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通用7篇)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1

改善湖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调水技术与方案

研究课题择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以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的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一《湖泊》的项目三《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发展中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中面临的问题,选择巢湖为研究示范区,以控源为主,同时兼顾流域磷背景值较高的特征,强化污染物监管,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从湖泊流域整体考虑,开发与集成适用于发展中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的适用技术,建立污染源监管体系、以及流域管理机制与体制。通过示范工程检验其可行性。为我国同类地区大中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积累经验,提供实用技术。

2、总体研究内容

在对危及巢湖东湖区的水源地供水安全的主要污染源调查 1

和控制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适合于巢湖流域的工业点源、农业以及自然本底营养的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开发与集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并应用在与研究课题紧密联系的示范工程和依托工程中,达到削减水源地周边污染源的目的,实施饮用水源区的生态工程,并提出巢湖生态调水方案,同时开展重污染河流入湖区域的综合治理,确保巢湖的水质安全。

3、课题分解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解为7个课题,分别为《受工业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受农业面源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自然本底营养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湖泊直立堤岸基底改善与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湖泊水源保护区物理-生态净化与水质保障技术及工程示范》、《改善湖泊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生态调水技术与方案研究》、《流域面源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管理技术方案》,二、指南内容

(一)课题名称

择优课题的名称是《改善湖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调水技术与方案研究课题》,为水专项湖泊主题《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第六个课题(课题编号2008ZX07103-006)。

(二)研究目标

在巢湖半封闭水域,针对巢湖现状江湖水量交换不足、湖泊水体更新周期缓慢、湖体富营养化严重和饮用水源地水质长期恶化的现实,以抑制蓝藻暴发、保障巢湖市饮水安全和湖泊功能持续综合利用为主要目标,研究江湖水量交换规律与生态调水条件,开展湖泊生态调水现场试验并进行观测试验,研发巢湖生态补水调控关键技术,论证兼顾多目标要求的生态调水总体技术方案,评估生态调水对水源地水质改善的环境效益与生态风险的控制对策,为巢湖水质、水量、生态与防洪、排涝、供水综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示范,并为我国同类大中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积累生态调水经验并提供实用技术。

(三)研究内容

选择作为巢湖市唯一水源保护区、巢湖东部典型重污染的集中式水源功能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作为巢湖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容量扩大、水质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示范区,开展巢湖江湖水量交换规律研究、示范工程现场调水观测试验、湖泊多目标生态水位调控技术、生态调水环境效益与风险控制综合评估技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研究论证巢湖生态调水总体方案。主要研究内容有:

研究内容1:江湖水量交换规律与巢湖生态调水条件论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开展巢湖通江水系变迁历史调查,研究巢湖通江河道演变、过流能力、特征水位;分析人工控湖前、后巢湖江湖水量交换量、交换过程,以及水旱灾害、水生生态系统

变化情况;研究江、湖、河同步水位相互关系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基于长江干流、输水河道、巢湖水文条件与防洪排涝要求,研究巢湖与不同引水口门、不同引江线路组合的江湖水量交换条件,提出泥沙淤积控制方案。

研究内容2:示范工程现场调水观测试验与多目标生态水位调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凤凰颈调水线路为示范工程,开展引水前水环境(水质、生物、底泥)背景评价和现场调水试验。客观评价巢湖水体交换前后总磷、总氮、藻类、泥沙、钉螺扩散等指标时空变化与防洪、排涝、供水、航运、运行费用等方面影响情况,评价和检验示范工程调水效果,提出适合于巢湖生态环境改善及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的优化调水方案。研究兼顾湖泊蓄洪、灌溉供水、水产航运与水质改善、水生植物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湖泊生态水位要求,发展兼顾湖泊各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湖泊多目标生态水位的比较方法与调控技术,提出巢湖生态水位综合调控方案的建议。

研究内容3:巢湖生态调水方案构建与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巢湖引江方式和引江时机,分析现状和规划条件下河道输水能力与安全引江水量,论证巢湖生态调水引江规模与线路布局,研究兼顾防洪排涝体系完善、巢湖水环境改善、江湖生命通道重建、全省水资源配置、通江航道建设等

为一体的生态调水总体方案。基于防洪、排涝、供水、航运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调水线路方案,研究巢湖流场、水位、水质、营养盐及生物量等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构建生态调水调控方案与仿真演示系统,建立河湖一体的动态耦合水量水质模型,对巢湖水质改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合于巢湖生态环境改善及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的优化调水方案。

研究内容4:生态调水环境效益与风险控制综合评估技术及管理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引水区和排泄区的长江干流河段、受水区的巢湖水域和防洪保护区及供水区的巢湖及调水线路沿线状况,建立湖泊调水效益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发生态调水对湖泊及长江水环境、营养盐、生物量变化影响的评估体系,研发引水水源地江滩钉螺安全控制技术和引江水源水及输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构建在气象、水情预报条件下生态调水对巢湖及调水沿线的防洪与排涝风险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和巢湖生态调水长效监控评估与管理系统。

(四)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

(1)考核指标

(1)人工控湖前后的巢湖与长江江湖水量交换规律;

(2)每年开展1~2次现场调水试验,实现年均调水至少为2亿m3,最大达到6~8亿m3;

(3)兼顾湖泊各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湖泊多目标生态水位的分析方法与调控关键技术;

(4)反映水位、水量、水质、营养盐及生物量等参数时空变化的河湖一体动态耦合水量水质模型;

(5)兼顾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为一体的生态调水总体方案论证技术;

(6)生态调水对湖泊及长江水资源、水环境、营养盐、生物量变化影响的评估体系;

(7)气象、水情预报条件下生态调水对巢湖及调水沿线的防洪与排涝风险控制与综合调度管理体系。

(2)预期成果

(1)《人工控湖前后江湖水量交换规律与引江条件研究报告》;

(2)《现场调水试验水质水量同步观测报告》;

(3)《巢湖多目标生态水位与调控研究报告》;

(4)《河湖一体的动态耦合水量水质系统模型》;

(5)《巢湖生态调水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6)《巢湖生态调水效果与生态风险评估报告》;

(7)《巢湖生态调水防洪风险评估及综合调度管理报告》。

(五)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至2010年。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2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湖区的条件

