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灰雀说课稿(推荐9篇)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为的内心世界,展现时间的发展进程。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根据教材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以新课标阐述的理念为背景,预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又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其中如何通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生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2、质疑法: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在这堂课中我在课一开始让学生质疑,然后在探究中释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三、教学预设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计划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下面我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直接出示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的情景
师导入: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该多着急啊!快,打开课文,我们帮列宁一起去寻找寻找。
这样,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快捷地复习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直接自然得过渡到文本的再读。
二、悟读课文 体会情感
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师问:找到了嘛?都找了嘛?引导学生展开“找遍”,从而体会列宁得着急。过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2、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用“ —— ”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好好读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读文师巡视指导。交流学生自读自悟情况,预计学生能找出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并体会到列宁因对灰雀的爱而焦急、担心、惋惜,不管学生体会到多少,都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朗读体验,予以鼓励。我重点说说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一句的交流预设:
读读句子,你从哪些词读懂了什么?学生读句子画词语思考,全班交流
重点通过理解“可惜”、“自言自语”体会列宁对灰雀得担心和惋惜。再出示投影: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比较一下句子,感情朗读: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个别读——范读——集体读)
在进行了读书、思考、讨论之后,老师让孩子自由发言,充分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的思维、表达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在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中,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体验,去获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智情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接着师过渡: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学生猜测,预计学生会说是小男孩捉走了,这时师故作不解问: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师顺势提出学习要求: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请你们再读课文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学生再读3—10自然段,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在充分研读讨论的基础上我组织全班开会,进行案情分析,发表自己的高见。预设引导学生从以下几处进行分析感悟: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引导学生从男孩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他心里在想什么?展开交流,再读好这个句子。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得,一定会飞回来得。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的说。
引导学生从“看看”“肯定”这两个词进行感悟交流,再让学习展开想象,想想这时小男孩在想什么?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就是因为列宁的担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动,于是才说了这样的话。接着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
4、师导入: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师配乐朗读)再导: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认为是哪个?引导学生找出果然并谈谈为什么,这样为接下来感悟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做了情感铺垫。
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生独立思考后与同学交流,预计学生会提出: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男孩一开始就说了谎话,为什么还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时我不急于回答,而是再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预计学生会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句话知道男孩觉得自己错了,很后悔。这时我顺势引导男孩错在哪儿?相机板书(板书:爱)那小男孩的爱和列宁的爱有什么不同嘛?学生交流引导小结:是啊,灰雀这么可爱,不能占为己有,要分享。
接着再回头把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读一读。注意小男孩的神情、动作及说话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表演读,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的表演,注意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看表演得好不好。学生评议。
这时再回答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这个问题就显得容易了,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师再近一步引导:你觉得列宁这样做好吗?为什么?这样列宁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对小男孩的爱就可直接流露在学生的表达里了。
最好再引导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原因。师带领学生小结:是啊,小男孩这样的表现我们把它叫做——学生说知错就改。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师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阅读理解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以问题指导学生阅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一把金钥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三、说写训练 课外延伸(1)
(2)1.说写训练:男孩是怎么把灰雀放回来的呢?
这是课文的空白,利用这一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让学生从说到写,可以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文能力。
2.积累提高: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说板书设计
灰雀
列宁
爱 男孩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贯穿始终,“初读”“默读”“品读”“研读”“拓读”,读的层次势如剥笋。注重“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到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语言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初步自学生字;搜集列宁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们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亲切地打个招呼吧!
2.刚看到这个课题,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课文是不是写这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学。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
(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识字。
1.重点指导读第1自然段,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指四名学生按句子顺序合作朗读第1自然段。
(2)小老师领读重点词语,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课件出示词语:
列宁 胸脯 婉转 仰望 面包渣 惹人喜爱
①学生领读“列宁”时:
说说对列宁的了解,相机出示人物图片,简要介绍人物。
②学生领读“胸脯”时:
教师强调:“胸脯”在哪儿?(生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③学生领读“婉转”时:
出示“婉转”在词典中的两个释义:A.(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B.(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课文中的“婉转”应当选哪种解释?
