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精选8篇)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篇1

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塑造学校教学特色,以促进学校发展为根本,以激发师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学校拟通过骨干引领、合作共赢的有效载体推动“活力课堂、激情校园”创建活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切入口,以“骨干引领、合作共赢”为有效载体,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和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激活课堂,释放活力,实施有效教学,拓宽活动领域,推动教学实效,健全品质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育活动内涵、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创设多彩文化氛围为载体,构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充分开发师生生命激情资源,发展师生的潜在创造力,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升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型教师目标: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乐教爱生为前提,以开拓学生的不同特质潜能为切入,以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教育艺术不断创新,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胸怀大志,勇攀高峰,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在构建学生知识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培育“激情·活力·创新”型学生。具体表现在: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师德师风、积极客观的生活态度及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全面型学生目标:让学生能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爱惜生命,学会学习,兴趣广泛、志趣高雅,基础扎实、个性和谐;具有良好的人格和适应能力、主动发展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身心健康、充满求知的激情,1

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在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智力、体力诸多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时时求新、课课有得,自信乐观、特长彰显,兴趣浓厚、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有一定特长;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活力型课堂目标:实施多元化教学目标,了解童心,激发童趣,守护童真,科学预设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建构课堂生态,实施开放教学模式,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智慧、情感和生命活力,真正成为传递信息、情感交流、动态生成的,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意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活力高效课堂。

激情型校园目标:关注师生体验,关怀师生成长,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校园文化、优越的教育设施,让墙壁会说话,让角落能育人,积极搭建有效载体,拓宽活动领域,创设生动活泼、顺应和开发学生的个体生命潜能的教育平台,使校园充满活力和激情,促进师生自由、活跃、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王爱文张惠玲

副组长:刘霖王守荣

组员:庞军栾玲魏玉芳滕作福曹虎成马维娟

2、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

办公室负责活动安排与部门协调;教导处负责活力课堂的构建,大队部、总务处负责激情校园的创建。

四、“活力课堂、激情校园”实施步骤

“构建活力课堂、打造激情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分步实施,抓出成效。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制定方案、初步实践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1、成立领导小组,确定活动总体方案,提出“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主题活动倡议。

2、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力课堂、激情校园”理论。

3、分学科、年级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4、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细则。

5、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学习贯彻实施细则活动要求。

6、倡导全体师生进行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组织形式。

第二阶段:研讨交流提高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

1、广泛开展“活力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

2、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开展“激情校园”主题活动和班队会活动。

3、评选“活力课堂、激情校园”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组织公开课和成果展示。

4、组织“活力课堂、激情校园”经验交流会并进行评选。

5、成立课题组,进行广泛研讨论证,争取省级专项课题立项。

第三阶段:总结反馈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总结回顾“活力课堂”实施的情况,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总结经验。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活动方案和措施,促进方案进一步走向成熟。

3、积累经验,整理资料,争取专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4、全面推广,交流提高,形成特色,彰显效果。

五、“活力课堂、激情校园”活动措施

(一)构建活力课堂措施

以骨干引领、合作共赢精神为指导,融汇教育先进理念,发挥骨干教师的创新和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全员参与,研讨交流,共同提高。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快乐、民主、活力课堂,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1、逐步落实八个转变。由知识传授单一目标向知识、能力、技能培养三维目标转变;由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由家长管制式师生关系向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由过于强调

学生成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转变。

2、优化课前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要做到“六备"。一备教学目标,准确把握重、难点,面向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技能;二备教学内容,吃透教材,不唯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倡导精炼,力戒照搬教参;三备学生,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作出科学预设,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求同存异;四备教学设计,板书如何布局,渗透哪些教育内容,需要哪些教具、实物、挂图、课件、资料,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和生活事例等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五备训练,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分层训练、快速反馈;六备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反馈出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归纳,做出批注,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3、优化师生互动方式。要求教师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和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不讲也会的、讲了也不会的)。积极创造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参与方式、参与时间、参与广度(学生参与的多少)和深度(问题的价值以及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积极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良好习惯,促进多向交流,形成良好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认知前提,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优化教学时间分配。落实“20+20”的课堂模式,保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即教师在每节课中精讲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用更多的时间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技能“双赢”目标。

