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奖补(通用8篇)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已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通过开展“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筹劳解决。
但是在一些地方,农村“一事一议”还存在不少问题。
个别村干部独断专行,不按议事规则办事,只由少数人甚至个人说了算,随意收取和支付费用。有的村干部由于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导致村内的“一事一议”形成“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乡镇给村里下任务,按“一事一议”最高标准每人平均15元落实到每个农户,由乡镇统一收取、开支,严重违反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使村级议事程序流于形式。
开展“一事一议”,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在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时,应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农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要经到会人员的半数通过才能有效。为了防止“有事不议,无事乱议”等现象的发生,各级税改办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把政策关,加强对农村“一事一议”的监督和指导,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议事程序,真正体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
一、“一事一议”议事会进入议事程序的前提条件
1.有发起人
“一事一议”议事会的发起人即议事会的组织者,召开议事会必须有一名或多名发起人。如宜都市聂家河镇柑子园村第二组24户村民举行的一次“一事一议”议事会,会议的发起人是一名村民。在他的倡导下,两个小时议定了本组自来水工程建设的投工、投资、责任人等7件事,参会村民根据会议形成的决议,各户均等投资、投工,铺设管道1200m,建成了自己的供水工程,82名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议事会发起者的人数和身份在各地情况各异,有的议事会的发起人只有一个,有的是一人倡议,数人支持。发起人中有基层干部,也有群众。但无论发起人多少或身份如何,有一个以上的发起人是“一事一议”议事会进入议事程序的必备条件。
2.群众对所议事项要求强烈
群众有要求是“一事一议”议事会启动的动因。成功的议事会之所以群众参会踊跃,意见统一快,是因为群众对议题有强烈的要求。如前例中的村民多年受无水吃的困扰,对解决饮水困难非常关心,所以群众对这样的议事会积极响应,所有接到通知的农户都按时参加了会议。
3.议事会范围内群众直接受益
“一事一议”议事会的范围无论是大于或者小于行政区,只要属于受益范围,这个范围内的群众很容易形成共识。这是议事会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一事一议”议事会的原则
1.群众自愿
召开“一事一议”议事会,一般是发起人在发出通知时就向各农户说明:愿意参与的就到会,不愿参与的不强求,不加任何强制观点。群众知道不参加会议就不会受益,会仔细考虑发起人通知的内容,自己决定取舍。这种会议虽然属自愿参加,但大多数议事会召开时,被通知的对象会全部参加。
2.权利、义务一致
成功的“一事一议”议事会,参会村民都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这个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想受益就必须投工投资;另一方面,谁不投工、不投资,就不能受益。正是“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把意见一致的农户凝聚在一起,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农户排开在外,这是意见很容易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则也并非使那些当初不同意参会的农户永远不能受益,只要他们同意缴纳议事会确定的投工投资份额,仍然可以加入到受益体中。
3.公平负担
在义务分摊方面,农户投入一般实行“按受益户均等”或“按受益人均等”分摊。有些地方因条件特殊,议事会上也作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条款。
三、“一事一议”的基本特征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采用“一事一议”形式后,不仅议事会在召开的形式上与过去行政决定分配义务工的方式有区别,所议事项的内容也有自身的特点。
1.“一事一议”与行政决定在形式上的区别
(1)体现群众意见程度不同
“一事一议”是群众自愿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行政决定是以村、组等组织机构的意见为主。虽然村、组也代表着群众的意见,但“一事一议”的代表性表现得更直接。
(2)形成决议的方式不同
“一事一议”形成决议须在参加议事的全体受益群众中通过,而行政决定是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多数群众中通过或在群众代表中通过即可。
(3)组织者不同
“一事一议”会议有基层干部组织的,也有普通群众发起的;而行政决定只能由行政组织作出。
2.“一事一议”议定事项的特点
(1)用工采用货币决算
“一事一议”中出现的“货币决算”与过去农村摊派义务工中出现的“以资代劳”在形式上虽然相似,都用货币表示人工的价值量,但它们在体现农民的意志方面有本质区别。
(2)小规模格局
“小规模”是指受益范围在村以内的小型建设项目。“一事一议”要遵循群众自愿原则,以群众直接受益为前提,如果规模太大,群众受益不均衡或受益不直接的程度也大,就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从调查情况看,成功的议事会讨论的议题多数是村以下的小型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小规模仍是其基本格局。
(3)工程权属共有
“一事一议”议事会对他们所建工程的权属一般都用这样的表述:建成的工程归投资的农户所有,各户份额均等。这一表述表明:这种财产属于共有财产。但村民对这种财产行使所有权的方式与村民对公共财产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有三点不同。第一,所有权人有特定的对象,而一般公共财产的所有者没有特定对象,只要村民户口属于这个行政区,哪怕是新搬迁来的农户,都可以享受所有者的权利。第二,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份额可以转让。如农户搬迁时,可以将自己份额有偿转让他人。第三,具有排他性,即未投资的农户不能享受权利。但这种财产有一点与公共财产相似,即所占份额不能退出,因为使用中的财产不能分割。
(4)议定事项只具有一定约束性
一事一议”议定的事项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这种约束性不同于行政决定的约束性,它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靠受益群众互相信任、互相监督和限制受益来实现,不带惩罚性。而行政决定由于形成的机制不同,一般须采用行政、经济等一系列手段来维持正常实施,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惩罚性。
(5)议事内容广泛
“一事一议”议定的事项不只是投工问题,它所涉及的事项包括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成功的“一事一议”议事会所讨论的内容通常包括投工、投资、占地、原材料、工程负责人人选和建设管理等。但这种广泛性与行政决定的广泛性不同,它只限于基本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事项。而行政决定包括权限范围内所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
四、“一事一议”议事会的程序
“一事一议”议事会通常要经过如下程序。
①发起人从群众的意见中梳理出群众要求最强烈、范围最广、投资投工额度与当地村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议题。
②发起人到有一定影响力的村民中征求意见,听取这些人的意见和反映,以便在议事会上能首先获得这部分人的支持。
③发起人将需要交议事会讨论的事项(如建设内容、投工投资数额、工程建设负责人、建设时间、建设管理及建成后的工程运行管理等)整理成条,以备提交会议讨论时做到有条不紊。
④发起人将会议的目的、地点、时间、通知到各受益农户。
⑤议事会讨论的事项一般用“同意”或“不同意”表示各户意见。当议定的事项比较简单时,不用文字记载,靠村民相互之间的信任自觉执行。复杂的事项形成决议后参会人要签名确认,然后按决议执行。
这些程序完成后,将议定的事项交会议推荐的负责人执行。
五、几点启示
“一事一议”打破了一些传统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应用这种形式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观念、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必须做到与“一事一议”的特点和规律相适应。
①组织“一事一议”议事会,要树立按受益范围开展工作的新思维,不能把传统的按行政区域开展工作的模式作为固定模式。若按传统的以所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来召集“一事一议”会议,群众利益可能不完全一致,结果是议而不决,难于形成一致意见。
②“一事一议”议题,要从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中产生,不可强加主观意见。“一事一议”这种形式的出发点就是要尊重群众意见。因此,对“一事一议”的议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那些多数人关心、受益范围大、群众要求强烈的事项,应当作为重要议题组织受益群众讨论。
③基层干部既要当好发起人角色,也要注重支持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发起人。村、组干部本身就是群众推荐或选举出来的代表,应当率先介入“一事一议”议事会,积极地做好组织和发起工作。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发起人也应当受到重视,他们提出的议题来源于群众,有很强的代表性,绝不能因他们是自发产生的就撒手不管,应当正确引导,对合理的议题应当积极支持。
④基层干部要主动帮助群众做好协调工作。“一事一议”议定的事项涉及的问题很多,有些工作并不是群众自己能解决的。如占地问题、跨行政区域的横向联系问题,必须靠干部去解决。干部要根据“一事一议”的基本特点,对议定事项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及时地进行协调解决。
⑤要善于对“一事一议”进行引导。政府支持和项目资金投入是对群众开展“一事一议”的重要支持。现实中,农民有许多想做的事因为投资太大而不能做。一旦有经济支持,可以迅速调动农民积极性,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所以,要善于把各项政府投入和项目支持与“一事一议”结合起来,应用这些有利因素去促进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投入的资金也能为人民办更多的事。
