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文献综述(通用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刘如月 (淮北师范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能自我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作为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及时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它是以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讲座或选修课,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一些研究者结合工作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心理咨询等。这可以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萌芽。大量的研究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20%左右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生率与以往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 他们正处在青年期, 心理素质的水平还不高。当他们面临学习压力及社会的诱惑时, 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 这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绩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 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盛的成果。各级领导和教师大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它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和长期性的教育过程, 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注, 及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对于其实施的成果如何、对学生的具体案例却没有提到, 这正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测量。所以, 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 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对高校提出了对大学生经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然而, 并没有相关配套的保障监督机制落实。刘聪谈到“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 具体有效的落实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衔接存在问题。”[2]钱焕琦也谈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认识不足或者不清, 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就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有力的支持, 因而工作开展状况容易因校而异, 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状态。
2师资队伍不完善, 素质不高
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来, 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始终被很多研究者所提到。他们认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十分薄弱, 一是在数量上人才匮乏, 二是在质量上, 缺乏“质”的保证。在师资水平上, 王小康谈到:“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3]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 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
3理论建设相对滞后,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属起步阶段, 在实际开展活动中特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魏晓娟谈到:“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普遍开展起来, 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 突出表现在微观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不够, 对影响机制、解决措施探讨较少, 过分强调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理论深度不足。”王小康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 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少, 微观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 事后性议论多;深入剖析少, 浅层分析多;理论性研究少, 经验性研究多;发展性研究少, 障碍性研究多。这些也都必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4]
4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 所采取或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 许多完全照搬欧美国家, 可信度低, 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李英姬谈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开展得轰轰烈烈, 但评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 无评估。许多学校由于不懂得怎样评估, 或者也没有什么部门要求进行评估, 所以, 只做不估。其二, 简单化甚至单一化的评估。评估的方式、手段及内容均趋于简单化, 评估指标单一。其三, 错位的或片面的评估。”[5]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王小康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只有学校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 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建设, 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要健全学校、院 (系) 、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 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结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 不断加大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投入, 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6]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研究者都提出要抓紧培养专业师资, 并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简华、胡韬提到“我们应该加强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 保证培养与培训机构的经费投入;规范培养内容, 逐渐全面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要对已经在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继续培训。”[7]陈浩也提到“当前高校一是要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 给教学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要对在职不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实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以便于更好地教育学生, 而对于那些并不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予以清退, 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8]
(三) 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都是照本宣科, 忽略了学生的兴趣,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一种形式, 老师也是为了完成任务, 没有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许志红、郝丽萍提到:“在积极编写和引进优秀教材的同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 根据他们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 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防止教学内容的同质性, 促进教学内容更新,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 使学生融入进去, 切身领悟和体会其主体性, 转变其自身的认知和态度、完善和优化他们的心理表征、促进其心理的反思与建构。同时实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将课堂知识及时用到实践, 使学生能够在各种真实的社会状态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9]
总之, 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 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措施方面的角度去探析, 都是从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师资力量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去解决问题, 但是缺乏对科学的评估机制的研究和制定, 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对学生自身这一主体方面的研究也相对缺乏, 忽视了学生的内省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以后的研究中要多关注这两方面。
参考文献
[1]钱焕琦, 刘启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6.
[2]刘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 2009 (6) :139.
[3][4][6]王小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5) :181—182.
[5]李英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21—22.
[7]简华, 胡韬.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55.
