛进行评分, 其结果直接影响团体比赛的名次, 此时您有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评分略高于其他裁判;另外一种是评分略低于其他裁判, 但两种评分均不会因最高分或最低分而不计评分。经专家仔细估算两种方案的所产生的可能结果如下: (见表1)

注:AC为保守方案, BD为冒险方案

若您是现场的裁判, 请您在方案A和方案B中选择一个, C和D中选择一个。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笔者认为材料所呈现的文字意义、数字信息与文字背后的意义需被试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才能充分认识。虽在相对中立问题上会出现略微偏颇, 但高级别裁判员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只有在某种极端的情景下才能得以体现, 材料呈现的决策任务也能进一步验证裁判员的素质与能力。

2.2.2. 2 实验设计及程序

采用2 (被试性别:男/女) ×2 (任务框架:正面框架/负面框架) ×2 (裁判等级:国家级/国际级) ×3 (对象因素:学历/职业/执裁重大赛事场次) 的实验设计。其中任务框架与被试素质为被试内因素。采取统一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测试。

2.2.3 数据统计

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在框架效应下体操裁判员决策的分析

使用SPSS17.0将正面框架组和负面框架组中裁判员选择保守和冒险方案的人数比例进行X2检验, 该结果表明, 在正面框架下和负面框架下, 裁判员选择保守方案或冒险方案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在P>0.05显著性水平上, 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见表2)

该结果表明, 正负框架下体操裁判员决策偏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高水平裁判员能在极端干扰情景下做到相对中立, 进一步验证了其素质的专业性。

3.2 各实验条件下被试的风险偏好检验结果

3.2.1 被试性别与正负框架决策选择的检验

使用SPSS17.0对被试性别与正面框架决策选择的主效应显著, F=7.737, P=0.000, 男女被试对正面框架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判断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被试性别与负面框架的方差分析, 经主效应分析检验, 被试性别与负面框架的主效应不显著, F=2.113, P=0.152, 男女被试在负面框架的决策时风险偏好总体差异不大。但可以清晰的看到, 被试性别在正面框架下的决策有明显的差异, 即表明在正面框架下女性裁判员更趋向于冒险方案, 男性裁判员多集中在保守方案上。而在负面框架下, 男女裁判员都偏向于冒险方案。

3.2.2 裁判员等级的主效应检验

使用SPSS17.0对被试在正负框架与裁判员等级的主效应不显著, p=0.928。对被试在正负框架与裁判员等级的交互作用也不大, 结果分别是:正面框架P=0.924, 负面框架P=0.872。可以看出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的裁判等级不管是国家级裁判还是国际级裁判在面对正负框架的影响下其决策偏好的总体差异不大, 其决策偏好基本趋同。

3.2.3 学历与正负框架的主效应检验

对象因素包括有两个方面:学历和职业。使用SPSS17.0对学历和职业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检验发现, 学历与正面框架被选情况的主效应差异性不显著, F=3.704, P=0.065。学历与负面框架被选情况的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F=7.142, P=0.013<0.05。可以看出, 在对负面框架中决策偏好受到学历的影响, 通过检验得到学历因素对国际级国家级别的体操裁判员在正面框架决策的影响较小, 但是对负面框架下学历因素的差异显著。

从图2我们可以发现, 学历越高其决策偏好更趋向于冒险, 在正负框架下都是研究生学历的裁判员的决策偏好普遍都呈现出趋向冒险方案。

3.2.4 职业与正负框架的检验

使用SPSS17.0通过裁判员职业与正面框架的方差分析发现, 裁判员职业对正面框架的主效应差异性不显著, F=0.391, P=0.537, P>0.05差异不显著。在对职业与负面框架的主效应检验得到F=8.149, P=0.008<0.05, 结果说明裁判员的职业在负面框架下的主效应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 国际级国家级体操裁判员中教师职业和教练职业的裁判员在正面框架下的决策偏好相对一致, 而在负面框架下教师职业和教练职业的裁判员的决策偏好差异显著, 教师职业的裁判员的选择多趋向于冒险方案, 而教练职业的裁判员的选择多是在保守方案。

3.2.5 执裁重大赛事场次与正负框架的检验

使用SPSS17.0通过裁判员执裁重大赛事场次 (国家级以上赛事次数) 与正面框架的方差分析发现, 裁判员执裁重大赛事场次对正面框架的主效应差异性不显著, F=1.599, P=0.182, P>0.05差异不显著。在对执裁重大赛事场次与负面框架的主效应检验得到F=2.726, P=0.029, P<0.05, 结果说明裁判员的职业在负面框架下的主效应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4所示, 裁判员的执裁重大赛事场次与其在正面框架中的决策偏好差异不显著, 在纵轴中1代表保守性, 2代表冒险性。我们发现在执裁重大赛事场次超过20场的裁判员在正面框架下的选择趋于保守方案。而在20场以前的决策偏好则显示出不稳定的特征。

不同执裁重大赛事场次与负面框架中的主效应检验的差异显著, 从图5中我们可以发现, 并不像在正面框架中的曲线那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负面框架中人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比正面框架更加棘手, 在处理问题做决策的时候, 更多的是依赖对该问题的信息加工程度以及决策者人格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在图9中曲线的特征难以进行描述。

4 讨论

4.1 框架效应在体操裁判员决策的影响

正如实验结果显示, 在正面框架下和负面框架下, 裁判员选择保守方案或冒险方案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在P>0.05显著性水平上, 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Tanner, Medin的研究中[8]发现, 框架效应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差异造成的。所谓的个体差异主要是指认知能力。而在实验中的被试为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 他们具有高学历高裁判等级的特质, 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他们很容易的就能在正面、负面框架的两种不同表述之间进行转化。

