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酒》(共7篇)

《春酒》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2.品读文中富有情趣的细节,领悟作者对童年、母亲、家乡的浓浓深情。3.理解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设计: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课文进行朗读、品读、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欣赏的是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片头曲,恰如歌词中所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今天我们也来讲述一个“一杯酒”中的乡愁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PPT1)

板书:春酒

琦君

二、朗读课文

A.方法: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可对桌互听,可小组分角色朗读。

首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可对桌互听,可小组分角色朗读。要求:1.边读边圈点勾画2.读完课文小组交流完成学案“快乐体验”第2小题。

B.通读全文之后,你一定有所发现“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

明确:道地家乡味

板书:家乡味

家乡味是什么味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学案“快乐交流”部分,默读课文寻找这坛春酒里蕴含的作者家乡的味道。

三、寻家乡味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神”是什么?找出本文的线索——春酒。

那么什么是春酒?我们通过一则材料来了解“春酒”。请看大屏幕!(PPT2)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七月》

八月击打树上的甜枣,十月收割了稻谷,用这稻谷酿成了春酒。我用这春酒来求长寿。

春酒:冬天酿造,以备春天饮用,故为春酒。

所以古语又有言:立春之日,人饮春酒。这句话里老师有一处疑问,哪位同学帮我解决下?为什么称长寿为“眉寿”?

(一、人情味)

咱们徐州地区有喝春酒的习惯吗?没有。可见,这是浙江温州一带的习俗。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的家乡在过年时都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

明确:吃春酒、喝会酒。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下喝春酒、喝会酒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A.(1节)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团结、和睦、热闹。更热闹的还在后面——喝会酒

B.(5节)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十二碟,选最好的大花厅,吃最讲究的酒席——淳朴、热情、互助、感恩。

(第5段中“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因为这喝会酒的人,无论是会首,还是那11个人,大家都是为了帮助那个急需钱用的人,而且这帮助都是主动的,从喝会酒就能看出当时村子里的人们之间是相互帮助的,乡邻之间是和睦相处的,这体现了我家乡的淳朴的民风。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C.在喝会酒的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花匠阿标叔。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巴结”解释

做事勤快 人情大方

乐于助人)

(第6段中“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句话写出了阿标叔是个热情好客的人,非常的乐于助人。)

热情大方的阿标叔、互帮互助、温馨融洽的乡邻关系,让我们感触到一股暖暖的人情味

板书:人情味

(二、酒香味)

在这样淳朴民风的江南小镇里喝春酒,作者心里荡溢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成“快乐交流”的第2小题。(默读课文2分钟,小组交流讨论2分钟)

作者对春酒的感情如何?你从文章中哪些文字看出来的? 明确:喜欢

珍惜

(1)第一段中“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马当先,不请自到”生动的写出了我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说明了我是一家一家地去吃春酒,像小蜜蜂似的快活,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之态。(2)第二自然段中说:“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第二段中“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偷偷”一次说明我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了我非常想喝春酒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说明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写出了我最喜欢八宝酒。

师:这句话确实是非常典型的一处描写。老师在想,如果这里的“舔”换成“喝”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舔”能写出她对酒的珍惜,而“喝”则缺少品的味道。师:“舔”“喝”和“指甲缝”搭配时,哪个词更准确呢? 生:舔

师:可见炼字非常重要。朗读时,把“偷偷”读得再轻一点,把“舔”读得再有情趣些,效果会更好。你来试试吧!生:------师:我们再一起讲这一细节描写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生齐读)

(3)第三段“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恨不得”是急切地希望,巴不得的意思。说明我内心是非常想喝春酒。“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表明即使我只得到一点点春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从而体现了我最喜欢喝春酒。(学生用声音或动作把“我”对春酒的珍惜之情展示一下。)(4)第四段中的“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个“靠”字能说明琦君小时候很受村民的欢迎,邻里之间的关系很和睦。说明这个小女孩很可爱,一个可爱的有点撒娇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了。(读出这个小女孩的可爱和撒娇的情态。)

大家有没有我们刚才分析的句子中的词语,动词的分量所占甚多,而且大多都是对生活中的事物细微而具体的描写,这种描写方法我们就称它为细节描写。对于表达琦君曾说:“好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文中的语言美正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

对于春酒的喜爱,同学们还能从哪些细节描写中看出?

酒香味还体现在“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就呼呼地睡觉”(3节)侧面写酒美味

这酒一定十分美味了,才会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不惜偷偷地去舔指甲缝了,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让我们都想去尝尝了。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感觉我们的课堂此时也飘起一股浓浓的酒香味,醉了在座的你我!板书:酒香味

(三、亲情味)

这么诱人的春酒是谁酿造的呢?

母亲。母亲贯穿了全文的始终,那么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用寻找细节描写的方法从课文中发现并总结?(8节)““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点明了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尺度在其中的。

师:这里的分寸指的是什么?讲人物有分寸,说明她为人处世怎样? 生: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尺度。师: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1:很仔细。生2:做事严谨。

生3:做事不会太过,很得体。

生:第4段第一句“我喝完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说明母亲非常关心我,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管教得十分严。

师:母亲很严。你认为严的一般表达是什么方式?如果母亲对你严,不让你喝酒,会用什么

样的方式? 生:教训。

师:怎么教训,你妈妈会教训你吗?

