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的反义词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承认的反义词(精选8篇)

承认的反义词 篇1

读音:chéng rèn

注音:ㄔㄥ@ ㄖㄣA

近义词: 招供 招认 认可 供认

反义词: 否认 抵赖

基本解释:

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

承认错误

当局承认他的重要贡献

承认新国家

相关汉字:

承认

基本解释

(1).辨识认定。《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 钟离牧 ]少爰居 永兴 ,躬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 牧 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其后 袁州 人 李夷宾 上言,请别加誊录。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时潜踪在外,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

(2).认识,相识。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与妻子作生辰,更和着这几个弟兄识认,把一杯酒同乐太平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闻 洛阳 刘元普 仗义E财,名传天下,不论识认不识认,但是以情相求,无有不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沉百五》:“ 洪 往谕降, 百五 故作不识认。”

承风希旨的意思,承:迎合;希:揣摩;风:风向;旨:意旨。指关于揣摩迎合上司的意向。

承受是什么意思,接受,承担

承受损失的主要部分

支承或经受[重量或压力]

水坝不能承受这沉重的浪头

继承

承受遗产

承星履草的意思和发音,详细解释词语解释chéng xīng lǚ cǎo ㄔㄥ@ ㄒㄧㄥ ㄌㄩˇ ㄘㄠˇ

承星履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承前启后的意思及读音,详细解释词语解释chéng qián qǐ hòu ㄔㄥ@ ㄑㄧㄢ@ ㄑㄧˇ ㄏㄡA

承前启后(承前启后)

犹承上起下。《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十一>》:“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的肩上。”

承搭的意思和发音,基本解释

亦作“ 承塌 ”。应承。 元 张可久 《齐天乐过红衫儿・湖上书所见》曲:“可怜咱,肯承搭,羞弄香罗帕。”

承志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

(1).迎合意旨。《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 南朝 梁 刘孝绰 《司空安成康王碑铭》:“ 卜商 有问,是谓色难;承志望颜,在公斯易。”

(2).继承大志。《韩诗外传》卷十:“故 大王 、太伯 、王季 ,可谓见始知终而承志矣。”

短语造句:

他承认他的罪行

承认...是(好东西)

轻蔑的拒绝或不承认

不承认选举结果的真实性

他承认他说了错话。

学生们不承认抄袭试卷。

自己承认的酒鬼、说谎的人、窃贼等.

应该承认他的论据中有逻辑性

1974年,葡萄牙承认几内亚比绍。

我承认他身上有种强有力的优点。

承认的反义词 篇2

一、学科内部的同行承认———忠诚

一个学科最先获得的承认来自本学科的从业者,即学科认同。所谓学科认同,即同行相互认同为同行。学科史上,一个学科的创立一般都由一些学科英雄和一系列经典文本所共同组成。在学科开创者做出开创之举后,追随者相互认同为同行至关重要。一旦学科的追随者之间互不认同,创立新学科的冲动便很可能迅速夭折。一个学科成功创立的标志或一个学科得到学科共同体内部承认的标志,就是在学科英雄的持续努力下,由学科经典文本所展示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建构在实践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或强烈的社会反响,以至于能够引起本学科从业者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者对它的忠诚与追随,甚至是偶像崇拜,并逐渐产生学科认同感,相互认同为同行,或以此标示自己的学科身份。“物理学家的办公室墙上常常挂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罗伯特·奥本海姆(Robert Oppenheiner)等伟人的画像;社会学家尽管也尊敬爱因斯坦和奥本海姆,但宁可崇敬马克斯·韦伯(Max Webber)和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画像表示严格和认真,鞭策后来者追随奠定观点和标准的先驱们。”[2]87一个学科成功创立以后,学科英雄的感召对于情感认同虽然仍很重要,但学科后继者对于本学科的认同将主要通过学科人才培养计划来实现而不再是主要依靠学科创始人的个人魅力。科学共同体中,虽然每一个学科的学者都会渴望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普遍承认,但学科内的同行承认无疑是一个学科学者获得学科外部承认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归根结底,一个学科的学者主要还是和本学科内的学者相互交往。如果没有学科内部同行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对于本学科的忠诚就谈不上学科外部的学术尊重和社会重视。一个分裂的学科,无法形成共同体,也就无法得到任何形式的承认,科学共同体虽然存在,但不可能统一。“一个科学,多种学科”[3]是客观现实,学者在科学共同体中很难得到普遍承认。“科学家通过对特殊专业的积累贡献逐渐得到了声望,实际上在相同大学的其他领域和分支学科领域内可能仍然不为人知。”[4]110与科学共同体相比,学科共同体则比较统一和自足。在学科共同体的内部,不但同行认同学科而且学科也可以为同行提供相互的认同。实践中,每个学科共同体的内部都有一个无形学院,这个无形学院虽然是非正式的、无结构的,但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不受文化传统的约束。同一学科的学者即便相距万里、相隔百年仍不妨碍精神的交流、思想的启迪和学术的借鉴。

