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通用8篇)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1

一、全面启用新版金宏系统,加快推行无纸化办公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展金宏网加快推行无纸化办公的通知》(X厅字〔2004〕6号)要求,用新版“金宏电子政务系统”,对市级“金宏电子政务系统”所覆盖的300多个单位进行软件升级,同时组织12个区市整体升级,完成全市三级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升级改版。在此基础上,全市96个市直机关,都要将金宏网扩展到领导桌面和内设处室,实现公文无纸化流转,提高公文办理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二、进一步完善决策资源网,提高为领导服务水平

凡尚未完成决策资源网部门网站建设任务的部门,要在6月底前建成。已初步建成的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内容,做好实时更新工作。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要在3月底前完成向部门领导开放决策资源网工作,同时坚持做好政务信息、中经分析、国研报告、牛津分析、决策参考、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经济走势跟踪、视频新闻等决策参考资料的采编入网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良好的网上咨政服务。

三、启用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提高实时协作和应急指挥能力

正式启用连接148个单位、300多个会议点的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除重点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服务外,还应积极为部门提供服务。各部门可申请利用该系统召开网络会议、开展网上培训、网上讨论修改文件等。

四、完成XX政务网改版,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重新组织XX政务网信息资源。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02〕56号)要求,认真做好XX政务网涉及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的组织、发布和实时更新工作,维护政府网上形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五、普及公务邮件,建立公务人员网上联络沟通渠道

对现有XX政务网邮件系统进行适当改造和扩容,向全市机关公务人员开放服务。逐步取消各部门自建的邮件系统,形成全市机关统一的对外联络和公务人员之间统一的网上沟通渠道。

六、建立政府与企业网上互动沟通机制利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研究探索有效形式,将政务网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驻XX机构,建立政府与企业的直接沟通渠道。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要及时将政策法规传递给企业,企业也应随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建立面向企业的网上调查、投票、公示、评议、投诉、听证、征询等,形成政府与企业间的直接互动沟通机制。

七、推进部门电子政务应用试点重新梳理和审查部门电子政务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组织有关部门完善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年底前取得明显应用效果。

八、积极准备“诚信XX”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政务信息交换中心和政务流程管理中心功能。根据市“诚信XX”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做好“诚信XX”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

九、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推动电子政务应用向高层次发展各部门尤其是有行政审批职能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都要把实行网上审批和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应用的重点,积极探索,不断深化;要特别注意用信息技术整合部门职能,开展“一站式”审批服务,发挥电子政务对优化发展环境的促进作用。

十、建立和完善三大保障体系

(一)电子政务技术体系继续完善“451”IT架构。一是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提高网络性能,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二是进一步完善软件平台,针对推广应用中的新需求、新问题,继续修改完善新版“金宏电子政务系统”。组织开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网站门户和内容管理系统,为网站增加全文检索、简繁体转换、页面访问统计等功能。三是建设政务内网CA认证中心,建立基于pKI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字签名、信息加密、可信时间等服务体系。四是建立政务网短信服务系统。五是建设网上统一的防病毒体系。

(二)电子政务工作体系各区市要参照市里的做法,建立健全专门的电子政务领导、管理和技术机构。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电子政务责任处室和具体责任人,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计算机中心)要做好业务指导、培训和考核工作,形成全市机关统一协调的电子政务工作体系。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2

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部署,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挥电子商务拓市场、促消费、带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突出创新驱动, 促进转型升级,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等发展战略, 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为加快商务领域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全面推进, 助力商务发展

1. 全面推进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工作。

研究制定《关于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从营商环境、企业应用、基础设施、大数据体系、公共服务支撑、追溯体系建设、信用体系构建、治理能力提升8个方面, 做好“发现”、“引导”、“扶持”, 深化信息化在贸易领域的应用, 加快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落实《关于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2. 开展促进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行动。

按照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 制定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络消费, 支持发展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促进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 促进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本地区跨部门电子商务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行动计划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 加大扶持力度。

3. 加强电子商务重点问题研究。

认真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潜在问题, 深入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 为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撑。跟踪电子商务发展热点领域, 重点开展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应用、市场融合等方面的专项研究。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 加强对电子商务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 及时总结报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

4. 开展“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

根据商务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 启动研究“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全面做好本地区“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 明确发展目标, 细化实施方案, 科学指导电子商务发展。

二、重点突破, 拓展应用领域

1. 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供销社、邮政, 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建设改造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促进电子商务在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特色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加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力度, 扩大服务范围, 建立完善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和卖难预警救助机制。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和消费群体, 支持农村青年和返乡大学毕业生网上创业。与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典型案例。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着力完善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环境, 研究制订促进政策和措施, 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普及应用。

2. 积极促进城市社区电子商务应用。

以中心城市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 为重点, 探索城市社区商业新模式, 应用电子商务促进便利消费进社区, 便民服务进家庭。鼓励企业建设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客户端, 整合线上线下供给渠道, 实现全方位的居民生活服务供求衔接, 打造社区便利、快捷的网络消费“微环境”。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服务环境, 着力解决网络购物终端配送等问题, 促进社区居民便利消费。

3. 推进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支持养老家政、健康服务、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结合, 满足和带动多样化、个性化的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支持研发设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检验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应用电子商务,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 培育一批国内外市场知名的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支持电子商务领域信息技术、营销推广、支付融资、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业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传统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4. 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

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建设中小城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整合商品流通、居民服务等线下市场资源, 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便民网络消费的综合服务渠道。完善电子商务相关配套服务支撑体系, 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促进本地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 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总结推广成熟经验, 培育扩大网络消费市场。

