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高考满分作文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近十年高考满分作文 篇1

AA2014年6月7日11:43 新浪河南评论

2014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2013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1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2011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

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2009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赴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报哀悼。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7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2007年作文《出事了吧》

阅读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6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5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04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近十年高考满分作文 篇2

一、高考文言虚词考点分析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是高考一个比较固定的考点, 浙江卷出现率为100%。其考查形式一般为三种:一是四项中同一虚词比较用法的异同;二是不同虚词比较用法的异同;三是四组八句, 每组内两两比较, 辨析其用法的异同。浙江卷以第三种形式为主。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准确率不高, 做错的原因复杂。因此, 有必要对这种题型进行研究, 以便了解、掌握其考查的要点, 找出其中规律, 提高应对能力。

文言虚词是指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表达各种关系和语气的词。文言虚词在使用的过程中, 词汇的词性要发生变化。有些词汇的用法是固定的, 与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特别在上下语句中, 往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高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高考文言虚词解析

(一) 浙江省 2004 年—2013 年高考试题所考文言虚词解析。

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 高考文言虚词试题具有怎样特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情况, 见表格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浙江卷2004到2013年10年的试题中, 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3个 :以 (6次) , 而 (5次) , 其 (5次) , 于 (4次) , 且 (3次) , 乃 (2次) , 焉 (2次) , 之 (3次) , 则 (2次) , 也 (1次) , 为 (1次) , 与 (1次) , 乎 (1次) 。也就是说, 考得最多频率最高的是“以、而、其、于、之、且”这些文言虚词。

从浙江卷这几年的文言虚词考查来看, 均未超纲。试题均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 设计提问均为“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这样的模式。从所给的句子来看, 多数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 每组内部两两比较, 考查异同。命题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 没有大的变化。

(二) 2013 年高考试题所考 文言虚词解析

2013年高考文言虚词题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见表格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2013年高考中, 18套试卷中共有9套试卷直接对文言虚词进行了设题考查, 上海卷考的是与、为、而、者, 另有主观题的“之”, 重庆卷与实词混合出题只考了“则”。而在这9套试卷中, 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5个:而 (6次) , 以 (5次) , 之 (5次) , 为 (3次) , 乃 (3次) , 者 (3次) , 其 (1次) , 且 (2次) , 因 (2次) , 所 (2次) , 与 (1次) , 于 (1次) , 也 (1次) , “乎”、“若”“焉”三个未考, 出现频率高的是“而”、“以”、“之”、“为”、“乃”等, 这是与考生的能力基础相吻合的。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设题一般给出四组8个句子, 每组内部两两比较, 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高度关注课内知识, 并与高考题目相结合, 但语境具体, 多涉及课内文言典范语句, 难度较低。解答此类试题, 既要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课本篇目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进行推断, 又要联系上下文加以判断, 通过比较辨析, 筛选出正确答案。

三、高考文言虚词的应对策 略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 在进行文言虚词的复习备考时, 如果我们能把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悉数掌握, 就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尽管文言虚词的意义比较多、且虚化, 但因为数量少, 所以, 只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 肯下功夫, 完全可以学好文言虚词。

(一) 梳理教材, 牢抓根本。高考文言虚词的试题, 虽然文言阅读材料是课外的, 但所考的知识点大多数都在课内。所以, 梳理好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基本前提。本人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梳理, 归纳出可供集中复习文言虚词的重点课文:《劝学》《师说》《赤壁赋》《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鸿门宴》《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廉 颇蔺相如列传》《报任安书》等。

(二) 识记用法, 准确判断。从近几年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般命题方式是比较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其异同。对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的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 最好结合课文实例, 分“词、词类、意义、例句”几项进行整理, 形成系统, 加深记忆, 不要照搬复习资料上的归纳。对文言虚词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本, 所以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 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 系统掌握。

(三) 强化训练, 重视技巧。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应遵循以下解题步骤:首先分析虚词所在的句子结构。也就是分析虚词在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 分析它在句中作什么语法成分;句子结构相同或相近, 用法才有可能相同。再次分析句式, 它们所在的句式相同, 用法一般相同;如果所在的句式不同, 用法一般不会相同。最后注意结合语境, 充分利用加点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在有几项句子结构、句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看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将选自课文中的那一句的虚词用法代入另一句, 看它与选文的上下文是否相符。