4.2 性别对体操裁判员决策方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男性比女性更愿意为较多得益而冒不确定的风险;而女性更愿意孤注一掷冒较多损失的风险去避免确定的损失。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性对得益和损失的不同感受阈有关。一般来说, 男性对得益更敏感而女性对损失更敏感, 因此男性会对确定得益不满足, 而对确定损失的承受力较高。研究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女性比男性在心理上更容易受到压力事件的影响, 能体验到更多的冲突及挫折等[9]。

4.3 裁判等级对体操裁判员决策的影响

Wurm-Schaar的研究就发现:对于确实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群体, 如:医生、金融顾问, 虽然有时也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但受影响程度明显要比一般被试群体小。在Roszkowski和Snelbecker[10]的研究中, 以及Simon等人[11]的研究中, 都表现出认知需求较高和数学能力较强的专业行人员能较好地避免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的被试均是国家级以上的体操项目的裁判员, 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国际级裁判员。可以说他们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了。所以在我们进行裁判等级与正负框架的主效应检验时没有显著的差异的结果得到解释。

4.4 学历对裁判员决策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 在学历在同一档次的裁判员的决策大致相同。具有专科学历的裁判员在正负框架下都选择的是保守性方案具有同一性;具有本科学历的裁判员的选择也多趋向于保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裁判员在正负框架下的选择都趋向于冒险方案, 而且在负面框架下 (损失框架) 较本/专科学历的裁判来说, 他们更趋向于冒险。这是因为研究生学历个体渴望新奇和刺激, 喜欢冒险取胜, 更愿意去接受挑战, 在一套既定的模式内他们更喜欢打破常规寻求突破, 这一点与研究生教育提倡创新的精神不谋而合。而任务情景中保守方案会导致固定结果的描述不符合他们的行为特点, 所以, 他们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

4.5 职业对其决策的影响

从职业对裁判员决策的主效应检验中发现, 裁判员职业对正面框架的主效应差异性不显著, F=0.391, P=0.537。在对职业与负面框架的主效应检验得到F=8.149, P=0.008<0.05, 说明裁判员职业在负面框架下的主效应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 在正面框架下教师和教练的选择都相对集中在保守方案, 而在负面框架下教师的选择多趋向于冒险方案, 而教练的选择多是在保守方案上。本实验结果却与该理论的经典研究结论不一致[12,13]。是由于在本实验中, 采用的实验材料不牵涉到生命的拯救的问题, 而是一个对比赛评分的问题[14]总体来说, 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在正负框架下选择保守和冒险方案的比例差不多, 而且选择保守方案的裁判员均超过半数。这也说明了体操裁判员的职业特点, 他们需要在一定规则范围内的框架下做出相对公平公正的决策[15]。

4.6 执裁重大赛事场次对于决策偏好的影响

对不同执裁年限与正负框架的检验来看, 得到与我们想象中执裁重大赛事场次;参与重大赛时越多, 决策偏好越保守的假想是不一致的。

如表3所示, 执裁重大赛事场次的多少和临场经验的丰富程度与裁判员的决策偏好的相关性不大。这一点也进一步说明, 裁判员的决策偏好并不会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而发生太大的变化或区域稳定, 其决策偏好更多的是依赖裁判员对临场情况事实判定既决策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 以及会受到裁判员个人因素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正面框架 (得益框架) 下女性裁判员的决策更趋向于冒险方案, 而男性裁判员则偏好保守方案。在负面框架 (损失框架) 下男女性裁判员的决策均趋向于冒险方案。裁判员等级对其决策的影响不大。在得益与损失框架下学历越高的裁判员决策时均表现出偏好冒险方案。裁判员的职业对其决策有一定的影响, 从事教师职业的裁判员在决策时表现出冒险性的风险偏好;而从事教练员职业裁判员决策表现出保守性的风险偏好。裁判员执裁重大赛事场次的多少与其决策偏好的相关性不大, 但在正面框架中执裁经验越多则决策偏好更趋向于保守性方案, 而在负面框架中的决策偏好则受到裁判员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更多。总体来说框架效应对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决策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 高水平裁判员能在极端干扰情景下做到相对中立, 验证了裁判员认知风险的能力。希能为今后在裁判员培训和工作中信息呈现方式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为提高其的裁判工作能力提供参考。

摘要: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新周期国际级体操裁判培训班》中选取了30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作为调查对象。以框架效应对决策偏好影响的原理为基础对体操裁判工作中的决策偏好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框架效应对我国体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决策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 但在正负框架干扰情景下女性裁判员的风险偏好高于男性;高学历裁判员风险偏好较高;职业为教师的裁判员风险偏好较高;临场经验越多受在负面框架影响越小。以期提高裁判员的认知风险能力, 并对不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检验。

篮球裁判考试题 篇3

单位(班级):姓名:得分

一、是非题(请在正确答案上画圆圈,每题2分,共70分)

1、暂停机会已过,记录台错误的发出信号,裁判员鸣哨停止了比赛,某队借此机会提出暂停,记录台发出了信号,裁判允许了这次暂停。(是;否;)

2、一次要登记的暂停被允许后,在暂停期间某队借机替换队员,该替补必须在进入比赛前向记录台报告。(是;否;)

3、A8在后场向前场运球,此时他两脚已过中线,但球在后场拍,裁判判其球回后场违例(是;否;)

4、B队教练员在球队席内站着指挥,累了坐下后叫B队的助理教练员站着指挥比赛,裁判员判该队教练员技术犯规。(是;否;)

5、一个活球停在了支架上,此时方向箭头指向B队,裁判给了B队掷界外球(是;否;)

6、A4接队员球后误投本方球篮,此时B4对其打手犯规,球进了,裁判判2分有效,并由A4罚球一次。(是;否;)

7、A6最末一次罚球,球碰篮圈后弹起,B6在抢球时将球碰进圈中。裁判判A6得2分(是;否)

