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论文(精选7篇)
调查报告标题(二号黑体加粗)——调查报告副标题(华文中宋三号)
作者系别专业年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小二号黑体加粗)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五号宋体)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正文格式:
论村民自治
张三
摘要:(150字~300字)
关键词:(3~5个)
一、文字格式
(一)字体:宋体
(二)字号
1. 标题:二号,粗体
2. 作者:三号,粗体
3. 一级标题:三号,粗体
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正文:五号
(三)行距:单倍行距
例: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的概念
1.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概念来源于„„
二、版面格式
1.加页眉,内容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08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字体为:小五号
2.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装订线:0厘米
(2)页眉:1.5厘米
页脚:1.5厘米
(3)纸型:A4,纵向
3.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两端
4.注释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2008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2.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调查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4.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5.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6.当前农村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调查
7.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8.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9.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推广现状及成效
10.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11.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13.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调查
14.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前后的思想观念变化的调查分析
15.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
16.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17.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分析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群众中的普及的调查分析
19.调查研究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现状和对策
2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2.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3.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分析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必要性
24.社会风气与人的素质关系调查分析
25.民主法制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26.公民法律意识考察及分析
27.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
28.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考察
29.用现场的实例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30.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31.根据实习点的实际情况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3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实习地三个文明发展现状
33.探讨实习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经验和对策
34.了解当前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看法
35.了解人们对金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当金钱与事业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
36.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价值观调查分析
37.了解人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以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程度
38.结合实践地点的情况谈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体会
39.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该地或单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意义和方
法
一赛前准备
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赛文件的精神, 每个参赛选手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以下材料: (1) 参评申报书; (2) 不少于2个参评教案, 教学总课时不低于6课时, 原则上参评教案教学内容应为同一单元, 若总课时不足6课时, 可跨单元补足; (3) 参评课教材; (4) 与参评教案相匹配的说课课件。
参赛所选的话题既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又要能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选好话题, 开始备课。参与“两课”评比的前提是“确立课程意识”, 所以备课中首先就是备课程, 了解教学大纲、省编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等;然后备学生、备目标、备内容、备策略、备资源、备活动、备评价、备作业及备反思等。备教学设计时做到设计的思路与理念必须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架构课程体系, 以学生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内容”为载体, 按照“循环拓展”的原则组织内容。设计的环节要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 落实“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导入是建立学习的意义;教学活动中知识融入情境;教学评价简洁、可观测、多维立体;作业承上启下、适当分层。
我对本单元的设计中以一个胖小孩为原版, 从最初的一日三餐中各种各样的美食的诱惑中, 通过对文章“法国女性健康的生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开始思考自己如何开始健康的饮食及健康的生活。其中特别提及食物的卡路里及如何购买健康的菜等设计到数字的运用也是密切贴近他们的专业, 整个单元比较连贯、有意义, 也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很感兴趣。
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完成教学评价, 是实践;说课是要说出整个设计的理念、思路, 目的及达成的成效, 是理论。由实践到理论高度, 对于习惯上课实践的教师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两课”评比, 从接到任务到省级比赛, 中间历时整整4个月, 单元的选定, 内容的梳理, 章节的安排, 理论的支撑、教案的书写、课件的制作……耗尽了太多太多的精力, 让我身心疲惫。我已记不清多少个日夜自己挑灯夜战, 精心备课;已数不清自己多少次梦中醒来, 嘴里还念叨着英语说课稿。只知道每天在忙碌中上班, 在忙碌中下班, 舍弃了平时的各种业余爱好, 牺牲了陪小孩读书的时间, 全力以赴。
“两课”评比结果固然很重要, 但过程却最值得回味。
二赛中磨炼
在准备“两课”的过程中, 我得到了教研组其他英语老师的大力帮助。他们群策群力, 精心组织每一次的说课、磨课, 集体讨论、研究、构思教学设计, 一起研讨, 解决问题。每一次的磨课, 教研组成员聚集一起, 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 及时调整。大家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校级层面的磨课、区级的选拔、市级的比赛, 省级的参赛, 每一步走得都那么艰苦。每一层次比赛结束都有新的收获。
备课是课程思维, 在一次次的磨课中, 逐渐了解到说课已经达到了一个理论高度。优秀的说课要突出教学设计的亮点、特色;诠释设计的理论依据, 重在说理;体现新课改理念, 同时还展示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个人风采。因此在说课的环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 展示说课内容, 对说课内容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同时还要面带微笑, 恰当的肢体语言也能活跃现场气氛。
除了完美的说课外, 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赛文件的精神, 每个参赛选手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 回答答辩老师的问题。答辩的题目可以从教案中提取, 可以从说课稿中提炼。
答辩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如何体现三维目标?
