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9、显微镜的应用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 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色素等。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
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6、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17、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19、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0、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3)没有细胞结构。
(4)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1. 紧扣《新课标》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梳理知识系统
初中生物学内容多而杂, 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二年的课程教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的, 忘了旧的。因此, 根据《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知识要点, 精心设计复习计划,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复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采取边讲边练, 按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 要做到双基落实。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分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 共八个单元。每一单元可按以下具体操作: (1) 复习要点。教师预先总结出本单元的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中的一些名词、数据、因素等留填空。例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进行填写。先印刷好, 学生人手一份。这样可以有的放矢, 提高效率, 节约时间, 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2) 典型例题。讲解历年会考的典型例题, 要求讲解分析透切, 学生能理解掌握, 能做到举一反三。例如,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会弹钢琴的机器人;B.会慢慢长大的钟乳石;C.电动狗;D.海藻。这道题教师在讲解分析时要让学生理解一般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 它们一般都包含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特征。 (3) 强化训练。针对本单元的知识要点的练习一份,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可以是课堂内或课外。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以模拟考试为主, 按《新课标》、教材、近期生物环保的热点 (如5.12汶川大地震;玉林市对清弯江上游小纸厂的关停整顿等) 。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制模拟试卷进行单项或多项综合训练, 重点加强讲评、学生自改自查、注意提高学生的阅题和答题速度, 强调书写规范化, 避免出现错别字。一般进行5至6次全真模拟考试, 编制题型、题量、难度与会考相一致, 让学生充分体验会考的情景, 对自己的实力心中有数。在复习的后期, 由于时间有限, 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无法对每一个学生一对一地辅导, 最好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次模拟考试后教师尽可能当天改完试卷, 趁学生对试卷内容还没有忘记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先改错, 分类统计出哪些是审题不当, 哪些是通过看书能够解决的, 哪些是思维方式不对的, 哪些是不会的。在学生自己改错基础上, 让学生分组讨论, 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解题心得, 成绩欠理想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分享别人的成果。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主要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掌握知识的缺漏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在这阶段, 既需要学生回过头来复习在模拟考试中的错漏, 知识点, 对相关知识重新认识;更需要教师总结出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理解、掌握易混淆、易出错之处。例如, 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以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吗?如何判断显性、隐性?“蝗虫→青蛙→蛇→老鹰”是否是一条食物链?一条河里的全部鱼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吗?酵母菌是消费者吗?蘑菇是植物吗?
2. 紧扣《新课标》,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第一阶段全面复习的时候, 必须按《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弄清楚学习目标, 分清课本中哪些知识点的要求是“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哪些知识点要求是“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哪些知识点要求是“经历 (感受) 水平”、“反应 (认同) 水平”、“领悟 (内化) 水平”。对不同要求的知识点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复习。例如, “使用显微镜”是要求独立操作水平, 学生应该达到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节与改进, 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我们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加强操作训练, 规范操作方法, 特别是让每一个学生做到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 并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比如《细胞的生活》一章出现的“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原子又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知识点就可以一句话带过。也就是说, 复习的要求必须符合《新课标》, 切不可加深难度超出《新课标》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2007年玉林市会考试题) (1) 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农业生产上除了限制农药的使用外, 在肥料的选择上应尽量施用 () 。A有机肥;B化学化肥;C未经处理的人粪尿;D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2) 制作面包馒头等食品时, 为使其膨大和松软多孔, 通常在和面时加入一些 ()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D细菌。历年的生物会考都有8~10分题目量是紧密联系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
关注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如2007年会考与艾滋病联系、2008年会考与汶川特大地震联系, 考核了“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生物学与健康、生物学与农业、生物学与工业环保的知识联系, 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加强训练,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技能
由于复习时间短, 内容多, 因此要紧扣《新课标》和教材, 突出重点内容、基本方法、基本思想, 加强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 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题目进行复习。初中生物的内容标准有10个一级主题, 其中包括“科学探究”和“生物技术”。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 (1) 理解科学探究; (2)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 能运用日常生活的生物技术; (4)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玉林市2002~2008年生物会考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技能”的考核是逐年加强, 2008年有4道题占到了13% (第26题2分、第30题3分、第35题3分、第46题5分, 共13分) , 其中第26、46题是考核实验操作技能, 第30、35题是考核科学探究技能。所以, 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有目的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熟悉基本实验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教学策略
虽说初中会考也是高中学校筛选学生的参考标准之一,然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初中会考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重视初中会考的复习和考试。初中会考除了可以给予高中学校参考标准,也是加强巩固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会考复习,从而整理好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
一、加强学生对于会考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会考的重要性讲解给学生听,如,会考成绩也是作为中考的参考成绩之一,如果A同学和B同学中考的成绩是相同,然而A的会考成绩要比B的好,因此学校就选择A同学,而不是B同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考的重视度,做好生物的会考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会考复习的作用讲解给学生听,加强对生物的会考复习,加强学生对于初中三年的生物知识的总结,从而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避免出现“学完就丢”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水平。
二、理解会考内容,掌握复习方向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生物会考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如,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物会考内容总结出来,然后再分别总结出重、难点,并且对学生重点讲解生物会考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掌控程度,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而且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会考考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因为学生可以结合会考内容来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自己的复习进度,确保复习效果。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会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
三、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为学生是从初一开始学习生物的,因此到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生物知识,所学习到的生物内容是较多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理解和记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思维导图,从而整体对初中生物知识进行理解。之所以要开展初中会考,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整体把握。如,教师可以分别将不同学期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构建思维导图,例如构建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等,然后再将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再重现构建出新的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更好地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构建分类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摒弃学习时间的限制,通过对生物知识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总结,构建出不同生物知识网络图,从而更好地认识初中生物,提高自己对于初中生物的理解,提高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效果。
