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主题班会记录(通用8篇)
为了学习十八大精神,激发大家爱国、爱党热情,并且同时加强班级班风学风的建设,提高大家的党性意识和整体素质我团支部于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早上开展了学习十八大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前期准备:
一接到上面要开展一次学习十八大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我们就组织团干部讨论了如何举办该活动的具体流程与细节,确定了时间地点,提前发同学们手机飞信与QQ群,先调动大家学习党的精神的积极性。并且另外收集相应的材料,按照流程精心准备制作了活动的PPt。中期活动现场:
1、开场我们介绍了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1周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与九月底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我们大致回顾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伟大事件。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45年4月召开中共七大、1949年开国大典,后来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再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
3、介绍了十八大会议内容纲要 •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 • •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 • • • • •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讲了大学生村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观看了‘十八大代表中的‚新面孔‛:大学生村官’的视频,分享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感悟,近年来,团中央在参与村官建设,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在《中国青年报》开辟大学生村官专版,每周报道大学生村官先进事迹。并搭建了‚大学生村官之家‛、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交流平台,加强村官之间交流与联系。后期采访:
一、以“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强盛中国”“领航中国”四个关键词切入, 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 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八大报告内涵非常丰富——报告的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工作总基调是什么?什么是五位一体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收入倍增有什么意义?美丽中国是啥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牢牢把握哪些基本要求?尽管在大会期间, 诸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倍增”等很多新词被媒体和老百姓热议, 报告中很多内容已经被广泛解读,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应该不会有太多太深刻的认识, 所以, 让老百姓对十八大精神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详细, 是党报应尽之责。如何宣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重庆日报》经过研究后决定:以“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强盛中国”、“领航中国”四个关键词切入, 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将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以民生解读的方式, 用群众自己的语言、百姓身边的故事, 生动活泼地开展宣传。
2012年11月12日, 《重庆日报》第四版推出“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重庆百姓热议幸福中国》, 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刊发了十条市民从自身角度谈对“幸福中国”的理解和憧憬, 内容包括医疗、教育、收入、就业、社保等多方面。
该版见报当天就得到中宣部副部长、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的高度赞扬, 称“重庆日报11月12日第四版‘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重庆百姓热议幸福中国》做得好”。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徐海荣专门在该版上做出批示:“此版主题鲜明, 贴近群众, 报道鲜活, 富有针对性和感染力。望再接再厉, 扎实做好十八大的宣传报道。”
随即, 重庆日报又连续推出了三个专题——“重庆市民眼中的美丽中国”, 主题体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重庆各界热议强盛中国”, 主题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确保到2020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内容;“领航中国——重庆党员畅谈党的建设”, 则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容。
四个专题版刊出后, 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主流新闻网站纷纷予以转载, 为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开了一个好头。
借着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势头, 《重庆日报》又推出专栏“我学十八大”, 连续十几天刊发重庆各界群众, 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特点, 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体会,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组报道也获得第十六届 (2012年度) 重庆新闻奖特别奖。
二、以个人梦想的小切口, 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大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论述后, 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国梦”成为热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近现代以来无数杰出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精魂所依, 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作为党报, 《重庆日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 结合重庆实际, 精心策划、组织了关于“中国梦”的大型系列宣传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
重庆日报编委会多次召开选题会,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围绕“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策划了三大主题“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奋斗梦、报国梦——精英们的中国梦”“富民兴渝、梦的飞跃——从重庆直辖16年发展看中国梦”。分别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历程、社会精英的个人发展与报国理想、城市发展与祖国富强三个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将系列报道做成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3个系列。