目前,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较明显的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公共品供给量和结构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较低,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失业发展的瓶颈, 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形成。2000年起, 我国全面推行农村财政支出和税费改革,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出, 特别是增加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投入。并且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村级的供给决策机制由原来的“自上而下”变成了村民民主决定的“自下而上”式的供给方式——“一事一议”。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上级的转移支付;二是村级需要的公共开支;三是村级公共事业建设, 但是“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往往出现“事难议, 议难决, 决难行”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中央下发了《农业部关于积极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并率先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由此,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耦合在一起, 增加了公共品建设的资金渠道, 提高了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在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供给制度提出的前提下, 完善现有供给制度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来研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主要因素对该制度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机理
1.1 制度运行中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体, 他们分别是政府、村民集体组织、村民。其中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 村民是制度的需求者, 而村民集体组织则是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制度运行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政府。首先, 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是制度的供给者, 政府将原“一事一议”制度与“财政奖补制度”相结合, 实现二者的耦合。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但是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而是设计与自发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政府是为了更有效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 改变原已经存在“一事一议”制度, 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其次, 政府不只是制度的供给者, 他也参与到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当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中时, 政府一方面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 另一方面给予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是因为公共品存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致使其存在正的外部性, 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 无法将公共品的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财政补贴来实现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一定程度上实现正外部性内部化。对行政村和村民给予奖励是为了起到激励作用: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村民奖励是为了鼓励村民提出其对公共品的需求并积极参与项目的建设。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奖励一方面可以鼓励村集体组织积极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所在村供给公共品, 而不是认为那是村民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其他行政村效仿这种制度并积极的运用这项制度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问题。这是为了解决原“一事一议”制度的“事难议”问题。
村民。首先, 村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者, 也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需求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一方面是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的需求, “财政奖补制度”的引入使原“一事一议”制度无法实现公共品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得以实现, 这样就可以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村民对公共品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 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为自己供给公共品, 可以真正的实现公共品的供给满足村民的需求, 解决了农村公共品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其次, 村民也是公共品项目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中项目建设不是政府全部出资出劳, 也不是村民全部出资出劳, 而是各占一部分。村民出资出劳可以使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的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属于村民集体所有, 这样就使这些“公共物品”变成了“俱乐部物品”, 这样就使这些项目具有了排他性, 减少了“搭便车”的出现, 这就进一步的促进村民建设和维护这些项目。另外, 村民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监督者。村民参加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流程中, 并监督各个流程的运行。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资金使用, 这使资金使用透明化, 基本杜绝了“寻租”行为。另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质量安全, 基本杜绝了原来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偷工减料”等现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他是政府制定的制度实施的代理机构, 另一方面他又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代理人, 代表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建设农村公共品。正是因为其具有这种双重角色, 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要能真正实施政府的制度安排, 当制度创新使原制度可以为其带来的利益受损时, 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增加, 可能会出现部分村民集体组织不实施新的制度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一方面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 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集体组织也是收益者, 同样可以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其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能真正代表村民的集体利益有效的组织项目的建设。集体组织是村民选举出来的, 但他们并不一定能代表村民的利益。一方面是由于村民选举过程中由于不重视或其他原因并没有真正能代表其利益的组织,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委托——代理机制中存在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加强村民对集体组织的监督或促使集体组织的利用与村民的利益趋于一致。
其他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公共品项目的投资也不能忽视, 因为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一是其他社会团体的投资可以为解决项目资金欠缺的问题, 加快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二是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可以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带来新方式, 并且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发展思路。三是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会带来新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能获取其自身利益, 参与的各社会团体也会加入到对项目的监督中来, 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项目透明的、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要求政府、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努力吸引其他社会团体加入到农村公共品项目建设中来。
各主体的运行机制可以总结为:政府供给制度, 村民与村民集体组织实行, 政府、村民、其他社会团体出资出劳建设, 村民、其他社会团体监督, 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村民共同使用和维护。
1.2 投入环节与基本方式
