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张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1、二(2)班有39名学生。
2小刚跑60米用了8秒。
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
4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四百零五米,是中国第三高塔。
5 八达岭长城全长六千七百千米,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这些数学信息中都有数,前三条信息的数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百以内的数”,后两条信息中的数与前面比,你们觉得怎么样?今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板书:万一内数的认识
二、 新授:
1(出示)小方块 问:有几个小方块 ,接着数。数完10个小方块 ,你知道什么?(板书:10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数方块问:你又知道什么?(板书:十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数方块问:9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数方块问:90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
2(1)以前我们学习过计数单位“个、十、百”,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边说边板书)请同学说说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
(2)同桌合作拨珠子
从1拨到10,拨了多少次?
从10拨到100,拨了多少次?
从100拨到1000,拨了多少次?
从1000拨到10000,拨了多少次?
(3)在拨珠子时,你发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计数单位所一一对应的位置叫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第三位呢? 第四位呢? 第五位呢?
3(1)(出示计数器) 101 问:这是多少?接着数到10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111百十个位上都是1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2)1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3)9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4 3652的组成。
问: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 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呢?个位呢?
三、闯关游戏
1青蛙看海:青蛙要看海,努力在跳台阶,已经跳到298级台阶,后面该跳多少级了?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
2摘苹果
从796摘到805
3运香蕉
一百一百的数,从970数到1150
4摘葡萄
一千一千的数,从9500数到10000
5填一填
八百二十九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四千五百二十七。
4398的千位上是( ),表示( )个( );“3”在( )位上,表示( )个( )
一千里面有( )个百。
6猜一猜
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关键词:情境预设,真实有效,评价客观,理性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日渐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 在感受数学课堂一系列新变化的同时, 我发现, 也有部分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把握, 盲目“跟风”, 追求“时髦”, 致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陷入“哗众取宠”的误区.现撷取一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同分析.
教学片断:《万以内数的认识》
师:生活中的大数用途可大了!同学们知道宇航员杨利伟吗?他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飞行过程中也用到了很多大数.同学们想不想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去看看呢?
生:“ (高兴地喊) 想.”
师: (激动地评价) 你们真棒!
师:“科学家知道同学们也是航天爱好者, 希望你们在参观过程中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将来长大后, 能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时多媒体出示:酒泉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10秒倒计时, 那壮观的场面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 火箭在上升、上升, 突然戛然而止, 火箭没了, 屏幕上闪出了一个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这里有几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数?
生:感到很突然.
让学生数数, 引导学生说出:10个10个数, 10个十是一百, 有100个小正方体.
教师很兴奋地赞扬: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
接着, 教师继续播放课件, 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被高度集中在屏幕上, 不一会火箭又不在了, 屏幕上又闪出一个由10层长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现在有几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数?”
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10个一百是1000.”
师再次夸赞学生:棒极了!老师都不如你想得快!
随后, 教师仍播放飞船飞行画面, 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突然又戛然而止, 屏幕上接连蹦出10个大正方体, 教师又引导学生认识大数八千、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就在断断续续的火箭发射场景和教师夸张的赞誉声中开始进入了学习的主题.
【反思】
一、这样生硬的情境设置真实、有效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 再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追求情境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然而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在本教学案例中, 执教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了飞船发射的教学情境, 而此情境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 不贴近学习内容, 让学生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问题, 纯粹为“情境”而“情境”.
大大小小的正方体为什么会从“神舟五号”飞船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不速之客吗?教学内容与情境脱节, 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 吸引无意注意外, 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 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毫无益处.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力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达到有机统一.于是在教学实践中, 广大教师挖空心思收集生活素材, 非得给“数学”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不可.儿童世界的生活情境对儿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情境,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理念, 本身并没有错, 但我们也不应忽略了“数学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的事实, 数学有“自己的教学体系”, 把不相干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到一起, 实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种乱贴标签的做法只会误导学生.所以, 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 要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 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 从而为有效教学做很好的铺垫.