我在备课设计的时候, 采用三维目标,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教材出发,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立足课堂, 但从能力目标的培养, 未能体现新课程标准, 未能体现课改的精神。
答辩问题:浅谈评价体系对你的教学起到什么作用?
评价, 要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 关注学业成绩, 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 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答辩问题:英语教学中有从输入到输出, 中间还有一个过程, 是什么?你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的?
二语习得中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 语言学习是一个由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阶段构成的动态过程。第一阶段:输入, 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 作用主要是为第二阶段的加工提供材料;第二阶段:加工, 学习者以分析、形式匹配和综合等方式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 并把它融入已有的相关认知结构中, 使其成为其中的有机部分;第三阶段:输出, 学习者在这一阶段尝试运用已加工过的语言材料, 并根据内、外的反馈修正言语的运用, 使其符合目标语的规范。在这三个阶段, 输入和输出是关键和核心, 相互依存和促进, 缺一不可。在真正的教学中, 通过一定的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 不断提升, 最终完成语言的输出。
答辩老师的问题直中要害, 直切主题, 让人应接不暇。但我们要记住答辩时要扬长避短, 有条理、有礼貌, 还要有自信, 有理有据地与评委互动交流。
三赛后反思
回顾几个月来的尽心准备与磨炼, 虽然结果还没出来, 但自我感觉收获颇多。
1. 对教学改革有进一步的理解
参加“两课”以后, 随着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 慢慢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重教轻学, 课堂上“满堂灌”, 教师讲, 学生听, 忽视了学生课堂地位的做法。逐渐形成现在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以项目教学为引领, 创设鲜活的教学情景, 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本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让每一堂课都得到优化。
第一, 教学思想的优化。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进步。
第二, 教学目标的优化。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 教学过程的优化。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 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第四, 教学方法的优化。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讲究教学方法, 注重学法指导, 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五, 教学手段的优化。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使用“教学案”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第六, 教学内容的优化。熟悉课程标准, 切实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充分挖掘与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七, 教学时间的优化。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 精讲精练,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兵教兵”过程和当堂训练的时间。
第八, 教学评价的优化。以学论教,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同时, 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活动, 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加强
参加“两课”以后, 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加强, 尤其是个人的修养水平、课堂语言水平、课堂的应变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
第一, 个人的修养水平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 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 他应该感到, 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两课”的影响下, 课堂教学更有激情, 上课的语言简洁风趣, 亲切和蔼, 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 就能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课堂氛围更加浓厚, 课堂效益进一步提升。
第二, 课堂的语言水平得到提炼。在“两课”的带动下, 课堂教学语言更具有科学性, 做到准确、精练, 有条不紊, 合乎逻辑。课堂教学语言更具有启发性, 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 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第三, 课堂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在“两课”的引领下, 课堂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 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 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 调整教案的原有设想, 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 进行及时捕捉, 合理利用。
第四,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两课”的辐射下,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在PPT的帮助下, 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提高教学质量,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课堂控制。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通过“两课”评比活动, 我感受到做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有意义。“两课”评比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教师教学全过程的检验。因此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还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理论, 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们要不断进行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升, 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核心途径。
“两课”评比因为参与, 所以精彩;因为付出, 所以珍惜;因为艰辛, 所以甘甜;因为收获, 所以享受。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司燕.在任职教育大背景下, 教育反思“思”什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4)
一次完整的名著导读活动视名著篇幅的长短、内容等而定,遵循“计划——实践——评价”的思路,呈现以上四个教学步骤。预设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生成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
