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精选8篇)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 篇1

政治(理科)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物质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2、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

B.劳动

C.世界的物质性

D.意识

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

联系 C.客观存在性

运动

D.客观实在性

运动

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B.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C.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5、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在黑夜间翻耕的土壤中,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而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表明()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的天象。整个日全食的过程分成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阶段。对地球上的某一具体地点来说,平均大约370年才能出现一次日全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B.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7、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尊重知识,尊重权威

8、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政治试卷 第1页,共5页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建设好我们的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历史目标奋勇前进。这段话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意识具有目的性

D.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0、优秀的影视作品打动观众的不是靠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场景,而是要能启迪观众“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体现了()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

作为根本出发点()

A.自己的需要、喜好

B.上级的指示

C.领导的意图

D.当时当地的客观事实

12、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1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15、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1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

政治试卷 第2页,共5页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讲究意境,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总是能具体历史的统一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1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条件性

D.无限性

18、培根说:“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要靠实践来检验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能够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反复性

C.具体性

D.上升性 20、“如果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如果你想了解砒霜是否有毒,也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才知道。”这一说法()A.否认亲身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B.否认,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取认识 C.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否认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2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意识

B.运动

C.联系

D.矛盾

2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C.全面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观点

23、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24、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5、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原理”,说的是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蕴涵的哲理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整体离不开局部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发展是不平衡 26、2013年元旦以来,号称“史上最严的交规”在全国开始实施。某市及时对城区所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既很好地解决了堵车问题,又减少

政治试卷 第3页,共5页

了市民的被动违规现象。这一做法()

①把握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使部分的功能超越了整体功能 ③坚持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注重了从部分出发优化组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94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28、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能成就大事,这强调了()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C.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

D.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2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①同一性

②斗争性

③普遍性

④特殊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商品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的这种关系体现了矛盾的()A.同一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二、综合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在太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了12个字总结此次任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哪些道理?(12分)

政治试卷 第4页,共5页

32.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者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说明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12分)33.33.对于治理雾霾,国外城市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如洛杉矶就成功地实现了消除烟雾,还公众蓝天。这座美国的“烟雾城”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材料中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6分)

政治试卷 第5页,共5页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 篇2

1. (广东省阳江一中2011年高三联考)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 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 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 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 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 (山东省青岛市2012届高三期末检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1月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 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 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 就必须学习哲学

B.学了哲学, 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1. (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一检”) 我国的许多典故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 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 (安徽省淮北市2012届高三“一模”) “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 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 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 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 终于躺下, 死去。”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3. (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有的同学说:“我多么希望上帝赐予我力量, 让我变成一个学习上的天才。”下列观点与该同学观点一致的是

A.气者, 理之依也

B.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C.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D.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北京市海淀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试)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转化, 使这种辩证法摆脱了其最后的神秘外壳。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直接理论来源, 并对其丰富和发展 (2) 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使之和唯物主义相结合 (3) 是自己所处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A. (1) (2) B. (1) (3) C. (2) (4) D. (1) (4)

2. (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下列做法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C.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1. (河南省郑州市2012届高三“一检”)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 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 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2. (江西省南昌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调研测试) 下列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蕴含相近哲理的诗句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B.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D.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3. (上海市十三校2012届高三联考)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 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 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这一命题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 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C.夸大了相对静止, 是绝对静止论

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 “你最痛苦的时候, 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山东省日照市2012届高三12月月考) 阅读漫画《感受不同》, 它告诉我们

(1)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3)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4) 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 (1) (2) B. (2) (3) C. (2) (4) D. (1) (4)

3. (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一位患者总是疑心自己吞食了一条虫子。医生用药使其呕吐, 并将一虫子放入呕吐物中, 告诉病人虫子已经吐出, 那人的病随之痊愈。这表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4.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统测) 古语云:“时进则进, 时退则退, 动静不适其时。”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

A.既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 又要从过去和未来的实际出发

B.把事情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有机结合

C.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方针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考试) 下面诗句中, 与“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表达的哲理一致的是

A.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B.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C.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D.草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

2. (四川省内江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1年8月1日, 在距离我国大陆约10000公里的东太平洋,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带着从5180米的海底采集的生物标本, 顺利浮出海面。自2011年7月21日开始, 这艘长8.2米、宽3.0米、高3.4米, 空重不超过22吨的潜水器, 在这片海域共进行了5次下潜, 顺利完成了本次5000米级海试任务。

有人认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 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 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体能动性

2. (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考试)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我们的事业, 需要的是手, 而不是嘴。 (童第周)

B.从学习中寻求真理, 从独立中体验自主, 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李开复)

C.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穆罕默德·尤努斯)

D.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

3. (湖南省十二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但“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 因此,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1) 把学习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 (2) 学习知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和归宿 (3) 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基本来源 (4) 虚心学习他人间接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4.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12月月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 为研制抗疟的药物,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研团队, 一方面埋首研读中医古籍, 从中获得启示, 一方面进行大量的临床实验。经过思考与分析, 他们发现用温度控制在60°C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 其提取物对鼠疟的抑制率有明显提高。历经反复实验, 最后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小组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 明确了青蒿的最佳采摘时节, 确定了青蒿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中国医药工作者将这一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命名为青蒿素, 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1) 医药工作者既埋首研读中医古籍, 又进行大量的临床实验, 从哲学上讲, 体现了获得认识的哪两个途径?

