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需要转嫁(精选2篇)
这部小说讲的是:公狼黑桑想当狼王,决定和母狼紫岚一起推翻狼王,可黑桑不幸死于野猪口中,母狼紫岚在洪水到来时,艰难地生下了五个狼崽,最小的一只不幸葬身于洪水中,为了充盈干瘪的乳房,紫岚忍痛吃掉了它,补充体力后,踏上了实现黑桑未竟之心愿漫长道路。她先后把实现狼王的心愿寄托在三个儿子和女儿媚媚上,可都由于种种原因命丧黄泉。大儿子黑仔在母亲外出捕猎时落入金雕之口;蓝魂儿因捕猎经验甚少落入猎人之网,双毛终因没能走出自卑的阴影被狼群吞噬,女儿在仇视她的目光中生下狼崽,紫岚为保护狼孙不被金雕抓走和金雕一起坠入悬崖…
悲壮地离去、凄惨的结局,相信每一个人读了这个故事,心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痛”。为紫岚、为她的儿女,更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文章的结尾就是这么说的:“但愿这其中一直能完成黑桑的遗愿,成为狼王。”记得著名作家卫宣利曾说过:“心中有了梦想,光明就不远了。”可是,为什么“狼王梦”把黑桑一家引向了黑暗的深渊?再次细细读书,我明白了,其实有梦想并没有错,关键是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做了些什么,你是如何做的。
且看紫岚近似疯狂的寻梦之路吧!面对失夫之痛和分娩时的饥饿,是梦想支撑着紫岚深入虎穴袭击猎人的鹿场,也是梦想让紫岚狠心吞下自己的孩子,使干瘪的乳房得以饱胀,哺育实现她梦想的四个孩子,也是梦想让紫岚变成了一个狠心的母亲:谁距离她实现狼王的梦想愈近,谁就最先得到宠爱,最先得到锻炼,反之,得到的则是歧视、无情的冷落,甚至残暴的殴打,紫岚这种急功近利的爱终于受到了惩罚:双毛因为从小受到她和两个哥哥的欺辱、蔑视,变得自卑胆怯,成了一只奴性十足的狼,女儿媚媚因为母亲为了实现梦想对自己的爱情横加干涉变得对母亲冷酷无情,甚至仇恨,看着苦心培养的孩子一个个离她而去,紫岚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直至她为了保护狼孙与金雕同归于尽的那一刻,她仍然不知自己为何屡战屡败,仍然沉迷于那不知何时能实现的梦想。
诚然,紫岚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地奋斗精神是可贵的,可是在紫岚的潜意识里,子女的降生,就是她实现梦想的一个跳板,在培养孩子成为狼王的道路上,她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从来没有听取过孩子的意见,没有考虑过孩子的能力和现状,更没有尊重与沟通,只有为了实现梦想的苛求,读后感《梦想,不需要转嫁--《狼王梦》读后感》。如果她能考虑到双毛的自卑,从心理上给孩子以疏导,让孩子拥有像大海一样的生存空间时,或许双毛会成功。但她的做法是,她永远是第一位的,也永远是正确的,儿女必须归属于我的梦想。正是这种极端的思想,才让她一次又一次陷入命运的囹圄,断送了本应成为狼王的狼崽们的前程。
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作者用虫性观照人性的话,那么,读沈石溪的《狼王梦》也会让人联想到人类的教育。当母爱过于自私的时候,爱也会错位,也会扭曲。那曾经上演的一幕幕杀母悲剧,不就是血的教训吗?其实,这些悲剧,往往是欲望过于强烈的坟墓。而紫岚也因为此,丧失了教育孩子应有的理性,错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如果紫岚能提前告诉黑仔,不到足够的时间是不能独自觅食的,黑仔也就可能不被金雕抓走;如果在培养蓝魂儿的过程中,她能让双毛与哥哥一起成长,而不是歧视和打击,那么双毛也不会因为狼王的一声大吼丧失自信,被狼群吞噬。是她自己关上了那扇本应敞开的门,而且,自始至终仍未醒悟。这是一份带着镣铐的爱,充满血腥的爱,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做母亲的,的确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作家贾平凹说得好:“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社会是各色人等组成的,是什么神就归什么位,父母生育儿女,生下来养活了,施之于正常的教育就完成了责任,而硬要是河不让流,盛方缸里让成方,装圆盆中让成圆,没有不徒劳的…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寄托儿女。这行为应该是自私和残酷,是转嫁灾难…”
这是一个传播事件。从北上广出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几天后回来,来回机票不到3000块。对大多数北上广的白领来说,几千块钱无论如何也不是什么问题。如果真有“逃离”的想法,自己就可以实现它,用不着去抢这种充满噱头的机票。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所追求的其实只是一个有关“逃离北上广”的表达。留言、转发、评论,在朋友圈表达一下对生活的不满,这就是这次逃离的全部内容。它不需要离开(空间),也不需要请假(时间),它需要的是点赞——这一世界上最廉价的认同。
这种反应模式,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所谓“中产阶级”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中产阶级,或者那些北上广深的白领们,内心是异常焦虑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他们大多数心中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想。“逃离北上广”,当然比“杀进北上广”更容易。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很少有人敢这么做,也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逃离”是一个不需要实现的梦想,或者说,这个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实现”,一种满足。当我想“逃离北上广”的时候,我才真正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就在“北上广”,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这是一种属于中国中产阶级独特的满足形式。它是虚假的需求,也是虚假的满足。
