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新解读(共7篇)
重点
一、“自主预约”来了
如果你想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通过网上提交申请。网在哪儿?2016年4月1日全国将全面开通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实现驾驶人网上报名、网上约考。
重点
二、单眼人士可考驾驶证
139号令中新增了单眼人士申请驾照的条款,符合条件的单眼视力障碍人士,将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那么条件是什么呢?单眼视力障碍的人士,优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且水平视野达150度。
重点
三、放宽上肢残疾人驾车的身体条件
139号令进一步放宽上肢残疾人驾车的身体条件,根据手指、手掌、下肢残疾程度的不同,可分别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或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这里要看清楚啦!按照新规定,左手只要三指健全,不需要必须拇指健全,右手手掌完整,可以申请C1C2C3C4准驾车型驾驶证。
接下来,右下肢、双下肢缺失或者丧失运动功能但能够自主坐立,且上肢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客车驾驶证。一只手掌缺失,另一只手拇指健全,其他手指有两指健全,上肢和手指运动功能正常,且下肢符合要求的,可以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客车驾驶证。
重点
四、可异地申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
原123号令中规定:“在暂住地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139号令实施后,在居住地也可申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了!重点
五、境外“速成”驾照换领有限制
持境外驾驶证的内地居民,申请换领内地驾驶证时增加了限制条款。如果取得该机动车驾驶证时在核发国家或者地区连续居留不足三个月,应当考试科目
一、科目二和科目三。
重点
六、学习科
二、科三,须有学习驾驶证明
科目一考试合格后,车管所为考生发放学习驾驶证明,在后续科目
二、科目三学习训练时,必须随身携带(纸质版和电子版均可)。
重点七、七类驾照被注销情况可直接申请考试
(一)原机动车驾驶证因超过有效期未换证被注销的;
(二)原机动车驾驶证因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被注销的;
(三)原机动车驾驶证由本人申请注销的;
(四)原机动车驾驶证因身体条件暂时不符合规定被注销的;
(五)原机动车驾驶证因其他原因被注销的,但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撤销的除外;
(六)持有的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机动车驾驶证超过有效期的;
(七)持有的境外机动车驾驶证超过有效期的。
原驾驶证因超期未换证、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等原因被注销的,可不经学习直接申请相应准驾车型的驾驶证考试。注意是“注销”,不是撤销,也不是吊销,请注意区分概念!
重点
八、小型汽车夜考有变化
小型汽车夜考,可用白天模拟灯光操作的方式代替夜间考试,大中型客货车夜考没有变化。
重点
九、科目
二、科目三可以同时预约、连续考试
科目一考试合格后,既可以预约科目二考试,也可以预约科目三路考。也就是说,科目一合格后,可以先约考科目三路考,再约考科目二。注意:
一、科目二预约考试需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符合下列规定申请预约科目二:
(一)报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十日后预约考试;
(二)报考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二十日后预约考试。
二、科目三预约考试需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符合下列规定申请预约科目三:
(一)报考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二十日后预约考试;
(二)报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三十日后预约考试;
(三)报考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四十日后预约考试。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同时预约科目二和科目三路考,预约成功后连续考试,免去了多次预约、多次往返的麻烦,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重点
十、允许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领驾驶证和审验
原123号令中,驾驶证补换领和审验业务,应在驾驶证核发地进行。139号令实施后,驾驶证的补领、换领、审验业务可在核发地之外的车管所办理,再也不用从居住地到原核发地往返奔波。
重点
十一、老年人定期体检年龄进一步放宽
新规实施后,应当每年体检并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驾驶人年龄,从60周岁提高到70周岁,70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将不用每年体检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
重点
十二、注销实习期驾驶证再无空子可钻
原123号令规定,实习期内记满12分将被注销驾驶证,许多驾驶人因此在实习期结束后才去处理交通违法,以避免驾驶证被注销。
139号令实施后,只要是发生在实习期内的交通违法,不管何时去处理,被记满12分都要被注销。
重点
十三、学车时的交通违法责任更明确
未按照规定路线、时间学习驾驶,未按规定放置、粘贴学车专用标识,随车指导人员担责。
所谓“音乐欣赏”, 又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广义的音乐欣赏, 是指欣赏主体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理解、判断、评价的过程, 是欣赏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与情感体验的特殊思维活动。它属于艺术欣赏范畴, 而“对艺术的欣赏活动, 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看, 它和创作一样包含着感觉、体验、认知诸因素。”[1]而狭义的音乐欣赏, 则指的是艺术院校有关音乐专业的一门课程, 即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分析、理解、评价, 起到“解剖麻雀”与“解读样板”的作用, 它具有专业性。然而狭义的音乐欣赏同时也具有广义的音乐欣赏的基本属性与基本特征。
自西方现代先进的新的美学理论接受美学产生以来, 形成了对艺术系统 (作家———作品———读者) 全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而运用这种新思路与新方法来研究探讨音乐欣赏, 对其进行全新的解读, 便成为当前音乐欣赏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全新命题。本文对此发表若干新见, 以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
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考量, 音乐欣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
一个层面是:音乐欣赏作为音乐艺术的“三度创作”, 同音乐艺术的“一度创作” (词曲创作) 、“二度创作” (音乐演唱或演奏) 共同构成整个音乐艺术活动的“三维坐标”, 构成“三足鼎立”的音乐艺术大格局。
另一个层面是:在整个音乐活动之中, 欣赏主体处于中心地位。因为音乐作品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 都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 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 召唤受众 (欣赏主体) 以“期待视野”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从音乐欣赏的本质上而言, 它也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也就是说, 音乐作品只有通过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才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力, 才能产生它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没音乐艺术, 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模拟”或“彩排”。而且, 这种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每一个欣赏主体, 都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审美理想等, 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诠释、补充、丰富、加工、改造、创造, 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 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美感。”[2]