生:会。会说“不要喝那么多酒,小孩了喝一点点就够了”。师:你的语气是有点严厉的啊,但这位母亲是怎么处理的呢? 生:是语重心长的语言。

师:有语重心长吗?她用什么来表达她对女儿的担心?女儿太喜欢喝春酒了。生:她一个动作。师:什么动作? 生:闻我的嘴巴。

师:想想看,一个母亲,凑近你的脸庞闻一闻嘴巴,是什么感觉? 生:亲密、亲近。

师:这是很好的感觉。在这么好的感觉下小孩还会喝酒吗?这种表达方式真是太奇特了,对吗?她用很亲密的动作表达出这样的心里要求,小孩子肯定不会做得很过分,真是聪明的母亲。

(6节)“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的善良热情和乐于助人。作者写母亲,也能体现“道地家乡味”的,因为家乡有作者的美好的童年,有淳朴的乡亲,更有最最亲爱的母亲,想念家乡,不能不想念母亲啊。

(7)第七段中“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这里的“得意”一词写出了母亲因自己的八宝酒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内心的高兴之情。“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作者用的是联想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受到表扬后的兴奋和欣喜,甚至还会有点不好意思、害羞的情态。“其实”一词写出了母亲从不喝酒,她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这样她就会很开心很满足了。

(8)第八段,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这里直接写出了母亲的勤劳,一年到头都不闲着。“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心里总是想着别人,非常的热情善良。“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这里写出了母亲非常的谦虚,乐于助人。所以她说“没什么数”,然后一样一样地告诉人家。这叫什么?这就叫分寸。语气上有分寸,情感表达上有分寸。

(9)第二段中“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这里既写出了母亲对自己泡的八宝酒的自豪之情,也写出了对我疼爱和关心。“得意”说明母亲在请乡亲们品尝八宝酒时候的自豪之情,“呀”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只能”则告诉我不能多喝,因为这酒太补了,怕我流鼻血,对我的关心之情不言而喻。

板书:亲情味

四、悟思念情

香甜醇厚的酒香味、温柔慈爱的亲情味、和谐融洽的人情味,混成浓郁的道地家乡味飘荡在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上空。然而,琦君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早已离开她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还能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淳朴善良的乡

亲们早已是隔山隔水了。而她想酿出一杯酒,寄托心中无尽的思念,还能酿出原来的味道吗?酿不出来了。此时的琦君,该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啊?

“叫我到哪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个别读,齐读,读出感情)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亲友的怀念。

所以,与其说作者想写的“道地家乡味”不如说她想借家乡味传达思乡情 板书:思乡情

①“真正的家醅”指的是什么?(家乡的人情,家乡的风俗)②到哪去找呢?琦君,这个无数次在笔墨间寻觅归乡之路的女子。我们还是在她的文字中去找吧。

我们首先了解下文章背后的琦君 A段(学生读)

琦君,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在温州瞿溪,并在这里度过了长达12年的童年生活,后随家迁往杭州。

194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1949年去了台湾,在司法部门任职,大学任教。1977年旅居美国,自此再未回过故乡温州。

B.段(师配乐朗读)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xiù)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琦君《乡思》)

C段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琦君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红字齐读)

无独有偶,同样一位台湾诗人也写过这样一首《乡愁》,这位叫做余光中的老师先生用最深情的目光凝视着海峡对岸故乡的方向,不停的念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啊,这就是家园,就是根之所在!所以乡愁是什么呢?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还会想着这个地方,乡愁就是对母亲的思念更是对祖国的眷恋。那么乡愁还能是什么呢?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土家园。今天我们也试着把对故乡的感悟寄寓在一件小小的事物上,请结合学案“快乐展示”部分,我们共同完成一首小诗。

故乡是----

同学们,你们为故乡写了一首深情的小诗,请为自己的精彩作品喝彩吧!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份温暖的情谊。最后让我们带着对故乡最美好的情感一起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

不论你离家多远,不管你身处何处,故乡将永远是你心灵深处那份抹不掉的回忆,浓浓的乡恋,化作深深的乡思,带来淡淡的乡愁。也许有一天,当你真的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时候,你会发现故乡真的就如琦君笔下的这一杯春酒,醇香无比,回味无穷。

《春酒》 篇2

关键词:梨花春,酒文化旅游,层次分析法

中国是酒的故乡,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和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首”①。酒自产生以来,不仅仅是以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以一种文化元素,凝结于五千多年华夏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国酒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它特有的魅力作为旅游吸引物,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对酒文化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大多是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酒水生产园区,如汾酒杏花村工业园区、青岛啤酒工业园区、宜宾五粮液工业园区等。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酿酒企业,梨花春的酒文化旅游还尚未开发。

一、梨花春酒文化旅游价值

1、酒文化的涵义

酒文化是指在酒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称,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②。

2、梨花春酒文化的旅游价值

梨花春酒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研、经济等旅游价值,极具开发的现实意义。

(1)历史价值。《应州志》记载,梨花春酒因以梨花盛开时酿成,辽朝肖太后饮酒后,感觉香沁五内,随赐名“梨花春”。作为辽朝的国酒,千余年来梨花春酒世代相传,久盛不衰。古代应县民间“甘洌龙泉水、禄俗梨花春”的传说,世人誉曰:“名驰塞外三千里,味占三晋第一春”。清代孙枝蔚《梨花酒》诗中写到:“独坐长吟老杏边,梨花春熟杖无钱。”

据记载,梨花春酿酒历史起源于“晋”,鼎盛于“辽”,是我国最早采用清蒸酿酒技术的先驱,具有独特的传统汉族酿造风格,2008年梨花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蒸馏传统酿造技艺项目。

(2)文化价值。出产梨花春酒的塞外小城应县,在战争年代一直是汉人与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的争夺战场;和平年代,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在独特文化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梨花春酒文化承载了北方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具有鲜明的怀旧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

应县位于东经113°,北纬39°,年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36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酿酒所需各类微生物群的生存,为酿造美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环境。因当地常年气温偏低,酒成为餐桌上的必备饮品,豪饮习俗也促成了应县酿酒业的兴盛。