从2013年4月17日开始, 《重庆日报》在全国新闻界发出“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书的同时, 推出第一系列《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 以每天2~4个版的规模, 连续推出《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大型系列专题报道, 以民生的视角, 解析“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以个人梦想的小切口, 展示民族复兴的大命题。
该系列报道将主人翁锁定在普通老百姓, 选取最基层的典型人物。例如, 大学生村官、援外志愿者、家庭农场主、鲜花装置设计师、库区移民、自由艺术家等等。在表现手法上, 以故事化的手法, 重点讲述他们“逐梦”路上的坚守与坚持。编委会希望通过这一组报道, 突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一正能量主题。
报道推出后, 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许多读者反映, 他们被报道中人物所体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不屈的拼搏精神所感动, 也对《重庆日报》以民生视角报道重大主题这一做法给予了热情的回应。
在这次大型系列报道中, 《重庆日报》还采用现代传播手段, 报纸与网站、微博、论坛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 实现立体式的宣传, 收效明显。配合这组报道, 重庆日报官方网站推出专题新闻, 很快, 通过重庆日报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大渝网论坛、重庆3G门户网等纷纷转载, 引起网友热议。
该组报道通过重报日报网、重报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引来数万网友关注, 并得到微博达人转发。来自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等地的上千名网友, “围观”重庆日报网的相关报道和重庆日报官方微博, 新华网、人民网、理论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华网、搜狐网等数十家主流网站在显著位置予以转载推荐。
该组报道得到中宣部新闻局的赞扬, 并以《重庆日报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报道“中国梦”》为题, 在第126期《新闻阅评》上予以专题推荐, 认为:“《重庆日报》关于‘中国梦’的系列报道重策划、有章法, 从已发表的文章看, 效果比较好……这也说明, 宣传大道理, 既要有系统的理论阐述, 也要有真实可信的小故事。故事讲好了, 宣传的作用也达到了。”
三、“市民看两会, ‘马上有话说’”, 把民声民意带到全国两会上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 《重庆日报》从3月6日起在要闻版开设反映全国两会精神的大型栏目《市民看两会·马上有话说——我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出了什么》, 围绕学报告、树信心、提振精气神之要义, 以平民的角度、平实的叙事、平和的色彩, 多层次、多角度反映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所思所感,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做好两会报道, 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两会报道策划思路, 即:既要上情下达, 又要下情上传, 形成互动;既要有广泛性, 又要有个体性;既要落地快, 又要内容实。于是, 从2月下旬开始, 专门安排记者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摸清民众对全国两会的真实想法。其结果是, 广大民众对今年两会的期望很高, 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期望很高, 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 都想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他们所需的明确答案, 从而吃下“定心丸”。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从社会调查中收集到的几十条信息进行梳理、归类, 并据此确定采访对象, 对栏目的及时推出做到了心中有数。
3月5日, 人大会议开幕,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 《重庆日报》以一个整版的规模, 推出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重庆代表和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稿件。根据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 议的是事关全局、大局的“国是”, 报道选择的主线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完善金融风险的监督机制”, 以及医改、自贸区、简政放权等较“宏观”的大事。3月7日之后, 报道则把重点放在基层, 放在个体, 放在“个人自身感受”上, 报道的对象有乡镇、街道干部、公务员、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教师、民企老板、大学应届毕业生等, 这种既有宏观论述, 又有微观思考;既有面上反应, 又有点上叙事;既有两会快递, 又有重庆基层声音的表达方式, 获得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称赞这是一种“创新”, “是一大进步”。
不写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应景稿”, 不发无关痛痒、空话套话连篇的“表态稿”, 把重点放在“个人”, 放在“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答案、最深切的感受上。按照编委会定下的这一要求, 记者深入农村、街道、企业、机关, 面对面交流、谈心, 写出了一批比较鲜活的“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稿件。
这一栏目的系列报道, 上下联通, 有点有面, 使“两会”精神落地快, 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 3月11日被中宣部新闻局《“两会”新闻阅评》点名表扬, 被认为“打通了会内会外两个舆论场”。同时, 这一创新做法, 被新华网、中国新闻出版网等推介。
四、几点启示
(一)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的有效方式
党报姓党, 传达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是其肩负的责任。在当今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情况下, 如何“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 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面对的严峻考验和必解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实, 这四大危险同样在党报身上或多或少存在。单就脱离群众而言, 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式的宣传报道, 早已被读者所不能接受。为此, 把重大主题报道通过百姓视角来报道, 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通过民生解读的方式传递给群众, 不失为拉近党报与普通读者之间距离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失为落实“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要求的有效方式之一。《重庆日报》以上三个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证明, 党的政策、党的主张, 都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按新闻传播规律, 将两者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 是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 解决居高临下、空洞说教, 生动不够、鲜活不足以及模式化、套路化的问题, 克服有些宣传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 使我们的理论阐释在群众那里入脑入心, 新闻报道在群众那里爱听爱看, 教育活动在群众那里认可认同, 更好地吸引群众, 把凝聚力量的任务落到实处。