黄陂湖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境内, 是庐江县西河上游重要调蓄洪水湖泊, 流域总面积598 km2, 是合肥市第二大淡水湖泊, 流域上游为山丘区, 下游沿湖、沿河两岸为圩区。黄陂湖为浅水草型湖泊, 纵径10 km, 横径3.5 km, 正常水位面积约50 000×667m2, 常年平均水深1.5 m, 深处2~3 m, 湖底为多年的泥砂淤积。黄陂湖周围有部分低山丘陵, 其余是土地肥沃的农田耕作区, 独特的湖貌特征和环境为湖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1998—2004年由于河蟹养殖经济效益的驱动, 盲目的加大开发力度, 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没有人去保护水草等生物资源, 过度养蟹使黄陂湖天然生物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 黄陂湖河蟹产量、规格、效益不断下滑, 很多养殖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原来的浅水草型湖泊, 水草所剩无几,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010—2012年, 在黄陂湖相对独立的四大区域进行浅水草型湖泊生物修复养蟹净水技术试验, 1#试验区面积5 000×667 m2, 2#试验区23 000×667m2, 3#试验区12 000×667 m2, 4#试验区面积5 000×667 m2。

1.2 湖泊清理

试验区每年秋冬季河蟹捕捞结束后, 降低湖水或放干湖水, 露出湖底或滩面进行冰冻、曝晒, 彻底杀灭病原菌。

1.3 水草种植

试验区采取多品种水草组合种植, 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每年2—3月栽种伊乐藻, 3—5月分期分区播种苦草, 5—6月移植轮叶黑藻和金鱼藻, 深水区以金鱼藻为主, 保证湖泊水体形成多品种水草种群, 中后期水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水草移种植初期, 投放的幼蟹一般采用小围网暂养, 以保护水草的嫩芽。幼蟹围网暂养区5—6月补充移植轮叶黑藻和金鱼藻。

1.4 底栖动物增殖

试验区每年清明前后, 每667 m2水面投放螺蛳50 kg左右,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水体中螺蛳的生物量, 适当补放螺蛳。

1.5 幼蟹放养

1.5.1 幼蟹质量

幼蟹应按照无公害标准培育, 无病无伤, 体表干净, 附肢完整, 体质健壮, 活动敏捷, 规格整齐的长江水系1龄幼蟹, 规格为120~200只/kg。

1.5.2 幼蟹放养

每年2—3月份放养, 投放量为每667 m2幼蟹200只左右。将幼蟹连同运输袋放入湖水中浸2~3 min, 提出放置1~2 min, 重复3次。然后用高锰酸钾10 mg/L浓度消毒5~10 min。放养时要求多点投放, 将幼蟹摊开投放在湖边的伊乐藻上, 让其自行爬入湖区。

1.5.3 幼蟹分隔围养

在湖区围栏湖区面积1/5的围网区内养殖幼蟹, 到5月中旬湖区水草茎叶较老时, 撤除围栏设施, 让河蟹进入大湖进行养殖。幼蟹分隔围养便于前期集中精养, 避免过早进入水草区, 啃食水草嫩芽, 影响水草生长。

1.6 配养品种放养

配养品种投放原则是以不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为原则。利用水体饵料生物和有机质, 充分发挥水体的功效, 主要品种为鲢、鳙、鳜鱼等, 均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 为无公害苗种。鲢鳙放养规格为0.5kg/尾, 鳜鱼放养规格为0.05 kg/尾, 投放量为鲢鱼2尾/667 m2, 鳙鱼10尾/667 m2, 规格为7 cm以上鳜鱼10尾/667 m2。

1.7 饲料投喂

1.7.1 饲料种类

动物性饲料为无公害小杂鱼和螺蛳;植物性饲料为无公害玉米、小麦、蕃薯、南瓜、水草等;配合饲料卫生标准符合GB13078, 安全限量符合NY5072的规定。

1.7.2 饲料投喂

采用第一次蜕壳前后和最后一次蜕壳以精饲料为主, 两者之间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各占50%。坚持定质、定点、定时投喂,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 每日17:00以后投喂一次, 每667 m2投喂饲料总量不超过8 kg, 让河蟹以利用湖泊螺蛳、水草等天然饵料资源为主。

1.8 饲养管理

1.8.1 日程管理

每日巡湖一次, 检查河蟹的摄食、生长情况, 每隔15 d抽查河蟹规格, 根据抽查结果及时调整投喂饲料的数量和种类。

1.8.2 清洁

及时清除被河蟹夹断漂浮水面的水草和其他漂浮物, 防止其腐败变质, 保持湖面和水体的清洁。苦草等捞取可用于投喂草鱼。

1.8.3 水位控制

河蟹生长前期控制水位在1 m左右, 高温期间调高到1.5 m, 后期保持水位稳定, 捕捞开始时, 逐步降低水位。

1.8.4 病害防治

整个养殖过程中保证投喂饲料的新鲜与适量, 注重养护好生态环境, 调节水质, 通过建立合适的生态系统, 预防病害的发生。在整个养殖规程中没有使用渔药。

1.9 捕捞

浅水湖泊河蟹捕捞一般在10月上旬开始, 根据气温和水温可适当提前或推后, 逐步降低水位, 使用地笼捕捞。

2 结果

2.1 河蟹收获情况

2010—2012年, 在黄陂湖相对独立的四大区域进行浅水草型湖泊河蟹健康养殖与净水技术试验, 河蟹收获情况如下 (详见表1) :3年累计实施面积135 000×667 m2, 收获河蟹129.63万kg, 河蟹单产9.67 kg/667 m2, 雌蟹平均规格136.02 g, 雄蟹平均规格194.06 g, 河蟹平均回捕率31.20%, 实现总产值25 247.77万元, 总利润8 769.11万元, 单位产值1 883.84元/667 m2, 单位利润659.43元/667 m2。

2.2 水生植物资源恢复良好

种植的水生植物为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等多品种水草组合, 形成合适的水生植物群落, 每年6—7月水草平均覆盖率为48.83%, 8—9月水草平均覆盖率为74.00%。三年的重复试验与研究表明, 在加大生物修复力度的基础上, 控制河蟹合适的放养密度, 即可获得河蟹的丰收, 又可使水生植物资源和底栖动物资源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使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河蟹等之间形成良性动态平衡。