二、这样过分夸张的评价是否有作秀、偏颇之嫌呢
随着课程实验的全面展开, 评价问题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以积极的评价态度影响学生, 一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另一方面, 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的观念也得到了发展, 而且通过积极的评价, 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由于教师的积极评价多了, 学生的信心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学习的兴趣更浓, 求知欲更旺.而案例中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一番评价, 却并未使我们感到起了多大积极作用.在讲课过程中, 对学生过分赞誉, 左一个“你真聪明”, 右一个“你真棒”, 好端端的数学课搞得如此花哨, 是否有“作秀”之嫌呢?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 一味给予表扬, 对学生而言, 过多的表扬会让他们习以为常, 无动于衷, 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 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 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所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郾在活动与交流中正确迅速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郾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郾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逐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许多数学信息,小朋友不仅要学会听,还要注意发现问题!
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师傅对徒弟说:“我给你们每人写一个数,谁能准确地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谁。”唐僧首先用卡片出示2345。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读道:“二三四五。”
生:(笑)他读错了。
生:大家说说应该怎么读。
生:读数应该从高位读起,这个数应该读作二千三百四十五。
师:唐僧又写出3005(卡片出示)。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三千零零五。”
生:悟空又读错了。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这个数应该读作三千零五。
师:唐僧最后写出第三个数2400(卡片出示)。沙和尚想,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于是就说:“读作二千四百零。”
生:还是不对。数末尾的零不读出来,这个数应该读作二千四百。
师:唐僧叹了口气,说:“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
师:小朋友对万以内数的读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还将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多种活动,建立数感
师: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关于万以内数的信息,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黄河的通航河道长约三千七百九十四千米。
……
师:这些信息可真丰富!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练一练,请每排左边的同学把你收集的信息读给坐在右边的同学听,右边的同学把他读出的数记录下来;坐在右边的同学听完后,把信息中的数读出来,把读法记在自己的作业单上。(同桌交替进行读写活动。)
师:小朋友们读了自己收集的信息,也记录了同桌读出的数。在这个过程中,你想向同桌说什么或给他什么建议,请说一说。
生:我的同桌写得很好。
生:我建议我的同桌写数字时尽量写整齐一点,那样会更好看。
……
师:万以内的数,除了小朋友们收集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小朋友在作业单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三位数。
生:我喜欢的是327,因为我的生日是3月27日。
……
师:我喜欢的三位数是666,谁知道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
生:666由6个百,6个十和6个一组成。
师:你们自己写的三位数是怎么组成的,知道吗?
生:知道。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写的三位数的组成,说得对不对请互相评价。(同桌交替进行活动,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师:666接着往后数五个数,怎么数?
生:667、668、669、670、671。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往前数五个数,怎么数?
生:665、664、663、662、661。
师: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数吗?
生:我会两个两个地数,668、670、672、674、676。
生:我会一百一百地数,766、866、966、1066、1166。
……
师:有的小朋友还想发言,那就是说,数数的方法——
生:很多。
师:谁能用自己喜欢的三位数提一个数数的要求,让大家来数数。
生:我喜欢的三位数是888,大家十个十个地往后数五个数。(同学数数。)
生:我喜欢的三位数是532,大家五个五个地往后数五个数。(同学数数。)
……
师:谁能举个例说一说,666大于几,666又小于几。
生:666大于600,666小于1000。
……
师:一时说得完吗?我们还是用自己写的三位数同桌照这样举例练习,比比大小!(同桌交替进行活动,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师:通过小朋友互说,口头练习数的组成、数数、比大小,请对自己刚才的回答给一个评价。
生:我给自己一个“笑脸”,我觉得自己说得很好。
生:我觉得我说得不流利,一般。
……
师:请小朋友在作业单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四位数,并用刚才的方法独立思考写出这个数的组成;从这个数开始按一定规律往后写五个数,举例比一比大小。(学生独立填写作业单,同桌交流互查互评。)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数简洁又方便,但记数(或计数)方法的发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下。(图片演示。)
师:我们今天用自己收集的数据和喜欢的数进行了活动和练习,大家对万以内数有些什么感受和收获?