音乐活动的整个审美创造过程, 就是由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表演主体的艺术创造→欣赏主体的艺术创造层层传递与递进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其中主要是通过表演主体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 把创作主体的情感传达给欣赏主体, 再由欣赏主体创造性地接受这种情感, 并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 最终都是为音乐欣赏服务的, 所以音乐欣赏主体是音乐艺术的“上帝”和“主裁”, 而这, 也正是音乐欣赏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音乐欣赏的主要环节
音乐欣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主要环节, 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 把握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要求欣赏主体首先必须把握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其中重点有以下几个特征:
⒈抒情性。音乐是抒情性艺术, 抒情性是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对于这一点, 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与艺术家早已达成共识。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明确地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 即本身无形的情感。”[3]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也明确地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 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收入的空气, 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 放射光芒。”[4]可以说, 音乐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心灵对话、心理互动。
⒉形象性。音乐艺术的形象, 虽然属于声音形象, 并不具有直观性, 但仍然是音乐艺术重要的审美依托。欣赏主体唯有通过对音乐形象的联想、想象, 才能激发自身的情感, 从而在手背上互吹竹笛的音乐形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忠于爱情的感人的音乐形象、歌曲《好大一棵树》中大树的音乐形象、《五星红旗》中红旗的音乐形象等等, 都是音乐艺术形象性审美特征的有力证明。
⒊韵律性。音乐艺术的韵律性, 也是它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所谓“韵律性”, 指的是音乐艺术具有一定强度的情感情绪的脉律与动律。
(二) 掌握音乐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音乐欣赏是欣赏主体的完整、丰富、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含许多重要的心理要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感知。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 音乐欣赏是感觉与知觉的紧密结合。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来解释, 音乐欣赏乃是物理力 (音乐的声音之力) 与生理力 (人的生理感官所发生的力) 、心理力 (人的心理产生的动力) 三力合一的过程。
⒉联想。联想作为审美心理要素, 指的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音乐欣赏时通过欣赏主体的联想, 可以使音乐形象更为丰富、深刻、生动。例如欣赏“乐圣”贝多芬的《第五 (命运) 交响曲》时, 就通过作品中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音乐形象, 联想到作曲家自己面对失恋与失聪的双重打击下的顽强挑战厄运的英雄气概。
⒊想象。在心理学上,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 因为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心理学又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音乐欣赏的再创造, 主要依靠想象来完成。例如欣赏钢琴曲《黄河》, 就主要依靠想象, 形成黄河的音乐形象与黄河船夫等人物形象。
⒋情感。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音乐欣赏的核心, 就是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并为之感动, 获得情感共鸣。这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与小泽征尔在分别聆听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阿炳 (华彦钧) 的《二泉映月》后, 都流下热泪的主要原因。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话来说, 就是:“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 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 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5]
(三) 抓住音乐欣赏的重点环节
音乐欣赏要抓住重点环节,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旋律。旋律是音乐作品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被称作“音乐的灵魂”, 它可以表现音乐的情感、内容、体裁、风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⒉节奏。节奏也是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它是旋律的骨干, 还是音乐作品结构的主要因素, 更是音乐作品韵律的支撑。
⒊和声。和声同样是音乐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它
⒋风格。风格是指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具有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
⒌意蕴。意蕴是深藏于音乐作品中内在的含义与意味, 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 常表现为某种哲理、诗情、神韵, 并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朦胧性等特点。意蕴也是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积淀。
三、音乐欣赏的必要保证
音乐欣赏既然是欣赏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心理活动, 它就要求欣赏主体以必备的音乐素质为音乐欣赏提供必要的保证。
具体而言, 这些音乐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丰富的音乐知识
要进行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活动, 首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⒈声乐的基本知识。包括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独唱、重唱、齐唱、合唱、对唱、伴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艺术歌曲、乡村歌曲、校园歌曲、声乐套曲、康塔塔、清唱剧、歌剧、音乐剧等等相关的知识。
⒉器乐的基本知识。包括乐曲体裁 (序曲、组曲、夜曲、进行曲等) 曲式 (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自由曲式等) 、音乐流派 (如西方音乐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等) 等等相关的知识。
(二) 必要的音乐能力
音乐欣赏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 主要包括音乐感知力、情感体验力、音乐联想力、音乐想象力、音乐理解力等等。
(三) 创造性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主体更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在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基础上, 具有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 音乐欣赏作为整个音乐艺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它需要欣赏主体长期努力, 刻苦学习, 深入感悟, 才能渐入佳境, 不断完成音乐审美创造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知音[J].再再探索[M].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3.P16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P355.