④学生领读“仰望”时:
结合课文想一想,“仰望”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做一做动作,加深理解。给“仰望”找个反义词。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仰”在字形上容易和“迎”和“柳”混淆,在词语中辨析字形,如“仰望―欢迎―柳枝”。
⑤学生领读“面包渣”时:
教师强调“渣”是翘舌音,借助图片识记“渣”。
⑥学生领读“惹人喜爱”时:
引导学生识记“惹”并尝试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连起来再读读这些词语。
2.指名读其他几个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或者”的读音,强调“诚”是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课文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找一找,圈一圈。(比比谁画得最准确。)
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课文中提示时间的词语有:“有一年冬天”“一天”“这时”“第二天”。)
2.分一分,想一想。(比比谁说得最简练。)
(1)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2)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
(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层的意思。(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意思。)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
②一天,一只____________的灰雀____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____,并与他交流。
③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_。
3.连一连,说一说。(比比谁连得最通顺。)
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互说,指名说。
4.教师小结方法: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读懂了每个部分的意思,再把三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做动作、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另外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精心设计“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词句,聚焦喜爱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三只怎样的灰雀呢?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惹人喜爱)
2.默读第1自然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画出来。
3.结合相关语句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
(1)出示重点语句:“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引导学生对照图文,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
(2)创设情境想象“来回跳动”。
(3)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这边――(那边),那边――(这边)。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这真是――(惹人喜爱)。
(4)入情入境地感受“婉转地歌唱”。
抑扬顿挫、变换调子。你听,(播放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
(5)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来回跳动”读得轻快些,突出灰雀的动态美。“婉转地歌唱”要读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读出灰雀“歌声”的动听。
②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出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
③引导学生齐读。
如果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树下,聆听着灰雀美妙的歌声,欣赏着它们那欢快的跳跃,我们怎能不爱上这三只灰雀呢?一起来读一读。
4.关注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活泼可爱的灰雀也同样吸引了一位名人――列宁。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1)出示重点语句,指名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仰望”“经常”这些词,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板书:仰望)
(3)仰望着灰雀的列宁,会在心里对灰雀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
(4)指导朗读。
①引导学生在重点词语下面标好重读记号,着重突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朗读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
②教师引读。
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
养病的日子,孤独又无聊时,三只灰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聚焦“列宁喜欢灰雀”,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感悟。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他对灰雀的喜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还原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历经“读进去”“想起来”“读出来”的过程。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把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按间架结构重新排排队。
左右结构:郊、粉、粒、冻、惜、诚。
上下结构:雀、养、男、肯、谷。
半包围结构:者、或。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教师按学生要求相机范写,并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一个,把自己写的和书上的对照后,再写一个。(强调注意“冻”右半部分不要多一横;“粉”“粒”中米字旁的最后一笔、“郊”中的“”最后一笔都由捺变成点。)
3.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师相机范写,学生观察后再写。(强调“男”上边是“田”,下边是“力”;“肯”第五笔是竖,“雀”的下部右边有四个横。)
4.半包围的“或”斜钩上的一撇不要丢。
5.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通过归类整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发现书写规律。让学生在“自己写完和书上对照”和“同桌比赛看谁写得漂亮”中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这节课,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写字写得漂亮。课后请同学们把记不牢的生字多写几遍,并且熟读课文,下节课咱们比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2.积累表达:用“跳动”“欢快”等词语写一写自己平时看到的小鸟。
设计意图:在识字、写字中夯实基础,在充分读书中积淀情感,扎扎实实地进行练笔。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课文中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朗读。
列宁 胸脯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 惹人喜爱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呢?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说吗?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再现,引导学生牢固识记。运用生字词语来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积累运用,促进学生运用的意识,提高运用的能力。
二、研读对话,揣摩心情
(一)创设情境,抓关键段,引导质疑。
1.(出示课件)听,灰雀的叫声多么动听!列宁每天到这里都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当列宁拿着精心准备的面包渣和谷粒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女生齐读第2自然段。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那只灰雀回来了),男生齐读第11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灰雀去哪儿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3.过渡: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那就让我们跟随列宁和男孩,走进公园,来到白桦树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二)再读对话,启发思考。
1.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男孩说的话。
2.交流解决的问题。(灰雀被男孩捉走了,后来男孩又把灰雀放回来了。)
(三)补白提示语深入品读,走进心境。
1.品读之一:列宁失之痛。
(1)我们仔细地读一读列宁的话,想一想,每句话中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你能填上合适的提示语,并且通过朗读读出这种心情吗?(学生补充提示语,读句子。)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1: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 )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引导学生补充“焦急地”,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时焦急、难过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指名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
(3)引课件出示句2:
列宁( )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①引导学生补充“担心地”“担忧地”“难过地”等词语,在补充提示语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②指导朗读,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4)课件出示句3:
引导学生回忆平时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多好”“可惜”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板书:可惜)
②角色体验朗读。现在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怎样读才能打动我?(指名读。)
③小组讨论交流:列宁真的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吗?你能读懂列宁的心思吗?(引导学生懂得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对男孩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有感染,只有启发。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5)课件出示句4:
列宁( )问:“会飞回来?”