(2) 从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应当怎样对待科学研究? (选择哲学的一个观点回答)

八、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 (沈阳四校协作体2012届高三12月月考) 读下面漫画,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1) 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2)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3)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4)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1) (2) B. (1) (3) C. (1) (4) D. (3) (4)

2. (广东省普宁市英才侨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 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B.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D.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

3. (浙江省温州八校2012届高三期末联考) 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曾评选“1+1=2”为最伟大的科学公式之一。但人们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相加。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意识能揭示事物的规律

D.事物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

九、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 (安徽省巢湖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圆圈里面是已知的, 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 圆圈也就越大, 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1) 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2) 认识具有反复性 (3) 认识具有无限性 (4) 真理是具体的

A. (2) (4) B. (1) (3) (4)

C. (1) (2) (3) D. (1) (3)

2. (广东省茂名市2012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B.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

C.物质决定于意识

D.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3. (安徽省淮南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发展具有普遍性

4. (江苏省盐城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 “不管黑猫白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经典论述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 在“黑白猫”经济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不管黑猫白猫, 不是绿猫就抓不到老鼠”的“绿猫经济”。意思是, 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 在未来是争夺其他地方知识精英或者挽留本土知识精英的重要变量。知识经济和开放的世界人才流动体系给予了知识精英挑选自己处境的特权, 于是, 青山绿水将比银元钞票更重要。这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 (江苏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近年来, 随着各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 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气频发。专家指出, 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 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这说明

(1)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2) 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 (3) 事物的联系是自在的 (4) 事物的联系是固有的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2.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期末考试)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 该定律认为, 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 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 封闭的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 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 “熵定律”表明

A.联系是指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万事万物不能作为个体事物而存在, 只能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

C.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一事物若失去了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十一、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1.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学情调研卷)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1)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2)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 (3)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4)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A. (1) (2) B. (1) (3) C. (2) (3) D. (3) (4)

2. (江苏省海门市悦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期中考试) 一窝蚂蚁多达万只, 但它们分工明确, 蚁后负责产卵、繁殖等;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等;兵蚁负责抵御外侵、保护家园。这启示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做到

(1) 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2)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 (1) (2) (3) B. (1) (2) (4)

C. (2) (3) (4) D. (1) (3) (4)

3. (河北省唐山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2011年, 达斡尔族以一系列的民族优惠政策为契机, 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不断优化发展结构, 改善发展环境, 着力改善民生, 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达斡尔族人民幸福指数提升得益于

(1) 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的条件 (2) 注重了事物结构的优化趋向 (3) 在新质的基础上把握了量变 (4) 正确改造了环境变化的规律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4.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下列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成语是

A.田忌赛马B.按图索骥

C.刻舟求剑D.杞人忧天

5. (上海市普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1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的形势, 把扩大内需作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 指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运用联系的观点, 说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十二、发展的实质及前进性与曲折性

1. (广东省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学业水平考试) 当前, 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体现出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 (安徽省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幸福, 不愿承担痛苦, 但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其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3. (山东省即墨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2011年10月13日, 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 十多名路人经过却未施援手。后来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但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 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2011年11月20日, 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 私家车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 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

4.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 2011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结合国内外的形势,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 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 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十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期末检测) 下列选项中与俗语“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C.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D.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2. (重庆市2012届高三期末考试) 在《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中有这样的记述: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这说明

(1)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2) 事物都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3) 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4) 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十四、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1. (安徽省蚌埠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考试)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砷元素含有剧毒, 会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 发现一种新的细菌, 能够利用有剧毒的砷进行新陈代谢, 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结构元素。科学家对砷元素的研究表明

(1) 人们对砷元素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 砷元素与不同生命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 科学家的研究实验使砷元素与某些生命体建立起了有利联系 (4) 砷元素的性质在不同的生命环境中发生了相反的转化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2. (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为同一性所制约

C.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3. (江苏省宿迁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统测) 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A.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B.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C.只要遇到菠萝, 盐也会发出甜蜜的味道

D.当你用手指着别人时, 别忘了有三个指头正对着你自己

十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漫画《画靶》意在讽刺主人公

A.违背真理的反复性

B.否认矛盾、回避矛盾

C.忽视意识的能动性

D.无视实践的物质性

2.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检测) 国务院决定, 从2012年1月1日起, 先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再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上述材料中进行试点的做法主要基于

(1)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 (1) (2) B. (1) (3) C. (3) (4) D. (1) (4)

3.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醒:不要急于扶起, 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十六、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1.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主要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A.坚持全面的观点, 分清主流与支流

B.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

D.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2. (浙江省杭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 2011年对中国来讲是承前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 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篇章

C.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 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 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广东省珠海市2011年9月高三摸底考试)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体现了

(1)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2)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4) 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十七、辩证的否定观

1. (四川省绵阳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011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50周年。他提出的“移步 (改革发展) 不换形 (京剧的本质形态不能变) ”思想至今仍指导着京剧的发展。“移步不换形”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辩证否定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辩证否定就是要坚持肯定一切

2.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勇于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材料体现了

A.制度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B.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实践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原动力

D.制度创新是实践创新的目的和结果

3.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2011年10月5日, 美国苹果公司宣布, 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在众多中国网民的追悼中, “创新”无可避免地成为关键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AppleII台式电脑开始, 直至近两年令其声誉达至顶峰的iPhone和iPad等产品, 乔布斯在所涉足领域都给世人留下了印象深刻的颠覆性创新。乔布斯的创新凝聚在“指尖上”, 而创新灵感则来自于对大众消费潮流的前瞻性理解。在乔布斯眼里, “潮流”不在当下, 而在不远的将来。

