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民生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主与民生(精选8篇)

民主与民生 篇1

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就业、教育、社保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是否得民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俗话说,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观古今,民生和民心密不可分。历史反复证明,只有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才能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生始终贯彻在我党的执政当中。

当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直接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民生,不仅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民生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请示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改善民生,不但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还要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不但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还要追求社会公平。凡是民生解决得好的地方,社会就和谐;反之,社会就动荡。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几乎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我们要肩负起民生的责任,吧发展目标恒久地定格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民主与民生 篇2

“民主”,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 由demos和Katos两个字合成。de m os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 Katos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从希腊文原义看, “民主”就是指“人民的权力”, 或者“多数人的统治”。列宁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一种国家形态。因此, 它同任何国家一样, 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民使用暴力, 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拥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的这段话,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民主的涵义。这里最基本的有两点:第一,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一种根本区别于专制的制度, 第二, 民主是一种国家的政治生活原则和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我们经常所说的民主是指列宁所说的第二方面。按照上述的理解, 我们就可以知道,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政治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即阶级社会的产物, 它与一定阶级的统治相联系, 并且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同时, 民主作为上层建筑, 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民主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

“民生”, 民生的“民”指的是普通民众 (老百姓) , 民生的“生”是指普通百姓的生存事宜。从字面上讲, 民生, 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 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 生、老、病、死等方面。民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 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千姿百态的民生情景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图景, 历朝历代的民生矛盾构成了历朝历代的民生问题甚至民生危机。任何国家和政府都要保障和促进民生。国计必须要以民生为基础并相当程度为民生服务。

2 民主与民生的相互关系

关于民主与民生。中共十七大既突出强调民生, 把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要务;又高度重视民主, 把人民民主视作社会主义的生命。改善民生与发展民主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既不能将这两者割裂开来, 更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不能认为重视民主就势必忽视民生, 或相反, 强调民生就势必轻视民主。民主与民生并不相互排斥, 民主促进民生, 民生需要民主。对于单个的公民来说, 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都是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 改善民生也好, 发展民主也好, 归根结底, 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 不可偏颇。以发展民生, 去阻挡民主, 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在建筑单位, 既要提倡民主, 又要关注民生, 这样, 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在建筑行业内通过民主促进民生, 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筑行业推进民主促进民生的主要策略

当前建筑行业里面的民主问题需要我们大力关注, 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权益问题得不到切实保护。如何推进民主促进民生问题, 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其主要策略如下:

3.1 要让建筑农民工加入工会, 切实维护该群体的自身利益工

会是工人阶级的强有力组织, 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工会, 依靠工会组织的支持,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维权的不利局面。第一, 依法维护包括建筑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建筑农民工加入下会, 成为工会组织的一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 依靠工会渠道参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活动, 尽可能避免针对建筑农民工的侵权行为的发生, 以达到从源头上维护建筑农民工基本权益的目的。第二, 加入了工会的建筑农民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可以通过工会这种组织的形式来维护权益, 工会作为正式组织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建筑农民工维权的力量, 从而起到“同乡会”、“打工者协会”等非规范组织及建筑农民工个人无法起到的维权作用。第三, 《工会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律地位, 建筑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 能够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 以合法的维权行为达到维权的目的。

3.2 要为建筑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提供法律支撑《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对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对于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作用无可置疑, 如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签定、社会保险的交纳和劳动安全的保护等规定, 都极大地改善了建筑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但是, 这些规定仍过于原则、笼统, 如被寄予厚望的《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性裁员、解除合同的补偿金、社会保障水平、休息休假等方面的规定都缺乏可操作性, 对违规企业的制裁力度尚显不足, 亟需进一步完善。对于地方政府出台的限制使用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政策, 因为和基本法律相冲突, 应该予以废除。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问题, 现行立法缺乏有针对性的统一规定规定, 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3.3 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分类分层保障建筑农民工的利益目

