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教学案例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拟行路难教学案例(精选8篇)

拟行路难教学案例 篇1

刘慧玲

这次公开课教学我所教的是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鲍照的《拟行路难》一文,通过本次公开教学,在语文组各位同事的评课过程之中,我认真反思总结,得到以下几点有关本文教学以及以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而《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因而,以后我可再为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性完成对于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等知识点的搜集、整理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及能力。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必然会加深对于“知人论世”环节的作用,学会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

2、本节课我大胆构想和尝试,将学生自主性研读文本从而生发问题,再到带着问题回归课本深入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让学生“质疑—析疑”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如何去自主性探究和研读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在次基础之上,我大胆抛给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流程“内容—情感—手法”,有力引导学生去自主性鉴赏诗歌重要内容,攻克难点内容。

这节课,学生配合积极,并能够热烈进行讨论探究,回答问题也较为全面,这种教学的大胆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时间所限,我仍然在顾及教学环节齐全的情况下,给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小,学生无法做到更为充分的研读、思考和展示,留下一丝丝的遗憾。

拟行路难教学案例 篇2

布白重要,书法如此,建筑如此,艺术上更是如此。

宗白华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他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留白,使得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物理绝缘,自成境界。

朱光潜也说:“美是孤立绝缘的艺术形象。”

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样一首擅长空灵的艺术佳品,一首布白适当的诗歌明珠。

诗是这样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本诗当然也是如此。起笔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很明显,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水”流的长远,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是平坦无阻还是一路颠簸?这是本体。至于喻体即比喻人生的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而是采取了“布白”的方式,给读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当读者在欣赏、吟咏这首诗的时候,结合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探究作者的生平和命运,进行作品的二次生成,自然就能理解。当读者结合鲍照的经历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明确感受到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出身门第高低贵贱不同的人,“水”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地势”高的“水”走的远,“地势”低的“水”走得近,就好比“门第”高的“人”爬上高位,“门第”低的“人”沉沦下僚,“出身”贵的人走得顺,出身“贱”的人命运坎坷,并由此看出当时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导致的悲愤抑郁心情。正因为曲笔的使用,“布白”的运用,寄激情于平淡,才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会显得直白,对诗味造成伤害。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高声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自己,“举杯”“断绝”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之歌声。这里诗人有意“布白”,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而是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以及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本想吐露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和石头,不可能没有感情,比较而言,诗人的心性比一般普通人更为敏感。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怒,已极度膨胀,随时都有可能“井喷”。必须尽情宣泄,必须放声歌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宣泄,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反动的门阀制度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地步了。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沉郁不舒,这正是“布白”之功。

这首诗托物寓意,欲言又止,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说,本诗迂曲婉转,虚实结合。“布白”的存在,使得本诗充满艺术的张力。

难怪清代沈德潜评价本诗说:“妙在不曾说破。”

拟行路难教学案例 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1)作者情况:;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拓展: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拟行路难教案 篇4

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诵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2.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学习过程】

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1.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酌()踯躅()2.解题:

《行路难》是(),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首,歌咏()。本文是第四首。

3.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4.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愁”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

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

(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 ① “安能行叹复坐愁” ② “愁”的表现是什么? “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

③ 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浓重、无可排解)

? 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

(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

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

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

(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

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

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合作探究)“泻??”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

如何理解“安能”?

(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

诗人真的能看开了吗?

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开呢?(自我劝慰之语,内心愤懑不平)读这四句,读出诗中情感的细微变化。

(读法指导:一二句平;三四句略上扬,有不平之怨。)

2.齐读后四句,思考:

(1)作者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诗人内心得到宽慰了吗?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

(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

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此情此境,让诗人何以堪?(2)诗人情感郁积到极点,不禁悲愤地大吼一声:

“心??”

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总爆发?

这是什么句式?和前面哪一句句式相同?情感有何变化?

