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1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学处于第十周开展了青年教师“教案检查评比”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检查评比,于11月4日下午进行。这一阶段由全体学科组长对年级24位教龄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进行教案检查评比。检查的内容是本学期的手写教案,考查的项目有: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师生活动、教学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课一案等共计11项指标。经过评委老师统一评分标准、独立打分、教学处统计分数后,最终确定门琳、刘艳茹、王丹、王晓华、赵玉姣6位老师获得本次评比活动的优胜奖。

第二阶段为活动讲评阶段,于11月9日下午进行。教学处郑宏宝主任主持会议,常务副校长薛党鹏对5位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鼓励。讲评会上郑主任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辛勤与付出,用心与钻研,进步与成熟。同时,他直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郑主任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讲到要从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脉络走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设计授课策略,选择教学方法,教案能充分体现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设计能力。优秀的教案应该“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恰到好处的辅助教学手段;体现启发式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法;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每次课时内容安排恰如其分;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详略得当”。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2

以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绳“一带一跳”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因其花样多、趣味性强、锻炼价值较高、方便易行,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带一跳”是众多花样中的一种。本课是水平二(三年级)花样跳绳第5次课,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巩固学过的单人和双人花样跳绳动作,学习“一带一跳”动作。

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进出跳绳的时机,配合同伴连续跳绳的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

本课虽然趣味性强,但跳绳毕竟是一项对协调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所以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跳会—会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的过程,才可能掌握一定的跳绳技术和锻炼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从而体会到跳绳带来的成功喜悦,并积极地参与跳绳运动,去锻炼身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学好花样跳绳充满信心。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学生喜欢学习运动技巧,表现欲望比较强,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安排灵活多样的跳绳练习,让学生人人享受跳绳,人人都有进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练,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通过榜样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动作,从而能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动作,促进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课堂上还要让学生互相配合,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此学生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能掌握更多的有关跳绳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课堂以永登县非常熟悉的兰州拉面开头,顺势自然地用跳绳做起“兰州拉面”来,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师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大家一起来跳绳》歌曲,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主课教学。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分别进行了1min并脚跳绳、单人及双人自由跳、“一带一跳”、闯关游戏、鸭子步行走游戏等,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过渡,通过教、学、巩固等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采用教师示范、先分解后整体、榜样引领、鼓励教育、兴趣引导等方法。在结束部分,采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放松练习的歌曲,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放松目的。

点评:

从技术动作教学走向运动能力教学

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导入设置合理;能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采用“启发式”、游戏和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准备部分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兰州拉面”为情境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性,为迅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基础。

基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单人速度→单人花样→双人花样的练习为本课主教材“一带一”双人跳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闯关游戏”有利于巩固提高“一带一”双人跳的技能水平,体现了从技术动作掌握到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游戏“鸭子步行走”能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符合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教学要求。

结束部分,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生跳起舞蹈,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

值得商榷的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欠缺发展体能的目标,如,通过本课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灵敏性等。

2.基本部分的1min跳绳和单人花样跳绳(并脚跳、单脚跳),二者动作的完成有相同之处,选其中一个内容就可以,建议选后者,同时放到准备部分练习,在作为常规跳绳练习的同时,又达到热身的作用,还为本课主教材增加了练习时间。

3.关于双人花样跳绳的概念:双人花样跳绳包括单绳和双绳。本课教材双人花样跳绳——“一带一跳”不清楚、不明确。应该是“双人单绳一带一花样跳”。

点评人: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3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研活动;思考

一年前,我参加全市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名称为:古筝赏析《花儿朵朵》。本次活动从选题到设计活动环节,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要明确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

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就注重一些资料的积累,如:优秀教学活动光盘;获奖教育活动教案;外出听课笔记;园内教师公开课记录。在园内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我努力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做好参与前的准备

青年教师要通过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以及全市的开放课、比赛课这些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和积极参与。做到参与活动前有充分的准备。