[3][4]转引自汪流等主编.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P246.P264.
今年9月,东莞市石排镇将迈出走向免费教育时代的最后一步,启动大学免费教育后,该镇4.2万户籍人口将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石排,在获得“中国最牛教育强镇”美誉的同时也难免有一丝尴尬,因为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的“新莞人”无缘享受该项教育新政。免费教育时代就要开启了,但这种惠民政策的“普惠”时代还远未到来。
政府出资大补文化课
石排镇下沙村的邓晓霞就读于东莞实验中学,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了。2008年9月是石排镇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第一年,她当时正读高二,开学后没多久,就领回了免费教育补助金1500元。邓晓霞和班里的另外4位石排籍同学对镇里实施的这项免费教育政策颇为得意,在她看来,每个学期1500元的免费教育补助对于东莞大部分本地家庭来说,也许并不重要,但这能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潜在意义比经济意义要重要。
石排镇党委委员王永权告诉《小康》记者,政府重金抛向教育,实施25年免费教育,是石排镇书记、镇长亲自带队到乡下调研后做出的正确决策。
在石排,几乎每一个本地家庭都有一幢三至五层的房子出租,加上集体产业每年每人十几万的分红,许多年轻人早已经适应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镇上的教育风气一直不好,许多家长忙于做生意,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问题不仅令老师们无奈,未来,没有一技之长的“土二代”们能否令东莞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担忧。
“由镇里出钱延长免费教育的年限,目的有两个,一是切实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困难,全镇4万多户籍人口中约有10%是低保户和困难户。二是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石排镇委员会主抓教育的姚灿光说,后一个目的更为重要。
“经济发展太快,生活水平提高太快,首先占领民众内心的,一定是物质的幻觉,这种物欲的消费达到顶峰时,人就会变得傲慢和粗鄙。”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以为,在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培育之间已出现巨大的断裂,“确实到了为文化补课的时候。”
免费教育不差钱
在东莞的32个镇中,石排镇的经济实力仅仅排在第28位,但是,25年免费教育的计划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除国家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之外,其他都是每年按照教育补助的方式发放给学生。“高中每学期补助1500元,是经过调查东莞市各高中情况后确定的数,基本够交学杂费,多数学校的学费不会有这么高。”石排镇政府教育办主任谢惠成说。
2008年9月,石排镇正式启动了高中免费教育,普通高中补贴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全镇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生共有1167人,共发放免费教育补贴约175万元。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学生共有1332人,共发放免费教育补助金约199万元。
2009年8月底,石排镇启动幼儿园免费教育,补贴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学生共1385人,发放免费教育补助金约207万元。
“离实现石排镇25年免费教育只差最后一步了。”王永权告诉记者,凡考入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以上院校的石排籍学生,今年9月份之后都可以获得教育补助。全日制大专生每年每生4000元,本科生每年每生6000元,硕士生每年每生8000元,博士生每年每生10000元。
“尽管石排镇在东莞各镇中排名相对靠后,但即便是每年投入一个亿在教育上,我们也能承受得起。”王永权表示,财政不会影响这项政策的实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梓桢也认为,石排实施25年免费教育政策绝对不是一时冲动的行为,其中需要多少资金投放,石排镇必然做过预算,免费教育增加的资金投入每年不会超过1000万,对于可支配财政收入近5个亿的石排来说,不会造成压力。
“新莞人”的幸福在哪里?
对于石排镇本地居民或村民来说,今年9月以后,他们孩子的求学之途再也没有“经济障碍”了,“很有幸福感”成了他们的一致感受。石排镇党委书记翟崇碧说,“实行教育免费既是关心、关爱群众的善举,也是还利于民、增强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同时还可培养石排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然而,这种“幸福感”距离数倍于石排镇户籍人口的“新莞人”却很遥远,这些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该镇务工,在塑料制品、电子通讯、五金家电等行业默默挥洒着汗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税收入助力,正因为他们的付出,该镇才有条件实施此项惠民举措,但这项政策却“普惠”不到他们的头上。
目前在石排镇就读的“新莞人”子女将近7000人。黄晴的女儿今年读幼儿园小班,因为她们一家来自四川,孩子不能享受政府的教育补助。黄晴直言,25年免费教育,对于像她一样的数万“新莞人”来说,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石排镇宣教办主任谢树晃称,石排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教育惠民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例如从去年春季起,石排镇已免收“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书杂费、借读费等费用,对已收取费用的学校,开展全额退款工作,仅在去年春季学期就免收1885名学生总计180.7万元费用。尽管做出了努力,但石排镇外来人口在教育方面的幸福感依然没有增强,“不管你在石排生活了多少年,都还是外来人口,不可能享受与本地人一样的各种福利。”黄晴说。
《石排镇2009~2010学年度幼儿园免费教育补贴发放操作细则》中明文规定,2008年1月1日(含2008年1月1日)后跟随家庭工作关系调动入户石排未满五年的适龄儿童(不含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引进的人才入户部分的儿童)以及2008年1月1日(含2008年1月1日)后购房入户石排的随迁儿童及购房入户石排未满三年出生的儿童不在享受免费教育的范畴之内。
有学者称,地方政府施此仁政固然不错,但25年免费教育只针对户籍人口,是对户籍制度的又一重捆绑,在想方设法为户籍制度“松绑”的今天显得有失公平,尤其对在该镇有稳定职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来说,更难以接受。
郑梓桢则认为,“新莞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如何让“新莞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值得当地政府思考的一个问题。
资料链接
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本身基础脆弱,实行的时间不长,所以人均受教育年限短,HDI(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仅仅排在第81名(2008年)。