2.3 配养鱼类产量稳定

3年累计实施面积135 000×667 m2, 收获鳜鱼63.52万kg, 鲢鱼32.93万kg, 280.12万kg。

2.4 净水渔业效果明显

2010—2012黄陂湖理化指标总体上符合国家地表Ⅱ类水 (详见表2) :随着净水渔业和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的开展, 氮、磷和碳被大量吸收, 水质达到国家地表Ⅱ类水。2010年至2012年连续试验表明“以蟹养水”是可行的。

3 分析与讨论

3.1 浅水草型湖泊养蟹净水模式

该模式利用庐江天然湖泊, 通过连续数年水生植物资源和底栖动物资源的恢复与养护, 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 水体的溶解氧丰富, 养殖河蟹不用药物, 适当投喂人工饲料, 形成“草型湖、生态好、分段养、蟹膏香、配养鱼、勤食藻、巧搭配、水质优”独有的“浅水草型湖泊养蟹净水模式”, 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

从技术操作上看, 通过人工连续种植水生植物, 移增殖螺蛳等底栖动物, 为河蟹构建适合的生物链, 营造良性生态平衡的水体环境, 形成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和河蟹生态养殖的良性互动关系。应用生态修复技术, 治理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防止内源性污染的产生, 同时化解外源性污染的入侵, 达到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达到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2 以蟹养水生态系统的构建

通过重新构建湖泊生态系统, 做到“以蟹保水, 以鱼净水”。将河蟹和鱼类作为水生动物修复和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禁养草食性鱼类, 改养鲢、鳙滤食性鱼类和河蚌、螺蛳其他水生动物, 鲫鱼为杂食性鱼类, 细鳞斜颌鲴为腐屑食物鱼类, 鳜鱼、沙塘鳢为肉食性鱼类, 代替草食性鱼类, 通过各种途径利用湖泊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 保持湖泊水域的生态平衡。

3.2.1 大规模种植和养护水生植物

通过禁养草食性鱼类, 大规模种植和养护水生植物是湖泊河蟹养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使水草在湖泊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 规模化种植和养护水草, 可以大量利用水体和底泥中的氮和磷, 同时水草的生长可有效抑制蓝藻的暴发。利用水草为河蟹、鱼类、青虾、螺蛳、蚌类提供栖息环境和天然饵料, 可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3.2.2 合理配养鲢、鳙滤食性鱼类和河蚌、螺蛳底栖动物

利用滤食性鱼类和河蚌、螺蛳等底栖动物控制水中浮游生物数量, 使其转化为优质蛋白质。每生产1 kg鲢鳙鱼类, 可从湖泊水体中转移氮25g、磷2 g, 3年累计生产鲢鳙鱼约313.05万kg, 粗略计算从湖泊中转移氮78 262.5 kg, 转移磷6 261kg。放养增殖河蚌和螺蛳, 滤食蓝绿藻的效果非常好。据试验, 在单位水体内, 河蚌24 h对水体藻类的去除率为67%以上。河蚌和螺蛳投放湖泊后, 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后, 它们会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 持续实现对蓝绿藻的有效控制。

3.2.3 增放细鳞斜颌鲴等腐屑食物鱼类

细鳞斜颌鲴主要以有机碎屑、腐泥和丝状藻类为食, 草型湖泊腐烂的草屑多, 放养适量的该类环保鱼, 对湖泊水体水质改良有积极作用, 在河蟹养殖早期, 可部分清除丝状藻类对河蟹的危害。

3.2.4 适当放养肉食性鱼类, 间接控制水体藻类生物量

在草型湖泊中利用“下行效应”的原理, 通过改变食物链上层生物的结构, 来改变下层生物、初级生产力和水质。在草型湖泊中适当放养鳜鱼、沙塘鳢等肉食性鱼类, 来摄食控制野杂鱼, 从而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 以降低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3.3 浅水湖泊生物修复养蟹净水技术原理

浅水湖泊生物修复养蟹净水技术的原理:生物修复, 实际就是“生态系统”的修复。浅水湖泊水体生态系统, 即河蟹等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浅水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①养殖水体无机环境;②生物的生产者———浮游植物、伊乐藻、金鱼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③生物的消费者———河蟹、鳜鱼、鲢、鳙鱼等水生动物;④生物的分解者———腐生微生物。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的相互联系。太阳能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能, 并借食物链流向动物和微生物;水和营养物质 (碳、氧、氢、磷等) 也通过食物链不断合成和分解, 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反复进行着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作用。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与具体的地理环境的联系, 构成各自的结构特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制约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生物产量, 以及对环境的冲击的自我调节控制。当这种自然系统链条的某些环节, 由于人或自然的因素, 遭到破坏而被切断, 使能量流受阻, 物质循环陷于停顿, 则生态系统即遭到破坏。而该试验浅水湖泊水体生态修复养蟹净水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 将被切断的链条 (包括生物的生产者———浮游植物、伊乐藻、金鱼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与生物的分解者———腐生微生物) 接好, 以使能量流畅通, 保证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从而恢复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如浅水湖泊水体的氮、磷、钾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 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被生物的生产者———浮游植物、伊乐藻、金鱼藻、苦草等水生植物贮存起来, 然后被生物的消费者———河蟹、鳜鱼、鲢、鳙等水生动物所利用, 接着养殖户通过生物的转移 (将河蟹、鳜鱼、鲢、鳙等水生动物捕捞、销售) 途径, 永久的脱离浅水湖泊水体, 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湖泊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因子伴随河蟹养殖等生态渔业从湖泊中转移出去, 从而使湖泊水质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杨峰.修复河蟹生态养殖环境的“三十二字经”[J].中国水产, 2008 (9) :36-39.

[2]祖国掌, 程必胜, 刘全美.宿松县泊湖生物资源与渔业利用协调发展效果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 2008, 26 (2) :22-24.