(前面,心有不平,想排解;这一句,怒火填膺,忍无可忍)(“愁之怒”,忍无可忍的愤激之语)

读这三句,读出情感变化。

(3)然而最后一句,诗人的情感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急转直下,隐忍吞声)(“愁之忍”,极度痛苦和矛盾,还有无奈)

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知人论世)(再看写作背景。不敢说,说也改变不了什么,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愁之源”)

有门第等级的存在,纵你才高八斗,纵你有满腔报国热忱,只是不得施展。诗人的万千悲愤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这四句,读出情感从激愤到隐忍的变化。

(读法指导:先扬后抑)

3.结合全诗,想象勾画诗人形象,说一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

(三)、诵读诗文,体悟一个“愁”字

三、再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感悟(深化拓展)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

(一)、古诗文中抒发怀才不遇的诗词很多,请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并思考为何不同。

王勃《滕王阁序》 ——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苏轼《定**》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为何不同?时代使然。

(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二中,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以《我的人生我做主》为题,写一段的短文,发表我的人生宣言。(100字左右)

【资料链接】

1.鲍照生平

鲍照(? ~ 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山东。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披文入情”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拟行路难课堂实录 篇5

生1:“行叹复坐愁”不好翻译。

师:好,这个地方的确不好理解。“行”是动词,即走路;“复”是副词,可翻译为“又,再”;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论是走路还是坐下来,诗人都在叹气发愁。还有没有?

生:(安静。)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效果比较好,在诗歌大意理解上没多大问题。有句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咏。”下面,请大家在下面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想想这首诗歌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情感?语速,语调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大声,杂乱地读。)

师:(双手展开,掌心向前,示意停下,搁置胸前。)好,停下来!有没有同学毛遂自荐,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沉寂。)

师:不要紧,要勇敢地站起来,为大家展示你甜美的嗓音。

男生1:(举手,眼神期待老师。)

师:(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声音洪亮。)好!这位男生!

男生1:(朗读。)

师:好,读得怎么样呢?

生:好。

师:我当然知道他读得好,好在哪里呢?你可以在班上任选一个同学替你点评一下。(下讲台,走近男生1。)

男生1:(环顾四周,带着笑,选了一个男生。)

男生2:(站起来,低头看书,沉默。)

师:想想平时老师怎么点评的呀?

生:(站着,抬头看老师,沉默。)

师:比如说,他的普通话怎样?语速怎样,语调怎样?

男生2:普通话很标准!

师:嗯!普通话很标准,点评得不错!就是有点抽象!(学生大笑。)

生:(大笑。)

男生2:(也笑,看老师,沉默。)我觉得他读的声音大了点。

师:嗯!声音大了点,应该放低沉点,也就是说语调应该低沉点。那么语速呢?

男生2:读慢点。

师:嗯!语速放慢点,语调放低点,很不错!那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些地方该慢,哪些地方该低呢?

男生2:没记住。(憨笑。)

生:(笑。)

师:(笑得多点)嗯,没记住,很直率,很坦诚。你是宏观把握,下次要微观“记得住”。

生:(笑)

师:不要紧,我们回过头来请他(男生1)说说他读的时候是怎样把握语速语调的?

男生1:“各自东西南北流”读慢点,读低点。

师:嗯!不错!还有没有?

生:(在下面低声跟着说。)

师:这是第二句,同理,第四六八句要不要语调低点?语速慢点?

生:要!

师:对。(声音低)两位同学合作得非常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歌的语速语调应该是怎样的?(PPT展示阅读标记,教师讲解。)整首诗语速要慢,语调要低,其中2468更慢更低,尤其在最后一个字要拖长声音。第三句的“命”要读重点,最后两句,一升一降,情感要饱满,对比鲜明点。下面,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指导,我为大家读一遍。

生:(鼓掌!)

师:(先面带微笑,再收敛表情,放《江河水》二胡音频,深情朗读。)

生:鼓掌!

师:(恢复微笑。)下面,大家再次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好,我们请一位女生,有主动的没?

生:(沉默)

师:那我们推选一个吧。

生:(哄闹。推荐女1)

女生1:(深情朗诵。)

生:鼓掌!