1.首先要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有一个活动计划。参与教研活动之前对要研究的问题一定有所了解:这是哪一类的问题,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有没有遇到过,能不能分析,能解释其中的哪一点,还有那些疑虑。对这一切都要作到心中有数。活动前,我先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音乐领域。如何有计划、有目的、有新意的设计本次活动,我仔细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活动过程:(1)听听玩玩引出古筝;(2)倾听乐曲感受意境;(3)分段欣赏理解乐曲;(4)倾听乐曲讲述故事;(5)理解乐曲表现乐曲。

2.寻求理论支持。不论对要研究的问题还是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先学会寻求理论支持。学习相关理论后,要尝试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活动设计,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教学实践不成功,也要找出问题所在,捋一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及时地把问题记录下来,再去寻找理论,再实践。

活动环节设计完成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在试教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古筝的声音及旋律非常感兴趣。可是由于平时接触的比较少,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所有的孩子都不能清晰分析出古筝曲的意境。在表现乐曲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动作也比较单调。于是我反反复复地学习、分析、实践,让孩子们在平时多接触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他们静下心来欣赏。作为教师的我,及时捕捉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有价值的行为,多写观察记录,多思考。在一系列的调整中,自身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锻炼和提高。

3.整理记录。对于经过反复实践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认真进行整理、记录,等待园内有经验教师的共同商讨、切磋。记录时,仔细斟酌自己的言辞,对所提的问题是什么,疑惑在哪里,表述清楚,这样便于大家讨论。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

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的困惑,教师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每个人的发言,看似在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对自身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一次提高。在教研活动中,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常常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有时还会迸发出奇妙的灵感。这对教师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很有帮助。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

1.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是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活动中通过同伴互助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总结才能共同提高,因此有效的教研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

2.主动投入教研活动。活动之中大家的谈话还没有解开自己的疑惑,就要适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其实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师们在观摩、分析、研讨甚至在闲聊中获得一个又一个金点子,得到一个又一个启示。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给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引导教师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同行商讨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研活动研讨会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主动与老师们交谈,向大家请教,同事之间面对面地讨论辨析,你一言我一语使问题越辩越明。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大鼓舞,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有价值的内隐思想外化和明朗。这样参与研究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通过真诚地对话与交流,集体的互动,每个人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再说个人智慧相对于集体智慧而言终究是狭隘的。因此,任何一位幼儿教师无论自己多么勤奋,倘若缺乏与同事的交流切磋,缺乏专家的指导,都不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有效发展。

3.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作为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教育活动设计、实践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花儿朵朵》活动中,大家帮我讨论出一种新的思路:带领幼儿欣赏古筝曲、感受古筝曲。欣赏环节,我布置好花园的场景,采用自己弹奏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乐曲的意境。在分段欣赏时,我设计了边欣赏乐曲边出示图谱的方式,让幼儿更为形象的理解乐曲。表现乐曲时,我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我想:这样的教育活动设计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执教的教师要付诸实践。摆脱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把大家研究的新成果与孩子们的兴趣和实际经验结合在一起,来促进孩子们的发展。而且特别要注意观察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看看这种设计哪些地方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有待调整和改进。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我从自己的实践中再反思、再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们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也只有这样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四、活动后的思考

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了《纲要》的精神、提高了各种能力。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传播了新的教育思想,宣传了新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但真正要把在教研活动中的新观念、新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变成自己的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教师及时地总结。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的平台。

古筝赏析《花儿朵朵》让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环节的把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化、最优化。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幼儿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幼儿获益、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自己获得切实有效的发展。另外,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还有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引领,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容易地达到研究目的,还能使教师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懈地学习,艰苦的实践,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宓.谈谈青年教师公开课

[2]龚茜.浅谈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李云翔.浅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研究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4

柳州高级中学刘继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向量的加法定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掌握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向量加法法则的探究和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迁移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抓住实例,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不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向量加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提高思维品质,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演示体现形、动、思于一体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5

一、教材分析

“导数的综合应用”是高中数学人教B版教材选修2-2第一章的内容,是中学数学新增内容,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内容,它在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出现,使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又多了一个无可争辩的衔接点。导数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题型既有灵活多变的客观性试题,又有具有一定能力要求的主观性试题,这要求我们复习时要掌握基本题型的解法,树立利用导数处理问题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以及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4)解决根分布及恒成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函数性质作图像,反过来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如交点情况,能合理利用数形结合解题。