[8]陈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 :6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认同路径
2014年五四和六一期间,习总书记就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当代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现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一.现行两种教育模式
自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国内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受区域环境、专业特色等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多样、方法不一。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灌输”模式;二是“实践教育”模式[4]。侯爽在其研究中指出,第一种教育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采取灌输或讲授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传递;第三,突出国家、社会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权威地位[1]。它的具体形式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个别辅导三种。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还开辟了实践教育模式,依托“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进行补充教育。
袁祖社博士在其《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一文中,从灌输性范式和主体性范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利用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主张。袁博士认为,价值观教育基本范式的转换与嬗变,必将为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契机、新的视域与新的借镜[7]。具体嬗变包括:由培养“知识性人才”到生成“主体间性品格的人”,引导价值观教育目的向自我本真性的回归;由“理论教材”走向“鲜活文本”,引导价值观教育内容向“人化——整合”性转变;由“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引导价值观教育过程由受教育者的经验系统切入;由“脱域机制”走向“全员育人”,引导价值观教育思维向整体性综合化转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基本认识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内涵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查有梁在其所著的《教育模式》的前言中写道:“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汪凤炎在其《德化的生活》一书中提到,理想的教育模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指导理论科学可靠;三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综合模式及教育模式的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可以定义为: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价值观、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程序或方式,用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6]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较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时间较久,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研究则始于2007年,两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重点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后者则涵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从理论范畴来看,前者属于后者,但不等同于后者。第二,研究目的不一样。前者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
吴起华在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一文中指出,要努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路径[5]。他强调,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成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之源。他认为,价值观内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必须要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群过程,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莫诗浦在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一文中,则强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要激发认同的内在需要,又要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多维度构建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1]。他认为,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以下四个方面尤其重要:第一,尊重与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利益诉求;第二,给予大学生精神动力和支撑;第三,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共鸣;第四,激发大学生价值情感认同。在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方面,他认为需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高校是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过渡与中间地带,而公寓是高校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地带。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80期,42-44.
[2]庞娟娟:针对当前寝室文化谈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J].创新教育,148.
[3]王浩宇:寝室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作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80-381.
[4]王启明,袁祖社: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J].求索,212-214.
[5]吴起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J].教育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5-7.
[6]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8卷第2期,67-75.
[7]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启示.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08年7月,7-9.
[8]戚万学.冲突与融合——20世纪西方到的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70-273.
[9]Halstead,J.Mark,Taylor,Momica J.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if recent research[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0(2).
[10]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107.
[11]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著、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 ——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2007,(11)),等等。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教育科学》,2007,(12)),等等。第四,有的学者从微观建设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例如,和学新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1,(1)),等等。第五,有的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从理论战略层面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义。例如,彭奇、肖俊之的“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等等。第七,有的学者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对中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例如,石人炳的“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12)),等等。
在国外,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和寄宿制建设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对其中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一定要批判地加以借鉴。
总之,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理论界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展开,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就成为了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已经不能满足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针对深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更深、更全的理论维度,探索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之路,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便成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参考文献
1、专著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范先佐著.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陈谦余主编.学校资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靳希斌著.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娄成武,史万兵编著.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9]崔卫国著.教育的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编.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
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江文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14]吴峙云.江西省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设计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15]孙忠生,刘明坤,盖宇主编.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杨济英著.走进寄宿教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2、论文
[1]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3).[2]范先佐,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
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 2009,(1).[3]杜育红.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构成的变化与相关管理问题[J].人民教育,2006,(23).
[4]刘尧等.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5]韩清林.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人民
教育, 2002,(4)
[6]刘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J].教育与经济,2006,(1).[7]梁伟国.办学条件标准化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点[J].人民教育,2005,(24).[8]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1).[9]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10]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Z1)
[11]刘宝超.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 1997,(3).[12]耿申.学校适宜规模及相关设施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 2003,(5).[13]毛伟宾.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
[14]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15]陈新阳、王一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
县为案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 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
布局调整问题 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17]彭奇,肖俊之.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1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1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20]沈百福、王红: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经费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3,(11).[21]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22]赵枫岳,蒋桂莲,钱同舟.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布局与发展问题[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潘涌.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
研究,2007,(3).
[24]张忠福.稳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01).
[25]曹新.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26]扬承赋,田继承.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J].湖北教育,2006,(12).
[27]谢毅,岑顺林.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贵
州教育.2006.(6).
