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乐死的探讨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安乐死的探讨(精选7篇)

关于安乐死的探讨 篇1

安乐死是指对于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的死去。在中国,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是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一些病人得了不治之症后,会受到很大的身体上的痛苦,在这个时候采取安乐死的措施,可以减少病人所受的痛苦,让病人不用在挣扎中,而是安详的死去,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患者及其家人因为不忍心病人忍受极大的痛苦,请求让病人安乐死,但是由于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出台一些规定,使得安乐死合法化,医院害怕会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医院拒绝了病人家属的请求。

在去年,一岁的男童严重脑损伤,父母看着勉强维持生命的儿子痛不欲生,含泪请求为孩子实施“安乐死”。但是医生以法律不允许而拒绝。

在中国,想要“安乐死”的人还有另一种,那就是因为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不想要家人为了自己负债累累。这就体现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一个弊端。确切的说是中国对于医疗方面的的经济投入还不够大。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还不能够接受安乐死。当我的亲人生重病的时候,想到的是去尽力延长他的生病,而不会因为他的痛苦,而去结束他的生命。

关于安乐死的探讨 篇2

安乐死来源于希腊语Euthanasia, 意为“快乐的死亡”。安乐死是指因为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已无救治希望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状态时, 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 在自己或其家属的要求下, 经过医生的鉴定和法律的认可, 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结束生命的全过程。安乐死分为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 消极安乐死是指在病人已确定无治愈可能的情况下, 停止对其继续治疗, 使其因自身疾病而死亡。积极安乐死则是指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促成病人死亡的提前来临。消极安乐死在我国临床治疗过程中被普遍采纳, 鲜有争议, 而积极安乐死则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诸多质疑, 本文中讨论的安乐死指的便是积极安乐死。

关于安乐死的特征, 第一, 安乐死的实施对象必须是处于病情发展中晚期阶段的患者, 此时病人达到极度痛苦状态, 死亡结果已成定局, 只是时间问题。第二, 安乐死的申请主体应是患者本人或者与患者关系密切的其他近亲属, 该申请应经过严格的程序, 确保代表患者及其近亲属的真实意愿。第三, 对于安乐死的实施主体而言, 应是患者的主治医生, 因为其是在整个医疗过程当中最熟悉和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人, 因此有无必要实施安乐死以及以何种方式来实施主治医生无疑是最具有发言权的。第四, 对于安乐死的实施目的须进行严格审查, 出发点应该是患者的切身利益, 必须是以结束患者难以承受的痛苦为目的, 那些为了个人私利或者其他非法目的而为患者实施安乐死的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

二、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法理基础

( 一) 实施安乐死是生命权的内在要求

生命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自然权利, 即公民享有维持自己生命的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命权也不断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命权作为人的一项最为重要和特殊的权利固然是不可剥夺的, 然而生命权不应仅狭义的包含公民生存的权利, 还应该包括其对于死亡的选择, 两者辩证统一, 并不矛盾。生命终将归于死亡, 正如每个人可以选择如何生存, 如何支配自己的生命一样, 死亡也是可以掌控的, 只不过这种掌控是有限度的, 同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出于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人在可以继续实现生命价值的情况下不可不受任何限制的去选择死亡。

生命同时也是一种义务, 它肩负着诸多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当一个人面临着当前的医疗水平难以治愈的疾病, 承受巨大痛苦, 濒于死亡, 那么很显然该人客观上已无法再履行其生命的义务, 继续存在无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会造成不断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在该种情况之下, 死亡便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 二) 实施安乐死是自由权的价值体现

自由是法律的最高价值, 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利, 这种自由同样也体现在生命权方面。在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处分自己的生命权利, 然而, 自由并不是无任何限制的, 自由必须符合社会公义的要求, 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因此, 实施安乐死固然是在公民自由选择的范围内, 但该选择必须谋求与社会公义和秩序的和谐与平衡, 法律保障在正常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范围内的自由处分权, 但是若该处分权超越了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构成对社会或个人利益的不当侵害时, 法律便不再对该种自由选择进行保护和容忍, 而是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或干预, 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义。

( 三) 实施安乐死符合刑法当中的违法性阻却事由

违法性阻却事由, 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事由, 即因为该事由的存在, 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具有违法性, 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根据法令的行为和一般的正当性行为, 安乐死应该属于一般的正当性行为。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可以推知, 违法性的阻却事由普遍都是为了较大的利益牺牲较小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的大小并非仅仅通过数量来考量, 还包括该利益是否符合法律和公义。首先, 实施安乐死牺牲了濒于死亡的病人的生命利益而顾及了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当一个人处于濒死状态, 承受巨大病痛折磨的时候, 其每天就是在以周围亲人的心力和昂贵的医疗费用换来毫无生活质量可言的生命时间, 这样的生命于自己、于他人、于社会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负担, 无从体现生命的价值。其次, 实施安乐死牺牲了濒于死亡的病人的生命利益而顾及了其生活利益。医生在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过程中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 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不可能期待他不为犯罪行为而为其他合法行为。如果不能合理的期待医生面对上述情形而不去帮助病人实施安乐死的话, 就表明医生帮助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 是应该免除刑事责任的。

( 四) 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部分, 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侵害到法益, 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但纵观安乐死的实施过程, 医生实施该行为是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减轻家属负担, 出发点是为了帮助患者而并非有意谋害, 解决每个小家的痛苦有助于整个大家的和谐与稳定, 并未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危害社会安宁, 医生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促成了患者的死亡, 但这并非最终目的, 安乐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及其家属得到解脱,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三、我国实施安乐死的必要性