四、开展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是将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重新进行一遍学习和复习,但是学生在三年的生物学习当中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差异,因此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會考复习效果,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生物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如,生物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而生物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简单地对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展下一步复习,复习难度更大的生物知识。因此,通过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会考复习效果。
五、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
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如,教师可以总结初中三年来所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再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归类,再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新做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如,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础的实验,然而很多学生并非能够清楚地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教学,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重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好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燕红.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5(1):167.
[2]周绍文.生物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有诀窍[J].新课程:综合版,2012(1):47-48.
1、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脂肪
3、酶的特点是?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4、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甲状腺激素 钙是人体什么的主要成分?骨骼 铁是人体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 镁是植物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叶绿素 磷是组成细胞什么结构的重要成分?细胞膜
5、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淀粉、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淀粉:碘液;变蓝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脂肪:苏丹Ⅲ;橘红色
蛋白质:双缩尿试剂(0.1g/ml的NaOH,0.01g/ml的CuSO4);紫色
6、植物的多糖、动物的多糖各有什么作用?动物合成糖原储存能量,植物,形成淀粉用于储存能量,形成纤维素形成细胞壁
7、动物饥饿或冬眠时,有机物的消耗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8、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 磷脂、蛋白质、多糖(外有内无)、胆固醇 其中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9、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那几种?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主要方式是哪一种?主动运输10、11、12、模型
1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三羧酸循环、H与O结合生成水依次在线粒体的哪里进行?线粒体基质/内膜
生物学发展进入细胞水平的标志?显微镜的发明 进入分子水平的标志?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氨基酸的通式、肽键的结构
H
|
R—C—C OOH
—CO--NH-
|
NH214、15、16、17、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结构:半流动性 功能:选择透过性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线粒体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核糖体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中心体功能?有丝分裂有关 内质网功能?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 高尔基体功能?蛋白质的储存、加工和转运18、19、2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病毒的种类DNA/RNA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第4章复习要点
1、酶的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2、ATP的中文名称、结构简式 腺苷三磷酸 A-P~P~P
3、叶绿体层析在滤纸条上的名称和颜色分布 自上而下:胡(橙黄色,蓝紫光)叶黄素(黄色,蓝紫光)叶绿素a(蓝绿色,红橙光、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红橙光、蓝紫光)
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量变化光:光能-活跃化学能
暗: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6CO2+12H2OC6H12O6+6H2O+6O2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温度、光照、CO2浓度
7、有氧呼吸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2个反应式
C6H12O6→C2H5OH(酒精)+CO2+能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8、9、呼吸作用的意义 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糖代谢的途径
光能和叶绿体
11、多糖分肝糖原与肌糖原,肝糖原能合成葡萄糖
第5章复习要点
1、眼球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
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4、脊髓的功能
反射,传导、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
5、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效性、特异性
6、列举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生 长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7、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分别是?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吞噬作用,特异性免疫
8、顶端优势的原理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9、生长素的化学名称 吲哚乙酸10、11、12、13、14、15、16、17、18、19、20、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自主神经也叫什么?作用是什么?植物性神经;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反射在时间上的结合即强化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形式?生物电 听觉和平衡的感受器 耳蜗;前庭器
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负反馈 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生长素的作用
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听觉形成的过程
第6章复习要点21、22、23、24、2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释放 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复制的方式和特点?半保留复制,边复制边解旋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基因工程的三种必要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基因的化学浆糊—DNA连接酶(3)基因的运输工具一质粒26、27、基因工程的三大分支 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28、29、获取目的基因的2种方式?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从生物体细胞中分离 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两方面?
30、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第7章复习要点
1、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2、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
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4、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5、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子:细胞质均等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
7、细胞分化的特点 稳定、不可逆
8、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控制的条件
无菌,温度,PH值,光照
9、图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10、图解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第8章复习要点
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的类型? 结构、数目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3、什么是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4、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5、图解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6、单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简述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7、遗传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婚前体检,适龄生育
8、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第9-10章复习要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
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2、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3、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4、现代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
5、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变异、选择、隔离
6、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三个层次
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7、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三大类?就地/迁地/离体保护
全A模拟一、二
1.停止光照,C3的变化及其原因 上升、co2固定进行,c3还原受阻 2.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 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3.突触传递的特点及原因
单向传递、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各自分泌什么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5.细胞膜的功能由哪三点?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传递 6.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的近亲指什么? 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7.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
酶的活性最适应 8.生命调节的特点是什么?神经与激素共同调节
9.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10.画出DNA一个单体结构简图,并标上各部位名称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
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人与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
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过度生长。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③河蚌:软体动物;④青蛙:两栖动物;⑤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⑥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⑦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⑧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维生素C—坏血病