一、阅读预设——以兴趣引导名著阅读
(一)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
1. 初级阶段
(1)目标预设:每周以摘抄为主的读书笔记,能理清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名著范围:①选择七年级课本推荐名著作品,如《繁星》、《春水》、《童年》。②选择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
(3)方法指导:①提供读前、读中指导。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及全书架构。②培养良好的做读书笔记习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做摘抄式的读书笔记,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尝试写感想体会。③引导学生学会复述故事。
2. 中级阶段
(1)目标预设:自主写读书心得,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
(2)名著范围:①选择八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②依据课文向外拓展延伸,课文是节选的可提供全本。如《朝花夕拾》。
(3)方法指导:①有侧重点地识记作家简介,弄清创作背景。②引导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能对人物作简单的评价。
3. 高级阶段
(1)目标预设:逐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自主地关联有关知识阅读名著,解决阅读困难;初步对名著中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进行赏析;能自编课本剧,并进行针对性表演。
(2)名著范围:①选择九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水浒传》、《格列佛游记》、《简爱》。②确定高级阶段的阅读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名著阅读。
(3)方法指导:①引导学生锻炼模仿名著写作的能力。②理清故事线索,掌握故事大概,分析人物形象。③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编剧、表演。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 创设主要阵地。教室、学生的卧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我和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定期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2. 组建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发组成名著阅读兴趣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名字,如:“先睹为快组”,“如饥似渴组”,形形色色,韵味无穷。
3. 教师下水阅读。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自身的阅读爱好和阅读激情就是学生最佳的阅读氛围。基于这些认识,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
4. 课内课外渗透。如《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杨志丢失生辰纲后的命运及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并不急着一一告知故事发展的情节,而是丢出了几个问题:杨志失了生辰纲,他是否能完好无损的交差?等待他的是砍首谢罪还是加官进爵?吴用等人又是怎么处理生辰纲?他们的命运又将是如何?学生想知而不得知,课后,他们自然会搜寻原著的相关章节来解开心头之谜。
二、自主阅读——以开放自主“悦读”名著
(一)泛读为先
泛读是观其大略,是整体把握,是总揽全局,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泛读不是指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是指从名著的外围资料和整体框架入手进行阅读。名著的外围资料包括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历史评价等。名著的整体框架包括书中人物及其关系、故事情节梗概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作为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有认真的态度,边阅读边思考,这样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精读为本
在名著阅读中,精读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就是细致读,圈点读,吟诵读。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的解读,品读文本,揣摩结构,鉴赏语言,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零距离”接触,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
(三)媒体为辅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为学生了解文学名著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现在,愈来愈多的名著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如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教师在上相关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再设计相应的观后感、影评活动,通过拓展课外语文资源,来吸引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如在导读《格列佛游记》时,布置学生从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并观看电影,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在寻找过程中也逐渐丰厚起来。
(四)写读结合
如何把写与读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该从片段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低起点,缓台阶,稳提升,循序渐进。如读《名人传》,我让学生练习模仿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眼神描写,学生从模写中抓住人物描写的要点,以读带写,事半功倍。
三、生成展示——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1. 可利用课前演讲进行阅读积累。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把每天看的章节进行复述,从而拓展学生对名著的了解。
2. 可利用阅读阵地进行专题活动。阅读生成课往往是学生的深爱,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创设不同专题,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以促使学生持久保持阅读兴趣。
①开展名著推介会。利用六册课本后的附录,对教育部推荐的十几部名著进行逐一推介,让学生简介,教师补充有关动人的细节或感人的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②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③开展读书辩论会。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
④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每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部名著,就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周末布置,设计相关的题目:作家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种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掌握名著内容的方法,效果尤其明显。
四、总结评价——以考核促进名著阅读
1. 定期的必读书目考查。旨在检查学生是否阅读名著,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作家常识、创作背景、整体架构等的了解。初一入学,要求在新生须知上列出初中三年的必读书目(12本名著),并且每月要进行考查。考题的设计主要有作者、国籍(朝代)、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情节。