首先, 安乐死的实施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随着对安乐死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承认安乐死的存在, 并且以立法或判例的形式将其纳入到法律的规制范围内, 使得安乐死的相关操作过程有法可依。因此我国应与世界接轨, 迎合国际发展趋势, 将安乐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积极推进安乐死的合法化进程。其次, 实施安乐死有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改善法律上的混乱局面。我国法律目前对于安乐死的实施并无明确规定, 因而当同一现象发生时便出现了诸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十分影响法律的稳定性, 也不易被群众所信服和遵守。

四、实施安乐死的程序

结合国外的立法例, 安乐死的实施应包含申请、审查和操作三重程序, 对于安乐死的申请, 只能由意识清醒的病人本人提出申请, 且应安排医生和患者家属以外的人作为见证人, 委托申请因无法确定其是否代表患者本人的真实意愿而一般情况不发生效力, 患者在反悔的情况下可以撤回自己的申请。审查程序应该由医学和法学专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来进行, 各司其职对患者是否具备实施安乐死的必要性进行专业评估, 审查结果须经人民法院决定是否通过, 人民法院应再次征询患者的意见, 以体现对待生命的审慎性和严肃性。关于安乐死的操作过程应该由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 操作之前负责医生应向审查委员会出示操作方案并经审委会通过, 操作过程须进行全程影像记录, 操作完成后应将关于安乐死实施的全部资料提交法院归档。

参考文献

[1]刘三木.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法学评论, 2003 (2) .

[2]夏强.安乐死合法化探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 (05) .

[3]雷安军.安乐死非罪化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 2009 (06) .

[4]刘泽刚.安乐死“合法性”的法理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 (01) .

安乐死的起源 篇3

Sean: Hmmm…I don’t know much. ①I guess I’ve heard that youth in some Asian countries have a pretty hard go of it.

Delilah: No, that is not what I’m talking about. I don’t mean young people in the 2)continent of Asia. I mean the act of assisted suicide or mercy killing, referred to as Euthanasia.

Sean: Sorry. Never heard of it…

Delilah: You’ve gotta be kidding! ②Doctor assisted suicide has been a hot-button topic for years. And the debate actually dates back to ancient times.

Sean: Well, how come I’ve never heard of it before?

Delilah: ③Maybe ’cuz you’ve got your head in the sand, or somewhere else the sun don’t shine…

Sean: Alright, I get what you’re implying and I don’t appreciate it. Sorry I’m not as up-to-date on current events as you are.

Delilah: You should be sorry. This issue is right up there with abortion, surrogacy and the death penalty. It’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facing modern society.

Sean: But if it’s such a modern issue, how can it be so old at the same time?

Delilah: You need to trace it back to its roots to understand.

Sean: I sense a history lesson coming on…

Delilah: Translated from Greek, the word basically means “good death” or, more accurately, the practice of intentionally ending a life in order to relieve pain and suffering.

Sean: So it’s murder, but for a good cause!

Delilah: Well, the Roman historian Suetonius described how the Emperor Augustus, “dying quickly and without suffering in the arms of his wife, Livia, experienced the ‘euthanasia’ he had wished for.”

Sean: So basically he died quick, with little suffering. Is that what it means?

Delilah: It’s a big part of it. But the idea of doctors being involved was brought up in the 17th century by Francis Bacon, who described Euthanasia as giving a painless, happy death to one’s patient. He’s actually quoted as saying it’s a“physician’s responsibility to 3)alleviate the ‘physical sufferings’ of the body.”

Sean: OK. So does it still mean the same thing today? Delilah: Pretty much.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which I personally 4)ascribe to, calls it “the painless killing of a patient suffering from an incurable and painful disease or in an 5)irreversible 6)coma,”

Sean: But what about doctors or families who have 7)ulterior motives?

Delilah: ④Good question, but that’s a whole other can of worms…

nlc202309051809

德莉拉:嘿,肖恩,你对安乐死知道些什么?

肖恩:呃……我了解得不多。我想我听说有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德莉拉:不,那不是我要谈论的话题。我不是要说亚洲大陆的年轻人,我是说协助自杀的行为或无疼痛致死术,被称为安乐死。

肖恩:不好意思。没听说过……

德莉拉:你是在开玩笑吧!医生协助自杀是多年来的热门话题。而这个争议实际上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肖恩:嗯,为何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德莉拉:或许因为你一直逃避现实,或躲在阳光照不到的某处地方

……

肖恩:好吧,我明白你在暗示什么,但我并不喜欢这样。对不起我不像你那样跟得上潮流时事。

德莉拉:你是应该感到抱歉。这个问题与堕胎、代孕和死刑相提并论。这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肖恩:但如果那是个现代问题,怎么同时它又那么古老?

德莉拉:你需要追根溯源才能透彻理解。肖恩:我感觉一堂历史课就要开始了……

德莉拉:这个单词从希腊语翻译过来,基本的意思是“安详和乐的死亡”,或者更精确点就是,为了减轻疼痛和痛苦故意结束一个生命的做法。

肖恩:所以那是谋杀,但是有正当的理由!

德莉拉:嗯,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这样描述罗马的奥古斯都大帝:“他如愿以偿地体验了‘安乐死’,在妻子利维亚的怀抱里迅速逝去,没有任何痛苦。”

肖恩:所以基本上他快速死亡,没有半点痛苦。是这个意思吗?