十二年义务教育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向十二年制延伸的历史性转变,大大增加了全社会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这些国家的HDI。在中国,2008年,陕西省神木县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近9万名学子不用掏一分钱,还给他们每天补助3.5元的午餐费,为此,县财政每年支出1.6亿;云南省昆明市2008年宣布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试点,2009年宣布改革失败,无限期推迟;北京市宣布正在研究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准备。
十五年免费教育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双随机”
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要建立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监管联动的机制,加强执法协作,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按照国务院对推广“双随机”的要求,《监管办法》明确要按照随机抽查的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对经营者实施随机抽查,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对销售的商品以及经营性服务中使用的商品进行监督检查。针对质量问题集中的商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不得销售七类商品
销售者不得销售下列商品:(一)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商品;(二)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采用产品标准的商品,不符合以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质量状况的商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商品;(三)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销售的商品;(四)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五)失效、变质的商品;(六)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监管办法》还规定了销售者不得购进或者销售来源不明的“三无”商品,不得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七)销售者不得购进或者销售来源不明的“三无”商品,不得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
对“残次品”有具体规定
销售者销售的商品可以存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使用性能上的瑕疵,即所谓的“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可以销售,但销售者应当在商品、包装或者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并以告示等方式向消费者如实说明商品的瑕疵或者实际质量状况,确保消费者享有《消法》规定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对销售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工商部门发现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应当责令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如果不合格商品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则应当责令辖区内该不合格商品的所有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同时要追查供货者,向销售者提供该不合格商品的供货者同样要承担销售不合格商品的法律责任,依法予以处罚;如果供货者不在本辖区的,工商部门应当将相关线索通报供货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果是该商品质量问题系由生产者责任引起的,工商部门应当将发现的线索通报生产者所在地相关行政部门,由相关监管部门追究生产者的责任。
对“三无”商品的监管作出的新规定
工商部门在市场检查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没有厂名厂址的商品,俗称“三无”商品,而且这些“三无”商品往往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消费安全影响较大。按照《产品质量法》对标识的有关规定,没有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等的只能依法责令其改正,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而“三无”商品的根本问题是来源不明,没有承担商品质量责任的主体,而且也无法责令改正,本质上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没有正确标明标识的情形并不相同。因此,《监管办法》明确规定了销售者不得购进或者销售来源不明的“三无”商品,对销售来源不明“三无”商品的销售者要依法处罚。而对商品名称、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规范的行为则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理。
对奖品或者赠品提出了质量要求
事实上, 每个人在人生中的不同角色和身份必然赋予其不同的个性。因而我们在评价人物形象时, 就不能离开当时的背景环境和人物本身的成长经历, 应当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人物本身, 从不同背景衡量人性, 进而发现人物性格的多层次, 探究人性本身的多元与复杂, 这样的品评才更立体全面。而这也和我们文学鉴赏的目的相吻合。
诗中的爱情悲剧固然令人叹惋, 焦母罪责难逃。只是我们在鞭挞焦母丑恶之时, 却往往忽视了对“这个”女性形象更深入的探究和个性的体悟。为此,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人物关系来探究焦母, 更客观地解读焦母形象。
一、母子之间———焦母与焦仲卿
焦母亲手葬送了儿子的幸福爱情, 扼杀了儿子的生命, 她是个极冷酷自私、毫无母爱的“母亲”吗?为此, 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作为母亲角色的焦母。
1. 焦母对儿子焦仲卿的爱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 尤其母亲。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 哺育照料, 直至孩子成家立业……母亲付出的爱无从计算。焦母作为母亲, 失去丈夫这个家庭的坚强支柱后, 含辛茹苦地将儿子不仅养育成人, 做了府吏成了官员, 而且给他娶了美貌贤惠的妻子, 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焦母在儿子身上倾注了深爱, 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 在仲卿上堂为妻求情及与母亲拜别时, 焦母反复提到“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她劝儿子另娶优秀邻家女, 顾及儿子幸福愿再次亲历亲为。且不论她缘何不满兰芝, 单凭此, 我们就能感知到:儿子已长大成家立业, 作为母亲, 她虽无力使其变得更伟大, 但仍坚持以自己的方式为他的幸福操心尽力。她的这些努力, 也无疑源于母爱。
第三, 焦母槌床大怒时“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的语言常作为我们评定她专横固执的典型证据。可却鲜有人能从更为人性的角度来体会, 体会出这样的言语恰恰是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对儿子的直率表白。
第四, 当仲卿与兰芝相约黄泉, 向焦母表白死意时, 有焦母“零泪应声落”的细节。试想:一个寡母养大儿子, 支撑门户, 严峻的生活现实已将她磨砺成为一个不会轻易在儿女面前流泪的坚强母亲。然而儿子的决然, 意味着她将眼睁睁地失去心爱的儿子。再强悍的母亲也不会无动于衷, 她流泪了, 流下了浑浊的老泪。尽管这是诗中焦母的“第一次”流泪, 但这泪是真诚的, 她对儿子的爱也是不容怀疑的!