8、B10骑跨中线运球,球在后场拍,此时该队在后场控球时间已达八秒,裁判判该队八秒违例(是;否;)

9、A5运球结束时故意掷球打板,球未能触及另外队员,他再次触及或拿到该球,裁判判其两次运球违例。(是;否;)

10、A8在场上被裁判判了第二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裁判判给B队两罚一掷,并将A8罚出球场。(是;否;)

11、场外队员B6被判技术犯规,记录员登记该队教练员技术犯规一次,并累计该队本节全队犯规一次。(是;否;)

12、B队获得三次罚球的机会,在B7罚完一次后B队请求暂停,裁判不许。(是;否;)

13、第四节最后还剩1分45秒时A队投中2分,此时计时钟是停止的,A队教练员提出暂停,裁判不允许。(是;否;)

14、A5投中2分,此时裁判发现A队场上有6名队员,裁判判A5得分无效并判A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是;否;)

15、两裁判员同时鸣哨,一个判走步、一个判犯规,经两裁判员协商后判争球,按箭头所指的方向给了某队掷界外球。(是;否;)

16、B4跳起投三分球,球在空中上升时被在三分线内起跳的A9触及,球中了,裁判判B4投中了2分。(是;否;)

17、A4上篮,B4对A4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球投中,裁判判给A4两罚一掷。(是;否;)

18、如果试图做掩护的队员在移动中与静止或后退的对方队员发生了接触,则他是否构成了一起阻挡犯规?(是;否;)

19、A5投篮球出手后24秒装置信号响,球在上升时被B5封盖触及,随后球进,应计得2(或3)分吗?(是;否;)

20、A队教练员先提出暂停,随后B队教练员也提出暂停,在A5投中篮后,记录台发出了暂停的信号,该暂停应记在A队的名下吗?(是;否;)

21、时间即将终了,场上85:83,A队领先,此时由B队掷界外球,A队的队员严密防守,在球还未掷进来前造成一起普通的犯规,裁判判A队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判给B队两罚一掷(是;否;)

22、A6正在运球,A4和B7发生双方犯规,比赛应由A队掷球入界重新开始吗?(是;否;)

23、第2节比赛开始由A8掷球入界,他能将球传给后场的队员吗?(是;否;)

24、在轮换球权掷球入界中,两裁判须交换位置吗?(是;否;)

25、B6在端线掷界外球,B6将球传给也在端线外的B9,然后B9将球传给界内的B11,这行为合法吗?(是;否;)

26、A5投篮出手,球因B5的封盖触及而“三不沾”,接着24秒信号响的同时球又被A5控制,裁判判A队24秒违例。(是;否;)

27、A4最末一次罚球,A8早入,此球投中,裁判判此球进球无效,判由B队掷界外球。(是;否;)

28、A5运球,B5上前抢断,A9推B5犯规,A队此时全队犯规累计已达6次,裁判判给B5罚球两次。(是;否;)

29、A5在后场将球传给在前场的A7,A7在接球的刹那B8上前将球又捅回后场,在后场的A5又将来球接住,裁判判A队球回后场。(是;否;)

30、A队在前场传球,被B队的队员将球打出界外,时间已过20秒,由A队掷前场界外球,裁判判A队还有4秒的进攻时间。(是;否;)

31、秩序册排前的队为主队,坐记录台的左侧;排后的队为客队,坐记录台的右侧,(坐左打右),如果两队同意,可以互换球队席或球篮。(是;否;)

32、B8运球结束跳起投篮,球三不沾,B8又抢到了球并把球传给了同伴,裁判判B8两次运球违例。(是;否;)

33、A5投篮球出手,24秒时间到,球未触及篮筐,被防守者B7拨到A4的手上,裁判判A队24秒违例。(是;否;)

34、A8在三秒区内连续投篮不中,此时他已在三秒区内达4秒,裁判判其三秒违例。(是;否;)

35、跳球开始比赛时,副裁判和记录台人员伸出大拇指进行联络,技术代表给了相同的手势示意记录台已准备就绪,主裁判跳球开始比赛。(是;否;)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准的篮球场长米,宽米,边线和端线应属,篮筐离地面米,篮板离地面米。

2、宣判球回后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3、标出下列符号:

7号投中三分;13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9号犯规2分算加罚一次;教练员技术犯规;场外队员技术犯规。

4、每节比赛结束时,应分别画一粗体以及队员的下画。

5、现有8场球。

6、当一场篮球比赛场上不足人时裁判判比赛停止。

7、在防守有球队员时,无需考虑和

8、只有在9、在比赛开始前,记录员应在首发队员的后面打上并画上;并且在记录时第一、三节用色的圆珠笔、在二、四节用色的圆珠笔。

10、一场两人制裁判的篮球赛结束后,应先由裁判签字,后由裁判签字。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试述中枢脚的确定。

2、第一节比赛开始,A4跳起直接在空中接到跳球队员拍击来的球,双手持球落地站稳,B4上前抢球被判争球,试问应如何处理重心开始比赛?

3、请你简谈一下你对篮球场上的罚(球)与不罚(球)的理解。

4、简述一名队员在最末一次罚球时场上双方队员可能会出现的违例有哪些?