(四) 培养兴趣, 借力助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我们可以针对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的考查要求, 培养学习兴趣, 接力助推文言文特别是虚词的学习。

1.通过对一系列“新编文言 文小故事”学习与品味, 激发学生 学习文言文特别是虚词的兴趣。

如第18则:“之”之故事:

一僧欲之 (1) 南海, 询于唐僧, 久之 (2) , 唐僧不之 (3) 应。其独往, 其待也与?均之 (4) 二策, 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 夸之 (5) 于唐僧:“此何难之 (6) 有?”唐僧曰: “汝之 (7) 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然汝之 (8) 言亦过矣, 君将骄而笑之 (9) 乎?”

(1) 动词, 可译为“到”、“往”。 (2) 助词, 调节音节, 用在时间词后, 不译。 (3) 代词, 可译为“他”。 (4) 指示代词, 表近指, 可译为“这”。 (5) 代词, 可译为“这件事”。 (6) 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7)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8) 结构助词, 可译为“的”。 (9) 人称代词, 表第一人称, 可译为“我”。

2.借力名家名著

现在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文言文的学习, 而且有专著问世, 实用性极强, 在笔者学校教师们就建议学生自愿买一两本借力助读, 巩固强化。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杨振中先生的《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等等。特别是后者, 精选281则短小浅近、生动有趣的文言文, 分志向学问、人才品性、治国为政等部分, 通过每周一读一练, 循序渐进,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借力于成语, 使虚词不 “虚”

成语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活着用的文言”。成语中许多词还保留着文言文中词的用法, 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去解释新出现的词语,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加深对某个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用数个相关成语来集中解释某一个字或词, 这样还便于掌握一连串的成语。

如, “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在学习“无乃尔是过与”、“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这样的句式时, 我们不妨通过“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 从而明确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前置宾语 + 是 (之) + 谓语 (动词) ”, 其中“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又如要能全面而实在地理解“于”的多种意义, 不妨用一组相关的成语来解释:供过于求 (比) 、喜形于色 (在) 、无济于事 (对) 。

借力于成语,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知识来分析虚词的复杂而抽象的意思, 就尽可能使虚词不“虚”了。

近十年《伤逝》研究报告 篇3

近十年《伤逝》研究报告

鲁迅所写的小说《伤逝》,形式特别,意蕴深厚,解读空间较大,因而自1925年面世以来,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特别是最近10年,更是论者颇多、论文频出,且论者的研究方法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社会学、历史学层面的解读,而是将多种西方现代的文学批评方法作为武器,试图从新的批评视角,对《伤逝》的复杂意蕴进行更为准确的透视和更深层次上的把握,以期抵达文本的本质意义。

一、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分析

贾振勇认为,“鲁迅在《伤逝》‘真实’与‘虚空’的对立紧张的矛盾中”,“看到了男性价值世界在制造‘娜拉出走’这一历史乐观主义女性神话所起的助封为虐的作用,看到了男性中心主义文化霸权对它的终极价值目标釜底抽薪的势能”。“《伤逝》正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在展现‘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民族集体经验的虚妄性特征时,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它的男性中心文化的霸权性和引诱性,展现了他对女性这一历来受压抑群体的本体性漠视,以致古老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借助它而获得了现代性工具”。周玉宁也认为,《伤逝》“细腻而深刻地展示了男女间的隔膜与厌弃”,“显示了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理解与沟通的困惑”,“子君才从父权的家庭走出,就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置于夫权之下,以期得到一种稳定的保障”,她的悲剧乃是“一个尚处于半‘新’半‘旧’状态中的女性的悲剧,一个受过个性解放启蒙,而思想意识的出发点仍停留在男性中心范式里的女性悲剧。涓生虽然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脱不了男权意识,最终还是习惯地以女性为牺牲”。