第五, 焦母为了儿子费尽心思, 儿子还是决然自缢。白发人送黑发人, 坚韧的焦母没被击垮。尽管不容兰芝, 尽管儿子为爱决然, 尽管家长尊严高高在上, 但焦母最终还是同意两家“合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母亲能为心爱的儿子所能做的最后努力了。焦母对儿子的爱再一次得到印证。
从探究中我们可以认定焦母对儿子有爱, 而且十分深厚。不能回避的是母亲深爱儿子, 儿子却选择自缢,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2. 焦母的“爱”演变成“害”的原因
封建社会, 男权为中心, 封建礼教规范制约了女性的本能欲望, 残害她们的身心。为此, 母亲很容易把精神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 视儿子为“精神上的丈夫”。“恋子情结”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造就出来的产物。而当母亲把“权力”当成了自己的向往目标时, 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操纵和剥削的对象。
一般说来, 母亲对儿子的感情更强烈, 儿子在成年成家前对母亲的依恋情绪也更深厚。况且是处在封建时代, 又是单亲家庭的母亲, 对于自己呕心沥血抚养并寄予承继家业厚望的儿子, 就不能不更加极端依恋。焦母严重的“恋子情结”正是在封建礼教社会背景下, 在单亲家庭中, 加上自身品性专断而滋生出来的。
儿子娶妻后, 夫妻情笃, 对母亲长久以来的感情发生了转移, 有着严重“恋子情结”的焦母禀性强悍, 自然不甘轻易接受“失子”事实。她爱儿子, 她要千方百计夺回儿子对自己的依恋之情。她必须干涉儿子, 以“家长的名义”要求他绝对服从。她要用各种理由和手段来破坏直至拆散儿子与媳妇的恩爱关系, 哪怕儿子痛苦也在所不惜。无疑, 焦母所为的本意决不是要害儿子, 只是在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因素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情况下,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 这份深重的母爱就成了“害”, 换来最终的失子, 而焦母的“痛”自然也怕是无人在意了。
其实每个母亲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恋子情结”, 尤其单身母亲。爱和付出并不等于占有和专断, 应给予被爱者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这是焦氏母子关系给我们现代人另一个角度的启迪。
二、婆媳之间———焦母与刘兰芝
不少人认为, 兰芝为媳无可挑剔, 偏遇上“恶婆婆”焦母, 焦母扮演了悲剧推动者的角色, 和刘兄一同将兰芝推向绝路。我们不妨再从以下方面来解读作为婆婆角色的焦母。
1. 关于刘兰芝归家问题
俗话说:“婆媳亲, 全家和。”家庭内部婆媳关系最微妙难处。处理得好, 婆媳各自“爱屋及乌”, 彼此就融洽;反之则会出现裂痕, 难以弥补。封建社会婆媳关系自是不平等的, “多年的大路走成河,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形成了妇女压迫妇女的恶性循环, 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母。兰芝应不会是违背焦母意愿嫁进焦家的, 但婚后却不讨婆婆欢心, 日子并不顺心。“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兰芝结婚两三年仍无子嗣, 焦家传宗接代的大事不免左右婆婆对媳妇的态度。于是焦母用了不少方式来虐待儿媳:劳作惩治, 诬她无礼, 鄙视出身……可焦母虽难缠, 却也还没要强行遣归儿媳。从兰芝自述中, 证明了最先提出要离开焦家的是兰芝自己。正当婆媳关系紧张时, 儿子竟替媳妇说话, 无异于火上浇油, 于是就有了焦母的顺水推舟:“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至此, 不堪凌虐的兰芝的遣归就成了必然。所以, 如果仅从焦母嫌弃兰芝, 就直接认定焦母就是造成兰芝不幸的最终原因, 那似乎对焦母太苛责了。
2. 婆媳关系的中介点焦仲卿———焦母形象的环境衬托
兰芝命归黄泉, 我们在谴责焦母、刘兄借助封建礼教杀人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焦仲卿的作用。都说儿子是婆媳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中介。中介作用发挥得好, 可以加强婆媳情感联系;反之, 则易成矛盾焦点, 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这对婆媳, 明争虽无, 暗斗常在, 关系紧张客观存在。焦母主持家政, 仲卿长期受母亲威逼, 顺从适应;在外, 他仅是个庐江府小吏, 听任指使, 进取迁职无望。双重压迫, 最终造就出了外表软弱而内心已经扭曲的焦仲卿。母“威”妻“烈”, 二人水火不容, 他为儿为夫, 如何处理呢?上堂求告, 无果, 他“哽咽不能语”, 劝妻暂回娘家安心等待, 并用“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的无形软绳来缚住妻子自由。而他所说的还归不过是“一点幻想的期待, 并无什么实际办法”。 (1) 此后, 闻知兰芝将嫁太守之子, 面对“同是被逼迫”在痛苦中无助挣扎的兰芝, 他却冷冷地掷出了“贺卿得高迁”的讥讽和“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的自嘲。这虽是他自身痛苦无望情绪的宣泄, 但更是对“食言”妻子的致命一击, 至此兰芝所有退路都被切断了, 他最终将性情刚烈的兰芝送上了黄泉路。这恰恰是他扭曲内心迸发出的破坏报复行动。不仅如此, 他还“故作不良计”“令母在后单”, 选择了自缢的极端报复方式。
如果从故事后来的发展来看, 焦母溺爱儿子, 这种爱本身的强烈排他性使她嫌弃出色的媳妇, 这一切仅仅是宣告了兰芝的不幸, 也许还算不上天大的不幸。而焦仲卿在婆媳矛盾上及至故事后来的发展推进中扮演的角色才是兰芝更大的不幸。他作为中介, 本应帮助这对婆媳多作沟通, 从中周旋疏导, 消除彼此心理障碍, 增进两个女性间的情感。可他却走了一条从“顺应”到“反叛”、“报复”、“破坏”、“毁灭”的路。焦仲卿作为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同时也成了这种流毒的帮凶。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由孕含着丰富的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性三个层次互相交融的一种多维的形象结构, 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价值, 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完满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2) 我们在解读焦母这个典型形象时, 如能对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生活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 形象的品评就会更多元立体, 客观丰满, 而不至仅停留在“恶母”、“恶婆婆”的单薄概念层面上了。
