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精选7篇)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篇1

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中国北车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装公司)作为中国北车股份公司全资子企业,秉承“接轨世界,牵引未来”光荣使命,努力践行“诚信为本,创新为魂,崇尚行动,勇于进取”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实力、活力、凝聚力”员工团队,为实现“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美好愿景而奋斗。

公司庄严承诺:对客户“全力以赴,全程服务”、对员工“同步成长,共享成功”、对股东“稳健经营,稳定回报”、对合作伙伴“诚心待人,诚实做事”、对同业者“竞争合作,竞相发展”、对社会“回报国家,回馈社会”。

公司尊重并维护中国北车核心理念的统领地位,以中国北车核心理念为根本依据,结合本企业历史和文化传统,编制《中国北车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行动纲领》。明确太装公司个性化单项理念,确定中国北车核心理念在太装公司落地的形态,使北车核心理念在太装公司得以延伸和丰富。

太装公司行动目标: 实施“3350”战略 公司行动目标是:推进“三化”工程、建设三大基地、实现“50”目标。简称“3350”战略。

推进“三化”工程就是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和作业标准化,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三大基地就是要抓住集团公司和太原市政府联合建设太原铁路装备制造工业园的契机,依托电力机车检修、车辆新造、工程类作业车新造等三大产品,着力打造全国最大、能力最强、品种最全的电力机车检修基地、车辆设计制造基地、工程类作业车设计制造基地。

实现“50”目标就是在“退城入园”工作全面完成之后,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经营目标。太装公司运营理念

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工作标准尽善尽美,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尽职就是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尽心尽力,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尽责就是要求我们信守合同,按章操作,兑现承诺,勇于负责。尽善尽美就是要求我们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完美无缺,追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产品上零缺陷的最高境界。

经营理念:为用户着想,让用户满意

把用户当作朋友,让客户成为伙伴,是我们一贯的宗旨。用户就是“家人”,一切从用户出发、一切为用户着想,为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善待用户就是善待自己。管理理念:高精细,严实和 高: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精:精益求精、精准、精细 细:细致、细心、细节 严:严格 实:踏实、实效 和:合作、合力、和谐

质量理念:用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标准,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有质量才有市场,有用户才有效益,质量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市场。质量提高了,用户满意了,我们企业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企业才能在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主宰明天的市场。研发理念:追求完美,永无止境

研发,顾名思义:研究、开发。老产品的改造升级,新产品的发明创造是企业不断赢得竞争的基石。市场竞争灵活多样,客户需求没有定式,想用户没想到的,做用户想不到的,把技术变成用户的价值,根据用户需要制造产品,永无止境追求完美,是我们研发的目标导向。廉洁理念:勤廉敬业,忠实履职。企业推崇勤奋廉洁、敬业律业风尚,倡导讲道德、重修养、尚诚信、成事业的文化氛围。管理者忠实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遵守法纪制度,树立为民务实形象。员工知荣明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用人理念: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

我们崇尚“以人为本”,追求“人尽其才”,不断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制,为每一个岗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为每一位人才寻找适合的岗位。我们还始终坚持业绩导向,对创造业绩的员工给予认可和激励,对不思进取,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进行调整和淘汰。

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北车核心理念

北车核心理念

企业 道德经营 理念管理 理念质量 理念研发 理念用人 理念廉洁

理念公司行动目标 实施“3350”战略

推进三化工程,建设三大基地,实现“50”目标公司运营理念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篇2

企业“对标”:

企业如何从向领军企业对标过渡到向客户的原生态需求的对标。

企业“对标”就是要和用户对标, 咱们以前总提“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如果企业不符合客户的需求, 谁的标准都将会被淘汰。以客户为中心就必须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做标准, 只能“营消”。所以要解决同顾客、用户对标, 一切的领军企业的做法可以学习和借鉴, 但是千万别忘了用户最根本的、实实在在的、最原生态的客户需求和消费。

