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重要知识点(通用9篇)
三角形的高线: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为三角形的高。
2、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垂心)
3、注意等底等高知识的考试
7、相关命题:
1)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直角或钝角,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
2)锐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的取值范围是60≤X<90。锐角不小于60度。
3)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角平分线的夹角=90+第三角的一半。
4)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
5)全等图形的大小(面积、周长)、形状都相同。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
7)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8)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9)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1)两个等边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2)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4)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5)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6)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7)一个锐角和一边(直角边或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篇二: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篇三:正方体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初一数学方法技巧
1.请概括的说一下学习的方法
曰:“像做其他事一样,学习数学要研究方法。我为你们推荐的方法是:超前学习,展开联想,多做总结,找出合情合理。
2.请谈谈超前学习的好处
曰:“首先,超前学习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经过超前学习,会发现自己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其次,够消除对新知识的“隐患”。超前学习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别人说。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
再次,超前学习中的有些内容,当时不能透彻理解,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搁置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加工”。当教师进度进行到这块内容时,我们做第二次理解,会深刻的多。
最后,超前学习能提高听课质量。超前学习以后,我们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别人。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即能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放“这少数地方”的理解上,即“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实上,一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太多。
3.请谈谈联想与总结
曰:联想与总结贯穿与学习过程中的始终。对每一知识的认识,必定要有认识基础。寻找认识基础的过程即是联想,而认识基础的是对以前知识的总结。以前总结的越简洁、清晰、合理,越容易联想。这样就可以把新知识熔进原来的知识结构中为以后的某次联想奠定基础。联想与总结在解题中特别有效。也许你以前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解题能力却很强,这说明你很聪明,你在不自觉中使用这种做法。如果你能很明确的认识这一点,你的能力会更强。
4.那么我们怎样预习呢?
曰:“先说说学习的目标:(1)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
(2)或早或晚的知道知识的地位和作用:(3)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或说出认识问题使用了以前的什么规律)。
再说具体的做法:(1)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常要借助具体的东西加以理解。有时借助字面的含义:有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有时借助图形……理解概念的境界是意会。一定要在理解概念上下一番苦功夫后再做题。
(2)对公式定理的预习,公式定理是使用最多的“规律”的总结。如: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等。往往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及相当有用的解题规律。如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我们应当先自己推导公式或证明定理,若做不成再参考别人的做法。无论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看别人的,都要说出这样做是怎样想出来的。
刚从小学升到初中, 多数学生可能会不适应, 学习可能会感到吃力, 那么初一语文知识该如何积累, 如何提升语文水平呢?
一语言的积累需进行
语言积累, 不仅指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 也包括词语的积累, 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近几年积累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占一定的比例, 包括单独的古诗文背诵, 也有成语运用考查, 同时也有句子的仿写。
因此, 教师应在日常学习和复习中加以重视。进行语言积累,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 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极好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 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 逐步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 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 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文章应该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别无新得和方法。”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背诵优美的诗文, 是学生积累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首先要背会《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和段落, 做到默写时不增、不删、不错字词、不用错标点符号。
当然在日常的阅读中, 对课外一些常见的诗文名句也要注意积累和摘抄。需要指出的是, 对名句的积累学习, 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并准确得体地符合语境的运用。摘抄、做读书笔记是积累语言知识的方法。在初一阶段开学之初,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等。
二阅读的积累需加强
在课内阅读中要注重情感渲染,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体会字里行间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 使学生对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阅读中产生了兴趣, 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林语堂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读出味来, 语言自然有味, 做出的文章亦有味。”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从而促进各科学习, 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 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让他们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 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此外, 还要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
三文言文的积累需重视
对于在小学阶段很少涉及文言文阅读的初一学生来说, 文言文积累较为欠缺, 因此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积累是一项很重要的文学积累工作。课内文言文一般是一些经典文章, 因此要注重文本的解读, 包括其中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翻译;同时在讲解课内文言文的同时, 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迁移。课外应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如一些勤学苦读篇中的《程门立雪》《颜回好学》, 盛德遗范篇中的《唐太宗罢朝》《不计人过》等,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四生活的积累需增加
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 文章才真能写通, 写来才真有意义。”为了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教师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 增加学生生活的色调, 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 记下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段, 持之以恒, 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如在讲解莫怀戚的《散步》时, 我会让学生知道作家们的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 感受亲情, 体味浓重的情意, 然后让学生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下亲情中温暖感动的瞬间。又如在《绿色蝈蝈》的教学中, 让学生知道从习性、外貌、食性等方面来描写叙述这类文章中, 同时让学生课下认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并试着以这种方式进行叙述。重视生活的积累, 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 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因为这些积累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
总之,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多体验、多积累, 学生的积累丰厚了便会文思泉涌, 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林语堂.林语堂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更为严重。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大多数数学教学并没有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教育,无法真正推动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的重要性,并对知识点衔接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升入高中是必然经过的一个过程,是学生知识升华的一个过程,在初中升入高中时会面临非常多的变化,无论是新教材、新老师还是新集体均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很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1]。此外数学科目作为比较重要的科目,其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问题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积极分析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问题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