德莉拉:那是主要部分。然而相关医生的这个想法在17世纪由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他描述安乐死是给予一个病人无疼痛、快乐的死亡。他的话实际上被引用为:“减轻一个人‘肉体上的痛苦’是医生的责任。”

肖恩:好吧。那今天说的仍是同样意思吗?

德莉拉:大部分是。我查了《牛津英语词典》,它指“无疼痛杀死一个正遭受痛苦的不治之症或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的病人”。

肖恩:但是如果医生或家人对此别有用心那怎么办?

德莉拉:好问题,但那又是另外一大串复杂的问题了……

Smart Sentences

① I guess I’ve heard that youth in some Asian countries have a pretty hard go of it. 我想我听说有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have a + adjective + go of it: used to describe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n doing sth.(表示做某事的难易程度)。例如:

Parent’s divorces usually hit children hard and they often have a terrible go of it.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很不容易,他们常常很难熬。

② Doctor assisted suicide has been a hot-button topic for years. 医生协助自杀是多年来的热门话题。

hot-button topic: an issue that people feel strongly about(敏感话题)。例如:

Smog has been a hot-button topic in China these past few years.

雾霾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

③ Maybe ’cuz you’ve got your head in the sand, or somewhere else the sun don’t shine… 或许因为你一直逃避现实,或躲在阳光照不到的某处地方……

have/bury/get one’s head in the sand: ignore or hide from obvious signs of danger, refuse to think of an unpleasant situation(不正视现实,逃避现实)例如:

Ignoring the continuous unusual weather phenomenon is like getting your head in the sand. The problem won’t go away.

忽视持续的异常天气现象是逃避现实,问题并不会自动消失。

④ Good question, but that’s a whole other can of worms… 好问题,但那又是另外一大串复杂的问题了……

can of worms: a very difficult issue or set of problems(麻烦事,一堆麻烦)。例如:

How to cut the overhead cost is a real can of worms. Let’s not touch it now.

如何削减日常管理支出是非常棘手的事,我们现在还是不要碰吧。

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文献综述 篇4

政法系 思想政治教育

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研究国内外可谓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从对死亡概念的鉴定到具体案例中出现的伦理及法律上的争议,再到安乐死对于现实所引发的种种思考,逐渐将安乐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安乐死合法化的焦点问题就是安乐死的合宪性,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以及社会条件是否完备。

国外个别国家承认安乐死合法化,如荷兰和比利时,此外瑞典、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特殊情况下认可被动安乐死,但条件十分严格。我国曾有过几次对安乐死立法的尝试,最显著的成就是199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祝世讷教授及其课题组提出的《安乐死暂行条例(草案建议稿)》。我国安乐死合法化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中来。目前,对于安乐死合法化,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赞成说,认为安乐死合法化有其法律上的正当性;反对说,认为安乐死合法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折中说,认为安乐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不具备合法化的条件。

赞成安乐死合法化的人认为,安乐死是对人的死亡方式选择权利的尊重,有利于维护病人自身利益,它与故意杀人是截然不同的,不具有犯罪性,符合宪法精神。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李惠在《论安乐死的非犯罪性》中提到:“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学者王锴在《安乐死的宪法学思考》中提到:“安乐死的问题,在于保护了一个就必然侵害另一个,两种权利之间是对立关系。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属于基本权利的冲突,因为所谓的基本权利冲突是发生在不同的基本权利主体之间的,其中一方行使权利必然侵害另一方的基本权利,而安乐死中两个基本权利都是针对同一主体而言。”反对学者韩大元在《论安乐死的宪法界限》一文中指出:“从宪法价值体系看,安乐死是无法获得宪法基础的,因为安乐死不符合宪法基本价值与基本价值的价值目标。”宪法保护公民的生命权,这种保护应该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始末。生命权由它的主体行使,也应包括死亡权,宪法保护生命权,也应保护公民死亡选择权利。生命是神圣的也是相对的,当一个人生存毫无意义之时应当赋予其选择死亡的权利。

在传统伦理价值冲突发面,学者念九州在《价值冲突: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本障碍》中提到:“传统文化要求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尽可能延长生命,这些共同点构成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核心。”而学者李惠在《生命、心理、情境:中国安乐死研究》中指出:“新旧观念在安乐死问题上的冲突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延续,但总的趋势是先进的、科学的、现代性的观念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安乐死并不违背现代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安乐死合法化有其自身的道德基础,具有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上的合理性。安乐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符合现代伦理道德。

在客观条件方面争论不大,学者们大多认为我国的经济尚未完全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思想观念没有完全开放。如,学者王亚男在《浅议安乐死合法化》中提到:“安乐死在我国实现合法化还为时尚早,我国目前并不具备相应的社会基础来实现安乐死的合法化”,“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道路虽然崎岖,但是相信在各方面条件不断发展成熟中,安乐死问题可以从理论道德上予以认可,法律予以细化,并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化。”虽然我国目前立法条件尚不成熟,但难以脱离世界各国对安乐死立法的主流趋势,迟早会迎合社会的需要对安乐死进行立法规范。