(2)学会利用熟悉的问答过渡到陌生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是一堂复习课,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应用导数求单调性,极值,最值

难点是方程根及恒成立问题

五、学法与教法

 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

(1)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如问题3的处

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出发,发散到已学过的知识中去。(如问题1、2的处理)。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如问题1、2的发散和直击高考的处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 教法:

变式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

七、评价分析

上复习课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先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然后讲解典型例题,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但是缺点是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以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冲突,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思考,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节课虽然问题设置不是很多,但能抓住了导数的本质,利用典型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导数的思考,设计的问题串,达到了使探讨的问题层层递进深入的目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再通过教师的精炼总结,使学生对导数的应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达到复习的真正目的。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6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绵阳中学数学组)

赵志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

2、会利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3、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领会从特殊到一般,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

2、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或者函数的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讲解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动态功能,为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提供直观、形象的认知基础;同时对函数在某一区间内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近六届世界杯进球数如下表:画成折线图:

规律,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观察满足函数关系的数据变化规律往往是看: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如何变化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函数的单调性。(板书课题)

(二)建构定义:

1、引入直观性定义: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由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几何画板动态展示)

(1)f(x)x1(2)f(x)x

问题3:这两个函数图象有怎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下降?)

问题4:函数f(x)x2在区间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区间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教师说明直观性定义:称左边的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函数,右边的函数则称为区间I上单调递减函数。

2、严格数学语言定义:

多媒体展示:图象在区间D内呈上升趋势

xy也增大

1x2,当x1x2时,有f(x1)f(x2)

问题5:若区间内有两点x1x2时,有f(x1)f(x2),能否推出f(x)是单调递 增函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构造反例,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对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的深刻理解。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

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单调递增函数。由学生类比得到减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1)x1,x2三大特征:①属于同一区间;②任意性;③有大小:通常规定x1x2;(2)相对于定义域,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举例:yx2在(0,)上是单调增函数,但在整个定义域上不是增(减)函数。(三)定义应用:

1、下图是定义在[-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y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分析: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解:yf(x)的单调区间有[-5,-2),[-2,1),[1,3),[3,5]。

其中yf(x)在[-5,-2),[1,3)上是减函数; 在[-2,1),[3,5)上是增函数。强调单调区间的写法:

问题6:可否写成[-5,-2)U[-2,1)? 问题7:写成[-5,-2)还是写成[-5,-2]? 多媒体展示构造反例说明:

(1)单调区间一般不能求并集;

(2)当端点满足单调性定义时,可开可闭。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试判断函数f(x)x2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给予证明。

分析:问1:除了图象法判定函数单调性还有什么方法?2:如何用定义法判定函数单调性?

3:用定义判定函数单调性的关键是什么?(提示如何比较3和2的大小,从而引入作差法)

证明:函数f(x)x2x 在(0,+∞)上是增函数

设x1、x2 是(0,+∞)上的任意两个值,且x1

x2则f(x

1)f(x2)

(x1

2

x1)(x22x

2)

(x1x2)(x1x2)

取值

(x1x2)(x1x2)(x1x2)(x1x2)(x1x21)

又0x1x2,故x1x20,x1x210 则f(x1)f(x2)0,即:f(x1)f(x2)

因此,函数f(x)x2x 在(0总结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1、取值:设任意x1、x2属于给定区间,且x1x2;

作差变形

定号 下结论

2、作差变形:f(x1)f(x2)变形的常用方法: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

3、定号:确定f(x1)f(x2)的正负号;

4、下结论:由定义得出函数的单调性。思考题:

在上面证明中,你能理解x1、x2的任意性的意义吗?

解答:有了“任意性”在区间内不管取哪两个值,其证明过程都是一样的。

四、课堂练习:

(1)课本P65页1,(0,)(2)证明:函数y在上是减函数。(动画演示帮助理解)x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课后思考:

函数

f(x)在R上单调递增,那么,f(x1)f(x2)的符号有什么规律?若单调

x1x

2递减,又该如何?