(3)科学价值。梨花春酒具有绵、醇、软、净、香的特点,属于“淡雅型”酒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梨花春人在传统梨花春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按照新的科学配方,以当地东上寨出产的“狼尾巴”高粱作为酿酒原料,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汾酒大曲微生物为优良菌种,在纯自然生态环境下酿造成梨花春美酒③。梨花春白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中国古代微生物学应用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活体。

(4)经济价值。梨花春酒主要产品曾荣获“莫斯科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④。2008年“梨花春”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评估价值达1.27亿。同年,梨花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中高档齐全的五大系列110多个规格品种。主要品牌有“梨花王”、“梨花老窖”、“梨花春”、“五福春”、“山西老白干”等系列产品④。产品畅销山西80多个市、县及内蒙、京津冀、黑、吉、辽等地。企业经济效益良好,上缴利税累计达3.6亿元,居全省同行第二。

二、应县梨花春酒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问卷调查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白酒文化是一种特质文化旅游资源,要对其开发成功,需了解游客对白酒文化的态度、对白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兴趣取向等;需通过分析游客的需求与认知,为白酒文化旅游的开发可行性提供依据。因此,本文首先设计游客对梨花春酒文化兴趣测评的调查问卷,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基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列出了游客最感兴趣的关键项目,主要针对酿酒工艺、酿酒设施、饮酒养生知识、酒俗酒史、盛酒酒具、饮酒礼仪、酒的种类七项指标等做了调查分析。

根据AHP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选出几个关键指标,赋予这七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4、0.22、0.18、0.14、0.12、0.07、0.03,兴趣点等级分为极想了解、很想了解、想了解、无所谓、不想了解五个等级,等级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最后量化游客兴趣取向。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中,将问卷随机发放给150名游客,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2、AHP层次分析法

AHP层次分析权重数据见表1。

由层次分析法求出的重要度权重值见表2。

3、问卷数据分析

根据收回的140份问卷,计算出各项指标所占百分比,见表3。

(1)各兴趣取向比例分析。权重集:A=(0.24 0.220.18 0.14 0.12 0.07 0.03)

评价矩阵:

进行归一处理得:B*=(0.4381 0.3656 0.1753 0.01390.0071)

由此可见,游客对应县酒文化开发的必要性测评结果显示,极想了解的游客约占44.23%,很想了解的游客约占36.91%,想了解的游客约占17.7%,无所谓的游客约占1.4%,不想了解的游客约占0.72%。

(2)综合兴趣度等级分析。兴趣度集:λ=(5 4 3 2 1)

综合兴趣度等级:

4、测评结果总结

游客对应县酒文化的兴趣取向指数为4.2137,介于很想了解与极想了解之间,显示出,游客对白酒文化旅游态度是积极、支持,其体验意愿强烈。

三、梨花春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伴随着公务消费的减少,酒企都在谋求转型发展,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与旅游行业联袂成为更多酒企的首选。酒企需要重新定位目标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设计适合游客消费的产品。参照知名酒企文化旅游成功的案例,结合游客兴趣取向调查分析,建立梨花春酒文化园区:观光园区、博物馆区、旅游商品销售区、酒庄休闲度假区。园区内的项目包装要突出历史文化的品牌化、故事化、景观化,加强园区中各个节点旅游项目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趣味性。

1、建立展示酿酒工艺的观光园区

问卷调查显示,50%的游客很想了解酿酒工艺。可以围绕梨花春酿酒工艺流程,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带游客参观酿酒的整个流程,体验自主酿酒的DIY制酒过程。在梨花春三大酿酒过程(初酿过程、陈酿过程、调配过程),八道工序(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中,可以由酿酒老师傅或传承人现场给游客亲自指点、讲解。酒庄内也可建设小型作坊,让感兴趣的游客亲身体验酿酒的各个工艺环节,即可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也可满足游客求知欲———对制酒过程的了解和体验。

2、建立以梨花春酒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问卷调查显示,48%的人很想了解酿酒设施、63%的人极想了解盛酒酒具。可打造梨花春酒文化博物馆,设立酿酒设施展示区、盛酒酒具展示区、酿酒技艺展区;发挥博物馆旅游的文化营销平台的功能;加大梨花春酒的宣传和营销,扩大游客对酒文化的认知度,打破酒文化旅游的常规模式,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酿酒设施(酿酒用的相关器具与制品)展示区,一是资料区:出土文物、相关古典书籍(与梨花春酒有关的名人、名作、文学作品和趣闻逸事)、传承人家族旧照片、古旧帐本等;二是实物区:地缸、石头磨子、耙梳、量水桶、曲箱曲模、曲盒、手推车、铲子、端撮、酒厄子、酒杯、摘酒布、酒坛、漏斗(敞子)、坛盖、扫把、酒瓶、量杯、量筒、样酒瓶、管道、鬃刷、滤布等。

酿酒技艺展示区,可以设在梨花春酿酒的老作坊(比如兴盛于清中的万盛魁)原址上,酿造车间恢复传统生产流水线,使用原有传统工序。采用古老的酿酒用的踩曲房、地瓮房、储酒房及敬酒神的牌位,储酒、制酒用的器具。

饮酒习俗展示区,问卷显示,80%的游客对酒俗酒史,78%的游客对饮酒礼仪呈现出极想了解意愿。一是资料区:可以对梨花春酒文化酒史、当地饮酒习俗有关的资料、文献,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分类、建档保存,并尽可能整理成册,结集出版。二是展示区:为展示当地饮酒习俗的民族性、地方性特点,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示当地人在重大民俗活动中的饮酒场景,如:除夕夜的“年酒”,结婚的“交杯酒”,还有“满月酒”、“百日酒”、“寿酒”、“上梁酒”、“开业酒”和“分红酒”等。