5、优化课堂组织形式。积极实现课堂教学“四个转变”。一是要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二是学生学习态度由“供应式”向“超市式”转变,由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使学生由精英式展示变全员式参与;三是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由“讲”到“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让课堂真正成为渴望参与和探究的理想场所。四是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渗透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材,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实际,综

合考虑,精心设计,扬长避短地选择合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快乐、民主、活力的课堂,把“课堂自主学习权、发言展示自我权、活动锻炼提高权、合作探究权”还给学生;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化为多元的情感需要。体现“以学定教”,做到所教内容具有内在的科学结构和启发性、多样性、教育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具有主动性、生动性、灵活性、实践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从而快速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7、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熟练使用图片、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常规教学用具,合理选择使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愉快学习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合理链接社会生活,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果。

8、优化课堂教学艺术。按照聚焦课堂查找问题→分析研究确立活力课堂思路→中心发言把握重点→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预案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学反思→理论提升二次备课→再次实践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活动流程,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课堂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9、倡导师生合作竞争。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没有参照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平淡的、不能彰显生命力的合作。既要倡导老师间的合作竞争,又要倡导学生间的合作竞争;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目标的竞争对手,开展手拉手合作竞争。通过启发诱导,倡导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加强合作学习交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开展学习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二)、打造激情校园措施

按照做到“天天有活动、班班有活动、处处有活动”的原则,在“动”中激活气氛、调动热情,释放能量、催生素质,让师生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展示自我,感受乐趣、陶冶情操,培养合作意识、创造能力,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工作、学习的自信心。

1、强化硬件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金,不断充实和

更新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设施设备,搭建有效活动平台,不断满足师生文化生活需求和活动场所需要。

2、营造和谐人文氛围。按照“绿化、美化、诗化”的优美和谐文化校园环境要求,建好德育走廊、文化长廊,实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的目标,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让师生时时接受教育,处处受到熏陶。

3、夯实综合学科教学。按照活力课堂要求,切实组织好音、体、美、计算机、科学以及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发挥引领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兴趣、特长培养活动的热情,实现全员主动参与的目标。

4、丰富活动内容形式。要充分发掘有效资源,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在已有文艺联欢、艺术节、运动会、演讲、征文、朗诵、歌唱、书法、绘画、讲故事、手抄报、小制作等文体竞赛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顺应全体师生的需求和愿望。

5、拓宽活动渠道领域。要在课时安排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间和课前、课后时间,倡导全员参与,实现师生联动,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打沙包、健身操、合唱队、古诗文诵读、英语会话、室外书法等大型团队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使校园真正充满乐趣、充满欢笑、充满激情。实行上、下午大课间班级传唱红歌、校园歌曲制度,让学生在歌声中激发情趣、感受幸福、陶冶情操,树立良好的生活信念。

6、完善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由四个层级组成。学校大型活动,由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分工组织;教职工活动,由工会组织;团队、兴趣小组活动,由大队部组织;班级活动,由班主任指导、班委会组织。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篇2

一、教师充满情感的引导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前提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表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 还在情感方面给予学生很大的感染作用。著名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渠道’、‘灵魂’和‘根’。而‘教材—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 教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我认为李吉林老师的教学思想昭示我们,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拨响学生心灵的“情”弦, 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唯有如此, 语文课堂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其“拨弦”、“点火”的途径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1. 用饱含深情的朗读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例如, 我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 先是简单地介绍了作者的背景, 接着便满怀激情地朗读了全文, 当读到“老师, 老师, 就让它绿色韵枝叶伸进你的窗口, 夜夜和你作伴”时, 学生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轻轻地跟读起来, 当读到“夜深了, 星星困得眨眼”时, 学生已经完全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内心的情感再也按耐不住, 与我一起高声朗读:“老师, 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 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如此充满激情, 蕴含鼓动的朗读, 最大限度地激起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强烈共鸣, 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感, 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2. 用充满激情的总结语, 使学生产生余音绕粱的回味之感。

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的教学档案中, 有很多这方面的范例。例如, 他在教完《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后, 作了如下一番小结:“同学们, 了解总理事迹的每个人, 都被他伟大的人格给深深地感动了。1998年3月5日, 就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那个日子里, 作曲家三宝和我们一样, 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为《你是这样的人》谱写了一段极其感人的旋律, 全体起立, 让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爱戴, 走进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 (播放电影《周恩来》片段, 师生共同观赏, 全场肃静, 许多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 这样的总结语,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又怎么会不情绪高涨呢?