前, 就整体而言, 建筑农民工群体的社保建设不甚理想, 有必要对其进行制度安排。出于建筑农民工流动性强, 社会保险部门的管理难以及运行成本扩大等特点, 建筑农民工的社保体系可遵从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从具体内容上看, 该体系应至少包括:工伤保险制度。从建筑农民工层出不穷的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职业病群体, 以及由此导致的劳资纠纷, 决定了针对建筑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优先确立。医疗保险制度。疾病, 尤其是重大疾病, 不仅会导致建筑农民工失去工作, 而且会使其陷入贫困境地, 这就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建筑农民工的现实需要。医保待遇可与个人参与工作的时间、对社会的贡献等适当挂钩。社会保障金制度。制订强制性法规, 建立权威管理机构, 规范企业行为。在筹资方面, 除了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负担外, 还可通过合理调整预算支出、变现部门国有资产、将利息税等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来实现。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如, 在建筑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 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 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建立时, 可以有效地选择官民结合, 政府承担责任并直接主导, 同时又充分发挥慈善公益机构的作用。

3.4 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提高建筑企业用人单位的立德守信

意识建筑农民工被侵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和用人单位的诚信有关。用人单位的欺诈、不守信用给建筑农民工的权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因此, 一方面要提高建筑企业用人单位的诚实守信, 端正用人单位负责任的态度,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建筑农民工, 借助宣传和舆论的力量来有效监督用人单位的立德守信意识。另一方面, 要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特别是劳动监察部门要杜绝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从同工同酬、工资支付、劳动监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 进一步规范建筑用人单位的行为:第一, 严格执行建筑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 严把入门关;第二, 落实有关法律,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从制度着手, 认真地落实、到位;第三, 追究侵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对造成一定后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那些不守信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建筑企业用人单位和企业主, 政府应将其列入不良“信用”档案, 密切监视, 及时治理。

4 结论

建筑行业的民主与民生问题, 特别是建筑农民工的民生问题, 成为社会关心热点问题。要改善当前建筑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政府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支持, 才能维护建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真正体现民主促进民生问题。同时, 也有利于确保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民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主促进民生是当前我国的热点问题。在建筑行业领域内推进民主促进民生, 是实现建筑行业科学发展的保障。本文分析了民主与民生的内涵, 民主与民生的关系, 提出了建筑行业领域内推进民主促进民生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民主,促进,民生,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耿文清.解决民生问题共建共享和谐[J].求是杂志.2007第16期.

[2]吴虹.畅享民主关注民生[J].科学决策月刊.2007 (3) .

[3]梁良.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 (7) .

埃及:民生与民主皆不得 篇3

在开罗大学门口的静坐抗议点,支持穆尔西的哈立德发现自己必须接受埃及的新现实。他面前有很多士兵,士兵身后的人似乎正在为他的痛苦而狂欢——他们欢庆总统穆尔西倒台,以及总统所属的那个已有80年历史的组织——穆斯林兄弟会骤然失势。哈马德再一次对自己的国家感到无所适从,他原本以为2011年发生的革命会消除这种状况。“我感到害怕,觉得自己受到了压迫。”

穆尔西的忠实支持者几乎都陷入了沉默,但在首都开罗和其他城市,大部分抗议者都欣喜若狂。开罗大学抗议点附近的冲突持续了一整夜,至少有18人丧生,而这只是6月30日以来接连不断的暴力冲突的一部分。从6月30日开始,穆尔西的反对者在全国各地举行集会游行,要求这位埃及历史上的首位民选总统下台,并提前举行选举。

穆兄会无法“代言”多数人

“最长的一天。”埃及《共和报》的头条新闻这样描述6月30日。

那一天是穆斯林兄弟会下属的自由与正义党主席、总统穆尔西上台一周年的纪念日。但迎接他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开罗和各大城市发生的示威游行。埃及军方称,全国8400万人当中有1400万人顶着酷暑走上街头,要求穆尔西辞职。与此同时,总统的支持者也举行了示威,他们认为穆尔西需要更多的时间解决埃及的问题。

在此之前,蔓延全国的抗议已持续了近一周。6月29日晚,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便在开罗解放广场搭起帐篷过夜,两年前,那里曾是推翻前总统穆巴拉克近30年统治的起点。军方派出直升机在广场低空飞行,总统府被铁丝网保护起来。《纽约时报》描述称,埃及的街道仿佛是“一触即发的易燃物”。

在总统官邸前示威的航班调度员马吉迪说,“穆尔西只懂得革命。”他曾把选票投给了穆尔西,但因为觉得总统未能兑现承诺,马吉迪转而开始反对他。“我认定他是一个大骗子,他必须下台!”

