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推荐10篇)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1

【关于亲情】

那也是四月的中旬,我们听不到鸟的歌唱,看不到青绿色,只看到大街小巷满是戴着白口罩匆匆而过,紧锁眉头的人们和弥漫在空气中刺鼻的“84”消毒液味。“非典”正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里漫延。在首都人民抗击非典时期,在111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亲人们的生离死别,白衣战士争先恐后奔赴非典的前线,普通市民、农民,上百元、上千元的无私捐助,还有那男女老少争当抗击非典的义工。那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怎能不令我们钦佩和感动呢?然而,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却让我感到惭愧!

在那段日子里,人们谈“非”色变,不愿意接触外来人和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因为他们是最容易携带病菌的人。而我二大爷正是这其中的一员——被隔离的医务人员。一天,我正在家写作业,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忽听“乔乔,你看我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我连忙跑出我的小屋一看,原来是二大爷提了一大包小吃,兴致勃勃地走了进来。我兴高采烈地连忙接过了二大爷手中的小吃,打开一看,哇!都是我爱吃的`:菠萝片、“可比克”薯片,还有蛋黄派……我高兴地顺手拿起一包署片拆开,边吃边问二大爷:“你怎么好长时间没来我家,今天怎么还买了这么多小吃啊!”二大爷乐呵呵地说:“前几天我们医院的人被轮班隔离抗击非典,今天我刚下班,单位为了鼓励我们,每人给我们发了1000元奖金,这不,刚下班就过来看看你们,顺便用我的奖金给你买一些好吃的。乔乔,你还想吃什么?二大爷给你买。”刚才还吃的有滋有味的我,顷刻间,我的手停留在了嘴边,语无伦次地问:“二大爷,那你会不会把病菌带进我家,你消毒了吗?你过了隔离期了吗?”听着我这一连串的问题,二大爷刚才那高兴劲没了。他慢慢地站起来说:“乔乔,二大爷走了,回来跟你爸爸妈妈说一声,噢,算了,甭说了。”看着二大爷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莫名其妙。事后我才真正悟出了二大爷当时的尴尬,他只是想尽一份亲情,但却被我的无知给击灭了。非典固然可怕,但是亲情却是无价的。二大爷不顾劳累的来看我,而我却那样地不懂事。想起来这件事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虽然,事后我向二大爷道了歉,但这件错事却让我深深地内疚。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2

2010年起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由30分提高到了40分, 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分标准提高了, 但及格标准降低了, 因此在可选择的项目上就有了一定的技巧性。

以男生为例, 可互选的两个项目为引体向上和前抛实心球。在分数改革之前,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前抛实心球项目, 因为当时满分标准仅为8.59米, 这对一个初三年级男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笔者所在学校近五年的男生前抛实心球考试成绩平均分几乎接近10分 (单项满分为10分) , 而且练习起来也不是太费力气。不像引体向上项目, 即使能够做到满分标准 (满分标准为10个) , 也要费一些力气, 如学生在练习引体向上时会手酸, 甚至手上翻皮也是常见的事情。因此, 在考试标准改动之前, 多数男生都选择前抛实心球项目参加考试。今年体育考试的标准提高了, 特别是各个项目的满分标准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单杠引体向上满分标准12个;前抛实心球满分标准11.5米;篮球障碍运球满分标准:10.4秒 (标志杆之间的宽度和位置都有了改变) ;1000米跑的满分标准为3分38秒。这样前抛实心球想拿到满分就非常难了, 而单杠项目相对来说想拿到满分就容易一些。因此, 我校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项目时, 特别强调了前抛实心球项目不容易拿到满分, 鼓励学生选择单杠引体向上项目, 并制定了详细的练习计划, 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练习。但也有个别学生很任性、怕吃苦, 总觉得自己不费力气就能拿到8分, 再练练就能拿到10分了, 可就是最后这两分就是一个难度的突破。其实, 引体向上项目只要有合理的练习计划, 成绩提高还是比较快的。特别是对于体重偏瘦的学生, 笔者认为更应该选择引体向上项目, 按照教师指定的练习计划练习, 中考体育时一定会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绩。

我校参加2010年体育中考的男生116名, 其中67人选择单杠引体向上, 平均分为9.85分;49人选择了前抛实心球项目, 平均分为9.03分。单从成绩对比来说引体向上项目已经胜出。特别是在拿到中考总成绩后, 有几位男生找到体育教师, 很后悔地找教师认错, 当初不听体育教师的劝告, 怕吃苦, 选择了前抛实心球项目, 结果只拿到了8.5分, 就差这1.5分没考上某重点高中, 自己也非常后悔。教师听了后教育他们多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不要怕吃苦, 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3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三体育训练工作又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众所周知,体育已成为初三升学考试的一个必考项目。因此,如何抓好并且有效地、科学地对初三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这项工作就更显得极为重要了。就此,本人以本校这几年来初三体育训练工作所取的成果和经验,来谈谈如何抓好初三体育训练这项工作。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

中考的体育训练并非是学校某个领导、几个教师、或是几个学生的事,它应该属于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件大事。中考体育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到后阶段的文化考试成绩,同时也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它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下同心。上至校领导,下至班主任、体育老师、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但是如何才能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呢?