5. 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

指导试点城市落实试点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试点工作领导机制, 开展电商物流规划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运营车辆规范化, 解决末端配送难题, 加强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总结评估试点经验, 及时宣传推广。

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工作, 发挥牵头和主导作用, 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确保试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6.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服务体系, 提高各环节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建立电商企业“走出去”的境外支撑服务体系, 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综合发展, 培育一批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和“排头兵”。加强知识产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 支持当地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

7. 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

开展第二批示范基地、2015年~2016年度示范企业遴选和创建工作。总结推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典型案例, 适时组织工作经验交流, 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全面平衡发展。示范城市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和特色领域的电子商务创新应用, 探索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创新。示范基地要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生态链,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对首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及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加强对当地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导。

8.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分层培训体系, 培养一批电子商务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国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加快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指导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 加强实训, 开展岗位对接。

三、巩固基础, 优化发展环境

1. 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工作。

继续参与并推进《电子商务法》立法和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的修订完善, 立足商务工作职能有效发挥作用。贯彻执行《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 保证交易相关方充分参与交易规则制定和修订, 防止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出台《网上商业数据保护办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并参与研究制定本地区电子商务法规规章, 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2. 健全电子商务标准体系。

推动出台《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规范》、《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基于网络零售开放平台的第三方服务标准》和《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规范》。根据电子商务与网络零售标准规范框架体系研究成果, 继续开展基础性关键标准的研究。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重视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 加强《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应用, 鼓励推动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骨干企业研究起草地方性电子商务标准。

3. 加强电子商务统计和信用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商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工作方案, 推动开展试点应用。推进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全面深度应用,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014) 》和《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评估报告》。研究提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方案, 加快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督机制, 推动建立面向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与使用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标准统一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 研究政策措施, 全力督促本地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及时准确地报送统计数据,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使用的有效方式。

4.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电子商务规则体系建设, 加强电子商务的多双边交流与合作。落实APEC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倡议和中韩自贸协定电子商务条款, 开展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自贸协定电子商务议题谈判, 推进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及两岸电子商务交流合作机制。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3

2007年上半年农技中心党支部在认真贯彻州、市纪委会议精神的同时,根据“三级联创”工作创建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和“为农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的宗旨,狠抓纠风工作各项目标,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2007年上半年我中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一、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分工负责。

为了加强领导,确保纠风工作“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负总责,专门成立了“农技中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陈霞担任,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慧田担任,成员由工作认真、踏实的同志担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责任具体,责任到人。

二、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上半年,根据《农业局系统纠风工作各项目标》和中心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心纠风工作计划,纠风工作制度和技术人员考核细则,做到制度措施上墙,年底严格按照纠风工作目标、纠风工作制度、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打分,评出名次。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增强活力,力争多出科技成果,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纠风工作教育力度。

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的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纠风工作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各类思想教育电教片,顺利促进了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大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农为民,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纠风树形活动,全面开展为农服务“服务承诺制”活动。中心要求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体察民情,切实为果农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经常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进行“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教育。

五、建立监督机制

为确保纠风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落实,中心制定了监督约束机制,对纠风工作实行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度。技术人员下乡要带课题、任务,回来要有交待、汇报,要出勤出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对待工作要不推诿、不敷衍,认真办好。单位不时下去进行抽查,如果发现脱岗现象,进行严肃处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六、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进一步巩固“三个代表”学教成果,真正做到实践“三个代表”,做到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常期得实惠,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更好地为果农服务。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举办各种农业生产管理现场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4

路整理

近一年来,**乡科技工作在区科技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了“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进步。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以发展经济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在全乡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全乡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乡今年成立了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组长由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乡政府主要副职担任,成员吸收了教委、农业、林业、畜牧、统计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了有23人组成的专业科技领导组。各村相应成立了专抓机构,配备了以科技副村长负责的主管人员、分管人员。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布署科技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主要领导科技意识普遍提高,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积极支持。

二、狠抓落实、强化培训。

重视宣传工作,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制作标语、举办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各村都订有科技报,组织外出学习参观,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全年各种培训次数累计3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搜集与发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提高了科普文明建设。

全乡科普文明户达1800余户,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1700余人取得了绿色证书,800余人取得了农民技术职称,农广校毕业生达到700余人,每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参观等活动人数达3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

四、完善了科技服务组织,加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我们注册成立了“**乡农科信息交流协会“,吸收了各村的科技情报信息员、运输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为会员,召开例会,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信息交流业务培训,更好地为农民兄弟提供了服务。

完善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召开了专门会议,明确了领导、成员及其分工,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

今年我乡还专门设立了科普培训室,下设培训基地13个,试验示范基地3个,全乡17个行政村全部配齐科技副村长,各村都有自己的农民技术学校,成立农资服务联系点3个。

为全乡17个行政村和4个公司分别制作了网页,放到了晋中市网通门户网站“汾河信息港”上,并且在8月份**乡政府网站也建成开通,更好的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开展。

现代社会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接收与发送工具。我们与晋中市网通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为部分村村委会配备了电脑,并接通了宽带。让电脑真正为科技工作服务,真正成为农村科技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全乡17个行政村,其中16个行政村的学校都建立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15个行政村的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把各学校作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远程教育的培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对各村青壮年实施培训。

五、强化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我乡是全区的示范户。几年来,我们一直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课,现各村已普遍有骨干人员掌握了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查找防病治病的方法、专家讲座、专家咨询等。为农民技术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计划,推广了一批农业实用技术,引进了新产品安家落户。