凡是反应和迎合市场的需求都不是原生态的, 甚至由专业调研公司的调查报告也是经过一次二次加工过的, 都或多或少走样了, 只有原生态的客户需求才是可靠的、唯一的。对标只能针对原生态的客户需求。就像东北人吃的酸菜要做保鲜储藏, 而海尔冰箱就根据调查发现, 酸菜储藏在冰箱中只有在零上、零下7度之间才能保持新鲜, 这就抓住了客户原生态的需求。所以, 只有原生态的、实实在在的、未经过人为加工的客户需求才是最可靠和标准的, 同时也要强调原生态的生活理念、生活品质和价值追求。

企业的效益中心:

一定要把企业的效益中心从以内部为中心转移到以外部为中心, 即以客户为中心。

企业的效益中心就是顾客, 企业的效益中心不在企业内部, 而是在企业的外部, 唯一的效益中心就是顾客。企业的价值链发生了变化, 都围着客户做企业。把企业效益主体的中心从企业本身转移到客户身上来, 一定向客户的需求看齐。海尔就强调客户需求就是指挥棒。

越是企业的基本功就越要对准客户的需求, 如果不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做, 那基本功很可能就是无用功。所以, 要搞清楚效益中心的主体是谁。企业提供的供给曲线一定要和客户的需求曲线相重合, 要按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考虑企业的管理, 要以客户的需求曲线作为中心来对接。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他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在顾客中的消费如何?客户满意与否?这才是立足根本;也是全部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和主线, 是观察企业运作、产业现象的基本指导线索。如果没有客户从其实际消费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 这个企业就很难说是可信的;而这也恰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涵和最终标准。一个企业能不能立足关键看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能不能为顾客或用户所认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培育客户经济和打造“营消”商业模式的根本缘由所在。一切成功的企业, 它们最后的秘笈, 或者说最后的看家本领就在于其对客户的锁定能力;同样, 也只有从这里去挑战自我, 才能走出危机。企业经营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分水岭就在这里。

企业的求利文化:

将本求利文化向将责求利文化过渡。

“将本求利”, 现在来看是荒谬的, 而第一位的就是将责求利。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是哲人管理, 本和利是不会忘记的。这就要企业文化的定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把“将本求利”这个千百年来固化的理念彻底颠覆, 改变到“将责求利”上来。柳传志曾说, 要打造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式企业。中国的家族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就是“三纲五常”, 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养育责任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无限赡养义务。市场经济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限责任上, 什么都是有限责任最后就造成不负责任, 导致责任最可能的小, 利益最可能的大。

将责求利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涌现出来的那些优秀企业, 基本上是在企业发展理念上实现了将责求利, 因为消费者最终是以产品好坏决定对企业的取舍。

将责求利是真正做到义利统一的保障。义利统一理念千百年来就提倡, 但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到?往往是“将利”没问题, 但是“将义”就不容易了。像东阿阿胶这样和农户合作,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就是义利统一观, 因为老百姓讲实惠, 东阿阿胶给他提供了条件, 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将责求利是领航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引擎。东阿阿胶之所以能够成为全行业唯一获得国家金质奖的企业, 是由于他们系统坚持了将责求利的原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将责求利是卓越引擎, 是引导企业发展的螺旋桨。

将责求利是企业打造大质量的价值基石。东阿阿胶的质量管控, 通过IFD技术、二维条码技术、信息录入、传输数据分析等等, 实现了全过程的管控、全过程的可追溯,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将责求利是布施无边大爱以惠众的理念保障。这个大爱不单是对消费者, 而且是对合作者, 包括对养驴的农民。东阿阿胶在上游通过“商品驴”的产业开发, 驴肉、驴皮、驴骨, 都是一条消费产业链, 它们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企业的立足根本:

从打造新生产力为根本向打造新人为根本过渡。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还是培养一代新人?现在很糟糕的问题就是企业讲究生产力提上去就是一切, 把我们的精神家园瓦解了, 所以第一位的是打造一代新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就让人寒心。生产力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替代人员素质升级换代的角色, 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但是我们不能以丧失精神家园为代价。毛主席曾说过,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今天来说, 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是统帅、是灵魂, 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王石曾说, “不行贿”做企业。万科正确的价值理念是万科的灵魂, 万科的灵魂不是大股东决定的, 而是以王石为代表的那些先进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代表了万科的方向, 使万科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从胜利走向胜利。