[3]刘全美, 程必胜, 祖国掌.泊湖优质沉水植物的移植扩繁效果研究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6) :22353-22355, 22386.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3

关键词:生态消淤、水生生态、综合治理、修复

一、前言

随着珠三角地区人口不断增长,大量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河涌,导致水体含氧量大幅下降,造成了河涌普遍呈现有机污染严重的特征。且由于长期不加治理,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在河涌底部,导致河涌底泥淤积,珠三角地区河涌的淤泥厚度可达0.5~2m,平均为0.36m。底泥中的还原性物质产生大量的化学耗氧使河涌底泥形成厌氧环境,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逐步腐化,变黑、发臭。

目前的城市河涌整治中,注重清淤,堤岸,绿化和截污等工程,而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原位修复,更不重视河涌生态体系建立,这样导致城市河涌整治中边治边黑,边黑边治,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涌水质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现正积极探索城镇河涌污染治理新路子,提高河涌整治的效果和水平。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曾经在国内外许多工业污水处理厂、湖泊、池塘、湖塘、海滩等多个污染控制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都是对水体及其淤泥进行污染物的消减处理,效果皆良好,从事实上说明了该技术运用的可行性与成熟性。

二、常规河道清淤和水生生态技术修复存在的问题

传统整治河道的手段是截污与污水处理,清淤,水生态修复,补水,堤岸景观建设等。其中,常规清淤和水生生态技术修复存在很多问题:淤泥清挖工艺落后,工程投资大,操作麻烦,清淤效率低;清淤挖上来的淤泥含水率高,数量巨大,黑臭,运输和处置难;传统的清淤方法,最重要清除的上层不稳定淤泥残留多,加上发黑的河水,污染负荷仍然很大,黑臭难解决;生态修复未找到快速修复水生食物链并且易于维护的简单方法;需要使用曝气等其它设施,管理麻烦,维持费用大;普通的投放微生物治河技术,投放液态的微生物易被河水冲走,要长期不断投放,维持费用大,一年只能消化淤泥少于10cm,不能替代清淤。

综上所述,黑臭的河道,清淤后不稳定淤泥的残留量多,就算做到完全截污,河道内的污染负荷仍然很大,单纯依靠调水、补水难以彻底消除这些污染,难以短期内消除河道黑臭。不少投入了很多资金治理过的河道,虽然有一些效果,但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退潮时、枯水时仍然黑臭。

河道治理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与重建,重建生态系统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是能使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持稳定,且易于控制和管理,维护费用低。所以,寻求高效而且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方法,是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最大的难点,是水体修复难易的关键,也是各种治理方法和治理效果的差异所在。施放底泥净化剂消解淤泥,同时能够快速修复水生生态,真正消除黑臭,是一种更有效的河道快速治理方法,生态修复不需要15年,几个月至1年就可以做到。

三、原位生态修复治理关键技术

1、关键技术简介

水环境生物修复是在可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生命代谢活动,修复被污染的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过程。而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核心为生态修复剂技术,即在无固定设备且完全自然的状态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水体的自净功能,采用直接向污染河道投入高效的本源微生物菌群和微生物促进剂,激活水体中原本存在的利于水体自净的微生物,并通过它们的迅速繁殖,从而消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同时对河道有机底泥起到一定的消化作用。具体的流程主要为:微生物驯化,微生物菌剂在河涌底泥中接种繁殖,根植河床,微生物对河道污水和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去除,净化水质和减少污泥量,再通过人工培育河道生态链最终恢复水体的原生态,实现水体稳定的自净功能。生态修复剂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界生物降解原理,提高水体的生命力和自净能力,并重建其生态平衡、迅速地改善水质的技术与产品。

2、底泥净化生物修复治理黑臭河涌

针对底泥富含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好氧速率高,处于强还原状态的厌氧环境,投放生态修复剂的方法,进行生物修复,以控制和消除底泥污染。底泥净化剂,由增氧剂、有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载体组成。增氧剂在水中逐渐释放出氧,改变河道底层厌氧生态环境为好氧生态环境,激活微生物菌群,同时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电子受体;有效微生物菌剂是采用本土化的好氧型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载体的多孔矿物,可为微生物菌落提供巨大的附着表面,减少微生物的流失和更好发挥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在底泥净化剂的作用下,能有效地对污泥和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细菌等进行生物降解,污泥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河水不黑不臭,没有黑色底泥上浮,淤泥层减薄,矿化度增加,从而最终净化水质。

3、治理效果

河道第一次施放底泥净化剂,10天~20天臭味消失,河道从厌氧状态转变为好氧状态,出现许多微型动物;约一个月,河道水质变清,水里的微型动物继续增多;30天~50天,水底有很多水丝蚓(俗称“红虫”,是栖息在水底污泥中的底栖动物,以污水和污泥中的有机物为食物),大量的红虫对水生食物链的修复很有好处,继而水里可看到一些小鱼,表明水质好转,水生食物链初步修复,已适宜鱼类生长;两个半月,小鱼群增多,淤泥泥面从原来的黑色开始呈现灰白色;3个月~4个月,河底淤泥削减15~20厘米,当河底淤泥中的有机物被吸收分解之后,底泥表面就是一层不被吸收分解的沙、石,底泥泥面呈现灰白色,红虫逐渐减少;4个月~6个月,河底淤泥削减25~30厘米,河道已不黑不臭,水质明显变好。

4、淤泥消解和水生生态快速修复技术的优势

4.1 这种生态修复剂具有沉淀的功能,其本身及其固着的微生物不易流失,不易被水力冲跨,即使在水流动的河或者很深的水域里,都能沉入到底部,把淤泥里的有机物吸收分解掉,并达到净水、增氧、消除恶臭等效果。只要在被污染的水体投放了生态修复剂,就可以分解去除底质的淤泥和净化水质。

4.2 施放这种生态修复剂,不用机械清淤,不必解决淤泥出路,没有散发臭气的清淤场面。由于污染情况和淤泥情况不同,根据应用实例,施放一次生态修复剂,河道的淤泥4--6个月可以减少20--30厘米。

4.3 施放生态修复剂后,不需要曝气充氧设备,不需后期管理费,同时消除臭味,促进了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修复,很适合净化底质污染和水体生态修复。

4.4 用生态修复剂消解淤泥,替代了清淤,同时快速修复水生生态,是一种可以与原有河道综合治理任务对接,大大降低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效果,而且无二次污染的先进技术。