2. 发挥中考“指挥棒”的作用。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不少于260万字的明确要求,因此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外名著也被推上了中考前沿,有些名著也成了初中教材必读书目,其知识点自然也就成了试题的出处之一。而且名著的阅读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考查范围也日渐扩大。因此我感到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中适当融入唐诗宋词、中华经典名著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武穴市大金中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点滴
金秋十月,宇清气爽,金中校园,热情激荡。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两课”)活动视频推进会将我校的“两课”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校自今9月5日正式启动“两课”活动以来,从领导到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校内到校外,到处洋溢着“两课”活动的气氛: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听课;教研会上,老师在说课评课;办公室里,更是生机一片,备课的,议课的,谈课的,练字的,写家访记录的,谈家访收获的,老师相互交流的,不一而足。
为提升师德,增强师能,着力构建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我校在近两个月的“两课”活动中,在培养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上,在提高教师师资素质和师德修养上,严密部署、精心安排,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下面,就我校在“两课”活动的首期工作作简要小结。
一、健全机构,分层管理,确保“两课”活动的有序性。
为了确保“两课”活动有效的实施,我们成立了“两课”活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加强领导,分层管理,使“两课”活动有序进行。
1.建立了“两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张梦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与政教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为组员,加强对“两课”活动的领导,为“两课”活动保架护航。
2.组建了“两课”活动实施小组。实施小组分两条线进行,一是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课内比教学”实施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和考评细则,建立“分管副校长——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工作链,具体开展“课内比教学”的工作。二是由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课外访万家”实施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目标,设计家访手记,制订考评制度,建立“分管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工作链,从“四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任务落实)的角度组织并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二、加大宣传,加强培训,确保“两课”活动的参与性。
为了让广大教师明确“两课”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到“两课”活动中来,我们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学习,为教师参与“两课”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1.加大宣传力度,为“两课”活动造势。“两课”活动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程跟进。活动之初,部分教师认为:比教学是主课老师的事,小学科老师不必参与;访万家是班主任的事,科任教师不必参与;说普通话是年轻教师的事,老教师不必参与;练字是学生时代的事,现在不必参与;如此等等。针对这种种情况,我们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一是会议宣传,逢会必讲其重要性;二是专栏宣传,明确“两课”活动是大势所趋;三是简报宣传,明确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四是广播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播报活动情况;五是典型宣传,宣传活动中的榜样;六是考评宣传,明确地将“两课”活动与绩效考核挂钩。我们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的宣传,使广大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两课”活动的重要性,人人参与到了“两课”活动中来。
2.加强培训学习,为“两课”活动奠基。在暑期教师集训期间,我们便组织教师学习省、地、市各级有关文件,武装头脑,振奋精神,把全体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两课”活动中来,拉开“两课”活动的序幕。9月5日,在“两课”活动启动仪式上,张梦校长作了“两课”活动动员报告,分管教学与政教工作的两位副校长分别就“课内比教学”和“课外访万家”作了明确的部署与安排,教科室和政教室领导分别就“课内比教学”和“课外访万家”作了精要的讲解。9月23日,借“2011年武穴市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之契机,我们又再次组织教师学习“两课”活动的方案,明确其重要性及迫切性。9月30日,在学校举行的家校联席会上,教师与家长一起学习了“两课”活动的内容和意义。10月8日,我们又组织教师观看了湖北省“两课”活动推进会的视频,并要求老师写出心得体会。
三、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确保“两课”活动的实效性
1.全面铺开“课内比教学”,让教师在“比”中升级
“课内比教学”即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它不仅仅指比讲课,还包括比备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评课、比反思,还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做课件等一系列的教师基本功。
(1)“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单项比武:
单项比武项目有:讲课比武、备课比武、说课比武、观课比武、评课比武、反思比武、钢笔字比武、粉笔字比武、毛笔字比武、普通话比武、课件比武11大项。
讲课比武分三轮,第一轮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讲课内容依据平时常规教学进度自定,选出2—3名优秀教师,参与到第二轮;第二轮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内容自定,选出2—3名优秀教师,参与到第三轮;第三轮以教科室为单位,分学科进行,由教科室指定内容,实行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各学科选出1名教师,参与武穴市比武。
说课比武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说课内容由教科室指定,实行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
备课(写教案)比武分两轮,第一轮将本学期自认为最好的教案交教科室评比,各科选出3—6名(大组6名,小组3名)参加第二轮比武;第二轮比武由教科室主持,限内容限时间进行。
观课(听课)比武在平时,由教科室主持,主要着眼于“三看”:一看听课次数的多少,二看听课记录的详略,三看点评与总评的优劣。
评课比武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主持,主要看“两点”:一是看能否找出亮点,二是能否提出建议点。
反思比武由教科室主持,各所讲的一课写成书面反思,交教科室,反思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运用理论反思,二是结合课例反思。
“三字”比武由教科室主持,钢笔字、毛笔字以交作品参评,粉笔字当场进行,统一内容,当场评分。