今年我们把各村科技副村长定为科技情报信息员,对各村农副产品、林业、畜牧等信息,比如供、求、防、治等农民所需收集起来,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

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

引进了西黄柿种籽和栽培技术,先就此项目在王村试验成功后,我乡在王湖航天育种基地开始种植。今年已成功上市,经济效益可观。

七、为企业进行信息服务。

我们利用乡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各企业的基本情况在网上进行宣传,对各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发布。

八、科技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

全乡全年扩规技改项目6项,有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改扩规占地200亩,投资2.5亿元,建成后将大规模提升该公司高、精、尖纺织机械生产。今年一期投资1.2亿元,现已投入2000万元。其他项目有恒天纺织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山西晋中博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福晋纺机扩建、万邦公司“铬铁系列产品扩产”等项目。科技含量的提高强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九、调动各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管理好科技工作人员。

全乡科技工作能否全面活跃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了乡村两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乡党委、政府把科技工作列入全乡双文明考核的内容中,以引起各村干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要求象重视计生工作一样重视科技,象对待教育工作一样对待科技投入。我们科技办还对各村科技干部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并进行综合考核。在技术宣传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重视工作落实、服务职能及效果四大方面。根据各村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落实时间、地点,实行百分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了科技工作的进展,保证了质量。

十、多渠道筹资,努力动员各方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为了保证和满足科技活动经费需要,保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在扩大科技投资上的指导思想是:“争取上级部门多补、乡村两级全力支持,优惠吸引客商投入,盘活民间闲散资金。”今年全乡各村在科技投入上普遍加大,无论是学习资料购置上,还是聘请专家讲课上,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上都全力以赴得到乡、村两级的支持。并得以资金的保证。

总结近一年来,我们**乡科技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差距,部分领域还不甚理想。在2006年剩下的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定对照上级科技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做到机制上再创新、措施上再完善、工作上再落实,查漏补缺的同时,准备利用农民冬闲季节再做三项工作:

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在全乡所有村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我们已经制定了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在推广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扩大培训内容,把沼气安装应用、红枣栽培等嫁接技术,特色农业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搜集与发布,法律知识和卫生保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应用技术列入培训范围。根据各村不同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重点对村科技人员和农村知识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让每个村都有人能掌握信息收集、开发、利用、发布,形成集推广、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富民“绿色通道”,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生产盲目性和风险系数。

二是准备在**乡政府网站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兴农信息网”。把各村科技情报信息员收集的农副产品、林业、畜牧方面供、求、防、治的信息,以及方方面面的农科实用技术放到网上,让农民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外面的信息,外面的人能看到我们**的农科信息。让我们的信息走出去,别人的信息反馈回来。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先在条件具备的部分村建立科技活动室,让农民利用冬闲季节充电,也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2007年我乡科技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抓好常规性的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农民远程教育在个村推广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让农民掌握并运用科学种地、养殖、外出务工。

二、继续完善各种科技服务组织,运作好“**乡农科信息交流协会”,进一步搞好信息的交流和合作,让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三、突击抓好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建设。

四、继续加强我乡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让互联网在我乡“打造三晋三产大乡”的战略工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创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于农村、农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加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推动企业技改工作的进展。

七、抓好科技管理工作,发挥好科技服务能力。

八、加快各村科技活动室的建立,让农民不出村就能掌握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

尊敬的赞助商:

**于200X年X月X日举办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型运动会,历时一周。期间包括三个部分: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会和闭幕式颁发奖项(两天)。我们校学生会外联部是此类校园活动指定宣传策划单位,对商家赞助大学生活动的可行性,特别是赞助我校运动会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可行性报告。

一、行性分析

1、本次运动会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模大、参与者多,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来观看,深受同学欢迎,并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引起全校性的轰动。

2、在校大学生达XXXX余人,人流量大达到运动会每天入场观看人次为XXXX左右。人口密集,而且本校的消费能力较高,为贵公司宣传的成效更明显。

3、本次活动得到师生关注,贵公司的产品也将得到大力的宣传。

二、宣传方式

1、横幅:为期一周的大横幅宣传,在学校内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运动会的内容和公司的相关宣传--赞助商名称)活动前三天粘贴在运动场等人流量最多的位置。悬挂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性。

2、我们将在运动会的宣传海报中点明贵公司为赞助单位。(前期宣传)

3、立式广告牌。在运动会期间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宣传。(由贵公司提供)

4、在运动会举行期间,向裁判员和保安志愿者分发有赞助商标志的帽子,加大宣传力度。

5校广播站为期七天做有关贵公司的广播宣传

6运动会期间(一周)由贵公司在运动会赛区附近进行一定规模的产品销售活动 7运动会前后在校学生会网页上宣传并且发放传单。

8宣传棋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会场主干道,主席台等显眼位置放置彩旗进行宣传。

9气球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一些重要位置利用氢气球悬挂宣传。

10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帮贵公司进行一次校园市场调查(调查问卷由公司准备并提供)

11、在运动会期间在校内设立咨询台

三、宣传效应:

希望本次活动的吸引性能帮贵公司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关注,互惠互利

1.海报和宣传单会注明"本次活动由***公司赞助举办。传单背面有公司简介(由公司提供)2.本次活动还可以帮贵公司在学校内派发传单 4.优秀运动员的奖品由公司提供.5.横幅有标明赞助商 备注:赞助费达2000元的,商家可参与颁奖