在深夜爆发的愤怒浪潮中,一个分离组织纵火焚烧了穆斯林兄弟会的总部。数百名携带燃烧瓶的袭击者发誓要杀死总部里的所有人,并用绿色激光笔透過窗户搜索里面的人影。一名袭击者说,“他们的领导人抛弃了他们,他们就像待宰的羔羊。”

各地的示威活动声势如此浩大,显然驳斥了穆斯林兄弟会之前声称的为大多数埃及人“代言”的说法。反对派称,就抗议穆尔西下台,已经在全国征集到22134460人的请愿签名,这一数字远超过一年前选举中为穆尔西投票的选民人数,当时穆尔西获得了约1323万张有效选票。

反对派领导人之一、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巴拉迪说:“我们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国家面临崩溃。我们必须游行,然后返回到投票箱前,为我们居住的房子奠定基础。”反对穆尔西的民众认为,他未能解决埃及的经济和安全问题,执政一年以来石油短缺、物价上涨,他的执政是完全失败的。

签名书的说法遭到穆尔西支持者的质疑,他们指责反对派煽动暴力,自发组成保护总统府的力量。面对下台的呼声,穆尔西曾对英国《卫报》表示,他有信心完成余下三年的任期:“这是困难的一年,我将用所有的时间来满足埃及人民的需求。”

示威过程中,始终都有呼吁军方干预的零星呼声,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穆尔西的反对者。有人高喊“塞西做个决定吧”,期待埃及军方最高将领兼国防部长阿卜杜勒·塞西将军带领军方掌控全局。

把军队当救星

在埃及拥有强大势力和坚实根基的军方介入乱局,其实是迟早的事。

7月1日,国防部长塞西将军在电视上宣读一份声明,称军队向政府发出48小时最后通牒,要求达成共识、回应抗议者要求,否则将自行采取“通往未来的路线图”。“如果人民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军队将宣布一份未来路线图以及监督路线图实施的措施。”反对派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军方下达的最后通牒。

穆尔西随后连夜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指责任何“加深分裂”和“威胁社会安定”的声明,称“宪法赋予的合法性”不可替代,他愿意用生命捍卫总统的合法地位。“人民在自由和公平的选举中选择了我,我将继续肩负责任。”穆尔西谴责称,旧政权残余势力阻碍了埃及民主进程。

英国《卫报》认为,穆尔西针对反对派的批评会使局势更加恶化。

示威者则对军方介入政治态度不一。在解放广场抗议的数学教师赛义德说,他希望军方接管政权,“军队现在是最公平的‘宪法’。”而在开罗街头游行的阿亚特高举着写有“谨慎乐观”横幅,他表示:“军方的声明是好的,因为现在没有其他出路,但我担心人们会把塞西奉为神明。军队是为了保护人民,不是统治人民。”

埃及官方的《金字塔报》公布了军方的“路线图”细节:以穆尔西拒绝辞职为前提,军方计划组建一个任期一年的过渡政府,取代穆尔西。过渡政府将在一年内起草新宪法,总统和议会选举将在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后举行。美联社认为,“路线图”的曝光看似向民众和国际社会表明军方有一份不含政变内容的计划,其实旨在向穆尔西施加压力。

引人关注的是,很多现在呼吁穆尔西下台的示威者,去年曾用几个月时间游行示威,要求军方交权。如今,人们仍在总统府外示威,但要求是现任总统下台。在军方发布声明之初,示威者高呼“同时反对穆兄会和军方统治”的口号,但渐渐地有抗议者开始呼喊“军队和人民站在一起”。这让人想起了穆巴拉克刚刚被推翻的日子,当时人们第一次把军队当作救星。

当抗议的权力被滥用

7月3日下午17时,是军方为冲突各方达成和解设定的最后期限。塞西将军当天在电视上宣读声明称,军方将穆尔西驱逐下台,冻结了宪法,并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塞西强调,军方采取的非常行动并非为了自己掌权,而是为了保证“人们安享自信和稳定”。