[2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
[2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30]黄亲国.关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3).[31]石人炳.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3、报刊
[1]本报记者.办学体制如何转变——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N].中国教
育报,2001-10-2.[2]本报记者.增加投入就是推进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8-11-12.4、网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 1952 年的18243 万人增长到 2001 年的 49085.5万人,增长 了 2.69 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 67.2%,而且每年还在以 1000 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 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 40%的水平,也有
1.98 亿过 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 20%的水平,则将产生 3.44 亿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 50%、煤矿采掘业的 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 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以跨区域转移为主且区域内转移并存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特别是东中西部呈现出三个明显不均衡的发展带,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纳力也不相同。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乃至中小城市的经济活力、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因而东部地区就成为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吸纳地。
2.工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选择
农民的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转变,大多数劳动力再就业愿意选择二、三产业。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比例由 1990 年的 72.2%下降为 2000 年 64.38%.同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由 15.2%和 12.6%上升为 16.81%和 18.81%.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工业是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选择,其次是建筑业和服务业。同时,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 3.37 和 6.21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跨省劳动力流动显著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
3.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 1-5 个月比率为 3.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 1-5 月的比率为 18.3%.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自身方面: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改善自身及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农村的收入低,而城市的高工资率、高预期收入给他们的迁移带来了动力。同时,迁移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如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转移者在成本与预期收益中寻找平衡点。
外部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束缚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使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改革之后,人们的束缚被减轻,新兴的产业部门对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农村和城市就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用。
此外,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转移的劳
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几乎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的代言词。他们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城市生活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且丰富了城市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 的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 比重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不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 的压力,犯罪等。另一方面,对于输出地来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所带来 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能增加其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以及提升其人力资本,而且对于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小结
1.前言
1.1大学生就业取向概述
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但并不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绝对过剩。不少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取向进行了分析,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6)调查发现“我们看到的现象是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1]。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直线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提供的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的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2就业取向的概念的界定
就业取向是指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选择。许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政府官员,有很多学生非外资企业、国有大企业不去。对于求职,大学生受各个方面的影响显而易见。目前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有个人因素、高校、政府等各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不能理性地做出客观选择,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是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而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加,使得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
2.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研究现状
不少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现状都进行了研究分析,孙明亮(2009)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取向分析中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对于每个大学生择业都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2]。何渊(2006)的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就业取向中,选择教育,艺术事业的,要比选择制造服务的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以其稳定性和高福利依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外,外资企业是很多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民营、私营、个体非上市公司,甚至是国有企业并不受在校生青睐[3]。阎小平(2010)的研究中指出,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必须从事一般性工作。然而,传统的就业观难以很快转变,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较高[4]。从学者的调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选择就业更偏向于客观条件的优劣,他们从未吃过苦,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不愿从基层的工作做起,不愿意去小单位,不想去小城市,也就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就业空间。
2.1个人因素方面
王文仁(2011)研究中提到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着其就业行为,眼高手 1
