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推荐7篇)

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篇1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45-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归纳了1983年-2017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中国定向运动30余年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其演变轨迹和变化规律,为中国定向运动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研究现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定向赛如异军突起,以迅雷之势席卷国内一线城市。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2016)的城市中,有8个城市举办了城市定向赛,直接参赛人数近5万人。城市定向赛的风起云涌之势,昭示着中国定向运动已经进入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并研究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对于中国定向运动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83年-2017年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赛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获取“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相关文献;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官方网站;定向运动相关专著;政府部门相关方针政策等。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沟通方式,先后访谈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许涓,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栗维安,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地图委员会主任张新安,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2017-2020)总裁判长尹昊,就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演变,同上述专家深入交换看法,获得了实践经验和建议。

3.田野调查法

自2010年以来,该文作者曾多次作为裁判员参与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中国定向公开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世界定向排位赛等赛事的执裁工作;曾作为主要技术团队参与第一、二、三届河南坐标城市定向赛的线路设计和执裁工作;作为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运动专项班的教学工作。期间,作者深入定向运动普及推广、赛事运作、教学训练等工作的第一线,较为全面地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文定向运动的概念界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简称IOF)是定向运动在国际上最高的管理机构,1961年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IOF官方网站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为:定向运动是一项兼具体力和智力的运动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按照预定的顺序,快速到访若干个检查点。为了选择最佳的线路,运动员需要仔细判断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线路才可获胜。定向运动的独特性在于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并快速做出决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以上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表述。但是,本文对中国定向运动功能的研究,涉及到定向运动发展的各个层面,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和竞技领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是“大定向”的范畴,即凡是借助地图导航的运动皆可称为定向运动。同时,此处的地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定向地图,既可是定向地图,又可是任何一种其它地图,例如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可以是二维平面图,也可以是卫星图、三维图;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地图,也可以是存在大脑中无形地图。

(二)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1983年3月,在张晓威的组织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广州)参照国际定向运动竞赛办法,在广州白云山进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定向运动的开端。根据社会发展的背景、体育政策、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等特征,可将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上升、快速发展等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及特征

1983年至1991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起步阶段。同世界定向运动的发展相似,中国的定向运动起源于军队系统,军队院校成为推动定向运动发展的先行机构。

本阶段内,全国性的定向组织和指导机构还未成立,定向运动的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多为地方自发组织,尚无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原国家体委开始以举办赛事及培训班的形式推广定向运动,并同国际定向联合会接触,1991年12月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最终成立。起步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1)各级各类定向赛事的涌现成为发展主线

军队院校、各级测绘协会、各级体委及定向协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成三足鼎立之势。军队院校方面仅198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5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在重庆;5月,解放军测绘学院在郑州分别举行定向越野比赛。北京测绘学会、广东省?y绘学会、西藏测绘学会、湖南省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甘肃省测绘学会、南京市测绘学会等各级测绘学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自1985年开始,原国家体委不定期组织区域性、全国性定向运动赛事。

(2)地方性定向运动协会组织开始成立

1985年9月,深圳市定向运动协会成立;1987年2月,桂林市定向运动委员会成立;1990年12月,株洲定向越野运动联合会成立;1991年3月,北京定向运动联合会成立。

(3)定向运动培训班及研讨会初见端倪

1987年4月,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导,湖南省测绘学会参与的“全国定向运动骨干培训班”在长沙举行。1991年6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2.上升阶段及特征

1992年至2007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上升阶段。1992年7月,中国作为正式会员国,加入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这一事件为中国定向运动由起始阶段发展至上升阶段的转折点,中国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上升阶段,中国定向运动发展特征表现为:

(1)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增多

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中国定向协会先后派代表参加了国际定联代表大会;“世界公园定向巡回赛”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2004年,组建中国国家定向队和中国青年定向队,首次参加“世界定向锦标赛”。全国性定向运动管理机构成立,国内定向运动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数量大幅上升,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

1993年,原家体委成立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下设无线电定向运动部,管理全国定向运动项目,此后,1994年9月开始举办“全国定向锦标赛”(北京怀柔),2004年5月开始举办的“全国定向冠军赛”,这两项国家级赛事已成为常规,每年一次。2002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从2002年起实施定向运动裁判员等级制度。

(2)定向运动与旅游行业的显现融合发展,定向赛事的商业化价值受到关注

2002年开始,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苏等地举办的“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

3.快速发展阶段及特征

2008年至今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27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楠溪江”站,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开幕。全能定向这个全新概念开始进入定向领域,它融合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游泳定向、溯溪定向等多种定向形式为一体。国家级全能定向赛事的出现,成为中国定向运动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开端。此阶段的发展特征表现如下。

(1)专业性与大众性定向运动发展并驾齐驱

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为例,其主办的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3项专业性定向运动赛事形成常规性赛事,每年举办;其主办的中国定向公开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等大众性定向赛事同样举办的如火如荼。

(2)定向运动功能逐步多元化

2008年以前,定向运动因其体智结合的项目特点,为教育系统所青睐,促进了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国人更多地关注其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2008年以后,全能定向、亲子定向、情侣定向纷纷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城市定向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举办,定向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得以凸显。2016年,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定向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开花,其政治功能也受到关注。

(3)社会力量成为普及推广定向运动的生力军

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篇2

关键词:高校特色,水上运动,和谐,发展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 体育不仅在提升学生身体、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累积起一种文化底蕴, 为大学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涉海类高校除发挥一般高校的教育功能外, 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这些高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海上工作者, 他们将来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等学科为特色的大学, 在百年办学实践中, 历来坚持“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育人之路, 十分注重将体育工作与学校办学特色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了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的水上运动的重要作用。

一、水产办学特色催发了水上运动的萌生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水产高等学府之一上海海洋大学1912年诞生在长江入海口吴淞, 时为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又俗称吴淞水产学校。以振兴水产业、发展航运业为宗旨的学校办学特色直接催发了水上运动的萌生。由于发展水产教育的需要, 吴淞水产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游泳和端艇技能教学, 始为百年水上运动之发端。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的体育运动尤其水上运动的肇始缘于近代新式教育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与启迪。在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 著名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意在抵御列强侵略, 力图发展振兴民族水产业和航运业, 竭力筹措并创建了吴淞水产学校, 是当时国内设备最完善的水产学校。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 建校初即设“体操”为基础教学内容, 后又规定了游泳是渔捞科学生的必修课, “身体羸弱难望成就者令其退学”。在面积不大的吴淞水产学校校区内, 游泳池、足球场、篮排球场等体育场地及设施一应俱全;再加上学校背靠上海, 濒临长江、黄浦江交汇处, 四周有护校小浜与随塘河相通, 校门朝东径直向前二百米即到黄浦江边, 这都为水上运动的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吴淞水产学校的校舍被日军的战争炮火夷为平地, 部分师生辗转内迁至四川合川 (今重庆合川) 。萌兴而起的水上运动伴随着在炮火中毁于一旦的校舍也陷入了沉寂。抗战胜利后, 在侯朝海、冯立民及其他著名人士的强烈呼吁和竭力筹措下, 1948年我校在上海复兴岛复校, 定名为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后的办学之路极为艰难, 校址几经迁移, 但学生对水上运动的热爱没有消减, 因此学校的水上运动仍然持续发展。借用大夏大学 (现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场地期间, 早期学子们在美丽的丽娃河上荡漾着舢板, 成为那个艰难岁月里最富有诗意的画面, 永远定格在后学们的脑海中。