(1) 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 分析乔布斯眼里的“潮流”的合理性。

(2) 美国硅谷有句老话:“没人陪你吃午饭时, 你得自己吃掉它”, 寓指当产品喝彩不够时, 创新者要敢于扬弃、推新, 实现产品嬗变。这句话也诠释了乔布斯的创新历程。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 谈谈乔布斯的创新历程给中国创业者的启发。

十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高三四校联考) 随着中国居民个人财富的增加, 出于保护婚姻双方权益的需要, 2011年8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 对房屋所有权在婚前与婚后归属做了详细说明。这种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法律要维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B.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则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教学质量检测) 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进步的同时, 程度不一地面临道德“气候”滑落的难题。道德“气候”的现状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十九、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质量检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 这里的“时务”喻指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规律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段斗争规律

2.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指出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其依据是

(1)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 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A. (1) (2) B. (3) (4) C. (1) (3) D. (2) (3)

二十、社会历史的主体

1.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阶段测试) 梁启超认为,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 舍英雄几无历史”, “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1) 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 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4) 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A. (1) (3) (4) B. (1) (2) (4)

C. (2) (3) (4) D. (1) (2) (3)

2.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心上, 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从哲学上看,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3.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2届高三测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般来说, 只有当某一产业占一国GDP的比重超过5%时, 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性产业。这些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2010年文化产业仅占我国GDP的2.75%, 与5%的目标尚有不小距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 分析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蕴涵的道理。

二十一、价值观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山东省济南市2009级高三12月月考) 老人跌倒, 扶不扶?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 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1~2题。

1.据某网站调查, 44%的网友选择“不会搀扶”, 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 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自己一定会扶, 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 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4)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 (1) (2) (3) B. (1) (3) (4)

C. (2) (3) (4) D. (1) (2) (3) (4)

2.“扶不扶老人”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 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我们必须

(1)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 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各种选择 (4) 两利相权取其轻, 两弊相衡取其重

A. (1) (2) (4) B. (1) (2) (3)

C. (3) (4) D. (1) (2)

3.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第三次调研试题) 漫画《读书“三部曲”》表明

(1) 人们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 书籍对人们选择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3) 人们的思想境界总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4) 价值观对人们选择书籍具有导向作用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二十二、人的价值的内涵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 (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三10月月考) 2011年9月23日, 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的屠呦呦, 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 (治疗疟疾的药物) , 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说明

(1) 人的素质越高, 人生价值越大 (2)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3) 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4)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 (1) (2) B. (2) (4)

C. (1) (2) (3) D. (2) (3) (4)

2. (山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复习备考测试) “免费午餐”是由部分媒体人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的慈善行动, 这一活动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惠及一千万农村孩子。2011年10月26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民间慈善获得了政府回应, 民间探索引领国家行动。这表明

(1) 立场不同, 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3)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A. (1) (2) B. (2) (3) C. (3) (4) D. (2) (4)

3. (山东省日照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模块考试) 一位哲学家说, 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 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 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

A.自觉地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C.全面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由社会向个人提供各种条件

4.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教学质量检测) 下面是一位法律专业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

我选择到最基层———农村去工作。我想人是要有点理想的,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在农村, 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 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为使更多人学法、用法, 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3年过去了, 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翻番, 不少村民喜迁新居, 村里时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1) 有人说, 大学生当“村官”, 是大材小用。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评析。

(2) 结合材料,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 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答案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

1.D 2.C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1.D 2.C 3.C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A 2.C

四、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1.B 2.D 3.D

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B 2.A 3.B 4.C

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D

2. (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比, 认为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是错误的。 (2) 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 (3)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是充分利用客观规律的结果。

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C 2.C 3.D

4. (1)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 答案示例: (1) 医药工作者对于青蒿的特性进行分析与综合, 提高对青蒿认识的整体性、全面性, 启示我们要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2) 医药工作者对于我国中医古籍中关于青蒿的记载, 既继承和保留其积极意义和合理成分, 又进行大胆革新, 使其发展到新的阶段。这启示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3) 青蒿素的研制经历一个在实践基础上,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多次反复, 逐渐深入并获得真知的复杂过程。这启示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要坚持实践的观点。 (4) 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善于在曲折中前进。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科学研究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既要明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也要积极面对所遇到的曲折和失败。

八、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B 2.D 3.A

九、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D 2.A 3.B 4.D

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C 2.D

十一、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1.B 2.C 3.A 4.A

5. (1)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有利于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拉动经济增长。联系具有多样性, 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在欧债危机、美元危机等不利国际经济形势下使我国经济稳中求进, 必须扩大内需,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能增加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 (2)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优化分配结构,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变化、发展, 因此, 我们要创造条件, 构建新的具体的有利联系, 促进事物发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十二、发展的实质及前进性与曲折性

1.A 2.B

3. (1)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道德问题。 (2)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小悦悦事件”就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3) 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小苗苗”的获救, 广大市民对潘先生的高度赞赏, 以及“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都说明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确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 (2)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国经济要“稳”, 要做到“四个保持”, 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我国经济要“进”, 要实现三个“新”, 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3) 事物是发展的,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稳”是前进的基础, “进”是发展的方向。“稳”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稳中求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 要用对立统一 (全面) 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 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稳中求进, 就是既要“稳”, 也要“进”。不“稳”无法“进”, 不“进”难以“稳”。两者互为条件, 相辅相成。