企业文化的确是为促进和提升生产力服务的, 从这一点上来讲, 它是带有工具、手段的性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它又是统帅和灵魂, 因为先进的价值观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代表着社会的未来, 代表着方向代表着一切。生产力本身是没有方向的, 离开了这个就迷失了方向。马克思曾说过, 任何时代不看生产什么而是看怎么生产。企业文化一定要不断地发现和培育新的价值理念, 这才是企业建设搞得好的标志。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结合着企业的实际发展培育新人, 提升人的素质, 以升级换代人员素质带动整个企业的腾飞。

开辟消费者生活境界:

从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向开辟消费者生活意义的境界方向过渡。

企业一定要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价值主张, 具有某种生活意义和生活情趣, 这才是企业的首位责任和使命, 这也是新商业模式的灵魂。打造新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能不能给消费者提供某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意义, 而不单单是给消费者提供浅层次的物质层面的满足和享受, 从而开拓生活方式新边疆、新境界。所以, 一定要符合生活意义、生活品质的发展方向。这里特别要将培育代表广大草根的、民生未来的代表人物, 不仅仅抓住知名人物鼓吹。

以海尔的“小小神童”为例, 一般企业都把每年的6—8月视为洗衣机的销售淡季, 将自己安排在各商场的促销员撤回来, 大量产品也积压在库里, 等待旺季的到来。但是海尔通过调查发现, 夏天人们并不是不需要洗衣机洗衣, 而是由于传统的洗衣方式和大容量的洗衣机上。在中国, 自洗衣机进入传统百姓家之日起, 大多用容量在5000克左右的大容量洗衣机, 而在炎热的夏季, 衣服单薄、轻小, 且需要随时换洗, 不值得用5000克的大洗衣机, 便出现了市场6—8月的销售淡季。针对这种新的需求现象, 科研人员设计出一种洗衣量只有1.5公斤的洗衣机——“小小神童”, 很快风靡全国。这个例子令我们反思, 在大批产品没人买的情况下, 我们要分析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企业把用户的需求找准了, 就是一大创新, 同时也开辟了消费者生活意义的境界。

企业的“软三度”:

强调信任度市场观, 要从过去的效率市场观向信任市场观过渡。

过去的经济学一味强调效率市场观, 把道德撇在了一边。中国的一个博士在伦敦毕业后, 由于在乘坐公共交通时逃票了, 而导致后来应聘多家企业失败, 因为他的信誉度已经记录在案。所以要建立市场的诚信度, 讲诚信的人才会有市场, 反之没有诚信的人就没有市场。就像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的处罚一定入刑法。企业的营销要讲究诚信, 只有企业对客户有诚信, 客户才会对企业讲诚信。客户对企业的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这“软三度”,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由企业决定的, 而是由企业的客户决定的。至于企业的盈利率、盈利额度的大小等财务指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位, 以“软三度”为本质和内涵。现在很多企业“软三度”还没有上资产负债表, 而且要量化。要从营销额度的多少和盈利率的高低为主向企业的“软三度”过渡, 这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文化, 这才是本原的。

不抓“软三度”, 仅仅以赢利高低等为目标, 必定会使企业走偏了方向。近几年来, 小家电领域的乱象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他们不去抓客户心理感受而只抓财务指标;他们为谋取利益, 公开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加工贴牌、投机取巧使一些企业形成了“只求生存不求发展”“只求利益不求品牌”“只顾赚钱忽视责任”的恶劣倾向。

始终坚持“真诚到永远”, 即以用户为本的海尔始终把“软三度”放在第一位, “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创新屡屡成功。