低的就业心态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广泛存在,受精英意识的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取向上呈现趋向性[5]。一些高等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缺乏全面的评价,所以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能够朝哪个方向发展。在求职择业时盲目提高期望值,把工薪报酬是否优厚、上下班交通是否便利、员工宿舍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更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去工作。由于毕业生求职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必然出现在择业和求职时要么片面追求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丁俊峰,韩文英(2008)在《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与研究》中也提出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若能够消除浮躁的情绪,树立起良好的心境,正视现实,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6]。
王妙真(2009)的研究中提出当大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时候,不少大学生并没有顺应社会变化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把接受大学教育看成是一个现代社会劳动者必备的条件之一,没有把自己定位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社会劳动者,一味向往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盲目追求高薪职业[7]。
从很多学者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取向更倾向于客观条件的优越,同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问题。一些大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有了“身价”、“地位”,放不下架子,不愿意去一些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他们在就业时选地区、选单位、选工作、选待遇,如果有一项不如意,宁肯不要工作也要继续选下去一些大学生总觉得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荣耀,希望到感觉体面的单位工作。而同时家长也不愿意孩子到基层吃苦,实际上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大学生自己却没有清楚认识到社会的变化,他们还一味地希望到国企、到国家机关、端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2.2高校方面
王妙真(2009),仇静莉,晁怀翔(2010)的研究中都提出大学职业生涯辅导的思想要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金兹伯格根据实证材料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理论[8]。他指出,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时刻一下子完成的“决定”,而是基于人们的选择观念所作出的,而这种选择观念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形成,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成为几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因此,必须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主要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及考研与就业的选择。
2.3政府方面
颜秉新,尹延彦(2010)提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9]。各级政府要完善社会就业市场,建立健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公益性中介服务机构,减轻高校的就业责任,让高校专心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学校主要是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如果政府
把学校少量的就业经费集中起来,建立健全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公益性中介机构,不但可以优化、集中有限的资源,建立合理的人才就业市场,同时还减少学校的额外压力,专心搞教学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竞争力和自信心。
3.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的问题,学界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也呈现出从单一方面向多方向转变,从个人方面向制度政策等宏观方向发展、紧随时代步伐,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等特点。但是,纵观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首先,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取向片面追求功利化的倾向,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忽略了主观条件对就业取向的影响。就当前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取向选择应该更为关注职业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提供,应当在职业生涯中更多地寻求发展和自我实现,应将薪水和福利因素排列在个人发展机会和胜任能力之后,理性地做出职业选择,这是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问题。
其次,要想使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其路径和研究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目前不少学者都对如何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问题在于,在实践中每当大学生的择业期望与国家需要相冲突时,能否引导或如何具体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这一具体操作性问题在众多学者的论述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参考文献:
一、理论渊源: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成果
1.亚当·斯密 (A.Smith, 1723-1790) :现代经济学之父, 1776年完稿出版的《国富论》其核心观点之一即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提到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在第一篇论劳动力增加的原因就明确了一国国民所需, 受到两种情况支配, 一是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 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他还指出“精巧艺术和自由职业的学习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费用, 所以, 画家、雕刻家、律师和医生的货币报酬当然要大得多”。通过对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得出了“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 只有两种方法, 一为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一为增加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的结论。
2.大卫·李嘉图 (D.Ricardo, 1772-1823) :大卫·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 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 本书共计六章, 而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 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 论述了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亚当斯密提到了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耗费的理论, 他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不仅包括直接劳动, 还应该包括间接劳动, 即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直接施于商品上的劳动, 那些为了协助这种劳动而施于器具、工具和建筑物上的劳动 (即间接劳动) 也影响着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
1.萨伊 (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 具有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提出了“累积资本”的概念, 实则是对劳动价值论间接成本的认可, 他指出受过教育与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应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 应该还要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 因为培训教育是资本投资, 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Marshall, 1842-1924) :新古典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把教育投资提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他认为经济生产要素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外, 应加上教育的因素。主张最有效的投资就是教育的投资, 提出了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