在中国梨花春酒博物馆内,设计与游客互动的体验性项目。常规的做法有:一是设立品酒室,陈列不同年份、不同度数的梨花春酒供游客品尝,芳香的美酒可加深游客对梨花春酒的记忆;二是可让游客进入不同温度的房间来感受酿酒时的不同发酵温度;三是可在品酒师的带领下,体会品酒的仪式,学习品酒知识,欣赏酒道表演;四是设立许愿墙,游客可以在这里许下心愿、写下梦想;五是引导游客自己设计商标,定制个性化的主题白酒如婚庆、生日等,酒厂根据游客的要求制造并定时快递到家,游客会有“意外惊喜”的感觉。

3、开发具有梨花春酒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记录着游客对旅游地的怀念和记忆。在游览过程中,人们总希望带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纪念意义的商品留作纪念。调查问卷显示,48%更倾向购买与酒文化有关的一些旅游纪念品。据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个针对旅游特色纪念品的设计大赛,征集各种酒文化纪念品设计,把有意义、有创意的特色纪念品开发出来并销售。

同时,注重系列养生酒的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在调查中,75%的男性,特别是40—60岁的男性,对于养生酒的兴趣浓厚。而中国白酒做到科学饮用的话,养生效果显著。特别是少量的饮用对人们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企业可以开发一些健康、保健饮品,如黄芪养生酒,其是在以梨花春清香大曲酒中,添加当地产的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勾调而成的。便携式包装,便于游客携带。引导人们进行健康饮酒,制作专题宣传,扩大梨花春的知名度。

4、举办酒文化主题节庆活动,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依托应县优势旅游资源———应县木塔、净土寺,每年定期举办“山西应县酒文化旅游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酒类市场,针对不同群体打造新的品牌。弘扬酒文化,提高酒文化旅游的关注度,增加酒文化的美誉度,进而扩大应县酒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具体措施:当地政府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由政府牵头,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媒体,在火车站、公交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投放广告并扩大宣传。可采用高科技的互动形式,设计图片,做微电影,配以娱乐节目的包装,把酒包装成非常时尚的东西。不定时举办酒文化研讨会,建立梨花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国内研究发展酒文化的基地之一;成立梨花春媒体中心,向海内外传播酒文化的工艺技术及悠久历史。

5、打造酒庄休闲度假中心,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目前梨花春酒文化旅游的雏形主要集中在酒厂基地,局限于行业交流接待,客源人群主要以销售客户、公务接待为主,未向大众旅游者开放。如果面向游客开放,需要打造酒庄休闲度假中心、停车场、标识引导和旅游购物等基本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特别是在酒庄休闲度假中心,要设计一些体验性项目,如酒道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在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四合院里,举办小范围的高端品酒、赏酒沙龙,或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浅析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商业经济,2013(22).

[2]张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3]王妍: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西江月,2012.

[4]肖先治:论酒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以贵州仁怀为个案[J].理论与当代,2008(2).

[5]李婧:化解酒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泡沫[N].中国文化报,2013-12-14.

《春酒》教学实录 篇3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她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记叙了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习俗,特别是母亲酿制八宝酒及家乡人喝会酒的美好回忆,表现了对母亲、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在教学时,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远远没有琦君这样丰富,所以在教学开头就营造出一种过新年的温馨气氛,紧紧抓住作者极不起眼的文字但非常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从这些细节的描写中达到与作者生活经历的同步,最后又让学生自己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来“摄影”,让读写说贯穿于阅读教学中。

〔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新年的一些图片)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是什么样的情景?(生答:过新年)相信,在你的脑海中一定有不少过新年的乐事、趣事,请大家谈谈自己过新年的乐事、趣事,或者说一说我们当地的过新年的民风民俗。

生1:我过新年的乐事就是放烟花和有好吃的东西。

生2:我们这里过新年时要吃饺子,贴对联。

生3:还有玩灯,唱戏。

……

师:过新年的气氛永远是那么的温馨,每当我们谈起来,都会有说不完的趣事,道不尽的民风民俗,它已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

那么,在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新年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脚步,到她的家乡,感受一下她们过新年的故事——《春酒》。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琦君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在作者这段美好的回忆中,叙述了哪几个富有情趣的片段?

生读后答。

生1:有三个片段,喝春酒,过新年,喝会酒。

师:从这三个片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读出了什么?

生1:从“过新年”这个片段中,我知道了作者故乡的过新年的一些民俗活动,而且这也跟我们这里挺相似的,我也跟作者小时候一样,过新年就想吃。

生2:从“喝春酒”这个片段中,我读出作者很爱喝母亲泡的八宝酒。

生2:(接着说)还可以知道作者的故乡过年时有每家轮流邀请唱春酒的风俗。

生3:可以读出那里有“桃花源”般的民风,左邻右舍相处很融洽。

生4:从“唱会酒”这个片段可以看出,那里的人们互相帮助。

生5:还可以看出母亲的乐于助人,愿意借出花厅供人使用。

师:(小结)从这三个片段中,作者写出了故乡的民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儿时童年快乐生活的深情怀念。

三、细读人物,品春酒味

师:让我们睁大双眼,仔细地找一找、说一说作者笔下的这群人吧。你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用以下三个话题说: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我”,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亲,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这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我”,你看“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道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室酒了”。

生2:这是一个得意、兴奋的“我”,你看“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

生3: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你看“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下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生4:这是一位淳朴善良和好客的母亲,你看“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室酒”。

生5:这是一位勤劳、无私的母亲,你看“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生6:这是一位做事有分寸的母亲,你看“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生7:这是一群热情厚道的乡亲,你看“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的……”。

生8:这是一群淳朴的乡亲,你看“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说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生9:这是一群相处融洽温馨的乡亲,你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过过瘾”。

生10:这是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我”,你看“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

