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精选10篇)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1

摘要: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焦虑、自尊心及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依据给出对策,便于师生在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方面改进。

关键词: 英语学习情感因素 影响对策

1.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等人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学习者内部生理、心理的一种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系统[1]。20世纪80年代,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如何教,开始转向学习者如何学,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向以学生的参与和知识发展为重点。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如Jane Arnold,Douglas

Brown,Rebecca Oxford和Earl W.Stevick等对情感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2]。Arnold和Brown认为,广义的情感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影响学习的各种情感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将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常见的几种因素如下:(1)焦虑(2)抑制(3)外向型和内向型(4)自尊(5)动机(6)其他包括移情、(对歧义的)忍耐心等。一般认为,核心的情感因素有动机、自尊和焦虑等[3]。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情感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与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因此,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影响的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2.对策

长期以来很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焦虑、自尊心及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依据给出如下对策,以便师生在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方面改进。

2.1冲破“语言自我”的束缚,增强自我效能感。

“语言自我”(language-ego)是指通过语言表达交流而被人理解。这样,语言就成了理解自我、形成自我、表达自我的最重要手段。当价值观念与其他情感发生冲突时,我们学会了本能的保护“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系统已经成熟,有很强的荣辱感。他们的英语水平不高,但“语言自我”意识很强,这样就形成了矛盾冲突。如果他们过分注重保护“自我”,就会阻碍自己英语学习的进步。[5]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冲破“语言自我”的束缚,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则不要过分害怕出错,不要在乎别人的嘲笑,要树立能把英语学好的信心,学会充分利用英语学习的机会,做到能大胆地在所有场合练习英语,如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多去英语角、在宿舍跟同学说英语练习口语、用英语自言自语、积极参加英语演讲

和英语表演等校园活动。

2.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方面是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让学习者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有持续学习的热情,能用积极的情感明确追求成就的目标。教师通过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内外知识的拓展与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设计英语教学任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后能成功完成任务,并使之能感受到英语学习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向新任务进行挑战的动力。然后,教师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鼓励其不要害怕和气馁,适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来共同成功地完成教学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克服困难后的那份喜悦和成就,从而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3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拥有较高的自我监控能力是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它是一种自发的意识形态,但需要教师给予教学唤醒,进而自然过渡到学习者的自觉水平。学习中的毅力是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之一。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语言的毅力就强,而外语学习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毅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学生不要给自己订不现实的过高的学习计划,一旦制订了计划就要下决心坚持下来,要克服惰性,排出干扰,不要找任何借口中断。例如,每天记背10个英语单词,一旦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完成。当然毅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的,学生刚开始可以把自己的决心告诉老师和同学,让他们来监督自己。久而久之坚持下来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就会有所加强,在英语学习上慢慢地就能约束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当遇到了失败或困难时,学生要做好自我调控,学会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大的学习困难也能理智地面对和克服它。当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后,感到自己进步了时,可以“慰问”一下自己,好好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带着满足感和成就感鼓励自己要继续坚持不断地努力,向着目标继续奋斗。

2.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Williams & Burden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最佳学习气氛的基本要素。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很重要。而师生之间存在的心理距离会阻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要缩短这种心理距离感,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如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志向、需要、潜力、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智能水平、学习现状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从生源结构上看,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前他们学习英语的条件有限,受到英语方面的培训也少。在进入大学前,他们当中有些学生就存在对英语学习的焦虑和不自信等情况。教师了解和分析情况后,应多关心这些学生,可以从语音矫正方面开始指导,使其循序渐进地恢复信心,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来。其次,尊重和鼓励学生。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经常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认可,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其学习动机。就算是指出学生不足之处时,也不要挖苦讽刺,严厉责备,应该注意用词,不要有否定和消极的评价,要正确引导,这样便于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自卑焦虑感。最后,教师对学生要民主、公平和公正,消除学生的不

安全感和戒备心。教师对学生要一碗水端平,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及时反馈教学情况。遇到教学困难时,师生应共同反思多交流,做到换位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共创一种民族、和谐、合作的英语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快乐无忧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5正确引导竞争与合作意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竞争环节会促使学生充满活力,激发其学习动机,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敏捷,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显著。然而,有竞争就会出现胜利与失败。进步的学生会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增。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过分强调个体间竞争,暂时胜利的学生就会因为怕被别的同学赶超而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经常失败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或自我拒绝感,有的学生为了胜利甚至会不择手段和损坏正常的人际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可以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这种良好的氛围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实现,也可以是小组中同学之间的合作来促成。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通过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增加了成功的几率,降低了焦虑感,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但也使一些学生滋生了依赖思想和小团体主义。