四、活动经费预算 场地租用费 500元 宣传展板 300元

后勤、志愿者服务队、礼仪队 400元 保安工作人员、秩序维护员,0.00元 宣传人员 200元

设备:运动会所用器材使用费。600元 宣传材料管理及维护费用 0.00元 预计赞助费用总计: 2000元

五、赞助活动意义

增加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扩大公司在各高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高校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赞助相关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的最大的利益的实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为贵公司提供更大支持。活动地点:XX体育场

涉外事宜:校团委(具体由校团委学生会负责)赞助单位: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5

X年工作安排

XX年是粮食流通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施行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在实行粮食直补的前提下,全国粮食购销市场放开。我省国有粮食企业在减员增效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产权制度改革,这些新的改革都给粮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坚定不移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XX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收购指标完成情况。到10月31日,累计收购原粮12.66亿公斤,比去年同期5.7亿公斤多收了6.96亿公斤,同比增长了122%(。预计全年收购原粮14.69亿公斤,比去年8.27亿公斤多收6.42亿公斤,预计增长78%。将完成省里下达计划的183%。)其中:收购小麦5.55亿公斤,同比增长了238%;收购稻谷7.1亿公斤,同比增长了77%。共收购油菜籽0.77亿公斤,下降了26%。

2、销售指标完成情况。由于去年水灾、高温的影响,粮食收购及库存大幅度下降,截至10月31日,累计销售原粮6.11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少销售10.39亿公斤,减幅为63%。其中:销售小麦1.61亿公斤;销售稻谷4.5亿公斤。预计全年可销售粮食8.1亿公斤,同比下降62.5%。

3、粮食库存情况。截至10月31日,全市粮食总库存13.5亿公斤,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其中:商品库存10.08亿公斤,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8%。

4、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截至10月31日,全市粮食企业共实现利润2584万元,其中:粮食购销企业实现利润2966万元,附营企业亏损382万元。比去年同期亏损24962万元增盈27546万元。预计到12月末全市粮食企业将实现利润2300万元,其中:购销企业预计盈利2800万元,附营企业预计亏损500万元。比去年同期亏损25529万元扭亏增盈27829万元。

5、粮食订单工作完成情况。全年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共和农民签粮食收购订单面积622万亩,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478.5%,其中:小麦订单183.1万亩;油菜籽订单64.4万亩;稻谷订单374.6万亩。到目前为止,实现订单收购103.4万吨,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345%。

6、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情况。根据省政府皖办[XX]90号精神要求,到10月末,全市8个县(市)、区已全部制定了粮食购销企业的第二步改革方案,并上报当地政府审批,其中有5个县(市)、区的改革方案已获政府批准,琅琊区的改革工作已实施,并通过了省局验收。全市有91个附营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占附营企业总数的76.5%。全市现有附营企业63个,减少了47%。

二、XX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1、积极适应粮食工作新形势,加快转变机关职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要求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必须转变职能。正在由“小”向“大”转变。逐步跳出部门的“小粮食”,立足于社会“大粮食”,用全新的方式和手段,建立起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和调控有力、保障供给的粮食应急体系。正在由粗放管理向行业指导转变。指导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是建立现代法人治理机制的有效方法。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使国有粮食企业切实发挥出市场主渠道和承担起宏观调控载体的作用;加强行业指导与协调,共同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正在由行政干预向依法监督转变。充分利用条例赋予的权力,发挥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职能,确保粮食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建立、建全粮食经营台账,保持一定的粮食库存,保障粮食应急机制的实施;严肃查处操纵粮食价格、欺行霸市、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维护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由单纯管理向服务转变。围绕粮食产业化经营,配合农业部门大力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质粮,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企业经营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紧紧抓住收购工作这条主线。针对购销市场放开,收购主体增多,国家制定了最低收购价,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既要执行国家制定的托底收购价格,又要面对市场创造效益等新的局面,给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购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经多次和市农业发展银行研讨,对粮食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后,确定了我市粮食收购的指导思想,为今年的粮食收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走村串户,提高服务质量,确定合理的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在粮食收购市场上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购销企业收购量依然稳定在正常年景收购量的水平上,到11月末,全市粮食企业收购总量占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3、大力开展粮食销售工作。在市场对粮食后市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在公路运输反超载,运输成本大幅上升,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困难,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大力开展销售工作,到10月底累计销售粮食6.11亿公斤,预计全年可销售粮食8.1亿公斤.4、推进粮食企业自身改革。8个县(市)、区已全部按省政府[XX]8号文件的要求,完成了以减员分流、建立新的用人机制为目标的第一步改革任务。共有16218人置换身份自谋职业。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已全部兑现,“三证”办理齐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为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第二步改革,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使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放开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市直企业的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房产的变现工作正在准备,部分企业改革方案已在研究制定,待报市政府批准后将进行实施。

5、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把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粮食企业增强竞争力,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在发展产业化经营中,粮食企业把工作做到了村村户户,做到了田间地头,把工作做到了产前、产中、产后,提高了订单的履约率。

6、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已邀请上海、辽宁等地的客商来我市考察种植、养殖等农业开发项目和交通、服务业。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的项目目前已无法实施。上海大龙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签建立优质猪养殖繁育基地的项目已在凤阳小岗村落户,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已列科技部门的国家星火计划,并已争取到中央有关领导和机构的充分肯定,初步规划达到年饲养出栏量50万头优质猪规模。项目报告已经省研究报财政部。经过努力,上海一家集团控股公司有意向在滁投资高标准的酒店宾馆,现在完成市场调研,如经董事会研究通过,年底前将进行投资意向签约。