村民出资出劳。对村民筹资筹劳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制度, 明确筹资筹劳的范围, 确定议事议程并且制定出合理的筹资筹劳上限控制标准。筹集的资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和上级审计。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多数农民同意的事就办, 不同意的就不办;决不能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经批准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 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在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上登记, 并由村民委员会分发到户, 予以公布。村民委员会不得擅自立项或者提高标准, 向农民筹资筹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表达与其出资出劳的自愿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 需要在完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民主议事”原则的基础上, 解决资金的筹集问题。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奖补资金的申报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 由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并汇总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确定奖补项目。中央根据试点范围和工作进度拨付奖补资金, 省级财政部门接到中央奖补资金后, 按照省级审定的奖补资金申请汇总表, 连同省级奖补资金, 拨付到县, 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管理, 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奖补。政府奖补资金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决算“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科目中反映。乡镇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奖补资金明细表, 直接发放给该项目筹资筹劳的议事主体。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2 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介绍“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这三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2.1 “委托—代理机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委托—代理机制”是指村民委托村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其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其生产、管理、维护公共品。首先, 在“代理人”的选举上就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农村内部利益集团 (如宗族势力) 的存在可能会在“一事一议”中达成临时性的联盟来左右公共决策, 最后得到一个低效率的“多数人暴政”的均衡。二是农村流动人口过大, 一方面参与人数不一定到法定数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事一议”的实施。更重要的一方面, 农村大多数青壮年流向城市, “精英阶层”的流失致使项目带头人的质量的下降, 决策能力的下降。其次, 当公选出“代理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后, “代理人”不一定能代表“委托人”——村民的利益有效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村民供给公共品。有可能出现“委托人”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村民的利益。村干部的选举结果受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很大, 这样就造成村干部更重视乡镇政府分派的任务, 而对村民的利益不太重视。当这种双重角色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村干部往往会倾向于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一方。
2.2意识形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首先是村民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习惯于服从基层干部发号施令。参与积极性较低, 即使有需求也不一定表达出来。还存在决策随大流, 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主议事与决策变成了“少数人的意见”。还有许多农民错误的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民做的事情。因此, 固然是“一事一议”通过了, 形成了决议, 由于思想上的抵触情绪, 而不积极交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是基层干部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基层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 还存在部分基层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导致村民产生逆反心理。还有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一事一议”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 自己过多干预会造成群众的反感。一些干部群众甚至把这种不作为、不谋事的反常现象看作是正常的事。再加上多数县乡级财政属于“吃饭”财政,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国家投资, 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基层干部对“一事一议”思考的少, 研究的少, 参与的少。
2.3其他制度安排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制度结构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是彼此相互依存的, 正如刘易斯所说的那样“一旦制度开始变迁, 他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 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 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得协调一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来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相同方向的变迁, 即发生一种连锁效应。
首先是农村税费改革引起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村提留”, 农村公共品供给失去了原来的资金来源, 就引起供给制度由原来的政府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一事一议”的政府主导供给。但由于“一事一议”制度缺乏效率, 又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耦合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其次, 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制度时又要求为之服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也要有所调整。不能是原来那样发号施令的组织, 应转变为正在为了满足村民需求, 代表村民利益的为村民服务的组织。还要求村集体组织在管理项目时更加的透明、民主, 接受村民的监督。另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健全农村财政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财政管理机制。如果只是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强制性作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而不去调整、改变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 无法实现新的制度与原制度有效耦合, 将无法有效实现新制度应有的作用。
3 政策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一个民主的管理制度,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基层民主自治体制, 这项制度中的民主就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引入, 也要求完善目前的财政政策以符合制度的需求。
第一, 要完善村干部的选举制度。一方面使村干部能真正代表村集体的利益, 对村民负责;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的执行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要改变原来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和培养选拔机制。干部考核绩效应更加重视干部为村集体的贡献程度。这样可以提高村干部为村集体争取建设公共设施的积极性, 为村民负责。
第二, 要建立一个能充分表达村民意愿的机制。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 首先就要有一个村民可以表达其意愿的机制。村集体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接受村民意见的部门或负责人, 并建立多种有效的渠道使村民能便捷、方便、无所顾及的反映其意愿和建议。
第三, 为了鼓励和提高村民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 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应该组织村民学习中央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向村民宣传《村委会组织法》等文件, 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基层民主的认识。同时, 也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对基层民主的认识, 并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实行、促进基层民主的建设。
第四, 还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保证村干部能正真的代表村民集体的利益, 还应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各项目的选取、议论、决策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 项目质量安全程度都应该透明化, 设立一个与此项目无利益关系的部门 (如财政部门) 专门负责监督管理, 并定期向村民公布各项事物的情况。若村民发现、提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应能及时解决。
第五, 健全财政管理体制。首先, 从宏观上看, 由于农业的收益率相对较低, 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一种长期稳定持续的农村公共品财政投入机制, 而不是分区域、分时段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其次, 要明确的划分县、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明晰财政收入的归属, 避免财权与事权的混合出现“寻租”、“腐败”等行为。另外, 针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财务的管理, 要加大对其监管力度,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项目中的资金, 应独立设账, 加强对资金使用预算、资金筹集、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及其各项开支的审核。设立独立的理财小组, 实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上级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摘要:主要通过分析现行村级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各主体运行机理和资金投入机制来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等主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运行机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William Arthur Lewis.The theory of ecomomic growth, London[M].George Allen&Urwin, 1955:146.
[2]李郁芳.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品的边界匹配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 2011, (2) .