凡事都有其利弊,教师应该学会取长补短,让竞争与合作在英语教学中互补,提倡以组内合作的方式完成组际间的竞争,促成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良性循环模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克服消极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俊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23):228.[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3,(3).[3]陈靓,李江霞.大学生情感因素与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J].College English,2006,(3):384-388.[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出版社,1996.一、自尊研究

1.自尊及其形成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评价、感受和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对自尊的理解与界定是不一致的。有的研究者把自尊与自我概念理解为类似的概念,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是不同的。颇珀

(A.W.Pope)等认为自尊与自我概念的不同在于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特质的知觉与判断,而自尊是对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做出的评价[2]。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诸如能力、成就、外貌、身体、人际关系、道德等方面的认知判断,而自尊是个体在自我特质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我情感或自我体验。前者主要体现了一种事实判断,而后者主要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因此,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认知部分,自尊是自我的情感部分。

自尊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自尊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尊重、支持和帮助等,对孩子自尊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直接的、显著的[2-3]。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关爱、尊重、帮助的孩子,在家庭气氛比较和谐和民主的家庭生活的孩子,容易形成积极的自尊,懂得尊重他人,也懂得自尊。而知觉到亲子关系疏远、冷淡、紧张,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的孩子,其自尊会受到损害,自尊水平较低。

在学校里,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师生关系等对学生自尊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行为表现的评价,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自尊的发展。老师能够关爱和支持学生,尤其是关爱和支持那些学业成绩落后和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保护和促进他们自尊心的发展,而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管理,如果方法武断、粗暴,会损害学生的自尊。

同伴关系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有巨大的影响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尤其会依据同伴的看法和反应反观自己,重新定义自己,评价自己。如果他们有适当的友伴,并为团体所接纳,那么他的自尊就会提升。相反,如果在这段时期,他总是被团体拒斥,他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评价,降低自尊。

2.自尊与学业成就动机的关系

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在各种学习动机理论中都有讨论,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都认为自尊是影响学生成就行为的重要力量。

克莱米斯(Clemes)等曾研究指出,自尊心低的学生对困难较容易放弃,在面对任务时多半会抱有失望和害怕的态度,而这种“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心态很容易变成“失败并发症”(failure syndrome),亦即这种儿童在面对问题时,不是一开始就放弃就是半途而废,除非个体对自我能够有正确的评价。而高自尊心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性高,他们对任务的坚持时间远长于低自尊者[3]。布罗克(J.Block)[2-4]等曾研究了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与高自尊受试者比较起来,低自尊者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退缩的,即回避失败的倾向比较明显。吴怡欣等研究指出,积极的自尊的发展会使学生富有创造力,会有较高的成就追求。大量的研究都显示个体的自尊与其成就动机有高度相关,自尊较高的个体相对于低自尊的个体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且不论男女皆是如此;而对低自尊的个体而言,他们倾向于选择较为容易的工作以避免失败。

3.自尊和学业成就的关系

学业成就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研究指出,青少年学生自尊的高

低、自我印象的好坏对其在校的表现和学习能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丹乃尔(L.G.Daniel)等研究了学生的自尊与其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性,试图找出各成分自尊,如家庭自尊、学业自尊、社会自尊等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尊与学业成就之间有中等的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学生的学业方面的自尊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最显著。许多的研究都表明,自尊和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显著正相关。低学业成就者其自尊也偏低,而高成就者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积极的自尊(positive self-esteem)。另外,维根斯(J.D.Wiggins)[5](P239-244)等人研究认为以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来预测学业表现,比用标准化测验分数来预测学业表现更有预测力。维沃(M.D.Weaver)等以70名被评定为学业成就落后且行为表现不佳(双差生)的九年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将这70名学生随机分派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学生参与研究者所设计的“自尊训练课程”,而控制组学生则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发现在为期14周、每周两次的自尊训练之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超越控制组,进一步支持了个体的自尊是影响其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2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也需要师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人际交往。这种交流除了有语言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也要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可以提高课上课下的教学效率,鼓励教师更多地投入到教学中,并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1 教师的积极情感因素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本。但是