首先,要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渲染气氛,树立体育考试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原来对体育不重视的思想。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彻底地清除早已根深蒂固的“体育无用,体育没出息,练体育会拖主科后腿”的谬论。

第三,通过家长委员会,做通学生家长思想,使家长明白“体育有用了”,“体育也加分了”,从而上下达成共识。

第四,由于有的学生体育成绩本来就很差,在心理和思想上造成一种恐惧现象,一时拿不定主意,生怕练了化育,就少了时间补习“主科”,到头来两边都没有成绩,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从心理上给予指导,提高认识。再从体育的技能与体能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的喜悦。

二、齐抓共管,全方位配合,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体育训练的指导者是体育教师。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得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训练积极性。

1、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经济刺激。

2、指导教师的业绩可与年终考评挂钩,奖优罚劣,将勤罚懒。众所周知,竞争是激烈而又残酷的,但如何从这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做到齐抓共管,全方位配合,携手并进,还须从以下五方面去做:

㈠勤碰头:是指体育教师之间经常碰头,互相学习,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大伙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共同探讨、商议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排解,力争共同提高。

㈡勤沟通:是指体育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相互了解学生动态。班主任要向指导教师提供有关学生个人资料,并亲临现场协同体育教师共同管理学生,确保体育训练有质有量。

㈢勤配合:是皀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学生资料,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关注学生练后能量的补给、休息状况,以及某些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分训练计划。

㈣勤联系:是指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因为家长是体育训练坚实的后盾,同时又是学生练习后及时进行能量补给的后勤部长,教师有义务对他们进行辅导,督促家长把关子女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以确保体育训练顺利进行。

㈤勤汇报:是指体育教师与主管领导间的工作汇报,体育训练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体育教师要向领导汇报有关训练进展每月成绩测试情况,优劣对比、分析,征求领导的建议,扫清一切可能阻碍体育训练的不利因素,使训练按时顺利地进行。

三、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体育活动的本身就是要依靠场地、器材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的运动。在学校经费许可的前提下,购置一些急需器材设备的同时,还可根据学生数多、器材少、场地不够的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创造条件来达到合理安排训练的要求,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训练的空间,同时还要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与顽强的作风,积极的改善训练环境。

我校虽然也有一个250米的田径场和一个标准塑胶篮球场。但是参加训练的初三学生有8个班,所以这场地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如何进行科学安排、合理穿插训练,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当天有体育课的班级原则不与安排体育训练,如果真的要安排训练,也得在不与其它班级发生冲突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及活动,这样就使得场地与器材相对宽裕些。

2、利用自然环境“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开展越野跑和山路跑,利用周围开阔稻田,进行把风掷练习,这样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增添了运动的乐趣。

四、注重因材施教

初三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就是为了较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能,争取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与学校知名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训练中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以往的学生与学生家长都普遍认为“体育无用,体育无出息”,现在可好,体育占45分,也之所以有这分,才使那些原本对体育不屑一顾,甚至连体育课都懒得上的 “高材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主科”偶尔光顾光顾田径场活动活动身子骨。这样的“高材生”我校还真不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何把住“材:字因材施教,我想应有以下几方面去做:按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分档:一档生就是以重点高为目标的尖子生。二档生就是以普高为目标的中等生。三档生碍于面子,不要把分数考的太垃圾,用钱去买读的后进生。把这三类生进行归类后,就要选派业务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争取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体育成绩。

五、长抓长练、努力不懈是成功之母

体育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烫山芋”欲速则不达,由此可见,这就需要制定有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训练计划,除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科学训练外,同时还要长抓不放,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贵在坚持,贵在努力,贵在吃苦耐劳,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只有做到这一点,就是体育成绩想不进步也难。

六、举行模拟中考体育考试,营造考试气氛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良方妙药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4

一、全面细致地复习, 夯实基础

依据《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知识, 一个都不能放过, 必须做到面面俱到, 不留死角。每个知识点都必须细细思量, 不存在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 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有考到的可能性。