注释
1 《唐弢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第九卷。
当这些特性被运用到商品中时,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好的购物体验。比如无印良品的陈列担当会将顾客视线的平均高度作为设计货架的标准;在优衣库遇到巡店的日籍员工时,他们会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向你点头问好—更不用说这两家店里任何时候都被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衬衫了。
对于日本公司的做事方式,王继跃的感受要更深刻,因为她的职场经历基本都与日本企业相关。她曾经在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总行工作了5年,这是一家日资全资银行。对于这段工作经历,她感受最深的是日资企业的计划性。
王继跃曾经参与过一个客户资金管理系统开发的项目。在决定立项之前,公司花了3年的时间进行调研。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之后,还花了大量时间去审查各种法规和公司规定,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他们才终于开始了这个系统的研发。
日本公司的确多少都有这样保守的作风,与开放自由的欧美公司形成一个对比,反映到职场环境里,就是日企的入职培训周期、晋升机制也更长。这种风格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最直接的一种,是循规蹈矩的日本人很喜欢将日本成熟的管理者派往中国市场,而这些人又往往带有很明显的“总部”特质,即日本的公司文化。
“日本最大的问题是保守和怯懦”,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为《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自我剖析,他对日本商业的一个总结是“日本商界人士和公司缺乏个性”。
这两年我们也的确看到日本公司在很多行业的表现都很平淡。曾经在消费电子领域成绩斐然的索尼,近年来甚至让人担心它要变成第二个诺基亚。而在新技术对汽车行业这波革新浪潮里,日本的几个汽车品牌同样反应较慢。而职场上,日企也往往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这些都影响着它的人才吸收。
美世咨询高级分析师潘晔博主要服务日资客户,在接触了60多家日本大公司之后,他发现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不小的人才竞争。“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人才竞争开始激烈,日本企业会面临一些人才流失,这让它们开始改变一些策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变得更本土化。”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道。
其中一个细小的佐证是日本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更加灵活。东芝医疗中国区人力资源部副总监江涛在进行招聘时,已经不会特别注重候选人的日资背景或日语能力。“对专业技术背景、行业经验及团队合作等方面会比较看重。”她这样总结道。
尽管日企由于它的谨慎可能会带来比如晋升缓慢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太适合那些想要在职业发展初期就能获得快速成长和显著晋升的人。不过我们也从美世咨询最近发布的一些数据中看到,日企的这些特性也使得它们往往能提供更稳定的薪酬涨幅和职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从职场角度为你解读一下日本公司。
A
除了严谨,还有一些事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培养周期长
无印良品在成都开出一家旗舰店时,这家公司也打算把IA(Interior Advisor)和SA(Styling Advisor)两种服务引入中国。像这样的看起来类似于专业导购的差事,无印良品竟大费周张地从中国员工中挑出10名,两次去日本进行半个月的封闭培训。
这并不是个案。在一般的日企里,人才培养的周期往往也长达3至5年。它们通常采用的一个方式是轮岗制度。潘晔博也有这样的观察,“例如,从业务轮岗到人事部门,再从人事部门到行政部门,日企对人的培养是非常综合的。”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即便是专业性强的制造业也是如此。一个叫做TSP(Trainee Sales/Service Program)的项目从2005年就开始在东芝医疗内部形成。这家公司为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销售和服务岗位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因此尽管日企的培训可能是很长的时间成本,但公司人也能学到一些东西,并同时发现更多职业的可能性。
晋升缓慢
王继跃花了3年的时间,才从经营职能的岗位,转移到偏后台管理的岗位。在这家日资银行当中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晋升。
员工序列制是日企比较明显的一个升迁机制。“根据你的资历来排你的级别,在一个企业中,下级员工必须等到上级职位产生空缺,才有被提升的可能。”罗迈国际猎头顾问王婧娱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比如在一家日资公司中,假设某部门的部长职位空缺,如果该部门的其他员工工作年限没有达到部长级别—通常是15年以上—那么将从其他部门借调部长。这个时候,长期的轮岗培训也发挥了作用。根据潘晔博和美世咨询的观察,通常全行业30岁至31岁的员工可以实现经理级别的职级,但是在日本企业需要32岁。
从美世咨询发布的数据中我们也观察到,随着职级的递增,日企员工的薪酬涨幅并没有其它企业来得快,某种程度来说,日企的晋升动力没那么大。
B
日本公司靠什么吸引人?