二、全面发展中水上运动走向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走过了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1952年10月, 经过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在全国进行的院系调整, 鉴于已具备的办学条件, 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组建成独立的本科学院, 被正式批准成立上海水产学院。因学校专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水上运动在五六十年代走向辉煌, 既有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的航海多项运动、游泳运动, 又有赛艇、水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运动, 形成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水上运动教学与训练, 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在五六十年代的全面发展与辉煌同新中国体育运动尤其上海水上运动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1958年前后, 上海市体委按照上海市政府对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要求, 对原华东体训班 (上海市队) 的部分运动项目进行了合理布局和调整, 把市级一线运动队布局到部分体育运动开展较好的高校中去。作为一所具有水上特色的专业院校, 上海水产学院的水上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水上项目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布局过来。在学校和上海市体委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水产学院建成了开展划船训练条件基本完备的赛艇运动训练基地, 并拥有八人艇、四人艇、两人艇、单人艇、皮划艇等多条船只, 在当时的上海市高校中可谓绝无仅有。在60年代初上海水产学院还建成并拥有了自己的正规游泳池, 当时算得上是上海最先进的游泳池之一。游泳教学是渔捞科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渔捞科的学生入学时要测试游泳技能, 未通过者不能就读该专业。学校组织成立的“水上运动训练班”除了进行游泳技能教学外, 还教授学生和教工划船和驾驶技术。特别是“以水上运动为主, 水陆并举”的教学方针提出以后, 学校以水上运动为特色的教学传统及办学理念既已稳步形成。水上教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水上训练条件日渐完备, 有着雄厚实力的水上运动队伍日益壮大, 由此, 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快速发展, 在舢板、赛艇、游泳、水球等项目上走在前列, 取得了今天仍无法望其项背的辉煌战绩。1956年7月, 四名上海水产学院学生代表上海市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航海运动竞赛大会, 获得全国第三名;1957年5月, 上海市全市海军舢板荡浆比赛中上海水产学院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1958年10月, 在武汉举行的赛艇对抗赛上, 由上海水产学院学生参加组成的上海市八人艇运动队以7分11秒4的成绩打破全国记录, 并创下世界最好成绩;1959年2月, 上海市第一次赛艇对抗赛中上海水产学院获得三项第一名, 即男子四人艇2000米、男子八人艇2000米、女子双人艇1000米;1959年6月, 上海水产学院男女赛艇队获市秋运会赛艇比赛男子单人赛艇获得了第一名, 8人艇获得了第二名, 总计总分获得上海市第二名;1959年6月, 在杭州西湖举行的上海、杭州、贵州、山西四省市赛艇对抗赛中, 上海水产学院双人单浆赛艇、四人赛艇均打破了第十六届奥运会记录, 有四十五人次连破三、四次全国记录;全市首次赛艇锦标赛中获得三项第一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队多次参加全国和上海的各级比赛, 屡屡出现摘金夺银的难忘时刻, 创下令人骄傲的辉煌战绩, 成为上海高校中的一朵奇葩。

三、坎坷前行中水上运动延续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 上海水产学院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 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 训练与比赛处于停顿状态。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农业院校不能办在城市, 学校于1972年搬迁至厦门集美办学, 改名为厦门水产学院。全体师生开始了在厦门的学习和生活, 并在集美度过了九个寒暑。在艰难的岁月里, 由于师生对水上运动的热爱, 以及水产教育的特殊需求, 水上运动仍然顽强地延续发展。业余游泳训练和锻炼依然是学生的主要体育活动之一。这一时期学校最为重要的游泳活动就是响应毛泽东“到大江大河中去锻炼”的号召, 参加上海市各项横渡长江的比赛。毛泽东并多次在武汉畅游长江, 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66年7月16日的毛泽东畅游长江, 随之各地纷纷以此为榜样依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游泳、练横渡的空前运动。上海水产学院在体育教研组和校武装部的组织下, 成立了“武装游泳队”, 在学生中广泛选拔队员并进行强化训练。1966~1971年期间, 学校游泳队先后参加了上海市组织的上海至崇明26000米、上海至长兴岛16000米等横渡活动, 并获得了上海市武装部的表彰。厦门办学期间学校基本承继了上海办学的传统, 把游泳作为了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规定游泳课程是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学校通过这项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鼓励学生更好的掌握游泳技能。水上运动虽然在特定时期遭受了很大挫折, 但既使是在极其艰难的办学环境下, 学校仍把游泳作为专业课程来学习。

四、转型发展中水上运动向海洋体育拓展

在各界知名人士和农业部、教育部的关怀与帮助下, 1982年厦门水产学院回迁上海, 由此翻开了学校历史上新的一页。1985年, 经农牧渔业部同意学校易名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并整体搬迁至临港新校区。进入新世纪以来赛艇运动也得到了全面恢复与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来龙舟运动的奋力崛起, 是学校对传统水上运动项目的重要拓展与创新。“人人会游泳”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课教学目标。游泳教师们对游泳课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抓游泳技能教学与训练的同时, 特别重视学生的德、智方面的素质教育, 在逐渐形成团队和优势的基础上组建了校游泳队, 多次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上海水产大学的游泳教学与训练在上海市高校体育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誉, 游泳竞技水平和群体活动也走在上海市高校的前列。1991年上海市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 上海水产大学夺得八枚金牌、七枚银牌和三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2年上海市大学生游泳比赛中, 夺得九枚金牌、九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3年上海市大学生游泳比赛中, 夺得八枚金牌、六枚银牌和六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3年上海市大学生短池游泳比赛中, 夺得四枚金牌、十四枚银牌和六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游泳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使得上海水产大学水上运动在上海市高校中的影响力逐渐恢复。学校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并搬迁至临港新城以来,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上海海洋大学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高水平水上运动队建设工作, “恢复历史传统、重建水上运动”已经成为新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运动的最强音。2006年学校专门召开划船队成立大会, 商讨水上运动发展战略;2009年学校探讨学校水上运动复兴战略, 为龙舟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复建赛艇队以来, 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的赛艇、龙舟比赛:2006年6月, 校新赛艇队参加了上海市首届“港城杯”龙舟公开赛, 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10月, 全国秋季赛艇锦标赛在上海举行, 大学生组比赛获得第三名;2009年5月, 校龙舟队参加第六届中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获得第三名;同年9月, 上海市高校龙舟锦标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5月, 校龙舟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获得一等奖;2012年6月, 为庆祝“世界海洋日”, 学校在滴水湖举办首届“海洋杯”龙舟暨赛艇邀请赛并获龙舟、四人皮艇比赛一等奖, 八人赛艇比赛二等奖……一系列的比赛以及令人瞩目的成绩证明:作为一所拥有水上运动辉煌历史的海洋类高校, 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是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以体现海洋特色的育人理念, 使当今大学生通过水上运动对海洋有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进而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的通识教育, 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强健体魄的海洋人才。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百年发展历程很好地阐释了高校特色与体育运动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 这对我国其他高校的体育教育不无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田静, 肖亚玲.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水运, 2006, (7) .