普通话比武以演讲的形式进行,分两轮,第一轮以教研组为单位,选1—3人(大组3人,小组1人)参加第二轮比武;第二轮比武由教科室主持,演讲内容自定,统一进行。
②综合比武
综合比武就是对教师的综合基本素质进行全面评估,每学年进行一次。
教师参加教学综合比武过程中,以讲课为中心,实行“六看六评”,即:看课堂教学,给讲课评分;看课堂语言,给普通话评分;看教学设计,给教案评分;看教案书写,给钢笔字评分;看黑板板书,给粉笔字评分;看课后说课,给说课评分。将这六项总分依据各自的权重,得出总积分,为教师教学比武分数,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各项分数权重:A.课堂教学:0.4
B.教学设计:0.2
C.说课:0.2
D.普通话:普通话:0.1
E.钢笔字:0.05
F.粉笔字:0.05
综合比武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讲课内容依据平时常规教学进度临时选定。
(2)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教师“三字一话”全面训练阶段。学校为全校老师配备了大字本、小字本、大字字贴、钢笔字字贴,各办公室都配有毛笔、墨汁等练字用的文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加强“三字一话”的练习,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每期一总查。
二是各科教师第一轮讲课比武。9月16日教师讲课比武正式启动,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开展活动,现已全部结束,共讲课87节,教师的听课大都超过10节,目前正在整理材料阶段。在这一轮的讲课比武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学科教师轮流做评委,分别从教学目标与理念、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评价、整体效果六个方面量化评分,由高到低,选出本年级本学科优秀老师,参与到第二轮的教学比武中去。
三是说课比武活动将于10月19日正式展开,目前正在进行中。2.精心组织“课外访万家”,让师德在“访”中升华 “课外访万家”要求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
(1)家访做到“四个‘六’”:要突出家访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家访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家访纪律,做到“六不准”。
①做到“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②做到“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③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④做到“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2)家访采用“四形式”:一是入户访,这是家访的主要形式,要走遍千山万水,把师爱送进千家万户;二是电话访,常常与家长联系,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沟通家长与教师的感情;三是网上访,利用QQ,网上与留守学生家长畅谈,告诉家长子女在学习和生活状况;四是信函访,与家长通信,言辞恳切,得到家长的配合,多方位多角度教育孩子。
(3)家访做到“四及时”:及时收集家长意见、及时完善家访记录、及时反馈家访效果、及时总结家访经验。
(4)家访做到“四注意”:一是注意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教师有家访前要多方面收集家访学生的信息,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家访主题,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二是注意讲究家访艺术,家访艺术主要体现在“三多三巧”上,即多报喜巧报忧,多倾听巧辅导,多鼓励巧建议;三是注意合理安排家访时间,农村学生家长白天一般在外务农,所以,一般适宜于夜访,或者雨天访,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吃苦的精神,要有奉献的意识,对于白天家访,家访前可和学生家取得联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送“教育”上门,送“服务”上门,送“关爱”上门;四是注意对家长的引导,现在的学生家长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各有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各有差异,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高有低,因地制宜地引导他们讲究教育方法,多渠道地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会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地补充作用。
为了使学校的“两课两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提高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经校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对“两课两操”作如下规定:
1.全校各班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安排的日课表进行“两课两操”活动。
2.体育课:
由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常规。
3.课外活动:
1-6年级各班级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全班学生整队和活动,体育教师负责活动器材的出借回收和技术指导。
4.广播操:
由体育教师负责,班主任必须下班组织,广播操做完后体育教师应根据各班广播操的情况作出点评。
5.眼保健操:
由班主任负责按时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
6.体育课、广播操、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不能在教室里做作业; 其他任课教师也不得把学生留在办公室里谈话或辅导。学生因事、因病不能上体育课、参加课外活动、做广播操的,应凭医院证明、校医务室证明或班主任签名的请假条向体育教师请假。学生无故缺席或未经体育教师同意而不参加的,酌情扣除班级“两操”或“纪律”分。
“两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也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而作为专门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 更是深有体会。从2004年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到2005年的新课改, 每年每学期省市级都要组织两课教学科研的课程培训, 可见力度之大。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活力。高校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主要基地, 而“两课”教师则是承担这重要使命和职责的旗手, 责任更重, 影响更大。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以及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等原因, 高职招生在高等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状态, 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 由于学生文化课素质在大学生整体中居于底部水平, 这就决定了高职“两课”的教学对象同普通本科在文化层次上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重点表现在学生对“两课”理论的接受能力较弱, 而传统的“两课”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重灌输、轻互动, 更是让高职生在主观上对“两课”产生极大的抵触。因此, 根据“高职”生源的特殊性去设计、进行“两课”教学改革, 使“两课”在最大的限度上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