三、核心成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雅各布.明塞尔 (Jacob Mincer)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1958) 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 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 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 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明塞尔的这些研究既有理论模型, 又有资料的实证分析, 其研究结论影响到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定。
2.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tlz)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 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他提出了除自然资源、土地, 还有其他导致经济发展的要素, 而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这样就能解释缘何战后国民收入的增长远大于国家投入资源的增长, 尤其是一些在战争中物质资本遭到极大破坏的国家, 如西德、日本。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指出:人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一种资本形态, 这种资本是慎重投资的结果。
3.加里·贝克尔 (Gary.S.Becker) :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者, 其著作《人力资本》 (1964) 正式定义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分析上, 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支出及产生的收益。提出教育是人力投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还提到特殊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组织的关系不同, 特殊人力资本因具有特殊的知识而成为组织资本, 如果双方关系解除, 组织需要再投资才能获得, 而一般人力资本不需要。他还提到教育是人力资本存量,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四、扩展:新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
1.新增长理论:在纵向考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横向比较各国的经济的差距的基础上, 研究知识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其代表性人物有卢卡斯 (Robert Lucas) 罗迈尔 (Paul M.Romer)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 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证明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率的关系、社会平均人力资本与私人人力资本的关系, 他还提出知识是人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罗迈尔进一步的提出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用, 一般知识只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专业知识能产生递增的收益。
2.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最开始源于对劳工问题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 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在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收入大于成本的理论后, 人力资本成本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尤其提到了教育的重要, 教育投入的可测量, 如以微观主体 (个人、家庭) 作为投资者, 如何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经济学:也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而形成的, 是指把教育支出作为对人的长期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收益问题的学科。厉以宁 (1984) 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然是投资, 则必有收益。教育投资收益的主要分为社会直接收益、社会间接收益、个人直接收益、个人间接收益, 当然这并不包括教育投资产生的外部效益。教育投资的收益相比较其他投资而言有其特殊性, 一是间接性, 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二是滞后性, 周期超过一般投资;三是长效性, 收益期很长, 但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 使其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在对教育投资的性质分析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教育投资应该是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从消费性来看, 有的教育投资不提高生产力, 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嗜好, 从生产性来看, 投资教育能提高生产力。
五、方向: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定义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 报告认为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经济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形态,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Ptere F.Drucker) 就曾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机器、原料与劳动力等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电脑以及网络的使用;无形资产的重要;经济全球化等, 尤其是终生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由此, 教育投资、培训以及对知识的管理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提到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因为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指高新技术。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教育的投资目的更集中在对高新科技的投入, 教育的内容更专业,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必然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更为凸显。
六、结论
教育投资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投资理论与各时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纵观看来:劳动价值论———提出“劳动者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教育是一种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存量”、“教育投资是可以测算的”。这些经典理论的发展一直到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专门学科的出现, 都证实了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投资无疑是最重要、收益最大的投入。教育投资的研究无论是对国家政策的制度、企业发展, 还是个人和家庭的延续, 都是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人员, 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 还需要在微观上对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更多有行动研究。
摘要: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 本文对教育投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 剖析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内涵, 重点是“教育投资是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生产因素”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为背景。
关键词: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成本收益分析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劳动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关键词:教育 心灵的自由 情感的渗透 环境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思想,因而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倾听心灵的声音,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思想和思想的碰撞。关于教育与心灵的关系的探讨,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主张教师应热爱学生,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自此之后,教育界对于教育与心灵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但都一致主张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国外自古希腊时代开始,许多教育学家都一再强调教育要立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当前关于教育与心灵的关系的见解,主要有:教育是心灵的自由、心灵的对话;教育需要情感的渗透及孩子需求的满足;教育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等,现综述如下。