四、结论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与截污补水相结合,对河涌段进行治污处理,有效地控制河道有机污染,减少河道底部淤泥量,从根本上起到净化河涌水质,达到消除黑臭、消除河道底泥的目的。生物修复剂应用性能优异的微生物增效技术,通过提高水体的生命力和自净能力,可以替代清淤,快速消除底泥,同时快速修复水生食物链,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感观和水质,成为治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底泥生物修复剂具有沉淀的功能,其本身及其固着的微生物不易流失,有效的把淤泥里的有机物分解掉,达到净水、增氧、消除恶臭等效果,生态修复后不需任何管理费,是一种最经济净化,无二次污染的先进技术。

在我国还不能做到完全控制河道面源污染和完全截污治污的情况下,实践证明,应用生态消淤、快速修复水生态、分段截污与水生态污水处理等生物增效技术的集成,是一种疏浚、消除河道累积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河道发黑发臭的问题,是恢复河道良好生态环境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2]罗刚;刘军;胡和平;生物修复技术在白海面黑臭河涌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3]金腊华,梁志宏,万雨龙,袁杰,兰云飞;城市河涌水污染特征及治理措施[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5期

[4]周新民,林少礼,侯玉,郑国栋;广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5]饶胜;生物及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07年04期

[6]发明专利CN101050041A一种河涌污染治理方法 李开明 江栋 谢丹平等 2006.4.3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4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并政发〔2008〕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三日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直接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质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决定,有效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

(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5立方米 /秒。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三、分期实施目

(一)近期目标(2年)

疏浚目标:对太原汾河干流河道综合整治,落实途水量补给方案,实施对流域内雨洪水、中水、矿坑水的统一调度应用,实现太原汾河干流常年全线复流目标;汾河河道复流输水经过渗漏段补给地下水,并对汾河流域主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关井限采,止降回升地下水位;严格实行节水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

治污目标:加强干流两岸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使汾河干流面貌明显改观;严格监管干流沿线工业和生活污废水达标排放,确保复流后的汾河干流河段上、中游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Ⅲ、Ⅴ类水水质标准;制定合理中水水价,扩大中水利用市场,实现污水处理厂良性运行;加快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和无害化集中处理,使太原汾河干流基本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配合封山禁牧,实施干流沿线草地治理,支持发展设施养殖,实现畜牧养殖业由自然粗放型向生态集约型的平稳过渡,保护农民利益。

(二)中期目标(5年)

在太原汾河干流河道水生态环境初步改观的情况下,按照生态文明和以人为本要求,结合富民工程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进一步扩大汾河干流沿岸植被绿化范围,在主要支流源头建设水源涵养林,在主要支流入汾段建设水土保持林;在干流中游河段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治理重点放在一级支流(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风峪河),实现工业污废水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一个档次、生活污水达到一级A类标准排放,确保汾河中游河段水质常年保持V类标准、部分河段逐步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实施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在有条件的煤矿和矿井实施煤水双采,全面实施坑井水处理回用工程;全部关闭汾河流域煤炭禁采区内30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实施限采区内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加强汾河流域主要泉域保护。通过以上措施,使汾河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河道自然生态基本得到修复改善,为全流域自然生态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三)远期目标(10年)

着眼于重塑太原汾河流域自然生态,以天然林保护为主,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汾河中游河段,利用地形条件扩大塘池、湖泊和湿地面积,形成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充分应用新技术提高污废水处理水平和水重复利用率;继续对散居在汾河流域的偏远村落实施移民搬迁,从根本上减少人为环境破坏,使地表水系生态自然恢复、地下水水位逐渐回升;根据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要求和流域水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配、疏解重构汾河流域生产力格局,逐步实现汾河流域生态恢复和水源涵养,建立高效稳定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蓝天碧水”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一)近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1.疏浚项目

(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整治疏浚项目

从兰村至清徐韩武汾河河道长约73公里,除太原汾河治理美化段16.5公里(从森林公园西门至南延3#橡胶坝)外,对其余56.5公里河道主槽进行清淤疏浚,疏浚宽度80~120米。具体分布为:尖草坪区14.0公里,清淤100.4万立方米;晋源区25.0公里,清淤45.19万立方米;小店区21.5公里,清淤39.94万立方米;清徐县3.5公里(左岸)及18公里(两岸),清淤59.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4187万元,按城市段省、市3∶

7、农村段省、市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265万元,市投资1922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汾河人工湿地建设项目

从火炬桥下游500米处南延3#橡胶坝开始至刘家堡桥下游1.5公里处,共修建18座浅坝,在横向上将水面扩宽至60-80米,在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2公里,刘家堡桥、小店桥上下游各1.5公里范围内将水面扩宽至180-250米,形成水面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370万平方米。对3座桥上下游各500米防洪堤内外侧种植低矮灌木进行绿化,对防护林缺失地段进行补栽,两岸修建4米宽泥结石路面。工程总投资23472万元,按照农村段省、市7∶

3、城市段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5135万元,市级投资8337万元。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调蓄工程清淤项目(二坝库区)

对二坝库区进行清淤,清淤量约120万平方米,修建右岸防洪大堤2.0公里,对工作桥面板进行更换。项目总投资4755万元,属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支流河口整治项目

规划整治杨兴河、北涧河、冶峪沙河、九院沙河、白石河、南峪沙河、柳子沙河入汾口。对支流口进行清淤疏浚,加高培厚堤防并对支流入口进行防护。治理总长14公里。工程总投资4484万元,按照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345万元,市级投资3139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兰村至柴村桥段治理项目

工程包括拦河跌水3座,堤岸防护1100米,东、西干冲沙闸更新改造。利用此段已有沙坑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后蓄水水面宽100-250米。天然水面面积173.93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65.1万平方米。对柴村桥及西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500米防洪堤进行绿化。工程总投资7085万元,属于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以上5个项目在2008年和2009年初启动,工期两年。

太原市城市水系循环项目 太原市城区水系位于市中心西部,北起森林公园,南至迎泽湖,纵贯尖草坪、杏花岭、迎泽区。从东干渠引汾河水至森林公园,经城西水系至迎泽公园,在迎泽公园南侧修建提水泵站,设计提水流量1立方米/秒,提水至南沙河流入汾河,形成循环水系。增加由汾河一坝西干渠向晋阳湖1立方米/秒的生态用水,在晋阳湖与汾河之间修建退水渠与节制闸,使晋阳湖水得以净化。