一是奖补力度要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深受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如2012年黑龙江省厅批复了讷河市的14个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到年底全部完成项目计划,总投入1382万元,其中上级财政奖补958万元、村级组织自筹424万元。看到农村新变化,群众都赞不绝口,纷纷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及时雨”,是新农村建设的“加油站”,公益事业的“助推器”。
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还存在着面窄量小的问题,导致一些村屯不能如其所愿,如期开展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另外,讷河市的村型相对较大,一些村由于受里程和资金的限制,所修道路是“长不到头、宽不到边”,出现了“断头路”和“羊肠道”以及“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状况。建议从增大覆盖面和增大投入量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二是项目审批要提前。讷河市地处高寒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期较短,一般情况下,5-10月份为工程建设的最佳时期。但由于项目批复相对滞后,致使项目村心中没底,出现了等待观望的思想,影响了工程的开工建设。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最好在一季度对项目进行提前审批并下达到县,以确保项目建设的及早实施。
三是资金下达要及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上限控制,所筹资金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当前乡村经济十分窘迫的情况下,村集体无力拿出一定数目的钱来兴办公益事业,如果上级财政奖补资金不能及时下达,势必影响公益事业建设进度。因此,建议项目批复后及时下达财政奖补资金,进而推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同时,也可尽量避免乡村举债。
(黑龙江省讷河市财政局张笑石供稿)
责任编辑:宗宇翔
——干杉乡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思考
长沙县干杉乡财政所
钟国
丑娟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在农村公益事业和基层民主建设中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维护和发展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杠杆和有效平台。“一事一议”项目主要是指村内道路、村内小型水利建设、粗糙年内公共环卫设施、村内公共绿化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本文主要从干杉乡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个环节的主要做法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推进,干杉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乡长任常务组长,农办、财政所、各项目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筹备、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为了加强项目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我乡特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主管财经副乡长和财政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核与拨付等工作,严格做到领导重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各村也推选了一名财政专项资金形象监管员,每个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同时根据各级文件精神,结合干杉乡实际情况,制定了《长沙县干杉乡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对财政补助性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乡村基本支出经费监管、保障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使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方向明确,有章可循。
(二)组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财政支农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工作,我乡通过悬挂横幅、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讲透政策,让群众知晓奖补政策实惠多,受益广,调动群众筹资筹劳,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积极性,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奖补工作有效开展
我乡严把民主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审批、筹资筹劳、项目施工、项目验收、资金申请、项目公示等关口,不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机制,规范村级申请,严格乡初审
工作流程,突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力求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有效开展。
1、“事前四议”,激发群众热情
“一事一议”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工作中,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项目建设确定之前,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督促村党支部全面掌握村里急需待办的事项和问题,并在村党支部会中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初步提出项目建设意见和方案。并经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商议、审议,修订完善意见和方案,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我乡拟通过“事前四议”,强化议事程序,调动民主参与议事决策、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做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
2、规范管理,严格项目申报程序。
为保证项目安排的科学性、规范性,我乡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一事一议项目申报工作,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考察,签署书面意见或建议,对申报不实的,将拒绝签署意见,并向县财政局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如2011年4月,我乡新建村申报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村级公路硬化工程项目,财政所根据村级申报情况,组织召开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断头路硬化筹资筹劳会议,主要对项目申报条件、规划
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村情实际、是否符合奖补政策要求等进行讨论审议。对项目实施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办、项目村委会成员、项目负责人到项目实地进行现场勘查,同角度拍照,签署意见,严格按要求向县财政局报送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村级公路硬化工程项目申报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3、两次公示,确保项目公开透明。
我乡认真落实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规范运行。项目实施前,乡财政所将项目的有关信息资料如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数量、筹资筹劳方案、村民议事过程等情况在公示栏进行
书、影像等资料,由审批领导小组集体审批后方可使用,确保资料真实、有效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真正投入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并且我们从专项资金的来源、用途分项分类等方面建立了准确的专项资金台账,明确专人负责专项资金的信息传递及专项资金台账登记等工作,随时掌握专项资金的到位、审批、使用、结余等动态情况,有效地杜绝了项目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把好专项资金使用关,提高了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率。
5、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进度与质量。
项目开工建设期间,我乡财政所、农办会同县财政局和县农办深入项目实施地,加强现场巡视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资金管理、工作流程等进行综合督查,检查是否按照批复的地点和建设内容使用项目资金,实时了解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各村财政专项资金形象监管员根据巡查抽查情况,认真填写《长沙县干杉乡项目建设资金监管记录表》,及时向乡财政所反馈工程施工情况。项目竣工后,乡财政所积极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和决算,防止半截工程或豆腐渣工程,并签署工程施工意见,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6、资料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资料管理制度,将公示内容、项目奖补申请、竣工验收报告
等相关原始材料都进行归档,明确专人进行资料整理与保管,档案资料管理有序,规范完整,长期保存,非经规定程序,非经财政所长批准,不得私自借用财务档案。
二、干杉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近两年来的努力,我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2011年12月12日,我乡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个,涉及干杉乡8个村一个社区的村级道路硬化、农田水利、农村环境治理等公益项目。项目总投资271.59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45.47万元,村民筹资筹劳资金38.84万元,农民受益人数达28945人。两年内实施道路硬化总长4.5公里,改善农田水利设施5处,购买农村环卫垃圾桶7377余个,修建农村垃圾池1000余个,等等。通过这些惠民项目的建设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杠杆带动作用。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奖补资金实质上只占了整个项目预算的小部分,通过财政奖补资金,有效地吸引了村集体投资以及社会捐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例如2010年车马村一事一议公路建设——黄叶坝组公路硬
化项目360000元,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0000元,拉动了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和村集体投入等共计260000元(村民筹资23100元,村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236900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仅占整个项目资金总额的27.7%,而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和村集体投入占到项目资金总额的72.3%,财政奖补资金有效发挥了带动作用。