作为学科内部情感承认的一种形式,学者对于学科的忠诚受很多因素影响。一种情况是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科规训技术与学科文化的共同作用,使得学科从业者会高度认同本学科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技术,学科和相应的系科成为学科从业者的家。此时学者对于学科的忠诚或爱是为了在精神上能够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对于其所研究的对象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由于这种路径依赖的存在,对于一个学者而言,换一所大学容易,但换一个学科却会非常困难。此时学者对学科的认同与其说是一种忠诚倒不如说是出于利益考量后的依附。但无论是主动的忠诚还是被动的依附,学者对于本学科的承认都是一种“爱”,即“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正是由于学科共同体内部学科忠诚或者爱的存在,学科才能成为一个共同体,学科才能成其为学科。一个学科如果失去了学科从业者的忠诚,很快就会分崩离析。因此为了防止学科共同体的分裂,凝聚学科向心力,使本学科尽快得到同行之间的相互承认,库恩的“范式”理论有时会被滥用到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在库恩的研究中,“范式”原本是科学或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类似研究纲领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范式”可能反映了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但是“和波普尔的连续的猜测和反驳的模式一样,库恩的范式和反常的模式也符合研究过程的某些特征,但是没有包括引导科学家从事具体研究或把具体研究成果作为有效的来接受的所有思考”[4]144。科学共同体中那些被承认的学科可能都有清晰的“范式”,但反过来绝不是说一个学科只要构建出了逻辑清晰的“范式”或学科理论体系就一定能够得到学科共同体内部的承认。道理虽然如此,但在学科制度化的实践中,情况几乎总是这样:“似乎每一个学科都趋向于拥有一个不同的科学‘模型’,而这个模型正是根据该学科所感兴趣的那些独有的特征构造出来的。”[4]6除了对“范式”的模仿之外,使本学科内部相互认同的另一途径就是:将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本学科的理论原型,以“科学”作为吸引学科同行相互认同的“诱饵”。但事实上,由于这种做法明显忽视了学科间的差异,不但不能达到学科同行相互认同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学科制度与学科理智的分裂。心理学的学科认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心理学的学科认同中,有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它具有这种或那种特征。也有人反对此说,坚持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或者人文学科,要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现有的那些特征或是不必要的,或是不充分的。事实上,且不说物理学本身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完善,即便物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真是完美的,也绝不意味着其他学科都必须或可以通过类似的途径建成和物理学一样水平、基于同样逻辑的学科理论体系。