生:我知道了数数的方法很多。
……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感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收获真好!如果能运用到生活中那就了不起啦。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解决。请估一估10000颗绿豆用什么装最合适?
生:用袋子去装。
生:用箩筐去装。
……
师:我们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谁的估计最接近实际情况。
(学生把课前每人数好的100颗绿豆依次倒入杯中,每个杯子收集1000颗,教师演示将绿豆一千一千倒入透明的大杯中。)
师:现在倒入了约5000颗绿豆,我们班有62位同学,把剩下的12个小朋友数的绿豆也倒入杯中,够10000颗吗?
生:不够。
师:怎么做才能很快得到约10000颗绿豆呢?
生:我们再接着数,直到数够为止。
生:再准备和这5000颗差不多的一份。(教师演示验证。)
师:这些大约就是一万颗绿豆,想想刚才大家给老师的那些建议,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同学说用小盒子装太小了,有的同学说用箩筐装又太大了。)
师:想一想,如果是一万颗米粒,数量和这些绿豆一样,估一估用这个透明大杯子装能装多少?如果是一万颗这样的水果糖(出示实物)还用这个杯子装合适吗?
四、全课小结(略)。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 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借助于算盘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增强万以内的数的数感,并能正确读写没有0和末尾有0的四位数。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体会万以内的数的数位意义,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具准备:
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
375309420200
2.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3.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图,师问:从图中你知道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这座体育馆内大约能坐七千人”这个信息时,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的数——万以内的数,板书。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提问:七千人到底有多少呢?你能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吗?
小组交流以后指名汇报,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只要有道理都应鼓励。
七千是7个一千,7个一千是多少?你想知道7个一千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吗?请看屏幕,师出示课件。
引导得出:千位上是7,在千位上写7,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读作:七千。你能照样子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吗?课件出示拨好的算盘图。
学生拨好以后问:谁能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这个怎样写呢?指名板演。一起读一读。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集体评价,提醒第2幅图中十位、个位上面没有珠子应写0占位,但不要读出来。
3.教学例6.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集中,按要求在算盘上面拨数。
出示例6的课件。
学生充分拨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边拨边数,充分体会十进制的关系。
接着第(3)小题,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呢?请你们用算盘研究一下。
学生自主探索以后师示范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万。
一万究竟有多少呢?先来看一看这个图。
课件出示:看图,这一堆小方块是由多少板方块合成的?引导学生看出一堆小方块是一千个,那我们看一看一万里面有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一千地数后引导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种数位?引导学生看算盘得出,学习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你能把教材第39页上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反馈决定是引导之下集体拨,还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以内拨一拨。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尝试填写后集体讲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几个千你,我们要数什么样的方格图,几个百呢?引导学生数一数后填写。
4.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后集体评价。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醒学生依据数位从高位往低想,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于算盘进行写数。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
2、通过整理,使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的不同。
学习准备:教学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二、梳理知识
.
读数、写数的复习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出示:
我国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是世界第一大洋。
(1)
读数
师:你能来读一读吗?(学生个别朗读)
说一说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填空:读数时,从
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
,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末尾的0。
(2)写数
师:我们不但要会熟练地读数,还学会了写数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千七百
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
五千
六千零五
二千八百零六
学生独自写完后同桌校对
说说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方法:写数时,从
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
,几百就在百位上
几十就在十位
,几就在个位
;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2、复习数位顺序和数的组成 ①从()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②一个数,它的千位上是9,十位上是5,其他各位上是0,这个数是()。
③5374里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④照样子填数:
7534=(7000)+(500)+(30)+(4)
7504=()+()+()
7054=()+()+()
7005=()+()
练习:
按规律填数:
①3996、3997、3998、()、()
②4700、4800、4900、()、()
③6070、6080、6090、()、()
3、比较数的大小复习
练一练:请你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54、7534、7504、7054、7005
怎样比较大小?