就目前来说,医疗技术水平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关键性突破,而希望执行安乐死的人越来越多。虽然我国在总体上经济发展不发达,但在有些地方经济繁荣、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技术水平先进、观念开放,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建立安乐死特区。我国全面实行安乐死合法化的条件不健全,但在某些地区进行小范围试点的条件已经具备,只要对执行机构、执行人员、执行对象、执行条件、执行程序、法律责任严格规制,相信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冲击。国家允许安乐死不是对安乐死的鼓励,更不是强迫安乐死,只是给人们多提供一种选择,选择与否全在个人。安乐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是什么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安乐死伦理困境之探讨 篇5

摘要:“安乐死”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医学技术的角度来看,临床实施安乐死并不复杂,但由于安乐死涉及生物学、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因而引起的争论旷日持久。而且安乐死直指生命的本身,其在伦理方面的困惑尤其突出,争论尤为激烈。关键词:安乐死 伦理

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并且都有生的权利。但人有没有死的权利,或者委 托他人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安乐死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变迁而出现,并日 益演变为法律、医学、哲学、伦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似乎很少有一个 问题同它一样,引起如此多的争论。[1] 一 安乐死的定义和分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语Eu-thanatog,原意是指“舒适或者没有痛苦的死亡”,意思是“幸福”的死亡。[2]现在安乐死的定义已经不同原来简单的意思。关于安乐死的概念,很多中外学者都给予过界定,这里不一一赘述。

一般根据患者主观意志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安乐死分为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是指在病人要求或曾经希望安乐死或对安乐死表示同意后,由病人或他人实行的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是指在病人无法做出判断,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时由他人采取认为合适的手段或者中止医疗措施而实行安乐死。

根据安乐死实施手段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指采取积极措施,如给患者注射过量的麻醉剂或者药物来加速其死亡进程:消极安乐死是指对危重病入中止或者撤除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其自行死亡。[3] 二 安乐死的伦理困惑

1个人有无权利选择死亡?

每个人都有生命权,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生命权是否包含对死亡选择的权利或死亡权则是有争议的。

从绝对自由的观点看,人对自己的生命有处分的自由,只有自己才是其生命的所有者,任何人都不能主张享有他人的生命,而这也包括了对死亡选择的自由。但个人权利不能妨碍他人、集体、社会的权益。而行使死亡权必会损害他人的利益。首先是其亲人权益,使亲人身心痛苦;其次,可能使医生违背救死扶伤的准则 ;最后也会带来社会问题。[4]可见,人可以有死亡权,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享有。对于那些无法医治,终日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的濒死病人,在不违背自身利益,同时也不对家属、他人和社会造成可能的危害和损失的前提下,安乐死来终止生命。对病人这种清醒的自主的“优死”选择,社会应该保护,医务人员和家属应该给予同情和支持。[5] 2是否要求病人出于自愿?

安乐死的申请主体是否仅限于本人?亲属或亲友能否代患者提出安乐死的申请?与其他权利不同,生命权是始于出生而终于死亡的,这项专属于个人的人身权,不能转让,也不能被代理。因为,谁都无法知道怎样的决定才是真正有益于被代理人,有些行为,即使表面上对被代理人有益,实质却伤害了被代理人。生命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不可回复性,只有本人才能决定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对人格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重。[6]非自愿安乐死相对来说,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学术界更加深入的讨论,因此现在普遍来说,安乐死申请的条件之一是出于病人自愿,对代理提出安乐死的情况其附加的条件与审核要更加严格。

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对于自愿安乐死的那部分病人如何确保其是出于自愿。西方传统伦理道德强调关注行为的主体,是为自的道德。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关注行为的客体, 是为他的道德, 那些要求自愿安乐死的人,更多的是考虑到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减轻国家的医疗负担等, 很少考虑自己的权利。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自愿或许不是那么纯粹的。[7]对于病人来说,在有限的医学知识及条件的情况下或由于医生的误诊,可能会是其认为自己已经濒临死亡。其实对于濒临死亡的界定比判断死亡的难度要大得多。另外有人提出可以生前遗嘱来表示其自愿性。但“生前遗嘱”也存在问题,一个人的决定会随着环境、心情、病痛、经济、感情等诸多因素而发生改变,那么怎么能保证订立“生前遗嘱”时的决定与患者昏迷后的决定一致呢?而且 “生前遗嘱”容易被伪造,在我国公证制度尚不完善、公民法制意识尚薄弱的今天,不宜单凭一纸书据就决定生命的[6]处置。

3安乐死对象确定的困惑

安乐死的对象是否仅限于绝症濒死者,对于出生时有严重残疾、智力障碍的婴幼儿、重度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以及植物人,是否是安乐死的对象? 有人提出,严重残疾、智力障碍的婴幼儿、重度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无法正常生活,遭受来自社会的歧视,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应该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给他们实施安乐死。这些人原本就是弱势群体,如果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支持安乐死, 那么很容易就会形成一种全社会对这些人提出安乐死愿望或由他人提出的真正动机的漠视的现象: 人们并不关心当事人是否真的痛苦, 而只是关心是否提出了安乐死的要求。于是节省医疗费用作为安乐死的真正动机便堂而皇之地受到法律的保护。[8]

相对于自愿的安乐死,上述对象的非自愿安乐死可能从伦理学上无疑是更具争议的。当解除痛苦与延长生命之间发生矛盾,延长生命则多受痛苦,解除痛苦则生命不再,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次道德的选择:即违背道德又遵守道德。但在道德上讲仍是负面的。[9]社会舆论对其家属的动机可能产生质疑,可能会给那些真正是为病人考虑的家属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道德的指责。因此,对于安乐死对象的确定虽然有了一定的范围,但能够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可能就是绝症濒死而又万分痛苦的患者,对于其他对象可能就要具体分析和考虑。4出于何种目的的安乐死才合乎伦理与道德?