反对穆尔西的抗议者多日以来都聚集在解放广场上,军方的声明赢得了他们欣喜若狂的欢呼,人们燃放焰火、吹响号角表示庆祝。军方直升机拖曳国旗飞过后,人们欢呼雀跃。

nlc202309020439

而一些聚集着穆尔西的支持者的地方,充满了沉默和愤怒。一部分支持者聚集在总统府附近的一个广场里,听到这条消息后,不少人哭了出来。他们高呼“卑鄙小人发动了政变”。在亚历山大城,穆尔西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互掷石块和砖头,还传出了枪声。

在塞西发表声明前,军方就在开罗及其他聚集穆尔西支持者的城市部署了坦克和军队。当天,军方对穆尔西的行动进行了限制,并召集高层文职领袖及宗教领袖参加紧急会议,商议如何组建临时政府及进行新选举的相关细节。

埃及政府官方网站金字塔在线称,军方已经通知穆尔西不再是国家元首。但在穆尔西办公室通过邮件发表的声明中,穆尔西拒绝接受军方的干预,他把军方的行动斥为一次“彻头彻尾的军事政变”。

穆尔西的一名顾问对《纽约时报》表示,当夜即将结束时,穆尔西被军方扣押,所有通信被切断,他的很多高级助手也遭到软禁。随后,埃及的安全部队至少逮捕了穆斯林兄弟会的38名高级领导人,并仍在围捕其他人。

对于穆尔西来而言,这个不甚光彩的结局终结了他只持续了一年的动荡任期。这一年充满了政治斗争,数百万埃及人疏远了他。批评人士称,在选举中获得险胜后(当时他和参选的沙菲克得票率分别为51.7%和48.27%),穆尔西违背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承诺,多次妖魔化政敌。而随着经济的崩溃以及电力和燃料的短缺,民众对政府的愤怒不断增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中心主任格杰斯认为,穆尔西的食言降低了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支持。

穆尔西上台前,埃及9000万人口中近半数生活水平低于每人每天2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他曾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一系列承诺,涉及安全、能源、环境、卫生、食品补贴和交通等,一度让民众抱有期望。然而大部分目标一年后没能实现。民众发现经济形势没有得到改善,生活负担甚至更重,于是再次来到广场,反对他们曾经拥戴的穆尔西。

很多抗议者也认为,穆尔西将兄弟会放在了国家需要之前,通过立法和国家机器将埃及变成一个日益伊斯兰化的国家,世俗派的自由受到了威胁。埃及学者阿兹比表示,埃及人抗议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和身份认同的丧失。

而此次军方的干预让外界质疑,再度发生的革命是否能兑现其建立民主制度的承诺。不管军方如何解释干预是为了“达成全国和解”,此举让他们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再次回到了埃及政治权力的中心。《纽约时报》认为,军方势力的回归将会对未来“建立可靠的文职民主政府”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隨着军方将穆尔西赶下台、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就任临时总统,埃及的局势日益恶化,穆尔西以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者同军方对抗仍在持续。7月8日,埃及军方和警方向穆尔西支持者开枪,导致40余人身亡。埃及卫生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死者为42人,伤者是322人。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副教授萨米尔·谢哈塔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埃及的困局使自由和民主难以兼得。穆尔西是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他是一个糟糕的领导人:挑拨离间、能力不足、忽视社会中不认可他的伊斯兰愿景的群体,改革的承诺也无一兑现。但是,用非民主手段推翻一个经选举产生的领导人,无论他有多么不称职,都破坏了民主的核心——通过选举和平地实现权力顺利交接。“通过民众抗议和军事干涉的方式来推翻一位总统,会制造一个可怕的先例,这等于是在鼓励民众,任何时候只要看总统不顺眼,就可以走上街头去抗议,要求军队加以干涉。”

健康与民生 篇4

─第五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专辑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

健康与民生─第五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专辑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