3. 借助课文本身的情感力量, 拨动学生的“情”弦。

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时, 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和事物、人物和事件, 所倾注的情感与情意, 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不停地叩击学生的心灵, 在学生的心中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师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基础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来激活课堂教学, 也正是由语文教材的内容所决定的。以形象思维为特征是语文教材大部分内容的主要标志。教师与学生要深刻地领会语文教材的内容, 就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

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展开丰富的想象, 叶圣陶先生就曾以高尔基的《海燕》来说明想象的必要性。他说:“要领会《海燕》这首诗, 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 而且要展开这对翅膀, 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 在怒吼的海上, 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时候, 你就仿佛听到了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 同时你还会体会到一场暴风雨之后, 大地将被洗刷得格外清明, 而飞翔在这种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间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舒适愉快。”教学实践中的很多事例充分证明, 一旦学生丰富想象的闸门被引导打开, 他们学习的激情就会迸发, 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满堂生辉、活力四射。

《水乡歌》中有这样一段话: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 万条河, 池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绿水荡清波。虽然只有寥寥数语, 但细细品味还真别有洞天。我在引导学生观看水乡图画后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来到了什么地方, 最想做些什么?”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了, 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小河, 想弯下腰去, 捧起水乡的水看一看;有的说看到河水清澈见底, 许多小鱼小虾绕着水草畅游其间……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我也完全融入到了学生的想象之中。这样的课堂, 不但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儿的疲劳感觉, 反而还让他们享受到了语文课堂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往日的“课堂疲劳综合征”一扫而光, 无影无踪。

三、学生的积极投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关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的最根本的一点。学生大脑兴奋起来, 思维机器运转起来,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唯一条件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过程, 学生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 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 自由想象和创造, 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因此可以这样认为, 民主的教学氛围, 是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 采用“质疑问难”教学方法, 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要在精心研究, 娴熟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一些体现一定深度的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我在观摩一位教师教学《江雪》一文时, 一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 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此时如果这位教师仅仅从常规道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肯定难以处理。然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 从逆向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个问题, 课堂很有可能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一番情境。这位老师若有所思地反问学生:“你们觉得老人真的在钓鱼吗?”一问激起千层浪, 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深度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绽放出生命的精彩呢?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独特见解。

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是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意识和习惯, 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喜人景象。

四、创设快乐学习情境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保证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应当用快乐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应,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拥有一个“课始乐已生, 课中乐正浓, 课后乐犹存”的快乐情境。

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低年级教材的特色。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 设问质疑, 求异促辨, 启迪激乐, 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设置悬念、竞猜谜语、即兴表演、演示实验、扮演角色、布置环境、叙述故事等, 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在多种综合活动中既快乐又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如教学《秋游》一文时, 我把语言文字变为绘画, 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 用简笔画画蓝天、草地、白云、稻子,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认真地画着, 教室里一片宁静。一会儿工夫, 一幅幅惟妙惟肖, 形象生动的简笔画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样, 学生不仅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 而且印象很深刻。

春天之所以美丽, 那是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语文课堂之所以迷人, 正是因为它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广大的语文教师应该手持彩笔, 描绘出语文课堂教学绚丽多姿的春天。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富生命活力和激情的课程。教师充满情感的引导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前提;师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基础;学生的积极投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关键;创设快乐学习情境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保证。语文课只有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才会有无穷的魅力, 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力激情,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5.