师:作者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鲜明,形神俱备,“我”的天真、活泼、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好客,乡亲的淳朴、厚道,在这场“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俗之美,而这一切都只是蕴涵在文中极不起眼但非常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中。由此可见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妙处。

师:好多年前的事呀!但作者依然记得是如此的清晰、写得是如此的细腻啊!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见作者的怀念之深,儿时的一切、故乡的一切都犹如在昨天,历历在目。她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我们先了解一下琦君这个人。

(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琦君的情况及有关她的心语)

生1:从细节和简介中,我觉得作者怀念的是故乡,是母亲。

生2:我觉得作者怀念的是儿童时过新年的那种热闹气氛。

生3:作者还怀念故乡里邻里之间的那种温馨的人际关系,即故乡的淳朴民风。

生4:怀念喝春酒、会酒时的那种浓郁的乡情。

师:这就是说“春酒”是作者“思乡”的一种代表。

师:所以,在这春酒里就不仅仅是春酒味了,你认为它还应含有什么味道?可以用“春酒有___________味道,它是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生1:春酒有民俗的味道,它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2:春酒有思乡的味道,它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春酒有母亲的味道,它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4:春酒有道地的家乡味道,它是“乡音无改鬓毛衰”。

师:(小结)这一壶春酒啊!乡情、亲情、民俗、童趣融入这一壶春酒中,道尽作者诗意的心情啊!故乡的酒,母亲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四、品读诗化语言

师:琦君以中国传统女性温柔宽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你发现了吗?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可以是:最能抒情的,语言最好的,描写最细腻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还可以是你似曾相识的……总之,只要你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读出你真挚的感情,就行。

生1:(读“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这儿是一个比喻句,形象写出了作者少时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2:(读“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让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最能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那一声叹息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啊。

五、拓展迁移露一手

师:其实像琦君这样的游子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吗?

生1:余光中,他写了一首诗《乡愁》。

生2:舒兰,他写了一首《乡色酒》。

生3:还有来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领袖宋楚瑜。

师:我们来听朗读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再次去体会海外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吧。(生听朗诵)

师:在琦君笔下,乡情是那一壶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融入这壶春酒,它道尽作者诗意的心情,在余光中笔下,乡情是手中的船票,它寄托着作者深深的追思之意,让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为逝去的或者正在进行的美好时光“摄影”吧,可以用以下句式写:“在我心里,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4:在我心里,分数是衡量我进步的标志,它是父母沉甸甸的希望。

生5:在我心里,母爱是我梦中的纸船,它寄托着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师(总结):《春酒》是作者记忆中的乐园,是作者心灵的理想国,故乡的真切与儿时的印象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朦,这一壶春酒,这一场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啊。

六、作业设计

1.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2.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教学反思〕

春酒课堂实录 篇4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 费兰华

师: 上课!同学们好!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节日? 生1:我喜欢‚六一儿童节‛。生2:我喜欢元宵节。生3:我喜欢春节。生4:我也喜欢春节。

师: 春节俗称过大年。同学们为什么喜欢春节呢? 生1:因为春节能给我带来最大的快乐。生2:春节时我能收到许多压岁钱。

生3:春节时还可以尽情地放鞭炮,放礼花。生4: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幸福快乐。师: 请将你过年时印象最深的事情讲给大家听。生:(学生自由谈,互相交流)略。

(此时同学们渐进佳境)

师: 刚才同学们有的谈到过年的风俗;有的讲述的是过年时开心快乐的事情;那么这节课我们共同去感受琦君儿时过年的自由和快乐,品味那尘封多年的春酒。

(点评:联系生活式的课堂导入,宛如小河流水,清新自然;较好的创设了学习情境。)生:(倾听)。

师:(点击大屏幕)

师: 请同学们介绍作者琦君。同学们一定查阅了许多有关琦君的资料,请将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给大家。生1:琦君是台湾女作家,擅长写散文。

生2:她的家乡是浙江,后来去了台湾,她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亲人,写了许多思乡作品。

生3:她的作品有《桂花雨》、《烟愁》、《细纱灯》等,都收在《琦君散文》里。

(点评:课前学生搜集资料,课上学生介绍作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中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要想真正的了解一位作者,就必须走进她的作品。(点击大屏幕)请同学们带着大屏幕上的问题,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整体感知课文。(限时5分钟)(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记叙了那些事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限定时间读书,高效!选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关注学生的学习个性。)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你在读课文时,有读不准的字音吗? 生:(学生说自己读不准的字)师:(点击大屏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煨炖 枸杞 薏仁米 橄榄 家醅 如法炮制 手指甲 ..........生:(同学们接力式读字音)

师:请同学们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生:文章主要写的是喝春酒和喝会酒这两件事。师:(板书)喝春酒 喝会酒 生: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师:(板书)思乡

师: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尽情地陶醉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之中!(点击大屏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圈点批注法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看谁找的语句最吸引人!(限时5分钟)(问题:文中的人物是通过许多很有情趣的描写来体现的,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并谈谈理由。)生:(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读课文,找语句或词语)

(点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在读书中运用学习方法。)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你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在你心中也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下面小组交流2分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你的讨论成果。生:分小组讨论。

师:开始汇报讨论成果。可以小组成员互相补充汇报,也可以派代表汇报。

生:我喜欢的语句是149页‚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喜欢的理由是;这是文中对我的描写,写出我的天真幼稚和活泼可爱。

师: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句话?理由和他不一样的。

生: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姑娘的天真幼稚,活泼可爱。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就更加全面了,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语句。还有哪些同学找到的是文中对我描写的句子?