(一) 主题式复习:全面、细致

按照课本中的主题顺序, 依次复习。把主题中的每一课, 依据中考说明讲解一遍。要像讲新课一样, 因为中考涉及初一、初二的内容, 而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很多内容已经很陌生了或者忘记了。复习时应结合书中图片、辅栏中的问题、书中的材料、地图等, 使学生熟悉历史知识点, 形象、具体、生动地去理解历史事件。例如在讲《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问题:辅栏中的想想“唐代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复习时需结合书中小字史料进行引导, 让学生去理解、分析。在讲《中国历史》 (八下) 中的《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课时, 关于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不能只靠传统方式进行讲解, 而需结合书中的相关地图进行讲解:其形成过程为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区———内地。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东西两侧, 汕头属于广东省, 厦门属于福建省, 海南位于南方。利用地图识记历史地名,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重要地名的空间感, 能记忆深刻。

(二) 抓住历史基本线索:系统、立体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历史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 而是要抓住基本线索。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横向联系, 形成清晰的网络结构, 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 记忆更容易、更深刻。

首先, 注重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讲清每个主题的延续性及内在联系, 可采用比较法、讲授法等多种教法。与现实相联系, 并能以史为鉴。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这三个条约内容较多, 学生不易记住, 甚至容易发生记混的现象。这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 逐条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力。《南京条约》中有一条:允许开放通商口岸。而《马关条约》有一条: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教师进行引导, 与现实相结合, 问:开设工厂与《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相比较, 日本只需要带着什么就可以到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学生回答:钱。教师讲解:钱就是资本, 因此《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样, 学生就容易理解并记住。从侵略方式、赔款数、社会性质等分析条约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逐步加深, 社会性质从开始沦为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并得出结论:只有国家的强大, 才有平等的外交。

其次, 汇总初中历史相关的史实, 挖掘其中的横向联系。具体的方法为:以主题为板块, 标出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汇总历史事件。这样,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较好, 就不容易混淆。可对初中历史汇总为五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对每个板块依次细分。例如对中国现代史的汇总, 依据2012年的历史中考说明可分为三大主题, 要求掌握每主题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及相关史实, 以第一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例: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任务、影响)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特点、影响、经验教训)

依照此法, 把中国现代史内容分成不同的枝干, 最终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

(三) 强化历史知识:多背、训练

徐州市的历史教育专家高华谆谆教导说:多背多得分, 再加上适当训练, 会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 理解更深刻, 应用更自如!引导记忆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每个主题复习结束时, 都结合一个单元测试, 或选择江苏省各个市的中考题, 进行训练, 使学生感受到中考的气息。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重点突破

(一) 专题式复习:重点、热点突破

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 目的是牢记历史, 并以史为鉴。以重点为依托, 密切联系热点问题, 收集最新的热点事件资料, 与考点知识联系起来, 以小专题形式进行训练, 例如美国专题、中日关系的演变、民主法治、民族团结、三次工业革命等专题。复习时遵循大视野、新角度、小切口、大综合等原则,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模拟演练, 泰然迎考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热点事件后, 选几套模拟试卷或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习。因为平时学生所接触的题目大都是直接的问答题, 如果学生见过中考题型和中考出题的方法、思路, 就知道了如何把握重点、考点, 在面对中考试卷时就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不会感到茫然找不到答题点。

初三英语中考第一轮复习思路 篇5

依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标理念,复习课通常分为分册复习、专项训练、综合模拟三个阶段。其中任务最艰巨的就是第一阶段的复习。下面是第一阶段复习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课内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紧紧依据课本,扎实复习教材,强调复习的针对性、渐进性和透彻性。针对学生最可能遗忘或理解不透彻的基础知识,在搞好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同时着重讲清难点,揭示规律,指导运用。

课上,我们既坚持用传统的但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达到复习的目标,又大胆地采用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营造活跃、和谐的复习教学氛围,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复习密度,增加练习容量,充分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复习热情,把听、說、读、写串联成有机的整体,适时、巧妙地把竞赛、辩论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自始至终让学生在紧张而活泼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针对学生复习读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记忆。可以让学生利用中考指南附表巧背单词;教师还可以下载按词性分类的词汇表让学生随身携带,随时温习,用零碎时间记忆。

2.词汇复习可以以点带面,把“四会”词汇常考知识点讲解到位。重视培养学生能在上下文中理解《词汇表》中的兼类词、多义词的能力并重点强化默写这些词。

3.每天坚持5分钟的值日报告,旨在加强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课外

1.课后教师要坚持“精讲精练”,杜绝“题海战术”。所用的复习资料要求信息新鲜,题型得当,练习到位;同时教师还要把握好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拼盘”“剪贴”形式,重新组题或自编补充内容以求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2.鼓励学生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或任务型阅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3.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首字母填空训练和写作训练,小组合作,相互检查、评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处理好考试与教学、课标与教材、基础与能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温馨氛围,激活学生兴趣,最终达到效果的最化化。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6

【关键词】: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中国分类号:H31

一、初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达到五级能力水平,即:能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能根据要求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按要求转述所听、所读的内容;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英语书面表达能反映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否灵活运用英语来表达,体现了初中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反映出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学生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写出合乎英语思维的文章,老师要如何做,如何指导呢?