[2]滕海颖, 陈学德.航海体育[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3]上海水产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上海水产大学校史[M].上海:上海水产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 2002.

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国工会;历程;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90年来中国工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奠基与成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转折与求索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拓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顾并思考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推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工会90年风雨征程回顾

中国工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会反对剥削与压迫、不断赢得胜利的革命史,同时也是中国工会艰苦奋斗、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开拓史。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基与成长。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会运动的开端。1921年8月,我党早期公开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第一次罢工浪潮迅速涌起。1925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其大力推动下,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随着北伐军的北进,中国工人运动高歌猛进,特别是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将大革命中的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解放战争时期,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实现了全国工会和工人运动的团结统一。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城市工作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对于提高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政治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1.2 社會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转折与求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被压迫阶级的群众组织,转变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群众组织,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破坏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工会工作,为确保工会组织与会员群众的法律地位与职责,1950年6月,新中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实施,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53年5月,工会七大召开,大会提出 “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推动了我国工运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工运领袖刘少奇等人在工会理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66年 “文革”爆发后全总停止工作,直至全总八届七次执委会召开,全总系统恢复活动。

1.3 改革开放新时期——开拓与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拨乱反正运动。经过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重建工会组织以及全面推进工会各项工作,工会运动开始走向复兴。

1978年10月,工会九大隆重开幕,工会的拨乱反正展开。1983年工会十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工会系统的拨乱反正基本结束。 1988年10月,工会十一大立足改革全局, 提出了工会工作的四项职能,工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此后从工会十二大到十六大,工会工作以突出维护职能全面展开。2013年10月,工会十六大开幕,大会强调“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工会正以昂扬的斗志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上。

2 中国工会运动的当代启示

从工运历史中获取启示,并将这些启示服务于当代,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1 严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坚持党对中国工会的领导。当前,我国处在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国作为新型大国的崛起势必遭到来自西方大国的压制,其显著表现之一就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利用一切手段宣扬西方价值观,企图搞乱人们的思想,达到遏制我国崛起目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会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不断创造辉煌。所以,中国工会应当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此工会运动方可永葆生机活力。

2.2 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步入新常态的中国应对艰难险阻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中国工会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改善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切实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指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里引领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推动改革,确保工会工作在改革中不断有新突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强依法管会、依法维权,不断提高工会法制化水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号召下认清反腐形势、贯彻“三严三实”,切实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与前提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3 团结亿万职工凝神聚力,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旗帜指引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总十六大提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广泛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因此,中国工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强化改革思维、创新思维,勇涉波涛汹涌、暗流纵横的改革深水区,用劳动和创造托起中国梦,用改革和创新点燃中国梦,使亿万职工“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唯有如此,中国工会方可在新形势下凝神聚力,生机勃勃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运研究所.中国工会读本[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1.

[2]王永玺,袁朝辉.中国工会运动的沧桑辉煌与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3]周新城.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J].求是,2009.13.

党的发展历程 篇4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

一、中国共产党新生期

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队伍更强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29.8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越战争。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

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有多少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是一部成长史,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挫折,仍然能够成长与壮大;是一部发展史,它是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态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高速发展史,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变成“富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它不断发展到现在。我相信,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篇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基本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中国早期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近代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从产生时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罢工的次数日益增多,罢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开始参加规模较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物质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了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包括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最后都失败了。近代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新型的先进的阶级来领导。这个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身上。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世界一般工人阶级的优点外,还具有斗争最坚决最彻底、集中程度高,易于形成强大政治力量、便于和农民结成巩固联盟等本身独特的优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革命、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中国工人阶级有力量、有能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一直苦苦寻找救国之路,诚心诚意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这些“先生”并不希望中国独立富强,他们总是欺负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现实,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黑暗中继续摸索新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学习的目光由西方转向俄国,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在近代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地村人。他在1913年至1916年留学日本期间,就注意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并满怀豪情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是把三大原理联络起来的“一条金线”。同年7月,他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驳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诬蔑,强调对中国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从而维护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会议。但会议拒绝中国正当要求,还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北洋军阀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中国,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强烈愤怒。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工人阶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形成自觉的工人运动,不断提高斗争水平,产生组织起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只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指导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它的伟大作用。因此,一大批先进分子纷纷到工厂、煤矿等地方,调查工人生活,开办工人夜校,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

义,发挥桥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人,知识分子和工人当中都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工作的决议》,决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首先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

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 篇三:党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

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10.——1956.12.)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篇5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歌:初唐,即唐玄宗以前,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南朝宫体诗在诗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唐太宗到上官仪等,无不大写华丽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诗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开了。初唐的诗歌改革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以陈子昂、四杰为代表的一批出身低微的下层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意识到了诗歌创作必须表现真情实感,于是他们提倡“兴寄”、“风骨”,写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感遇》、《在狱咏蝉》、《从军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类情感充沛,动人心魄的作品,从内容上对宫体诗进行了改造或改革。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层诗人则在对诗歌艺术的精雕细刻中,发展并完善了诗歌格律,并最终完成了对诗歌格律的定型,这从形式上发展了宫体诗。所以,初唐没有伟大的诗人,却有杰出的诗歌改革家。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2)他们的诗歌创作还突破了宫廷诗歌狭窄的内容题材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天地。

(3)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父王通,隋朝大儒。叔祖王绩,初唐著名诗人。王勃自幼聪明过人,有“神童”之誉。17岁时对策中第,授朝散郎、沛王府修撰。后沛王与英王(即唐中宗)玩斗鸡游戏,王勃戏作一篇《檄英王鸡》以助战,为高宗所知,认为这不利于王子兄弟友好,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后王勃又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参军,因私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待官府追索紧急时又擅自杀死,以此犯死罪革职。其父王福畤zhì本为雍州司功参军,因受儿子牵连贬谪到南海交阯(在今越南境内)。上元二年(675),王勃渡海到交阯省亲,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10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后出为盈川令。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相传曾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恐不可信,因为他曾为王勃集作序,对王勃诗文备加称美。他现存作品文多诗少,诗多为五律,代表作为《从军行》。