5、简述两裁判员在前场的区域分工。

6、简述篮球场上技术犯规和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区别

7、简述篮球场上有哪些时间限制。

田径国家二级、三级裁判考试题库 篇4

是否题:

1、跳高运动员的比赛试跳顺序,应抽签排定。(√)2、跳高运动员的起跳,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均可。(×)3、跳高裁判员应做到,比赛前能清楚辩认横杆的下面和前面。放置横杆时,使横杆的各个面始终朝向各自原定放置的方位。(√)4、跳高运动员试跳成功后,由横杆下面返回应判为犯规。(×)5、跳高比赛时,横杆两端放在横杆托上,横杆的两端离立柱至少有1厘米的空隙。(√)6、跳高比赛时,只要起跳腿离地,无论什么情况都应判为试跳失败。(×)7、跳高比赛时在只有一名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8、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地面或落地区者应判为试跳失败。(√)9、运动员试跳中,倘一脚触及落地区,在试跳成功后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10、某跳高运动员请求在某个高度上免跳后,则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第一名成绩相等。(√)11、助跑道和起跳区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12、运动员为有助于各自的助跑和起跳,可用粉笔做标志物画在胶道上。(×)13、跳高架在比赛进程中,不应移动,除非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已不适于比赛,则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移动。(×)14、横杆用木料、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均可,截面呈圆形。(√)15、跳高落地区不得小于5*3米。(√)16、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间隔。(√)17、在跳高比赛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1分半钟者即判次试跳失败。(√)18、在跳高比赛中第一名成绩相等名次可以并列。(×)19、丈量高度时,以一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不足一厘米者不计。(√)20、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的升高自始至终一律按2厘米提升。(√)21、全能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征求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的失败或弃权。(×)22、跳高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23、跳高的及格赛成绩,可作为比赛的正式成绩。(×)24、跳高成绩相等时,决定第一名的最后高度如破全国记录应予以承认。(√)25、跳高运动员在一个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均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个高度上试跳的次数,只能是在前一个高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末跳次数。(√)26、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时稍有触动,但运动员迅速离开沙坑或海绵包,离开后横杆落地应判成绩有效。(×)27、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在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的失败或弃权。(√)28、撑竿跳高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29、撑竿跳高成绩相等时,决定第一名的最后高度如果打破世界纪录,应予以承认。(√)30、撑竿跳高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2厘米间隔,以免碰落横杆。(√)31、运动员可要求撑竿跳高裁判将架子向落地区移动0.8米。(√)32、撑竿跳高比赛时,运动员的撑竿触及插斗前壁垂面以外的海绵包,但未做起跳动作,不算一次失败。(×)33、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和所用撑竿的任何部分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平面以外的地面包括落地区者,均应判为试跳失败。(√)34、撑竿跳高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两分钟者即算一次试跳失败。(√)35、撑竿跳高比赛时两手都可以上下移动,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成上方的手,不算犯规。(×)36、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时,将撑竿折断应判为一次试跳失败。(×)37、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由大会提供,一律不许使用自备撑竿。(×)38、撑竿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已起跳双脚离地,未越横杆,又返回起跳点,可不作为一次试跳失败,只要在时限之内还可重新开始。(×)39、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阶段,撑竿由垂直部位倒下时,裁判员怕触及两立柱,应主动上去接护撑竿。(√)40、撑竿跳高比赛时,允许运动员将原来下面的手向上移动,但不得超过上方的手。(√)41、撑竿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或撑竿上,可使用松脂或其他类似物质以利握竿,不算犯规。(√)42、某一运动员在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未插入斗内,但已越过横杆,裁判员判定成绩有效。(×)43、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起跳延伸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均判为试跳失败。(√)44、跳远比赛中,某运动员采用了空翻跳远姿势,跳出好成绩,裁判认为成绩有效。(×)45、跳远比赛时,有一运动员用单脚依次落地,成绩无效,应判为犯规。(×)46、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由起跳板两端的延长线上跑过去,裁判员允许该运动员重新试跳。(×)47、跳远比赛时,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完一次为一轮次。(√)48、跳远落地后向后走出沙坑,应判为犯规成绩无效。(√)49、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可以将自己带的标志物放在助跑道上。(×)50、跳远比赛用的橡皮泥显示板,在连接起跳板的一边为30度角斜面。(√)51、单项跳远比赛的风速,不超过3米/秒者其破纪录的成绩有效。(√)52、全能项目中跳远的平均风速,不超过4米/秒者破纪录的成绩有效。(×)53、跳远比赛是以决赛中最后3次中最好的一次为正式比赛成绩。(×)54、跳远预赛成绩较优的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倘第8名出现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每人再跳一次来决定进入决定人选。(×)55、运动员落地后侧身摔倒,两手触及坑外地面,手印比坑内落地点离起跳线近则成绩无效。(√)56、跳远比赛结束后决定名次,是以6次试跳中每人最好的一次作为决定名次的成绩。(√)57、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的试跳顺序应抽签决定。(√)58、三级跳远比赛超过8人每人可试跳3次,前8名有效试跳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可再试跳3次,倘第8名出现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3次。(×)59、运动员在三级跳远比赛时,正赶上兼项100米也要开始比赛,运动员向跳部裁判请假先去跑100米,回来后全体运动员已跳完第3次,裁判员同意该运动员再补跳1次。(×)60、在三级跳远的各跳过程中以摆动腿触地不作为试跳失败。(√)61、三级跳远的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得少于13米。(√)62、在国际比赛中,建议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男子不少于13米,女子不少于11米。(√)63、三级跳远三跳顺序是一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和一个跳跃。(√)64、三级跳远的单足跳是用起跳脚落地,跨步跳是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并继续作跳跃起跳腿最后双脚落地。(√)65、投掷圈内的比赛项目,凡投掷器械落在分角线上,如丈量点在场内则成绩有效。(×)66、推铅球的成绩是以一厘米为最后单位。(√)67、某地铅球比赛时,运动员从前边走进圈内,推球落地后从后半圈退出,裁判员判运动员从前面进圈为犯规,不给丈量成绩。(×)68、在铅球比赛场地,每名运动员在裁判监督下最多能练习试掷2次。(×)69、铅球推出后,必须等球落地,身体恢复平衡后,才能从圈的前半部分走出。(×)70、运动员推球时,将铅球移至肩下然后抛出,裁判员判运动员技术犯规。(√)71、运动员比赛时不得在鞋底或投掷圈内喷洒任何物质。(√)72、运动员旋转推铅球时,一脚从抵趾板上空绕过,虽未触及圈外地面和抵趾板,裁判员判为犯规。(×)73、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因不适应,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并可离开投掷圈。(√)74、运动员推球时,有一脚触及抵趾板内侧板,裁判员应判为犯规。(×)75、铁饼掷出落地后,运动员从侧方离圈时,一脚踩在圈外白线的后沿,裁判员判为犯规。(×)76、运动员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按该次试掷失败论;但以前的成绩仍为有效。(×)77、铁饼比赛中,铁饼出手后碰到护笼,但铁饼仍落到有效区内,应判为试掷成功。(√)78、判定运动员无故延误试掷时间,即不准备参加该次试掷,以失败论处,什么是无故延误由裁判长酌情决定。(√)79、裁判员负责通知运动员一切准备就绪,某某号试掷开始,该次试掷的时限,应从这一瞬间算起。(√)80、铁饼的正式比赛成绩,应以2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81、掷铁饼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任何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但可用胶布等将几个手指扎在一起进行投掷比赛。(√)82、铁饼着地的最近点,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以内,其远方饼边虽压线,成绩也为有效。(×)83、投掷标枪可以采用旋转式的方法。(×)84、标枪比赛时,每名运动员可以在助跑道旁边放置大会提供的标志物1-2个。(√)85、投掷标枪时,运动员用带子将两手指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裁判员应判为犯规。(√)86、标枪助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为1:1000。(×)87、标枪比赛丈量时,应从圆心处计算成绩。(×)88、如果标枪在比赛试掷时或在空中折断,不应算为试掷失败,运动员可重新进行试掷。(√)89、标枪运动员在试掷中倘未违反规则规定,该运动员可终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助跑道内侧或外侧,可以离开助跑道。(√)90、投掷弧两端应画出限制线,与助跑道平行线成90度角,线宽5厘米,长0.75米。(√)91、标枪比赛时,某一运动员遇到一股大旋风,明显地将枪飘出几米远,裁判员判为试掷无效,让运动员重新试掷。(×)92、标枪枪身落在分角线上,枪尖落地点在投掷区内,裁判判为犯规,外场举了红旗。(×)93、标枪运动员投掷后,内场主裁判举白旗表示成绩有效立即丈量成绩,丈量完后外场裁判举红旗说运动员从前面走出犯规,这时内场主裁判又补了一个红旗,判成绩无效。(×)94、运动员试掷时,在标枪出手以前,身体不得完全转向背对投掷弧。(√)95、标枪比赛时,运动员应握在把手处,从肩部或投掷臂上方投出,不得抛出,不得采用非传统姿势。(√)