的愉悦感会激发出新的热情和学习欲望。“好胜、求胜”是人人所具有的心理需求。学生渴望表现自己, 想“露”一手给同学们看, 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等, 这些都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对此,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想方设法考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表现”机会, 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讲、让学生动手, 等等。学生作为“主角”表现时老师要参与, 通过认真倾听、认真看, 不时地给予启发引导、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在鼓励和成功的感受中, 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密切联系实际, 使教学内容亲切可信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 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政治课具有理论性
力, 是当前“两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上好“两课”, 关键在于教学改革与创新
要真正上好“两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的来说, 从客观方面看, “两课”教育内容及观念与当今快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落差”,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或老百姓不满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两课”教学的实效;从主观方面看, 大学生普遍认为传统“两课”授课内容过于枯燥, 或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因此很难产生兴趣。在这种困局下, 唯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去提高“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真正达到使“两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说, 应从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 提高教师素质是上好“两课”的前提。
就“两课”教学而言, 其内容和学科性质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范畴, 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近代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为基础。相对其他专业课程来说, 这样一门涉及内容庞大、学科复杂的学科, 要真正地吃透, 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不少教师在理论功底上是相对欠缺的, 而一个优秀的“两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知识含量, 关注最前沿的学科走向, 有着敏锐的政治气息。另一方面, 作为高职院校“两课”教师, 在课堂上只讲大道理是不行的, 只有首先使自己先成
强、抽象的特点, 如果教学中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而照本宣科、纯理论式地说教, 必然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 教学中要根据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充实———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 学生熟悉或关心的反映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例、材料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 用事实印证观点, 以理论说明现实, 让政治课堂始终保持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来自现实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材料会使学生感到亲切, 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中体验到政治课所讲知识的正确性, 真实性, 增强信任感。让“亲切、真实、可信”之情进一步激发出学生新的学习欲望。
(作者单位四川简阳中学)
为政治强、作风正的教师, 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要在教学和科研中, 既体现学术水准, 又体现人文关怀和为人师表。所以上好“两课”, 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完善对教师考核体系和培训工作, 增加“两课”教师集体备课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全面提高“两课”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 这是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其次,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上好“两课”的关键。
“两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教育部统一规划安排的, 但各院校、各系、各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 学生的实际需要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应根据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一方面要充分遵循教材的原则性和权威性, 研究它的内容、结构, 把握好章、节的关联性、整体性, 另一方面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 比如可精简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的部分“两课”抽象理论阐述的内容, 增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知识, 比如大学生在思想方面面临着许多困惑, 象对社会上的负面问题 (腐败、社会不公、教育不公、贫富差距等) 的认识存在片面现象, 从而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 思想容易偏激, 这些热点问题必须在我们的教学中正确解答。另外, 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自身成长的问题如就业、人际关系、恋爱问题都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 正确疏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对“两课”教学最大的挑战, 因为一直以来政治理论课都被冠以“枯燥”、“无聊”的形容词。这的确是“两课”教学的“顽疾”, 怎样摆脱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方式, 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目前很普遍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故事导入法等都逐渐引入教学改革, 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特别要关注从心理学角度去思考如何上好“两课”,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但却是极其重要的,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 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而在课堂上要真正实现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就要以心理学为依据改革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心理游戏得到体现, 以趣味性游戏的形式先吸引学生参加, 根据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并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谈他们的感受, 再由老师发言来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的形式大大丰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不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活跃课堂氛围, 更重要的是真正使师生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学生在探讨和参与中真正提高素质和能力。