实现学科共同体内部学科认同和学科忠诚的有效手段是学科制度化,大致包括学科文化和学科建制两个方面。学科文化主要是形成规范学科从业者的行为准则体系和职业伦理体系,学科建制主要是完善支撑学科发展的基础结构体系,包括研究机构、学术组织、交流网络、培养计划、基金资助、出版机构等。“体制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使这门学科纳入教育的课程体系。专门研究新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们把他们自己和在邻近学科工作的同事区分开来,坚持认为他们正在遵循与众不同的智力传统,这种传统只有经过适当训练的、拥有适当学术职位的人才能传授。如果一门新的学科变为一种新的实用职业的基础,那么也许不得不设立一种职业的组织来管理持有证明的专家资格。”[4]138当然,一个学科实现制度化与获得同行承认的过程远比这种纲要式的叙述要复杂得多。在一个学科获得同行承认的过程中,除了制度化之外还必须伴随着这门新学科知识生产的演进。没有在高深知识探究方面的进展与创新,单单凭借制度性安排,新的学科很难确立起来。教育学从诞生至今已超过两百年,依然难以摆脱次等学科的阴影,其主要的根源不在于没有相应的学科建制,而是在于教育学关于教育的高深知识的生产乏善可陈,从而导致教育学的从业者对于本学科缺乏足够的爱与忠诚。相反,单单依赖于学科理智的演进而没有学科制度的依托,新的学科获得承认的几率同样不会很高。实践证明,“19世纪现代学科的涌现,全赖17和18世纪新建制和新践行的发展”[5]。总之,对于学科同行承认一个比较能够令人满意的解释就是:同行承认是一个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双重互动的过程。

二、学科之间的局外人承认———尊重

学科内部源于忠诚或爱的同行承认对于学科主体性的形成而言只是一个初级阶段。学科自我意识的形成不但需要同行间的认同更取决于学科间的相互承认。如果说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同行承认在于塑造学科的主体性,那么学科之间的局外人承认则反映了学科的主体间性。以同行承认为基础,学科的主体性主要强调学科在概念框架、学科理论、方法体系、实践应用以及学科自我认同上进展[6],尤其是该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效区分。与学科内部的同行承认相比,局外人承认方式的提出及其实现既反映了一门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依赖,也反映了学科主体性的消解以及对学科主体间性的反思。与学科共同体内部同行之间原子主义式的学科“认同”不同,局外人“‘承认’概念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承认,也是共同体形成的基础”[7]。学科内部的同行承认通常是学科共同体内部的一种身份识别或学科内部对于学科同一性的共识,强调学科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相比之下,局外人承认更加注重学科共同体之间对于学科身份的认可与肯定。“没有以真实成就为基础的明明白白的个人荣誉标准,‘学术共和国’就不能有效地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尊重最好来自科学共同体,它通常靠相当于同行评议的程序,其中竞争者的参与保证了合法性和诚意。”[3]58由此观之,在科学共同体中学科地位的提升与学科自主性的张扬需要其他学科的尊重与承认。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的同一性也需要来自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相互承认的检验。对于学科而言,局外人的承认绝对不只是一个心理事件,而是一个社会事件。比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对于教育学的一个不经意的调侃竟成了教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缺乏局外人承认的经典注解。

理论上,一个学科如果完全没有局外人的承认就不可能拥有大学的组织建制,毕竟自己称自己为学科是不充分的。大学作为学科的共同体,其组织建制的设立绝不是某个学科自己说了算,而是必须接受相关学科同行的评审。与学科内部同行的爱的承认相比,局外人更加理性。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傲慢”与“偏见”。能否得到来自学科间的局外人承认不只是一个学科认知结构或理论体系的问题,还会涉及学科所在社会的科学共同体的认知结构问题。没有其他学科的学者的局外人承认,只是自己称自己为学科,那是学科地位低下或学科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在教育管理学科化的过程中,托马斯·萨乔万尼(Thomas Sergiovanni)就认为:“由于教育管理领域借用了其他学科如此之多的观点和概念性的知识,因此,它已经变得没有什么基本特征了,‘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教育管理是什么、教育管理将要走向哪里,或甚至教育管理为何存在的意识。’”[8]在这方面,高等教育学也有类似的经验。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高等教育学已经被设置成为了一个建制意义上的学科,在学科共同体内部同行相互认同为同行也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局外人承认的缺失,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主体性一直没有形成,甚至于否认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声音渐渐成为主流。教育学的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被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承认和尊重一直是教育学学科建设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动力既是为了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局外人承认和尊重,同时也是为了反抗其他学科对其学科地位的蔑视以及共同体内部对其学科身份的否认。