二、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教学过程了归纳了学生写作时常犯的一些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文式英语

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句型语序错误和汉语式的英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词对词翻译。学生因为没有理解和掌握单词或短语的真实含义和用法,在写作时很容易出现按中文字面含义找对等的英文单词,并且按汉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去写英语的错误。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表述“网上购物很方便”时,学生这样写We are convenient to do some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是错误的(正确的是It's convenient for us to do some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二)由基础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限制所造成的问题

(1)单词拼写错误。如:把difference写成diference;happily被写成happyly等等。这种错误在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范围比较广,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在记单词的时候不动脑子,死记硬背。

(2)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最多的是语法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词类的混用。如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人称代词的主格与宾格的混用,动词和名词的混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混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词性物主代词的混用等。如:We careful listened to the teacher in class.(正确的为副词carefully);He had some difficult learning Chinese. (正确的为名词difficulty)。

2. 动词时态,语态,语气等结构错误;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辨析不清。如:Our environment is polluting seriously(语态错误)等。

3. 搭配错误。如: I spent many hours to prepare for the Math test; I like play the piano,其他如:under the help of;see a book;eat the medicine 等。

4. 名词单复数、动词单复数、主谓语不一致。Mary with her parents have gone to America. have应该改为has。

(三)内容不连贯,衔接生硬;不会用关联词,语序混乱。无统筹安排。写到哪里,就停在哪里。

(四)书写混乱,卷面潦草。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缺少冠词。

三、具体策略与措施

(一)进行系统的基本语法知识教

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初中九大词类及其用法;掌握最基本的句子成分,会对英语句子进行成分分析;能正确地运用英语中最基本的八种时态;掌握初中最基本的五种句子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二)抓好背诵,积累素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英语也是如此。背诵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有利于他们养成自然流利而正确的表达。一些重要的文段、实用性强的范文如每个单元中Section B的3a就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应该要求学生背诵,记住一些重要短语、谚语,并坚持听写重点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式。

(三)重视口头作文训练

通常采取以下方式: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叙述事实,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畅谈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等,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

(四)鼓励学生阅读英语课外读物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要求学生阅读适合初中生的一些简单易懂的英语课外读物,多做英语短文的阅读理解,慢慢自然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进行英语写作中,就能避免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学过的词汇和语法。一个不记词汇,不懂得英语语法的学生是不可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其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section B中的3a,抓住有利时机指导模仿写作,这也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六)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

把正确的写作方法灌输给学生,他们碰到任何写作题时才能不慌阵脚。以下是七步法。

第一步、细心审题 细读题中每一项提示或观察每一幅画,弄清题意,确定写作体裁和要点。

第二步、理顺要点 标出要点,按事件先后顺序或各要点之间内在联系排序,分出层次。

第三步、构成框架 将理顺的要点或每幅图画的含义加以连贯,构成寫作的整体框架,进一步定人称、定时态语态、定开头结尾。

第四步、组织句子 用自己最熟悉的短语或句型将理顺的要点逐句表达出来,多用简单句,用有把握的复合句。遇到表达障碍,换一种说法,将一句变成两、三句。

第五步、串句成篇 将写好的句子连贯地组织起来,适当采用递进、让步、转折、因果等关联词语,使短文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第六步、检查修改 注意人称、大小写、拼写有无错误,要点有无遗漏,文句有无语病,词数是否恰当,行文是否连贯。

老师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使用文中提到的措施去指导,学生加以配合,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提高写作水平是容易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英)马丁·韦德尔(中)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乎初三的中考的作文 篇7

初三的英语教师必须研究中考命题的原则, 分析中考命题的依据, 以及中考命题的趋势。如此, 我们才会避免浪费时间在一些非重点知识上。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 特别是英语中考试题, 我们很容易发现命题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时代感极强、选材丰富、图文并茂、新颖有趣、语境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思维、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此, 我们在复习前, 必须了解这些特点, 要深入研究《英语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 要弄清中考的考试和要求, 弄清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 明白题型示例、语法附录等几大方面, 强化要考的, 突破难考的, 精析必考的, 将考点极限浓缩到最小的范围, 这样, 才能在中考复习中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二、搞好中考复习模式研究, 激发兴趣热情