①引导学生补充“高兴地”“喜出望外地”,体会列宁喜出望外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
2.品读之二:男孩得之悔。
(1)过渡:列宁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这一过程中,男孩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也来给男孩的话加上提示语,读懂男孩的心思吧!(学生补充提示语,读句子。)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1:
男孩( )说:“没……我没看见。”
①引导学生填入“吞吞吐吐地”“脸红地”“惭愧地”“小声地”等词语,从而体会男孩的矛盾心理。
②体会男孩的心理活动:这时男孩为什么想讲又不敢讲?他会想些什么?(板书:捉走)
(3)课件出示句2:
男孩看看列宁,( )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①引导学生补充“坚定地”“鼓起勇气地”,体会男孩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的心理变化过程。
②指导朗读。
(4)课件出示句3: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①思考: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呢?(板书:放回)
②了解引用对话的两种形式。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
A.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B.“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练习整体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四)质疑内容,完成课堂小练笔。
过渡: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1.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引导学生了解列宁尊重、理解男孩,这也是对男孩的爱护。
3.引导学生体会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之情和列宁对男孩的爱护。(板书:爱)
4.指导朗读。
5.出示课堂小练笔:如果灰雀会回答,它会怎么说呢?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
出示:(1)灰雀说:“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灰雀说。
6.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研读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紧紧抓住对话提示语的补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填上恰当的提示语,从而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引导学生关注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进行课堂练笔,从有规律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中,得意、得言、得法。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练写词语“可惜、肯定、诚实”,注意强调“肯”的第五笔是竖,“诚”的部首是“讠”。
2.重点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或。
强调笔顺,注意“或”的斜钩和点。
3.展示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写字指导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发现书写规律,激发学生良好的书写兴趣。
四、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过渡: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巧妙地引导孩子改正了错误,呵护了童心,才有了这幅和谐的画面。此时此刻,如果你也走到了树下,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1.课件出示:列宁和男孩一起观赏、喂养三只灰雀的画面。
2.教师总结:因为有爱,小鸟是幸福的;因为有爱,男孩是幸福的;因为有爱,我们大家都是幸福的。只要我们都能学会去爱,那么我们都是幸福的。
设计意图:倾注人文关怀,激发学生情感的渴望,让他们把心里的情感表达出来,不管学生是对列宁说,对小鸟说,还是对男孩说,都离不开“爱”。这一环节通过“爱”这一主线,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由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补充阅读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斗鹅》。
2.引导学生收集、阅读列宁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此环节从例子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积累。
板书设计
灰雀爱
教学反思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
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能抓住语,联系上下问,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3、情感目标: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城实的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一种城市的表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语,联系上下问,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
第 1 页 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2)《灰雀》说课设计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灰雀》讲的是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灰雀之间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文中对灰雀的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
第 2 页 暗线才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通过对话展开和推进。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经推知孩子在撒谎。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耐心、得体而又巧妙的感染、启发,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列宁的做法既到达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伟人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组的第一篇,教学以“感受名人”为主线。在教学资源上,可链接回顾二年级下学期课文中的名人,认识单元导语插图中的名人,引发阅读期待;学文后延伸阅读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有机整合”说目标
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前两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段衔接过渡。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一认5”第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8个字,教材给这8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辅以拼音,便于学生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这8个字都是基本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称,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称。
教学要求:能够正确认识8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认识“戈”、“弓”“矢”
二、说学生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本课的生字很多已认得,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根据拼音来认读生字。一年级学生入学才一个多月,各种行为习惯正在养成当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三、说教法
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认一认”识字“只认不写,整体诵读”的要求,我力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一课的8个新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且当新字在脱离图画及生活中出现时都能熟练认读;同时让他们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识字特点和规律,认一认有一个复现的过程,因此采取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种方式的小游戏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记。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这些入学才一个月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弓、矢”这一教学的难点,我借助实物,通过演示,让学生更好的分辨识记。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新授生字时,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都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在生活中认字这一思想,而且游戏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8个新字时,我分为两步: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带着学,体现老师“导”的作用;轻松易学的就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小朋友。在群体的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究,学会了团结、协作,更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观察图画,认读第一组生字。