卢照邻(634?-685?),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十多岁时从文字学家曹宪学习文字训诂学和经史,博学善文。20岁时为邓王(高祖第17子李元裕)府曲签,后出为新都(今属四川)县尉,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中。曾拜名医孙思邈为师,求治病之法。后因不堪病痛,自沉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尤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近百首,以《长安古意》最为著名。

骆宾王的生卒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标为619-687,可备一说。他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7岁时有《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被人称为神童。初为道王(高祖李渊第16子李元庆)府椽曹,转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后从军蜀中,历任武功、长安主簿,高宗仪凤三年(678)升为侍御史,但不久下狱,遇赦被释放。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署骆宾王为艺文令,徐敬业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曾为徐敬业起草了著名的骈文《讨武氏檄》,一时朝野震动。后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在兵败混乱中跳水逃亡,后下落不明,一说被杀,一说出家为僧。骆宾王的诗文多有散失,在诗歌方面,他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是他的代表作,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以京城长安上层社会生活为题材,通过繁华景象的描写和奢华生活的渲染,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诗中多用历史人物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骆宾王也擅长写作五律,其代表作品是《在狱咏蝉》。

2.沈宋:如果说刘希夷、张若虚上承卢骆,发展了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那么沈佺期、宋之问就是上承王杨完成了五律,发展了抒情诗。沈宋的主要成就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从建安以后,散文、辞赋和诗歌都走上了骈偶的道路,骈文和赋在南朝已经先后确立了。从沈约创立“四声八病”说之后,诗歌的律化也加快了脚步,经过庾信、上官仪和“四杰”的努力,律体基本上确立了下来,到沈宋就已经完成成熟、定型。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

3.陈子昂:陈子昂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精神,但始终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不平,就是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内容。陈子昂不但有诗歌创作,而且提出了诗歌主张。他明确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高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他从根本上抛弃了齐梁诗风,直接继承建安的传统。他上追建,下开盛唐,一手拉着屈原,一手拉着李白,在六朝的荆棘中踏出一条浪漫主义的大道,通向强烈的政治性、崇高的思想性和爽朗遒动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诗歌境界。

4、其他重要诗人: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一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在隋任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县丞,入唐为大乐丞。后自叹才高位下,弃官还乡,隐居东皋,整天以酒为伴。其诗多牢骚语,虽无太大的思想意义,但诗风朴素无华,洗尽六朝铅华,在初唐诗坛上甚为难得,而且对五言律诗的成熟,也有所贡献。他的名作《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写景如画,冲淡萧散,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

初唐末期,张若虚以一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大家地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同时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也成为千古传送的名作。

【作品阅读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二)盛唐诗歌:盛唐,即唐玄宗至唐代宗时期,这是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时期。盛唐诗人将初唐诗人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改革成果合二为一,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于是诗歌创作大放异彩,涌现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他们不论是写作田园山水,还是描写边塞生活,抑或是表现社会人生,无不穷形尽相,极尽能事,因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以不同的声音合唱出令后世神往的“盛唐之容”—— 一种富有理想、昂扬向上、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范。这些诗人是这个时代的伟大诗人,由于他们站在时代的顶峰上,因而也就成了整个历史的伟大诗人。特别是李白、杜甫更成了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1.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

1.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⑴盛唐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们提供了隐居田园和游览山川的优越的物质条件;

⑵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和大地主统治集团的专权,使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求仕无门,或者从仕途上被排挤出来,而他们又不可能走向人民,因而只好到山水田园中去寻求慰藉;

⑶当时统治阶级对佛、道思想的提倡,造成了当时以隐逸为清高的社会风气。有的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走“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显示其人品的高洁。

⑷从文学本身的原因看,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南朝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为盛唐诗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2.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特点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以描写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已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境界静谧恬淡,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印度佛教大师)。太原祁人。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年轻时就有才名。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后期,啸傲山林,吃斋奉佛。王维诗歌题材相当广阔,主要有政治诗、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音乐,又懂绘画,他首创水墨山水画,务求淡雅、精炼,为破墨山水南派之祖。他还精于书法,善制盆景,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王维生活的前期,思想是积极进取的,尽管在仕途上也遇到了一些措折,但对政治还是充满热情的。在政治上,他主要是依靠张九龄,而张九龄是盛唐开明政治的最后一个代表,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联系在一起,可见他的政治倾向是比较进步的。

王维生活的后期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对政治的热情逐渐消失了,开始过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政局的变化,张九龄罢相后,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朝政非常黑暗,后来又发生安史之乱,对他打击更大;二是其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三是王维31岁时妻子病故,以后30年没有再娶,晚年无子,生活孤独。这些都是他思想消沉的原因。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数量比较多,在他的诗集里占了大半数。而这些山水田园诗多半写在他生活的后期,主要是表现他的隐逸之情,有些诗的情调甚至是虚无冷寂,主要倾向是消极的。

他的山水田园诗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类是田园诗,如《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终南别业》等,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纯朴美好,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一类是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汉江临眺》等,主要是描写山水景物,借景抒情。还有一类就是《辋川集》(20首)中的一些小诗,如《鸟鸣磵》:“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诗主要是描写一种幽冷、寂静的境界,显然是禅宗思想的艺术体现,情调比较低沉。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在家乡隐居读书,后曾入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布衣终生。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生活经历简单,除因求仕到过长安和漫游吴越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襄阳过着平静的隐居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歌题材比较单纯,主要是反映隐居生活和描写旅途的景物风光,思想内容不够丰富。

孟浩然的诗艺术成就很高,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诗占多数,在这些诗中有壮阔的山川景物的描绘,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洞庭风光气势磅礡,格调雄浑。但这样的诗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多。孟浩然最擅长的还是描写山林隐居者的幽居情景。在这类诗中,他善于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刻画景物,于平凡景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居者的孤寂心境或游子的飘泊之感。诗风自然高远、清疏简淡,有时略显冷清。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江上暮景的描写衬托乡愁,疏淡而略显空寂。他的田园诗虽不多,但生活气息却相当浓厚。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隐居的情趣,情调冲淡平和。如《过故人庄》写农村安详简朴的生活气氛,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作品阅读篇目】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王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

2.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产生的原因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创作特别兴盛,可谓作家众多,名篇迭出,以致于形成了一个不小的诗歌流派,这在当时诗坛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⑴当时边境战争十分频繁,唐与周边民族几乎都有冲突,时有战争发生。无论这些战争的性质、胜败如何,频繁的战争本身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