赞成安乐死的论点主要是基于是生命价值等方面考虑的,生命价值包括生命存在价值,生命质量价值及生命社会价值。[10]对于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病人,他们的精神和躯体都处于极端痛苦之中。任何的治疗措施除了维持和延续他们的生命之外,丝毫也不能减轻他们的痛苦。对这些病人来说,生命即将不复存在,而生命质量又无法保障,对家庭及社会又无所价值。因此,选择安乐死可能既是这些患者的迫切要求,又符合他们的利益。[11] 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安乐死的目的在实践中可能是极其复杂的。在西方国家,人的尊严可能相对于痛苦来说占得比例要更大。据荷兰的雷米林克报告显示 ,在所有要求实行安乐死的患者中 ,将疼痛列为动机之一的人并不是很多,并且没有人把疼痛作为申请安乐死的惟一理由 ,荷兰患者要求实行安乐死 的主要原因是丧失尊严的感觉。[12]即使这样安乐死在西方仍然争议很大,比如像荷兰那样医疗体制相当发达的国家,安乐死的实施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利益问题。[13]而相比之下,在中国相对经济基础较差,医疗保障未普及,学术界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讨论仍是不够彻底,而且关于安乐死问题的恰当理解没有普及而使得国人对安乐死的误读与谬见不断,如何保证这种出于经济原因而不是因为病痛难忍或出于尊严提出安乐死不会演变成因贫困而要自杀或他杀。[14] 5安乐死是否有悖于医德?

传统医学伦理观认为:医生的神圣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医学的目的就是维持生命,即使最低的生命质量也应不惜代价去延续它。试想,当医生面对的是身患绝症承受着极端的痛苦的病人,他们迫切得提出死亡的请求,医生是应该出于人道主义实现病人的愿望,还是恪守传统的医德,漠视病人的痛苦,无谓的延长他痛苦的生命。从这个角度讲,安乐死其实是对于人性更深层次的注解,是对人权更高层次的尊重,它并不违背人道主义和医生伦理道德,而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和升华。从这一角度来看可能并不违背医德。[15]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 如果安乐死成为一种常规行为, 那么某些医护人员的心理弱点很容易就会暴露出来, 安乐死被滥用的风险就要增大, 这样病人就有可能得不到全心全意的关护,而成为某些医生对无法救治疾病的常规处理手段,而误导家属及病人同意安乐死,这与医护人员的职责和职业道德就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虽然安乐死有一定的伦理价值,但医生的职责并不包括积极建议病人选择安乐死。三安乐死的立法

安乐死非罪化探讨 篇6

(一) 安乐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 (意为“好”) 和“thanatos” (意为“死”) , 因此原意是“善的死”或“尊严的死”;英文Euthanasia, 也称无痛致死, 是指对于患了绝症, 濒临死亡的病人, 由于难以忍受肉体的痛苦, 本人或其家属要求让其安乐地死去时, 医生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 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使其安乐死去的行为。

在我国又称“受嘱托杀人”。在我国陕西汉中医院发生的王明成案便属这一类型。《中国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对“安乐死”的解释为: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 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 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 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1]

因此, 从国内外对于安乐死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 两种概念有细微的差别, 比如安乐死的委托者上, 国外是“患者本人或其家属”, 而我国仅有“本人”。虽有差异, 但安乐死须符合以下要件:

1.安乐死的对象

有充分的当前证据使医生确信患者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 并且正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

2.实施安乐死的理由

医生意在患者死亡的首要理由是终止其实际上的痛苦, 在此, 尽管可能存在其他的相关理由, 但医生并非首要为了一个与此不同的理由而意在患者的死亡。

3.安乐死对象的意愿

仅当对患者实施的安乐死须是根据患者或其家人的诚恳要求而进行的。且医生必须确信, 该决定是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做出的理性的决定。

4.安乐死行动与死亡的关系

医生的行动与引起患者死亡有直接的因果性关系。

5.安乐死的实施方法

除对选择一种相对更痛苦的引起死亡的手段有压倒一切的理由之外, 引起患者死亡的手段应尽可能无痛。

(二) 对安乐死的分类及意义

对于安乐死, 本文将从广义与狭义进行分类, 理由是其他分类可以纳入到此分类的基本框架中进行讨论。广义的安乐死包含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狭义的安乐死指积极安乐死, 即指对患有不治之症, 濒临死亡的患者, 为减少其临终前的痛苦, 受患者或其家人嘱托而由医务人员采取积极措施加速其死亡的行为。

“安乐死”至今尚是一个模棱两可、令人混乱的术语, 不同定义和不同类型的安乐死, 在法理和伦理的论述是不尽相同的。因此, 笼统地提出安乐死非罪化或合法化是不恰当的, 而是应该对论述的安乐死进行清楚的界定和区分后再进行讨论。而本文将从狭义安乐死的角度来论述安乐死非罪化的观点和论据。

(三) 安乐死非罪化的现状

2001年4月10日荷兰和同年的10月比利时通过法律明确地将安乐死非罪化。再者, 奥地利、丹麦、法国、德国、匈牙利、挪威、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和瑞士10国允许“被动”安乐死, 即终止为延续个人生命而治疗的做法。