四川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关注健康民生

2011年10月20日

10月10日,由四川省科协、泸州人民政府主办,泸州市科协以及相关省级学会承办的四川省第五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召开,来自全省的600余名中青年科技专家紧紧围绕“健康·民生”的主题开展交流。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科协主席、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泸州市委书记、市长刘国强,四川省科协副主席黄竞跃以及泸州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凯主持会议。

大会开幕式现场

聚焦健康热点 合作发展共赢

谢和平为大会致开幕词。他表示,本届中青年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四川省中青年专家的学术及科研能力,有利于全省科技工作者为全省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为真正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川省科协主席谢和平院士致辞

泸州市委书记、市长刘国强对于本次全省中青年专家论坛在泸州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此次大会以“健康·民生”为主题,充分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广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增进学术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的一次盛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委会秘书长李明研究员,泸州市科协主席、泸州医学院副院长曾晓荣教授,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分别在主会场就“健康与民生”作了特邀报告。

分会场现场

六个分会场的学术研讨精彩纷呈:在四川省营养学会、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以及四川省食品卫生安全学会承办的“营养食品安全与民生”研讨会上,来自全省的专家就当前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由四川省医学会承办的“全科医学与民生”分会场邀请了知名专家、医生,共同探讨了“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与社会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如今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关注的“健康管理”也是大会另一分论坛关注的一个焦点,由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和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营养师协会承办的“健康管理与民生”论坛引来了不少的关注。来自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的常务理事、四川大学公众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秘书长韩海军,就“社区健康管理师的定位”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而由四川省生理科学学会、四川省中医学会、四川省护理学会主办的分会场也分别就“生理科学与民生”、“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与民生”,以及“护理、医院管理与民生”等主题展开了讨论,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借力与会专家 建言泸州新名片

会议期间,四川省另一学术交流品牌活动——“天府创新论坛”也助力本次论坛来到泸州,围绕泸州康健城市建设战略思考展开深入研讨。论坛邀请了来自全省各界的知名专家走进泸州,为泸州康健城建设战略建言献策,泸州市各部门负责人也旁听了会议。

“建立康健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康健城市的亮点是什么?康健城市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会议刚刚开始,本次论坛议题的发起人泸州市科协主席、泸州医学院副院长曾晓荣教授便抛出一系列问题。“到底什么是康健城市,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health city为标准,还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城市?是以医疗健康为产业,还是把城市看着是一个有机体?”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教授也提出了他的疑问。

不少专家给出建议:康健城市就是健康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友好、民生幸福应该是健康城市的标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说,泸州提出康健城的概念意义重大。在“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提出发展八个百万人口城市,泸州是其中之一,而且泸州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中有特殊位置,这对泸州来说是很好的机遇。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成教授认为,建设健康城市除了要注重医疗,还要注重细分市场。应该把泸州的酒和农业特色发挥出来,如开发保健酒,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农产品,把泸州特色产业与健康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发挥中医在药疗、食疗、保健、康复的作用。

“通过交流和碰撞,让我们泸州城市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也让我们收获非常大。”旁听会议的泸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评价。

会议期间,四川省科普知名品牌——“天府科普大讲堂” 还深入当地军营、学校、机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马静璠 编辑:吴婵)

加强与改善民生(论文) 篇5

姓名:杨小平学院:旅地学院(2011级)学号:Z11420210003 摘要: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关键字:民生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一、加强民生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其他领域的建设。民生,是人民之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在我国自古与“国计”相提并论。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文化上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建设新局面。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其增长的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一致,出现了“国富民不强”的尴尬局面。新中国成立已满70周年,于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便显得尤为迫切。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发展民生,全面地改善人民生活。

二、加强与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如何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 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篇6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就业稳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城乡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就业服务,引导新成长劳动力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就业失业监控体系,加强失业调控能力建设。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规范用工秩序,推进集体协商,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一个城乡统筹的基本制度平台。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城保、镇保、综保不断覆盖应保对象。认真实施各项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将来松务工人员、职工子女及其他未参保人群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支持和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积极落实各项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加大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比例。建立健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完善困难 1