十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D 2.C

十四、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1.A 2.B 3.A

十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1.B 2.B 3.A

十六、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1.B 2.C 3.C

十七、辩证的否定观

1.B 2.C

3. (1)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乔布斯的创新灵感来自于对大众消费潮流的前瞻性理解, 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相对的, 当下的大众消费潮流会很快过去;运动是绝对的, 只有把潮流定位在将来, 才能形成真正的创新性成果。 (3)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乔布斯把创新凝聚在对大众消费潮流的前瞻性理解上, 体现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1)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其实质是“扬弃”。乔布斯敢于扬弃、推新, 启示中国创业者既要学习研究已有的经营管理知识, 又要敢于怀疑与突破, 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乔布斯从对大众消费潮流的前瞻性理解中获取创新灵感, 启示中国创业者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3)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乔布斯给世人留下颠覆性创新的成果, 启示中国创业者要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十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C 2.B

十九、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C 2.B

二十、社会历史的主体

1.B 2.A

3.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就是要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十一、价值观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B 2.D 3.B

二十二、人的价值的内涵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D 2.B 3.B

4. (1) (1)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 人生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大学生是人才, 但当“村官”却不是小用。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既奉献了青春和智慧, 也磨炼了意志, 增长了才干, 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2)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 坚持群众观点,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 坚持实践观点,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生活家”与工作哲学 篇3

很喜欢“生活家”这个词。第一次在西湖湖畔看到这三个大字赫然镌刻在一块西湖石上,我的心弦被轻轻拨动。因为一段时间,这三个字总是在我心中若隐若现,逐渐成形。一旦看到它竟然被公开提出,就有了画龙点睛之感,隐隐还有一种天机被泄露的感觉。

“生活家”这个词,第一眼看去,会令人产生罪恶感。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所养成的价值,一向只有工作哲学,工作是人生第一要务,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稍稍闲下来,犯一会儿愣,罪恶感就会油然而生,好像生命被浪费了,被虚度了。现在,有人不但把“生活”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而且还要成为“生活家”,这是对我们的工作哲学的公然挑战。然而,这种工作哲学,这种使用时间和生命的节奏,其实是大可质疑的。

将工作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至少是一种本末倒置。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一种舒适、宁静、沉思的生活,如果短短的几十年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不虚此生。在人生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旅途中,越早到达这个境界,就越早拥有人生的真谛。而工作应当是达到这个境界的手段。我们的工作哲学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

所有超過生存需要的劳作,都是这种错误哲学的后果。在希腊,曾经发生过一场当地居民与中国移民的冲突。原因是中国人的店铺在午休时间都不关门,而希腊人的生活非常懒散,中午会有长长的午休时间。由于中国人不休息,一直工作,就把生意全抢走了,引起当地人的不满。虽然希腊陷入债务危机,懒散的生活方式也许难辞其咎,但是他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哲学不能说不是一种挑战。退一万步说,一旦可以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超出部分的额外工作是否必要?这是希腊这个古老民族用它的社会习俗和生存哲学向我们的工作哲学提出的一个问题。

就像那个脍炙人口的渔夫的故事:一位渔夫在海边钓鱼,钓了几条就收了杆准备回家。一位路过的富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多钓一些鱼?渔夫反问,钓来做什么?富人说,可以把多出来的鱼卖掉买一条船。渔夫问,买船做什么?富人说,可以钓更多的鱼去卖。渔夫问,钓更多的鱼去卖做什么?富人说,那你就会很有钱。渔夫又问,很有钱能做什么?富人说,那你就可以到处旅游,悠闲地躺在海边晒太阳。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已经休闲地在海边晒太阳了吗?我总爱引用这则寓言,原因就是它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哲理:我们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挣钱是目的,还是快乐平静的生活本身才是目的。

上述哲理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些从事创造活动的天才们。而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最佳的人生境界也许不是别的,而是成为一个快乐的“生活家”。

生活与哲学期末 测试题及答案 篇4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中央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 C.先进的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 D.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证了 A.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014年4月1日,智利发生8.2级强烈地震,加上之前的巴基斯坦、海地、中国汶川和日本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专家的

观点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针对地震是否能够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

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3年6月4日,十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到位,主动出击寻找潜藏的“老虎”“苍蝇”。

1996年启动,至今17年过去了,巡视制度在工作内容的调整、制度化改进、组织规模、巡视对象的层次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巡视制度的变化说明 A.正确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属性

7.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因为

A.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对思维和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8.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游弋在太平洋5000多米深海海底,为中国在这片国际海底矿区的开采当探

路先锋,使深海科学能力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逐步拓展。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认识都从科学实验中来的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近年来,IMB公司借助全球第二大超级计算机,成功模拟出基于人脑特征的5300亿个神经元,开发出高智能计算机芯片,并通过对芯片进行编程来模拟人脑的低功率、体积紧凑等特征,使将来的仿人脑计算机具备对空间、时间和环境的识记、感知,甚至做出行动的能力。该项技术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①高智能计算机运算过程将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历史关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下列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标和归宿 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④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表明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的量变一定引起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质变来实现 D.实践是联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14.珠算工具算盘(见图)结构科学,珠动数出,运

算自如。珠子的拨动,会引起运算结果的变化。可见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②局部总是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事物 ④要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多种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2014年 3月18日,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川藏

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重大输变电工程,该工程对于解决藏东严重缺电和无电地区的通电问题,同时推动西藏和四川水电外和经济战略的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该工程的建设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

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认识利用规律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宋国有人卖酒,质量很好,量也充足,而且待客殷勤,他将酒旗挂的老高,诚心诚意地希望有人来买酒。但由于有条恶狗在他店门口,致使酒都变酸了也无人光顾。故事表明