这些年来, 《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宣传上, 始终坚持结合“走转改”, 通过“总编台长走基层”等制度, 带动采编人员走出高楼大厦、跳出文山会海, 走到城乡基层、贴近人民群众, 把握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真情实感、火热实践, 写出更多生动鲜活、情感饱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
在转变话语体系方面, 则要求记者学会用群众听得懂、口语化的语言文本, 学会用讲故事的方法, 让我们的重大主题报道增强可读性、贴近性、影响力、感染力, 体现群众意愿, 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 愿意听、听得进。
“与人说话, 唯有亲切才能感人。”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首场记者会上, 以口语化的‘就职演说’, 平和、亲和的态度, 朴实清新的文风和作风, 使人眼前一亮。我们要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政策, 首先要学习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风。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主张和党的政策, 才能让群众感兴趣, 才能让党的主张和党的政策与群众连上心搭上脉, 真正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进行良好互动, 激发群众乐学爱学、善学会学、学深学透。”
《重庆日报》近年来在十八大、中国梦、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宣传中, 把每一次报道都作为“走转改”的一次实践活动, 要求记者深入社会底层采访普通群众, 反映百姓心声;要求写千字文, 讲故事, 多用群众语言;稿件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文风朴实, 文字短小, 可读性强。几次实践, 有效促进了“走转改”活动的深入推进, 记者采写回了一大批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三)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操作手法
结合《重庆日报》近年来的具体实践, 笔者认为搞好重大主题报道宣传的民生解读,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吃透精神, 用百姓视角选择报道题材。吃透精神, 选准题材, 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工作的前提。在具体确定选题前, 编辑部的采编人员要先把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学深吃透, 可以选请相关专家、官员、政策起草者等介绍文件的出台背景、目的、目标等, 然后再以百姓视角, 把所要报道的重大主题与百姓的意愿、要求和呼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让报道接上地气, 带着感情, 增强传播效果。
二是深入贴近, 让群众成为新闻故事的主角。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百姓视角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这些人物, 这些故事, 听起来入耳, 看起来亲切, 就像是街坊邻居的闲聊, 自然愿意看。就如《重庆日报》十八大报道中“幸福中国”选题一样, 个体群众谈自己的就业愿望, 对老有所养的期盼等等一样, 他背后的那一个群众, 其实都有着大致相当的愿景。而群众的愿望,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能找到相关的字句, 老百姓自然就会对十八大给予更多的关注, 也会自觉地去学习大会的精神。
今日晚自习我班举行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上我班同学认真听讲,踊跃发表自己的建议,让人深思。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中央提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在坚持先进性的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有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代表。代表中,既要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要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适当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名额,注意推荐工人党员、农民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女党员代表所占比例应有所提高,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应占一定比例。这说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并完善。
“十八大报告”全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所进行的演讲。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同时指出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指引了未来五年或更长的中央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央要求,要严格履行党章,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贯穿于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代表的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要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代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要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采取投票等方式,逐级遴选择优,确定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实行差额考察,通过考察预告、公示代表人选名单等方式,充分听取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所有代表人选都要征求纪检机关的意见。对金融机构、企业等方面的代表人选,还应有针对性地听取行政执法、行业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适当时候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有关情况并听取意见。中央规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各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人们所能拥有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
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报告。十八大报告是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的报告,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报告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活动要求:
1、组织同学们学习十八大精神。结合小学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以及其他人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入十八大精神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实际,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此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知党、爱党、拥护党”的美好情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党观、民主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政治生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是一次深刻、全面、具体、生动的主题教育。
3、本课的核心意义在于使学生有一个平心静气地反省自身的机会,在反省和与同学们的交流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
4、同时,给学生试着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的机会,毕竟,他们自己的未来,主要的还得他们自己来把握。活动地点:4(1)班教室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核心,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赋予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充分挖掘我县教育资源和潜力,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坚持的主题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带有全
三、局性的任务
优化教育结构,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因此,我国的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体制改革,应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适应“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求。今后,教育系统将全力配合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就业观念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将继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总之,遵循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教育系统一定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优势,不懈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主要形式: 观看视频、朗诵、知识竞赛、讨论交流、歌曲等。十八大精神进课堂主题班会记录
第一部分:回眸党的光辉历程
重温党史;
英雄故事;
视频欣赏;
小合唱《东方红》;
1、视频欣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以小组形式说说我身边最尊敬的党员爸爸、妈妈、老师以及各社会成员;
3、小合唱《东方红》。第二部分:铭记党恩,与时俱进
在硝烟迷漫的年代里,在战火烽飞的岁月里,是党的引导,带领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争取到了幸福,让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下的老百姓获得了自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在毛主席的带动下,中国工农红军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平的日子里,是党的一项项重大的决策,指引着中国一步步的从穷困走向富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体制上的变革,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我们找回了离家多年孩子——香港、澳门。“求同存异”的思想,让我国的其它党派在中国的领导下和平共存。
因为党是一面旗帜,一面忠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不变的宗旨。党把自己永远都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也为了人民而不停的奋斗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就是这样要求自己,提醒自己永远都是群众中的一份子,是一个普通人;党员没有特殊,但却要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坚定不移的放弃个人利益,以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和实现作为党的工作是否完成的唯一标准。雷锋、李素丽、任长霞等多少令人称赞的先进人物,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第三部分:对党说句知心话
了解党的光辉历史。
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2012年,中国走过了91年的风风雨雨,但她依然年青,风采依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的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坚决抵制不良的思想侵蚀党,危害党。党的组织拥有最为优秀的中华儿女,虽然现在,在党组织中存在有腐败分子,但是他们不代表党,他们正在或将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经过长时间的清理,最终都会将这些腐败分子一一排除。
如今党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么模糊了,而是变得真切。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踪影。在我的心中,已树下了党员的光辉形象,它给予了我灵魂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将伴随我一生。
我对党来说句话:
学生自由交流。
第四部分:活动结束。
十八大精神进课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牛村小学 四一班 我班开设了一堂以“十八大精神进课堂”为主题的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各班级通过播放视频、课件等资料,向学生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在领导中华民族圆“中国梦”的道路上所作出的不懈探索与伟大贡献。
“十八大精神进课堂”班会课活动是我校自去年以来“红心永向党、喜迎十八大”系列主题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知党、爱党、拥护党”的美好情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党观、民主观,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培养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政治生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是一次深刻、全面、具体、生动的主题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丰南职教中心 王晓全
现状分析:近几年,我国老龄人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有的同学常常说,我现在还没有挣钱,我怎么去孝顺老人,有的同学甚至说,爱国爱党是太大的事了,我只是一个学生,我怎么去做呀?针对这一现象,召开以“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
2、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良好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爱老、敬老、助老的美好思想道德品格。
4、帮助学生树立爱党、爱国、尊敬老人、孝顺老人从小事做起的思想意识。班会准备:
1、挑选并培训主持人
2、制作课件
3、查找并整理资料
4、编排节目 班会地点:12电子商务1班教室 班会时间:2012年10月23日
班会形式:前方记者、视频播放、课件播放、朗诵、演讲、分组知识竞答、分组讨论、分组汇报。
主持人:董超、郑娇娇 班会活动过程:
主持人致开幕词(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董超:
祖国的十月是火红的,就像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郑娇娇:祖国的十月是火红的,就像革命先烈的革命勋章 董超:
祖国的十月是火红的,就像枝头上那累累的金桔
合: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即将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定将为我们点燃新的明灯,12商务1班《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董超: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国家,应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郑娇娇: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的国家,有必要了解祖国发展壮大的过程。
第一环节:请跟随前方记者翟建旭一同走进: 第一版块《饥寒—温饱—文明》(课件展示,并解说)
董超:是党,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尝到翻身的喜悦,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富裕才走进百姓生活;是党,倡导西部开发,戈壁才崛起新城座座;
郑娇娇:我们会牢记党的嘱托,接过革命的旗帜,挑起父辈的大业;我们会扬起理想的风帆,填平征途的沟壑;我们会让党更放心,创造一片美好的未来。第二环节:全班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董超:1954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那一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开始,从此,我们开始了依法治国。
郑娇娇:2012年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我们伟大的党将迎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董超:今天,我们二人要考一考各组同学,进行
第三环节:时事知识竞赛“人大常识你知多少?”(课件播放竞答题)
郑娇娇: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关心时事嘛!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职校生,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到来那?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旗面为红色,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榔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图案为金黄色。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第四环节:分组讨论:喜迎十八大,我来做贡献!(以竞赛的形式,分组讨论竞答。得出结论:喜迎十八大最大的贡献就是时刻检测自己的一言一行,苦练技能,回报党,回报祖国。)
董超:在我们的心目中,祖国的泥土最香,祖国的泉水最甜。
郑娇娇:在我们的心目中,祖国的花朵最美,祖国的人民最勤劳。请听:
第五环节:全班集体配乐诗朗诵《我的祖国》(播放相对应的视频短片,进一步激发学
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
董超:哎,娇娇,你听,好动听的唢呐声,这是哪个表演队呀? 第二版块:(4名学生扮演老人,进行秧歌表演)
郑娇娇:你不知道吗?这是我们丰南区的老年秧歌队呀!随着党的政策越来越好,这些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艰辛汗水的老人们,正在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畅想着夕阳红。董超: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郑娇娇: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风叶正红。
董超:爱老、敬老、助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2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初次审定老年人权益保障修订草案,并规定每年的九月初九为“老人节”。
郑娇娇: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重阳节,继承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前不久,我们布置了“我对重阳知多少”主题活动,今天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各组同学的成果吧!第六环节:
分组汇报: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文学组、重阳敬老组。(各组同学在汇报时,要配以相应的课件播放、视频播放等材料)重阳溯源组:讲述重阳节的由来。重阳美食组:北京栗子糕、上海五色糕。重阳习俗组:差茱萸、登高、品酒赏菊。
重阳文学组:《秋灯兰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敬老组:收集经典敬老故事等。
董超: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却多了这样一个名词“啃老族”,同学们,你们知道啃老族都表现在哪吗?
第七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配以图片展示,“啃老族”的具体表现)
郑娇娇:中国人口的老年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年轻的一代在外打拼事业,在家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寂寞,孤单,他们渴望得到儿女的关心,呵护,就像小时候他们呵护我们一样,据调查,空巢老人因为思念儿女造成自杀的案例每年都在上升,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董超: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说道:“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郑娇娇: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了,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晚了。
董超:作为新时代的职校生,我们是社会的劳动大军,我们是祖国事业兴旺的技术源泉,我们是丰南建设的主要劳动者,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更幸福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第八环节:
分组讨论发言:我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点孝事? 学生通过以下内容来展开讨论: 做好自己的事
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尊重、关心、照顾长辈
推而广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
董超: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我们很小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会我们吃饭、穿衣、梳头,当有一天他们不再年轻时,请留在他们身边。用我们坚实的臂膀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贡献我们的力量。第九环节:
全体起立:齐诵《孝敬六心》 ①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第十环节:班主任总结发言。
会议名称:关于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专题会 会议时间:2012年XX月XX日(星期一)下午4:00 会议地点:XX镇XX办公室 记录员:XX 参会人员:XX 会议主持:XX
一、主要流程:
1.由XX作开场白,简述当前中国在国际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十八大报告精神对当前各项工作的重大影响