7、积极开展救灾借粮工作。去年我市遭受水灾及高温灾害,粮食减产,为解决灾区群众口粮食问题,维护灾区稳定,我们把救灾借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通过调查摸底,在完备手续的情况下,全市共发借粮证40883户,共向40215户灾民借粮,借粮人口为167531人,共借粮723.2万公斤。

8、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的目标措施和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坚持实施安全和产目标管理制度。把储粮安全责任、任务、目标、奖惩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责任人,并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指标,确保粮油安全存储。

9、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维护粮食队伍的清正廉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到领导班子,明确了责任、权限和义务。秉公办案,依法查处腐败分子。配合司法机关,严肃查处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违法犯罪分子。实施了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建设一支廉政高效的干部队伍。

10、克服困难,保证军粮供应。去年年末以来,粮食价格上涨迅猛,军供企业面临采购难、价格高、资金紧的诸多困难。针对当时的形势,各军供企业千方百计地保证军粮供应,启动紧急预案,把经济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确保军供粮油“不降级”、“不涨价”“不断供”。深入演习部队和当地驻军,了解他们的要求,派出人员赴东北等地组织优质粮油,备足库存,保证了部队的需要。

XX年,我市粮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粮食收购量呈恢复性增长,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但粮食企业的效益还没有持续攀升的保证,出现逆转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正在比较深入平稳地进行,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职工越级上访的现象还没有杜绝;粮食产业化经营履约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关职能有所转变,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粮食工作新形势的需要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三、XX年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结合贯彻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建设善于领导好全市粮食工作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适应粮食工作新形势,狠抓粮食收购工作。粮源是粮食企业的生存之本。粮补改革,放开粮食市场,收购主体增多给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农发行为了保证其资金安全,严格按照银行的信贷原则发放贷款,粮食企业收购资金贷款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粮食市场放开,收购主体增多,国有粮食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XX年,国有粮食企业要在提高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继续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兑现收购承诺,树立企业诚信形象,让农民得到实惠;通过合同代收,收取预付货款,筹集收购资金;通过外购外销等方式来扩大粮食收购,充分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协调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价格,既维护农民收益,也力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开展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把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粮食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工作之一,促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增强粮食购销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XX年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XX年,我市将把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粮食企业提高效益,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最为有效的一个环节来抓紧抓好。

4、深化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完成市直单位的减员增效工作。对已完成减员增效改革的企业,继续进行后续改革,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逐步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管理方式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提高企业在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的竞争能力。按省政府[XX]8号文件要求,在职代会通过改革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对市直企业进行减员增效改革,力争年内完成这项改革任务。

5、创造良好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已在凤阳小岗村投资的上海大龙公司、上海交大客商继续保持密切联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滁州人的热情,感受到滁州是他们投资的热土,尽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尽快地在滁州扩大投次规模。同时,以我市粮食系统现有的企业为纽带,通过内引外联,进一步扩大粮食系统招商引资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利用粮食系统在外客户多的优势,通过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宣传滁州,放宽眼界,全方位地招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客人到滁州考察,到滁州兴业。

6、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落实安全保粮责任制,保证防化药品的安全,大力推广科学保粮新技术,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消耗。

市知识产权局工作要点2021年 篇6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开局之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在市市场监管委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全链条保护,积极服务我市“一基地三区”建设,为我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供有力的支撑。2021年,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

一、树立新发展理念,做好知识产权顶层设计

(一)强化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发挥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凝聚共识,制定出台《XX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和《XX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纲要(2021-2035年)》,明确中长期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和工作举措。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部署。筹备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动我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落实,系统部署实施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系列举措,明确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最优城市目标。

(三)优化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发展指标,按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调整为“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发挥评价指标引领作用。与相关部门配合,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各区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做好考核评价工作。

(四)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开展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专题研究,结合知识产权工作新形势,提出三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参与京津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讨,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经验交流与合作,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障

(五)积极开展法律制度修订工作。配合市人大开展《XX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的修订准备工作。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修订调研工作,确保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一致性。

(六)全面依法行政。制定实施《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认真组织相关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核。系统组织知识产权法律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网络、进机关”普法宣传活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环境。

(七)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力度。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各项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大行政执法指导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指导知识产权执法部门适时曝光一批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

三、着眼高质量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八)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着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两大重点服务产业领域,选取人工智能和电池材料、建筑材料等若干细分领域,以企业分析为主、产业分析为辅开展专利导航工作。联合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运营等服务机构对经过预审的专利进行全流程跟踪培育,支持各类创新主体高价值专利产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核心技术专利布局。

(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工程。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兴农富农的重要抓手,调动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形成抱团取暖的良好效应,使广大农民感受到地理标志和商标品牌在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中的巨大作用,助推品牌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指导涉农区培育、申报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年内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4件,指导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800件。

(十)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工程。加快推进落实知识产权强区指导意见,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引导区域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试点示范城区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加快推进落实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建设方案,新培育特色小镇1个。深入区域开展调研和服务,组织召开工作推动会,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十一)深化企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指导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大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力度,开展专题知识产权服务。

(十二)推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工作。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实施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科研项目的专利布局。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校工作,强化试点示范高校示范引领作用,为大学科技园提供知识产权保障,促进高校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培育3-5所有效专利超500件的高校。

(十三)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继续举办XX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评出优秀项目60个,为中小企业、青年学生等提供展示创新、创意、创造成果的平台,推动重点参赛、获奖项目实施转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大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十四)加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建立重点部门走访联系制度,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沟通交流工作进展,推进全市保护工作。建立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营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十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诚信领域工作机制建设,开展诚信业务宣传培训。组织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加大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力度,做好企业家咨询服务。培育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开展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整治专项行动。