传统的复习课, 模式比较单一, 通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不停地记, 这样沉闷的课堂气氛, 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在复习教学中, 我们的复习模式要视学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好, 英语基础也不错的班级, 我们最好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复习模式——合作探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每个人数不宜多, 4—5人最合适, 而且小组成员应该是优、中、差全覆盖。布置复习内容, 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有利于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这样的小组讨论式合作探究, 会使优、中、差学生各得其所。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差, 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 我们可采取学案指导式的复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教师将每节课复习的内容编成讲义, 提前分发给学生, 并在讲义的设计中, 适当地留白, 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这种模式, 最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因为它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框架和帮手, 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

这些年的实践也说明, 这种区别对待学生的复习模式,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还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采用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提高复习效率

精讲、巧练, 讲练结合, 是提高复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1. 精讲。

讲授是教师最为传统地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传统方法不能丢。但是,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更需要的是适度讲授, 所谓适度, 就是不能把学过的知识不问掌握与否, 不分轻重主次地再重新讲上一遍, 而是教师在对教材提炼的基础上, 去帮助学生把那些分散在教材不同单元的零碎知识, 通过分类与归纳的整合,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进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运用最为简练的语言, 进行讲授, 使学生一目了然。

2. 巧练。

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就一定离不开练习这个重要的手段, 同时,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 也离不开练习这一条重要途径。所以, 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复习中, 应毫不动摇地坚持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这本身其实无可厚非, 但它却有一点小小的瑕疵, 就是缺少一个“巧”字。做到巧练, 其实很不容易, 它难就难在教师必须依纲据本, 来一番精心的设计,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精心地筛选, 编出不同类型且能与中考内容比较吻合的练习题, 使教材内容题目化, 以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它的巧, 就在于练习的习题要精, 内容与形式要准, 方法要活, 达到做一类题目, 学一种方法。

3. 讲练结合。

这里所说的讲练结合, 不能理解为简单的讲练交替, 它首先要保证讲清重点、难点, 其次再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 再次帮助学生分析命题角度, 理清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技巧, 最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重视错题, 建立错题集, 防范再次出错

学生在英语中考复习中, 做错题是常见的现象, 有时也会重复犯同样的错。如果建立一本错题集, 将所犯错误的知识点收集、记录、纠正, 特别在题旁加以批注, 没事的时候, 翻一翻, 看一看, 这样便能加强防范, 避免再次犯错。教师要告诉学生错题集的重要性。单单纠正一道错题时, 也许我们发现不了什么, 然而, 当我们将错误汇总在一起时, 就极容易发现出错的规律, 一旦知道了这个规律, 重错的机率便会大大减少,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其实整理错题的过程, 就是一个知识系统复习与消化的过程。试想, 学生在整理中, 对以前历次考试和练习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 通过分析, 进而总结出经验教训,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是学生今后复习反思的重要依据。教过初三毕业班的教师都知道, 在英语复习过程中, 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遗忘和遗漏, 而学生精心整理的错题集, 就恰恰给学生提供了循环复习、循环记忆重点难点的大好机会, 也成了迎考复习时查漏补缺的好帮手。

错题集建好很重要, 而用好就更重要。要用好错题集, 一是要经常翻阅。在空闲时或者在准备下次考试时, 拿出来看看, 把错题再做一遍, 将完全弄懂的划掉, 如有仍不明白的可以用彩笔加以标记, 再请教教师和同学, 弄通弄懂,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 如若遇到同类的题型, 便能即刻想起曾经的错误, “吃一堑, 长一智”, 从此“题不错二”。如果错题集中的每一道题全部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还何愁考试成绩不优。二是要相互交流。好的错题集, 应是学生知识体系中漏洞的集合,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 所以错题集中搜集的错题也肯定不同, 如果学生能在平时注意相互交流, 相互切磋, 便能“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便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只有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才能互有启发, 共同提高。三是要不断归纳总结。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要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和分类, 尤其是临考前的一次总结和分类最重要, 在中考前, 要让错误进行重叠, 从而检测出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的漏洞, 要记住:这个漏洞会致命, 不管下多大功夫, 不管花费多大气力, 一定要堵上!