二、填空题

1、跳高比赛使用的横杆长度为

3.98—4.02 米。

2、横杆两端各离立柱至少有 1 厘米的空隙,跳高架立柱的高度,应超过横杆提升的最大高度至少 10 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 4---4.04 米。

3、跳高架立柱的横杆托应为长方形的平面,长 6 厘米、宽 4 厘米,须与立柱离开 1厘米。

4、跳高落地区至少长 5 米,宽 3 米,跳高架立柱落地区之间至少有 10 厘米的间隔。

5、跳高与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试跳顺序,由 大会抽签 排定。

6、跳高、全能运动的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 单脚 起跳,不论在任何高度上,凡连续失败 3 次,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7、跳高比赛中在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 厘米。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自始至终一律按 厘米提升高度。

8、撑竿跳高每轮试跳完毕后,横 杆提升的高度不少于 2 厘米。在十项全能撑竿跳高比赛中,横杆提升高度应自始至终一律按 5 厘米提升。

9、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撑竿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10、撑竿跳高运动员可以请求将撑竿跳高架子前后移动,向前移动的距离不超过 0.8 米,向后移动不得超过 0.4 米。

11、撑竿跳高的助跑道宽最少 1.22 米,长最少应为 45 米,可能时不短于 40 米。

12、撑竿跳高助跑道的左右倾斜度的最大公差不得超过 1:100

,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超过

1:1000。

13、撑竿跳高的插斗底部斜面长 1 米,后端宽 60 厘米,前端宽 15 厘米,最深处为 20 厘米,前壁与底面成 105 度,左右壁与底面成 120 度。

14、撑竿跳高的落地区,至少长 7 米,宽 6 米。

15、跳远、三级跳远和投掷项目的比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超过8名时,每人可先试跳 3 次,成绩最好的前 8 名运动员再试跳 3 次。试跳顺序跟成绩相反(倒排序),倘第8名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 抽签定。

16、如果只有8名或不足8名运动员参加跳远比赛,则每人可试跳 6 次。

17、田赛中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其 次优成绩 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然相等,则 第三次优 成绩为准,余类推。

18、跳远助跑道宽最少 1.22 米,长至少为 45 米,可能时不短于 40 米,左右倾斜度不得超过 1:100

,跑进方向上总倾斜度不得超过 1:1000。

23、跳远、三级跳远使用的起跳板长 1.22 厘米,宽 20 厘米,厚不得超过 10 厘米。

24、田赛 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按 该次试跳掷失败 ;

田赛项目延误比赛的时限:撑竿跳高为 1 ;其他跳跃、投掷项目为 1。

25、跳远、三级跳远比赛 使用 的橡皮泥显示板宽 厘米,长 1.22 厘米,连接起跳板的一边为 30 度斜面。

26、跳远起跳板的前沿至沙坑远端的距离至少 10 米,起跳板的前沿至沙坑近端的距离不得少于 1-3 米,沙坑宽至少 为 2.75 米。

27、田赛的远度项目中,以比赛的 6 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最高成绩。田赛 的高度项目中,以运动员 最高成绩 作为个人最高成绩。