这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评定。学生英语学习的输入内容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也与教师课堂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课堂活动设计分不开。因此,教师一举一动,包括情感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表现现状是 :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多,学生主要记录教师的讲课内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积极。当然,这也与中国学生的性格与所生活的大环境有关系。学生课堂活动表现不积极现象越到高年级越严重,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最低点。因此,大学教师的积极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就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自身业务水平的自信和对学生表现的信心,会让学生感到敬佩,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促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活跃,肢体及面部语言丰富生动,会感染学生,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语言表达。教师的授课声音清晰、洪亮、富有乐感和节奏感,也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正确的英语发音、动听的语调和地道、抑扬顿挫的英语表达,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时良好的语言输入信息,使学生模仿的典范。此外,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此外,如果教师在课下除了与学生进行学习上交流之外,能够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和情感,学生会因为喜爱这个教师,进而喜欢学习英语这门学科。

2 如何培养教师的积极情感因素

2.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快乐的情绪

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无障碍、顺畅地交流,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的完成,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良好交流的前提必须是交际者心情愉快,交流气氛融洽。有心理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快乐、愉悦和兴奋时,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教师课堂上兴奋和积极的情绪会很直接地感染学生,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情感投入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通过自己快乐的情绪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使用错误的英语表达方式时,教师也应该给以鼓励,尊重不同学生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答错问题的学生也许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哄笑,教师要及时给与保护,不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无忧的环境下学习英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非常轻松,自信心增强,也有助于一部分对英语存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改变想法,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最后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2.2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保持愉悦和饱满的情绪,离不开对自身业务水平的自信。试

想一位对业务不精,发音奇怪,英语词语运用不地道的教师,在课堂上由于缺乏自信势必会便显得很紧张,说话磕磕巴巴,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都会替教师捏一把汗,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听课上,反而会偷偷的数教师磕巴了几次。学生会从心底里看不上这样的教师,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现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都很高,教师要随时关注英语日新月异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期望和要求。除了英语知识,教师也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也是目标语国家文化和习俗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引经据典,文化信息信手拈来,学生才会对你残生敬佩之前,自己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游刃有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3 教师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英语学习需要学习者不断地与人交流沟通,才能取长补短,取得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交流的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小组和配对联系的方式,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课堂时间利用科学,学习效率高,学习成果明显。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会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对英语的喜爱之情。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要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组织能力很领导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所谓良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能力。

4 总结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高校环境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高校环境因素在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良好的高校环境以潜在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高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把价值观念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等价值行为,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一)价值理解

价值理解是大学生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外在价值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用自己的思想意识去领会外来价值信息,从而使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当大学生在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下理解了某个事物的价值后,就会把这个事物作为价值活动的目标。用现实行动去追求。价值理解可以深切地感知、把握外来价值信息,是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基础。

(二)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分为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自然认同是指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主要由其生活的环境、方式所造成的价值认同,由人的血缘关系、地域关系、民族风俗习惯、礼仪等编织成一个价值认同空间,只要生活在其中,就会自然地认同相关的社会价值规范。与自然认同相比,教育认同的理性成分较高,是通过后天的各种教育学习使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规范内容与意义具有理性的认识,认识到这种规范的“好”,进而遵从它。一般来说,自然认同与理性认同相结合是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最佳状态。

(三)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大学生在对价值规范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自觉地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多方面分析、比较、权衡、取舍的行为过程,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的价值。

(四)价值整合

价值整合是大学生将纳入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各方面价值,从大学生发展的全局出发加以调整、修正、更新、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使大学生价值体系中的各种价值兼容并存,在总体上获得较高的、较全面的价值实现。

二、良好的高校环境教育可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良好的高校环境影响大学生对正确人生价值观信息的接受

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环境是在高校,高校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外来价值信息的接受。依照与大学生密切程度的不同,高校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外层为大学生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环境,得到的是一种间接信息;中间层为大学生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所“看到、听到”的接受环境,这一般在知识、意识、心理层面与大学生发生联系与作用;内层为大学生亲历的,与大学生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与作用的环境,得到的是各种实践信息、直接信息。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内层与大学生之间除了在意识、心理层面发生联系与作用外,它还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一种更强的人生价值观信息刺激。

(二)良好的高校环境引导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

高校环境蕴涵的优良校风、严谨教风、浓厚学风以及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启迪和导向作用。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教育激励引导大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高校环境的潜隐性与文化性特征,又使这种导向作用带有明显的隐性特征,于无形无声之中发挥着它的启迪与导向功能,而且,它不可能像课程教学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直接教育功效,其主要是通过美化了的形象的呈现,对大学生感官进行持久的反复刺激,使大学生的心灵和心理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良好的高校环境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启发诱导,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作出正确而极有实效的努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最终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良好的高校环境决定着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