二、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发掘主题内核

鲁迅写作《伤逝》到底动机何在?王文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涓生的悲哀与悔恨的心理内涵包括辩白、自责和超越三个层面。而贯穿他和子君爱情生活全过程连续不断的思考中,表明他对爱情悲剧原因的分析,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对子君之死实有的体验及其升华,抒写在他悲哀和悔恨中由对个性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人道主义的两难选择到两难都选择的心灵历程。”赵敬立也认为,“写作《伤逝》是鲁迅假借了恋爱的形式,对自我从思想到人生道路进行深刻而痛苦的反省、探索、总结与调整”,是他“由‘仿徨期’心路历程的曲折而艺术化的反映和记录,是他崇奉给自我(及改革家)的一篇深自悲泣和伤悼的‘诛文’,一曲长歌当哭的哀惋”。因此:“《伤逝》有着‘双重’叙述主题,表层显在‘主题’是爱情主题”,“深层潜隐的主题”则是“自我伤悼”,鲁迅并不是真的“要把爱情故事当作一个主题去叙述”,而是“以反讽的笔法借用这恋爱的形式的”网。陈留生则认为,鲁迅与一个叫许羡苏的女孩子交往共1年,“在写作《伤逝》时已相交5年,鲁迅对许羡苏一直有好感,而许羡苏对鲁迅则是敬中有爱,但始终缺乏使二者关系飞升到恋爱层面的契机,许羡苏的婚事因此而耽搁。在鲁迅与许广平确立恋爱关系并准备向新的生活迈进时,他在有意无意间感到有愧于许羡苏,因此就虚拟自己果真与她结合了其结局必然会像涓生与子君那样,以悲剧告终。既然如此,还不如不结合。这样,鲁迅悬着的心终可平衡了。

谢世洋对上述观点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指出,《伤逝》是对五四时期沉酒爱情、躲避社会斗争的青年群体的典型刻画,是对知识分子“国民性”的反思、啃叹与批判日。刘起林、易瑛认为《伤逝》的主题内核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涓生是站在追求生命终极价值的角度来对待人生以及他与子君的爱情的,他对子君爱情的追求与放弃,都与他对生命最高意义的追求紧密相连,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涓生来说实际上是一曲生命终极意义追求的悲歌”。为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还将作品的意蕴揭示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终极意义的憧憬期”、“现实生活的品味期”、“凡俗人生的彻悟期”和“生命追求的抉择期”,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阅。另有一些论者,如罗小茗认为,在涓生眼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个由进步变为落后的子君,是因为作为公务员,涓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力与怯弱,需要种种启蒙者的成就感来掩饰,而维持这些成就感,以及继续启蒙的力量,则来自于‘大无畏的子君”,“所以,与其说有一个‘革命的子君’被涓生选择了,倒不如说是涓生选择了一个活生生的子君身上被额外赋予了光明意味的某个部分”,“在对现实生活无限度的解释权力中迅速地无需中介地回附到物质的平庸,这无疑是涓生思路中最可疑最可怕之处”谢菊在考证了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之后认为,《伤逝》“其实就是鲁迅借助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将这些事件的经过(即兄弟失和、失业、与许广平恋爱等)、他的思考以及他内心深处难言的隐痛写出来”。“出于这样的动机,《伤逝》是为他自己而写的,是写给自己看的作品,因此没有公开发表而收人文集出版。而用爱情题材来表达,既与他当时正在和许广平恋爱、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有关,也与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内在逻辑一致”,因为兄弟失和“是鲁迅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而在冯金红那里,涓生被看做是“一个既矛盾分裂又统一和谐”的人物形象,表面上涓生忏悔的是“无过之过一一说出真实”,但事实上涓生的“过”是在他“说”之前,他的忏悔“有着双向乃至矛盾的自我评枯”,“他在哀怨惆怅的叙述中不自觉地将他和子君之间关系破裂的责任几乎全推给了子君,而自己却给人一个勇于承担后果的印象”,在这个“忏悔的迷宫里”,“高尚、善良、勇于自我批评、承担责任的涓生与另一个似乎更为醒目的自私的、个人主义的涓生扭作一团”