为了说明局外人承认对于学科独立的重要性,再以妇女学为例进行说明。由于缺少相应的学科建制和必要的承认,很多专门从事妇女学研究的教师只能留在自己原先的学科里。在双重身份和学科忠诚的冲突中,由于建制代表着体制上和专业上的权力,很多妇女学研究者最终大多会选择忠诚于原先拥有组织建制的学科,即归属于大学里已经设置好的传统系科。帕特丽夏·甘波特就认为:“同样有损于妇女学体制身份的是,尽管妇女学作为跨系的教学项目已体制化了,但在项目和个人的层面上,学术界都还没有承认女权主义学术作为一种学术行业的合法性。”“即使在妇女学项目地位得到承认的大学里,反对女权主义学术的情绪,在评价教师个人,特别是做聘用、提升决定时,都公开地表露出来。”[9]由此可见,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局外人的权利的承认,妇女学在大学里缺乏体制上的合法性,而体制上合法性缺失又反过来加剧了学术界对于妇女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蔑视。今天即便是在作为妇女学发源地的美国的大学里,妇女学仍然无法拥有与传统学科同等的研究身份(research identity)。由于在申请和管理研究基金、评定终身教授等活动时,妇女学缺乏相应的局外人承认和社会承认,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妇女学的研究者对于原学科的认同,而不认同于妇女学。其结果,由于妇女学研究者对于妇女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缺乏必要的忠诚与认同,妇女学的学科身份和地位不可避免地面临合法性危机。妇女学化解合法性危机,实现学科合法化的途径就是争取局外人的承认。它最终的胜利就是在大学里成功建立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学科上独立的科系。“如果没有妇女学中心或妇女系,妇女学学术成果的资源可能也不会枯竭———它的源泉是无处不在———但是,它所创造的许多财富可能会处于边缘地带,因为根据定义,妇女学无法符合旧的、惯用的学科分类。”[10]目前随着妇女学研究者对于学科和大学建制运作规律的了解,学科共同体间局外人承认的不断增加,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里妇女学系的数量正在稳步地上升。