高校环境是大学生最切近的学习、生活环境,决定着他们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意义的不同态度,决定着他们对人生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当大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的体验与原有的人生价值观相一致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就会得到巩固,而当二者不一致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就会被怀疑甚至被否定。而这种改变的性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取决于大学生在接受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现实取向,这种取向决定着大学生对外部人生价值观信息的判别、过滤、选择。大学生接受人生价值观信息时并不只看其内在的思想性、价值性,还要看其在实践当中对自己具有的各种实际效益。大学生处在人生价值观未定型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影响。如果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得到的是与主导性人生价值观信息相接近的体验,那么,主导性人生价值观就会在他们心中得到肯定的评价,反之,主导性的人生价值观信念就会受到怀疑和否定。大学生一般容易接受、选择那些具有较大的重合性的人生价值观信息,即能在现实中得到体现和证实的人生价值观信息。

(四)良好的高校环境约束规范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整合

高校环境通过思想认同和心理同化,对身处其中的人们形成了外在及内在的约束规范作用,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这种规范的指导,并形成有形的制约力,这种制约力规范着大学生从全局出发整合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高校除在管理上的明确规章制度外,校园环境中的一些约束与规范并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但它是通过思想认同、心理同化直至内化来实现的,因此也都更具有相同的效用和持久力。因此,需要加强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特别是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制度环境建设中,保证规章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教育管理,力求通过管理规定中的激励、约束、限制、处罚等措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

三、优化高校环境。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高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应优化高校环境,使高校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

(一)优化物质环境

“一墙以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花草树木、校园道路、图书资料等都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等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物质环境的塑造、设置更应该注重在以系列景观的塑建中,让学生体会到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求知、求真、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法纪观念、人际关系、习惯养成、美德修养等方面受到感染、激励、熏陶,对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相当重大的影响。建设典雅、舒适、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精神环境

一种和谐、宽松的精神文化环境能催人向上,奋发进取,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反之,则使人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不仅不能推动学校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和腐化剂。应努力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一起抓,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良好性格的铸就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片沃土。在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方面,一是应注重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校风传统。良好的校风不仅规范着大学生眼前的观念、行为。对他们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不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忽视高层面精神文化的东西。

(三)优化制度环境

各高校一直花大力气抓学校制度环境建设,但不要流于教条化和形式化,各项规章制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家长的需要来进行建设,并注重人本管理,即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从而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篇4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时至今日,心理健康已成为作为健康人必备的条件之一。而根据世卫组织的这一定义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即使是社会适应良好,因而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大学生处于一个心理逐渐成熟逐渐从单一的环境走向多元环境的转折时期,因此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对其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意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而众多,在这里之所以选择家庭因素是基于家庭在个人发展中的根源性和基础性的影响。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直接影响了作为子女的大学生所得到的关爱的程度和发展的方向。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及子女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构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地家庭里,利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

自我意识等等方面的发展,反之,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以及母子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当这三个关系达到平衡时,才能使整个家庭关系和谐的发展,促使家庭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但是,当三者的平衡被打破时,对家庭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都极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

1.1单亲家庭(离异,丧亲)

所谓的单亲家庭即是指父母离异,或丧失单亲等原因子女只和父母中一方生活的家庭。对于离婚而言,在离婚之前子女已受到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影响。离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子女的行为和情感。[1]研究表明,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的子女常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攻击行为,易激怒,人际关系减少,孤独以及社会退缩。部分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并呈现出人际交往困难的情况。另一个产生单亲家庭的原因即是父母丧亡,这也是巨大的家庭结构的改变。它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早已被证实。众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居丧期间引起的负面效应持续存在,若在青春期丧失和自己同性别的至亲,容易出现延迟性心理反应,尤其以抑郁症较为明显和持久。另外丧亡者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不同其影响所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也不同。

1.2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

研究发现[2](主要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16PF人格测试”结果),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上会呈现出很明显的差异。[3]王光炎等(2005)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九个维度独生子女在大部分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只有在强迫和敌对上无差异;[4]段鑫星(1998)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的SCL-90测评结果得到了类似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除在躯体化,敌对和恐怖三个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独生子女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而这一研究结果也打破了人们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社交能力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的传统观念。而原因复杂多样,一种可能便是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更加优越,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更耐心的教育,而这种优势,是他们更加活泼开朗乐观自信。1.3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后再婚重组的家庭。而再婚家庭的子女易出现的问题即是难于适应复杂的家庭关系,与继父母沟通不畅,情感交流困难,因而导致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人格和心理异常,绝大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情绪起伏较大,缺乏兴趣,不自信,意志力缺乏等症状;[5]根据杜亚松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的行为问题在特殊家庭的发生率为8.1%,在再婚家庭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8.4%。[6]与初婚家庭子女相比,再婚家庭的子女(婚前已有的子女)的课业成绩普遍差于初婚家庭,还普遍表现出内在行为和心理问题。2.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地家庭里,利于子女的人格、情绪、自我意识等等方面的发展,反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2.1 父母关系