(十六)完善市区四级行政保护体系。统筹全年专利行政保护工作,发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市、区全年工作任务。开展区域专利行政保护试点,提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保护水平。建立专利行政调解裁决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开展专利行政保护培训,培养专业化人员队伍。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员制度,借助专业咨询力量提高专利纠纷案件的调解裁决工作水平。

(十七)积极发挥“双保护中心”作用。高标准建设中国(XX)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建立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服务“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发布我市知识产权援助意见,完善援助“1+3+N”工作体系。

?五、提高知识产权有效运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十八)实施专利密集型产业运用促进工程。以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关键难题为主线,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分析。围绕生物医药、信息安全等产业,培育2-3家知识产权运营特色分中心,搭建服务平台,为全市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储备一批专利密集型产业优质专利,推荐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

(十九)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力争年底完成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1单。

(二十)推进东丽区、滨海新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城市建设。指导东丽区、滨海新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制度,构建政策完善、运营规范、体系健全的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二十一)强化专利、商标代理机构的监管工作。加强对专利、商标代理机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业执业行为,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大力整治恶意代理和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行为,引导申请人依法申请商标注册,引导商标代理机构依法从事商标代理业务。

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二十二)拓展专利代办业务服务范围。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做好缴费票据电子化工作,探索承诺制办理费减备案改革,进一步便利申请人。完成综合电子专利申请率达到90%、代理机构电子申请率达到95%的任务目标。

(二十三)持续强化商标注册便利化工程。切实发挥好全市8个商标注册受理窗口的作用,方便市场主体商标注册申请的申报工作。在中国(XX)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验收运营基础上,积极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设立XX商标巡回评审庭,开展商标驳回复审、无效宣告等商标评审案件评审工作。

(二十四)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依托国家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基地数据资源,做好新一代专利信息服务检索分析系统维护,提升专利信息服务检索与分析服务能力。发挥好创新与技术中心TISC作用,开展专利信息专业化服务,服务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二十五)做好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提升服务科学决策水平。编制并发布《2020年XX市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册》、《知识产权统计与监测月报》,做好分析服务。与市统计局等部门对接,分时段统计报送《XX城市定位指标体系》中专利指标统计数据,不断挖掘统计数据价值。

七、拓宽国际视野,服务改革开放大局

(二十六)强化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依法同等保护。坚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专利申请受理、优先专利预审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在侵权纠纷调解、快速等方面享有同等保护,构建公平、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二十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推进PCT国际专利工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商标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积极推动商标国际注册工作,服务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二十八)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会同海关、贸促会等部门加强企业“一带一路”市场开拓中的知识产权培训,配合推进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建设,联合设立企业海外援助指导中心。

八、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二十九)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大力倡导和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宣传。开展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建设。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5.10中国品牌日宣传活动,举办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培训,举办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各类培训班,提高全市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严密组织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审改革工作,壮大企事业单位专业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发挥好专家智库作用,为知识产权决策重大课题、知识产权保护和职称评审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积极申请在我市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

(三十一)提升机关管理效能。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绩效考评管理。加强政务公开和窗口单位管理,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网络信息化管理、安全应急管理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机关和谐稳定。

九、坚持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

(三十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XX时的讲话精神以及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xx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上创先争优、展现作为。

(三十三)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各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教育和引导我局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十四)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摆在前面,落实监督职责,深入开展“以案三促”,以案明纪、以案宣纪,教育警示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开展“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活动,积极推动和组织争当“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活动,落实“双报到”制度,组织督促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轮值入列;强化跟踪问效,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做实做深做细。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7

2010年**终身教育工作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九届市委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沪委发〔2006〕2号),围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目标要求

让每个市民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使全社会的教育与学习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促进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建立“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

三、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体系建设

1.加快推进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居村委学习点的标准化、信息化与规范化建设。着重促进综合功能建设;既能为满足本市在校学生、在职者、居家老年人以及外来工作与居住者等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性继续教育、教学和培训、实践服务,又能为这些人群的休闲娱乐和修身益智学习活动提供平台和载体。

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组织开展**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评选工作;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对2009年实验项目开展评估验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继续开展街道社区学校、乡镇成人学校评估工作。2010年着手制定《**市街道社区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和《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对20所街道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开展达标评估。继续组织开展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创建评估工作。

2.优化课程教材,丰富学习内容。继续开展优秀社区教育课程、教材、课件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荐评选工作,鼓励各社区教育院校站点大力建设符合地域特点、人群特征、需求特色的课程、教材和学习活动项目。

3.健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研究制定《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岗位标准》,探索建立社区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机制及其评价机制;鼓励建立健全专兼职协调、结构合理、流动有序、适应性强的社区教育教师与管理者队伍;建立常规性与提升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与管理者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与机制,组织开展“争优评星”活动;促进社区教育的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改革创新社区教育活动模式,鼓励探索建立“名师工作室”、“教研俱乐部”、“观摩联谊会”、“精品课程讲师团”、“名优特课程开放讲坛”等各种创新、创优、创特的社区教育教学活动。

4.推进建设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学习环境,形成全市终身教育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