建构并优化企业同客户之间的诚信互动机制, 要领在于:一是要坚持“从客户中来, 到客户中去”这个基本原则, 并且在这一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中, 建立起相互信任机制。企业要时刻把握住客户需求的脉搏以及流行时尚的细微变化, 真正使“顾客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落到实处。二是把获得顾客忠诚度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和员工业绩的核心指标。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负责人或者老板, 考核各部门领导尤其是营销部门领导, 每次考核, 第一位的指标不应该是销售额, 而是获得了多少具有高忠诚度的客户。三是坚持“童叟无欺”的原则。特别是企业的销售部门和人员不能夸大事实误导顾客甚至操纵顾客, 更不能利用顾客商品知识的缺乏, 来误导顾客这是最容易失去信任的行为。四是坚持尊重客户的原则。现代市场交易是企业同顾客之间的一个包含了价值、情感、理念等丰富内涵的互动过程。它是以情感为纽带、以价值为内涵, 即便是一次性交易也是一个互动过程、也是有一条尽管很短但又是包涵着若干价值点的诚信链条。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或者制定企业文化战略时, 要认真、具体、有效地探索这一互动价值链条的内涵、性质和特点, 找出使顾客在链条中获得更大收益的路径和办法。

成就企业的使命:

企业使命的形成从关键技术向能提升客户生活品质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过渡。

第一, 新观点, 第二新故事, 第三是客户的增权。企业使命的宣言在于它是企业独特的、提升客户生活品质的新的运行发展理念。

我们现在特别要考虑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 马云的做法是很奇特的。王府井的百货大楼, 培育买手和卖手。在客户经济时代, 货物出门不再是万事大吉, 产品只有真正被消费掉, 使用户获得使用价值, 被用户认可, 才算是企业经营的终点站。因此, 产品实用不实用, 用户说了算;价值不价值, “消费后”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创新必须按照客户的愿望来, 一切创新围绕使用价值来进行, 体现客户的价值主张和要求。

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焦点的所谓社会责任, 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顾客消费。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你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顾客消费的如何, 客户满意不满意, 这是它立足的根本;也是全部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和主线, 是观察企业运作、产业现象的基本指导线索。第二, 就业民生。安排就业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首要的社会责任。我历来主张, 大企业侧重于搞效益, 小企业侧重于搞就业。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 说一千道一万, 必须与抓效益同步抓就业;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第三, 生态环保。环保问题是决定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事关生死存亡的载体要素。而且, 由于工业化以来带来的种种污染、种种问题, 环境越来越恶化, 确实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边缘了。

培育新的价值理念:

一定要从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过渡到培育新的价值理念上面来。

新的价值观的培育, 或者是新的价值元素的发现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 而不是简单的打造一种物质形态的商业模式。

在“威尼斯商人”中, 莎士比亚深刻揭露了夏洛克这等人金钱拜教的无耻嘴脸。而我们今天, 也存在这方面问题, 有的还很严重, 一些人就只懂得赚钱, 把赚钱当成了经商的核心目标了。改革开放一方面取得伟大成就, 一方面相当部分人思想滑坡。从“三鹿毒奶”到“荔华毒奶”, 可见一斑。而走向崇高之洗礼, 正是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全新商业价值观:把赚钱当成副产品, 把崇高品格作第一目标。

这就是说, 必须明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辉煌的伟业佳绩都正是这个时代崇高素质群体的卓越表现, 又是这一社会群体卓越文化品格主导下的主流社会运行发展, 滚滚向前大趋势。

先哲的思想 行动的纲领 篇3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发起下,于2008年12月6~7日在南京成立。全省60余位职教精英汇聚一堂,共同研讨陶行知、黄炎培、张謇和毛泽东的职业教育思想。

研究陶行知、黄炎培、张謇和毛泽东等伟人、哲人、先人教育思想,对于学习、研究和继承先辈的职业教育思想,挖掘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文化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打造江苏乃至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高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1891~1946年),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主张教育改革;“五四”运动后,推行平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1932年,开展“科学下嫁”,创办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推行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出访26国;1939年,提倡全面教育,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1月,创办重庆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抗战胜利后,积极投入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不幸逝世。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陶行知先生一生为教育尤其是为我国职业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早期主要的倡导者。他从实践到理论,积极探索,倡导“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职业教育是为应济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应以“生利”为职业教育之宗旨,人人都要有独立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他同时认为,职业教育不只是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更应该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强调要“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从启蒙到发展、从提倡到亲为、从实践到理论,走过了从“行”到“知”的艰难探索历程,形成了科学的职业教育思想:“行是知之始”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生利为主义”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方法论。