将活力与激情注入语文课堂 篇3

一、语文课堂应深入生活情境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用生活中的情境去引领学生。语文只有契合学生的经验系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对学生来说,语文是现实的、有用的。学习溢满生活气息的语文,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到语文的价值,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链接就更能使语文学习具有实际意义了。

课堂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虽然生活不等同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而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等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必须让语文教学来自生活、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我们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于课堂,语文课堂便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润,就会显得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

二、从学案导学入手,改革教学模式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我们在构建生命化课堂的过程中,开始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一)“学案”的解读。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学案”的编写。学案编写的质量如何、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求学案的编写应体现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其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能真正地从教师所设计的导学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幽雅的教态——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对一位教师来说,好的教态能够吸引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一个人说话会变得很拘谨,但是过多或不合适的肢体语言也会让这个人令人望而生厌。很多教师至今仍受着长袍加身的影响,受着“老学究的熏陶”,因此肢体语言运用得很少或者说还运用得不够,但其自己心里还振振有词:“我又不要当演员,为什么学表演?”其实,表演与教师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师同样是角色的扮演者,如果能用活泼的肢体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学生就愿意和老师亲近,教师的引导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身体和语言的协调应该是和谐的,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什么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讲话,而且已经超越了讲话本身。孩子会对你的眼神、动作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畅通了。有了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你还愁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吗?还愁你的课堂没有活力吗?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语文课堂是展示活力和魅力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整合过程,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我们的课堂就越加变得阳光灿烂,精彩纷呈。我坚信,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会让学生学得更愉快、更轻松,我们教师也会更快乐、更欣慰!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山县高级中学)

“活力与激情”主题演讲稿 篇4

“人生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战斗”,日本电影《大逃杀》中曾经这么说,而在这样残酷又漫长的过程中,青春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浪漫又短暂,或许正是基于这两点,它是那样地让人留恋和伤感。而属于青春的关键字,也恐怕只有活力与激情了。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及情感苍白的时代,我们究竟还剩下什么?在这个钢筋铁骨组成的巨大世界,我们还能够得到什么?繁华满目疮痍,当我们像一个圣徒孤独地仰望星空之时,我们究竟在期盼着什么?在这个由惆怅,迷茫,狂躁,所构成的年岁,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活力是一种自由地执着,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像是一个庞大的原始森林,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看似残酷却很客观。而生活就更不容易,因为你必须要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活得像一个人,而不是一只野兽。在之前的日子里,我用意志在活着,父亲逝世,母亲残疾,让我觉得世界变成了巨大的牢笼,而我被桎梏其中无法逃离。我突然想起将父亲的遗体推入焚化炉的那一刻,我拉起父亲的手,那样冰凉的感觉,是见证父亲将永远离开我,离开母亲,离开这个世界的证明,那一刻我并未流泪,我知道,我必须要活下去,因为,父亲的血仍然在我体内奔腾,这就是我要活下去的力量,这就是我要活下去的理由。两年前,母亲在工作时不小心摔断了股骨颈,这基本上意味着母亲以后再也不能像常人一样奔跑以及从事重体力工作。对于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老天仿佛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它和我们开的玩笑,我们只能流着眼泪去原谅及承受。母亲第一次手术后半年,在接受第二次取出固定钢钉的手术中出了小小的意外,导致母亲的患处供血不足,造成外伤导致的股骨头坏死。两次手术已经给母亲造成了莫大的痛苦,但是没有办法,母亲必须承受第三次手术。住院的时候,母亲常常在夜里默默的流泪,抽泣,并喃喃自语:“要是这一下就摔死就好了。” 我并没有安慰她,我静静地帮母亲逝去泪水,一脸坚定地看着她,什么也没有说。那些日子可真难熬啊,我为了办母亲的医保往返长沙株洲十几次,我为了帮母亲争取提前手术的时间差点和人大打出手,我十几天里只零碎睡了二十来个小时,但是我仍然坚持每天给母亲念一段文字,给母亲讲我虚构的,和女朋友的有趣往事。病房里的其他病友都说母亲有个活力四射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活力,不只是我的,还有母亲的。四个月后,我在晚上饿了的时候下意识地朝母亲要吃的,突然想起现在已不比十年前了,母亲也不再是那个坚强的女性了。当我看到母亲哼着歌在厨房昏黄的灯光下煮面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之前辛苦的那十几天的回忆竟然是那样地模糊,我甚至已经忘记,那么多寒冷又辛苦的夜晚,是怎样度过,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属于我的活力,在我看来,活力就是活着的力量,我相信这种力量我有,除了我自己的,还有父亲赐予我的,以及母亲交托给我的。我不会再一个人孤独地活着,因为我有这些力量,它们像是一个庞大宇宙,能够把所有的黑暗和忧伤一并吞噬掉。