关乎生命教育的音乐教学问题研究 篇8

一、生命教育对中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 适应中学生的成长需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伴随着身体的快速发展, 中学生心理急剧变化, 独立性和批判思维能力发展迅速, 个性和人生观基本定型。他们强烈要求学校和教师尊重自己, 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和发展, 相信自己、帮助自己实现成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对知识充满渴求。他们对自身发展充满好奇和不安, 心理闭锁但是对外部世界充满向往。他们多情, 容易伤感, 情绪不稳定, 容易冲动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们喜欢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环境中发展, 讨厌单调的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既成熟又幼稚。

当代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开放多元的时代更使他们和以前的中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迷恋时尚, 见多识广, 聪明伶俐;家庭的呵护使他们对教学民主和学习快乐要求更高, 受不得委屈, 吃不了苦, 挫折承受力差;既世故又幼稚, 个性张扬, 自以为是。

融入生命教育的中学音乐教学以学生为本, 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中, 自主自愿地学习音乐, 在实践中、在体验中、在合作和交往中、在快乐中、在生活中学习音乐。让学生在丰富多感的音乐世界里体验和表达丰富的情感, 向外界打开闭锁的内心世界, 调节不稳定的情绪, 形成健全的个性, 在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中吸纳人类文化知识的养分, 在生机勃勃的学校环境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二) 促进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 社会对创新和个性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改革,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也是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音乐教学忽视融入生命教育, 导致其远远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实中的中学音乐教学存在诸多忽视生命教育的现象, 使其沦为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 诸如不被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 课时常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挤占;课时太少,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专任教师缺乏, 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过分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 忽视学生音乐的情感熏陶和文化感染作用, 忽视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等, 中学音乐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中。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能使学生爱学乐学, 体验音乐教育的快乐和美好, 缓解过大的学习压力, 调节和丰富枯燥的学校生活, 进而喜爱学校生活;也使学生认知和欣赏人类不同音乐艺术和多元文化, 拓展知识视野;调节情绪情感, 陶冶美好情操, 形成高雅的人生趣味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表达内心世界, 在音乐表象中发展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心理健全、个性张扬、善于创造、才艺出众的中学生, 为实现中学教育目标添砖加瓦。

二、生命教育融入中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中学音乐教学需要从音乐教学的各个组成要素着手, 探寻实施的策略。围绕音乐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中学生实际, 实施创新的中学音乐教学。

(一) 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目标的引领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学生的音乐情趣、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素养、情感体验必须通过“教”和“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实现。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音乐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涵养美感, 和谐身心, 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展文化视野,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新目标既是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断生长的结果, 也是生命教育融入中学音乐教学的具体体现。

作为教师, 每堂课都要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总体目标通常由聆听体验、感知认同、表现创造、结束四个阶段的分段目标组成。第一阶段通过聆听、观察初步体验音乐。第二阶段通过感知音乐要素形成对音乐作品的完整认识, 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发现探究、实践操作、活动体验、情感投入, 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铺展。第三阶段交流、表现、呈现学习结果, 在活动形式上多以小组形式进行, 内容丰富, 以检查学习效果、探索创新为目标, 结果常常新颖别致, 此阶段是学生极为关注、相互易受启发的阶段, 学生通过交流、互启、碰撞、激励, 将教学过程推向高潮。第四阶段可以是学生发表见解、进行归纳, 教师补充、激励升华, 也可以是拓展延伸, 扩大音乐视野, 总的原则要突显学生为主体, 强调自主学习, 顺应新课程和生命教育的理念。

例如江西省南昌市广南学校夏雅婷老师设计的《瓷乐飘香》一课, 导入部分教师用挂在胸前的一个小陶笛吹奏《映山红》片段, 由陶笛的材质引出新授课内容“瓷乐”, 明线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陶笛等瓷乐, 激发学生对江西民歌产生兴趣, 暗线上的铺垫是为下一步瓷乐器音色的听辨和瓷乐欣赏做准备。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听辨瓷乐与民乐的音色区别, 而且还能熟练地跟随瓷乐合奏《青花瓷》, 当《青花瓷》的韵律盘旋在人们耳边时, 清新古朴的瓷乐音韵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青花瓷不动声色的奢华, 漫不经心的凝重, 既有出世的清骨, 又有入世的平和。该课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很好地利用了音乐的审美元素让我国古文化与现代音乐合璧生辉, 和谐之音在学生心中璀璨绽放。它既内化了教学内容, 拓展了教学效果, 又延伸了情感态度, 从而也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潜效应。

(二) 精选当代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

中学音乐教学内容既应精选古今中外各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优秀音乐, 也应选择符合中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的音乐。现代社会传媒发达, 中学生对外形漂亮时尚的流行歌手的喜爱众所周知, 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流行歌手既有中国的许嵩、张靓颖等, 更有外国的“少女时代”、“EXO天团”、贾斯汀·比伯等。既有实力派歌手, 如陈奕迅、周杰伦、曲婉婷等, 更有偶像派歌手, 如韩庚、王力宏等;既有从传统途径出道的歌手, 如信乐团、五月天等, 更有大量的选秀歌手, 如张杰、萧敬腾等, 网络歌手, 如庞龙、凤凰传奇等。伴随着对流行歌星的喜爱, 中学生对流行歌星所代表的流行音乐也十分熟悉和喜爱, 尤其对其喜爱的流行歌手的歌曲情有独钟。