黄炎培:手脑并用 双手万能

黄炎培(1878~1965年),字楚南,后改字韧之(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师从蔡元培,开始全面接触西方新式教育观念和全新的科学民主思想;1902年,立志教育救国,致力教育改革;1906年,创办浦东中学;辛亥革命后,担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17年5月,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抗战开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民主建会,投身民主革命,致力抗日反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国家领导人,并继续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1965年12月1日病逝于北京。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实践和思想开我国职业教育之先河。早在20世纪初,黄炎培先生积极投身我国近现代新式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践,先后组织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的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提出了切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将职业教育的视野扩展到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农民教育和农村改进运动之中。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提出了“社会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和“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强调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以“敬业乐群”为校训。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和实践者。

张謇:父实业 母教育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自幼习读四书五经,潜心科举;1894年,中一甲一名状元。1895年后,全力投入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02年,筹建通州师范学校,致力于师范教育;1905年,任江苏教育会会长,创办复旦公学,创建南通博物苑;1906年,创建吴淞商船学校;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并参与创建中国公学;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1912年,创办医学、纺织、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09年,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辛亥革命后,任中央教育会长,创建盲哑学校,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4年,创设河海工科专校;1917年,支持同济医工学堂在吴淞复校;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1926年2月,购沙田作为男女师范基产,3月参加女师纪念会发表演说,7月,病逝。

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凭着对时世的洞察、对民族的责任、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积极践行“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兴办实业,创办学校,实行“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求学生“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务求“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同时,张謇经过对当时中外教育现状思考,探索建立了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开放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从国计民生出发确立了“兴教以启民智”的教育宗旨,开启了我国现代教育、民主教育的崭新征途。可以说,张謇先生一生不仅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尤其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作出了宝贵贡献。

毛泽东:教育与职业、学问与生计合一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13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开始对职业教育的早年探索;1919年,接受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成功的职业教育实践;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直接领导教育工作,担任红军大学校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倡导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等高等职业学校,并亲自讲课和编写讲义;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两个必须”、“三育两有”的教育方针和一系列教育政策,保证了教育为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服务的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标题就点明了全报告的两大要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明了我党前进的方向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指明了新时期我党奋斗的核心任务。报告围绕两大要义,深刻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等重要思想;系统阐述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重要内容;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目标任务和保障条件。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明确前进方向、确立指导思想、形成发展动力,需要统一意志,万众一心,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等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必须共同遵循的思想原则。这些重大思想原则,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自始至终反复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重要的思想原则,又是庄严的政治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和发展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的一条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对解决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实践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真正弄懂弄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加大贯彻落实力度,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衡量我们的一切工作,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勇开发展新路,在科学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新的辉煌。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生机盎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胜利,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就在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相生相伴,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和基础,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就没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程度会直接影响改革开放的效果,而改革开放又会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十七大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和魂,我们要积极投身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明确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明确了关键点和突破口。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经济建设。十七大报告对经济建设的要求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进经济建设,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强调快速发展,到强调又快又好发展,再到今天强调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发展理念、发展政策的科学精神。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转变重物轻人、把增长简单等同于发展、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等发展观念。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增长的实现方式上,要依靠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依靠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协同带动,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管理创新作支撑。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深化财税、计划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积极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政治建设。十七大报告对政治建设的要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的政治保障。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框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要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职能。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文化建设。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要求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相匹配,创造丰盛、优秀的文化产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乃人民之生计,与‚国计‛并重,不可偏废,必须兼顾。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住房、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等问题,都是直接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推进社会建设,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直接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推进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好诸多民生问题,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良性互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相统一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就是要在党委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等主体基于公正公平、公共利益和公共认同等原则,共同担负社会管理的职能。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全党理论的高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我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理念的升华,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经济和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等理念,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推进强势环保、铁律拒污、铁腕治污,以‚效益指标‛、‚环境指标‛等为指挥棒,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十七大报告深刻论述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两个重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条件。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良好的保障条件,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领导地位,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既符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的改革创新精神,又增强了党的建设本身的力度和新意。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在思想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基层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创新举措,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使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要有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十七大报告强调‚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中国的利益和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