激情是一份狂躁的浪漫,不过无论是狂躁还是浪漫,这样富有冲击性的词汇好像都和我无缘。激情是一种感情的强化,我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强化,“历史”这种东西能够让我觉得兴奋,世事更替,白云苍狗,金戈铁马,让我血液沸腾,在读二十四史时,我有时面红耳赤,浑然忘乎所以,不觉时光飞逝,这或许是一种激情;“授课”这个过程能够让我觉得兴奋,每当我以三寸不烂之舌将自己所知所想授予学生的时候,我的心情舒畅,感觉像是悬泉飞漱于天地之间,这或许是一种激情;“写作”这种“自杀”让我觉得兴奋,徜徉于文字的海洋,纵横于情感的宇宙,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就体会到了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这样的境界让我感到安宁又疯狂,这或许是一种激情。常常听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年轻人应该有点激情。”这话其实很不公平,激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产品,会说这话的人不是对于自己苍老而绝望就是对于年轻嫉妒又羡慕。但是激情却是我们必须要有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强化我活着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能多活每一分钟是多么的美妙。我想继续深造下去,继续去探求更高深的知识和境界,尽管我考研已经失败了很多次,但是我并没有放弃。逐渐地,我觉得这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怨恨教育制度的不公,不再担心考试成绩,这不是一种重在参与的阿Q精神,而是我已经完全理解了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了,治学不是获得成绩,而是追求思想和灵魂的升华。我虽然不是惠特曼所说的“肉体或灵魂的诗人”,但是我相信,对于学问及知识的追求,能让我觉得我仍旧年轻着,青春并没有像凌晨出发的列车一样不知不觉就渐行渐远,当我看着世界疮痍满目的繁华之时,我仍然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激情,没有聒噪,没有疯狂,没有浮躁,只有静静地浪漫和努力,像是炎热夏夜里卷过街道的凉爽季风。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篇5

用青春绽放活力

———趣味运动会

一、活动指导思想: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各系部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特举办以“用运动挥洒激情,用青春绽放活力” 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以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

二、活动主题:用运动挥洒激情,用青春绽放活力

三、活动时间:暂定于5月17日

四、活动地点:田径场

五、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六、组织宣传方式:

(1)各系积极动员组织。(2)各系到各班进行宣传。(3)海报宣传。

七、比赛项目:

项目一:纸衣往返接力(纸衣宣传海报)比赛人数及分组:每个系派一队,每队10名队员。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3人

器材:口哨1个,秒表3个,张大小适合的主题宣传海报(自备)。规则:参赛顺序由系部抽签决定。裁判员吹响口哨时,由第一名队员开始跑,宣传海报贴前,在胸奔跑过程保持不掉,掉下重新捡起继续奔跑,跑对面将海报交给另名同伴,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队员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二: 夹球跳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个系派10名选手,5男5女,分为两组。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3人

道具:口哨1个,排球3个,秒表3个。

规则:第一名队员用双腿夹住球(排球),以跳跃方式前进达终点(100米),将排球传给另一组组员,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队员运球到达终点,停止计时,完成比赛。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三:三人四足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选6人,3男3女,分为2队。将14个系分为7大组,每2个系部为一大组,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2人

器材:口哨1个,秒表2个,绑腿绳子40根

规则:两组队员用绑腿绳把腿绑到一起,站在相距100米的两地,第一组从起点出发,跑对面触碰第二组组员,第二组开始向起点出发。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四:拔河大赛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派一队(15人,7男

8女)。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1人。

器材:拔河绳1条,红布条1条,口哨1个。

规则:在比赛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50cm。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拔河绳中间系一红布条垂直于中线。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交错站在河界外,裁判员鸣哨后开始比赛。当红布条与拔河绳的系点过河界时,裁判员鸣哨宣布比赛结束和胜方.第一轮由14个系部两两对决(抽签决定),淘汰7个系部,进入第二轮的系部各加7分。第二轮由在第一轮胜出的系部按抽签序号两两决(抽到空签的系部直接进入下一轮比赛),淘汰3个系部,进入第三轮的系部各加4分。第三轮由在第二轮胜出的系部按抽签号两两对决,淘汰2各系部,进入第四轮的系部各加2分。第四轮由胜出的两个系部对决,按比赛规则评出第一名,加1分,第二名不加分。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