研究发现,[7]不健康的父母关系会造成孩子不良的人格特征,甚至是心理疾病父母在家里发生的冲突越频繁,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差,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8]家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信、互相关心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人道主义、诚实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培养他们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2.2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它是连接父母和子女的桥梁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子女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研究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子女心理发育缺陷的根源。[9]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影响到子女心理健康,并具有预测作用,特别影响子女情感关系、社会性方面等方面的发展。[10]另外根据吴念阳等人对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80%以上的青少年家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不良类型的亲子关系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抑郁,敌对等不良心态。3.教养方式

[11]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是最早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 style)、专制型(authoritarianstyle)和宽容型(permissive style)三种类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有显著影响已经被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又受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生活环境等条件制约。[12]吴科启的调查发现, 在教养方式上,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长的专制管理更为突出, 对子女有不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通常会趋于使用比较温和的家庭教养的方式,而温和的家庭教育更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13]史桂生等的调查发现, 在家庭教养方式上, 说理型与和睦型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好于严厉型和溺爱型家庭的大学。由此可见,家庭教育过犹不及。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才会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4.经济条件

家庭是当下中国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经济依靠。就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而言, 主要集中在不同经济地位家庭, 特别是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因为资料及能力所限,在此不对家境富裕的大学生的成长进行猜测和臆断,本文也只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着重于家境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程度地要低于经济状况较好家庭的学生。但总体而言, 贫困生心理仍属普通人群常态心理健康水平的范围之内, 没有充足的证据与理由认为贫困生属于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同时一些研究也揭示了更为具体的情况和影响机制。[14]如张晓文与吴胜红的调查显示, 在SCL-90的测试结果上, 不同经济状况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但贫困生有高度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15]张发斌等人的调查发现,西部贫困大学生在SCL-90 的测试结果上, 不仅显著差于中国常模, 而且存在性别差异。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农牧区贫困生的状况差于城镇地贫困生。同时也存在年级差异。[16]刘兵等人的调查则发现, 贫困大学生与对照组无总体差异, 认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属于正常范围, 忧虑与焦虑不是主要症状, 而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是主要症状。[17]另外, 陈红霞、徐静英、陈世民等、姚春、吴艺等均发现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且在性别与年级等维度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5.结论

[18]“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综合上面所述,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缺陷、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确实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健全不正常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对于幼儿和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些影响因素能作为独立变量,也可能作为中介变量,而且各种家庭因素之间也会发生交互作用。但是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因素,并只揭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对于家庭变故和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在影响子女成长方面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的作用旨在做出非常浅略的分析,并尝试做出合理的推断与解释。参考文献:

【1】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孟文,杨青春,卢慧《.魅力中国》.2010年2月第104期.【2】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综述.李国强.《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11月第二十五卷第六74-80;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陈慧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王光炎,王佳,李继国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72-76.【4】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测评结果.段鑫星.《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 6(1)73-75.【5】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杜亚松,唐慧琴.《教育学术月刊》.2002 16(1)41-43.【6】Reinvestigating Remarriage: Another Decade of Progress.[J].Coleman, M., Ganong L., & Fine, M.Marriage and the Family,2000(62):1 288-1 307.【7】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谢清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12.11.29卷第六期.【8】家庭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由娟,原玉珍.《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2:61-62.【9】家长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骆风,陈秋梅,刘惠良.《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93-96.【10】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吴念阳,张东昀.《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11】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1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吴科启.《聊城大学生命学院学报》

【13】家庭状况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解析[J].史桂生《.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3): 185-187.【1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J].张晓文,吴胜红.《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75—78.【15】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张发斌.《中国公共卫生》.2007, 23(5): 548-549.【16】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刘兵,吴宇萍,陈建红,李媛,谢琦,李映章,何军峰.《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05-1006.【17】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性别研究[J].陈红霞.《青年探索》.2006年06期;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徐静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8-100;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陈世民,韩凤娟,李斌.《教育探索》.2006年05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姚春,吴艺.《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5

论网球运动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球运动文化又不断的影响着高校的大学生,形成了一种锻炼身,心的良性循环.为了探究网球文化到底是怎样影响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带着这个目的,我开始了这次研究.