师:(面带笑容,沉默两秒。)大家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朗诵地真是太好了。

师:以她的朗读为示范,大家一起朗读。

生:(深情朗读。)

师:刚才,我们说到这首诗歌应该读出一种“悲愤苦闷”的情感,那么,诗歌中直接表现这种情感的一个词是哪个呢?

生:愁。

师:对,“愁”是诗眼。(板书“愁”)我们以前也学过关于“愁”的诗歌,不妨一起回忆一下。柳永的“寒蝉凄切„„”(学生跟着读,老师面带笑容,声音放低,嘴唇动。),像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里面是通过意境的组合来表现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愁,后者是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愁。那么,这首诗歌是怎样来表现的呢?是意境,还是动作?

生:动作。

师:对!古人写“愁”,大多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意境的渲染和外在的动作来表现。请大家在下面用笔划出文中直接写诗人动作的词语。(等待30秒。)有哪些呀?

师生:行叹坐愁酌酒举杯断绝歌吞踯躅。下面,请大家用四个字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先看第一处“行叹复坐愁”,怎样概括?

生:行叹坐愁。

师:(思索。)恩,可以。我概括的是“行坐叹愁”,哪个好?

生:行坐叹愁。

师:真的吗?(面带笑容。)

生:真的。(笑。)

师:那就用我的哦。我们再看第二句,“酌酒以自宽”,怎样概括?

生:(沉默。)

师:(思索的样子。)“酌酒”就是喝酒,喝酒是为了干嘛呢?

生:销愁。

师:嗯,“借酒销愁愁更愁”(学生跟着读。)所以,我们概括为?

生:借酒销愁。

师:好,借酒销愁。(板书)第三处“举杯断绝歌路难”,动词是“举杯”“歌”,举杯就是喝酒,刚才概括了。“歌”指什么呀?

生:歌唱。(有学生回答)

师:对,“歌”是歌唱,歌咏,吟咏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等待)

生:歌咏抒愁。

师:抒愁(思索),可以!我写的是“悲歌断愁”,是不是好点。

生:(笑)是。

师:那就用我的,好吧。

生:(笑)好。

师:好,我们看最后一句,“吞声踯躅不敢言”,“吞声”指什么?

生:没有说出话。(有学生回答。)

师:嗯,他想说的是什么呢?

生:愁。

师:对!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吞声咽愁”。大家思考一下,从“行坐叹愁”到“吞声咽愁”,“愁”的情感是不是一样的?

生:不是。

师:程度有没有变化?

生:有。

师:对,“愁”是在不断流动变化的,“愁”的程度是不断加深的,“愁”是具有层次感的。刚开始时,诗人不断地宽慰自己:“一切都是命!这就是你的命!算了吧,别争了!你何必行坐叹愁呢?”可是,这种宽慰有用没有?

生:没有。

师:没有。(声音低沉)诗人想通过借酒消愁,结果是„„

生:(跟着读)借酒消愁愁更愁。

师:面对不幸和苦闷,他长歌当哭,想通过歌咏《行路难》来抒发内心的愁闷,可是,有用没?

生:没有。

师:终于,他发出了“心非木石岂无感”的呐喊!可最终,也只能吞声咽愁。整个过程当中,诗人一直在隐忍着内心的悲愤和苦闷,情感波涛汹涌!

生:(安静)

师:那么,造成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安静。)

师:我们请学号是8的同学回答吧。

8号生:怀才不遇。

师:嗯,怀才不遇,很不错。请坐。“怀才不遇”的诗人很多,我们更深层思考,鲍照怀才不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生:(沉默)

师:我们前面说柳永怀才不遇是因为他恃才傲物,导致龙颜大怒,你“且奉旨填词“去吧!辛弃疾怀才不遇是因为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南宋小朝廷苟且偏安!那么,具体到鲍照呢?

生:(沉默)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要联系诗人当时生活的背景,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知人论世”。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板书),这种选官制度只看你的家庭出身,不看你的才情和品德,即使你才华横溢,只要你出身低贱,你就不可能做到高官。而鲍照出身鄙野,家境贫寒,甚至要拿着锄头下地干农活过日子,即使他29岁就写下了《拟行路难》十八首,最终也只做了侍郎,幕僚这样的小官。所以,造成鲍照愁的直接原因是怀才不遇,根源是门第低贱。诗人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的原因呢?