项目五:蹲跳接力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个系派8人,4男4女,分为2组。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3人。器材:口哨1个,秒表3个。

比赛规则:运动员应面向跑道,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1)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2)当四个人都跳过终点线后,第二组开始进行蹲跳接力,当第二组的四名组员都跳过终点先时,停止计时,比赛结束。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注: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六:滚雪球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选派一个队(8人),4男4女。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3人

器材:口哨1个,秒表1个,起点、终点标志物。

规则:每队8人纵队排起点线上,发令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整队伍手拉手跑完止。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跑动限制队伍排法必须手拉手不得脱手)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七:跳长绳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派一队(7人,包括甩绳人员)。将14个系分为七大组,每2各系部为一大组,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员:发令2人,记录2人。

比赛器材:长绳2根,秒表1个,哨子1个。

比赛规则:五人站在长绳中,两人甩起长绳。比赛开始时开始记圈数。一分钟比赛时间。若有人在跳的过程中失误致使摇绳中断,则不计在圈数中。两分钟内圈数越多,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八:袋鼠跳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派一队(6人)。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3人。

比赛器材:口哨1个,麻部布70个,秒表3个。

比赛规则:参赛顺序有各系部负责人抽签决定。比赛开始前,参赛队员穿好“袋鼠服”,立于起跑线后,裁判员发令后,参赛者跳向终点,赛程为100米(根据场地大小而定)。以队员全部通过终点线时计时停止。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九编号:拍球接力跑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派一队(6人),男3女3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人员3个。比赛器材:口哨1个,篮球3个,秒表3个。

比赛规则:⑴运动员在起点线后纵队站立,听到发令,拍球向前,达终点后折返回起点,将球交给下一名组员,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组员完成比赛,停止计时。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项目十:呼啦圈跑

比赛人数及分组:每系派一队(10人),男3女7,分为2组。将14个系分为五大组,每3各系部为一大组(第五大组2个系部)同时进行比赛。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人员3人。

比赛器材:口哨1个,呼啦圈3个,秒表3个。

比赛规则:各系部队员按抽签的序号纵队排列在规定的跑道上。比赛开始前,每队第一名队员将呼啦圈放至腰部,听裁判发令后一边摇动呼啦圈一边向终点线前进,到达终点后将胡拉圈传给终点处的队员,并由以相同的方式跑回,再传给起点处的队员,依次进行。跑动过程中呼啦圈也不能触地。如果呼啦圈触地后,必须在原地停下,重新将呼啦圈放至腰间方能继续进行比赛。呼拉圈未触地时手臂不得触碰呼啦圈。传接呼啦圈时必须在跑道端线以外。直到最后一名组员完成比赛,停止计时。用时越少,得分越多。第一名可得14分,第二名可得13分......第十四名可得1分。

奖项设置:此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八、报名方式:

各系部选派相关项目的运动员,统一填写报名表,将电子名单发送至husexsh163.com邮箱。报名截止日期为2014年5月9日。

九、参赛顺序:各系部的参赛顺序和跑道序号均以抽签形式决定。

十、评奖规则:

总成绩: 将各系部的所有比赛项目的分数相加,按分值高低评奖。

十一、奖项设置:

冠军一个,亚军一个,季军两个

十二、注意事项:

1.所有运动员必须佩带系部统一发放的号码牌参赛。

2.比赛前由各系部解读比赛项目细则,让参赛人员更加清楚各项比赛流程和规则。

3.尊重比赛,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4.裁判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5.禁止非工作人员与参赛人员进入比赛场地,打乱比赛秩序。

6.请各系参赛队员准时到达比赛场地,比赛时间不到者作弃权处理。

7.持场地的卫生,保持现场的卫生。

8.望各系认真组织队员参加活动,并组织好后勤工作及本系部的啦啦队。文明比赛、文明助威,充分展现各系部风采。

9.遇不可抗因素(如下雨)或其他特殊原因,比赛日期另行通知。

湖南科技学院学生会文体部

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作文 篇6

166年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戴着虞美人的老人迈着奚弱的步伐在欺辱中衰老。终于,在辛亥革命的烈火中,他最后的精力消失殆尽。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欲火重生的凤凰,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59年中,我们走过彷徨,走过苦难。我们的国家,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激情但谦卑、奋进但热爱和平的年轻人。在1993年,我们怀着一个民族百年的梦想,申办奥运会,可结果却让所有中国人失望。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怀着同样的热情申办奥运会,我们成功了。207月13日10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0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方时,13亿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我们含着热泪说:“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 时至今天,我们每一刻都在为兑现我们庄严的承诺。“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并不止是我们的一个理念,我们更要为它付出行动。我们所追求的不仅是成功,还有环保、科技含量高、人文合一。