除此之外, 澳大利亚北区在1995年5月25日曾经出台过一部使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临终患者权利法案》。该法允许医生按照一定准则结束患者的生命。这是世界首部安乐死法。但是在1993年3月澳大利亚议会又推翻了这项地方法律。这种反复的情形恰好说明了安乐死立法问题的棘手和困难。[2]

在我国, 1986年夏素文女士的安乐死案是我国首例涉及安乐死的案件,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安乐死问题十分复杂, 虽然有人大代表曾经提议实行安乐死合法化, 但至今我国刑法对此仍未做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安乐死被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但往往减轻或免除刑罚处罚。这种生搬硬套的适用显然是不符合刑法理论的。对于安乐死, 与其让它“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如认真加以研究, 痛痛快快地将其非罪化。

二、安乐死非罪化之争及辨析

自1986年的首例“安乐死案”引发大讨论以来, 理论界对于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目前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

(一) “否定说”认为安乐死违反人的生存权, 具有刑法上的犯罪性

实施安乐死已经超出正当的医疗行为, 是杀人行为, 虽经病人的同意, 也不能阻却其杀人的违法性。根据现行文献, 其理由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的生命权不同于其他权益, 既属于个人, 同时也属于国家和社会, 个人无权支配、让与这种权利。2.身体发肤于父母, 安乐死违反自然规律, 不符合尊重人道主义原则。3.安乐死使人的生命提前结束, 这会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医学发展起消极作用。4.立法技术和科学技术上的困难, 何为绝症, 如何规定安乐死的适用人群, 均成为了安乐死非罪化的较大障碍。5.安乐死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成为杀人后逃脱刑法制裁的借口。

(二) “肯定说”认为实施安乐死并不具有刑法上的犯罪性

1.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是我国刑法否定犯罪的社会政治评价, 而安乐死只是人为地将濒危的病人无法挽回的、由疾病导致的必死的结局提前, 并未改变患者将死的命运。这是是对患者选择死亡方式和时间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对病人本身来说, 有利无害;对病人家属来说, 能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因此, 安乐死不具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这是安乐死区别于故意杀人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

2.安乐死不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刑事违法性

首先, 我国刑法并未对安乐死作出明确规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因而安乐死不具备刑事违法性。而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它表明了国家对于具备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应有立场和态度。既然安乐死没有刑事违法性, 也当然谈不上应受刑罚惩罚性。

3.对实施安乐死的刑罚惩罚是对合法权利的戕害

适用刑罚, 必须有需要改造的主观恶性。而医护人员实施安乐死, 是基于痛苦难忍的患者的请求, 主观上并无害人及危害社会的恶性。相反, 如果对施予安乐死的医护人员定罪量刑, 事实上也就是对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同情与怜悯进行惩罚, 这与道义相悖, 它所导致的结果只会是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疾苦不予理会, 只是为了延续患者充斥着疼痛的生命而不断用药, 而患者的病痛不能减轻却还要变本加厉[3]。笔者认为, 这不是刑法对合法权利的保护, 而是更深层次的残害, 如果说这种方式对于刑法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的实现是种帮助, 那也只可能是畸形的帮助, 使法与道德之间出现断层。

(三) 安乐死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争议

安乐死非罪化进程最大的障碍是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医德及人道主义相违背, 然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评价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也不能一成不变,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传统的伦理道德的人道主义, 摒弃其中不合时宜的陈腐内容, 吸收顺应历史发展的合理内涵, 按照现代的标准和原则去评价安乐死问题。

1.对于一个公民是否可以处置自身的生命权的问题, 不能一概而论

[3]一般而言, 人的生死存亡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相关, 不能随意处置自身的生命权的。例如, 自杀是为社会大众所否定的。但是, 在特殊情况下, 人是可以处置自己的生命的。例如赛车、拳击、登山、漂流等危险性极高的体育竞赛运动中, 运动员实际上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进行了处置。那么对于身患绝症且处于痛苦之中的患者而言, 为什么不能处置自己的生命呢当人们身患绝症不能医治, 生命垂危且身受痛苦煎熬时, 我们应该给予其选择体面死亡的权利。

2.破除传统思想束缚, 保障人权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未肯定过生命自戕, 对于接受安乐死的患者而言, 其亲人承受的痛苦和煎熬超过了任何旁观者。但是, 生命的质量远比长度重要。[4]延续患者痛苦, 让其苟延残喘, 并不是尊重生命。尊重患者自己的临终选择, 既是保障了人权, 也是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

3.安乐死并不会阻碍现代医学的进步

实行安乐死没有否定人们救助生命, 为挽救生命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成果。其次, 随着现代公民素质的提高, 请求安乐死的患者愿意将遗体捐献出来作为医学研究的实体标本, 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再者, 我们必须承认现有的医学水平的不足, 艾滋病尚未征服, 现在又出现了让人类束手无策的“埃博拉”病毒, 医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顽疾对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这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正视医学的局限, 加强医学发展, 同时给予患者安乐死的选择, 有利于维护个人人格的尊严。

4.安乐死非罪化的风险不能成为拒绝实施的理由

对于一个法律禁止的行为的放宽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基于利弊权衡,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允许公民持有菜刀具有风险, 我们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禁止使用菜刀吗安乐死非罪化有风险,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风险而忽略对个人生命权的重视, 反而应该加以正视, 加强研究并通过严格的条件进行规制, 从而达到在防止违法滥用, 预防借以犯罪的风险的前提下, 尊重绝症患者的临终选择的效果。