三、文本的比较研究

王兵以《野草》为参照,发现了《伤逝》的象征意义。他指出,“以往,我们称鲁迅为现实主义作家,强调的多半是他创作中的现实性”,其实,“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而“在(野草》中,象征性终于盖过真实性而达到了高峰”。如“《伤逝》中的‘家’和‘夜’象征着人类的生存困境,‘爱’象征着人类精神追求中世俗的牵绊和情感的重负,‘花与动物’、‘谈天、读书、散步’与‘家务’象征了脱俗与世俗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子君’象征了一种虚无的存在,‘涓生’象征着不可征服的生命”等等。而“涓生这类形象的出现,表明鲁迅的创作由病态的人格揭露跨向了理想人格的塑造的新阶段”。王兆胜则从家庭文化角度,将《伤逝》与钱钟书的《围城》放在一起加以解读。他在比较中发现:鲁迅的《伤逝》对家庭采取的是“内审”方式,而钱钟书的《围城》则采取“外观”方式;《伤逝》表现了作者的一腔热血,真挚、热烈是作品的基调,《围城》则表现作者的冷漠关照,清冷是作品的态度;《伤逝》的叙述模式为“以涓生为叙述视角的限定视角”,《围城》则是“以全知全能视角进行非限制视角的描述”。鲁迅以“爱情和幸福的家庭”作为理想和信仰,而对逝去的爱情和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感到伤惋,而钱钟书则消解了“爱情和幸福的家庭”的理想意义,对此做出世俗的理解,采取了漂移的态度,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家庭观念问。郭海军把《伤逝》与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鉴别,认为虽然《狂人日记》的叙事模式是第一人称修辞模式,《伤逝》的叙事模式是第一人称客观模式,表现的思想内涵也完全相异,但在形式建构方面仍具相似性。“日记”和“手记”形式的使用,使得“独白性内容获得了客观化的品行”,“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徐新江在对《离婚》和《伤逝》进行比较后认为,爱姑和子君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猛醒女性”的悲剧,并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人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徐慧琴和冀爱莲则认为鲁迅是“怜作为农村劳动妇女的爱姑不觉悟,惜作为知识分子的子君的落伍;他怀着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火热心肠,给青年导航、指路”。

综上所述,近10年《伤逝》的研究虽然还难见惊人之作,但研究的多元化态势十分突出,使人明显感觉到论者学术思维的日益拓宽,其中从性别角度的分析(认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乃是两性之间的悲剧)颇具说服力,虽然这类文章给人以蜻蜓点水之感,但与从其他角度切人的论文相比,显然更接近文本的原意。而意义的潜在性、非自明性也注定了:通过不懈的努力,经典作品《伤逝》所蕴涵的一切,必然还会得到更深、更广的探寻和挖掘。

参考文献: 【1】贾振勇.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J].鲁迅研究月刊,2001,(3):23-27.

【2】周玉宁.性别冲突下的灵魂悲歌——《伤逝》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1994,(2):119-123.

【3】王文彬.两难选择,两难都选择——《伤逝》心理内涵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1995,(5):46-53.

【4】赵敬立.唱歌一般的哭声,给旧我送葬——《伤逝》新解[J].鲁迅研究月刊,1996,(11):16—24.

【5】陈留生.《伤逝》创作动因新探[J].南京师大学报,2003,(2):1 15—120. 【6】谢世洋.是“兄弟情”之哀还是“国民性”之叹?——《伤逝》主题辩[J].南昌大学学报,2003,(3):110—114.

【7】刘起林,易瑛.《伤逝》主题内核: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4):106—109.

【8】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221-222.

【9】谢菊.《伤逝》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01,(11):56-61.

【10】冯金红.忏悔的“迷宫”——对《伤逝》中涓生形象的分析[J].鲁迅研究月刊,1994,(5):21-25.

【11】王兵.人生终极意义的永恒追求——以《野草》为参照看《伤逝》的象征意义[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39-42.

【12】王兆胜.伤惋与漂移——从家庭文化角度解读《伤逝》和《围城》[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86-90.

【13】郭海军.生动而有效的艺术传达——《狂人日记》与《伤逝》的叙事模式比较分析[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4,(1):21-24.

【14】徐新江.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离婚》与《伤逝》的悲剧意义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2000,(5):128-131.