缺维生素D或缺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成人)。
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的小肠绒毛。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①小肠长②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仔细咀嚼米饭有甜味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由肝脏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如:草→兔→狼
1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14、应用:
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人与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阳光强,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北方的苹果)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从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5、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换气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气量。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6、输血原则:同型血原则。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影响健康。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别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输给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别的血型的是:O型血。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的是:红细胞。
17.生命活动调节有
神经调节
和
激素调节
两种方式。
①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③非条件反射(低级反射):生来就会的本能,由脊髓调控,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条件反射(高级反射):有大脑皮质控制,如:动物表演,画饼充饥、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胰岛)
①侏儒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太多;
②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18、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受精的场所:输卵管;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胎儿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废物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
19、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0、花最主要的结构:雄蕊与雌蕊。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子房发育过程示意图:
蚕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
例: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TT或Tt;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tt。
2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最小单位,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一种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
23、遗传物质的单位从大到小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1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2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2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26、病原体:指使人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流感病毒。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2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疫苗、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杀死抗原后,在体内留存,人不会再次得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实例:生态农业)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试占比6~8%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主要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类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结构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分子式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功能:
①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催化作用,即酶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⑤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由C、H、O、N、P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生命活动的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现象的出现
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_;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信息库。
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⑴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一定,一般成对出现。
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例如,当一个婴儿的体细胞中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就会导致先天性裂唇。
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有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⑵DNA与基因
DNA分子上面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二、人的性状和遗传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眼睛的大和小;眼皮的单和双;兔子的白毛和灰毛。
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是最基本的遗传信息单位。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所决定的性状表现不出来。如AA、Aa都是显性性状,aa是隐性性状。
三、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⒈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
⒉优生优育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四、生物的变异及其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2017年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二)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
2、果实=种子+果皮;双子叶植物种子=种皮+胚;单子叶植物种子=
种皮+胚+胚乳
3、一个子房可发育成一个果实;一个胚珠可发育成一个种子。如果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则果实中可有多个种子。
4、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花的结构(以桃花为例)
1、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面有花粉,花粉萌发能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
3、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
传粉和受精
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传粉的方式:
(1)昆虫传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2)风传粉:靠风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
3、受精: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叫双受精。双受精作用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2017年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三)
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2017年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四)
1、使用显微镜
1)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4)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作用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液泡——细胞液,如西瓜甘甜是因为液泡的细胞液有糖分。
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
(6)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全部染上碘液。(7)先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2017年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五)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书写箭头向右。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017年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六)
1.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的方式:植物传粉的方式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自身)花的柱头上)和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其中异花传粉是主要方式。
3.异花传粉根据媒介(外力)的不同,主要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具有花大、色艳、有芳香味等特点,易吸引昆虫;风媒花则花小、轻、易吹散,且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适合风力传粉。
4.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有两个精子,花粉管穿过子房,到达胚珠以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5.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的场所是胚珠的内部。
6.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阳光和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7.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探究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操作步骤:①取盆栽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使叶中淀粉耗尽)②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照射(进行光的对照)③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遮光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至叶片变黄白色。(溶解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④用清水漂洗叶片,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⑤清水冲洗碘液,观察、记录、分析结论。
天气:时间短、常变化气候: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46
▲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三、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热力差异】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四、温带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温带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一、基本概念
1、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