三、安乐死非罪化的路径设计

既然安乐死这种行为具有其正当性、人道性、科学性与经济性, 我国不能再对这么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伦理、医学、社会与法律问题采取熟视无睹、简单排斥的态度[5], 而应该尽快在立法上排除安乐死行为的可罚性, 将安乐死行为进行非罪化处理。在笔者看来, 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对安乐死有选择、有条件与个别化地予以非罪化处理:

首先, 安乐死非罪化切忌急躁, 必须加强对于安乐死各争议问题的研究, 夯实理论基础。安乐死非罪化是一个复杂和慎重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对于安乐死的研究还不深入, 对于安乐死的实施条件和立法伦理学依据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我国专家学者应该针对具体问题, 借鉴国外成果,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进行积极研究和论证, 以期尽快达成共识, 为安乐死在我国的推进扫除理论的障碍。

其次, 加强安乐死宣传教育和进行广泛客观的民意调查, 倾听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心声。同时, 要重视对公众进行科学死亡观的教育, 引导人们建立起正视生命、接纳尊严死亡的观念。安乐死并不是授人以死, 而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 同时应该避免早死得救、轻生合理等对安乐死的误解观念。只有从伦理道德观念上进行更新, 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并推动安乐死非罪化在社会中的实施。

再者, 司法上可以通过司法审查颁发法院许可令, 允许符合条件的个别患者实施安乐死[6]。其操作方式是, 首先由绝症患者本人或通过其代理人事先或临时以书面嘱托或口头请求的方式向法院提出符合其真实意愿的安乐死申请, 法院收到安乐死申请后, 组织医疗卫生委员会, 对申请者是否确实处于不可逆转的濒临死亡且深受极端痛苦折磨的状态进行临床会诊, 并根据医学专家的专业诊断进行司法审查。如果确认为符合安乐死条件的, 则颁发法院许可令, 允许医生按照严格设定的条件、程序和方法对患者实施安乐死, 其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从而达到安乐死非罪化的效果。

四、结语

有学者认为我国安乐死非罪化还不具备基础条件[7], 认为“我国整体法制状况不足以为安乐死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我国医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尚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我国民众接受安乐死的精神文明素质、人道意识水平和道德素质伦理基础浅薄”等一系列问题。然而, 安乐死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 应结合实践加以解决问题, 而不是漠视和回避。

摘要:1986年夏素文女士的安乐死案在国内引起了对安乐死的激烈讨论。20多年过去了, 其讨论程度究竟如何?安乐死是一个关乎理性和感性、个体和社会、法理和伦理、历史传统和现代精神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实施安乐死是否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众说纷纭。笔者主张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并不主张任意地实施安乐死行为。本文将从法律和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对安乐死非罪化的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安乐死,非罪化,合法化,否定说,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永敏.安乐死立法及其合法化.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6 (3) .

[2]刘三木, 汪再祥.关于安乐死的若干争议问题之讨论[J].法学评论, 2004 (6) :95.

[3]吴靖.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刑法问题与争鸣[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389.

[4]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J].政法论坛第, 2003, 21 (4) :131.

[5]梁根林.争取体而死亡的权利—世界范围的安乐死运动[J].比较法研究, 2004.

[6]项益才.论安乐死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 2006 (8) .

安乐死的非犯罪性探析 篇7

摘 要:安乐死涉及伦理、道德、医学、法律诸多领域,关乎生命权的处分,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实施安乐死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法律后果,通过对安乐死在中国现状的研究及刑法分析,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与安乐死立法建议,为安乐死早日走向合法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安乐死;故意杀人;合法性;思考建议

1 安乐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安乐死一词是英文单词Euthanasia 的中译,Euthanasia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美好的死亡、快乐的死亡、无痛苦的死亡,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安乐死本是一个古老的世界性话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斯巴达.在现代国家看来,安乐死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等诸方面,而不单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医学问题.特别是法学界,因为它关乎人的生命,是处分人的生命权的大事,但鉴于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对其研究的疏漏,以及安乐死这一新新事物对我国传统观念的巨大挑战,在安乐死这一实践远远超出理论研究的问题上,还没有办法尽快提出有关安乐死合法或是非法化的有关议案,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大家各抒己见,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导致了同样的案件却得到了不一样的认定,严重违反了我们司法实践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阻碍了司法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安乐死这一问题上,司法实践的飞快发展,更使得对安乐死的立法变得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 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我国对安乐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争论也较大。 我国学者对“安乐死”的定义是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目前,上海等一些城市正在悄悄地施行“安乐死”。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例是经过官方医疗单位的正式批准后进行的,而是首先由患者提出要求,然后经家属同意,由医生悄悄地进行。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后果,我国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类。否定说认为,安乐死不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仍应构成刑法上的杀人罪,但处罚可以从轻。肯定说认为,安乐死虽然在形式上符合故意杀人罪的要件。但由于安乐死是在患者极度痛苦,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其生命的医疗行为,而医疗行为是正当业务行为,因而可以阻却其违法性,不构成杀人罪。我国目前尚没有安乐死的成文法,根据现行刑法的解释安乐死属于违法行为。如何规范和控制安乐死的实施,以杜绝目前安乐死实施中的混乱和滥用,一部有关安乐死的法律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安乐死问题是属于“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 的情况。由于一些诸如“权利”、“ 义务”等的关键术语模糊性和歧义性,某一种概括性的解决办法总是充满被由于滥用的危险。 法律或政策具有强大的象征价值和强迫代价,这使得从某行动是道德上正确的(或错误的) 推出应该制定一项法律或政策来鼓励(或禁止)它,往往变得不可靠。于是,对于个案的分析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 安乐死的刑法分析