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篇4

作者:岳立涛

摘要:农村垃圾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同时指出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引。

关键字:农村垃圾;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农村垃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农村垃圾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落脚点。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其中对“村容整洁”的要求,使农村垃圾问题进一步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吸取城市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重演,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指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分析

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研究主要从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农村垃圾问题产生及处理难的原因和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学者一致认为,农村垃圾问题令人堪忧,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研究者认识到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乏,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状,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扩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成为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必然举措。

同时,不同学者的研究又各有侧重;在分析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汪国连提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公有地悲剧”现象和农民之间的模仿效应是促成农村垃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建立市场导入制度,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而不是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陈冬银则总结了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几个特点:垃圾数量膨胀、构成成分复杂、清理过程简单、造成资源浪费。陈冬银认为,很多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生产任务,比由政府自己承担更有效率。他主张政府授权和鼓励社区组织从事垃圾清运服务,或者,政府也可以将某种公共服务的生产任务,通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式外包出去。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总结了不同地区农村垃圾管理的现状,认为实现垃圾就地消纳才是长久之策。雷弢指出,现在城市垃圾已成为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警惕城市垃圾污染农村的现象。徐晓春和张赟则主张适当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以具体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在当前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占重要地位。如果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细作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库区、湖区及江河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等对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所作的研究,李国朝等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的调研分析,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生

活垃圾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滇池流域、鄱阳湖地区、太湖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及其影响已相当严重。

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选择了3个典型行政区的18家农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18家农户在经济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的产量与农户的经济条件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垃圾的人均产量也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一般而言,农作物收割季节和春节期间,农村垃圾产量最高。刘蜀治等对实现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了对策分析,从技术支撑、经济扶持和管理引导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力求实现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秸秆粪便资源化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三大任务。对都阳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以鄱阳镇为例,分别对城区、农村和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分类收集、焚烧、填埋、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多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该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物理组分为食品废物、砖石、制陶废物和包装废物(包括塑料、玻璃和金属等)。该研究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影响,指出,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家庭养殖的萎缩、燃料的气体化和水冲卫厕的普及与垃圾量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对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分析

基于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较典型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不失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已覆盖全国很多地区,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

所有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第二,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分类;第三,农村垃圾产生的原因;第四,农村垃圾对环境和村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五,治理农村垃圾问题的措施。

从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着严峻的垃圾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多,而且农村垃圾的成分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机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如北京市玻璃台新村这样的新农村试点村,由于发展旅游业,游客数量的上升和旅游业带动村民购买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垃圾问题的恶化(周燕芳等,2009)。城边村的垃圾问题相比一般农村较好一点,但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一度成为制约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的薄弱环节(姜洪,2009)。

尽管农村垃圾的成分正不断复杂化,但是,相比城市垃圾的构成,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仍然比较单一。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按其来源分,农村垃圾可分为农村生活垃圾(剩菜剩饭、人体排泄物、煤渣、厨余物、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废旧电池、废旧家用电器、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包装盒、各种废弃工具、破旧衣物、废弃的医疗针头、空药瓶等)、农业生产垃圾(农作物秸秆、空农药瓶、地膜、果藤和稻草)、工业垃圾(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废料)等三种类型(谷中原,谭国志,2009;曾兴华,李建,2008)。第二,根据垃圾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否可回收利用和是否有害,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2)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3)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4)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废弃农药瓶等)(吉崇命等,2006)。

毫无疑问,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危及农民的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农村垃圾中含有和产生的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谷中原,2009;周燕芳,2009;李碧芳,2009)。

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是客观上基础设施薄弱和主观上不重视。首先,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其次,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差,而且缺少技术支持;再次,基层政府缺少足够的重视,环卫管理力量弱(姜洪,2009;王珏,2009;周祖光等,2010;)。归根结底,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的经济水平。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中饱私囊,把国家下发到村镇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也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原因之一(刘刚,潘鸿,2009)。许春玲和宋丽萍认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此外,城镇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转运到农村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谷中原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社区缺乏约束村民恶性使用公共场地法治条件,是导致农民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因。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技术信息支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引导的同时,不同学者还提出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方案:吉崇喆提出,将城市生活垃圾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李碧方认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将各种有机垃圾资源化也不失为有效地垃圾处理办法。姜洪和谷中原主张加强卫生费收缴工作,贯彻落实环境卫生法。周祖光则提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体系。刘刚和潘鸿提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垃圾产业化。许春玲和宋丽萍则提出了“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研究