二、基本知识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各民族互相交流、融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很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为国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搞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4、近百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5、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中午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6、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退色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于对祖国的秀丽山川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报效祖国,就是把自己的一生和才能无保留地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一般地说,爱国表现为: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大地;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传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7、在当代中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祖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祖国更繁荣、更富强,前途更光辉灿烂。因此,在当代,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8、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时期,我们是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祖国的热爱,仍然能够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不可分的。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成才,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重视爱国行为规范的培养。爱国行为规范在各种日常行为规范中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基本的爱国行规范已有明确的规定,我们要很好落实。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把爱国行为规范更加具体化,制定具体的爱国行为规范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报效祖国创造条件。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 基本概念
1、基本国情——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的概括。
2、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基本知识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面临的两大任务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上世纪中叶(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本世纪中叶(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个历史进程,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我国现阶段的宏伟目标和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带动长江流域起飞,推动全国经济发展,上海要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发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8、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这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的进步,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然而,我们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10、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应发扬的一种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具有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发扬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发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都要有所建树,都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要承担时代赋予的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要真正成长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第三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 基本概念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更多地体现在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品的增加、产值的增长等方面。
2、社会发展——主要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资源保护,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立,法治环境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教育和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国民的伦理道德素质,降低犯罪率,等等,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揭示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所在,就是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知识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的任何一项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由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支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讲到底,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全体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和文明。
经济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发展。它需要政府的推动,还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2、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坚持以经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社会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维护、自己的意愿得到尊重,就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动力,激发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经济与社会进一步发展。
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也要上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4、提高民族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民族素质,或者说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良好的民族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是靠精神支撑起来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其自身的能力和能量的发挥也就越大,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多。
提高民族素质,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就是要按照“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民族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提高民族素质,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5、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要求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和谐要求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共同建设是共同享有的前提和基础,共同享有是共同建设的结果和归宿。有了共同建设才能有共同享有,共同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共同享有的条件就越充分,共同享有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共同享有的程度越高,共同建设的积极性就越高。建设的合力就越强大。
第四课科教兴国家立志成才 基本概念
1、人才——凡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就是人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珍视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类理想社会的精神。它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基本知识
1、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科学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因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国防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断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材料的质量,性能也更优。
3、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当今世界,经济上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因此,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为科技进步培养必需的人才,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最新的知识。科技和教育比翼齐飞,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加速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这是我国推进技术进步的基本任务。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7、人才是多种多样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大量的我们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国在新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8、人才必需德才兼备、体魄强健
作为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德,就是要热爱祖国,品德高尚,这是人才的灵魂和力量的源泉。才,就是要掌握科学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真本领。体魄强健,指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是德和才的载体。
青少年在努力成才的时候,一定要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9、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各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各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要自觉地尊重科学、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想问题、办事情。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勤于钻研,关善于思考,不断探究新现象、新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0、人文精神是成才的重要素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一样都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现代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尤为重要,献身精神和顽强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11、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人才成长和发展,是由多因素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它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人才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人才成长的途径