三、合作探究,自学第二组生字。
四、整体诵读。
五、游戏巩固。
《认一认5》说课稿2一、说教材
本课共有16个汉字,这16个汉字课本上均配有与其相对应的事物,字义图,便于学生根据图认读汉字。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所以每个汉字均加上了红色的汉语拼音,以便于学生可以运用汉语拼音自学这16个汉字。其中部分是部首字或基本字。
本课的教学可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两组———大说明了分是古代的作战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第二课完成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生字教学,它们都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水果和粮食。这样的安排是把学习拼音和学汉字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减轻学习拼音的负担,同时也把汉字和学生生活经验中所认识的事物连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字义理解为难点,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教学时,先将生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汉字字义,认识该物体,再将生字展示给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生自己拼读,读准翘舌音和三拼音音节,同时,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的音、字义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的其他物品进行类比,以便于同学们真正地理解与掌握。
老师应该创设一定的语境,在说话中巩固识字,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调动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语言,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8个汉字,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动物,珍惜粮食的的思想品德。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师出示上一节课学习的前8个生字。
(二)出示前八个字图片,激趣进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让生仔细观察,说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出示生字,请生试读,师纠正示范,注意读准字音看准音节。
3、对生进行情感教育,要爱护小动物,爱惜粮食。
(三)总结,拓展
1、读八个生字,说说每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爱护小动物,不爱惜粮食的要怎么做?
【《认一认5》说课稿】相关文章:
1.认一认的教案
2.《认一认5》语文教学反思
3.认一认5的教学设计
4.认一认教学反思
5.认一认优秀教案
6.《认一认1》教学反思
7.《认一认4》教学反思
8.《同声旁认一认》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乘法口诀从小到大的顺序,而是直接从中间5的乘法口诀开始学,把它做为学习乘法口诀的开端课,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4、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5、难点: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的优点:思维活跃,热爱新鲜事物,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抱有好奇心。
不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依赖直观性的教具。
应对方法: 将一节课分为多个片段,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小手段,比如观察图片,动手实践,做游戏等;多使用语言或其他方式鼓励学生。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我预设我们班的学生掌握5的口诀比较容易,但是要使学生记熟乘法口诀也还要花较大的力气。《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已有5个5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学生很容易得出几个5相加的和,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加深印象,快速记忆口诀,同时为后面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法
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在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观察主题图)----半扶半放(动手摆放点子图)----放(各类游戏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四、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能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首先利用主题图中一套福娃的图片引入,随后再出现2套、3套、4套、5套共多少个的问题?让学生5个5个地数,激活学生数数的经验。
2、再根据数数的过程请同学们将2个5,3个5等等的得数填空,这样激活学生相同数连加的经验。
设计意图:利用福娃的主题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学生经历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为编制乘法口诀做好准备。
(二)、利用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求
首先让学生求3套福娃共多少个?怎样得出3*5和5* 3的结果呢?我让学生利用乘法意义、手中的点子图,动手摆一摆、数一数、加一加找到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其次再按这样的研究方法计算出1套、2套、4套、5套福娃分别有多少个。学生整理算式。
教师引导问:计算乘法算式时,有的同学要反复看前面连加的结果,有的同学要反复看点子图,如果每次计算乘法都这样做,你们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 借助相同数连加的经验和直观点子图模型,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同时,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需求。
(三)、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规范口诀
1、首先根据3*5=15和5*3=15,请学生大胆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教师收集典型案例板书。我预设几种情况:3个5是15 三五15 三五得15 三五一十五 五三十五
2、组织生交流,重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理解意义。
3、小组比较讨论:哪种更简洁清楚,逐步规范口诀。
4、最后放手学生小组合作,编写其他口诀并汇报成果,师板书。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因此要写汉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创造”乘法口诀,经历由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学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感受口诀的简洁美、规范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提升认识,记忆口诀
首先师让生观察算式和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我预设学生会回答:
1、口诀里都有五
2、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
3、相邻的两句口诀得数间相差5
4、发现五的口诀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其次让学生利用规律快速识记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算式和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五)、分层练习,课后延伸
1、小游戏:对口令。
2、小游戏:送数回家。我特意把最后的算式1+5变红,目的是提醒学生今后注意运算符号。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买4个晶晶用多少钱?看图列式并写出口诀。4、5×6 =(),口诀是(),你能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强化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说板书
板书一目了然,既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体现了学生得出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突破了难点。