对农村垃圾的研究目的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已进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专门对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作了分析探讨。

陈军根据建设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列举的垃圾处理方式,结合农村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农村可以通过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来处理垃圾问题,他还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管冬兴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李颖和许少华则以旅游生态村北京韩台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自然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和技术因素等各种因素的评价得出,适合该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转运和卫生填埋。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策略方面,李齐云和张维娜探讨了农村第三部门提供垃圾治理服务的可行性,认为农村第三部门可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农村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杨荣金和李铁松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度和费用最小化。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农村实现垃圾“就地消纳”的可行性和必备条件。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建立环境押金制度、设立环境税以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等对策建议。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新技术方面,管冬兴,楚英豪和张旭等分别论述了蚯蚓堆肥处理技术和微生物菌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主张将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

学者提出的策略和具体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四、学者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概述

农村垃圾问题不容小觑,值得每一位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同时,农村垃圾问题背后隐藏的理论更需要研究者去挖掘探索。章也微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他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得出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是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造成的。因此,农村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生活在农村的每一个农民应该面对的问题,更是政府应该面对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资源配置进行最恰当的干预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马润生和李超锋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考察了

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研究得出,农民对“两型社会”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非常少,而且乡镇政府和村委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由此,他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应该从意识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推进,同时加强相关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五、农村垃圾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

目前,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农村其他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深入探讨。

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学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远不及对城市垃圾问题和农村其他问题的重视,真正涉及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文献较少。查阅中国数据期刊网,以“农村垃圾”为关键字的相关论文仅有28篇,题目中包含“农村垃圾”一词的论文也不过65篇。而且,已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各地垃圾问题现状得出结论式的简单分析,缺少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狭隘的理论研究一方面说明对农村垃圾问题的重视不够,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民众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关注。

(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实证研究相对滞后。

生活垃圾问题是全国各地农村普遍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对策方可解决。但是,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关注甚少。理论研究可以为具体实践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欠缺,必将减缓中西部广大农村垃圾处理的步伐。

(三)侧重于孤立的实证研究,缺少对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法规政策,提出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大都侧重于孤立的具体研究,只有曾兴华和李建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但是,该研究并没有对南北方农村垃圾问题进行比较。各地农村垃圾问题比较研究方面的空自,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出路。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2.[2]徐晓春.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3]杨晓波等.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4).[4]罗如新.农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6(12).[5]张赟,陈玉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垃圾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6]雷弢,万红友.农村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学术交流,2007(8).[7]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8]陈冬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垃圾管理问题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8).[9]魏星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刘蜀治等.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策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11]李国朝等.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研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12]刘永德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3]周燕芳等.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以北京市玻璃台新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谷中原,谭国志.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曾兴华,李建.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例

[EB/OL].[2009-01-04].http:///Article.Show.asp?ArticleID=14575.[17]吉崇喆等.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4).[18]王珏.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探析——对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杉木桥村垃圾处理的思考

[J].青年科学,2009(10).[19]周祖光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刘刚,潘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研[J].全国商情,2009(9).[21]徐春玲,宋丽萍.陕西省渭南市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华商,2008.[22]李碧芳.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3]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4]管冬兴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李颖,许少华.适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北京市韩台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

[26]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7]李齐云,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0

(1).[28]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0).[29]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可行性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新派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1).[30]李新鑫.论构建我国环境押金制度[J].法治与社会,2009(7).[31]王慧.环境税如何实践?——环境税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5).[32]姜明,张敏纯.从可持续发展看中国环境教育立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管冬兴,楚英豪.蚯蚓堆肥用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9).[34]张旭等.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思路——快速处理菌剂[J].环境卫生工程,2009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篇5

[摘要]“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志”的训诂及“诗言志”产生的时代确认是学者们绕不开的问题。此两者也是大部分学者展开不同阐释的依据。同时,由于汉学的国际化,“诗言志”渐成为研究中国诗歌的元问题,许多外国学者也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