三是进一步调整和改善了基层干群关系。一方面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中,在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村干部积极带领我乡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把精力和时间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加快农业生产发展上来,村干部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后,我乡农民群众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充分调动了他们关心公益事业、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怀,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是民主议事,提高了村民民主管理能力。在确定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项目议事、筹资、建设与维护。建什么、怎么建,都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由村民民主决策,确保每项工程都真正解民忧、合民意,建成老百姓用户的民心工程,大大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三、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推行,积极地引导了广大农民群众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热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条件,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的经济。但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究并加以解决。
一是资金额较小,需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由于农村一事一议涉及村组道路、农田水利等资金量、需求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仅靠一事一议的资金难以完成工程项目。因此,对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可以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相结合,把财政奖补资金和支农项目等资金进行整合,共同完成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思想认识不统一,筹资筹劳难度大。虽然乡政府及各村都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但是由于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认识不够,认为筹资筹劳是增加自己的负担,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应由国家承担。且部分村民多从自己本家的利益出发,对自己家有利的事就赞成,否则就反对,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是否有利于本村的长远发展。同时,多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位老弱妇幼等群体,一事一议筹劳比较困难。乡政府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群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强他们的全局意识和法制观念,让群众了解“一事一议”不是加重
他们的负担,而是通过“一事一议”这个渠道,切实办好农村公益事业。
三是乡镇人员专业技术不足,项目监管难度大。目前乡政府不具备工程项目方面的专业技术业务知识,项目巡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具体实施进度尤其是工程质量很难进行专业判断,导致项目过程中督查巡查流于形式,失去项目监管的实际意义。应加强乡、村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在县财政局、县农办的指导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积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两年来工作成效显著,建成了一批农村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村级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机制,解决问题,进一步发挥财政奖补作用,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绥阳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做法、成效和启示
2009年,绥阳县被列入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对此,绥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乡镇党政和村支两委精心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绥阳县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一线后一村”的原则,坚持群众自愿前提下的“议字当头,两委决定,县乡审批,部门指导,群众建设”的基本程序,注重“破解农村难题,示范感召效应,构建农村和谐”的实施效果,强有力推进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4月,全县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92个,总投资7395万元,其中社会捐赠、捆绑整合资金30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67.25万个,折资1345万元,财政奖补资金3050万元。同时制定完成了2010——2019年十年总体规划,共规划项目9275个,规划项目总投资233716.96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明确职责,构建良好的工作格局。绥阳县坚持县委、县政府统揽试点工作全局,制定全县试点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县财政足额配套项目资金,为试点工作提供后勤保障。乡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试点工作负总责。县综改办是试点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责,在项目争取、规划制定、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工程验收等环节上下功夫。县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局着力规范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受益群众的民主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事例宣传。水利、交通、建设、文体、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负责指导项目编制,加强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管。村支两委履行“项目业主”职责,召集群众“议”好项目,决定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现场监管,组织后续管护。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自主建设、自主管护。从而构建了“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两委主导,群众主办”的工作格局,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制定建设规划。试点工作坚持规划先行。针对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县情实际,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基本原则制定项目布局规划。具体以S207沿线的蒲场镇、风华镇、洋川镇、大路槽乡、旺草镇、温泉镇等“一线”为重点,安排建设项目144个,分布42个村,财政奖补资金2455万元;其他9个乡镇各选择一个村开展试点,共安排项目48个,财政奖补资金595万元。
(三)群众自主,议字当头,严格工作程序。坚持“议字当头,两委决定,部门指导,县乡审批,群众建设”的工作程序,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运行规则。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劳动力组织等等,都通过村民大会充分酝酿、讨论决定。在此基础上,村支两委充分论证,作出决定,报业务部门审查后经县乡领导小组审批执行。村组接到立项批复后再议,组建民主管理委员会,分设物资管理组(员)、质量安全监督组(员)、矛盾协调处理组等民主管理机构,明确投工投劳、以资抵劳、占地调整等事项,村支两委审查批准后实施,由受益群众在业务部门指导下自主建设、自主管护。与此同时,县乡村三级还制定了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物质管理、伤亡救助、后续管护等制度和办法,为规范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和管护提供保障。
(四)权力下移,夯实基层,提高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项目搭台,党政唱戏”的理念,认真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在试点工作中,村支两委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组织村民议、组织村民建。项目该不该建、该怎么建,村支两委起决定性作用。村民不议或者议不好的不建,村支两委不同意的不建。二是与解决突出矛盾相结合。在安排项目时,把解决国防厂矿搬迁带来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大而引发上访事件的村和因无钱办事而导致村支两委软弱的村作为重点,着力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三是与产业建设相结合。在风华镇、蒲场镇、洋川镇等订单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安排一批机耕道、引水渠、联户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为蔬菜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奠定良好基础,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三、工作成效
(一)群众说: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改善民生。2009年,全县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共实施交通类项目176个,修建通组公路274.02公里,其中硬化134.62公里;硬化连户路27.66公里。实施水利类项目7个,修建水池243立方米,沟渠760米,管道510米,30KV电力提灌站1个。实施环境类项目11个,修建排污沟3870米,垃圾池1034平方米,花池104个,安装路灯31盏。实施文体类项目7个,硬化文体活动场所5062平方米。项目覆盖62个行政村,392个村民组,受益群众17.69万人。项目区群众迈出家门就站在试点工作的成果上,分享着试点工作政策带来的实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诠释了改善民生的丰富内涵。
第二,群众说:村支两委不再“打白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实施,村支两委具有绝对的决定权。所有实施的项目全部都经过村支两委审查同意,可以说他们是村级发改委,管投资、管项目。因此,他们有权办事、有钱办事,说话含金量高,办事实力强,已经成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靠山”和主心骨,在群众中的可信度不断提升,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在悄无声息中更加牢固。
第三、群众说:我们说了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坚持群众讨论决定。哪些事情最需要、最迫切,村支两委召集村民大会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表决时,一人一票,没有特权。议好了就干,议不好就不干,群众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和管护的主体。通过这种形式,村民之间不但拥有了交流、亲近的平台,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而且人人都在不断增强主人意识、参与意识,基层民主进程在悄无声息中加快。
第四,村干部说: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们有了新平台。农村税费改革后,群众与党委、政府失去了“税费”这个联系的重要纽带,你不找我、我不找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村干部组织村民议项目、建项目,群众找村干部要项目、要资金,试点工作为干群沟通交流搭建了新平台,党群、干群关系在悄无声息中更加密切。
第五,村干部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终于有了新办法。近年来,绥阳境内的3531、3409、3532等国防厂矿相继搬迁,其所在地的风华镇风华村、蒲场镇七九村及其周边群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维护失去了投资主体,加之财政困难而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使这些地方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恶化,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实施试点工作后,镇村干部多次召集群众讨论,引导群众正确面对国防厂矿搬迁的客观实际,宣传财政奖补政策实惠,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调动群众建设积极性。通过努力,实施道路、饮水项目5个,受益群众3万人。郑场镇底坝村的杨村组和竹林阁组,上世纪80年代因土地调整未达成协议而导致兴修引水渠和通组公路双双搁置。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启动后,底坝村村支两委组织两组开展了八次大会商议,进行近20次个别沟通,最终达成协议,完成引水渠和公路修建。通过不断探索,一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途径在悄无声息中初现端倪。