北涧河水系:由东干渠北涧河闸放水0.25立方米/秒,顺北涧河河道流入汾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4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

北沙河水系:在金刚堰路处修建提水泵站,从东干渠提水0.25立方米/秒到北沙河五一路段后顺河自流而下,提水管径600毫米,长2650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16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

南沙河水系:在迎泽湖南侧修建提水泵站,从迎泽湖提水0.5立方米/秒到并州路后顺河自流而下,提水管径700毫米,长1400米。在主槽内修建17座挡水坝。

晋阳湖循环水系:在晋阳湖东南角修建放水闸1座,闸后修退水明渠2.3公里将水放回风峪沙河,对城区段西干渠进行覆盖。

以上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其中晋阳湖循环水系总投资8830万。属市区域内项目,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3540万元,市级投资8260万元。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风峪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长度10公里,绿化带面积1056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420万元,省级专项基金1000万元,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000万元;市级投资4420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

(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

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项目 汾河二库上游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一级支流建设淤地坝拦沙保厍为重点项目,在汾河一级支流涧河、天池河、屯兰川、杨兴河等流域上游建设淤地坝。规划2008--2009年在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12条小流域建没淤地坝77座,其中:骨干坝6座、中型坝6座、小型坝65座,坝控面积45.2平方公里,总库容627.67万立方米,拦泥库容达273.29万立方米,可淤地1500亩。概算投资1557万元,比照国家沿黄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各半比例分摊。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

(3)太原汾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

太原市汾河灌区配水面积53.93万亩,为适应汾河干流常年最低生态流量供水要求,灌区农田采取“长时间、小流量”小畦节水灌溉,对21.81万亩斗渠以下末级渠系防渗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10406万元,申请省级投资6750万元,市县两级配套3656万元。项目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水务局;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农民用水协会。

2.治污项目

(1)太原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娄烦县污水处理厂8千吨/日升级改造回用工程,2008年底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省级投资3000万元,市级投资3000万元,由娄烦县政府负责;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20万吨/日,2009年底完工,项目总投资53000万元,其中42000万元采取合资合作形式,其余11000万元用于管网建设,2008年计划投资13000万元;晋源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10万吨/日,2010年完工,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申请中央国债资金4300万元,申请省级投资4300万元,区政府自筹9400万元;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规模达到16万吨/日,2009年建成完工,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2008年计划投资12000万元;杨家堡污水厂16万吨/日升级改造,2009年建成完工,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类标准,项目总投资1.7亿元,资金来源为合资合作形式。

(2)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太原汾河两侧3公里范围内187家工业企业关停7家,搬迁12家,其余168家实施治理达标升级。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经委组织、市环保局监督实施。项目总投资312313万元,分别为: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投资95337.85万元;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异地搬迁升级改造投资7650万元,汾河流域3公里范围企业治理投资120921.35万元(企业自筹),2008年重点企业治理投资88404万元(企业自筹)。

(3)煤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

禁采区内5个矿井关闭,并对关闭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关闭矿井为:山西新北方安峰煤业、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清河三煤矿、古交市梭峪乡会立第二煤矿、古交风坪岭煤矿、古交市黄达煤业。修复治理内容主要为关闭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等。治理面积2.75平方公里,总投资1200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从煤炭资源价款中安排,并按省、市、县5∶2∶3的比例分摊。项目单位由娄烦县、古交市政府牵头,市国土局、煤管局配合。

(4)矿坑水回用工程

按照“谁排放、谁处理”原则,汾河流域矿井水处理工程资金全部由煤矿自筹。项目总投资9500万元,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煤炭局负责安排并监督企业实施。

(5)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

主要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 在主要支流、主要污水排放口建立13个水质监测断面,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全面监测。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全部由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安排,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水质监管项目对汾河沿岸3公里范围内49个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投资2428万元;加强汾河流域监督性监测能力和县级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购置监测站仪器设备车辆,投资191万元,完善执法监察交通、取证、信息化应急、通讯等装备;加强太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汾河流域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监测能力建设,投资1167万元。以上项目共计投资3786万元,申请省级投资30%,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市、县及企业具体实施。

3.疏浚和治污配套项目

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太原干流沿线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汾河干流两侧坡面上,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大户治理荒山为重点,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逐步恢复汾河流域生态植被。在汾河水库沿线小流域和汾河一、二库区间干流两侧坡面上恢复植被,完成治理面积30000亩,投资2400万元,比照国家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县各半比例分摊。项目实施后,一、二库区间汾河干流两侧林草覆盖率增加40%。牵头组织部门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

太原汾河流域植被绿化建设 建设汾河干流两侧护岸林带79.2公里,荒山绿化10.7162万亩,封山育林3.1596万亩,农田林网折合造林面积1.092万亩。项目投资7709万元,按照省、市县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5396.3万元,市财政投资2312.7万元。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

太原汾河流域湿地保护

建设汾河上游、天龙山、凌井沟、晋阳湖等4个湿地保护区,主要建设保护站、动物救护站,购置防火、输电通讯、科普宣传及巡护、野外投喂、科研仪器等设备设施。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属省管项目,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

太原汾河流域草地治理

太原汾河上游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尖草坪区、万柏林区)退化草地修复治理项目、汾河(太原段)下游区(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基本草场建设项目完成围栏封育70万亩,退化草地补播70万亩,退耕还草50万亩,基本草场建设15万亩,青贮氨化配套设施50万立方米,机械设备配套800套,鼠害防治40万亩,虫害防治60万亩。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按照省、市县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1000万元,市县级投资9000万元。项目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按工程进度近期投资9100万元,中期投资10225万元,远期投资10675万元。

以上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以下补充项目建设期为三年:

(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太原城西水系循环项目(补充)为提高城西水系各相连湖流量,在城西水系龙潭公园至南海子公园打通海边街段,形成明渠;在解放南路段扩建迎泽公园进水管道,增加迎泽湖进水量0.5立方米/秒,使循环水量达到1立方米/秒;在原有城西水系循环项目基础上,贯通明渠750米、暗管铺设1300米、园林美化5项、叠水架桥21300米以及拆迁8100平方米。项目投资5894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768万元,市级投资4126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太原城市水系循环项目(补充)风峪沙河景观工程

建设污水排水防渗工程。在河道内建湿地、河堤两岸进行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7680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300万元,市级投资5380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