⑵盛唐国力强大,在边塞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而且当时统治者重视边功,唐玄宗锐意用武,竭力用富有刺激性的措施激励、宠幸边将,从而激发了文人士大夫的从军热情,使唐代许多诗人都具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⑶我国边塞诗的创作由来已久,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边塞诗派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表现出安边定远、治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和进取精神。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高岑: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促武。少时贫困,二十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四十岁后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辞去,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高适诗歌的特点是苍劲古朴,雄浑悲壮。有的表现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理想,如《塞下曲》;有的抨击武将的,如《蓟中作》等;有的描写边地风土人情,如《营州歌》;有的揭露军中矛盾和战争的残酷性,如《燕歌行》。尤其是代表作《燕歌行》,既歌颂了士卒勇赴疆场的爱国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又揭露了将帅的无能;既有对苍凉的边塞景物的描写,又有对战争残酷性的鞭挞;既有对征人思妇乡愁闺怨的同情,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的谴责。可谓盛唐边塞生活的一个缩影。

岑参(715-770),少时隐居嵩阳,二十岁至长安献书阙下,以后十年屡次往返于京洛间。天宝八载( 749 )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十载归长安。十三载(754),又随封常清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至德二载入朝任右补阙。后为嘉州刺史,卒于成都。

其边塞诗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描写战争场面,突出战争生活的雄奇豪迈。这类作品多从正面着笔,写军队的声威和将士的英勇。如《轮台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二是表达思乡之情。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常用平易清新的语言,相互映衬的手法,情景交融的境界,传达绵绵思乡之情。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长安。”《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安西馆中思长安》:“乡路渺天外,归期如梦中。”这些都是千古传诵的思乡佳句。

三是描绘边地风光,反映边地习俗。这类诗在其诗中最为奇异绚丽,也最能代表其风格。有的写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如《赵将军歌》;有的写边地的音乐舞蹈,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旋歌》;有的写边地的名胜、古迹、天险,如《题金城临河驿楼》、《登凉州尹台寺》、《题铁门关楼》;有的写边地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热海行》、《走马川行》、《火山云歌》、《天山雪歌》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完全与内地不同的环境气候,民风习俗。这些内容不仅为过去的诗所未写,而且也为“古今传记所不载”。

岑参的边塞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主要风格是雄奇壮丽。一是奇特峭拔,无论是写景、记事、立意、造语,都很奇特,令人惊异。二是豪迈雄壮。例如他的《走马川行》、《轮台歌》等,无不写得激昂高亢,豪迈雄壮,反映出其边塞诗除了“奇”之外,还有“壮”的特色。前人也往往用“壮”、“悲壮”、“雄浑”等词来评价岑参的诗,这都较准确地道出了岑参边塞诗的某些特点。三是色彩瑰丽。岑诗于“奇壮”之中又有俊丽的一面。如他的《白雪歌》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写得明媚奇丽,“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白雪中又写到红旗,红白相映,也构成了一幅奇丽的画面。四是形式上擅长七言歌行。他的七言歌行,句式长短错综,用韵自由灵活,常为前人所称道。

(五)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异同

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一向被并称为“高岑”,但其作品的内容、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互有异同。

⑴从内容上来看,二人都写作边塞诗,但高适多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抨击、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边防政策的弊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岑参的边塞诗多讴歌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还有不少描绘边塞风土人情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⑵从风格上来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以描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岑参的诗歌以歌颂将士勇敢和边地奇异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

⑶从抒情方式来说,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⑷从语言方面说,高适尚质朴,不追求奇字奇句,以醇厚自然感人;岑参尚奇巧,刻意求奇求新,以新奇俊逸动人。

⑸从形式上来说,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严整,对仗工稳;岑诗奔放,句式长短错综。

⑹从创作方法上来说,高适多用写实手法,岑参近乎浪漫主义。

总的来说,二人各具特色。就诗歌的思想价值而言,大抵高适胜于岑参;而从艺术上看,则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有艺术个性方面。

【作品阅读篇目】高适:《燕歌行》、《封丘县》;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王之涣:*《登鹤雀楼》、*《凉州词》;李颀:《古从军行》;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二)、*《出塞》、《闺怨》,崔颢《黄鹤楼》,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初看这首诗的时候,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复醒的悲观心理,相当消极。但透过表面现象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可以看出李白绝不是真正的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但因不能施展而心怀万古愁。这种胸怀大志而遭遇坎坷产生的悲情,产生的愤世嫉俗,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全诗情调昂扬,风格壮美,感情奔放激荡,使人读后受到强烈的感染。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困难的考验。是消极沉沦?还是乐观进取?这取决于个人的处世态度!欣赏李白的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气而磅礴,充满豪迈之气。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为之动容。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瞬”的抱负,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待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取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人化。像《春望》《春夜喜雨》《登高》等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杜甫通过征夫出征、家人送别的凄惨场面与征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代长期的拓边战争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地区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势的深深忧虑。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三)中唐诗文:中唐,即唐代宗至唐文宗时期,这也是唐诗精彩纷呈的时期。“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而衰,国力衰微了,但诗歌并没有衰落。这一时期的优秀诗人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仍不失英雄本色,与盛唐诗人相比也不逊色。因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唐诗歌的成就甚至要超过盛唐。这一时期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派别林立,诗人的个人风格极为突出。从开始时的“大历十才子”,到后来的韩孟诗派,无不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1.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是和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这种新乐府始创于杜甫,中唐时元结和顾况又有所发展,后由白居易定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是由张籍、王建、李绅这些人的创作开始的。张、王以大量新乐府著名于世,李绅写了《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读了以后认为很好,主把其中揭露当时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病最尖锐的十二首,列而各之,写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又在昂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在序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于是新乐府的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到李绅再到元稹再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这类诗歌创始于杜甫,杜甫所作如《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用乐府诗体制描写时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后来元稹、白居易等人发扬了这种精神,同时确立了新乐府的名称。

我国古代的乐府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由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发展到曹操等人的借古题写时事,再变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即事名篇”,因此,杜甫是新乐府的创始者。经元结、顾况的发展,后来在元稹、白居易的大力倡导之下,再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大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有《新乐府》组诗50首,最早提出了新乐府之名。后来,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12类,其最后一类就是新乐府辞。这样,新乐府就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

2.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指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继承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传统,倡导写作新乐府诗以反映民生疾苦讽谕时政的诗歌运动。参加者除元、白外,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这一运动发展了我国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3.新乐府运动兴起的原因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首先,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唤醒了诗人们用诗歌去揭露黑暗、为民请命的强烈愿望。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内则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赋税严重,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外则吐蕃、回纥等外族不断入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这种情况就迫使诗人们不得不正视现实,产生改良政治、变革现实的强烈要求。