一、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自由是与约束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的心理状态,教育是一种心靈的自由,主要指教育要求把人还给他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持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1.教育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唤醒
追求自由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真正的教育应培养的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样的人摆脱了外在的人与物的依赖性,真正获得了独立、自由,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地安排个人的生活,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不断设置“空白”与填充“空白”,“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由意志,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独立、自尊的人格力量。”要注重唤醒孩子的的灵性和欲求,唤醒孩子的生命感、价值感,“使孩子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让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唤醒孩子的自由精神,孩子才会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驰骋,才会拥有强大的创造力量,才能够实现自我发展。
2.教育是一种自由体验的过程
体验指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事实,感悟人生。“通过体验,人的一切外在现实主体化、内在化,成为人内心生活的有机成分,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生命进入新的状态、新的境界。”教育正是在这种自由体验的过程中来激发人的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终极目的,这种自由体验强调的是教育能够渗透到人的心灵,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亲“心”体验,注重多元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丰富生活,才可以填补心灵的空缺。这种自由体验不应只停留在课内,还应该走向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真性情,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乐趣,卢梭在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对归于自然作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教育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之规律造就自然天性充分发展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然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天性,给儿童充分的自由,促进儿童自然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自由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还可以指体验艺术、体验生活,艺术具有一定的美感,身处艺术氛围中,可以使人乐而忘忧、身心舒畅,没有艺术,生活便黯然失色;没有生活,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而,在艺术、生活中进行自由体验可以放飞心灵、驰骋梦想,因为“艺术作品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就是一种心灵的震动,一种摇撼。它推动欣赏者向善、向美、想象、向往创造。”“生活体验属正常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是必要的部分。如果缺乏体验,他的人生经验必将会是单调和肤浅,空虚和无聊。”教育过程中进行艺术、生活体验,可以激发人对生命的热爱,可以使人心性高昂、积极进取。
二、教育需要情感的渗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交往中进行情感的渗透,可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教育要达到目的,离不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交往,通过交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增殖,赫尔巴特对此有较多的论述,他说:“交际不时地要求表达其自身的力量……它不仅丰富着对别人的感情而产生的同情,而且使自己的感情在别人心中增殖起来,以使这种感情强有力地、纯洁地反馈给我们自己。”通过情感的沟通,可以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实现人格对人格的深层影响。
教育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耕耘、创造的过程,我们教育学生,就要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用爱来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爱的怀抱中健康地成长。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教育的确是心灵的艺术—我看王君、李迪之争》一文中说:“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是必要的,但走进孩子的心灵才是教育的真谛,要教给孩子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权利和精神世界,在师生、生生之间系起情感的纽带,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无私的关怀,在爱的教育环境中帮助孩子成才。“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使所有的人成为天才,但它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力的生灵”,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用浓浓的爱去呵护孩子,因为我们的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是浇灌幼苗成长的甘露,“教师,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别人的孩子,像父母爱我们那般去爱所教学生,学生才会爱上如此大仁、大爱的教师”,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在爱与被爱中,促进彼此心灵的共同成长。
三、教育需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生存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为对话创建和谐的环境,是培养人的现实源泉。持教育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的观点主要有:
1. 创设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自然而然会受到班集体信念、情感、意志等的影响,平等、自由、和谐的班级氛围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帮助他们快速成才。让学生“在班里尽主人翁的义务,让他们体会到‘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的道理,别人满意自己也很满意这是很快乐的,这种人情美会使他们感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热爱的东西。”在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孩子会不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能力上的发展。
2. 用优秀的文化影响学生
文化的熏陶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优秀的文化能够直入心灵的最深处,帮助学生在这种无声的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发展。陈爽老师在《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班主任工作体会》一文中,明确地论述了怎样用优秀的文化去影响学生的问题,他认为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学生可通过“引见优秀的人”、“推荐优秀的书籍”、“营造有质量的文化阵地”、“提出集体成长的座右铭”四种途径来达到目的,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享受学习中的乐趣。
3.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成长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长的作风及教养态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他说:“少年的任何行为都是同周围环境,特别是同家庭和家长的道德基础密切联系着的。少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环境的直接反映,是家长的品德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痕迹。”家庭学习氛围浓厚,会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家庭作风民主,孩子自然会受到尊重;家庭关系和睦,孩子会乐观、积极地面对一切,会更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关于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持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的观点挖掘到了教育的真谛,即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通的活动;持教育需要情感的渗透的观点,看到了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无穷的力量;持教育需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的观点,看到了外在因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上三个观点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教育与心灵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教育应关注孩子心灵世界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但由于教育思想是动态发展的,是不断演变的,因而,对于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的观点,笔者更乐于从人性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因为只有以人性、创新为基础的教育,才能达到培养素质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目的,才能实现人的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邬金莲.心灵的自由:教育过程中“空白”艺术的审美特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2]肖爱英.教育,心灵的唤醒[J].江西教育,2008(10)