生1;我找到的是149页‚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句话中‚偷偷‛写出了我的调皮和天真。生2:我找到的是149页‚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它写出了我对酒的珍惜,舍不得喝。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1:不是对酒珍惜。是因为她小,不敢喝酒。所以只能端着闻着。生2:这个句子写出了她端着酒想喝又不敢喝的心理。生3:我补充,这句话还从侧面写出母亲酿的酒香。

师:说得很好,我非常欣赏这种从不同角度来回答问题的方法。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出母亲酿的酒香? 生1:‚酒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的小花猫,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写出母亲酿的酒香,连小花猫都喜欢。

生2:我喜欢下面的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既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和母亲酿的酒香,又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和对我的喜爱。尤其‚靠‛字用得非常好。(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

师;作者除了对文中的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外,还对哪些人物进行了描写? 生1:还有对母亲和乡亲的描写。

生2:对母亲描写的语句有‚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写出母亲的热情和以自己酿的酒香为荣的兴奋。生3:还有‚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的仔细地告诉别人。‛这句话写出母亲的善良淳朴,热情爱帮助别人的性格。生4:我认为母亲她很傻。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生5:我不这样认为。母亲‚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很少吃‛不等于一点都不吃。‚总是分给别人吃‛,说明母亲心里想着他人,这句话恰恰写出了母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师:(对生4说)你理解了吗? 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很好,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母亲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还很多,课下的时候可以继续交流。

师: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形象,把事情写得那么富有情趣,你知道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吗? 生:细节描写。师:(点击大屏幕:细节描写的内容)生:(齐读细节描写的内容)

师: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种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师;琦君的语言是如此的美,春酒的味道是如此的香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体味到其中的甜美。下面我们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来配乐朗读。生1:我喜欢喝会酒那部分。生2:我喜欢喝春酒那部分。

师:那么我们就分成两组来读,看哪一组读得好!(小组推荐的同学要分出层次来,有读课文最好的,也要有最近朗读水平提高较快的同学。)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思考还有哪些问题。生:(师生合作分组配乐朗读)

(点评:分组朗读,创设竞赛氛围;配乐朗读,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师:好的文章真的是越读越有韵味,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听读后,你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生1:文中的‚巴结‛一词和‚他巴结别人。‛中的‚巴结‛有什么区别? 生2:文中的‚巴结‛一词是方言,指人做事勤快。而‚他巴结别人。‛中的‚巴结‛是‚讨好‛的意思。

师: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好,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不同。生1:为什么喝会酒非要邀请十二个人呢?

生2:因为一年当中有十二个月,所以要请十二个人。

生3:不对!可能他们村子很小,没有那么多的人,只能凑够十二个人。

生4:你们说的我都不赞成!十二个人代表十二个属相,必须是十二个不同属相的人。生5:也许他们认为‚十二‛是个吉祥数字。

师:同学们都非常富有想象力。我认为‚因为一年当中有十二个月,所以要请十二个人。‛和‚十二个人代表十二个属相,必须是十二个不同属相的人。‛这两种说法比较切合实际。生1: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前面写‚母亲从不喝酒‛,后面却写‚母亲两颊红红的‛呢? 生2:那时因为母亲高兴才‚两颊红红的‛。

生3:文中的母亲为什么让小孩子喝酒呢?允许小孩喝酒吗? 生4:因为母亲酿的酒甜,所以允许小孩子只喝一点点。生5:文中的母亲只让她‚舔一舔‛,并没有真正的让小孩子喝酒。生6:因为母亲酿的酒在当时是一种美味,所以我盼着喝春酒。师:同学们各抒己见,我认为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很好,‚文中的母亲只让她‘舔一舔’,并没有真正的让小孩子喝酒‛她紧紧地抓住了‚舔‛和‚喝‛这两个字……希望在课下时继续讨论。大家看书都非常认真,提出的问题也很有价值。我也有一个问题想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点击大屏幕)(问题:如何理解文末一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生1:这一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生2:作者怀念家乡的春酒,是为了怀念家乡的人,是为了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师:同学们可能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兴趣我们课下再多多交流和探讨。

(点评: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因为教师关注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共同提出研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为充分的体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师:琦君以温柔醇厚的情怀,细腻温婉的笔致,构造了一幅幅充满浓浓乡情的生活画卷,畅饮春酒的同时,又为自己斟满了香醇的酒酿,你一定也有许多的思乡作品要急于告诉大家。

生1:我给大家介绍一首余光中的《乡愁》。(背诵乡愁)生2:我曾经读过司马中原的《乡愁》。

生3:费翔唱的《故乡的云》也是思乡作品。师:有会唱的吗?请给大家唱上几句。生:我会唱。(唱故乡的云)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思乡作品。老师也推荐两部作品给大家。(点击大屏幕)琦君的《桂花雨》和《烟愁》。如果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交流和探讨。彼此成为书友。好吗? 生:好!

(点评:引导学生积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内课外融合。)

师:读琦君的文章就好象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那魂牵梦绕的江南令她愁肠百转,难以忘怀。一杯春酒,醉了母亲,醉了我,醉了无数读者的心,撩惹起我们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飞向自己记忆中美好的快乐之乡。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点评:看了这节教学实录,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体现得比较充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平等对话,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品尝这杯浓浓的“春酒”。它醉了上课的师生,也醉了看课的人们。