薪酬福利还算有竞争力
“日企的薪资还是有保障的,”王婧娱说,“与欧美企业容易受市场影响相比,这算是种优势。”王婧娱服务过的东芝、奥林巴斯等公司都推行“自动涨薪制”,即薪酬与工作年限相关,而不随着公司效益而波动。
从美世的一份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薪酬优势。9.1%是日资公司2015年预测的薪酬涨幅,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一线城市全行业7.9%的平均薪资涨幅。
这也是王继跃最初选择进入日资公司的原因之一,除非经济萧条—这实在有点极端—不然王继跃的薪酬每年会保持10%至20%的增长。
nlc202309030853
职场风险小很多
王继跃认为在日企银行工作,除了能够给她带来稳定增长的收入,也降低了职场发展的风险。王继跃发现自己身处的公司当中,大约90%的人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稳定性是他们所看重的。
美世咨询2013年的一次调研显示,日资企业的被动离职率为3.3%,而当时人才市场上的被动离职率是5.3%。2014年上半年,日企的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2%。
C
日企偏好温和型和结果导向型员工
热衷于尝试新鲜的东西、对创业曾有很大的幻想、渴望相对自由开放的职场环境……真实的日本公司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我们并不是说你的创意想法在日本公司就无法得到实施,只不过过程比你想的要严谨。日本公司偏好性格温和且行事规范的人。“相对于完全的结果导向,上级更希望员工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潘晔博这样总结。
日企从面试时就开始观察你是否具有这样的特性。王婧娱曾为一家医疗行业的日本公司推荐过两名候选人。其中一位具有日本留学背景,但他在与面试官沟通的时候,多次打断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位虽然条件及能力稍微逊色,但由于谦逊的表现最终被这家日本公司录用。
结果导向型的人也是日本企业欢迎的一种。这类人往往懂得规避风险,执行力比较强。“日本雇主可能不需要员工有太多新想法,但是要有很好的执行力。把既有的事情做好,同时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帮助公司人快速习惯在日本企业里各个方面对工作的严谨态度。”王婧娱说。
D
两个Tips帮你更好地适应日企
调低心理预期
如果你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那么在日资企业工作就需要调低自己的心理预期。王继跃也尝试过这么做,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离开这家日本公司。她感觉自己虽然获得了晋升和加薪,但在做的事情却是比自己低级别的同事也能完成的,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实在有限。现在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她觉得自己的可能性提高了许多。
王继跃的故事或许可以给你一个警惕。如果打算继续从事这样一种稳定的工作,那么多少需要调整心态。不过你也不妨变得积极一些,例如支持部门的员工,通过轮岗制调职到相对专业的岗位工作,就可以把握一些机会。
长远规划很重要
因为培训和晋升周期比其他公司更长,所以一份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你的帮助可能更大。“从长期规划,也有利于自我成长,”潘晔博说,“日企更倾向于从本公司提拔管理层,而且选拔机制是相对公平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获得原来日本人的位置。所以公司人应该做好长远职业规划,利用好这个有利的趋势。”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美国;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史;文献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18-06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Cocitation Knowledge Mapping
WANG Qi,HUANG Hansheng
(1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2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Fujian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cientific metrology field. According to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in U.S.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the researchers access to 4 219 research papers of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during 1930-2009, draw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by using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 and obtained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p.