七、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和学生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发现口诀的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并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对口令 游 戏 时,不 能 够 很 快 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练习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这 也 提 醒我 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2框的《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对于这堂课的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我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大家做介绍。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四.教法、学法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由于中学生处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本框题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本课在整个法律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框题共有“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第一目:“求助有路”,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目:“敢打官司”,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目:“善于斗争”,主要告诉我们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方法。
二、其次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能力目标(结合教案)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立为: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理由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切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侵害,而面对侵害,常常无所适从。因此,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正确的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成为本框的重点。)
难点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树立敢于斗争意识。(理由是: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树立敢于斗争、敢打官司的意识,就成为本框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同学们更多的去接触课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的方式直观呈现课本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为小芳出主意,给她推荐能够帮助她的机构,使其继续上学?【以漫画的形式展现课文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当学生推荐了一些可以提供的帮助机构以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除了这些机构以外还有哪些机构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呢?)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9页,了解可以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
(三)连连看
(通过学生在课堂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求助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和习题,让学生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想办法求助可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找到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后要让学生明白 :非诉讼手段---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四)、敢打官司
帮小苗出主意,建议她用什么方式讨回公道?(指导学生阅读体会。鼓励学生提出最佳建议)小结:受伤的小苗是通过诉讼手段解决问题的,判决学校赔偿小苗4万多元。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什么是诉讼2.诉讼有哪此类型?3.为什么说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有效、最权威、最正规的手段?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不仅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应受到保护,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诉讼常识,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如果我们采用非诉讼手段不能举得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采用诉讼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它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五)、小小辨论赛
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让学生分组辨论,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勇敢的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对侵权行为有一定的扼制作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用辨论赛的形式来讨论问题,不仅能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煅炼学生的口才和团队配合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
(六)、善于斗争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①假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2、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3、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计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小班幼儿在点数时经常会出现重数、漏数、乱数等手口不一致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他们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而造成的。
小班幼儿的学习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所以此次活动我选用了幼儿平时既熟悉又喜欢的糖果。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设计了以小熊糖果店准备开张的情境为主线,以“按点装糖”、“糖果上架”和“买糖”等游戏情节贯穿其中,将数学内容融进游戏中,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一些场景,选用幼儿熟悉的角色游戏玩具做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感知5以内数量的形成,从而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计数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为:
1.通过游戏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进行按量匹配。
2.能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难点学习根据数量相互对应的关系按量匹配。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感知过4以内的数量、包糖果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糖果若干,架子5个,1-5的点卡、积木、糖果包装纸若干张,篓子人手一个。
四、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活动导入部分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小熊糖果屋”开张这一情景。
2.尝试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学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导入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们复习和巩固1—4的手口一致的点数。
“按点装糖”游戏是为了让孩子们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能跟着老师尝试用手口一致的方式点数1—5以内的数量。
“糖果上架”游戏让孩子们再次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能尝试自己来点数,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认识数字5说课稿,欢迎借鉴!