许多流行歌曲除了宣传方式、演唱形式不同于经典歌曲外, 其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经典歌曲, 如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周杰伦的《青花瓷》、张也的《走进新时代》、杨培安的《我相信》、王菲的《传奇》、汪峰的《飞得更高》、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这些歌曲之所以能流行被广为传唱, 都有共同的优点:主题积极向上、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意蕴深远、情感深沉浓烈、演唱平实自然。所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完全能够胜任发展学生音乐素养及全面素质的需要。

其实流行和经典并非泾渭分明, 而是辩证统一。许多经典作品在当时就是流行音乐, 同理, 现代流行音乐的优秀之作经过时间的积淀后自然也会成为经典。所以, 从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流行歌曲中精选作品进入中学音乐教学既有必要, 也很可行。和其他音乐内容相比, 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倍感亲切和熟悉, 学习兴趣和热情大为高涨, 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从而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如果忽视当代流行音乐, 中学音乐的教学内容难免会脱离学生生活, 生命教育融入中学音乐教学就会失去这一重要的实施途径。

值得欣慰的是,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引领下, 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的《流行风》模块, 已经选进《思念》《懂你》《好汉歌》, 而《我的未来不是梦》《同一首歌》等也被选进《歌唱》模块。总体来看, 内容似乎太少,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强烈需要。其实中学音乐教学完全可以开设“流行音乐”选修课, 或增大流行音乐模块的比重。在教学中, 不仅限于欣赏, 更应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和创作, 促进音乐与学生生活更紧密地结合, 实现音乐教学贴近学生、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目标。

(三)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 重视学习结果和认知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是显性的、具体的、预设的、封闭的, 学生是其中的配角;而融入生命教育的中学教学过程则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感与能力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是隐性的、简略的、生成的、开放的, 学生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充分参与, 在思考中、在体验中、在实践中、在创造中学习。前者使中学音乐教学呆板、单调、沉闷, 成为“禁锢人的牢笼”“制造人的模具”, 后者则使中学音乐教学变得生动、丰富、活跃, 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促使音乐教学中知识技能与智慧、认知与情感态度紧密联系, 还原中学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固有价值。对于中学音乐教学, 融入生命教育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 殊途同归, 都能实现促进中学生生命发展的目标。

环境陶冶式:营造充满音乐的环境和氛围, 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在不知不觉中被音乐情绪所感染, 打动心扉, 身心得到发展。如在课余甚至自习课时间, 音乐教师在与学校和班主任沟通协调的前提下, 提前一周或两周在学校广播站或班级电脑上播放将课堂学习的音乐作品, 使学生自发熟悉、感受、讨论新曲子, 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在课前导入阶段营造这种环境和氛围, 如先播放一段旧时川江纤夫拉船的视频, 让学生体会劳作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坚韧和乐观的品质, 然后再学习《川江号子》, 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探究发现式、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式:如在乐器制作课上, 某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发声的乐器。学生在讨论中、在尝试下, 制作了以蚕豆叶、草、竹子、泥等为原料的乐器。尽管这些乐器非常简陋质朴, 但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在班上展示使用这些亲手制作的乐器时, 都异常兴奋, 体会到创造的快乐、音乐的魅力和合作的成功感。

一场关乎尊严的馈赠 篇9

时钟指向了凌晨4点,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拉紧了我和同事的神经,我们相互对视,瞬间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几乎我们同时愣了两秒钟,旋即抓起电话,果然又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市区建安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我们火速趕到现场,一位40岁左右的男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已经死亡。肇事车辆的司机是个新手,车祸发生以后,他吓得躲在车内报了警。

我和同事迅速封锁了现场。由于天气寒冷,时间尚早,并没有太多的车辆通过。等我们拉上隔离带,拍完照,做完一切我们该做的工作后,我们希望从死者的身上找到一些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无奈的是,死者衣衫褴褛且破旧,脚上的一双鞋也破得都是洞,身边一根歪歪扭扭的棍子证明了他或许是个流浪汉。

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像这种情况,想找到死者的家人是件很难的事情。而就这么让死者躺在冰冷的马路上,不仅有碍交通,对于死者来说,也是件极为不人道的事情。

想到这里,同事走到了车边,打开了后备箱,拿出一床崭新的被子,然后走向血泊中的死者,伸开,盖在死者身上。同事通红着双眼告诉我,这是母亲为他做的新被子,他还没舍得盖,他想,他比他更需要这床被子。

可是他……我想问同事什么,却瞬间如鲠在喉。

“是的,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不需要被子了,可是,我不这么认为。他应该是个流浪汉,或许是个从小就缺少母爱的人,这床棉被,就算是我先借他一会儿母爱,让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温暖地向远方走一程吧。”