同世界的利益和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形成良好的外部保障。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强调,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又以自己不断发展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发展自己,同时又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篇5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学习新党章、践行新党章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乡镇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深刻领会党章和十九大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所肩负的责任,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学习贯彻党章,基础在学习,关键在落实,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履职尽责,朝夕必争,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当前的工作中,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坚持不懈地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二、夯实基础,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党章》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工作。一是健全学习机制,《党章》的学习贯彻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建立学习制度,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领学,做好全体党员学习党章的表率,确保学习不落空、不走形式、不摆样子,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将《党章》学习转化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进程的作用和效果。三是提升干部素质。围绕工作选干部配班子,注重党员培训,充分依托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积极开展“三会一课”、远程教育、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落实党章对党员先进性的各项要求,激励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坚持执政为民。带领全体机关干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则,集中精力办好群众最关心的事,千方百计办好群众最揪心的事,下大力气办好群众最担心的事,切实做到保护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切身的现实利益。

三、清正廉洁,以德修身,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面对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带头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带领镇机关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时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篇6

考试人员: [zgr]

提交日期: 2014-04-28

考试得分: 100.0

答对试题数: 20

单选题: 共20题,正确20题

判断题: 共0题,正确0题 考试用时: 10分钟31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100% 多选题: 共0题,正确0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界定了宏观调控体系的导向是()。(分值:5.0/得分:5.0)财政政策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分值:5.0/得分:5.0)计划经济的一般规律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国有企业要以()。(分值:5.0/得分:5.0)管事为主管人和事为主管人为主管资本为主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核心问题是()。(分值:5.0/得分:5.0)市场资源配置过度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均不足

政府资源配置不足政府资源配置过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分值:5.0/得分:5.0)主导性作用决定性作用基础性作用辅助性作用我国正处于()?(分值:5.0/得分:5.0)高收入国家历史阶段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阶段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阶段低收入国家历史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分值:5.0/得分:5.0)2030年2015年2025年2020年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分值:5.0/得分:5.0)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的主题涉及()。(分值:5.0/得分:5.0)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即坚持()。(分值:5.0/得分:5.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与哪次会议

文件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里程碑意义的政治文件?()。(分值:5.0/得分:5.0)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十三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分值:5.0/得分:5.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次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分值:5.0/得分:5.0)

公益性服务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重要公用事业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现代市场体系的涵义,即()。(分值:5.0/得分:5.0)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分值:5.0/得分:5.0)1982年1992年1987年197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三个公平”不包括()。(分值:5.0/得分:5.0)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待遇公平必须把什么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分值:5.0/得分:5.0)文化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由多元社会主体共同进行国家治理,包括()。(分

值:5.0/得分:5.0)政府、人大、政协党、政府、人大、政协党、政府、人大党、政府、政协下列关于中国中近期发展阶段性特征描述不当的是()。(分值:5.0/得分:5.0)增长速度加速期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

《决定》对政府职责和作用做了界定,共有()。(分值:5.0/得分:5.0)20 十八届三中全会

企业文化行动纲领 篇7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指南;行动纲领

[中图分类号] D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2-001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是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关注度最高、期望最大的一次三中全会。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滚滚而来。

一、《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宣言

《决定》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次综合研究改革的重要会议,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力度、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

(一)《决定》涉及改革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35年间,7次“三中全会”,改革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改革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主旋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大幕,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农村改革。不过过去的三中全会都是研究部署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改革不是单项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是五位一体的改革,还有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际上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都包括在内的改革。完全可以说,《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决定》部署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香港媒体评论道:“掌声终于热烈响起。此前最苛刻的观察家都闭上嘴巴,投出赞许和期待的目光。”海外媒体纷纷用长篇报道分析“中国披露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连保守的《华尔街日报》也形容这是一份“宏伟蓝图”。就力度来说,《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动员、总部署,既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又确定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就深度来说,《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破瓶颈,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