生:有。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命。

师:命。(板书)对于这种命运,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沉默)

师:是屈服于命运吗?

生:是。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人生亦有命”(部分学生。)

师:只是一味的屈服命运吗?有没有不满?有没有反抗?

生:有。

师:哪里看出来?

生:“酌酒以自宽„„“(混乱地背诵)

师:对,从借酒消愁和悲歌断愁可以看出来诗人对命运的反抗,可最终成功了没有?

生:没有。

师:哪句诗歌中看出来?

生:吞声踯躅不敢言。

师:对。(板书:认命抗命认命)除此外,实际上,诗人在第一句中就含蓄地说出了造成不幸的命运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句明明是写“水”呀,怎么会是写“愁”呢?该怎么理解?

师:实际上,这句诗用的是“比兴”的手法。所谓“兴”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在《诗经》中最常见,比如《氓》里面的“桑之未落„”(学生跟着背完),还有《关雎》里面的“关关雎鸠„”(学生跟着背,很幸福的表情)。在这里,表面是写“水”,实际上是写“水”的流向是地势高低造成的,而“人”的命运是门第贵贱造成的。如果说“命”是直接道出愁的原因,那么“水”则间接暗含着愁的原因,所以我们不妨再加一个“泻水兴愁”。(板书)

师:在分析理解“愁”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把握。

生:(齐读,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情感压抑。)

师:读完诗歌,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鲍照,下面,请大家用几个词语或者几句话说说诗人鲍照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好,第二排四位同学按顺序说。

生(甲):愁闷,悲惨,可怜。

师:嗯,鲍照的确是可怜可叹的,满腹经纶,空怀一腔热血,最终孤独终老。很到位,请坐。

生(乙):清醒。

师:很不错,很有深度。鲍照的确很清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乙):他能够意识到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源。

师:根源指什么?

生(乙):当时的选官制度只看你的出身,不看你的能力。

师:嗯!说的太好了!还有吗?

生(乙):懦弱。

师:脆弱,诗人情感的确很脆弱,只能借酒销愁。

生(乙):懦弱。

师:哦!懦弱。(笑)我听成脆弱了。

生:(笑)

师:懦弱。(思考样)怎么看出来的?

生(乙):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却终究没法逃脱命运,连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声都没有勇气。

师:有道理!自古以来,文人大多都有点懦弱。或者说人都有懦弱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也是脆弱的。请坐。

生(丙):情感丰富。

生:大笑。

师:(带笑,思索)情感丰富,有道理!如果诗人情感不丰富,情感不细腻,怎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你们笑,是你们想多了。(笑)我懂他。

生:(笑)

生(丁):很瘦弱。

生:(笑)

师:嗯!你想象力不错。我们可以想象,鲍照肯定是形销骨立,在秋风中踽踽独行。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请大家在纸上写写诗人在你心中的形象。

生:(准备纸笔)

师:(提示)诗人形象有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外部形象有神情动作等,内部形象主要指诗人的内心品行和审美情趣等。其中,内部形象是最重要的,外部形象往往体现内部形象。苏轼的外部形象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披着蓑衣,吟啸徐行,它表达了诗人的旷达释然。

师:(放映《江河水》二胡,弥补“静寂”的空白)

生:(写,大概四分钟)

师:我们请几个同学念一下。

生3:他在瑟瑟的秋风中喝醉了酒,倒在地上,就像一堆烂泥。他本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怎奈出身低贱,纵使才华横溢,也只能长歌当哭!鲍照,是让人同情和怜悯的,同时又是让人钦佩和敬仰的!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生:(鼓掌)

师:写得太好了,有叙述有评论,有外部形象有内部形象。念得也非常好,情感饱满。这说明,他真的是走进了鲍照。他是鲍照的知己。

师:我也写了几段文字,一起来看一下。

(一)他形容枯槁,神情憔悴,手持酒壶,醉眼迷离,踉踉跄跄地把瘦弱的身子拖在秋风中。他一直低头叹气,却猛地抬起头,张开嘴巴,本欲仰天长啸,却终究饮恨吞声,低下高贵的头颅,他终于醉倒了。