点评者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春酒》读后感 篇5

“我”思念故乡的特产小吃:春酒、粽子、杨梅、桂花卤、桂花茶……尤其是元宵灯花,家家邀饮春酒,是最令人兴奋的。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着一大包回家。母亲在冬天泡下八宝酒,到喝春酒时,就会请大家共同品尝,此酒可以补气、健脾、明目。母亲怕“我”贪杯太补了,会流鼻血,是不允许我多喝的。每次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我”的嘴巴,但“我”还是偷偷地舔了舔指甲缝的八宝酒。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种老酒,颜色深黄,因此又叫黄酒。这是中国自酿的酒,具有中国民间的科学方法。这种酒有点儿酸,气味喷香,在酒里加几个鸡蛋,再加些糖那就非常美味可口了,可以补心、补血。曾经,我哥哥从绍兴带来了一对绍兴老酒,说是给父亲喝的。我对于这苦老酒,却是喜欢的,但只能说是喜欢而已。普通的酒味,不外乎辣和甜,这酒却是焦苦味;普通的酒是白色或黄色或红色,而这酒却是黑色的,像药水似的。听哥哥说,绍兴花雕是十年陈酿,所以这酒非常的浓,而且异常香甜。听哥哥的朋友说,这酒的酝酿方法很特别,是将已经酿过了的高粱,锅上重炒,再行酿,结果都以为比平常的酒还好,因其味焦苦而色黑,故叫作苦老酒。苦老酒与外国的白兰地及葡萄酒、金波酒相比,自然无其名贵,但我所喜欢的还是苦老酒,也不是因为它的苦味与黑色,而是喜欢它的乡土风味。

《春酒》读后感二

最近,看了《春酒》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美好,而《春酒》里的故乡更是让我向往。

《春酒》当作如此读,我们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那逝去的一切是那么清晰而美好地在记忆深处招摇,撩惹起我们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呀。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琦君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具体到《春酒》一文,琦君就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的味道”展开。文末那句从心底发出的深深的感叹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些内容使这篇散文凝练、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琦君的多数散文,都以类似的清新文字和素淡笔调,将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的感受。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其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她驾驭文字得心应手,善于营造隽永温馨的氛围。琦君的文字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出的精粹与平和,她写人物、抒情怀,就有了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柔蕴藉。

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做到这一步,必须做到:1、平易;2、净化;3、蕴藉;4、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即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琦君描绘人物鲜明细腻,亲友、长工、母亲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母亲的宽容、善良、勤俭,在琦君温婉流畅款款细叙的笔下,得到了极为传神的刻画。

看完《春酒》,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也感受到作者的精彩文笔。

《春酒》读后感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是每一个远离故乡漂泊的游子都无法抹去的情怀。故乡是你离开后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你走到天涯海角都无法割舍的怀念。离开故乡越久,故乡的一切反而越加亲切和清晰。琦君的散文《春酒》正是一篇优美的游子思乡的散文。《春酒》主要围绕“我”、阿标叔和母亲,讲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乡喝春酒、会酒的场景。琦君远离故乡几十年,家乡的一草一木,故土的风情人物,没有模糊,反而越加鲜活。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春酒》语言朴实无华,却是饱含深情厚谊。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年华,故乡是一个人最大的牵挂,牵挂家乡的点点滴滴。琦君为我们讲述了她美好的童年,善良宽容温馨的母亲,热情好客的阿标叔,民风淳朴的乡里乡亲,那一碗浓浓的春酒,给予琦君童年多少欢乐,如今又承载远离故土的琦君多少深深的乡愁。

琦君儿时的春酒是甘甜的,因为是在故乡,有母亲,有玩伴,有乡邻。如今事过境迁,琦君远在大洋彼岸,再酿春酒,却终没有那浓浓的“家乡味”。“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这一问,何人能答?琦君1949年离开大陆后在美国定居,她为什么不能再踏故土、再品春酒?假使又是一年春节时,琦君老人回来了,就真的可以找回“家乡味”了吗?母亲何在,童年何在,乡里乡亲何在?乡愁啊,原来真的是一杯浓浓的酒。

《春酒》教学案例 篇6

孔雀中学

潘秀萍

【案例背景】

《春酒》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所选的一篇文章,也是温州籍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全文以回忆故乡过年时的种种习俗为内容,表现她长于为之的乡思乡愁主题。无论是幼时的童真童趣,还是热情善良的母亲形象,抑或是其乐融融的乡亲们,都留着琦君深深的眷恋。《春酒》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文本中的鲜活形象,唤起他们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和零散的知识结论。我想这既是对语文“人文性”的正确解读,也是我们家乡人对琦君的最好缅怀与纪念。【案例描述】

片段

一、精心导入,激发情感

导入语:九十年前,她出生在温州永嘉的一个旧式大家庭中,在那儿度过的童年,使她终生梦萦魂牵。有人说雁荡山的雄伟广阔开拓了她的胸襟与真诚,楠溪江的婉约造就了她的温柔与稚情„„即便移居台湾几十年,故乡始终在她笔下,在她心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琦君的《春酒》,陪她品着美酒叙叙旧„„(在教师的诗意的导入过程中,学生听得很认真,很投入。似乎急于进入课文学习,了解《春酒》的内容和琦君的思念)

片段

二、资料助读,感知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接近课文情感,学习时更投入,在阅读文本之前的作者简介中,我特意选择了几则与本文主题联系紧密的语段,让学生感受琦君其人其文其情。

琦君,1918年出生于温州永嘉在温州农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直至十岁左右迁居杭州。1949年迁居台湾,直至2001年才第一次重返温州永嘉,距上次离开已隔57年之久。

主要作品:《青灯有味忆儿时》《万水千山师友情》《水是故乡甜》《烟愁》

提问:请根据琦君的经历和作品标题猜想琦君作品的基本主题。

(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想象与猜想中了解一个阔别家乡多年的老人对故土的思念、对童年的追忆和对亲朋旧友的怀想,借此更好地让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所需的情感状态中)

片段

三、词句品读,深化情感

在导入课题后,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说说文章围绕春酒写了些什么事情?学生很快能够说出:写的是我小时候过年时和乡邻们喝(母亲酿的)春酒的故事。

我追问:同学们觉得作者最怀念的会是是哪些片段呢?为什么?