群体保障服务体系。整合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管理能力。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推进红十字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适时调整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加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的筹措力度,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到2015年,实现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新增面积320万平方米以上。合理组织动迁安置房源,健全拆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阳光动迁、“两次征询”等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改造和房屋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低收入危旧房改造工作。“十二五”时期,城镇旧房综合整治面积累计达到60万平方米。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发展存量住房市场,强化交易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住房租赁管理制度,提高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水平。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各行业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落实各项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二、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均衡化建设,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新建和改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校安工程。深入推进“强师

兴教”行动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鼓励和引导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进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松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到2015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新增各类学校60所,构建形成与松江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力推进区中心医院上等达标建设。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三期建设,完成泗泾医院迁建,实施老年护理医院新建和九亭医院改扩建。在东北部规划建设三级医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医学学科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一轮卫生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卫生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机构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中医药发展。加强医患沟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十二五”时期,新增医院床位数1200张。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设施布局,启动松江新城南部区域体育中心建设,完成松江体育中心三期改造,继续实施“百姓健身设施工程”。“十二五”时期,公共体育场所新增面积累计20万平方米。积极举办和承接国内外各项体育赛事,广泛

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松江特色品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深化体教结合,提升业余训练水平和竞技体育实力。坚持建管并重,合理开发开放体育场馆,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

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优化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环境,提升妇女教育文化素养,切实维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推动松江妇女与松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发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努力创建全国残疾人“阳光家园”示范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切实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积极应对老龄化。继续完善“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稳步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松江第二社会福利院。配合做好大型居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老年生活品质。努力发展民族宗教、台湾事务、侨务、外事等各项事业。

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切实加强基层社区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村(居)务公开工作,畅通民意表达、监督渠道。完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事务、卫生、文化

和生活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公共菜场、公共厕所等民生设施,提升城市便民水平。继续推进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资源面向社区共享开放。加强社区综合保险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健全企业服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建立开放、便捷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队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落实社区注册志愿者制度,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松江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深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注重信访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配合的大调解体系,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在构建法治社会、促进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强化学校安全保障,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建立完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和专项处置工作机制。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的检测和监管。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加强人口问题研究,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强化来松务工人员现居住地的服务和

浅析民生与民生思想的发展演变 篇7

关键词:民生;民生思想;发展演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一直都重视人民的生活问题,人民的生存与生计始终是党的工作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上又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一、“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128,意思是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导致贫困。这里的“民”指的是百姓,是被统治阶级,“生”是生存,“民生”即被统治阶级的生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与变法成为时代主流,战争逐渐改变了百姓的地位。百姓是战争的主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民盛则国强,民弱则国衰,拉拢百姓成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到了近代,孙中山对“民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对“民生”具体含义一知半解。孙中山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他在讲演中对“民生”作了以下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2]231,接着他又对“民生主义”作了解释:“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问题才是历史的重心,而社会问题中又以生存为重心,那才是合理”[2]236。解决社会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点,而生存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心,从孙中山对“民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广大民众生存问题的重视。《辞海》把“民生在勤”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都解释为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就是所有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称为民生。党的十七大之后,民生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众多学者都阐述了自己对“民生”的理解。目前国内学者大都赞同吴忠民教授对民生内涵作出的解释,在民生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多数引用吴忠民教授的狭义民生概念。他认为民生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3]

综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对民生内涵的解读实现了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同,民众的需求不断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因此,“民生”可概括为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生存型民生”,第二层次是“发展型民生”。“生存型民生”就是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的满足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的生产活动总是围绕着基本物质资料的获得、围绕着温饱的需求而展开,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有能力和有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发展型民生”是“生存型民生”得到满足之后,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对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发展环境、发展权益等方面相较于“发展型民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二、民生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民生思想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的,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各朝君主就已经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往回看中国的历史,给中国甚至给世界留下光辉灿烂文明的,如著名的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明“永宣之治”等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无一例外的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民生策略。正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52,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朝代的兴盛都是建立在百姓和乐安宁的基础上,而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因为百姓在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下被迫起义,推翻剥削政权。历史证明,凡是重视民生,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君主,带来的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而忽视民生,为了自身阶级利益不断压榨掠夺人民的君主,必然导致一个朝代的没落甚至更替。