①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一种“网银神偷”被央视曝光。据报道,不法分子使用病毒二维

码发起攻击,截获受害者的支付验证短信进而盗用网银。一时间,人们对倍受青睐的二维码新技术似乎多了种种疑惑。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②新事物往往存在弱点和不足

③实践能够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深化

④认识能促进实践的深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金融和外贸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这说明我们认识问题要正确把握

A.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 B.主次矛盾,分清重点与非重点 C.新旧事物的区别,准备走曲折道路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0.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亲、诚、惠、容”的理念,为进一步推进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注入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理念提出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②权威比普通人更能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和创新的 ④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2.医学研究表明,闹钟可以提醒人们时间,但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的风险。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事物的量变之中包含着质变 ③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两个方面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右边的漫画《两驴吃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非知之难 行之惟难 非行之难 终之斯难 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国家的发展道路时说:“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下列语句与之蕴

含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①要真正体验生命,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②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③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

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1)请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6分)

材料二

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2025 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老龄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给老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并且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畜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1996年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了全面修改,2013年7月l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新老法)正式施行。

(2)根据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

27.27.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完成生活和沟通、古色古香的方块字,出现了严重的懈怠和发展危机,不少青少年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受到了损害,“提笔忘字”的比例超过95%,形成了可怕的汉字发展“沙漠化”、粗糙化。久而久之,年轻一代的汉字优越感、文化自豪感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形成可怕的文化断层。

与此同时,怪癖的字词话语打着创意的旗号从网络袭来……给正规的汉字词汇成语带来了麻烦!在这种大背景下,央视举行的汉字听写大会,犹如在进行一场充满忠诚和危机感的“汉字保卫战”:面对各种信息化、商业化冲击,我们仅仅抱怨是不够的,更要通过听写大会之类的行动,将内在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出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人。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为“汉字保卫战”提供几点建议。(12分)

28.“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9分)

29.材料一

目前,全国有万余个政务机构及公务员开通微博。“政务微博”是民主政治发展

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微博中的一些偏激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也令一些官员望而却步,有的人对“政务微博”的可控性、实用性心存疑虑。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的观点,简要分析说明应该如何正确看待 “政务微博”这一新生事物?(6分)

材料二 2014年2月24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2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对老龄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是对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体现。(3分)

27.①发展是普遍的,要坚持用发展得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认清发展的实质,正确辨别新旧事物。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要鼓励、支持和推动新事物发展。(4分)

②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对汉字的前途充满信心,但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4分)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推动汉字书写规范的发展应坚持做好量的积累,走循序渐进的道路,要重视汉字的传承,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豪感;防微杜渐,警惕怪癖字词话语等对汉字发展产生的危害。(4分)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篇5

《现代西方哲学》

课程代码:22301116适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级 命题教师:王业建任课教师:王业建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主任(签名):

一、以“弗洛姆的性格结构理论”为题写一篇论文。

二、要求:

1、不低于3000字。

2、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迹清楚。

3、按照《安康学院学报》的标准格式来写,特别是参考文献要符合标准格式。

4、不要英文翻译的摘要和关键词。

三、参考书目:

1、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

2、衣俊卿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陈学明、王凤才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

学出版社

4、弗洛姆著《追寻自我》,延边大学出版社

5、弗洛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 篇6

“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

材料:狼来了故事

1、结合身边,举出3个狼来了故事的例子

2、材料里的道德缺陷

3、社会、学校、家庭怎样(加强)道德教育?

考试主题:道德问题

1、结合身边,举出3个狼来了故事的例子

有一个学生,三次装病,前两次老师相信了,第三次不相信了,对他进行旷课处理 2有一个学生,三次晚交作业,前两次老师相信了,第三次不相信了,对他进行缺交作业处理

3借钱不还

作为诚信的启蒙教育,“狼来了”广泛地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所使用。故事给人的警示就是:一个人要诚实;如果不诚实,就会有麻烦。但是,这种价值逻辑并不能得到充分地或有效地经验证实。对一个人来说,生活中的不诚实并不一定带来麻烦或消极后果。只有当不诚实、谎言、作弊或骗术被发现或戳穿时,才会如此。否则,不仅没什么坏处,甚至可得到某种好处。因此,如果把诚实教育的价值着眼于功利目的,则削弱了说服力和约束力。这恐怕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尽管从来都讲究诚信教育,但却缺乏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的根源之一。

诚信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其价值取向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利益考量转移到人文诉求。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导青少年讲诚信,并不是为了维护与增加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尽到做人的本分。在一般情况下,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后果如何,一个人都应该讲诚信。《中庸》中有关“诚”的价值认识就是这个思想,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心知性,率性“成人”。这就是从“成人”而不是“成事”的角度来阐述诚信的价值,凸现了中国传统诚信教育的人文主义底蕴,对于今天的诚信教育颇有启发。从这个视角来看,“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并非错在“撒谎带来了消极后果”,而是错在“撒谎本身”。“撒谎”的最大害处也不在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并进而损失了羊群,而在于损害了他自己的“人格”———做人的资格。

随着对诚信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表述,诚信教育的方法也应当更新。以往的诚信教育方法主要是“道德劝告”加“纪律规训”。一方面,教育者苦口婆心地告诉青少年学生要诚实不要撒谎,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会长“长鼻子”或受到其他惩罚;另一方面,教育者会利用个人的或机构的权威对那些已经查明不诚实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惩罚,从实际后果方面证明道德劝告的正当性。

这两方面的教育是有点效果的。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没有哪一个青少年不知道撒谎是不好的,也没有哪一个青少年不知道撒谎一经查明是要受到处罚的。但这并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远离谎言。原因一方面在于上述的消极后果不一定出现,另一方面还在于不正当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作弊被抓住了,他并不认为作弊本身不好,而是认为自己“倒霉”、“运气不好”。可以断言,基于功利主义道德劝告和纪律规训的诚信教育方法总体上效果不会太好。

很多道德故事就是这样,这种狼来了的故事,你把这个事件换一换,结构完全是一样的。最后结论是他再也不敢撒谎了。不敢撒谎了,原因是什么?你要撒谎吗?你要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我把你扔了去。我们现在来分析他的价值逻辑在什么地方?