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读中专、技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都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无数事实充分说明,人才的成才最终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努力中来实现。第五课着眼未来永续发展
一、基本概念
1、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基本知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
2、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人口过多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素质总体水平还不高、人口结构不尽合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三个重要课题。
3、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占有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从人均资源来看,我们可以说是资源“贫国”。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因此,我国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4、环境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随着我国人口不继续增加,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紧密相连的三个方面,其中人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3)我们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4)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6、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要合理地、要充分地、无浪费地利用可贵的资源。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加快资源技术进步。科技进步在节约资源方面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必须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7、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保护和及时修复自然生态。(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们珍爱自然界的其它生命。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还需要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
8、努力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节约资源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贡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第六课振兴中华共担责任
一、基本概念
1..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
2.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及其相应行为规范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主要内涵是关于权利义务、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理念。
4.公民的社会责任——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所应当承担的一定使命、职责、义务。
5.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亦称之为宪法权利。在宪法中确定的基本权利都是重要的、根本性的权利,在公民的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6.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种义务,其中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7.国家观念——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起来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即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个人对国家的忠诚。
二、基本知识
1.振兴中华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曾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奋起,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出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后,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又成为激励 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推动力。
振兴中华的口号增强里我们每一个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 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都说明,只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奠定民族振 兴的坚实基础。“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衰微,民族就会遭受践踏和屈辱。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硬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历史证明,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事情都不好办。但是,软实力同样重要。软实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的竞争。3.综合国力在根本上决定这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解决国内问题、满足国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每个国家都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为追求的目标,用各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
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而伟大复兴;
要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振兴中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 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坚定不
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和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对外政策的宗旨。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反恐、维和、军控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4)我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也提出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6.增强公民意识
倡导树立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强弱,标志着公民作为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的程度。国家实现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
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
社会责任。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里,自己的需要只能从社会得到满足。只有人们经常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因此,个人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可推卸。
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就是个人尽社会责任的基本立足点。热爱自己所从事 的职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履行了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尽责要求确立社会责任意识
有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是大不一样的。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履行社会责任是
积极的、主动的、持久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都能响应祖国的召唤,都能维护国家的利益。一个人,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从不同的岗位上尽心尽责,把工作做好,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珍惜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承担公民责任,要求公民珍惜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在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分为以下几方面:
平等权。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在 守法上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有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
教育、科技、文化权利和自由。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10.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承担公民责任,要求公民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种义务,其中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与标志是维护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公民认真履行基本义务,是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尽责的表现。任何公民都不可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我们要增强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依法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1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2.增强国家观念(1)增强国家观念,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利益的最集中的表现,是国家所有儿女实现个人利益的基础、源泉和保证。国家利益代表着每个公民的最高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要自觉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时时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公民追求自己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当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我们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
(2)增强国家观念,要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就是要自觉地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把国家、民族的振兴作为自己的天职。(3)增强国家观念,要有为国分忧的忧患意识。
(4)增强国家观念,要从搞好当前的学习做起。通过学习,提高对为国家尽责的社会责任感,认真行使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自觉履行我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胸怀祖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时刻准备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13.立志报效祖国
(1)成大业者必先立大志。每一位有志青年,都应当心系祖国,心系民族,自觉把个人的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去,这样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才能在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2)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我们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不断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初中生物八下会考试题09-09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07-08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05-29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总结09-16
初中生物远程培训总结09-25
2022年度初中生物第二学期教学总结06-27
初中生物病毒06-18
教案初中生物07-12
初中生物竞赛07-23
初中生物德育论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