• 那时,西风正紧„„

(二)他天赋异禀,文采斐然,本欲汲汲功名,兼济天下,只因门第低贱而抑郁终生,落得个饮恨吞愁,历史造成了他的悲剧,但正是他坎坷的命运,颠簸的人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文学财富。

师:(小结)纵观全诗,围绕着突出一个“愁”字,泻水兴愁、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不敢言愁更添愁,使得“愁”有流动感、有层次感,恰如其分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但诗人却没有道破“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师:这首诗歌写得好吧!

生:好。

师:那我们当场把它背下来吧。

生:(自由背诵)

师:好,请18号同学背一下。

生18:(背诵)

生:(掌声)

师:掌声代表水平。我们分组背吧,中间两组先背。

生:(背诵)

生:(掌声)

师:好,两边两组。

生:(背诵掌声)

师:哪组背得好呀?

生:中间两边

师:(微笑)不分伯仲哦。我们留一个课外作业,请大家搜集关于“愁”的诗句。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指要

《拟行路难》(其四)是一首直抒胸臆、沉郁悲愤之作,令人读后深为作者怀才不遇、饱受压抑的人生处境深深掬一捧同情之泪。

诗歌首二句从泻水于地起兴,以水的流向四面八方、不一而同来隐喻人生命运走向的不可预期,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三、四句,紧承上文,由水之流向而论及人生命途之变幻莫测,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作自我宽慰。“安能行叹复坐愁”,这是诗人的强颜欢笑与自嘲、调侃,也是失遇者彷徨无据的愤懑而无奈的牢骚。如此坦率道出,真切动人。五、六两句以特写镜头描画酌酒自宽的场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孤独寂寞、抑郁苦闷,如何消解呢?他只能以酒消愁,痛饮狂歌,狂歌《行路难》,以此抚慰自我;而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发悲愁而黯然中断、难以维继。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让读者能更直截地触摸到诗人内心中那种岩浆般沸腾的愤怒,仿佛看到一座就要汩汩喷发的火山一样。七、八两句呈现的本诗情感洪峰舒缓下泄且复归平静的过程。“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一句发自肺腑的真言道出了上文他那样躁动、勃然的郁怒的原因:人性非同草木,怎能没有感情呢?他无法矫情地掩饰自己遭遇的不公,也无法阻挠自己心灵的呐喊。从这里,读者不难看出一个有血性的真君子的率真。但是,他终究还是“吞声踯躅不敢言”,为何会如此?这要联系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鲍照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森严,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这就阻截了寒门子弟的仕进道路。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孤门贱生,操无迥迹”、“负锸下农,执羁末皂”,空怀高才与宏图,却“英俊沉下僚”,始终郁郁不得志。如此令人窒息的时代大环境,他那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自然是如影随形地纠结着,但是他终究无力去推翻大山般重压的门阀制度,除了哀怨、郁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欲语不能,欲说还休,无法真正彻底地宣泄内心的痛苦与幽怨;而只能忍气吞声,不敢畅言:这才是最最凄惨的。

拟行路难(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篇6

拟行路难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板书设计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悲愤无奈

拟行路难·其六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7

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拟行路难·其六》注释

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

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è叠谢):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弄儿:逗小孩。戏:玩耍。

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拟行路难·其六》鉴赏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行路难》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能熟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修辞、用典、警句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

台湾文学家余光中曾充满豪情地吟咏过这样一句诗:“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他在歌咏谁呢?

李白(701-762),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人称

诗仙

,与杜甫并称

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

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一首如水晶般珠圆玉润、晶莹碧透的诗歌《行路难》

二、感知文本 1.整体感知

范读、自读、齐读、指名读

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

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比喻的是一种境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为一个“云”字,“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

(学生齐读课文)

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行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句我们还能再体会一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句要比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扬。

(学生第三次齐读课文)

师:好。最后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太好了,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似的。

2.研读鉴赏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a.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景:丰盛的筵席,金樽、玉盘:精美的食器 清酒、珍羞:珍奇的食物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按我们的理解,李白一酒仙,嗜酒见天真,饮中八仙之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遇有这样的酒席他应是什么样子的?会须一饮三百杯!

b.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c.这样模糊的答案倒底隐含着什么样的真正的原因呢?