[3]邬金莲.心灵的自由:教育过程中“空白”艺术的审美特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邬金莲.心灵的自由:教育过程中“空白”艺术的审美特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6]邬金莲.心灵的自由:教育过程中“空白”艺术的审美特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7]李镇西.教育的确是心灵的艺术—我看王君、李迪之争[J].河南教育,2012(12):15—18
[8]邬金莲.心灵的自由:教育过程中“空白”艺术的审美特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9]赵丽琴.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J].探索,2014(5):18
[10]陈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班主任工作体会[J].基础教育,2009(8)
[11]陈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班主任工作体会[J].基础教育,2009(8)
[1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9%;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3%。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 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 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 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 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 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约为四百元,但最高月消费额已达到 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九十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六倍多。
笔者调查得出,现在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购买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消费、手机消费、情感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服装消费等已经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新内容。大学生除满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想法。
许多学者指出,大学生在消费中具有追逐时尚、张扬个性的特点更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
在当代大学校园里,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成为许多大学生消费方式的首选。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发布的《2005 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30活形态研究》显示,有 57.3%的大学生宣称“我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4.5% 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可以帮助我实现对生活的梦想”;61.4%的大学生承认“手机、Email、ICQ”是我生活中重要的通讯工具”15.6%的大学生过去一年中在网络上购买过商品,而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率高达29.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林江指出: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亦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娱乐休闲消费、旅游和体育文艺活动等;大二学生逐渐转向以学习方面的消费为主;大三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为就业加砝码或准备考研,许多同学热衷于“考证”、出国及公务员考试等;大四学生主要是就业消费,找工作先要包装自己,然后到不同地方去应聘。
笔者根据上述几位学者的著作进行比较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生消费特点
①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上升、差距增大 ②消费结构多元化 ③追逐时尚化、个性化 ④消费方式网络化、电子化 ⑤大学生消费具有阶段性
B.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献,一种是系统地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各方面因素;另一种是专门研究某一方面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如家庭、媒体等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在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周丽在温州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中主要考虑了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家庭类型、恋爱状态、消费观念这 6 个定性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其结论是: 第一,性别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月总消费和月通讯费有显著差异。第三,家庭类型对学生的月总消费和月通讯费影响作用显著。第四,恋爱状态对大学生的月总消费和月通讯费有显著影响。第五,不同消费观念的学生月总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
梁前德对武汉地区 2,662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别分析了家庭住地类型、家庭居住环境与大学生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其家庭住地类型以及居住环境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大学生的高消费层上,来自地级市市区的大学生比重最大,在低消费层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重最大;一般而言,来自地级市市区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最高,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最低。
程磊等人对徐州市 4 所高校共 1,200 名本科生的调查显示: 家人的消费行为以及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就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周春霞、彭光芒对华中农业大学的近二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消费观趋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大众传媒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观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主要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消费方面信息的大学生们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同时大众传媒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娱乐类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对高消费、盲目消费产生向往。
宋逸成指出,当代大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媒体就是网络,网络适应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来自网络的各种时尚风潮,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具体到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他认为有 4 点: 网络提供了数量繁多的商品;网络购物具有便捷性;网络购物的价格相对便宜,符合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当前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时尚,成为大学生快节奏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根据以上几位专家学者的调查可得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总的来讲有以下5个方面:性别、在校年级、家庭类型、恋爱状态、不同的消费观念。