汾河太原市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工程北延段补充段项目

北起太古岚铁路桥,南至森林公园西门与二期工程北延段相接,全长5公里,治理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110万平方米,滩地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东西护岸10.4公里。工程总投资12942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9062万元。由市建管委组织实施。

清徐县县城水系水利建设项目

汾河清徐段蓄水工程,白石河城区段蓄水工程,三湖、七莲池维修改造及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总投资1037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8531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85万元,临时工程111万元,预备费769万元,其它费用879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3112万元,市级投资7263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

白石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河道12.7公里,其中:沟道治理9公里,下游河道治理3.7公里,扩建交叉闸。沟道治理资金1800万元,下游河道治理资金1800万元,扩建交叉闸资金300万元,共需资金3900万元。按省、市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730万元,市级投资1170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

(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

松塔水电站(引汾济潇补水工程)

主要工程项目有:修复西贾湿地,扩建小店区郜村提水灌区一级站、二级站及渠系建筑物,穿潇工程,潇河民生灌区一、二,三级支渠连接段工程。投资960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专项解决。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汾河水库库周塌岸治理

在现已治理基础上,水库沿岸一周总长度22.25公里范围内进行规划治理,设碾压土低坝21座,过沟堆石坝11座。总工程量578.95万立方米,其中:土方512.88万平方米,石方27.9万立方米,砂砾石及反滤料5.97万立方米,堆坝石渣32.2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15985.2万元。申请省级专项解决。2008年规划实施1段、2段,需投资3672.9万元;3段--7段规划近期实施。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

娄烦县涧河县城段梯级蓄水项目

建设翻板闸10座,包括闸底板、消力池、防渗墙、铺盖、排水设施和闸门及工作桥,每座长60米,宽20米,高1.6米,间距200米,总长2000米,八道水面首尾相连形成总水面 9.6万平方米的湖泊景观,可一次性拦蓄地表水7.8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按农村段省、市7∶3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900万元。项目2008年启动。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

(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包括太原市丈子头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和清徐县、古交市、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丈子头转运站工程总投资4512万元,建设规模1000吨/日;清徐县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2200万元,建设规模200吨/日;古交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规模260吨/日;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建设规模100吨/日。

(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清徐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规模3万立方米/日,工程总投资5310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尖草坪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总投资2960万元,由尖草坪区政府牵头组织;娄烦县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2365万元,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2008年启动,工期三年;古交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2万立方米/日,总投资8665万元,由古交市政府牵头组织。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新建阳曲县污水厂,建设规模2万立方米/日,总投资8000万元,由阳曲县政府牵头组织。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

3.整治措施

(1)关闭太原汾河流域上游煤矿。近期,对禁采区域矿井实行关停。由市煤炭局等相关县(市、区)政府并组织实施。

(2)采煤业从太原主城区全部退出。

(3)污染企业关停搬迁。继续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度,彻底取缔太原汾河流域3公里范围内污染水体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取缔破坏汾河生态环境及水质的资源开发活动,依法关闭汾河沿岸违法排污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企业及工艺设备实施关停淘汰;对位于城市规划区、居民集中区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易地搬迁升级改造;对虽经合法审批但影响汾河水质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对2008年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流域内未达标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关闭停产。

(4)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按照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和生态用水原则,严格控制在严重超采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开采地下水,制定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目标规划及关井压采措施,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恶化。在关闭自备水源井的同时,发挥引黄工程现有能力,通过对流域内各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重点超采区关井压采提供可用水量。

(二)中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1.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工程

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合理配置大中小坝,形成坝系。汛期拦蓄干流两侧泥沙进入汾河河槽,枯水季节放水入流河道,丰蓄枯放,蓄浊排清,增加干流水量,减缓河道淤积,提高干流水质。在干流两侧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增加坝地。

2.水土保持小型水利工程

建设小型节水、引水、提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两岸坡面水保生态林、经济林、滩地耕作提供水源,提高生态林成活率和经济林果品产量、滩地产出率。

3.汾河支流生态植被与经济林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汾河主要一级支流绿化,西川河、南川河、涧河、细米河、天池河、屯兰河、狮子河、干河、潇河、风峪河、白石河等主要支流源头及两侧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护林8万亩,太原汾河流域主要一级支流两岸各50米植护岸林带100公里(折合造林面积1.45万亩)、经济林1.8万亩,林网(带)0.2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工程总投资6977万元。

4.汾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主要为汾河公园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投资1400万元。

5.汾河流域草地治理与退牧工程

建设围栏封育项目、退耕还草项目、鼠害防治项目、虫害防治项目,配套基本草场、舍饲圈养等设施。

6.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

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并达标稳定运行,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并补充汾河生态水量;提高污水处理和污泥再生利用工艺技术水平。

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程、粪便处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二级转运站工程、医疗废物备用焚烧炉建设工程、汾河水库周围垃圾处理工程等,彻底消除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全面实现流域内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8.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

对已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进行污废水深度处理,部分企业治理达标后直接回用,实现零排放。

9.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对太原汾河流域限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

(三)远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水质监测和环保设施维护应急机制,全面恢复重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搞好太原汾河流域林地管护和植被建设,巩固植被修复成果,封禁保护林地20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0万亩,建设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湿地、湿地公园2处,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使汾河流域植被环境基本得到恢复。加大汾河流域现代农业和林业产业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绿色产业和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增强汾河流域综合实力,促进全市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定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太原汾河流域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植被状况等,进一步细化我市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布局,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煤炭开采绿色节水转型;对化工、电力、冶金、煤焦、造纸等领域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实行升级改造,遏制其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在《山西省节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太原汾河流域全社会节水规划,制定节水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绿色产业、节水型工业项目,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使用效益;采取政府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加快林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植树造林和荒山荒坡绿化工程建设。汾河流域各县(市、区)要制定完善相应区域规划及政策措施。

(二)科学划定水资源禁采限采区域

根据太原汾河流域内矿山企业对汾河的影响程度,对可能直接破坏汾河河床、导致地表水直接漏失的区域实行禁采限采措施。禁采区为汾河上游段(兰村以上至娄烦)干流两侧岸边以外500米范围内,兰村泉、晋祠泉带;限采区为汾河中上游干流左右两侧岸边以外1500米、一级支流岸边左右1000米范围内和兰村泉、晋祠泉重点保护区。市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局、规划局、煤炭局、国土资源局等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禁采限采范围,严格保护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矿山开采行为。