一、新时期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整体角度分析,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数学中其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在高中阶段经常用到的知识点比如像韦达定理、化简计算能力等知识点都删掉,这样一来则促使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简单。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大学阶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往往会导致高中生学习任务加重,所以可以得知在新课改的发展下积极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教育能够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有所认识,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2]。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备形象性与直观性,且遵循了由简到难的这一特点,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迈入高中生涯后,学生会接触到集合、函数等知识,这类知识比较抽象且具备非常强的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此外,高中代数知识以及几何知识是建立在集合基础之上的,如果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那么积极做好初高中知识点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不强,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然而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数学思想还是数学能力,包括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均要比初中阶段更难,所以学生需要对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以理解与掌握,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像话分析,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知识点网络,能够提高数学思想以及数学能力[3]。当然在解题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讲解例题的方式,很多练习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并不做过多的讲解,长此久往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降低,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师讲解的内容大多是解题思路,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教师的讲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解决,灵活应用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提高,所以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意义非凡。
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问题分析
(一)因式分解与根式衔接
从数学学习与教学角度分析,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提取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等在日后学习中还会遇到。其中在初中阶段删除了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等,这一系列的内容均是高中阶段学习函数的重要依据与保障[4]。除此之外,初中数学中涉及到的根式内容删除了二次根式化简等内容,但是在高中学习函数单调性的时候,则需要让学生熟练应用二次根式,但是这部分内容大多数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会忽略或者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少,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所以笔者认为高一新生需要补充立方和、十字相乘法等知识点的衔接。还需要补充二次根式运算,做好衔接训练。
(二)一元二次方程与方程组衔接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删减了一元二次方程式分式方程,并且将之前一元二次方程中根的判别式缩成了一篇材料,然而高中学习圆锥曲线以及函数图像的时候却会应用到一元二次方程,除此之外,在初中学习中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并没有涉及到,高中数学中却将二元二次方组作为重点内容。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二元二次方程的训练。
(三)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衔接
在初中阶段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数学教师以讲解解法为主,对于绝对值不等式的研究比较浅,且题目难度比较小。在高中阶段绝对值以及不等式是考试的重点,教材中涉及到的不等式解法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迈向高中之后感到迷茫,所以需要让学生对绝对值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加以分析与了解,做好衔接训练工作。
(四)函数衔接
毋庸置疑,函数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比较难懂的一个概念,无论是思想还是方法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其中在高一学习中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联系是数学教师必讲的内容,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很多初中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会导致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时候有所困难[5]。除此之外,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中最为常用的便是图像法、解析法,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初中生会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分析,比如只有用图像进行研究,但是在高中数学中,如果仍旧利用最简单的方式,那么则会无法将解析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加以重视,甚至后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说需要对学生进行函数概念的加强,以及让学生能够对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及函数图像有所了解,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薛锋林. 论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5:140+142.
[2]靳明瑜.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9:151-152.
[3]刘金岭,朱正元. 初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文化的意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83-87.
[4]余成平.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2:86-87.
[5]杨立英,杨彦琴.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衔接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12-115.
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下册主要包括相六章内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七年级数学每个章节的重要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知识点以供学习复习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在本章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乐趣,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
答: 我想拥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建设我理想中的班集体应该做到:
(1)要有共同的目标;(2)每个同学各显其能,发挥特长;(3)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4)我们还要为这个班级添砖加瓦,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班级增添荣誉。
2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p12---13)
学会自主学习;提个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学会合作学习。
3生命之间应如何相处?p25
生命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和呵护。因为我们是同住地球的朋友,各种生命共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珍爱野生动物,伤害其他生命就是伤害自己。
4对待生命的态—珍爱---(如何珍爱)p29----31
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肯定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肯定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再长短,而在与内涵,我们要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5我们如何创造生命价值,让生命闪光?
(1)爱惜时间并充分的利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自我生命的价值。
(2)要勇于创造,创造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示生命的价值,尽显生命的魅力。
(3)乐于奉献。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所能记得关爱,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 6青春期心里充满矛盾也充满烦恼,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7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8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全面的发展的看自己p46
9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10认识自己的途径?p49----50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11. 开发潜能的方法很多,列举几种发掘潜能的方法
答(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励自己的斗志,释放自己的潜能。
(3)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的生活
12最常见的情绪有四大类喜怒哀惧。情绪又具有多样性。2.情绪对人会产生什么不同的作用?
答:情绪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的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2)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13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不良的情绪是可以排解的。
14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答:(1)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压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2)要善于将好
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杜绝盲目从众。(3)丰富的我们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4)提升我们的情操,陶冶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15 我们身边的各种诱惑有?
答: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邪教的诱惑。16我们可能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可能有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侵害,结合实际回答。
17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答:(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2)用智慧保护自己。(3)用法律保自己。后报案。
18如果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你应怎样做?