28、三级跳远的第一跳须用 起跳脚 落地,第二跳须用 摆动腿 落 地,第三跳是用 双脚 落入沙坑,才算完成三级跳远的完整动作。、29、在三级跳远的各跳过程中以摆动的脚触地,可 不判犯规。

30、三级跳远起跳板的前沿叫做 起跳线。起跳线至沙坑近端的距离至少 13 米,至远端的距离至少 20 米。

31、在跳远或三级跳远比赛 中,丈量成绩时,应从

运动员身体落地点至 至起跳线或延长线的最近点成 直角(90)丈量,丈量的最小单位为 1 厘米。

32、铅球圈的直径为 2.135 米,落地区的角度为 34.92 度,角度线宽为 5 厘米。

33、铅球投掷区向投掷方向的倾斜度,最大公差不得超过 1:1000。

34、每次有效试掷以后应立即 丈量。

35、丈量铅球成绩时,须从 器械着地最近点 取直线通过投掷圈至 抵趾板的内沿 为准,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36、铅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不得使用 不合规定的任何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例如: 绷带。

37、成年男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7.26 千克,成年女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4 千克。

38、铅球圈内的地面比圈外地面低 1.4—2.6 厘米,允许的公差为+ 0.6 厘米。

39、抵趾板内沿长为 1.21—1.23 厘米,宽为 11.2--30 厘米,高为 9.8-10.2 厘米。

42、铁饼圈的直径为 2.5 米,落地区的角度为 34.92 度,角度线宽为 5 厘米。

43、铁饼运动员在投掷圈内从 静止 姿势开始试掷。

44、铁饼比赛丈量成绩时,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45、48、成年男子铁饼,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2 千克,全饼直径至少 219-221 厘米,厚至多 4.4-4.6 厘米。

49、成年女子铁饼,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1 千克,全饼直径至少 180-182 厘米,厚至多 3.7-3.9厘米。

53、铅球、铁饼投掷圈外两侧的延长线,从圈的两侧向外各划一条宽为 5 厘米,长为 75 厘米的白线,它的后沿应通过 圆心 并与 中心线 垂直。

70、标枪起掷弧线是以平行线当中为 圆心,以 8 米为半径画成的,线宽 7厘米。

三、单项选择

1.比赛时,对犯规或者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进行惩罚时,若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应请示:B A 径赛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 副总裁判长 D技术官员

2.在投掷项目比赛中,外场落点裁判员判罚投掷有效时不举旗,投掷失败:C D 举白旗

3.田赛项目比赛中,有破纪录时,主裁判除了请田赛A 不举旗 B 举黄旗 C举红旗 裁判长审核场地和成绩外还要请:A A 技术官员 B 丈量裁判员 C 终端操作员 D管理裁判员

4.竞赛项目比赛中,主裁判与终点主裁判的联络旗示如果是面向终点将旗举至胸前,则表示:D D 准备就绪

5.在3000米障碍跑比赛中,每个障碍栏架外应有一名检查员,其位置在:B

A 外圈 B里圈 C里、外圈均可 D便于观察的位置

四、多项选择

1.检查员分布在弯道与直道交接处附近两侧的项目为:BC A 200米 B 400米 C 中长跑项目 D 接力项目

2.径赛的起点裁判一般包括:2ABC A 发令员 B 召回发令员 C 助理发令员 D 检查员

3.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职能说话正确的有: 3AC A 处理各项抗议 B 比赛结束审核成绩并在比赛项目成绩单上签名 A 犯规 B询问 C 换位 C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D 组织全体裁判员学习径赛规程和规则

4.关于赛后控制中心的任务正确的有:4ABC A 组织比赛上已经比赛完项目的运动员退场 B将各项决赛获奖运动员带到发奖室

C协助兴奋剂检查站和新闻中心做好运动员的管理工作

D领导全体裁判员做好总结工作

5.接力项目运动员犯规的主要判断有:5ACD A 是否有交接棒行为 B 是否有大声喧哗现象

C 掉棒后是否由掉棒人捡起 D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

五、简答题

1. 请举出在竞赛项目的比赛中,主裁判和检察员之间的至少4种旗示?

答题要点:预备旗示、询问旗示、犯规旗示、换位旗示、联络旗示。

2.简要说明在接力项目中,运动员犯规的主要判断依据? 答题要点:主要判断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有无抛棒行为;接棒人是否得到助力后跑进;运动员在完成交棒后离开时是否阻挡他人跑进;掉棒后是否由原掉棒人捡起而跑进等。

3.假如你是一名终点计时员,请阐述一下从准备开表到停表的计时过程?

答题要点:计时员回表后,应立即注视起点,力求辨认清楚自己所记道次运动员的特征,并紧按电子秒表的按键,见烟(或光)开表。开标后应立即检查秒表是否走动,当运动员接近终点时,应按紧停表键,这时要用主要目光看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用余光看运动员,直至运动员的躯干(包括头、颈、臂、手、腿和脚)的任何部位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停表为止。

广州体院田径三级裁判员参考资料

一.填充题:(每题1分,共10题 10分)

1、田径运动中,以 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以 高度和

远度来计算胜负的项目叫田赛。

2、田径比赛的正式计时的方法,分 人工计时和全自动电子计时两种方法。

3、三名计时员所计成绩各不相同时,应取

中间的成绩为准,两名计时员计取的成绩各不相同时,应以较差的成绩为准。

4、跳高比赛运动员必须用

单脚

起跳,凡在一个高度上连续失败

三 次者即失去继续比赛资格。

5、成年男子铅球重量7.26 公斤,成年女子铅球重量4 公斤。

6、成年男子110米栏栏高1.067米,成年女子100米栏栏高84厘米。

7、标准田径场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8、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