【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作文通用5篇】

燃烧激情的活力思想品德课 篇7

那么, 怎样让“难教”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变得“不难”呢?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转变思想, 闻课则喜, 以学为“乐”呢?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灵活运用穿插教学, 可以打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课堂焕发活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情景剧表演, 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呢?这是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 思想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象征, 是空洞的代名词。在初中生的眼里, 思想品德课概念抽象, 理论繁多, 不着边际, 可有可无, 因此在学习时经常提不起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课既简短又有趣,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时, 其中讲到情绪通常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这个内容的表演有两种。一种表演是让一个学生连续表演四种情绪, 学生可以通过连续变换面部夸张的表情, 把喜、怒、哀、惧表现出来。 演员学生一下子从“喜”的表情变换到“怒”的表情, 再到“哀”以及“惧”的表情, 难度比较大, 而作为观众的学生在下面笑翻了。课堂一下子被激活, 所有的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另一种表演是同时请四位学生上来, 每个学生分别表演一种情绪, 并把自己的面部表情停留10秒, 看看谁能坚持住。这还挺难的, 其中就有学生的面部表情不止一种, 下面的学生看着看着就乐了。这样做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生都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 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通过表演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 大大增强了教学时效性和说服力, 而且通过生活中的故事, 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也教育了学生,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走过路过, 千万不要错过”“某某油房, 坚持纯正, 送油上门, 每斤11元”“最后三天, 最后三天, 不买就走了”……教室里突然出现了两三个小商贩, 发出一阵熟悉的街市吆喝声, 打破了课堂沉寂, 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生活场景, 使学生感觉就像置身于闹市。在学习八年级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时, 学生用惟妙惟肖的声音来模仿街市上所听到的吆喝声。在这个表演中, 教会学生要有一双“慧眼”, 不要被广告所迷惑, 要学会合理消费, 不盲目攀比, 不浪费金钱。

课堂中不能没有笑声, 应让学生在笑声中愉快地学习成长。

二、运用视频, 增强视觉效果, 创设课堂美, 给学生美的享受

初中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 如果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 单凭教师口头上的讲授,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视频教学法可以提供直观的美感, 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加深感性认识, 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变厌学为愿学。

课堂不能没有“美”, 教师要想办法在学生心里播种“美”, 传递“美”。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媒体手段日益丰富, 如音乐、电影、广告、多媒体等。在讲课过程中, 运用这些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媒体手段, 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从而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添了直观、形象、深刻、生动的美, 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课堂创设学生内心的美

课堂不能没有“美”的享受, 传递“美”就是传递正能量。

教师以视频再现等直观手段, 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 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 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创建新集体》中“团结协作, 互助前行”的内容时, 播放“卡拉扬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斯基进行曲》”视频, 来说明优秀的班集体就像一个乐团, 需要每个学生各尽所能, 发挥所长, 齐心协力, 奉献集体。学生第一次知道“卡拉扬”, 第一次知道“维也纳音乐会”, 都被震撼了, 在音乐中慢慢感悟和体会集体的重要性。