答:(1)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有效的自救方法。(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有能力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3)没有能力将其制服的,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4)万不得已,也要将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七年级
19自尊的含义p5即自我尊重,指既不想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20自尊的表现p4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唯有自重,才有自尊。不支持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22区别虚荣与自尊p8(1)虚荣心是一种更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2)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否定自己便认为失去了自尊。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尊重他人就要意识到他人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3)为了自尊,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然后把我们感受到的他人给予的美好,再转达给他人。这样,人人彼此尊重,互相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4)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7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自尊者豁达
(1)我们应该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2)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25善于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26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7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28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9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负者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都会远离成功。
30自信有助于成功
自信者具有追求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31唱响自信之歌(怎样自信?)
(1)看到进步与长处
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
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2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33人生需自立
(1)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如果不能从现在起,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34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不能再有依赖,依赖思想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立与自主
A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的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很难在生活中自立。
(3)多实践,多锻炼
A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B培养自立能力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
提高自立能力。
35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36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问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
37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38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1)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2)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最终将一事无成。
39少年能自强
(1)理想,自强的航标。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了理想,就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能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自强。
(3)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天赋和兴趣,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41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如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各种人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等使我们遭受挫折。
42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4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这样的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所以不会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第三种也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于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4挫折面前也从容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挫折一方面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B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是智慧。
45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这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4)会自我疏导。其方法有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等。
46坚强意志的表现
(1)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2)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3)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
(4)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47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2)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48磨砺意志,学会坚强(1)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2)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4)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9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53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54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55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6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58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59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60认清犯罪的危害(1)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2)犯罪的危害:发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3)对待犯罪的正确态度:要从心灵深处(思想上)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4)对违法犯罪人士的误区:我年龄小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
61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2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63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根据概念区分应用)
(1)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
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4)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49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65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66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68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69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7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72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73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29.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初一历史复习方法浅谈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好习惯的养成, 就是能力彰显之始, 培养能力其实是通过培养习惯来达到和形成能力的。一个人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哪来品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一个人没有写文章的习惯, 写文章的能力会从天而降吗?好习惯可使人生活得更好、更精彩、更成功;坏习惯则能使人的生命打折扣, 甚至使成功变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是过程, 命运是结果。要想有好的命运首先要有好的习惯, 因为人的今天是昨天的结果, 昨天的习惯决定今天的结果, 今天的习惯决定未来的命运。学生有了好的生活习惯, 就会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好的学习习惯, 就有可能持续发展。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 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这些“习惯箴言”蕴涵着精辟的哲理, 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给人以智慧的启示, 从而使人自觉地养成好习惯, 改掉坏习惯。
一、铁的化合物重要知识点
1.凡能将Fe直接氧化为Fe3+的氧化剂,一般都能把Fe2+氧化为Fe3+,符合条件的氧化剂主要有:C1M2、BhM2、HN0M3、HM20M2:KnnOM4溶液等。
2.Fe总是先被还原为Fe,Cu、zn、I等都可以把Fe还原为FeM2,但当Zn过量时,最后有Fe被还原出来。
3.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将FeO、FeO、FeM3OM4等还原为Fe,还原剂有:C、CO、Hz、Al(铝热反应)等,其中CO还原法是冶铁的主要方法。铝热法主要用于炼钢脱氧及野外焊接。
4.Fe是强还原剂,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尤其是碱性条件下,Fe的还原性更强。
5.无论是Fe还是FeM3,它们都能与KSCN发生反应,由于SCN与Fe3+的反应产物呈现血红色,因此,可用KSCN溶液区别FeM3与Fe或检验FeM3、Fe的存在。
6.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Fe3和cu2+的溶液时,虽然铜最先析出来,但在电解过程中最先得到电子的是Fe,发生反应:FeM3+e=Fe,而CuM2在Fe之后获得电子。
7.FeClM2是一种优于铝盐的净水剂,它既能除去自来水漂白之后多余的氯气,反应产物FeClM3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吸附悬浮物的Fe(OH)M3胶体,同时多余的铁元素还可以补充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
8.铁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FeM3必须转化为Fe才能被吸收利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还原剂,它的主要作用是还原Fe,因此,避免缺铁的重要手段就是多食维生素C。
二、典型问题例析
例1甲、乙两位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Fe检验的相关实验:(1)甲同学先往某溶液中加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再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2)乙同学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哪位同学的实验过程更科学?
1.做好预习:预习的过程是我们自己读读书、划划重点、问问问题的过程。
2.做好复习:复习使你在学习后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增强记忆;回忆使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脑细胞;复习抽住你学习的全过程,起到概括总结,把知识梳理清楚的作用。
3.制定学习计划:将一个学期的课按章节划分,然后按每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4.认真听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不要小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因为它们都是老师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5.记笔记:听课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边思考。
【初一重要知识点】推荐阅读:
初一英语(Unit1)重要知识点05-29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07-07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07-17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07-25
对联的重要知识11-07
六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09-26
初三数学重要的知识点10-07
高三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10-10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10-18
初中英语语法重要知识点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