9、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

10、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均由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

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A)

1、田径规则规定:所有跨栏跑项目均为分道跑,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各自分道内跑进。

(B)

2、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前沿(离终点线较远的边沿)量至终点线后沿(离起点线较近的边沿)。

(B)

3、田赛比赛时,裁判员应举红旗或白旗以示试跳(掷)的成功或失败。

(B)

4、接力赛跑时,由召回发令员负责为各道次起跑的运动员准备接力棒。

(A)

5、在田赛项目中,如果参赛人数多无法顺利进行决赛时,可举行一次及格赛。所有运动员必须参加,通过及格赛获得决赛资格。

(B)

6、规则规定,除标枪外铁饼、铅球、链球各投掷项目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39.92度

(A)

7、.在分道跑的比赛中,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自已的分道内跑进。这也适用于部分分道跑项目。

(A)

8、.运动员可以赤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比赛.(A)

9、4X100米接力跑,接棒队员可以从接力区后10米的预跑线以内起跑,并进行交接棒,但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接棒动作。

(A)

10、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各项径赛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其他径赛项目的起跑不得使用起跑器。

(A)

11、在起跑的时候,对于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必须给予警告。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A)

12、在全能比赛中,如果一名运动员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A)

13、在起跑的时候,发令员或任何一位召回发令员认为本次起跑不公允,则应鸣枪召回运动员。

(B)

14、在径赛跑中,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从中获得实际利益,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B)

15、手计时应从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发出的声音开始,直至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B)

16、跳高项目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撑杆跳高项目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10厘米。

(B)

17、跳远比赛,运动员起跳后可采用任何空翻姿势获得更远的落点。

(B)

18、全能运动员在进行田赛比赛时,每人均有6次试跳或试掷机会。

(A)

19、终点主裁判领导终点裁判员并决定比赛运动员的名次

(B)20、跳远比赛是以后三次成绩中最好的一次为正式比赛成绩。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跳高比赛中,负责裁定运动员试跳是否成功的是(A)

A 主裁判

B主裁判助理

C 田径裁判长

D记录员

2、在投掷项目比赛时,如果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可进行一次及格赛,通常在及格赛后录取的运动员人数为(B)。

A、10人

B、12人

C、14人

D、16人

3、径赛时,运动员通过检录,检录员带运动员到比赛起点,应将检录单交给发令组的(B)

A、发令员

B、助理发令员

C、召回发令员 4、4×400米比赛,运动员跑过()个弯道后方可向里道切入。

A、1个

B、2个

C、3个

5、径赛运动员犯规,应由(C)处理,决定是否取消比赛和录取资格

A、检查员

B、检查主裁判

C、径赛裁判长 6、4×400米接力的第三、四棒运动员,应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C)的先后顺序,排列各自的接棒位置。

A、进入最后直道时

B、距终点50米时

C、跑完200米时

D、进入最后弯道时

7、中长跑比赛时,运动员跑至最后一圈时应以铃声作为信号通知(B)

A、领先运动员

B、每名运动员 C、脱圈运动员

D、未脱圈子运动员

8、跨栏比赛下最后一个栏后,二道运动员进入一道跑到过终点,但未影响一道运动员,径赛裁判长如何判罚(A)

A、不判犯规

B、判犯规

C、判犯规但不取消录取资格

D、判犯规并取消录取资格

9、田径比赛中按规则应该测量风速的项目的(A,B,E,F,H)

A、跳远

B、三级跳远

C、标枪

D、撑杆跳高

E、100米

F、200米

G、400米

H、100米栏

10、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轮决赛,其决赛顺序应(C)

A、按原抽签顺序

B、重新抽签顺序

C、成绩按前三轮差的先跳。

11、铅球比赛,球体落在投掷区角度线上应判为(A)

A、失败

B、成功

C、重新试掷

12、径赛项目风速测定时间,应从看到发令枪的闪光或烟开始,100米计(),100米栏和110米栏计(),200米从第一名运动员进入直道时开始测定()。

A、10秒、10秒、13秒

B、10秒/10秒/10秒

C、13秒、10秒、10秒

D、10秒、13秒、10秒

13、在800米比赛,运动员跑过(A)个弯道后方可向里道切入。

A、1个

B、2个

C、3个

14、如果投掷运动员兼项参加其他比赛时,每次申请可以改变其在该项目(A)中的比赛顺序。

A、一个轮次

B、二个轮次

C、三个轮次

D、所有轮次

15、标枪助跑道的宽度为(C)。A、2米

B、3米

C、4米

D、5米

16、成年女子400米栏共有多少个栏(D)A5个

B8个

C9个

D10个

17、.全能跳高比赛中,每轮横杆提升的高度有是(C)

A.赛前大会抽签决定

B.不少于2厘米

C.自始至终3厘米

18、径赛跑道测风速,单项的风速()全能项目单项风速()

A,2米/秒,4米/秒

B,2.5米/秒,4米/秒

C,1米/秒,2米/秒 D,2米/秒,3米/秒

19、标准式400米田径场地半径为(A,B,C)。A,36米

B,36.5米

C,37.898 D,40米 20、铁饼、链球、标枪的丈量应以(C)为最小丈量单位.。

A.1毫米

B.2厘米

C.1厘米

D.2毫米 三,应用题:(每题5分,共2题

20分)(1)请根据(表一)内的运动员100米成绩,根据田径规则的要求填写入(表二)相应的道次内。

男子100米预赛成绩(表一)姓名 A B C D E F G H 成绩 11:56 11:45 11:64 11:89 11:42 11:32 11:09 11:58 男子100米决赛道次(表一)道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姓名 D H E G F B A C(2)根据给出的成绩判定女子标枪比赛的名次女子标枪比赛成绩 运动员

成绩 名次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 41.27 40.91 48.84 41.33 48.90