说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本人设计这节以破译密码为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来认识数字“5”的中班数学活动《破译密码》。
机器猫小叮当是幼儿平时接触较多的卡通形象,也是幼儿较喜欢的一个卡通角色,幼儿对机器猫的认识也是它有许多神奇的宝贝,所以整个活动就以机器猫为幼儿带来了神密的保险箱,请幼儿帮忙打开为主线,通过三个神奇盒子的逐个展示,最终破译了密码,获得了礼物为游戏环节,使幼儿认识了数字5。本活动让幼儿体会到了逐步突破难关的乐趣,不仅学习内容有着循序渐进的关系,整个活动也更加生动有趣,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个活动中,能够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探究精神、主动性、自尊自信、交往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发展,真正让幼儿做到
“玩中学,学中乐”。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初步感受用不同方法来数数,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数。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5的概念。
说教学准备:
1、自制保险箱一个,神奇的盒子3个。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小箩筐和一个大箩筐,若干糖果。
4、机器猫胸饰一个,《机器猫》的主题曲。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机器猫胸饰贴在黑板上)原来是机器猫小叮当。今天它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个难题,这儿有个漂亮的保险箱,里面装着许多好东西,它让我们来想办法打开这个保险箱,可这个保险箱需要用密码打开,而密码藏在了这三个神奇的`盒子里。”(出示箱子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图案和圆点是多少,里面就有数字几)找到数字:1、2、3、4。
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多种数数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双数双数地数;目测。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5、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湾里四小
杨静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本教材第五单元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A部分中的Let`s learn, Let`s play的内容,其中A部分Let`s learn中学生已有对rice, fish,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食物单词,并围绕本课新授单词,穿插一些Activities, 教学内容:Let’s learn,Let’s play 教学目标:
1.句型:Can I have some …, please? Sure.Here you are.2.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3.能够用所学单词和句子在生活情境中运用。
4.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消费者投诉电话。重点:句型:Can I have some …, please? Sure.Here you are.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难点:能够正确读单词vegetable。二.说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媒体演示法、任务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歌曲巩固法等等。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1、鉴于本课词汇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准备通过听、说、认读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
2、同时,多表扬、勤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为了教学的需要,课前先准备好: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食物、饮料的图片。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第一册Unit 5 Let’s sing/A 和本册Unit 5 Let’s learn/A]
3.学生准备一套有关食物、饮料的卡片。
4.单词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讲解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Sing a song
教师放录音[使用本套教材第一册Unit 5, Let’s sing/A部分],师生一起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2.Listen and do
教师发布口令,学生听到之后做出相应的动作。(可借助于学生自己的单词卡)
Pour the water.Smell the coffee.Taste the tea.Show me the milk.Drink the juice.Cut the bread.Make the cake.Eat the hot dog.Show me the hamburger.Smell the chicken.Make the cake.Pass me the French fries.(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让学生说出图上食物和饮料的名称。教师指图,然后越指越快,学生要迅速地说出被指食物和饮料的名称。此项活动也可由学生轮流完成。2.导入新单词。教师与学生进行会话:
T: So many foods and drinks.I like hamburger.Do you like it?
S: Yes, I do./No, I don’t.T: 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
T:OK.Five yuan, please.教师指着图片soup和vegetable问学生:Do you like soup/vegetable?让学生两人一组用。上述句型进行对话。并教读单词soup和vegetable。教学中要特别注意vegetable的发音。3.让学生使用自己的学习卡片,模仿着来做这组对话。(可与Let’s play部分相结合)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rice/ 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OK.Here you are.4.听录音,跟读单词和对话。
5.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单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1.The food and drink game
把食物和饮料的卡片贴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卡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说:“Chicken”。所有的学生必须走向单词卡chicken。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练习完所有单词。2.猜一猜,说一说
让一位学生站在教室前面,将自己喜欢的食品的卡片放在背后,大家猜他喜欢的是哪种食品。猜的学生说:“beef”,如果没猜中,站在前面的学生说:“No.”如果猜中了,站在前面的学生说:“Yes.”猜中的学生站在前面,大家继续猜。3.What is missing ? 把本单元的单词卡片放在地板或桌子上,学生围着卡片坐一圈,以便能看清图片。教师指卡片,让学生说食物或饮料的名称。让学生背对卡片,教师将一张卡片抽出,放在自己背后。学生转过来,观察卡片,说出被抽出卡片的名称。教师向学生展示被抽的卡片,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答案。让学生4—5人为一小组做游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一套卡片放在桌子上,抽出一张,其他学生猜一猜被抽出的卡片。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表演三人短剧。其中两个学生是朋友,他们在食品店中见面,要买食品。另一个人是售货员,在卖东西。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打招呼的话语:Hello, Hi.2.告诉学生,买东西的人要说出他们喜欢的食物,如:I like(ice-cream)。
3.扮演售货员的学生要说:Sure.Here you are.并假装递给他们所要的食物。
4.卖东西的学生要根据每样东西的价签,告诉对方实际的价格。5.买东西的人付钱时可象征性地拍一下对方的手。并要谢谢售货员,引出词组:Thank you.6.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演。
7.让各小组布置自己的情景(如:用课桌当柜台,用卡片代替食品),排练话剧。
8.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短剧。
(五)课外延伸。
师生小结,并讲解有关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
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关联法规:地方法规(2)条 第十二条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第十三条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板书设计: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rice/ 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OK.Here you are.Rice fish be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