我一愣,一股温暖的气流溢满心间,再看同事,两眼红肿,眼泪已经爬满了双颊。

老实说,很多人都曾评价我这位同事是个很不爷们的男人,遇事好流泪,见不得事故,或许他就不该做交警。经由这件事,我猛然发觉,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凡事容易流泪的男人,恰是心肠最软、心地最善良的男人,而我们的交警队伍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等我们处理完一切事务,太阳已经升起老高,我的同事并没有要回自己的那床棉被,不是嫌弃,而是对离去生命的馈赠,一场关乎尊严裹挟了人性温暖的馈赠。

编辑杨逸

设计如何关乎民生 篇10

人所共知,在今天“团队效应”的作用和必须,尤其针对“丛林法则”。团队,最初是小组,如“维也纳小组”,后来的升级版是俱乐部,如“罗马俱乐部”,在我国,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最基本形式是互助组、工作组,比如百年来的中国所经历的农民运动、武装起义、工人运动、红色根据地、白区地下组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乃至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经济改革等,伴随着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进取步伐,什么时候不是靠小组、团队、组织、群体?同时,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什么时候又离得开先进思想力量的带动率领?每每是快速发展和进步时,一定有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力量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如党代表、党小组长。

同样一片土地,贫瘠或富饶,与天有关,更与人有关,同样一份历史文化,消逝或新生,与世界有关,同样还是与人有关。这个人固然是复数的人,是群体,更是大写的人,就是说,一定是有先进思想力量的人,而不是一盘散沙、不是群龙无首的群体。

回过来说,把“民生”与“设计”联系起来讨论,其思想用意就是基于民生大计,其意或许可读解成关乎民生的设计为设计至大,这里有可做解读的两个方面:

一、最好的设计是源自民生的设计

民间的手艺充满设计的智慧,是设计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因为,设计的根本是为了生计,生计包括生存的方法和生活的方针,最后必定提升为生命的方式,而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活动便是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好的人工、人的手工艺被称为“天工”,我们都熟悉春秋齐人的《考工记》和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而且,民间手工艺大多数是环保的,就像绿色食品,既是安全的,也是健康的。

而源于民生的设计多为自发,同时需要与有识之士的结合,需要有识之士的发现、认知,需要有识之士带动、提升,群体才会释放出力量,显现出价值,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价值。此时的有识之士当称之为专家,这些专家既包括文化学者、专业权威人士,也包括设计师、工艺师、艺术家,还包括市场专家、市场营销、策划、推广专家,他们有先进思想,合乎科学发展观。我经常感慨一些手艺人是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人,身怀绝技却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又怨天尤人。而通过有识之士的先进思想引导,激活的能量是巨大无比的。

但是,如果依靠的思想力量是错误的,如不法商人或贪官污吏的思想,再好的资源、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也难逃厄运,会毁之一旦。近年来的假古董、假景观横行于世,轻言是因为外行,假的先进思想使然;言重些,则是由于功利驱动、利欲熏心,从政绩工程到不法官商的卑劣勾结、狼狈为奸。

二、最好的设计是为了民生的设计

为民生的设计必定是不过度、不造作、不夸张、不炫耀的设计,是环保的、合乎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不是为滋生贪婪无度、奢靡浪费的设计。为民生的设计,可以遏制和克服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的过度消费带来的恶果。所以,为民生的设计,不仅是同情弱势群体,也不仅是尊重历史文化,而是认识醒悟民生群体和历史文化给我们的恩赐。这里,仍然是需要有识之士的引领,因为他们的先进思想还表现在保存着人类良知,所以,他们才会有力量、有能力、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来推进合乎民生的设计事业,构建合乎民众生态、自然生态的蓝本。

“设计”一词,既带有新科技时代的社会特征,也包含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望和眷顾。从19世纪英国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到20世纪德国包豪斯工业设计运动,为的是消费者,也为文化和历史的未来,终极目的就是为民生需求的更加美好、和善、真切进行的努力和推进。

其实,此刻提出“民生与设计”的命题,正逢其时。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人力资源的过剩、历史文化记忆和技艺的走向流逝、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文明的断裂冲突所带来的困惑都亟待解决,设计师所承担的使命可谓重大,设计师的先进思想是设计连接民生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充沛过剩、劳动力多样而成本低下的社会,又具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沉淀,这首先就是关乎民生的手工艺发展的最好温床。秉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遗产的中国设计师其实是大有用武之地的。进而,手工业也是世界人口不断膨胀、自然资源日现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后的一条被后工业时代推崇的重要路径。

上一篇:人员差异化战略案例下一篇:秋天的诗句——《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