(三)《决定》部署改革举措的细化和具体化程度前所未有。《决定》既有宏观的顶层设计,更有对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回应。重新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财税制度事权与支出责任;实施“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新政;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房产税立法,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转让;不准官员多处占用住房,探索实行官邸制;废止劳教制度,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允许民间资本设中小型银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废除对非公经济不合理规定;石油、电信、电力价格将交给市场决定;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探索全国统考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一年多考;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百姓所思所想所恨所盼,也正是这份《决定》的所思所想所恨所盼,决策层的改革脉搏和百姓心声一起跳动。

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国改革的再出发,也是因为中国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关键点上。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战略机遇随之浮现;经济社会飞速向前,转型发展基础沉雄;更有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点燃亿万人民的高涨激情。“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了才能赢得主动。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凝聚起引领时代、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谋势实现中国梦引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克服“改革疲劳症”“路径依赖症”,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坚定地向中国梦的目标奋进。

(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倒逼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虽然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全方位腾飞,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话语权,但毋庸讳言的是,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国内诸多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和矛盾并不能阻止改革的步伐,而是会倒逼出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更加强大的改革信念、更加有力的改革行动、更加丰硕的改革成果。

(三)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明确提出“以开放促改革”,这是一个重大战略。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4个特区设立和沿海开放,第二轮是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放开发,而中国上海自贸区是第三轮改革开放的重头戏,是引导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经济变革大趋势,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路

历经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中国,迎来新一轮改革的壮丽征程。这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指明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道路开拓奋进的重要遵循。目标清晰方可凝神聚力。当前,中国改革正处于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转型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交织叠加。相比改革之初普遍受益的“帕累托改进”,今天的改革更多遭遇“众口难调”的困扰。既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既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既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诸多两难甚至多难的状况,无疑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长远目标可谓正当其时。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中国改革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带领13亿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航程。

(二)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到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从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全面勾勒了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路线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细化、具体化。这“六个紧紧围绕”, 抓住每一方面改革的主题,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意克服改革“散光”和“不同步”的问题,努力突出“主旋律”,形成“大合唱”。

(三)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60个方面的具体改革任务。这些任务,是党中央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的全面部署,既体现了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大胆创新。比如,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要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强调要推进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强调要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强调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的重点所在,迫切需要我们把握好、实践好。

四、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亮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谱写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全会适逢中国改革的“窗口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使命,为未来改革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理论亮点频出。

(一)市场的作用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多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也是近年来有一些人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决定》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在配置资源问题上,其他力量如政府,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只能是市场。这种改动表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取向。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理论创新,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的理念提升。《决定》是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观点,成为一个耀眼的新亮点。从国家管理走向国家治理,表明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升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各个治理主体到位不越位,有为不乱为,市场主体竞争有序,调控主体主动有度,社会主体积极有为,个人主体创业有利,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三)“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统一。《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一论断深刻阐释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改革指导思想上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客观规律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科学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四)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的执政理念。《决定》把财税改革作为核心议程,其改革清单涵盖六个方面,包括税收制度、预算制度、政府间财政体制、公共财务管理制度、财政绩效管理制度和财税法制建设,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用意之深,史无前例,释放出致力“花好人民的钱”之强烈信号。《决定》对此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思路,包括“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预算透明”、“建立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及“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增速,诠释着“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的理念。

(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改革时间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当前改革已到调整利益格局的攻坚期,仅靠一个部门推动全方位改革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高层次机构来把握大局做决策,统筹协调各方面,凝聚改革共识,落实监督检查,防止改革“放空炮”。同时《决定》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这意味着剩下的7年时间必须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一时间表为各部门和地方设定了改革最后的边界和底线,表明这些改革任务是可检查、可评估、可落实的。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副校长

上一篇:师德观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