第六,乡镇干部说:我们的群众工作水平大大提高。不少乡镇干部说:就像搞农村税改,要开群众会、要群众认可。我们要去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全程参与、全程帮助。这个过程,我们学会了怎么和群众交流、怎么和群众拉关系、怎么和群众交朋友。通过试点工作,一批干部特别是一批乡镇年轻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增强。
四、几点启示
(一)必须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和谐剂和减压阀。一方面,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农村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社会矛盾的燃点在降低。另一方面,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缺乏切入点、着力点和有效抓手,基层党委、政府感到束手无策。县委、县政府坚持“项目搭台,党政唱戏”,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搭建了宽广舞台,各级各部门竞相登台献艺,好戏连台。
(二)投资方向好是确保试点工作成功的基础。所有的建设项目都是通过群众议出来的、举手或者签字决定的。群众议出来的项目,自然是他们最需要、最关心、最直接的项目;这种投资他们最欢迎、最拥护;这种建设他们最支持、最主动,从而为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办事方法好是确保试点工作成功的保障。在试点工作中,从形式看,“议”字是一种方法;从过程看,“议”字是基础、是前提,群众的事情群众作主、群众说了算;从结果看,“议”字凝心聚力,和睦邻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深层次看,“议”字加快民主建设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试点工作中,“议”字解决了项目实施主体、管护主体、群众积极性和建设效果等问题。
财政奖补工作十三项制度
一、办公室工作职责及部门联系机制
二、联络员制度
三、预算分析和执行制度(预决算)
四、资金管理制度
五、项目管理制度
六、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制度
七、信访接待制度
八、档案管理制度
九、考核评价制度
十、村民议事制度
十一、筹资筹劳制度
十二、公开公示制度
十三、监督检查制度
办公室工作职责及部门联系机制
一、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拟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
2、对乡镇申报的项目,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进行审核及论证审批;
3、开展监督检查;
4、组织质量检测、工程价格预决算、项目验收等;
5、进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开展工作考评;
6、对上级财政下拨和县级配套的奖补资金,一事一议筹资、捐资赞助、村集体投入等项目资金进行使用和管理;
7、进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清算;
8、承担领导交办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其他事项。
二、部门联系机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综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村(社区)级组织负责村民议事、筹资筹劳、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监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综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项目的审批、监管,县奖补办负责日常监督管理,联系各部门做好工作。建立联络员网络,健全联络员制度,发挥联络员上传下达、桥梁纽带和协调服务作用,有效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联络员制度
一、建立联络员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加强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形成上下沟通顺畅,相互组织协调的良好工作局面。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各成员单位、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每单位应指定一名联络员,并报县一事一议奖补办备案。
三、联络员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更换。联络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调整、补充并上报备案。
四、联络员负有以下职责和义务:一是上报本单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度、工作动态、活动事项、工作经验、工作成效以及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等信息。下达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会议及文件精神;二是做好日常工作联络与协调;三是协助开展辖区内工作统计和调研,积极提供有关信息、数据和资料,当好参谋;四是对村民议事、筹资筹劳、招投标、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五是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疏导并及时上报,化解矛盾等。
五、各单位联络员每月至少报送一则工作信息,阶段性工作及时上报。上报信息及采用情况定期统计通报。
六、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识联络员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为信息联络员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联络员的“宣传”、“纽带”、“参谋”、“疏导”、“监督”、“协调”作用。
七、开展评选“优秀联络员”活动,对“优秀联络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将联络员工作情况纳入乡镇工作考评。
预算分析和执行制度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约束机制,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的有机结合,开展绩效评价。
二、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项目建设事前有预算,竣工有决算。
三、预算执行分析定期报告。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的原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强化风险预警分析报告,对支付风险以及预算执行与计划偏差较大等突出问题,快速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
四、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检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适时通报收支执行情况。乡镇每月以报表形式及时上报项目进展和预算执行情况,对进度缓慢的乡镇主动约谈,并限期改正。
五、及时报批,加快支出进度。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申请审批拨付项目资金。
资金管理制度
一、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村民筹资、以资代劳、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赞助等资金,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共同构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县财政局专户管理,群众自筹、以资代劳、捐资赞助、村集体投入等资金乡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专人管理。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实时拨付给施工单位。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乡镇报账制、直接拨付制、质量保证金制。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开工建设,按项目资金总额的50%直接拨付给施工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40%项目资金,质量保证期满工程质量无问题拨付10%质量保证金。
项目管理制度
一、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筹,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
二、乡镇、经济开发区应按照程序,编制项目建设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选取。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管理制度。村级负责组织村民议事、筹资筹劳,提出项目申请。乡镇对村级申报项目的合规性、真实性、可行性等进行初审,并汇总上报县综改办审核批复。项目批复前均要履行“四察看”程序。
四、批复的项目应于十五日内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项目概算50万元以下的,由乡镇集体产权交易及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标;单项或打捆项目概算在50万元以上的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要求的桥梁、路灯等建设项目,以乡镇为单位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
五、已招标项目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期间,村级组织负责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县奖补办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实行报验制度。
六、每年从项目中抽取不低于10%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县级复验、资金审计、项目资金拨付的依据。
七、项目建成后,遵循村级初验、乡镇验收、第三方复验的程序,逐级组织验收。
八、村级应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资金和责任,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坚持阳光操作,实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示内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项目概况、工程预算、村民议事、筹资筹劳、项目招投标、项目验收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形式:固定公开栏、会议、办事大厅、阳光村务网等。
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制度
一、信息监管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数据录入和维护及时、全面、准确,与实际工作基本保持同步。
二、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基本信息:乡村基本信息、申报项目信息、项目实施管理(招投标、工程进度)、项目验收、项目管护、项目监督、资金兑付等。
三、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信息数据录入前,应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文字、图表、音像等),进行认真审核,审核无误方可录入。数据录入应于工作开展十日内完成。
四、县综改办定期察看乡镇数据录入情况,对乡镇录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审核或维护;
五、县综改办定期检查并通报乡镇信息数据录入情况,对录入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的单位进行督办。
六、信息监管系统建设情况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
档案管理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档案,是指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等资料。
二、要切实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定专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系统和安全。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资料包括如下内容:
(一)、综合工作资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文件、会议、宣传培训、工作规划计划与总结、项目建设申请及批复、工作进度报表、监督检查、考核考评等资料。
(二)、项目档案资料:项目申报审批表、项目规划图、拟建方案、村民议事记录、筹资筹劳等项目申报审批资料;,项目资金申请表、村级筹资缴款单、中标通知书、合同、审计报告、税票等资金拨付资料;项目验收、竣工决算、验收报告等项目验收资料;项目的内容、工程预算、资金来源、筹资筹劳方案、招投标标结果、项目实施情况、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验收情况等公示资料;项目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及标示牌等图片资料。
四、综合工作资料应装订成册,分类归档,便于检索查询;项目档案资料应“一项一档”,分编号存档,规范管理。
五、严格档案查询借阅手续,查阅档案需经负责人签字。建立查阅登记簿,做好档案查询、借阅和利用登记。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档案永久保存,不得随意销毁。
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县综改办每年都要对乡镇、经济开发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表彰先进,推进工作。
二、考核评价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考核评价以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省、市、县下发的有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管理办法及有关工作要求等为依据;
四、考核评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察看现场等方式进行,平时工作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综合确定考评得分。
五、考核评价主要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培训、筹资筹劳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工作成效、工作保障、档案管理、遵纪守法、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以及工作创新等。
六、考核评价采取百分制,对考核评价先进的单位予以奖励。
信访制度
一、信访工作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
二、信访工作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接待、受理、登记:接待要热情、记录要祥细,反映问题属其他部门办理的,应向来访者说明情况,引导来电来访者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同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2、调查处理:需调查核实的事项要及时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3、督办催办:对由领导转批的信访事项,应及时督查催办,并将办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
4、报结。查处结果要及时向信访人作出回复。对于上级批转要求上报结果和重要的信访问题,形成专题报告经领导同意后上报。
三、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纪律和工作保密制度,不得扩散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保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信访工作档案,按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加强档案管理。
项目工程管护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管护应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并行,村为主体、政府主导,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的原则。鼓励以“市场取向,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实行“以钱养事”、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管护新办法,加强工程管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使用。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的管护主体是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县、乡镇负责设施管护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三、按照保障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发挥长期效益的要求,依据国家和省有关工程管护标准,采取群众管护、承包管护、社会管护、市场管护等方式进行管护。
四、实行财政投入、经营收入、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赞助、村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村级公益设施管护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管护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五、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管护经费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分村专户核算。县财政投入的管护资金实行“项目制”管理。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一、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用于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属于明确规定由各级财政支出的项目,以及偿还债务、企业亏损、村务管理等所需费用和劳务,不得列入筹资筹劳的范围。
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应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
三、根据受益主体,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为建制村,也可为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筹资的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筹劳的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中的劳动力。
四、需要村民出资出劳的项目、数额及减免等事项,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或者经村民会议授权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五、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应遵循村民议定、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向村民筹资筹劳的事项、标准、数额必须按规定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并发到户。收取资金应向出资人出具农民负担专用收据,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坚持公开公示制度,筹资筹劳初步方案、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筹资筹劳情况、资金使用与项目资金决算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七、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切实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对村民出资、出劳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八、乡镇农经部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使用范围、村民议事、筹资筹劳程序、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程监督。
九、对违反“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引发的严重群体事件或恶性案件的责任人,将按照政策和文件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行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示内容: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由村民代表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建成后,村级要将投入建设的筹资金额、项目资金(实物)的安排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示项目的时间、方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一事一议议事、筹集、管理、使用、项目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等各环节均应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式方式可以将一事一议需公示的内容在镇、村固定公示栏或群众经常聚焦场所利用广播、电视等进行公示。
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对公示的内容有疑问的,可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县、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领导小组等部门反映投诉。
一、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会计核算
2004年财政部发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制度的实施, 推动了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该制度规定, 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生产、公益事业, 按一事一议的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以及村民自愿以资代劳的资金, 通过“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于一事一议筹资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时, 借记“内部往来”科目, 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收到村民交来的一事一议专项筹资时, 借记“现金”等科目, 贷记“内部往来”科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 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需要安装或建造固定资产的,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资产完工后,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同时, 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 在项目支出发生时,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项目完成后按使用一事一议资金金额, 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同时, 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一事一议资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一事一议资金的结余, 借方余额反映超支。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村民筹劳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或赞助的会计核算方法, 笔者认为, 村民筹劳是一种劳务投入, 将增加所投入项目的资产价值, 同时也将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 同样, 社会各界捐赠或赞助也将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 因此, 在使用村民“一事一议”筹劳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时, 应按当地正常劳务价格标准作价,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建成完工后,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收到社会各界捐赠或赞助的资产时, 应计入公积公益金, 接受捐赠或赞助的固定资产, 应按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及相关税费计价,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接受捐赠或赞助现金时, 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接受捐赠或赞助水泥、钢筋等材料时, 借记“原材料”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一事一议资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应按所议项目内容设置“街道硬化”、“集中供水”等明细科目, 进行明细核算。同时, 为了完整、直观地反映该村民筹资的筹集、使用及结余情况, 还要另设备查账簿对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实行“材财乡管”的乡镇, 乡镇财政所或农经站应分村记账, 没有实行“材财乡管”的乡镇,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设置专账核算。