作 者:孙斌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东,青岛,266109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 关键词:网球运动文化   高校大学生   影响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6

3中学英语情感教学实施的途径

3.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与情感是密切联系的, 没有愉悦的情感就不会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应将游戏、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相结合,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 而且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学习情绪和认知过程。 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要以权威、监督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通过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这样对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3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 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设备实现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论文 ) 教师还应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善于归纳和总结,用简单的英语口语和手势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单调、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中学英语情感教学遵循的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情感的产生可能从学生见到教师的第一面就开始了,而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以下原则:

4.1尊重学生的原则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学生在人格上是与教师平等的。教师如果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打开学生的心锁。只有尊重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是他的老师,同时也像他的朋友一样,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教师想要充分了解学生,必须与之多交流。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恰当运用语言。过于严肃、正式的语言往往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使学生唯唯诺诺,不敢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带有情感的感性话语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解开学生心头的迟疑,和盘托出自己心底的“秘密”,才能无隔阂地进行沟通,教师才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平等、平和地对待学生,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让学生愿学、易学、会学。“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主角,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尊重,教师应以参与者、促进者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可见,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下的教学形式,改变原有的“以师为尊”的观念。唯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同时也获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有效学习中来。

4.2理解学生的原则

在一项对中、日、美三国学生心理比较研究中发现,三国学生对教师最突出的期望就是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其比例占各项之首。在中国占被调查初中生的90%,在日本占93.5%,在美国为92.9%。可见学生是多么渴望能够获得教师的理解。而一位能够理解学生的教师必定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用以指导自己该怎么做,因而所采取的措施也更能取得学生的理解,更能吸引学生“近师亲师”,从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圆满过渡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4.3信任学生的原则

英国作家斯达卡。R.(Robbins Stacia)说过,信任有传染,教师要相信每一学生都可以发展、进步,同时也要把这种信任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相信自己,包括部分后进生。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也要相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要给学生机会改正并提高。给学生以信心,学生才会更自信,才不至于因为失去信心而导致半途而废。教师给学生于信任,学生会更信任教师,教师才能真正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对教师开展工作极有好处。

4.4关爱学生的原则

在促成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中,师爱是最初的起动情感或激发情感。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学生会感到身心愉快,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也会以良好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使整个学习生活变得快乐,这也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他们的“上帝”,因此决不能吝音自己的爱。在体现师爱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偏心”的现象。

5结论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首次明确的将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情感因素的实施尤为重要。只有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使学生对将后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才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未来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aniel 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1995

[3]陈琦。情感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 .上海师范大学,.

[4]黄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苏州大学,2009.

[5]李培荣。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42) .

论影响大学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篇7

情感是指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 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就是情感最简洁的表达。而人的情感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 “喜”与“乐”, 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情感, 这种积极地情感能够利于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潜能的开发, 兴趣的培养, 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而消极的情感, “哀”与“怒”会严重阻碍学习英语的效果。Jane Arnold (1999) 把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包括焦虑、抑制、性格、动机等。另一类是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选取了几种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在下文中会有近一步说明。

1、焦虑

焦虑是指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会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 它可能是外语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虽然有些研究者发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 但大多数的研究表明, 焦虑的影响是负面的, 而且语言焦虑和习得成反比, 即焦虑越少, 习得越多;焦虑越多, 习得越少。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主要表现在: (1) 课堂焦虑。在课堂中, 某些学生害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脸、出错而产生焦虑。 (2) 考试焦虑。考试中的焦虑会阻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学生如果不害怕测试, 那么他的英语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正常发挥。 (3) 交际焦虑。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呈现出焦虑。

2、抑制

所谓抑制, 是指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回避或退缩行为。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必定会遇到各种的语言错误, 如果得到的不是善意的指正和鼓励, 而是批评或嘲讽, 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 尤其是性格内向、腼腆害羞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的批评越多, 自我保护意识就越强, 抑制程度也就越高, 结果使他们产生畏惧或厌恶心理, 开始有意回避课堂活动与交流。这是极其有害的, 因为英语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 回避这个过程, 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结果的。

3、动机

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动力源泉, 与学习者之所以学习外语的原因或目的有关, 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又一重要的情感因素。有的学者把外语学习的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和融入性动机。前者指为了就业、提拔等现实目的而学习外语。后者指出于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兴趣、向往将来能融入目的语社会而学习外语。也有人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内在动机源于对外语本身的好奇、兴趣、学习的成就感或快乐体验。外在动机来自于外语学习活动之外的其他因素, 如为了得到表扬、奖赏、升迁或避免批评、惩罚等。虽然外在动机对外语学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从长远看, 真正经久有效的还是内在动机的作用, 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内在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成为外语教学的任务之一。