2.课堂中感受祖国强大的美

祖国统一富强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时, 笔者先截取了“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和“中葡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片断, 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的空前盛况。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 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然后再展示在“一国两制”的格局下, 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互惠互利, 保持共同繁荣发展的图片。最后播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视频, 并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作为课堂结尾来教育学生: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最终完成, 每个学生都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将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必须同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 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3.课堂中感受生活的美并追求生活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运用多媒体把一张张风景优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感受到一年四季自然风光的美, 同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和谐美的存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时, 运用对比手段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学生发出对美的惊叹和对不和谐美的愤怒的同时, 展示我们环境优美的校园、清洁干净的教室、内务整洁的宿舍, 再展示个别学生乱丢垃圾, 内务卫生差的图片。在前后图片的强烈对比中, 学生对美的追求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生活中, 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不乱丢垃圾, 节约水电, 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学生得到了教育, 又立足于现实。美并不难,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4.课堂中感受人性的美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设置情境, 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 选取生活中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样把思想教育融于教材内容中, 既不会牵强附会, 又不会生硬死板, 还能达到融情于理、水到渠成的功效。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时, 笔者引用了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 讲述了广东佛山市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被两辆过路车碾压, 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采取了冷漠态度, 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最后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之后在小悦悦的出事地———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 280名佛山各地的人们聚集于此, 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名义,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我们对肇事逃逸司机的行为感到愤慨, 我们更记住了拾荒阿姨陈贤妹, 她没有钱、没有华丽的衣衫, 以拾荒为生, 但她却有一颗善良的心, 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以此教育学生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优势。利用多媒体, 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 激发他们的兴趣, 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大大优化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运用案例, 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说服力

运用案例, 能够使我们的教学不脱离现实生活, 大大吸引学生兴趣, 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 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 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 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 让学生进入案例情境, 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 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 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如在教学《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课时, 笔者选用了周永康贪污腐败的案例。

笔者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周永康贪污腐败案”的情况, 再引入“苍蝇老虎一起打”来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里面的“人人”, 既包括“普通人”, 也包括“高官”, 只要触犯法律, 就体现了“平等”。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有新鲜感的案例, 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 使学生树立法治理念,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感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运用诗词谚语, 创设课堂诗情画意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培养思想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必修学科, 它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方向, 对初中学生今后的发展更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在课堂中运用一些从小就能背诵的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及谚语, 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笔者认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运用诗词谚语, 可以让课堂富有审美意蕴。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 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教我们做人, 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时, 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首诗, 理解、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在学习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 笔者请学生集体背诵毛泽东的《长征》, 来说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我们要与时俱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这些诗词都是学生在小学时要求背诵的, 现在放在思想品德课上使用, 能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初中阶段是初中学生性格多变的一个阶段, 同时也是形成稳定性格的一个阶段。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得毅力和意志力不够坚定, 笔者常用“学贵以恒”来告诫他们要坚持, 要持之以恒。 有时也会把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改为“学业尚未成功, 同学仍须努力”, 要求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信心, 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师无论运用哪种手段, 都是为了上好课, 达到教学目标。所以,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 在课堂中就能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让课堂“火”起来, 更“活”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 人文内涵丰富, 思想领域宽广,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人文历史修养, 开拓思维广度。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向学生传递课文内容中蕴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维之美, 生活之美呢?用诗词谚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既可以创设政治课堂意境美,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能创设课堂的人格美,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 进入高尚的美的境界, 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其身, 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 从而实现对美好人格的建构。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虽不强, 但系统性却很强的学科, 它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反映深刻的道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对教师来说, 要上好一节课, 就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围绕教材中心内容, 适当进行各种运用,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围绕教材中心内容, 灵活运用穿插教学, 如运用情景剧表演、视频、案例、诗辞谚语等, 可以拓宽知识, 开阔视野, 既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加深学生对知识观点的理解、记忆,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快乐学习

农村小学的课堂,你都不能不赞叹它的安静。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紧紧的靠着讲台,学生们规规矩矩的端坐着,俨然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可是,每当教师提问时,他们便悄然的埋下头,屏住呼吸,眼神总是逃离教师的目光,教室变得死气沉沉。面对这样低效的课堂和学生几乎静止的思维,我开始寻找原因,并思考、尝试怎样让农村的语文课堂充满快乐、激情、活力。

一、教师慈祥亲切,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微笑会带来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自然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从而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时,主动地认真思考、探究,最后再独立地解决问题。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是所谓的敢问。要让学生毫无压力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1.由于在农村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长期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在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建立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采用科学的提问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敢问”后便是让学生“会问”“善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并采用科学的提问方式。教师的问题不仅要体现文章的重、难点,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关键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下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所谓的善问就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一种提高和升華,它的表现形式就是问题的恰当性、明确性以及创造性。

参考文献:

王春华.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09).

上一篇:初中老师读书计划下一篇:医疗质量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