其次,元和年间最高统治者曾一度励精图治,给诗人们带来了“中兴”的希望,激起了他们以诗歌促进“中兴”的巨大热情。唐宪宗李纯即位后,曾一度刷新政治,比如察忠纳谏,重用直臣,减轻租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并曾在较短时间内削平部分藩镇,使全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统一。这种短暂的中兴局面,为诗人们改革现实带来了一线希望,鼓舞了诗人们讽谕时政,以诗歌促中心的热情。

第三,唐代大历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抬头,促使进步诗人挺身保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元稹(779—831),字微之,其祖先为鲜卑人,世居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元稹和白居易友善,唱和甚多,世称“元白”。他早年任谏官时,刚直敢谏,不畏权贵,和白居易一样写了很多讽谕诗。他的文学观点也和白居易一致,强调诗歌的政治讽谕作用,推崇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经验,最先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所作乐府诗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如《田家词》揭露官府横暴,反映民生疾苦;《织妇词》描写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估客乐》揭露,投机倒把,谋取暴利。但元稹乐府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远不及白居易。

元稹的《连昌宫词》,揭露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向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并称。七律《遣悲怀》三首,感情真挚,向称悼亡诗之名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平未展眉。”这些诗句,传诵很广。其《离思五首》之四亦很有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爱情诗中的名句。

元稹另有传奇《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元杂剧《西厢记》即取材于此。

元白: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两人最为友善,文学主张、诗歌风格均相近,同是中唐新乐府运动者的倡导者。

元白诗派:指中唐时期以通俗浅切的语言,新乐府的形式,反映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创造了“以俗为美”的艺术境界的一批诗人。这批诗人除元、白外,还有张籍、王建等人。

元和体:指唐元和年间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据元稹《上令狐相公启》,有些人摹仿他们那些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以及流连光景的短诗,当时也被目之为元和体。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

长庆体: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二人作品均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结集,白有《白氏长庆集》,元有《元氏长庆集》,诗歌风格亦接近,故有此称。清初以来,亦往往专指元白偏重于叙事的七言长篇歌行。

元轻白俗: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李肇《唐国史补》:“元和以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于元稹。”此即指元诗“”、白诗“浅切”的一面。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作品阅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轻肥》、《上阳白发人》、《杜陵叟》、*《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张籍:《野老歌》、《节妇吟》;元稹:《田家词》、《织妇词》、《连昌宫词》。

韦应物主要是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他善于通过清淡幽美的山水意象,传达出寂寞幽独和恬淡自适的意绪,形成高雅明净、澄淡精致的独特风格。写得最好的诗是《滁州西涧》。其真朴处浑然天成,能再现陶诗的真趣,以及王孟诗派所追求的那种淡泊宁静的高洁人格,这是他的诗歌高出于其他大历诗人的地方。白居易曾称赞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后世或以陶、韦并称,或以王、孟、韦、柳并称。

刘长卿(约726—约787),字文房,先世湖北宜城人,但他生于洛阳。自幼家境贫寒,矢志苦读,可命运多舛,应举十年不第,大概是在天宝十一年(752)才考中进士。入仕后又因刚直犯上,负谤入狱,两遭贬谪。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刘长卿一生坎坷,悒郁寡欢,所以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调和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极为凄清悲凉。在反映这一时期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方面,刘长卿的诗歌很有代表性。例如《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同病相怜,不胜愁别,伤感得不能再伤感,孤独得不能再孤独。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落寂寞的情调。

刘长卿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曾自许为“五言长城”。他的五绝,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文字省净优美而意境幽远,可弥漫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冷漠孤寂的情调,透露出浓重的衰飒索寞之气。刘长卿诗歌的风格是清冷淡远。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曾五次从军。大约在贞元中,才入朝做官,任中书舍人、右骑常侍,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由于有十多年军族生活的体验,所以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有五六十首,几乎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一。

李益从军的幽州河朔一带,中唐时已为藩镇割据之地,这里的边塞士卒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早已荡然无存。因此,在李益的边塞诗中,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将士的英雄气概的诗篇,如《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但这类诗为数不多。他的边塞诗主要是描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哀怨心情。这些诗已失去盛唐边塞诗乐观豪迈的精神与情调,即使和王昌然《从军行》中描写“边愁”的诗相比,也有凄凉感伤和雄浑悲壮之别。这不仅是诗人彼此风格的不同,也是时代气运使然。

李益的诗以七绝见长,其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韵的和谐宛转,语言的凝练自然,皆与王昌龄接近,所以后人常常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李益的诗最著名的是《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委婉细致地抒写了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意蕴深长,情调感伤。

韩孟诗派

中唐诗坛流派纷呈,除写实尚俗的元白诗派外,还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这一诗派的活动时间是在贞元、元和至长庆的三十多年中,对促进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有重大贡献。下面先解释一下有关韩孟诗派的几个词语。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兴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贾岛、卢仝等人。他们强调“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其诗以深险怪诞为特征,追求新奇,以丑怪为美,崇尚古拙。

韩孟: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和孟郊。唐代赵璘《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孟郊作诗求险求奇,风格与韩愈相近,又多联句之作,工力相敌,故后人论诗多以韩孟并举。

郊寒岛瘦:指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云:“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均以“苦吟”著称,多作穷苦之词,风格清峭瘦硬,故苏轼评之为“郊寒岛瘦”。“寒”指的是二人的诗多写穷愁生活,充满悲苦凄凉的情调;“瘦”是不丰满的意思,指内容狭窄,想象没有起飞,境界迫促。“寒”、“瘦”是对孟郊、贾岛诗作意境美一种形象性的概括。孟郊的诗作,在艺术上刻意追求古拙奇险,征服人心的是一种苦吟的美、奇险的美。其《秋槐》云:“冷露滴梦破,秋风梳骨寒。”本是秋日凉意惊醒了他,他偏说是冷露把他的梦给滴破了,把有形的露水和抽象的梦联系在一起;秋风生寒,他说是凉风如同梳子梳头发那样从他骨肋间梳过,使他寒冷透了。真是苦吟鬼神愁。贾岛炼字炼句,煞费苦心,他曾在诗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后注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居士居》)中的“敲”字,也是经过反复推敲定下来的。传说他为此在路上撞了韩愈的车驾,韩愈也帮他推敲起来。推敲文字,实是调整思想感情,是写作中不可少的工序。但贾岛偏于对一字一句的琢炼,而忽略对诗歌完美意境的创造,因而这位苦吟诗人的诗多有警句而少名篇。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李贺21岁时参加了河南府的乡贡进士考试,由于成绩优异,被推荐到京城参加礼部举行的进士考试。这时一些嫉妒李贺名声的人,便利用社会上讲究避讳的习俗来攻击李贺,说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不当举进士,否则便是大不孝。韩愈虽作《讳辩》为其辩护,指出这种避讳的不合理,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韩愈的辩解虽然很有力,但仍然扭转不了世俗的偏见,李贺最终也未能到礼部应考。这对年轻而有才华的李贺是个很大的打击。从此,他失去了进身的机会,心情一直郁郁寡欢。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求得一官半职,李贺往来于京、洛间,22岁时到京城作太常寺奉礼郎,这是一个具体执行宗庙祭祀赞礼的卑微小官,品阶仅为从九品上。李贺对这一职务自然是很不乐意,25岁时即托疾辞归。他一生体弱多病,心情又不好,27岁时就去世了。李贺现存诗歌241首。他的诗歌的内容主要涉及揭露时弊、感愤不遇、咏仙讽鬼和抒写艳情几个方面,但其中心内容是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现实的不满与厌弃之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古文创作方面,但他在诗歌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在诗歌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李白的白由豪放和杜甫诗的不拘一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传统,独立开拓诗歌的新路,是一位别开生面、勇于创新的诗人。