五、回顾小结: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判定函数单调性:

(1)方法:图象法,定义法;

(2)定义法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

六、课后作业:

1、必做题:课后练习1,4,6,2、选做题: 课后练习7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7

一、问题一:活动设计中的若干不严谨

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不严谨基本表现在1、语言组织不严谨;2、环节设计不严谨;3、玩教具准备及呈现不严谨。

应对策略:首先要吃透教材和教育对象,并在吃透这两头的基础上对教材本身在理解认知上拥有真正丰富的体悟和情感是避免教师在活动组织中系列不严谨的关键所在,“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

二、问题二:自行屏蔽或无视活动中幼儿的即时表现及问题的提出

具体表现在1、感觉“说不清”而选择忽略;2、担心活动环节“出问题”而“安全”的选择掩耳盗铃式活动组织3、未意识到问题产生或发觉问题出现。如在我园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不怕黑》中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睡觉之前什么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愉快睡眠呢?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先后说出了听故事、洗个澡、散散步、喝牛奶、听音乐等好办法。而教师在听到孩子们的表达后只用一句肯定总结式语言就结束了活动,首先使多数孩子感觉意犹未尽。其次,对于有“睡觉之前不要听可怕的故事”、“音乐可以听,但是不能听太吵的音乐”、“晚上喝奶要温一温,不能喝凉牛奶”、“散步不是跑步”等这样更具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却直接被忽视了表达的机会,无形中对全体孩子接受更为全面科学的信息也将是个遗憾。

应对策略:教师一定要在具备良好教育观的基础上真正读懂幼儿的即时需要,以流畅实现教师可以思幼儿所想,助幼儿思考发现;聚焦幼儿兴趣,促幼儿探索创新。平时教师需要多与幼儿交流沟通,能够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精准把握是教师梳理幼儿发展现状,有针对性解决幼儿即时问题的不二法则。

三、问题三:因“吃不透”活动目标及重难点而时常中途 “跑偏”

具体表现在1、在活动中随着幼儿即时表现及现场反馈而“跑偏”;2、死备教案,缺乏对幼儿的陪伴式引导,时常在科学耐心引导和下意识急切高控中“跑偏”。

应对策略:教师首先要反复研读教材,在逐句揣摩的基础上精准定位重点、明确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前提。其中准确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现状如何对于帮助教师定位活动重难点将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其次,成熟的儿童观会使教师在与班本幼儿互动的各项环节流畅自如。只有教师充分理解“孩子的所有表现都是有原因的”这句话,就可以对孩子的一切反馈“看的见、听得到、想的透”,才能够更好提升活动绩效。

四、问题四:活动中的“多与长”和“少与短”

具体表现在1、无效语言和无效环节多,活动耗时长。2、只负责自己 “完成任务”走流程,师幼互动启发少,速战速决课时短。

应对策略:教师要先做到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在综合了解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把教育目标和活动及幼儿发展的重难点梳理清楚明确于心。对于关键概念的提炼一定要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语言提前明确,要真正对孩子说能引发其思考、促进其发展的有价值的话。同时要在了解活动的过程中预见幼儿可能会产生的系列即时反馈并逐项提炼出核心概念以备活动组织过程中的应机需要,活动中的各类形式的讨论有时是必要的,但教师需要有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存在应服务于活动目标的达成和每句语言的设计均为有效解决活动重难点而存在的基本概念。

五、问题五:设计活动中的 “想”与“怕”

具体表现在1、想通过写一篇好教案上一节好课,发现常常事与愿违;2、对创新活动形式有畏难心理,愿意更保守的设计活动较难突破传统模式。如在我园小三班的美术活动《可爱的小蝌蚪》中,我们就看到小班宝宝身穿翠绿色反穿衣手持毛笔在点缀了荷叶荷花的长卷上挥毫泼墨,在看到由自己动笔画出了那么多千变万化的小蝌蚪,孩子们快乐不已、兴致盎然。这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新收获。