Key words:knowledge mapping; America; modern sports science;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了解体育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演变特征,探寻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体育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科学史研究尚未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充分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同时还存在几点不足:其一,重分支学科史,轻体育科学史;其二,重国内体育科学史,轻国外体育科学史,美国体育科学史作为现代体育科学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体育科学史和体育科学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三,重定性方法,轻定量方法,尤其忽视了专门研究科学史的科学计量学方法。自科学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63年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出版以来,引文分析成为现代科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主要应用引文分析来重新解读美国体育科学的历史。
1 研究方法、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引文分析中的共被引分析。共被引分析是通过在引文网络中聚合一些高被引用文献得以实现的。共被引分析比一般引文分析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数据有效性。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家普遍认为其适合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1]。此外,当前国际科学计量学界开始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并用以辅助分析科学文献网络变化,一种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方法,正在蓬勃兴起。本文还将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
1.2 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选择《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作为期刊样本,其原因有三:其一,在目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收录的所有体育类学术期刊中,《研究季刊》的引文数据最为完整。ISI收录了该期刊从1930年至今的所有文献数据,而其他体育类学术期刊一般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出现。其二,《研究季刊》是一份综合性的权威体育学术期刊。根据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研究季刊》的影响因子为1.191。体育类学术期刊中有多种期刊具有多学科性质以及较高的影响因子,但都以刊载体育自然科学的论文为主,相比较而言,《研究季刊》能较完整地反映体育科学的全貌。其三,自1930-2009年,《研究季刊》刊发的论文有83.51%来自美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状况的理想期刊。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了《研究季刊》1930-2009年期间发表的4 219篇文章和55 728条引文数据,数据库最后更新时间为2010年11月18日。
2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将55 728条引文建立数据库,把整个时间段分为8个10年段,选择每个时间段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的文献进行分析,合并这8个时间分区网络最后得到由466个节点、1 885条连线组成的共被引图谱。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反映的是文献在网络中的被引频次大小。软件还自动将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节点文献用紫色的圈来显示。根据陈超美的定义,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是发现不同学科和主题的连接点或是进化网络的支点[2]。连线粗细代表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的颜色则代表了首次共被引的年份(如图谱顶部的色带所示)。
图1 《研究季刊》1930-2009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
图1是对《研究季刊》55 728条引文的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根据网络结构和连线的颜色,将图谱大致划分为9个主要聚类,并通过对聚类节点的原文分析来给聚类命名。该图谱共包含26个连接各文献聚类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文献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除了关键节点文献,图谱中还存在一些高被引文献(本文将19篇被引频次超过30次以上的文献称为高被引文献)。一个时期的高被引文献代表了该文献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的程度,也能反映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2.1 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图1显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形成了稠密的共被引聚类1,这意味着该时期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集中。聚类1中的关键节点文献是布雷斯的《运动能力测量》,它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演变的起点。布雷斯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早期实践者,更是体育测量领域的先驱,他首次利用T量表这种现代科学方法开发出“布雷斯运动能力测量”,该测量方法曾被广泛用来测试身体技能。[3]此外,麦克乐的《运动能力测量》是聚类1中的高被引文献,这两篇文献说明了美国该时期主要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
在聚类1向聚类2演进的路径上,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它与聚类1中的《运动能力测量》和聚类2中的多篇文献有较强的共被引关系。林奎斯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应用统计学家和教育测量领域的先驱。20世纪40年代,教育统计学由描述统计为主转向推断统计为主,使得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而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就是这个新阶段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4]可见,早期的体育学者敏感地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变革趋势,并将其应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因而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了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的飞跃。
2.2 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体育测量研究 聚类2的形成时间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该聚类包含较多影响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其中,爱德华得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运动爆发力的影响》、卡彭(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的影响》以及默斯利的《重量训练与力量、速度及协调性的关系》这三篇共被引关系较强的关键文献是聚类2的核心。从文
献的标题可知,运动训练及其运动生理学机制探讨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在聚类2的右侧还有两篇与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的关键文献,分别是富兰克林·亨利的《侧划臂动作中静力性力量和速度的因素结构》和《复杂运动的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神经运动反应的“记忆鼓”理论》。
与聚类1相比,聚类2比较离散,表明其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季刊》的研究领域形成两条演进路径:聚类2向聚类3演进后,聚类3与聚类4、聚类5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它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另一条则是聚类2与聚类6、聚类7和聚类8形成的演进路径。
图谱显示,在聚类2向聚类3演进的过程中又分了两条路径。20世纪体适能专家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与美国公认的体适能运动方面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库里顿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和《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形成了一条路径。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还与谢尔登的《人类体质的种类:体质心理学概论》、琼斯的《运动表现与成长:静力测力的发展研究》以及奥斯特朗的《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另一条演进路径。谢尔登与琼斯的两篇文献涉及到肌肉表现、肌肉疲劳曲线等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运动疲劳与肌肉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奥斯特朗更是被誉为“欧洲运动生理学之父”。毋庸置疑,上述两条路径说明,体适能和运动生理学研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热点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体育科学研究较之前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其一,从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转变为围绕学生的体适能与运动能力、竞技运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等问题展开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更为丰富和多样、学科分化明显。其二,运动训练研究成为热点。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体育运动的普及及其运动形式的丰富,学校校际间运动竞赛的蓬勃开展,再加上电视传媒对比赛的报道,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针对竞技运动训练的学术研究。其三,儿童青少年体适能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特殊的重视,这主要源于克诺斯和希施兰关于美国儿童体能远远弱于欧洲儿童的研究结果促使美国政治领袖们发起了一项提升国家青年健康与体能的新运动。[5]
2.3 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聚类3是图谱中最大的聚类,其形成时间为20世纪70、80年代。总体上看,聚类3的文献群更加分散,其研究内容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聚类3中,除前面提到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外,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也是聚类3的关键节点,其中心度高达0.26,表明它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演进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在社会科学,尤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发展了更成熟的统计学技术,应用统计学得到大发展,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便是权威的应用统计学专著之一。
另外,聚类3还有几篇高被引文献:布罗热克的《身体成分的密度分析:若干定量假设的修正》是该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布罗热克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身体成分的密度测定法。至今为止,该方法一直是推定身体脂肪率的最正确方法之一,是身体成分测量的黄金标准[6]。可见,身体成分研究也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