韩愈的诗风格多样,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抒发政治失意的古诗,一般都写得比较平易晓畅,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他的近体诗风格清峻,意味隽永,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的绝句更写得清新自然,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在诗歌创作上,他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诗歌,现存有800多首,其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有三类,即政治讽刺诗、咏史怀古诗、民歌体小诗。1.政治讽剌诗。他的政治讽刺诗,如《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飞鸢操》、《聚蚊谣》等。他的这类诗歌多采用比兴手法,或者是托讽禽鸟,或者是寄情草木,都表现了对权贵们的讽刺和蔑视,抒发了其革新失败后的满腔激愤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往往寓意深刻,辛辣犀利。⒉咏史怀古诗。刘禹锡经历过重大的政治斗争,因此对于历史上的兴衰变化、各种政治事件,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结合自身的遭遇,联系中唐的各种社会矛盾,写了许多优秀的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的特点是纯用律绝的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深沉。例如《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他的咏史怀古诗常把历史上的故迹与现实景况联系起来,通过描述来寄托感慨,而不作什么议论。他的律绝写得很好,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个人的遭遇。⒊民歌体小诗。刘禹锡居朗州(湖南常德)九年,夔州二年,当地渔歌、山歌流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向民歌学习,写出了许多民歌体的小诗。这类小诗的的特点是活泼清新,自然流畅,既保留了民歌清新爽朗的情调、响亮和谐的节奏与比兴谐音等手法,又比民歌更为凝炼婉转,词采华美。如《竹枝词》都具有民歌的那种清新活泼、流畅婉转的特点。前一首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吸取了民歌双关谐音的表现手法,又进行了新的意境创造,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诵。后一首用“花红易衰”比喻负心郎的薄情,用“水流无限”比喻自己失恋的痛苦,也都形象生动。后来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从刘禹锡“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一句变化而来的。刘禹锡的这类民歌体小诗,由于形式生动活泼,音节响亮和谐,所以在当时就得到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诗歌的数量较少,只存140多首,都是贬谪以后所作。前人评论柳诗,大多以为是继承陶渊明传统,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有些诗常借助山水景象来衬写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襟怀情操,它们往往描绘出清幽奇特的画面。比如《渔翁》: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明朗轻松的调子,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图中有人的活动。看这幅图,不仅使人目睹湘江日出前后景色的变化,还使人看到了一位日夜与青山绿水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渔翁形象。显然,这个形象是诗人理想境界的化身,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写景富于变化,“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画面最美,犹如带音响的电影特写镜头。末句化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辞》),自然妥贴,神韵很足。《江雪》则以江上雪景衬写渔父的高洁。诗中前两句描写出一幅大雪封山、路断行人的酷寒场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勾勒出渔父抗寒斗雪、毅然垂钓的形象,便充分表现出了他不同流俗的志趣和无所畏惧的孤傲精神。

【作品阅读篇目】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韩愈《山石》、《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竹枝词》贾岛《寻隐者不遇》孟郊《游子吟》、《登科后》,柳宗元《江雪》、《渔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四)晚唐诗词文:晚唐,即唐文宗至唐亡,这是唐诗的夕阳期。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正是这一时期诗歌的写照。这个时期没有了理想,只有悲哀,感伤与华艳,构成了这个时期诗歌的主要特色。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也只是天鹅的绝唱。

晚唐诗坛有被称作“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的诗歌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抒情性,但因理想与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的诗作亦充满了感伤的情调。此时诗坛还有皮日休、杜荀鹤、陆龟蒙、罗隐、温庭筠、韦庄等人。晚唐文坛,一批作家直接继承新乐府运动传统,写出了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如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

杜牧的诗歌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诗歌,如《感怀诗》、《郡斋独酌》、《河湟》、《早雁》等。一类是咏史怀古诗,《赤壁》、《登乐游园》、《过华清官三绝句》、《过勤政楼》等,一类是写景抒情诗,如《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等,大多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景以抒发对历史或现实的感慨。

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

1.杜牧的诗歌创作注重思想内容而又不轻视艺术形式,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其诗意蕴深厚、寄慨深沉,艺术上虽不刻意雕琢而能致高远。杜牧的诗歌风格既有俊爽豪宕、峭拔劲健的一面,又有清丽婉曲、含蓄隽永的一面。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

2.杜牧的诗歌语言凝练隽永,立意高远拔俗。在艺术手法上常常是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交融在一起,尤其善于抒情。其诗也常常采用比兴、寄托与暗示、暗喻的手法,给人以寓意含蓄、意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与琢磨。

3.杜牧古体、近体兼擅,且均有佳制,然尤擅七律、七绝。尤其是七绝的咏史怀古和写景抒情诗,倍受后人推崇。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初学古文,19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掏推荐,25岁举进士。次年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牛党的人因此骂他“背恩”。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一、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诗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政治诗,如五古长篇巨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一类是感怀诗,如《安定城楼》、《登乐游原》、《锦瑟》等,多抒写身世之悲、命运之慨。一类是咏史诗,如《隋宫》、《贾生》、《马嵬》、《瑶池》等都是名篇,或借古以讽今,或托古以抒怀。一类是爱情诗,多以“无题”为题,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1.李商隐的诗歌远接诗、骚的比兴艺术,近取杜甫诗律精严和李贺瑰丽奇诡的特点,又融合了阮籍诗歌的旨意遥深和齐梁诗歌的绮丽华艳,形成了深情婉曲、绮丽精工的主体诗风。

2.李商隐的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寄托遥深而措辞婉曲。其诗常常采用比兴、象征、暗示、寓托等手法,形成意蕴深刻而含蓄、情思绵密而邈远的艺术特点,甚至造成扑朔迷离的朦胧意象和曲折复杂的内涵。此外,其诗讲究字句的锤炼,语言精练华美、深曲委婉,音韵和谐,对仗精工。