[关键词]诗言志 亚洲 北美

一、亚洲文化圈关于“诗言志”的理解

(一)文化空间说

李春青在其著作《诗与意识形态》中提出,诗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诗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是独特的文化空间之“结构性因果关系”的产物。诗能够成为普遍性的言说方式需要有言说者、听者、传播方式与渠道及评价系统等,需要形成一种以诗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空间或者特殊“场域”。

基于此,他提出了“诗言志”的含义不应一概而定,而应根据时代不同有具体的含义:一是“诗”与“志”或“识”通,是指“记忆”或“记录”。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西周之初甚至更早就只能是这种含义。二是“赋诗”意义上的“诗以言志”之义。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就极有可能是这种含义。三是后人通常的理解。如果此说产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赋诗普遍出现之前,则可能是这种含义。

无论“诗言志”产生于何时,至此到了战国中叶这种说法已经被

普遍理解为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含义,即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的。

(二)以情补志说

詹福瑞先生在考察“诗言志”思想时分析了先秦到两汉“诗言志”的发展流脉,最后将“诗言志”这一特定话语定格在汉代《毛诗序》中。他认为,《毛诗序》的“诗言志”的话语与先秦“诗言志”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首先,“诗言志”的话题性质不再是对诗的应用属性的认识,而是对诗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其重要依据是“诗言志”主要是指诗人言己之志。其次,从人的情感的心理欲求去认识诗的言志抒情的本质,揭示了诗的创作中情和志不可划然分开的浑融特点。在《毛诗序》作者的心中,志中是含情的成分的,志并不完全排斥情,言志亦有抒情之意,这与后人把情志判然分为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在汉代,情、志并举,“吟咏性情”就是“言志”的同义语,此种情况很普遍。《毛诗序》把情引入诗论,以情补志,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以及诗作用读者的情感特征,无疑丰富和深化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

(三)“情”为基础说

孙秋克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提到,无“情”就无从“言志”,也无从进行政治教化。我们之所以把“诗言志”归于文学的情感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即着眼于“情”为“志”的基础,二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在文学创作中“情”和“志”不仅不可能判然分明,而且以“情”的感发为基础。另一方面,虽然“诗言志”的确以感性的“情”为基础,但不能把“情”“志”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种“志”带有伦理和群体的一面,不同于表现个人情感的“情”。

(四)文学表达说

蔡先金在其著作《孔子诗学研究》中提出,“诗”与“志”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诗”“志”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诗”是“志”的外在表现形式,“志”则是“诗”所蕴含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诗”是诗人内心之志的外化,而“志”则是诗人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原始之诗。在“诗”与“志”之间用“言”连接,“言”是诗用以表现内容的手段,意味着光有“志”还不能称之为“诗”,还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诗言志”就是说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内心之志,或诗歌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之志的文学样式。

(五)“物我交融”产生论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洪瑀钦认为,诗是由“物我交感”而产生的语言艺术。并将诗的产生要素分为(1)诗人之心性;(2)对象之形象;(3)诗人之心性和对象之交感;(4)诗人和对象交感而成立的意象;(5)表现其意象之言语等五个范畴而已。通过这五个层面的分析,他指出非“物我交融”则不可能产生“志”的道理。对物象的关照和作者的心理是产生不同“志”的条件。因此,要想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伟大的“志”,就必须先涵养最伟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网络期刊电子资源关于“诗言志”的资料比较丰富,但是鉴于多是单篇论文,多数并未成书结集,可能有些思想未必成熟。所以只选摘了笔者认为有价值的观点罗列于此,不辨稂莠之处也不可避免。

(六)工具说

北京大学美学访问学者杨慧芳在总结“诗言志”阐释时提出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工具论。她认为,《诗三百》产生以后的“诗言志”或被赋予某一时代士大夫的政治理念,或被赋予儒家的伦理之意,甚至就是一个时期统治者的统治意志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会重新诠释过去时代传给他们的文学,那么作为“诗言志”的诗学理论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解读也是必然。