二、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会计核算
由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新制度, 相关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现在还没有规定。笔者认为, 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应通过“补助收入”科目进行核算, 同时, 应设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二级科目, 按奖补具体项目, 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农改[2008]2号) 规定, 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 包括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 归村集体所有, 因此, 上级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也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
在具体实施中,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又分为先建后补和先补后建两种形式。有的地方实行县级报账制, 但其本质仍是先建后补。在先建后补 (报账制) 方式下, 在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务时, 会产生短期负债, 应借记“原材料”、“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记“应付款”等科目。待收到上级财政奖补资金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补助收入”科目。偿还项目负债时, 借记“应付款”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借记“补助收入”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在先补后建方式下, 待收到上级财政奖补资金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补助收入”科目, 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务时, 借记“原材料”、“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借记“补助收入”科目, 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在先建后补 (报账制) 方式下, “补助收入”科目期末一般不会产生贷方余额, 在先补后建方式下, “补助收入”科目期末有可能产生贷方余额, 这时, 年终应将“补助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收益”科目的贷方, 结转后“补助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例]张一村拟硬化一条1000米的街道, 计划投资15万元, 按人均20元的标准向村民筹资7.5万元, 按人均4个工日筹劳1000个工日, 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7.5万元。
(1) 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
(2) 收到村民筹资时
以上两个分录也可合并为一个分录
(3) 用现金购买材料5万元
使用材料时
(4) 投入1000个筹劳工日, 当地劳务价格为40元/工日
(5) 用银行存款支付宏光筑路队工程款2.5万元, 尚欠工程款7.5万元
(6) 县级报账后, 收到上级财政奖补7.5万元
(7) 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欠款7.5万元
(8) 项目完工验收
(9) 同时结转一事一议资金、补助收入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村级筹资筹劳和上级财政奖补资金量, 制定项目建设方案, 做好项目预算, 统筹使用资金和劳务, 尽量作到物尽其用。如果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某一项目完工后仍有余款, 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 可以退还给农户, 也可转用村内其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项目。对项目完工后资金不足的, 可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垫付, 待下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时补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08-1
1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情况
1.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舒兰市委、市政府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高度重视,乡镇党委、政府措施得当,职责明确,把它做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抓,村级组织申报项目积极,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主管市领导为组长,市组织部、宣传部、市综改办、市监察、财政、农业、交通、建设、水利、林业、卫生、环保、发改、广电、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此同时,市乡局级还抽调人力,层层包保,落实工作责任人,自上而下,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两年来,市财政还落实6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必要的经费保运转。
1.2 多措并举,强化引导
舒兰市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首先从宣传教育入手。两年来,市广电局先后10次宣传报道了全市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培训、项目建设和验收现场等有关情况。同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等也进行了重点宣传。宣传面达到了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市综改办还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对市、乡、村相关人员开展了培训,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发放政策手册300余册。通过宣传发动,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参与和投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边规划,一边议事,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
1.3 把握政策,规范操作
为准确把握政策,舒兰市印发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筹资筹劳对象、标准、程序和财政奖补政策等方面规程;还制定了《舒兰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2011-2015年发展规划》,建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库。确保了全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1.4 严把项目验收关,确保工作效果
项目验收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舒兰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综改办牵头,会同市财政、农业、城建、林业、水利、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在每年的10-11月份寻各乡村报批的项目,按照《检查验收方案》的要求逐乡、逐村、逐项进行检查验收。
2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议事难组织
按照规定,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一事一议,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但是,目前农民外出劳务人数较多,就舒兰全市农村而言,11.5万农户,21.3万个劳动力,每年外出劳务的约13.7万个(含季节性从事劳务的劳动力),占64.3%。因此,召开会议议事很难组织,也很难达到半数以上。
2.2 资金难筹集
按照目前筹资标准,符合筹资标准的农民每人每年筹资限额为20元,且最多不得超过2年即40元。但多数农民也是不愿意交,很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建设。
2.3 筹劳难落实
按照规定,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筹劳标准为15个工日,每个工日为20元人民币。2010—2011年,舒兰市在582个议事项目中,共筹劳15.7万个,但是农民实际出劳不足5万个,仅占32%。其原因是,一些工程项目如修路、修桥等多数靠机械或靠专业队从事,很难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都参与劳务。而且,要以资代劳,还得农民自愿,在很大程度上使筹劳成为虚筹。
2.4 验收标准难把握
舒兰市对项目验收虽然制定了方案,规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但是由于项目较多,且涉及面较大,有些项目如修农田砂石路等,在验收时,对其投工、投料量很难准确把握,容易导致虚报工程量,骗取国家奖补资金的现象发生。
3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一事一议
每年的春节后、春耕前,也就是在每年的3月份,既是农闲季节,又是农民相对集中时期,因此,有公益事业项目的村、组,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和议事程序,适时组织开展一事一议,把每年所要办的公益事业项目全部敲定。
3.2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资金到位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筹资筹劳较难,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启发引导农民自觉、自愿筹资筹劳。为确保筹资到位,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否出台从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做为一事一议项目筹资筹劳(以资代劳)所用的相关政策。同时,积极探索整合有关涉农专项资金办法,集中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3.3 严格把握政策,确保规范操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一定要认真把握,精心组织,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尤其对筹资筹劳对象、标准、程序、管理,以及财政奖补范围、比例、奖补工作程序、资金管理等都要严格把握坚持阳光操作,防止出现偏差,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此外,对项目验收工作要高度重视,要组织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对项目逐村、逐项验收,特别对每个项目的真实性、项目工程质量和预决算报告等都要严格查验,防止出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套取或骗取国家奖补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奖补】推荐阅读:
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问卷调查07-09
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验收报告11-28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07-16
区财政局年度财政管理工作总结06-04
那拉提镇财政所财政工作汇报材料06-10
试论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07-14
“财政局 党员发展计划”财政工作计划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