3.李商隐的诗歌各体均有佳篇,尤工七律和七绝。

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篇6

1 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历程回溯

“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该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西方社会一系列“失范”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众多社会学者的关注。生命历程的研究方法相当多元,其中包含了纵观研究或横面研究,回溯性叙事或未来性叙事,关注个体也关注同期群体。生命历程研究现已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纵观国内生命理论研究的学术动态可以发现,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界已经将生命历程研究的思路、视角和方法运用于社会各界精英的研究,涉及不同人群。其中包括农村中年人的生命历程研究[1]老年人生活历程资料进行分析[2]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探寻女性社区参与的变化研究[3]以及变革时期运动员个人发展问题展开研究[4]。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生命历程的理论视角考察我国社会历史事件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已成为我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理论范式。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该文运用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的回顾性研究作为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社会动因分析的模式。对于这种研究而言,个人讲述是最好的研究起点。在当事者的叙述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生命的内在逻辑。这种方法更加贴近于生活,并能够还原当事者事件发展过程中内在情绪动机。研究选择了广东省S市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地,调查走访了该市20名长期参与大众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其中男性11名,女性9名;调查者均为城市常住居民。研究群体中青年、中年、老年人的比例为7∶7∶6;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谈话记录,结合受访群体的个人生活史讲述,关注重要生活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特殊意义。研究按照体育参与的早期性因素与时间性因素两个标准,将受访残疾人个案研究中的累积性因素分为:“原始累积”和“时间累积”两个部分。前者代表了残疾者生命历程早期参与体育运动的经历,而后者则代表了随着生命历程发展,体育运动对残疾者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将从历史时空入手对不同年龄阶段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环境及经历展开分析,重点澄清这些因素与受访残疾者体育运动参与之间的内在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对于个人的生命发展还是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因素,都被该文归纳为影响残疾者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动因,并以此展开深入阐述。

3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社会动因中的时间性与顺序性因素

3.1 原始性累积:家庭与性别

在残疾人的个体生命历程中,早期的运动经历为其日后体育运动的参与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先赋性经验的积累往往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一种是受到代际间相互关系影响;另一种则是由天生条件呈现的。它们也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下发挥迥然相异的作用。在先原始性积累过程中,残疾者家庭情况和残疾者性别情况是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的关系情况以及家庭的成分情况。而残疾者的性别与文化和制度的结构决定了他们各自所承载的社会期待与责任,由此对于体育参与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3.2 时间性累积:生活事件

随着残疾人生命历程的不断演进而发展出的一系列生活时间会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持续性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叠加。这些生活事件复杂多变,有些是个体性的,有些则是社会性的。例如:不同残疾者的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婚姻经历等。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接受过良好教育者的生命轨迹与未经历过教育者的生命历程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轨迹。而在残疾人的生命历程中还有许多历史的重大事件或是看上去较为细微的事件,都会对残疾人的生命历程以及他们体育运动的参与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4 命历程视域下残疾人体育参与的社会动因分析

现代社会的开发性及包容性为残疾人提供了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同时也满足了残疾人在体育运动中展示自我的精神与情怀。根据生命历程的分析范式通过对受访对象访谈分析,获得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社会动因:(1)“一定时空中的生活”。残疾人个人成长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最主要因素。以生命历程视角研究残疾人运动员个人发展状况,首要遵循“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探寻这些事件与残疾人参与体育行为轨迹的交叉点进而解析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背景对他们的影响。受访的中年残疾人群体经历了社会变革,在变革中不仅表现出对生活物质条件的追求,更加显现出对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2)“相互联系的生活”。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而社会群体都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系后构成的。生活的改变或生命事件的发生对参与者个体发展轨迹都会产生影响。而群体中的人也必然受到他人生命历程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受调查的青少年残疾人参与者的社会关系结构相对稳定,来自于家人、朋友、亲属的鼓励给予了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最大支持。(3)“生活的时间性”。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残疾人群体,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生活质量以及精神质量的较高追求。(4)“个人能动性”。个体的生命轨迹将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两部分影响。参与大众体育的老年人群体虽然在身体上受到生理缺陷的影响,但个人参与运动的主观意愿表现的十分强烈,这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对其人生轨迹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发现,残疾人参与者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体育运动中将寻找到丰厚的精神回报。

5 结语

以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残疾人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动因,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从社会学角度对残疾人体育行为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在残疾人的生命历程中,社会发展、生活相互联系、社会交往等多种因素影响着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参与行为。而残疾人群体也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发挥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成为残疾人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变得更为包容、个人发展更为全面自由,将会有更多坚持生活理想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运动的活动中来,同时体育运动也将使残疾人的生命轨迹发生新变化。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个人访谈等方法以“生命历程”为研究范式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动因将受到生活经历、社会交往、生活时间联系性、个人能动性等方面因素影响。以生命历程为视角对于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动因分析将有助于人们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研究获得一个更为崭新及全面认识。

关键词:生命历程,残疾人,体育运动,社会动因

参考文献

[1]张永军.农村中年人生命历程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3):47-50.

[2]胡微.累积的异质性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年人分化[J].社会,2009(2):1-19.

[3]孔海娥.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1-25.

电子地图的发展历程 篇7

详尽的世界地理信息、厚重的道路交通图集和不方便折叠的地图,这些都是数字技术之前人们出游时遇到的窘境。旅行过程中想找到目的地,绝非易事。而在今天,要完成目的地定位工作,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电子地图开发领域的先驱之一,是Palo Alto研究中心,隶属Xerox公司,他们在1993年首次推出电子版世界地图(Map Viewer)。10年后,OpenStreetMap在伦敦以非商用的形式免费发布,这版世界地图仍然只提供地理数据查询服务。2005年2月,Google推出自己的电子地图,在此之前,这个搜索引擎巨头收购了拥有Keyhole和ZipDash两项关键技术的几家公司,而这些技术构成了Google地图的基础。2007年,Google地图不仅包含了美国各大城市的目的地查询服务,还扩充了一些特殊地点和旅游胜地(即所谓兴趣点)的数据信息。同一时期,Google Traffic发布,直到2011年,德国才可以享受到Google Traffic提供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从2007年10月开始,Google就一直在考虑为美国运输行业提供运输线路规划服务,2012年,这项服务在德国成为现实。然而,在2008年8月,Google为行人提供的道路规划服务就已经实现。

2011年,Google开始搜集室内导航数据,帮助人们在复杂的建筑群内部找到目的地。

2008年,Google发布Android导航App,进一步提升了Google地图的人气,也使得电子地图领域的竞争加剧。2009年6月,微软发布了自己的电子地图,取名Bing Maps。2012年9月,苹果公司把Google地图集成到其iOS操作系统内,放弃了推出苹果地图的努力。

上一篇:用工自查报告下一篇:学习两会工作报告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