(三)加强汾河干流水功能区管理

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进一步核实汾河干流不同功能河段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加强汾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建立水功能区监测站网,增设相应水质监测断面,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四)制定完善汾河流域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措施

进一步调整完善汾河流域相关县(市、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对禁采区、限采区关停企业和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补偿,确保地方利益不受损害。补偿资金统筹用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并建立完善水价格体系,有效调整供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2008年底前,汾河流域县级以上城镇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建立市场激励机制,严格控制汾河流域污染排放总量,逐步实现排污权由无偿取得转变为有偿使用;强化管理,严厉制裁汾河河道违规采砂行为。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市政府成立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领导组,张兵生市长任组长,荣彤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农业局、煤炭工业局、环保局、规划局、建管委、物价局、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项目资金综合平衡和领导组日常工作。市政府与市有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签订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近期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各县(市、区)政府要逐级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各项目牵头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等制度。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好项目监督检查,审计、监察、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稽察。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篇5

针对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当前水质污染状况,介绍了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实例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是治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维持水体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 者:张训江 王三反 马俊 刘海刚 作者单位:张训江,王三反,马俊(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刘海刚(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8)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6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在对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学、淡水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2个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关键问题识别和动力学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决策等部分.其中,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湖泊中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研究、生源要素循环、湖泊中关键过程的生态作用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是研究的核心问题.此后,以P为主要的生源要素,将生态系统分为3个子过程:入流、出流和内部反馈,并以此建立了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框架,以辅助于湖泊的生态系统管理.

作 者:刘永 周丰 郭怀成 LIU Lei LIU Yong ZHOU Feng GUO Huai-Cheng LIU Lei  作者单位:刘永,周丰,郭怀成,LIU Yong,ZHOU Feng,GUO Huai-Cheng(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

LIU Lei,LIU Lei(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Dalhousie University, Halifax, NS B3J 1Z1 Canada)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6(10) 分类号:Q148 Q178 关键词:生态系统动力学   湖泊   生态系统管理   模拟   食物网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篇7

关键词:景观水体生物操控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25-01

The application of bio-manipulation technolog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cenic waters

Abstract:Scenic waters in cities were often excluded from outside water sources;lack of water circul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ollution substances resulted in ec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loss of landscape value.In this study,we applied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circulation to celebrate water mixing and enhance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ir capacities of absorbing pollutants in waters.It could be a new integrative approach of restoration in scenic waters.

Key words:scenicwater,bio-manipulation,phytoplankton,Cladocera,filter-feeding fish,ecological restoration

城市景观水体与外围水网的隔绝,面源污染的不断汇集使水体受到污染,结果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结构退化并失去景观价值。本试验是在静态水体中使用Solarbee太阳能循环增氧装置(美国Pump System Inc公司)连续对水体进行增氧以提高自净能力,并在水质许可和生物群落转化的“节点”适当投放鱼类,达到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的双重目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置

试验在张家港市万红苑小区的人工河塘内进行,时间为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安装一台太阳能循环增氧装置,每天运转20小时。在4月10日枝角类大量繁殖时期向试验水体中投放鳙鱼(10g/m2)和鲫鱼(30g/m2),并于6月16日轮虫大量繁殖期间投放观赏鱼(75g/m2)。

1.2 水体中总氮、总磷的检测方法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

1.3 浮游生物的检测方法

分别用13号和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鲁戈氏液固定,使用浮游动物计数框和浮游植物计数框对采集水样进行取样计数,取样5次,取其平均值。

2 试验结果

2.1 浮游藻类的变化趋势

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多达27种,试验之初万红苑小区池塘的蓝藻组成以小颤藻和微囊藻等蓝藻为主,至试验后期则以小色球藻为主,色球藻个体非常小(5μm左右),其巨大的个体数量不足以代表其有巨大的生物量。另外,小色球藻为单细胞分布的,与微囊藻的群体状态不同,很少浮到水面上,并且其个体较小可以被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等)取食而进入食物链。

2.2 万红苑小区池塘水体中主要浮游动物类群的变化趋势

本试验水体中的主要浮游动物类群以枝角类(以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为主,其密度在试验开始时出现快速上升,与水体循环增氧曝气后溶解氧增加、枝角类得以快速繁殖有关,高密度的枝角类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当富营养化物质(污染物)被藻类吸收,并被转化到枝角类体内后,鱼类的捕食作用进一步将这部分物质转化富集到鱼类组织中,而不是由于枝角类因耗尽藻类而死亡后把污染物重新释放到水体中。

2.3 试验水体中的总氮与总磷的变化趋势

总磷的趋势与总氮的变化趋势相仿,但是在试验后期的起伏高于总氮,主要是动物排放的氨氮、尿素(酸)等可以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而所排放的颗粒有机磷必须被分解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吸收,因此水体中的磷存在着排放与吸收的时间差;同时水体生物群落的不同浮游动物种群的变化并非一致,引起氮、磷的含量在一定小范围的浮动。藻类对氮、磷吸收作用是氮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过程已經被多方面的试验所证明,藻类吸收氮磷的特性因此经常被应用进行污染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3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连续循环增氧通过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并破坏静态水体的分层现象,有效提高了水体浮游藻类的多样性,促进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加快氮、磷及其它污染物质通过“藻类—浮游动物”生物链向更高营养等级的转化。

由此可见,循环增氧技术与生物操控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状况,并通过人工补充缺失生物延长食物链,形成可持续的转化和富集污染物质的人工生物链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是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军,徐亚同,陈洽群等.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生态恢复试验[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9):28-20.

[2]孙从军,张明旭.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1,(4)12-20.

[3]张丽彬,王金鑫,王启山等.浮游动物在生物操纵法除藻中的作用研究[J].生态环境,2007,16(6):1648-1653.

[4]王吉桥,赵睿,高峰.不同食物和光照时间对黑龙睛金鱼体色和生长的影响[J].中国观赏鱼,2002(2):24-26.

[5]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33-371.

上一篇:给朋友的一封信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中学生物论文]谈谈加强生物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