4、自尊心

自尊心指学习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判断和认识。Horwitz (1986) 曾指出, 外语学习使学习者失去了正常的交际手段和语言行为能力, 因而会损伤学习者的自尊心。如果学习者的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 不断失败的体验可能使他们自暴自弃, 不思进取, 形成一种Seligman (1991) 称之为“learned helplessness”的心理。研究表明, “自认为由性格、能力或自身努力等内在因素导致的成功或失败会增强或减损自尊心和自我价值, 而由外在因素引起的积极或消极结果则不会影响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 (Weiner, 1985:560)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把学生失败的原因尽可能归咎于可以弥补的外在因素, 会有利于保护和增强其自尊心。

5、态度

在英语学习中, 态度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学习上的倾向, 对英语学习过程及最终结果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 如果学生在对英语持否定或敌视态度, 则在学习中会产生更大的焦虑情绪, 必然会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成功;相反, 如果态度积极, 则有助于英语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对学习的投入程度, 积极主动的学生学习投入程度高, 参与意识强, 心理压力小, 学习效果较为明显。因此, 外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以促进英语的学习。

6、结语

实践证明, 情感因素对学习者英语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各种情感因素错综复杂, 有些是显性的, 有些是隐性的, 他们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利用。

摘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情感过滤。输入的语言只有通过过滤才能被吸收和内化。基于该理论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 本文提出影响大学英语学习的几个情感因素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感因素,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海娟.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 (11) :149-150

[2]邬倩.浅议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 2008 (06) :147-149

[3]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外语教学.2005 (03) :68-71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业成绩;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其他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是未来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全球化的语言,可以达到更好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可以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式,学习和了解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一、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分析

“认知”指的是对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情感”主要是测量人“情绪”、“情感”的指标,是对人和事物喜好或厌恶的内在心理反映,“认知”和“情感”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与“智商”同等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只强调了“智商”对于学业成绩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忽略了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这两个方面。

(一)认知因素

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在发现英语学习比较吃力,学习进步缓慢时,就可以从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找原因,并且做出及时的调整。英语学习,如果忽视了方法和策略的优化,而只是单纯的从学习观念或智商方面去寻找原因,必定会伤害到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英语的学业成绩。认知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开放性,这要求大学生能够不断从外界学习和借鉴一些新的观念、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英语学习策略,并且能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内容对学習方法和策略做出适当调整。

(二)情感因素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对于学习的正面促进作用,比如学习兴趣和意愿等,大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的过程或学习的内容产生需要,才有可能对英语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和意愿,才有可能产生学习英语的迫切愿望。另外,在原有学习兴趣和意愿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产生更新的情感需求,这会使原有学习兴趣和意愿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促进大学生朝着新的学习目标前进。这点和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类似,只有在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出现,通过新的需求来促进人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二、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一)加强“听说读写”的练习

1.听力练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力练习中的技巧对于学业成绩影响并不大,因为英语考试中的听力题大多是选择题,而且分值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听懂英语是实现英语交流的首要环节,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谈何交流与沟通。所以大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多把握听力方面的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语考试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以后英语交流沟通打好基础。虽然英语听力练习比较枯燥,而且难度大,见效慢,但是这不能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可以忽视的环节。

2.口语练习:主要是练习自身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比如在口语练习中要注意连读、辅音浊音字母的发音技巧等,还可以把自身的口语练习录制下来,在回听自己英语录音的过程中找出比较欠缺的方面,后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另外,在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沟通时,容易出现句型、用词单一的情况,这主要是自身词汇和句型掌握不够引起的,通过多练习、多积累则可以克服这一困难。

3.阅读练习:阅读题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多,特别是在英语四六八级考试中,阅读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加强英语方面的阅读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和见闻。

(二)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

在初高中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大多是被迫学习,一切以考试成绩为重,一切为了升学考试。升入大学后,就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时刻鞭策,大多数学生抱着“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的情感,自然会对学业成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的内容。学习兴趣和意愿的培养,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意愿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随之而来。比如,在大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融入角色扮演、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内容,丰富英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给予大学生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技巧。另外,大学生自身可以制定出一系列英语学习的目标,通过目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业成绩,把英语四级作为初级目标,英语六级作为过渡目标,而英语专业或英语特别优先的学生,可以把英语八级、托福、雅思等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所以,通过英语学习目标的制定,可以实现自我的激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肖书珍. 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14):149-150.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9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广场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据艺术史学家考证,人类生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是舞蹈,广场舞蹈源于社会生活,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广场舞有着自己的表演形式和结构特征。如今的广场舞中运用了各个舞种中形式多样的技巧。广场舞的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出现了普及与推广民族体育舞蹈(锅庄舞,广场舞)的热潮。处在改革大潮中的高校体育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当今,课程多样化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向高雅文化过渡的过程,是不可抵御的、必然的。