在“逃离北上广”之前,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指南”。最早的大概是一篇《月薪两万人士生活指南》,从租房到跑步,从早餐到下午茶,从穿衣打扮到与人社交,为在北京生活的白领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指南”。
接着,又有一篇《月薪两万生活有什么可指南的》,对前一篇文章进行了无情嘲讽:在北京,月薪两万你能过什么样的生活?还租四合院,你做梦吧。不管这种“指南”是否靠谱,它都开始流行起来。
每个城市的媒体(或自媒体),都推出了自己城市的版本,像《广州月薪两万生活指南》这样的,在推荐语里还真诚地提醒“两万以上别看”,因为在广州,月入两万或两万以下的,肯定占大多数,所以,大家还是看看吧。
除了各地的城市版,也出现了《西二旗完全装逼指南》《昌平名媛生活指南》这样有自嘲精神的指南。
各式各样的“指南”,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有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版本,但是“指南”却力图按照收入对生活进行简单化分类。
比如,在广州,月入两万,你就别在朋友圈晒挤地铁了,而是应该假装坐在车上被堵在某条街上。
在北京,月入两万,就别想买房的事儿了,即使租房,也别指望能租四合院。如果说“中产阶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分类,“生活指南”则试着给出更清晰、明确、细致的分类。这是根据消费能力进行的阶层划分,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这个指南生活,才能活出朋友圈中看上去成功的样子。记住,不可僭越。
这些精心编制的指南,充斥着很多品牌的名字。“软件广场的星巴克、买一杯美式咖啡,回去放在公司发的Mac开发机旁边,屏幕上若有若无地露出半边IDE,完美”,“iphone的耳机烂大街了,一定要买那种大大的头戴式耳机……”从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到每天午餐可以选择的外卖,各种适合收入档次的品牌应有尽有。在传统媒体时代,在文章中插入品牌的名称,往往被视为有做广告的嫌疑,而在新媒体时代,这些都不再是问题。毫无疑问,这些品牌,并没有支付一分钱的广告费,但是这些已经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当你中午叫一个外卖的时候,APP会告诉你,同款的鸡腿饭,已经售出了1024份,你会轻易地从其中找到认同。
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种潮流。对中国人来说,至少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就可以学到这一点,村上不但会提到各种爵士、古典音乐,还有各种款式的威士忌,也会随着他的小说大卖。
“基安蒂酒和披萨会让人感到孤独”,这种感受可能会让前现代作家感到匪夷所思,但是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欲望、情感已经与商品高度融合在一起。确切地说,人的品位,已经与某些固定的商标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说来,“生活指南”至少反映了中国的城市已经发展到了某种水平。我们活在一个真实的物质丰富的世界,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生活,比贾平凹小说中的生活,還是要好不少。但是,中国的所谓中产阶级,还是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他们的房子,没有永久产权,在付房贷的同时,甚至还要缴房产税,等到70年产权到期,还要再交一笔钱。
除了产权,他们的纳税负担可能是很重的,有七成税收包含在商品价格中,这一部分是隐形的,但是白领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代购、海淘,为的就是躲掉那么一点点。学界普遍的共识是中国的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这一点在中产阶级身上却并非如此,中产阶层向上很难,但是向下却很容易。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一夜醒来一切都没了,正应了里尔克那句诗:“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勉力维持,就是中产生活的核心。
中产阶级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张小龙,他发明的微信朋友圈,让人们表达满足感变得更为容易。不管你过得如何,至少可以让你的朋友感觉到你很好,这样你似乎也就真的很好了。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但是还好生活中有九宫格,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难,但是凑成一个九宫格并不难。所有的“生活指南”,都是教你如何凑成一个更好看的九宫格。
一个“逃离北上广”的梦想就够了,一个看起来逼格满满的生活指南就够了。生活指南成为中产阶级最后的鸦片,有点上瘾,有点损害身体,但是至少看上去是幸福的。这种生活指南背后有资本控制的影子,但是没关系,我们唯愿这种控制能够更久一些。
【梦想,不需要转嫁】推荐阅读:
青春需要梦想作文11-21
讲演稿-梦想需要力量!作文450字07-10
爱你不需要理由05-31
爱不需要承诺06-19
不需要验资报告10-20
选拔人才不需要考试06-18
快乐不需要理由的作文09-30
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07-09
我就是我,不需要掩饰作文12-03
散文随笔人生不需要太完美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