李白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来到长安的。此时唐玄宗已作了31年皇帝。唐玄宗是一位有为的皇帝,他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开创了繁荣富强的“开元盛世”。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这样了,他已经迷醉在唐朝的繁盛景貌中了。此时,狡猾的高力士已侍奉他11年,奸诈的李林甫为他做宰相已经8年,而24岁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杨玉环也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出入宫掖,陪侍在他的左右。唐玄宗需要的已不再是忠言直谏,而是粉饰太平;已不再是辅弼大臣,而是逢迎小人;已不再是开拓创新,而是安享太平。此时的大唐虽然经济依然繁荣,文化依然鼎盛,军事依然强大,但政治已不再清明。权谋机诈管控着臣僚,龌龊卑鄙侵蚀着官场,腐败业已产生,黑暗开始降临,危险正潜滋暗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高歌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那么很明显,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行为狂放、志向远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是格格不入的。唐玄宗把李白召入朝不过封了个侍奉翰林,典型的御用文人。在朝廷的官场中,不可企及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纵酒狂歌为乐。

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此为笑谈,并不可靠)又一说因诗中“飞燕”暗讽杨贵妃胖而得罪她,虽有当时唐玄宗就击节赞赏,但终因行为放浪得罪权贵,被下谗言,赐金放还。到朝仅二年!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

(屏显10)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显3)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师:下面思考一个问题: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里面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批注)

师: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很用心,现在来谈谈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

(学生举手)

生1:我觉得诗中美句是最后一句。

师:请你阐释。

生1:前面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后仍然要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表明作者虽然遭受排挤,怀才不遇,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

师: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奋发图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

(学生举手)

生2:我觉得第四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这种信念美我也觉得很美。

师: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

生3:我觉得美句是倒数第二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感叹内心的凄苦。

师: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好像在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的时候,突然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真美。

生4:第三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仅有一种描写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那么容易渡过,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满。这里表现他有计划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

师:前途无路可走,这里好像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状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现实心情的迷惘。这里是写心情、写感觉的,它和“行路难,行路难”这个句子密切地照应。

师:好,我们把发言再集中到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面来。

(学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

(屏显4)

乘风破浪,沧海扬帆。

意境开阔,壮思飞扬。

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师: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这样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

请做记录:

(屏显5)

课中微型讲座(一)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是一首情韵飞扬的诗歌。

师: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屏显6)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生齐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这样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时代,它还将继续超越下去,给我们以教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

(屏显7)

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几个难句,这里我提出两个难句需要大家来阐释,这两个难句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懂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师:同学之间,两两交流。

(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好了,全班交流,自由发言。

(学生举手)

师:请你来,谢谢。

生5:我想说第三句,它有两层意思。作者想渡过黄河,但黄河结冰不能通过;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因为雪满他不能登山。这两句给我的深层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负,但是因为社会上、官场上的阻扰,不能让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生6:我选第四句。作者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有识人才的人发掘他,让他有一番作为。

师:第二句说得特别好,希望有人给他机会,使他得到重用,让他实现自己从政的理想。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基本上把这两个句子解释清楚了。我再来阐释一下。第三句是用喻,就是用比喻。连续用喻,来描绘自己现实的困境,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第四句是用典,就是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憧憬、梦想,同样也是写心情。

好,我们再来学一种知识。

看屏幕。

(屏显8)

课中微型讲座(二)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行路难》: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

师:比如说“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很多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当官”,而是用典故来说话。

师: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个句子读懂了,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

再来看另外一首诗,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屏显1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师: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师:“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这就是话不直说。

师:警句是哪两句?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

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用典和警句都是诗歌里高层次的表达技法,我们在读古诗时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上一篇:我的拿手好戏六年级500字作文下一篇:班级管理班主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