再次, 完善“两课”教学考评是上好的“两课”的保障。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育, 应该是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判断能力的人, 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因此, 衡量高职学生学得如何, 仅看考试分数是远远不够的, 分数高的同学并不一定就是道德品质高尚、行为良好的学生, 相反, 分数低的同学不见得就是思想落后、品德不好, 学生在家里及在其它地方甚至在学校的行为表现是很难体现到成绩上来的, 会不会做人, 会不会做事, 心态如何不是在短时间内更不是在课堂上看得出来的, 必须通过综合考评才能完全表现出来。因此, 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
第一, 要改变以往只看高职院校大学生“两课”考试的分数, 还要看学生平时出勤及课堂纪律情况, 课堂表现, 通过经常性的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道德意识、心理素质等进行评定, 比如一个班可分三到四个小组, 指定各小组学习的负责人, 提前布置要讨论的主题, 让各小组课下收集资料, 讨论, 选出发言者, 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从各小组评选表现好的同学, 并给予表扬和考试结合的分数鼓励。第二, 要改变以学生期末考试答卷传统的形式, 设计题型以主观题为主, 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理论谈认识, 从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运用、逻辑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第三,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实践考评作为重要指标,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实践, 也可以充分利用各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公司等建立的校训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是“两课”教学最大的课堂, 让学生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了解国情、民意、社情, 开阔眼界, 提高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和考试相结合是“两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最后主要由学生互评, 然后由辅导员和教师认定实践考评成绩。总之, 综合考评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分数, 而是为了将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才是“两课”教育的真正目的, 这样的考评或许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创新 改革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五课”教研以职业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两课”评比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
一、存在问题
(一) 对于领导专家学者来说,“五课教研”与“两课”评比是一项国家重视的教育实践,为职业教育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给予了职业教育严峻的挑战,是一种思维转换的挑战,是一次国外经验的学习,是一个理论模式的指导,它所关注的要点是教学实践层面的改革与创新。是否能立足课堂,直面学生也是这次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
(二)對于普通的一线教师来说,固然有益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清形势、励志奋发,但是“激情”过后,面对每天的课程、面对自己的学生,好像还是“无的放矢”,有时甚至“无地自容”。面对种种尴尬境遇下的职教教师,如何摆脱冗繁的教材、脱离实际的考纲和专业限制的诸多束缚,已成为职教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对于基层教师培训,“宏观”道理一带而过,“中观”设计全面深入,“微观”技巧案例为佳, 一线教师现身说法将更具说服力,终将成为校本学习的典范。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创设知识背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极大地将思维引入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将现代教学技术的概念进一步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这一庞大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在此背景下我们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最受欢迎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在上“Birthday Party”这课时,首先,我让学生打开班级管理网页,搜索、查询班里本周的小寿星,精心准备一件生日礼物送给他(她),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组成个人、2人组或4人组,体验网上购物的乐趣,学生们有的自主购物,有的结伴购物;有的在设计礼物盒,准备将同伴购买的礼物装进去,有的在设计生日贺卡,以便把自己的祝福话语贴上去。小寿星收到他们发送给自己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生日礼物时兴奋不己,迫不及待地将礼物打开给全班同学欣赏、介绍,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对话交流,氛围其乐融融。学生之间不仅没有因为网络的介入而淡化交往,反而由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而增进情感。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创作、交流的工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从而把优化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了实处。
三、利用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期的教师早已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变化中认识到,课程需要改革、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急需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已从教学困惑中走出来,开始了教改研究,我们有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调整了我们的思路,注重了教学与课程整合、课程与课堂的开放生成,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们成了教改的先驱,推动了教育改革。当然,考试的指挥棒、整体课程的设置、难尽合理的教育评价、社会的整体环境等等因素对教师的困扰,老师们深深觉得:只能借助于国家整体力量的支撑,教育改革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理念改革说教收效甚微,学生才能实现自我;专业建设已有共识范畴,路径范式还需行家指点;市场调研尚须深入企业,需求分析更待切实把握;课程体系设计应有特色,核心课程选择甚为重要;课程设计则须落实观念,单元设计需要八仙过海;课内课外同样都要抓紧,多元考核措施有效到位。
让每一个学生都一专多,让每一位教师都专业发展,让每一个专业都紧贴市场,让每一次上课都成为教师魅力的展示舞台,让每一个单元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记忆,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专业目标的达成基石。
[ 参 考 文 献 ]
[1] 《英语课程标准》.
[2]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两课论文】推荐阅读:
“两课”感言06-06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7-07
两课教学部教育工作计划12-10
论文化学论文10-04
毕业论文论文正文07-04
英语论文写作论文09-22
国贸专业学年论文(论文)10-01
论文格式以及论文字数12-13
艺术设计论文论文范文07-11
机电一体化论文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