2.由XX宣读十八大报告的相关文件,请各位同事畅谈对胡锦涛报告的认识。(提及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怎么样将十八大会议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3.由XX介绍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知识和十八大报告内容。
简述:
(1)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简介及对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十八大报告内容: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
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学习感言
(1)我们XX办公室是我镇的便民窗口,所做的工作都是切实地为民办事、为老百姓办事,所以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做好实际工作,脚踏实地地为老百姓服务。
(2)胡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信心,要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也提振了自己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老百姓有耐心。
(3)报告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青年一代很受鼓舞和激励。他还分享了他对创新的理解,认为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实事。
(4)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在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政治宣言。他结合报告中提出的青年人的使命意识。
(5)党的十八大报告非常振奋人心,是对过去五年和十年经验的全面总结,也让他自己对十八大有了更大的期待。
三、XX作总结发言
1、对本次会议组织工作提出表扬。
2、对“十八大报告精神”发表感言,解释相关问题。
3、对我们提出要求,了解国家各类政策和发展趋势,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
4、对大家工作出勤率提出表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我中心的各项任务做好。
四、会议结束
XX简述本次会议的作用和意义。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盯海洛因、大麻、可因、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玻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国际禁毒日主题班会记录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活动主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4、让学生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5、教导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
由班主任发言,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应该说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禁毒斗争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玻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等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B:然而周恩来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对革命的贡献而居功自傲,相反,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刻解剖自己。
A:周总理是人,不是神。他一生中也有过失误,也犯过错误。
B:但他襟怀坦荡,严于律己,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不隐瞒。
A:大一点的错误,他真心诚意地作检讨。对小的失误,他也不敷衍了事。周恩来作自我批评,决不强调客观原因,而是首先着重从自己的思想、作风,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找根源。
B:他所领导的工作有了问题,首先自己承担责任,决不诿过于人,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方面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A:谁有周总理这方面的材料,请提供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
B:总理身上体现出来的还有细的一面 。
A:谁来说说?
Z:周总理在领导我国进行“两弹”、人造卫星试验过程中,对国防科技战线的同志们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他经常对从事“两弹”研制工作的同志们讲:核试验关系重大,绝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我国搞“两弹”,花钱比外国少,很少出事故,很少伤亡。做到了完成任务好,而损失最小,花费最少。周恩来领导“两弹”试验,创造了第一流的工作业绩。
B:是啊,这业绩,是他领导科技人员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神的结晶。
Z:凡是和周恩来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深切体会到,他不仅是一位平易近人,可敬可亲的领导,而且是一位细心体贴、无微不至的长者。抗战时期,一批同志跟随周总理从莫斯科回国。一到兰州,他不仅在政治上一再对大家作了耐心的关照,在人身安全上作了细致的布置,而且连一些生活上的细小事宜,也都一一考虑到了。正是从一句话、一件小事上,大家感受到了周恩来那炽热的情感,无私的心。所以,当他们顺利到达延安时,总难忘记这段终生值得记忆的旅行。
A:于细微处见精神,为什么周恩来能获得所有人的尊敬,就是因为他居功不自傲,处处以礼待人,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充分体现了他虚怀若谷的崇高品质。待人接物,总是设身处地,先为别人着想。
B:正因为如此,连一些党外人士也把周恩来当作言必由衷的知己,肝胆相照的挚友。
A:周总理长期从事党的统战工作,一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结交了无数“畏友”、“诤友”,成为他们最尊重和最信任的共产党人。
B:通过周总理的言行,才使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使各方面的盟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共同战斗的几十年中能够做到甘苦共尝,并肩前进。
A:行高于众而人不妒,功高天下而不自私的人,才能真正流芳千古。我想,这恐怕就是周恩来人格精神永远散发魅力源泉所在。
B:周总理身上这种特有的人格精神魅力,并非一朝一夕偶成,而是他终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的结果。
A:总理是这样做的,我们学习、生活不也应该如此吗?
B:是啊,我们有的同学做作业不认真思考,丢三落四,总把它归结为粗心。
A:有的人父母病了,他不知道,知道病倒了,不能再为他服务了,他才知道,说“我没在意”。
B: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同学身上时有发生。
A:克服这些缺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B: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体会。
A、B:就像周总理那样,终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地用心去修养修养。
【十八大主题班会记录】推荐阅读:
青春献礼十八大主题班会05-30
学习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07-02
十八大答题07-22
喜迎十八大感想05-27
十八大信访总结06-23
十八大党章学习06-23
个人总结十八大06-23
学习十八大策划07-24
学习十八大征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