应对策略:每一位具备良好把握学科能力的幼儿教师都不会是在某一场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交流分享活动中一蹴而就发展起来的,它是教师本身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抱持治学严谨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创新发展的从业素养才能逐步内化、夯实形成。所以说沉下心去观察幼儿表现、研究幼儿需要、了解幼儿兴趣,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坚定基石。而只有平日里勤恳求实工作,才可能在真正需要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下举一反三的实力,这一定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

对于每一所亟待健康有序发展的幼儿园而言,“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需要有较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对于新手幼儿教师来说,追溯问题根源、明却应对策略是专业化健康成长的基础,更是主要学习方式。但仅止于此还远远不够,做为一名打造幼儿幸福童年的专业教师,必须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和脑勤。让“五勤”为自己在善于观察、积极尝试、乐于发问、走近孩子、勤于思考的实际工作中保驾护航。使自己在具备积极阳光心态、坚定执着信念的基础上常保一颗爱心,不断鞭策自己在发现孩子、理解孩子、陪伴孩子的道路上真正实现与幼儿同行、促幼儿成长。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8

2013年11月14日下午,浚县第三实验小学举行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检查评比活动。

教导处人员和各教研组长分成语文、数学和综合三个检查组,对全校每位任课教师的教案、19个教学班的作业进行了检查。作业检查主要侧重于作业布置次数、批改次数、是否全批全改、错题是否及时纠正、有无激励性批语、格式是否正确等几方面。检查评出了各学科的优秀教案及作业,也对教案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

本次作业检查对我校教师作业布置、设计及批改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对规范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9

近日,新前街道小学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师以“减负提质”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提高青年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学能力。

活动要求每位参赛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其他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当场设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有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重点难点、板书及作业。整个比赛过程紧张有序,参赛老师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出了一份份体现各自学科特点的优良的教学设计。

据了解,学校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对设计优秀的教师加以表彰。同时,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意见,提出修改办法。

新前街道牟村小学

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篇10

2011年9月12日至9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桐城市实验中学举办的“安庆市青年教师数学新课程优秀课评选大赛”的观课学习活动。两天时间由各县市优秀数学教师展示了十四节优秀课,观课后我感受颇深,也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以及教师所营造的和谐、民主、流畅的课堂气氛,都让我对数学课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听课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概念课教学体现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性。

观摩学习过程中,我先后听了《命题与证明》、《全等三角形》共十四节概念课,每一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评教师在课堂上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到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并得到新知识,充分体现了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过程。情境导入让学生感知概念,探究学习让学生形成概念,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性。如:安庆市第十七中学刘青老师在讲授《命题与证明》一节课时的导入设计为:让学生观察两张图片,先让学生观察图(1)中两条红色线段的长短关系,学生得到两条线段长度不等的表象认识,教师再移动其中的一条线段,通过演示发现两条线段一样大。又让学生观察图(2)中两个红色的圆的大小关系。凭直观,学生认为这两个圆大小不同。教者把其中一个圆移动到另一个圆上,学生发现两圆大小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眼见不一定为实的结论,从而引出“命题与证明”,体现了概念学习的感知过程。课堂讲解中,教者又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对事物的情况做出的种种判断,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1﹤2等的变化情况,进而归纳出命题概念,体现了概念学习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组练习和例题的不同解法,体现了概念学习的理解应用过程。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民主和谐、高效有序。

数学课堂教学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碰撞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活动。各参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师生互答、动手实践、思考猜想等活动中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感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枞阳县钱铺中学的王传平老师在教授《全等三角形》一节课时的引入设计为由学生鼓掌欢迎观摩老师而得两手掌完全重合,再通过演示各种图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整堂课教学注意到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获得用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这堂课,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三、情境激趣,各具风格,重视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有层次,环环相扣的问题,创设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用数

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也明白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堂充满浓郁的“数学味”。

四、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所有参赛课中,参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每节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看到的是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看到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魅力。课堂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特别是参赛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悟,增加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篇11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

儿童发展与指南》,提高我园教师适应新课改,驾驭教材的能力,并能从教师队伍中挖掘出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教学能手。11月22日中午我园在会议室召开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活动期间,大家畅所欲言,浅谈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深刻体会,园领导在会上对本次活动从突出的特色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希望进行了总结。