所谓价值逻辑,就是人们说服你接受这种价值目标的逻辑。别人告诉你,这是你值得追求的。这个过程我们来分析。从六个步骤来分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不能撒谎。后来羊被咬死了。不能撒谎的原因是什么?撒谎你会受到惩罚的。道德教育经常是两面的。你不能怎样。还有许多诚

实的故事,华盛顿的故事,列宁的故事,为什么要诚实?诚实的孩子会受到奖励。这个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要诚实,诚实的人会受到奖励。我们许多的道德,勤奋,勇敢都是这样。你为什么要讲道德,因为有道德的人会受到奖励,有道德的人会受到人们的肯定。你不能不讲道德,不讲道德的人会受到惩罚。这个最后就归结到我们长期以来所讲的一个东西,中国民间社会的道德逻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做好事情一定有好结果,坏事情一定有不好的结果。从这样一个故事型来看,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我们所奉行的价值是功利主义的。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讲道德对你有好处。为什么不能不讲道德?不讲道德对你有坏处。这个取向我称之为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个逻辑我觉得在我们学校生活里也有表现,我们总是奖励那些勤奋的勇敢的孩子。这个逻辑实际是现实道德逻辑的心理基础。但这个逻辑本身是有问题的,是有逻辑缺陷的。

第一,撒谎一定会受到惩罚吗?那个孩子差点被狼咬死了。在经验世界里,在生活世界里,大家想一想。作弊一定会受到处分吗?弄虚作假一定会受到惩罚吗?经验世界里不认同这个逻辑。在经验世界里,撒谎受到惩罚有一个前提,谎言一定会被弄穿。诚实一定会受到奖励吗?我们说了许多诚实的故事,这些人总会被人们怀念,但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有时候你讲了实话,你不但得不到奖励,你还得到了惩罚。这就是我们的价值逻辑。这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他有另一种可能。我们由此上升到另一种道德逻辑,勇敢,正义是非常高尚的,但对他们自己来讲,他们很可能得不到任何的奖励,各位看一看网上见义勇为的人死了,被救的人跑了。有的时候你主持公道可能遭到报复。道德一定能够给我们下面的奖励吗?不道德一定会受到惩罚吗?也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他和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不道德被惩罚的前提是被发现,道德受到奖励的前提是被发现。所以现在有人救人的时候看看旁边有没有记者。这就是这种逻辑的结果。更为一般的伦理学看,善一定有善报,恶一定有恶报吗?这只是民众的道德期待,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有时候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这种价值逻辑,他把趋利避害看作是道德的目的。有人说道德是最大人的最大幸福。我们游说孩子讲道德的时候,我们讲的也是这个东西,不过今天讲得更高明一点。比如一个德育老师讲,道德是一种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所以我觉得,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缺陷是明显的。这种价值逻辑的缺陷究竟给我们的道德教育道德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想是不是有下面几方面的后果:第一是公开的道德与私下的败德。所谓公开的道德就是在许多公共场合人们都能够表现出道德的一面,表现出自己对国家对他人的一种道德的一面,爱国啊爱民啊等等。为什么,因为你讲道德是会受到奖励的。没有人不认为讲道德是重要的,但私下里的败德情况是很严重的。那些被揭露出有问题的人,比如马列教授露题,还有教授每到美国去一次就换一次妻子。像这些问题都是令人震惊的。我们有时候在表面的道德背后,有多少败德的行为,道德的大厦是建立在流沙之上。人们认为重要的不是做不道德的事情,关键是要,你不要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现实中一种相当普遍严峻的道德现象。所以你发现人们极力去掩盖许多东西。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支持。我们今年期末考试发现八个研究生作弊,这些研究生都是高校老师。抓住以后一个两个都说没有问题,证据出示以后百般求饶。我看了以后非常痛心,连尊严都不要了。这个问题是公开的道德与私下的败德。第二个是利益的追求战胜了道德的良知。现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看法,讲道德的人吃亏。所以现在家庭教育里有时候培养孩子的狠劲,认为这个是生存术。其实在生活中,那些从来不管用,但是已经成为家长的普遍道德信念。前面我讲过,把利益做为追逐目的。但是反过来,为了追求利益,我就不讲道德。所以现在的社会,我们不是缺乏消费能力,我们是缺乏消费安全。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报道,城里人还能吃什么?这个是用色素染的等等。

关键是经营者明明知道,他觉得不要紧,吃不死人的。利益的追逐战胜了道德的良知。第三是为了追求善报而不为善,善行本身不带有善性。那个行为本身是好的。比如好学生帮差学生补课等。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益。像这样的一些到西部去锻练是为了将来读研究生,这样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我个人的说法觉得这种善行不带有善性。而且为了逃避恶行而为恶。作弊是中国教育界的第一恶行。一个学生不认为诚实地面对考试是一种美德,他不作弊本身是不是一种德行。如果他发明了对付考试更高明的方式,他可能去算。所以这里面有风险问题。在道德中,冒险,投机,计算是很多的。不是内心向善的,而是没办法,不能干,干了以后就倒霉了。一部分人遵守道德只是害怕惩罚。这样一个价值逻辑可以看出人们没有理解道德逻辑。只要缺乏环境的监督,就是无效的。使得我们对道德的向往,追求变成了一种功利的追求。我个人认为这种逻辑是有很大缺陷的。

3、社会、学校、家庭怎样(加强)道德教育?