(七)“功成作乐”说

中南民族大学赵辉教授认为诗是周代乐制中乐的表现形态,属于乐的范畴,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是“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及诗”时的不同表述。“功成作乐”表现的是乐以功德为价值取向,“乐以道志”即乐以功德为表现内涵。“诗言志”即“乐以道志”,与“功成作乐”的核心内涵一致。作乐以功德为基础,故诗也以歌功颂德为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决定着诗只能言“志”。言“志”于主体来说,表现为美、刺两个方面,即对功德的歌颂和对违德的讽刺,以保证和维护功德的实现。孔子的诗论,包括他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王者迹息而诗亡”,还有《毛诗序》亦都是从“功成作乐”的理论发展而来的。

二、北美汉学家对“诗言志”的理解

北美汉学家们探讨“言志”问题,并不是像中国历代文论学家那样,主要去探讨“志”的道德、政治教化的意义内涵,而重点在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角度讨论“诗何以言志”,以及从作家个性情怀角度讨论“诗言何志”。

(一)言意关系说

冯若春在其著作《〈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中根据分析指出,“诗言志”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号学的问题,即符号(言)与意义(志)的关系,用中国传统话语来说就是“言意关系”问题。北美汉学家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学里对语言功用的看法基本上是“言志”与“表意”的看法,这与西方的“模拟”或“再现”的定向是不一样的。中国话语理论注意的是“言尽不尽意”而非“呈现”或“再现”与“现实”的关系。这就是说,关于“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讨论是在“诗言志”的“言志”问题统辖之下思考和论说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说

北美汉学家普遍认为,音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语言形态的表达方式,“诗言志”的论述离不开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语境。只有在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诗才能充分言志。言志之诗,如果

离开了调式、旋律的低吟浅唱,则不能达到言志的目的。这就提出了“诗言志”最初含义是“何以言志”。

如杜志豪多次指出,在文学文本独立之前,诗歌、音乐与舞蹈合一的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是能够充分表情达意(言志)的,而且,与诗歌相比,音乐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潜能。中国早期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一切艺术审美的基础。

高友工同样认识到了音乐在“诗言志”话语中的重要性。他说,在这个早期诗乐舞的艺术混合体结构中,或许音乐是惟一形式化和构成性的艺术品类,这就使它在中国抒情美学文本的谱系中,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和可作为范本的媒介。

显然,这些学者都注意到了音乐在早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他们对于“诗言志”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从术语的意义诠释发掘音乐在构成“诗言志”审美内涵中的作用。(2)“诗”所言“志”的途径是听觉,听觉成为“志”的象征。(3)诗乐舞结合、特别是音乐的美感能够充分体现人的情志。

(三)心理学说

北美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考察从《尚书》“诗言志”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发展,发现二者的差异:“诗言志”是根据过程或活动下的定义,即诗就是其活动或过程。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则是一个等式定义,该定义说的不是一种活动,它再次陈述了诗的本质,这个本质得之于是的本原。

这被解释成一种“运动”,也就是诗的进程的空间化,它与那个得到成分确立的内外范式相符。这成了诗的心理学理论根基。其中“之”创造了一个跨越内外的运动模式。宇文所安说,假定我们有了个“事物”x,它也许是“志”,也许是“诗”,是哪个取决于它在什么地方。当这个x从“志”的状态进入其“诗”的状态时,必然暗示着“志”被转移了,“志”所包含的张力被消耗了。我认为,“诗言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论的滥觞,在后世的传播演变中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及意义,对于它的阐释有来自文学方面的如情志关系、文学表达等,也有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讨论如功成作乐、伦理情感等。一些学者也引用了其他领域方法来重新审视“诗言志”如心理学角度、语言符号学角度。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近年出土的文献重新梳理研究,引入“诗亡隐志”等课题来进一步阐释“诗言志”的发展流脉,如赵玉新、王国健等学者。这些都为近年来“诗言志”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将“诗言志”纳入文化角度审视,还原其产生时的语境状态。而“诗乐舞三位一体”“乐”为核心的思想无疑说明了“诗言志”的产生。中国远古时的艺术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当时的“乐”是三者合一的一种形态。通过诗舞乐合一的活动,先民以情绪的体验、宣泄这种最直接、最具本能行动的方式,完成了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和个体内心完满的审美体验。【参考文献】

上一篇:音乐欣赏《快乐的童年》教学设计下一篇:《那一刻,我很幸福》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