本次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优点和值得肯定之处

(一)内容难易适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不管是主题教学还是游戏活动,教师的内容选择都体现巧妙精彩之特点,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有心的教育。许多活动都是于无意中取有意,产生灵感火花,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发展。

(二)策略灵活得当,拓展幼儿知识层次

从案例来看,活动组织有序,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的设臵科学合理,手段和方法得当,有一定的创意和创新性,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三)效果显著有效,巧妙运用各种资源 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意识,深挖教育素材,恰当运用发挥各种生成性资源和本土特色,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从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提升,体现较强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效果非常到位。

(四)教师深俱潜力,素质提升基础厚实

从本次评选活动看出,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值得肯定。教师队伍有活力,思维活跃不拘束,对于一些创新的做法勇于尝试实践,为我们教师全面提升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一)内容设计不当,难以真正实现

在评比过程中,有些案例没有经过实践实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描述说明,缺乏幼儿参与情况和相应的反馈信息,案例不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修正,教师既不能实施,幼儿也不能接受,堪称无效案例。还有的案例设计与实际状况完全不符,活动准备和目标设臵都过高过大,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应当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二)活动方式有限,以师幼对话为主

活动仍以师幼对话引导为主,交流有余,实践不足,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师幼互动不仅是对话交流,更应是活动互动,这样教师与幼儿才能获得成长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三)活动反思浮浅,仅限于表面描述

在活动反思环节,活动反思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浮浅不深入,轻描淡写,缺乏深层次思考研究,也就无从发挥活动反思的功能。活动反思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总结活动经验,理性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优点,及其原因;二是反思教学不足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不管优点还是不足,两者都重在切实可行。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重视教学反思,才能真正持续发展提高。

(四)案例排版混乱,条理不清随意性强

在本次案例评选期间,对教案格式与要求已经明确说明,只要按照此要求去做,版面的设计应当是非常到位清晰。但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按要求去设计,导致教案设计混乱,随意性强,同时也体现出教师的不严谨性。

三、本次评选活动的建议和希望:

(一)、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至关重要

(二)、要依据幼儿年龄设计各种活动

(三)、帮助幼儿“学会做人”任重道远

(五)、活动不是拼盘,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联系

小学教案和学生作业评比活动总结 篇12

我校于2017年12月13日组织教师进行了教案和学生作业评比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案和学生作业评审领导成员:

组长:陈朝彬

组员:李颖

程荣跃

二、教案评比情况总结

本次参评的教案的质量整体较上学期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班任的教案要好于科任的教案,年轻老师的教案要好于年长教师的教案。班主任教师的课时教案数量基本齐全,教案的书写较以前规范了许多,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详细,能较好的体现教师“有效课堂”的研究和思考。但是,科任教师任课教案不全,有不备课现象,从教案上也反映出了对板书设计不够精心,对课堂检测、作业布置及课后反思不够重视,出现的空项比较多,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不备课现象下学期要坚决杜绝。

三、学生作业评比情况总结

活动中全体班主任教师能够精心组织,作业摆放整齐,在展评过程中,老师能够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浓厚。学生作业业面整洁,书写规范,格式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教师布置的作业科学、适量,教师批改正确率高,批改符号正确,作业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次作业评比体现出以下不足:

1.语文作业个别学生的作业不够整洁,个别教师批改不够细致,有误批现象,如:学生书写的错字没有及时纠正,有的学生书写没有达到写字要求,没有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作文作业个别教师批改不够详细,如错字只批无改,无评语只有等级评 1 价和批改日期,语句不通顺有批无改。个别学生的作文篇幅过于简短,希望教师要加强习作前指导。

3.数学作业个别教师有批无改或改批不及时,一些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语很少或重复。

以上不足,今后要加以改进或提高。学生作业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希望教师要有统一的要求,做到科学布置作业,作业量要适当,装订工整、规范,批阅要详细,批语要亲切,要求实,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高兴,家长满意。

四、教案和学生作业评比获奖情况公布: 教案评比

数语组:一等奖

二等奖 小科组:一等奖

二等奖

作业评比

数语组:一等奖

二等奖

上一篇: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下一篇:财务部考核方案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