第一,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从小学1-2年级起,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 《品德与社会》,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初中开设《思想品德》,重在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高中开设《思想政治》,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二,必须打好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把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德育覆盖领域看,应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在高等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生活与哲学》命题动向研究 篇7

新课标实验地区的高考立足于新课程实际, 命题以能力立意, 注意引导考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各种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注重对考生学习和发展潜能的考查, 在能力考核过程中, 注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先来看一下《生活与哲学》部分的考查情况。

再进行具体分析, 可以发现该模块的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 强化主干知识

一方面, 《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考命题注意在有限的试题中尽可能多地考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山东省文综高考第24题中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5题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 这些都是政治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 《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考命题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就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 是最能体现学科思想的、最核心、最有用的知识, 在学科的全部知识中, 主干知识所占比重不是很多, 却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 构成了学科的骨骼。由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可能像以往单科考试那样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因此学科的主干知识必然成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40题第 (2) 问中涉及的辩证否定观;山东省文综高考第28题第 (2) 问中涉及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福建省文综高考第39题第 (4) 问中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等主干知识在各地高考试卷中频频被考查。

2.取材多样, 内容贴近生活

首先, 从取材上看, 试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撷取丰富的素材,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取材灵活, 呈现方式和考查方式多样。新课程卷第23题,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以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入题, 容易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福建卷第36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取材于学生们很容易理解的生活中的实例;天津市文综高考第7题、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4题、安徽省文综高考第10题等题目的命题则以漫画为素材。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的取材内容。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30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漫画《羡慕》 (作者:周中华) 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1)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而忽视其曲折性

(2)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而忽视其前进性

(3)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 而忽视其斗争性

(4)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 而忽视其同一性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这样的哲学漫画题在新课程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

其次, 新课标高考命题坚持“三贴近”原则:试题内容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 贴近社会, 反映时代变化, 体现时代精神,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如浙江省文综高考命题背景材料既有动漫文化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 又有中东北非局势等时政热点问题, 安徽卷文综高考第38题中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5题中的幸福观等也属于热点焦点问题, 这样的命题有助于学生能够在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3.强调运用, 突出综合能力

综观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试题, 除少数试题的命题呈现知识取向以外, 大部分试题都以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命题重在检测考生的思维 (包括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创造性) , 凸现能力立意, 高考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项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目标在哲学模块试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样的命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科渗透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例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28题“考古”那道试题的命制, 其导向是要求考生“用”知识, 而不是“背”知识, 绝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福建省文综高考第39题第 (4) 问以海洋经济建设为背景, 有意识地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对教材知识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分析、解决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4.对接课改, 注重“三维一体”

一方面, 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试题近年尝试着改变思维过分单一的命题方式, 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上作了有益且比较成功的探索。如, 江苏卷第37题:

材料三:弘扬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苏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 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 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 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3) 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 并从《生活与哲学》角度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

这一题的答题要求:广告语应具有激励功能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功能, 语言简练。依据的原理切合所设计的广告语。

【参考答案】广告语:参与社区敬老活动, 点燃心灵美德明灯。

《生活与哲学》依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 新课程要求以学科知识目标为载体, 以能力目标为内容, 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归宿 (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 对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要求更高) , 力求实现“三维一体”的目标。与新课改的这一变化相对接, 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试题, 希望通过考试能够给考生传递一些信息, 引导考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变化。比如, 安徽省文综高考第10题: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 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 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 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本题强调了考生应该学会坚持辩证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5.遵循考纲, 坚持稳中有变

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的命题, 一方面, 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以2011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为基本依据。如浙江省文综高考哲学模块的试题与当年省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几乎保持一致, 考查的知识点紧扣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 这说明新课改地区出台的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具有足够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 在延续以往哲学题在设问形式、答案设置等方面原有特点的基础上, 命题又有一定的变化。首先, 从设问角度归类看, 纵观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的命题, 哲学主观题类型基本稳定, 主要有: (1) 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 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 (3)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是如何体现的? (4)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5) 哲学辨析题。其次, 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 浙江等省区文综高考哲学试题大多采用“大热点小切口”的方法, 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 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较以往更加明确, 也就是说, 试题的设问指向性、限制性整体上呈现加强趋势。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40题第 (2) 问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10分) 又如, 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7题中的第 (2) 问:结合材料二, 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 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6分) 第 (3) 问:结合材料二,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10分) 这几道试题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分别是“辩证否定的实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等, 均属于限制性设问, 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演绎能力和聚合思维、集中思维能力。

二、备考启示

1.抓纲务本, 把握方向

为达到2012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效复习, 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就要通过研讨《考试说明》等, 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等, 特别是要认真研读考点范围, 尽可能做到考点研究的具体化, 真正明确每一个考点所包含的内容和要素, 明白哪些是重点考查内容, 哪些是非重点考查内容, 哪些是今年已经不需要复习的内容, 既要剔除考查范围以外的教材内容, 减少无效复习, 又要使《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得到符合高考要求和特点的落实。