关键词:民族体育舞蹈 健身 身心健康 综合素质 影响

正文:

一、民族体育舞蹈的健身作用

(一)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能

舞蹈可以健身,悦性,这早已被人们注意。我国古代乐舞的创立也是为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的状况。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纯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在德国,有人对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和800m跑运动员做过比较,发现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一个1.5min的快步舞后,心律与800m跑运动员并无区别。

参加民族体育舞蹈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起到了丰富大学生健身内容的作用。

(二)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

从事体育舞蹈的职业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专项,如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协调性等,而且对于形体的要求也非常高。民族体育舞蹈动作多样,既有身体运动幅度大的跳步、跨步,也有幅度较小的小跳、垫步,碎步,还有蹲、立、走、跑、转的变化和髋及四肢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交替和转换。只有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紧张、松弛、交替、依次或同时地恰倒好处的协调用力才能把每一个动作以至全套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变化与表现,对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过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节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体育舞蹈不仅对足部、姿态、平衡与稳定、移动均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对节

奏、方位、足部动作、旋转量、升降、反身、倾斜、摆荡等八大技法有细腻的要求,能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腿部的不良姿态,使身体端正,挺拔。所以说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的形体训练项目。

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其今后的一生,民族体育舞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因此,学校的民族体育舞蹈课对增加学生体质,塑造良好体态,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有重要作用。

二、民族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健心有促进作用

(一)心理学价值

广场舞和锅庄舞是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

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被优美的舞曲所吸引并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现代大学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这种现状是我国高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

(二)提高审美价值

民族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民族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还是创造美的过程。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民族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所以,民族体育舞蹈课程不仅能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制的目的,而且通过对美的享受,美的领略来提高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地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侵蚀。

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民族体育舞蹈运动,大学生们会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民族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体育舞蹈是实施美育的手段,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体育运动具有韵律美,敏捷美、刚健美等运动美。参加民族体育舞蹈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发展协调性、柔韧性、节奏感,身体具有线条美、匀称美、强壮美、健康美。

三、体育舞蹈运动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一)对体育舞蹈风格及音乐的理解

体育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通过精心的组织编排融合不同的乐曲表现人体的健与美。因此,体育舞蹈不仅可以使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人体的形体美,动作美。

音乐也是构成体育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能力的过程。体育舞蹈的音乐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体育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这些最终反应到通过视觉与听觉,增强了同学们身体的感应力和敏感性并进一步体现在身体与音乐的有机融合中。

(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上从事体育舞蹈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人们不甘寂寞地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了社会大舞台,领略和享受体育舞蹈艺术的美,赞叹生活的美好。

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很强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由于它不受年龄、职业、场地、时间、体质的限制,因此,社会的个体抱着不同的目的参与到体育舞蹈中来,或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为健身娱乐、医疗治病;或通过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

高等院校学生掌握了体育舞蹈方面的知识,不但使之终身受益,还有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学生步入社会后,还可带动全民体 育的开展。

(三)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论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大学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同时大学也是年轻人的聚集地[1]。各类新鲜事物, 潮流事物都会在大学里格外突出, 学生们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更高等级的知识。所以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到保证基本教学质量更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们活跃思维, 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而新的教学模式则需要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潮流, 创新出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 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1 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运用

1.1 网上选课

众所周知大学里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一般为学校或者院系作统一的规定, 而选修课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2]。大学课程繁多, 学生数量也较大, 传统的选课方式工作量大, 耽误时间, 而且很可能有些感兴趣的, 很容易出现名额一早就被抢空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况, 现在大多数的大学都采用了网上选课的形式, 不仅节约学生们的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不仅可以在线选择课程, 甚至连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等细节方面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也替教师们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1.2 网上教学

现代教育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展起来, 那就是网上教学。目前网上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之中, 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大学要求学生络课程, 并且还将学生络课程的时长计入学分, 以这种方式来促使学生们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网络教学信息量大并且速度快, 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学习到新的知识。

1.3 PPT课程的制作使用

上一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下一篇:新个人所得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