3.1 安乐死并非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以及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之所以成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内部结构为主客观相统一,即只有一定的人在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可能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同时,社会危害性还是质与量的统一。并非任何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会随着变化。某一行为过去认为是犯罪,现在其社会危害性却已经消失,甚至有利于社会。

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看,安乐死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相反还有益于社会,同时还能加强人们的生命意识。

3.2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存在以下区别

首先,二者的客体不同。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人的生命权,即使是出于同情等动机而实施的帮助自杀行为也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而“安乐死”只是帮助病人解决垂危之苦,此病人必须是患癌症等绝症晚期,在医学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因为病人无法忍受疼痛,在病人的强烈要求下所作的选择。因此,它没有侵犯病人的生命权,相反却保护了生命权。

其次,两者在实施时,其主观方面和目的不同。实施故意杀人最的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其主观上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且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而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人往往是在病人的主动请求下,出于同情,怜悯等心理,按照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对其实施安乐死,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解除绝症病人不堪忍受之痛苦,因而其主观上不存在罪过问题。

因此,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讲,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在争取安乐死权利运动的推动下,安乐死逐渐获得了社会与法律的宽容与认可,并且逐渐获得了相应的法律地位,表现在各国事实上对所谓消极安乐死采取默许的态度;对于社会中发生的绝大多数积极安乐死现象,刑事司法当局一般也不加干涉或者只是消极干涉。即使是少量引起刑事司法当局关注并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安乐死案件,许多国家的刑事司法机构往往也以各种借口予以法外开恩或者从轻发落。我们把这种主要通过不干涉或消极干涉的司法政策主导下,依循司法途径对安乐死进行出罪处理的路径、过程与方式,通称为“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事实上的非犯罪化是与法律上的非犯罪化相对应的非犯罪化路径。这种概念的区分由欧洲理事会公布的《非犯罪化报告》首度提出。根据该报告,非犯罪化既可以通过立法机关正式的立法活动进行,也可以经由司法机关适用解释法律的途径来实现。该报告将法律上的非犯罪化界定为:改变现行法律的规定,将迄今刑罚惩罚的特定行为从刑法干预范围中排除出去的立法过程。它意味着对过去曾经受到刑法干预行为的刑法评价的正式改变。受世人广泛关注的荷兰对安乐死的非犯罪化其实也始于法院对安乐死案件的事实上的非犯罪化处理。

3.3 我国刑法学界对安乐死的理论研究

我国刑法学界对安乐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刑法典及其他刑事法规中也未曾出现有关条款,更没有关于安乐死的专门立法。因此,在我国,一方面,刑法学界长期以来的权威学者们的主流观点倾向于安乐死行为成立犯罪,司法实践部门处理案件也持同样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为安乐死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各界学者日益增多,许多书报期刊连续登载了大量的这方面观点的评论。1992年陕西汉中历时6年的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终审改判无罪就是一个典例。另一方面,自 1994 年开始,历届全国人大的会议上都提出了安乐死立法的合法化及非犯罪化方面的议案。但我国在刑事立法现实中尚难具备正式将安乐死非犯罪化处理的现实条件,安乐死的“法律上的非犯罪化”尚需事实上的非犯罪化的经验积累,安乐死在法律上的非犯罪化仍需等待适宜的时机。正如张泗汉先生所说:医疗条件、技术条件、医德状况、福利保障跟不上,弄不好会造成其他结果,法律保障难度也大,甚至会引发出社会问题。因此,参照欧洲理事会《非犯罪化报告》中揭示的非犯罪化原理以及日本、荷兰等国的司法判解,在当前尚未具备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刑事立法条件下,我国司法机关在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其经验判断,对刑法的一般规则与官方法律意识作限制性与救济性的解释与适用,排除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一般规则在符合形式构成要件安乐死案件中的个别适用,达到对特定的安乐死个案的非犯罪化效果。这样,通过司法审查的途径有选择地、有条件地、个别地对安乐死进行事实上的非犯罪化,逐渐积累操作经验,积蓄社会支持度,培育安乐死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在条件成熟之际推行法律上的非犯罪化及至合法化开辟道路。

4 关于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由于安乐死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裁决,因此,实施安乐死应该制定严格的条件:

(1)实施安乐死必须要有适应症,即必须要有适合安乐死的病症。该病症必须是现有的医学技术所无法治愈的,该病症给患者带来了无法解除和无法忍受的痛苦。

(2)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痛苦。

(3)安乐死的申请应该是在患者意识清醒时,自愿且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患者书写书面申请时,除了得到家属同意、签字外,还应该邀请律师作见证或者邀请公证人员作现场公证。

(4)安乐死还必须得到主管医生和“安乐死委员会”的同意。这里的主管医生应该是在我国医学界享有盛名的各科专家组成,而且人数不少于两人。在主治医生就患者的病情提交主管医生会诊后,再提交由医学专家、法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和伦理学专家组成的“安乐死委员会”评审才能做决定。

(5)安乐死必须由获得国家专门授权的医生才能实施。

(6)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并被认为是妥当的。

(7)实施安乐死必须有全国人大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专门的法律作为执行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青松,陈伟.强关于安乐死的理性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1.

[2]邓虹,堵婧.安乐死的合法化之路[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 :108-111.

上一篇:土地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下一篇:树和喜鹊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