2.重视基础, 构建网络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新课程高考《生活与哲学》模块命题一以贯之的原则。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对每个基本原理能够准确表述出来, 使用术语要规范简练, 要注意方法论意义。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复习备考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原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简洁表述。

另外, 单一知识点或单元内容的学习, 很难使我们建立起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很难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关联, 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因而我们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 由线织成网, 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知识网络, 这样才能使我们站在一个新角度去理解问题, 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如对《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的复习我们可按照唯物辩证法这个专题进行重组,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把握, 做到融会贯通。

3.关注热点, 强化运用

《生活与哲学》模块复习时要关注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联系年度内的重大科研成就、重大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等, 将当年的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 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 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 并思考这些热点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设计问题, 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 实现热点与学科知识的结合。例如, 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说明中共建党9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说明建党90年来, 党在不同时期,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 不时地调整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等知识, 分析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等。

4.培养能力, 关注技巧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篇8

2012年7月28日,在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叶诗文夺得冠军。据此回答1~3题。

1. 在英国媒体发布会上,就有很多西方媒体人,质疑中国选手叶诗文是不是服用了兴奋剂,更有美国教练称之为被基因控制。这些不负责的言论( )

①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③说明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④是由人脑凭空创造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中国游泳队领队许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叶诗文赢得奥运冠军是意料之中,中国游泳在经过多少代人的多年努力和经验摸索,现在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同样可以出现天才,叶诗文就是其中之一。“叶诗文赢得奥运冠军是意料之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2012年7月31日,英国奥委会主席莫尼汉勋爵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叶诗文已经通过了药检,她是清白的!此事到此为止,我们应该正视叶诗文的天赋和才华。”与此同时,英国前奥运游泳冠军艾·摩尔豪斯表示,叶诗文的成功很好解释,只不过是“中国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她训练刻苦、状态良好,而且能够承担巨大压力。”这表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4. 右边漫画《迷信招灾》的哲学寓意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取得成功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 )

①是不可预测的 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 ③是复杂多样的 ④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当地时间2012年8月2日下午,“2012感知江苏文化周”登陆英伦,借以展示江苏的国际形象,并向全球推介南京2014年青奥会。在国际奥委会委员霍震霆看来,这是一个平台,可以更好的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国务院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逐步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是( )

A. 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 2012年下半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C. 2012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 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但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思想方法是(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11. 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2.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在永兴岛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设立地级“三沙市”,在中国人看来是正当、正义的,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但在菲律宾人看来,此举是对菲国“主权”的严重挑衅。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立场的不同而不同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二、 非选择题

13. 材料一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为主题的重要讲话。围绕这个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提出“三个更加”。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国文化系统迅速兴起学习的热潮。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正确性。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为党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出谋划策。

14.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让北京陷入内涝的窘境。有专家指出,在解决内涝方面,不少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在枯水期,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在丰水期,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德国推广的“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1) 结合材料一和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日本和德国治理内涝的经验为我国治理城市内涝提供那些哲学智慧。

材料二 7月21日的强降水,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上百人的生命受到威胁。险情发生之后,附近工地的近60名盐城农民工兄弟,立即奔到现场。大雨中,他们抛下救生圈,结起绳索,为被困的人们搭起了一条生命线。盐城农民工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网友纷纷跟帖回应,称他们是“中国脊梁”、“中国良心”、“盐城骄傲”。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盐城农民工英勇救人事迹的感想。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这些不负责的言论没有以事实为依据,而是凭主观想象的,故①②选;之所以西方媒体人散布不负责的言论,是受到其主观因素(敌视中国,妒忌心理等)影响的,故③选;④表述错误,任何意识都不能凭空创造。

2. B

3. D 通过药检——科学实验即实践活动,我们证明叶诗文是清白的,从而证明西方媒体的言论是错误的,故①选;从材料中“中国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她训练刻苦、状态良好,而且能够承担巨大压力”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4. A 漫画反映了某些人由于沉溺迷信,将消灾的希望寄托在神仙上而上当受骗,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注定是要招灾的,故①②③选;④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5. C

6. B 材料中江苏通过“2012感知江苏文化周”这一活动,展示了江苏的国际形象,并向全球推介南京2014年青奥会,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非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③选而不选④;材料体现了江苏利用南京与伦敦、青奥会与奥运会的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故①选;②与材料无关。

7. C 我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上述决定,故①选;材料中“逐步分批扩大增值税试点范围”体现了③④;材料强调的是注重量的积累,故②与材料无关。

8. D 本题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D选项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前进路上的困难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 D

10. B

11. C 漫画强调我们要突破原来的思考模式,注重创新思维,创新的哲学依据有辩证法的实质、辩证否定观、发展的实质等,故①②③选;④表述错误,矛盾具有条件性。

12. A 中国和菲律宾在设立三沙市问题上产生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体现了①③;材料并未强调人脑在意识产生过程中作用,故②不选;④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13.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党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丰富和发展。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没有拘泥于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被确定的真理,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2) 辩证唯物论角度: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党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党必须将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开创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局面。

历史唯物主义角度: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要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改革,破除制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党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14. (1)①坚持联系的观点,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中把握联系。日本把握防涝和补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丰水期,将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德国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③坚持发展的观点。日本、德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坚持矛盾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日本和德国分析内涝带来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内涝的正确方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不同特点,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一篇:文秘礼仪教案下一篇:秋天的校园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