练习:
□里可以最大填什么数?瑱一填。
3□34<3516
XX>□999
6895>689□
75□2>7580
□300<4300
4048>4□08
4、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三、综合练习、教科书第108页第二题。
2、猜数游戏:请学生把答案写在题卡上,然后一起举起来。
(1)一个数千位上和十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是0。
(2)比3999大2的数。
(3)2个千、3个百、2个一组成的数。
(4)比最大的四位数少3的数
(写出来后读一读)
3、请你用0、7、3、1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再读出来。
还能写出多少个四位数,写出来后再读一读,最后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有序思考)
四、总结拓展。
10000这样的较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学会认、读、写较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有一定难度, 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 正向迁移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 学生已经学会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 认识了“个、十、百、千”的数位名称、顺序, 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在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 读写结合, 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 铁路桥长6772米, 让学生读一读, 说说是怎么读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4589, 说说是怎么拨的。”
学生回答后, 师生一起总结出: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上是4就读四千, 百位上是5就读五百, 十位上是8就读八十, 个位上是9就读九。接着, 老师提问:“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学生对照计数器理解了4589是由4个千、5个百、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这时, 抓住时机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这个数, 指名学生板演, 并说明:从高位写起, 千位上写4, 百位上写5, 十位上写8, 个位上写9。
之后, 及时安排巩固练习, 如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 学生把这个数的读法、写法写在纸上, 写完后说说它的组成, 同桌互相交流、订正。
二、逐步抽象, 突破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 (小立方体) ———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 (计数器) ———抽象出数”这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
例4给出一些小立方体, 先让学生初步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 教师再利用课件带着学生数小立方体验证估计数。先是一个一个地数, 一十一十地数, 一百一百地数, 然后问学生, 像4589这样大的数,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来数? (学生意识到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教师用计数器演示, 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出一千, 顺序数到九千时, 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怎么拨?”学生有了满十进一的经验, 就会类推出数到九千时, 再加一千的拨珠方法。计数器的演示, 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 加深对新计数单位“万”的认识, 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万位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及其顺序,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最大的四位数是几? (9999) 数中每个“9”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然后追问:如果这个数再加上1是几?学生回答后, 让他们在计数器上拨珠, 通过连续进位的操作, 充分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复习“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旧知的基础上, 巩固“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的新知。
例5可以根据“提示语”作为读、写、计数器拨珠的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全班订正。
用问题“说说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你能按顺序给它们排一排吗?”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数位顺序表后, 让学生在数位表上用自制数字卡片摆出老师或同学说的数, 进行巩固练习。
三、适当拓展, 培养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0000这个数较大, 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学习素材,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找“大数”, 通过具体的感知和体验,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如, 用“1万有多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实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例如:
A.数大米。让学生课前在家里数好一千颗大米 (带来) , 十个同学一组, 把大米合在一起看看一万颗大米有多少。
B.我们学校有多少人? (1147) 一万人大约有多少? (大约9个我们学校的人数。) 回忆学校升旗仪式时全校学生在操场集队时的情形, 想象9个 (这样的) 学校的学生数, 体验“一万”的大小。
C.国庆大阅兵中, 一个方阵的人数是1000人, 一万人有多少个方阵? (10个方阵)
D.在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 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女子10000米冠军。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 (400米) 跑了多少圈吗? (25圈。)
E.如果每秒数一个数, 连续不停地数, 数到一万,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大约3小时。如果从早上第一节课数起要数到放学前十分钟。)
F.一张纸非常薄, 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 (1米。)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2-07
二年级下册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05-28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07-22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10-08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7-12
万以内数的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01-12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26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