48.90 6 B 39.83 × 49.23 × 49.84 49.61 49.84

3C 40.95 × 48.79 48.95 × × 48.95 5

D 46.01 50.21 51.10 46.90 49.56 51.35 51.35

E × × 47.66 46.61 48.50 49.83 49.83

4F 51.35 × × 51.10 × × 51.35

2(3)跳高名次的判定

。运动员

跳 跃 高 度(米)

失败次数 决名次跳 名次

1.75 1.80 1.84 1.88 1.91 1.94 1.97 1.91 1.89 1.91

A 0 ×0 0 ×0 ×- ×× 2 × 0 × 2 B - ×0 - ×0 - - ××× 2 × 0 0 1 C - 0 ×0 ×0 - ×××× × 3 D - ×0 ×0 ×0 ×××

注:

0 成功

× 失败

免跳

1、径赛成绩相等的处理方法;

在任一赛次中,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赛次时如遇运动员成绩相等,则终点摄像主裁判应考虑有关运动员的1/1000秒的实际时间。如果成绩依然相等,则有关运动员均应进入下一赛次。如实际条件不允许,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

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有关裁判长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这些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是否重新比赛。如该裁判长认定无法安排重赛,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按并列处理。(当使用手计时出现成绩相等时,应根据判读的1/100秒成绩处理)。

2、兼项:

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竿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该运动员后来在轮到其试跳(掷)时未到,一旦该试跳(掷)时限已过,将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免跳(掷)。在跳高和撑竿跳高的比赛中,当所有运动员都完成了比赛,但是该运动员还没有到场,并且给他的时限已过,裁判长将视其中退。

3、田赛(远度项目)成绩相等的处理方法;

裁判国家级试题 篇5

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写√ 或 ×

1、足球比赛场地可以是正方形的。()

2、比赛中,球门横木脱位或者断裂,可以用绳子代替横木。()

3、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者空中越过边线或着球门线,即为球出界。()

4、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时,不需要将球踢出罚球区,比赛就可以恢复。()

5、踢球门球时,对方应退出罚球区。()

6、在罚球区内,守门员都允许用手接球。()

7、由于大雨,队员认为球过重而又征得裁判员同意,所以可以更换比赛用球。()

8、在比赛进行中,球碰到冲到比赛场内的球迷,应立即停止比赛,应该在触球地点坠球恢复比赛。()

9、比赛中,如果任何一个队少于7人则比赛不能继续进行。()

10、比赛成死球时,场上其他队员可与守门员自行交换位置。()

11、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参加该场比赛。()

12、比赛中,某队员因装备不符合规定,裁判员令其离场整理,当其整理完毕符合规定后只需裁判员示意允许后即可进场。()

13、某个队员因足球鞋穿着不适,可以改穿胶鞋比赛。()

14、被罚令出场的队员不准坐在替补席上。()

15、在延长期比赛中,如某队尚未换足替补名额时,仍可替补。()

16、以互踢点球决胜负时,如场上守门员受伤,可由规定数额内未换足的替补队员替补。()

17、守门员受伤离场,该队比分领先,请求不要守门员,场上10名队员继续比赛,裁判员可允许比赛继续进行。()

18、助理裁判员可以进入场内协助裁判员控制好9.15米距离。()

19、如果经助理裁判员的允许,医生也可以进入比赛场地。()20、比赛时间的掌握应该由第四官员负责。()

21、裁判员如果发现自己错判,应在恢复比赛之前改判,但如果关系到比赛胜负一球的错判,虽在比赛恢复之后察觉,仍应实事求是的予以改判。()

22、比赛中球碰到边线外跑动的助理裁判员身上弹回场内比赛继续进行。()

23、上半时多踢5分钟,下半时要少踢5分钟。()

24、比赛中,双方正在某队门前混战,某队后卫大脚解围,球打在裁判员身上反向弹进球门内,应判对方胜一球。()

25、比赛前挑选比赛场地时,猜中的一方也可选择开球权。()

26、中圈开球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应判得分无效,由对方开球门球恢复比赛。()

27、坠球恢复比赛,球未落地前一队员触及后,比赛继续。()

28、坠球恢复比赛,球落地后未被任何队员触及而离开比赛场地,应重新坠球。()

29、球的整体未越过球门柱间及横梁下的球门线,不应判球进门。()30、裁判员看到队员处于越位位置就应该判罚越位。()

31、队员处于越位位置而出于战术目的暂时跑出场外,表明不参加比赛,裁判员应不判其越位。()

32、球员双脚踏在中线上,不算越位。()

33、队员其中一只脚全部越过中线前沿即算越位。()

34、队员因危险动作被判犯规,应由对方罚直接任意球。()

35、队员借助同队队员的肩部跳起顶球是允许的。()

36、如果不构成危险动作犯规,允许队员脚离地面或用双脚铲球。()

37、裁判员对于队员的手球和拉人犯规应予警告。()

38、队员延误时间应被视为不正当行为予以警告。()

39、守门员可以接队员用手、头的回传球。()40、罚任意球,必须经裁判员鸣哨后才能执行。()

41、罚球点球时,在主罚队员踢球前,不允许守门员离开球门线,但允许他在球门线上左右移动。()

42、开球门球时,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得分有效。()

43、掷界外球队员可以踩在边线上掷球。()

44、掷界外球直接掷入对方球门,得分有效。()

45、踢角球时,队员不得移动角旗杆后再踢球。()

46、踢角球时,踢球队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不得再次触球。()

47、守门员持球后,不管他走多远,只要在6秒之内将球发出去就是合理的。()

48、执行踢罚球点球决定胜负时,唯有在比赛结束后仍在场上的比赛队员方能参加踢罚球点球。()

上一篇:厨师离职报告下一篇:大学学费贷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