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但七八个同学发言的内容不外乎这么三点:我童年的天真可爱之处,母亲慈爱热情的形象和乡亲们其乐融融的氛围。

【品读】在对文本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我让学生分别寻找表现“我童年的天真可爱”“母亲的慈爱热情”“乡亲们其乐融融的氛围”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品读提示:根据你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初步理解,对你认为最重要的字词语句进行语气、节奏和情感上的处理,并简单地说说理由。)

学生的发言包括:

生1:我觉得“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句非常好。特别是“偷偷地”“多少个指甲缝”将一个小孩子的调皮与可爱写得非常有趣,很真实地表现了小孩子“偷喝成功”后得意的心理,我觉得很好。

生:我觉得“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这句最能体现我的童真童趣。特别是“端着”“闻着”人摔倒了辈子还“捏着”,几个动作就写出了我幼时极其喜爱八宝酒的情形。

师:你觉得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感觉? 生:应该读得很陶醉,很庆幸的感觉。师:你想象着作者当时的情景,试着读读看。

(生模仿着端杯子时的陶醉表情和依然捏着杯子的窃喜,读得很有味)生:我觉得“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句很有趣,无论是对小花猫的细致观察,还是作者当时的心理描写,都能反映出我幼时的天真活泼。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句非常有意思,尤其是“一马当先”“肚子鼓鼓的”“捧一大包”等词语写出了我的活泼,以及“贪心”,这是小孩真正的童真童趣的流露,我觉得这是会令人很怀念的时光。

依此学习方法,学生又分别通过文本字词研读,说了文中的母亲形象和众乡邻们其乐融融的情景。

片段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乡思乡愁是琦君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除了《春酒》,我们可以在她很多文章中寻觅到其踪影,让我们再来朗诵几个精美的语段,再次感受琦君的思乡情怀。

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士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

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洌甘美吗?(《水是故乡甜》)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乡思》)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烟愁》)

师小结:乡思乡愁,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痛,却也是他们永远吟唱着的歌。有人化它作一轮明月,寄乡愁于明月;有人化它作一封家书,让鸿雁传愁思;琦君却将它寄寓在春酒中,在故乡的水中,甚至水果蔬菜鸡鱼鸭肉中,一切极平常,却让她一写再写,只因家乡味难忘,思乡情难了„„(播放《故乡的云》MV,在歌声中结束课堂学习)

【案例分析与思考】

《春酒》作为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在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真切地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浓烈乡思乡情。但我们该如何高效地达到这一目标,或者推而广之,对于这一类型的散文,又该怎样进行教学呢?通过《春酒》一课的教学,我想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视听结合,营造课堂氛围

对于《春酒》这类饱含深情的散文而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课文内涵,宁静甚至“深情”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往往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比如我的导入语部分,我特意摘录了几位名家在写琦君时的优美句段,将它们串联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我预期的学习状态中。在第二部分资料助读部分,选了作者离乡达57年之久,以及作品的标题,选择这些材料是为了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初步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以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至于最后《故乡的云》的MV的播放,则不仅是为了维持一种课堂氛围,善始善终,也是出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的需要。

二、“读”“品”结合,唤起情感体验

散文的语言虽不像诗歌那样精练,内涵丰富。但琦君的这篇《春酒》在语言上既有生动活泼之处,也有含蓄隽永的地方,需要细细地朗读品味才能真正地读出其中的滋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让学生分别就“童真童趣”“母亲形象”和“乡邻形象”三部分让学生筛选语句、品读字词和有感情地朗读,直接的目的是还原我思念的“对象”之美好之处,从而为后面把握作者思乡之情做铺垫。从实际上课过程中来看,对词句的“品”与“读”,让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味道”,读出了作者想说却未明说的东西。换言之,正是在这种“品”与“读”中,学生在心理上或者说情感上真正地认同了作者所写的这些东西是鲜活有趣的,和蔼可亲的,失去了是值得惋惜的是值得怀念的,正是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这种情感体验,才让后面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三、“内”“外”结合,体会作者深情

《春酒》教学调控片段与分析 篇7

一个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时,是这样教学的:

师:电影导演在拍人物特写的镜头时要拍哪些内容?

生: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

师:如果请你当导演,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生:我最想拍“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因为这个镜头写出了母亲非常高兴,虽然她没有喝酒,但是她的神态像喝了酒。

师:如果你想拍这个镜头的话,你最关注母亲脸上的哪一种神态?

生:她的两颊红红的。

师:这写出了母亲内心怎样?

生:内心十分高兴。

师:很好。(教师面向其他学生)如果你去拍这个镜头,还会去关注母亲脸上的哪种神态?

生:我会去关注母亲脸上的得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家都喝了母亲酿制的八宝酒。

师:我有一个设想,如果我是导演的话,我不想拍母亲的得意,因为母亲“高兴得两颊红红的”,我想改为“腼腆”,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腼腆”是一种害羞的神情,而“得意”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

师:显然这里的“得意”是一个褒义词,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得意洋洋,是听到别人赞扬的喜悦。

【且行且思】

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学生借用拍电影的技法分析文本的人物、景物、情节的细节片段,体味人物形象和所表现的主题,这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导演调控”式品读文本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剖析导演拍人物特写的技法,让学生了解了拍人物特写应体现的要素。在学生找出“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两颊红红的”和“得意的实质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母亲的形象和性格”。在这个片段中,教师还故意安排了一个“设想”——让母亲“腼腆”起来,学生不同意的理由非常充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对文本中重点语句、关键词语的品读。同时,学生在捕捉这个特写镜头时,在头脑中已经经历了联想和想象的过程,母亲平凡而高大的形象也就深深扎根在脑海里了。

由此可见,适时适势地运用“导演调控”式品读细节,比“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并赏析”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上一篇:房产物业财务工作计划下一篇:市容中队长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