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市民终身学习网”建设,鼓励各区县大力推进本地区终身学习网建设,探索利用各种模式提高网上学习的吸引力、普及率、便捷性和成效度。针对不同市民人群开发和丰富网络学习资源;(来源:好范文 http:///)针对不同学习方式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依托各区域特点和力量创新网上特色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或鼓励学习骨干举办网上“学友论坛”、“网上交流互动学习圈”、“网上读书论书俱乐部”、“网上学习成果展示评价”等;通过精细化的网络管理服务系统,探索建设多层级、跨区域、全过程的“网络学分银行”,通过成果有效性的累积与显示,激励市民网上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办好“**老年人学习网”,争取年内老年人网上收视点布局达到居(村)委数的80%。

组织开展“优秀和特色学习网站”、“优秀和特色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应用”、“优秀网络管理服务”、“网络学习组织”、“网络学习工作者”、“网上学习”等推进活动。

5.开展“开放大学”成人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

以筹建“**开放大学”为契机,探索基于“学分银行”系统建设的成人与继续教育“立交桥”体系,推进**电视大学、区县业余大学(社区学院)、行业企业职工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工作,逐步实现横向联通;进一步推进各类成人高等教育与成人中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资格培训、社会文化培训之间的沟通,实现纵向衔接,初步建成本市中高等成人学历教育之间、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相互沟通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贯彻落实**九届市委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创新本市学习型组织创建思路和方法。

2010年继续联合市市级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与各区县学习委,组织推选300家机关,70个街镇,100家企事业单位,1000户家庭,开展市级创建示范活动,培育一批本市创建学习型组织引领骨干单位和家庭。进一步完善本市学习型组织创建“评估指标”,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创建。经常、广泛地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交流观摩活动,丰富创建内

涵,创新创建方法。继续大力开展树立典型、交流成果、推广经验、宣传模范的推进活动。

1.创建学习型机关。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带动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突破口,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制定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导向指标,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展评活动和学习型党员的评比活动;二是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评估工作。三是全面总结五年来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筹划和制定2011--2015年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

2.创建学习型社区。进一步完善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各级党组织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围绕迎世博、办世博的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培育社区学习品牌项目,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学习活动;根据本市街镇实际,修订完善《**市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开展学习型社区评估工作。召开“**市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大会”,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3.创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力争90%以上的区县(产业)系统推进“争创”活动,7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争创”活动,90%以上的职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市学习型企事业单位评估指标》,积极探索有产业特色、行业特征、单位特点的创建模式;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指导,探索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创建新路径,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典型示范。以创建工作的先进单位为引导,开展交流示范活动。

4.创建学习型家庭。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家庭建设内涵和外延,夯实创建基础,创新创建模式。一是培育试点,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召开“**市学习型家庭建设推进大会”,开展创建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典型。二是活动引领,开展指导,激发家庭学习动力。以第十二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市家庭文化节等为载体,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三是针对需求,创新载体,搭建家庭学习的平台。发挥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家长学校、亲子俱乐部等载体作用,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服务与指导。

(三)积极开展各类学习与培训活动

1.积极办好第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继续举行第四届学生与市民网上读书论书活动,第四届市民诗歌创作比赛和家庭讲故事比赛以及其他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市民学习交流活动。

2.完善共同推进全市性市民优秀学习活动品牌项目的联动机制,探索创新“雅俗汇通”、“教乐互融”的市民学习活动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提升传统学习品牌的创新力与影响力,探索优秀学习项目评估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创造新品牌。

协调有关各方,继续促进各区县、社区结合“东方讲坛”、“**书展”、“**读书节”以及“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旅游节”等传统品牌学习与文化活动,大力推动社区市民学习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提升水准与质量。

3.组织开展《**市民普通话读本》学习培训试点工作,为2010年**世博会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继续组织编写老年教育课程系列教材,办好2010“**老年教育艺术节”系列活动;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配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做好第三期“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市政府重点项目;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促进街道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与法律知识、职业与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工作。

4.全力做好“**终身教育国际论坛”各项筹备、协调工作。

(四)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管理工作

1.做好《**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设置审批和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完善、实施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县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对非学历教育培训院校(机构)的准入审批和日常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2.鼓励各区县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建立本地区促进和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的配套实施政策和管理细则,既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服务业,又高度关注和切实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研究制定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办学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组织协调市、区专业机构开展试点评估工作,逐步健全市、区两级常规评价制度,建立对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的动态监管、定期检查、执法处罚的行政管理和处理的体制机制。

4.改进和完善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的网络信息查询系统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实施各办学机构有关办学信息的网上动态申报、补充、更新和校核、发布系统的建设工作,畅通各类办学信息的社会咨询服务渠道。

5.探索建立本市社会办学规范管理的“综合协调和联合执法机制”,促进健全“谁审批、注册登记,谁管理”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以区县政府为主”的体制机制,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各种办学风险与突发事件。

6.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完善校内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统一管理体制机制,指导督促高校制定措施,健全制度,促进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规范办学和健康发展。

7.研究制定非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办学认证评估指标和认证评估办法,组织协调市、区专业机构开展试点评估,改进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信息的网络查询系统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对非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动态监管、定期检查、执法处罚的管理和处置的体制和机制。

(五)加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立法、科研与成果总结工作

1.组织开展《**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形成《**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送审稿)及其草案说明,上半年正式报送市政府。下半年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做好《条例》草案审议工作。

2.加强科研工作。开展“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关系”、“学习激励机制和学习动力机制”、“优秀学习项目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学习型组织结构和学习载体多样性”等研究。进一步探索开展“学分银行”体系中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之间学分互认和学分认定工作;探索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证书学分认定工作;探索各类教育培训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衔接融通工作。进一步探索实施本市学习型组织、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统计工作,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