而从具体的影响因素来讲的话,可总结为以下3个方面: ①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尽管大学生离开家庭走入校园,但家乡生活的风俗习惯以及家庭的理财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
②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产生的主要是积极影响。
③网络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网络消费作为一种“符号行为”成为当代大学生取得群体认同的一种标志。
C.大学生消费的不同领域研究
除了大学生消费的综合性研究文献之外,还有许多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的不同消费领域。如大学生文化消费、网络信息消费、体育消费、旅游消费、奢侈品消费等。
李俊、蔡涛指出,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有: 大学生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开支不断增多;大学生具有个性化和时尚化的化消费需求;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时效性;网络文化消费占很大比重。同时,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大学生文化消费缺乏理性,消费结构不合理;“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偏大,而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却表现不足”;存在着低档、庸俗的消费倾向。
2003 年,韩湘平、陈玉清抽取湖南省 5 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各 500 名进行了体育消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当时 80%以上的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有实物型、运动型、观赏型和阅读型,男女生在体育消费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后,对各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大都采取了类似的调查方式。
张红明、李庆梅研究了大学生在具体的网络消费中的行为选择类别,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运用快速聚类法制定聚成:学习提升型、自我表达型、娱乐休闲型、交易创业型、沟通交流型,这5 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细分类型特征。
冯建栋指出,“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中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它具有较明显的消费群体特征,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特征”。他对郑州市高校的调查显示,当地大学生旅游欲望强烈,其中 96% 的大学生都外出旅游过。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如下: 旅游时间较为集中(多为假期);旅游方式多样(集体、少数人结伴、单独出游等);旅游目的以休闲娱乐、开阔视野为主。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不同的消费领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层面: ①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 ②大学生体育消费 ③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 ④大学生旅游消费 ⑤大学生奢侈性消费
D.大学生群体消费研究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仍分为多个不同的群体,而每一个群体的具体消费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消费特征对我们研究大学生消费是非常有帮助的、更是非常必要的。
欧定余经过调查论证指出:“贫困大学生占大学生的比例高达 20%左右,这是一个较大而且特殊的消费群体。”
宋卫民认为贫困大学生家庭收入低、消费压力大、非理性消费行为日趋增加、负债消费或自己打工赚钱消费现象普遍、隐蔽性消费支出拮据。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来自家长的过分资助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贫困大学生受到同学中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
笔者经调查与分析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研究如下: ①男女大学生的消费偏好差异问题
男性和女性在消费需求上存在天然的偏好差异。笔者认为,男女生之间消费结构不同,女大学生用于食品、娱乐方面的支出少于男大学生,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多于男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支出男女差异不显著;而在总支出方面,女大学生略低。
②贫困大学生消费问题
来自城乡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一直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家庭收入低、消费压力大、非理性消费行为日趋增加、负债消费或自己打工赚钱消费现象普遍、隐蔽性消费支出拮据。
③90后大学生消费问题
2009年以来,大学校园里的90 后越来越多。与 80 后相比,90 后青少年成长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更为优越,他们的个性、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以及消费习惯都具有鲜明特点。笔者对 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征进行了总结: 首先,90 后大学生消费主流是合理的。多数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其自身家庭的经济能力基本适应,只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了盲目的攀比性消费,甚至奢侈性消费现象。其次,90 后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享受型消费偏多,发展型消费偏少。用于休闲娱乐、人际交往、通讯上网等方面的花费支出比重过高。最后,消费缺乏规划。乱花钱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1.在研究的主题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结构分析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
2.在研究对象上,90后在校大学生为主,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3.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文献都通过实证分析法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而得出科学与合理的结论。
四、结语
大学生消费作为热点话题,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问世。其研究方法逐步趋于成熟,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然而,也的确有部分文献存在实证分析简单、理论分析空洞以及说教意味浓重等不足。在以调查问卷获得数据的过程中,不少文献存在问卷题目设计相似、有效问卷数量偏少、样本选取随意性大等问题。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有许多文献能够运用消费行为学的理论去展开实证研究。但大部分统计分析也还仅仅是停留在对少数几个变量相关性分析或显著性分析的层面上,能够运用消费行为学理论对数据进行充分梳理或借助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的文献不多。目前,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深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禹小英: 《当前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与高校消费教育研究———基于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载《消费经济》,2010 年第 5 期。[2]马芙玲: 《浅析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载《商场现代化》,2006 年第 27 期。
[3]周丽: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07 年第 36 期。[4]梁前德: 《家庭居住环境与大学生消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地区 2662 名大学生消费调查数据为例》,载《统计与决策》,2009 年第 19 期。[5]程磊李彦宾等: 《家庭理财教育与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性分析》,载《会计之友》,2011 年第 6 期。[6]周春霞彭光芒: 《大学生消费观的大众传媒影响因素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03 年第 6 期。[7]宋晓欣: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心理动因分析》,载《商业时代》,2010 年第 36 期。
[8]宋逸成: 《网络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载《中国商贸》,2011 年第 28 期。[9]李俊蔡涛: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载《中国商贸》,2010 年第 18 期。
【大学生劳动教育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文献综述范文10-03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研究综述10-01
2024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参考文献10-05
大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10-01
大学生寝室教育心得05-31
大学生安全教育答案07-22
大学生宿舍安全教育10-02
大学生安全出行教育10-30
大学生安全教育讲义11-06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