不仅封建统治阶级关注民生,古代民间思想家也很重视民生问题。《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4]124,意思是民众的生存问题必然要放在突出地位解决,如果天子罔顾民众的意见,忽视民众的生活,民众就会代表天意推翻他。《礼记·礼运篇》提到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308,体现了当时百姓对自己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希望。春秋战国时期孔、孟、老、庄、墨、韩等思想家的思想都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主张人的独立,民众的生存问题应是君主关心的首要问题,反对君权独尊。墨家的“为万民兴利除害”思想;老子的“尚民为先,轻徭薄赋”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论”等都是各大家民本思想的体现,他们认为重视民生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定的关键。

随着西方先进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近代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民生。孙中山先生在充分学习西方先进民权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生主义”,首次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关于民生,他认为“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2]246孙中山不仅对“民生”的含义了详细解释,还从民生问题的产生、解决关键及重要性等方面对“民生主义”做了系统的理论说明。虽然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孙中山理想化的民生主义没有实现,但是他对民生的新理解给当今民生思想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政治和制度上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更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民生政策,在不断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全党追求的基本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中国自此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生快速改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躬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显著特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起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享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6]85。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设定了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民生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1-2)》,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3]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4]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

[5]杨德忠编著:《古代汉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6]傅治平编著:《理论强党,思想富国:学习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高三档案与民生的征文 篇8

35岁那年,我从乡镇调到县档案局当档案员,半路出家,一下子还真有点缓不过神来。乡镇生活风风火火,档案岗位似乎有点冷冷清清,而且专业性强。为尽快适应环境,我刻苦钻研业务,凡是与档案有关的书籍都认真去读,虚心请教,很快从外行变成了内行。不知不觉,一晃就过去了。

档案工作给我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大批的城市居民回乡务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的农村成为火热的天地。轰轰烈烈的年代过后,一纸文件掀起了一阵阵波浪,下乡居民如果没有工作的可以凭档案买养老保险并享受退休待遇,知识青年下乡期间计算工龄。人们为了各自的权益而奔走,但历史留下的一些遗憾无法挽回,有的档案不全,有的圆珠笔填写的资料褪色模糊,有的霉变和高温使纸张发霉无法入档等等,不能作为依据,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档案资料基本找不到了。谁也未曾想到,一本不起眼的下乡知青花名册能带来切身利益。知青是幸运的,他们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凭档案加工龄,多一年工龄多几百块钱,看到那些额头刻满岁月沧桑的老知青,在我手中找到他们的档案资料那高兴的劲头,深深地感染着我。看到那些找不到档案资料的老居民、老知青那无奈与失落的情形,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为无力相助感到不安。档案多么重要,只是很多人很多时候不在意、不在乎、不重视,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我们的存在,老人们找回了他们有价值的青春岁月。

再说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一批资本家、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集资入股加入手工业社和供销联社,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元月一日,国家有政策规定,54年至56年公私合营过渡来的老工商业者享有退休待遇的人员每月增补工资40元,又是一件涉及民生民利的事,档案馆努力为三百余名职工找到了档案,使其中107人增补了工资,全部退回了股金。我作为档案馆馆长,在办理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批人年龄都在75岁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存在困难,查档案的方式全部是我们代查,查一个人的资料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有的老同志性子急,在找不到自己的资料时,就会急得直嚷,有的甚至哭诉。我一边耐心细致的查找资料,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当我帮他们找到档案时,老人们几乎都是将那张薄薄的发黄的纸张,如获至宝地抱在怀里,眼里噙着泪,不断地说着:“谢谢,太谢谢你了。”只有这时,我真正地感到我这个档案人存在的价值。记得渌口镇老街有位老人叫罗再生,86岁的高龄了,因心脏病、高血压住在医院里,当他听到别人都加了工资时,一个人从医院跑到档案馆,我查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找着,老罗气急,脸色发白,气喘嘘嘘,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急忙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让老人先去住院,承诺帮他细心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了几十卷档案后,终于找到了罗再生的相关资料,我把档案复印件及时送到了罗再生手中,老罗一家人非常感激。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老人们感到温暖。

上一篇:双城记英文读书报告下一篇:社会实践报告__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