市200x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篇8

来源:市国土资源局 发布时间:2011-02-1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资源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健全完善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以严格执法落实保护资源职责,以破解难题增强保障发展能力,以规范管理改进宏观调控,以创新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效能、法制、文明、廉政建设四大主题,着力提升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统筹规划计划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优化用地计划管理。积极顺应土地利用计划实行省、市两级政府分级管理的改革形势,实行差别化管理,全市计划指标由市政府统一调配使用,不再分解下达到县(市)、区、开发区,按照“好而快则先”的原则,将土地利用计划向经济效益好、投资强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单位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倾斜,保障其用地需求。积极配合发改等部门,争取将我市优质项目通过国家和省立项,使用国家和省级用地计划。继续抓好征转分离、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高用地保障能力。

切实落实国土资源规划。充分有效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重点抓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审批,积极探索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政、经济和政策措施,切实推进规划实施管理。进一步加强矿业权规划审查,从源头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建立“以储量为基础、以规划为龙头,以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矿业活动监督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提高土地供应效率。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通知》,加快组织用地报批,及时缴纳报批费用。积极推行建设用地预申请制度,批次用地经批准后,先行整体挂牌出让,缩短具体项目的供地时间,加快供地节奏。改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减少报批材料,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对矿业权投放及其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制定规范磷矿等重要矿种的工作方案,构建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完善两权登记管理,健全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机制,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加强矿山企业“三率”考核,实施好“以奖代补”工作,运用经济手段支持和激励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深化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延长磷矿开发产业链,为形成百亿级磷化工产业群提供资源保障。

二、深化以建设促保护,提高耕地保护质效

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管理,认真做好2010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和耕地占补考核,严格奖惩,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经费的使用管理,将经费分配与耕地保护绩效挂钩,调动村、组耕地保护协管员的积极性,有效地把保护触角延伸到村组,建立耕地保护工作长效机制。

大力实施土地整治。积极申报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开展鄂北岗地百万亩高产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研究论证和立项申报,加快推进汉江沿线重大土地整理工程、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粮食主产区土地整治、脱贫奔小康等重点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扎实做好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用地的复垦,积极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切实落实非农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立项审查、资金管理、招投标、质量监控和后期管护等各项制度,抓紧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土地整治项目。

三、加快利用方式转变,提升节约集约水平

强化资源市场配置。加强土地市场和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构建涵盖土地、矿业权出让和土地整治项目招投标的全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完善国土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加快网上交易拓展延伸,土地网上交易实现市域全覆盖,采矿权网上交易实现“零突破”,积极探索土地整治项目网上招标。

加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节约优先”的发展战略,重点在资源批后监管和节约集约利用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力争将节约集约用地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考核,力争由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开发区(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开展供地率与建设用地审批挂钩制度,对供地率低于一定标准的,暂停用地报件。建立土地批后供后监管月度通报制度和季度土地供应分析报告制度,完善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对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进行全程监管。

探索资源利用退出机制。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采取二次招商、项目嫁接、依法转让、等价置换、协商收回、政府收购储备等方式,建立建设用地退出机制。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强化监督管理,探索矿业权退出机制。

四、完善共同责任机制,提高执法监察效能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抓好“六五”普法及依法行政工作的规划、启动,认真做好各级党校国土资源法律培训和“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活动,坚持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下基层、进乡村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国土资源法制意识。编制行政程序公开手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

强力推进执法监察工作。开展“春雷”执法行动,争取2010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主动权。充分发挥卫片执法检查在预防、警示和惩处违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打造排查违法问题线索的信息平台,探索发现违法的新机制。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和村组协管员制度,继续推进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落实土地违法行为报告制度,不断促进土地违法行为的制止、纠正、查处和整改工作;落实执法监察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联动,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和监管水平。着力加强对农民建房用地的监管,上半年对违法占地建房严重的乡(镇)进行一次约谈。

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完善群众信访问题受理办理工作机制,继续做好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增强主动性,提高工作效能。

五、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调查成果应用。深化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全面开展城镇土地内部调查工作,完成数据库建设、图纸编制、文字报告编写、省级验收和农村土地调查市级建库汇总工作,积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档案管理试点。建立土地变更调查制度,做好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充分发挥土地登记结果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的相关制度,扎实做好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地价动态监测,完成市区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开发应用矿产资源调查成果,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

全面加强地质环境管理。抓好“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五条线”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以“十有县”和“五到位”建设为抓手,继续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善地灾防治联动机制,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责任管理制度,形成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反应体系。继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积极争取地质灾害勘察治理资金,完成老河口市湖北汽车工具厂滑坡勘察治理。

强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发挥科技信息手段在国土资源管理和业务工作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整合土地、矿产、地质环境等多种信息,构筑国土资源“一张图”,形成核心数据库,建立综合监管平台,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把市、县国土资源网站建成政务公开的窗口、沟通群众的平台,整合网上政务公开内容,加快信息的发布与更新,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积极开展“树新风、立正气、创大业”群言堂活动,围绕效能、法制、文明、廉政建设四大主题,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到全体员工,人人演讲,个个参与,广泛建言献策,自觉接受监督,以崭新的风貌,融入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决纠正征地补偿、农民建房中侵害农民权益问题。认真抓好岗位廉政教育,切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两整治一改革”,打造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强化土地出让、矿业权审批、土地整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土地矿产违规审批、虚假招投标等违纪行为。严格财务纪律,加强国土资源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提升国土部门公信力。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以深化“六型”机关建设和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线,紧密结合国土资源部门实际,坚持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为重点,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狠抓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促进机关党建、文明创建和各项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文明600字左右下一篇:自行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