通过妇女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科学共同体之间关于学科承认有时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任何一个试图在大学里建制化的新学科要想在现有的学科共同体之间得到局外人的承认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科之间关于承认的冲突在本质上是科学场域内承认与蔑视机制发生扭曲的结果。学科承认与蔑视机制发生扭曲的原因很多,有科学意识形态的因素、组织建制的因素,也会有学科标准或学科观念的因素。今天大学里的学科设置与人类知识的应然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现有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构成的,而是由对这个世界的理论解释构成的。理论是我们发明的,并且被我们用来描述和解释这个世界,甚至用来描述和解释用以认识这个世界的观察发现和实验发现。”[11]89大学的学科共同体之所以会承认一门知识是学科,另一门知识不是学科,通常并无客观的科学理由,更多地受历史和社会因素,甚至是政治因素的左右。但现实中无论哪种因素主导,科学领域中被蔑视的学科往往成为学科共同体中的次等学科,有时甚至会因此而失去获得独立学科地位的资格。出于对学科蔑视的反抗,为了学科承认而斗争,成为新学科试图建制化的共同选择。但来自学科间的局外人承认绝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局外人的尊重只会投给学科价值竞争中的胜利者。由于局外人承认的不可控性,有时一门新学科要想实现制度化,甚至只能期待反对派的逐渐消亡。对此普朗克在其自传中就曾感言:一个新的科学真理不是通过说服她的反对者而使其理论获胜,她获胜的主要理由在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而熟悉她的新一代成长起来。相互冲突的学科间的承认也大致如此。“不同的、有潜在冲突的普遍认可的知识,可能会在不同的科学学科中发展起来。科学家们在判断方面、在他们关于什么研究应受到重视的看法方面,有可能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所参照的是不同的已被认可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的统一是虚妄的。很自然地,当看到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发生冲突时,科学家们将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这个问题上来,并且会设法重新确立一致性。不过也应当注意,尽管所有不同的科学领域都要求描述同样的物理实在,但是从来就不存在任何这样的事先保证,即它们所能做出的所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将是彼此一致的。”[11]今天大学里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科学与大学里的传统科学之间相互蔑视、互不承认就真实体现了学科共同体之间局外人承认的困境。在这种扭曲的承认与蔑视机制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的科学知识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所谓的学科都是一种文化建构的结果,是一套可能充满了偏见的约定(conventions)或措辞,并怀疑学科划界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断言科学的世界里只有权力没有真理。其结果,“(后现代)在各种学科内部开拓疆域,与此同时,(后现代)理论风格还打破了学科之间的体制壁垒。大学里‘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和非学术性的创新领域对‘交叉性’工作所产生的浓厚兴趣,都是该理论日益普遍化的表现”[12]85。作为对后现代主义科学观和学科观的反驳,大学里以经典学科为代表的传统科学以“科学知识在理性是可靠的,学科是建立在完善的方法论基础上的”为原则,对于后现代主义学术思潮的批判同样不竭余力。在今天大学里的那些经典学科看来,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与学科观不过是令人讨厌的“学术左派”恶意炮制的“高级迷信”。传统科学和学科制度的捍卫者认为:“尽管后现代主义不可一世地宣称:主流知识型出现了‘范式转变’和激进突破,然而,在大多数严谨的学科中,科学实践仍旧一如既往地发展着,其前进主要受学科内部的逻辑以及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状况所驱动。”[12]93

尽管学科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获得局外人承认有时比较困难,但是作为学科承认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科的局外人承认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自己称自己为学科都不是一个充分的判断。19世纪以来大学学科制度化的历史表明:化解学科冲突,实现相互承认的有效渠道就是加强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新学科在实现制度化的过程中,在坚持学科自主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交往是新学科获得局外人承认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学科间的互动与交往,学科内部才会形成相互依赖,学科间才会产生对于彼此间平等地位的认知与尊重。与学科内的同行承认相比,学科间的局外人承认既是决定新学科合法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科间互动的必然结果。因为,学科相互竞争归根结底正是为了谋求相互的承认。只有通过各学科知识行动者的积极互动,学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在学者阶层和学科共同体之间得到相互承认。总之,互动是获得局外人承认的必要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相互承认。“即使是那些最孤独、最特异的纯粹科学家,实际上也不是‘纯粹的真理追求者’。他们对于知识的贡献很少是由完全互不依赖的单独个人做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常常密切合作,几乎总是把他们自己与看成是某个学术性学科及其相应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也就是说,他们相当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作为科学家之间的社会互动。”[4]13

三、学科之外的社会承认———重视

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同行承认基于情感的依附,体现了学科从业者或学科同行对于本学科的爱;学科共同体之间的局外人承认基于权利的赋予和理性判断,体现了整个科学共同体对于学科规范体系及其支撑结构的一种认可与肯定。在学科制度化的过程中,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同行承认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局外人承认共同构成了学科承认的双元结构,这两种承认形式一起共同奠定了一门学科合法性的基础。因为所谓学科合法性本质上就在于对学科共同体的承认,包括学科自我承认和学科间的相互承认。学科共同体内部以及学科共同体间的承认反映了学科的知识属性,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学科不仅具有知识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学科的社会属性以知识属性为基础,但又不同于知识属性。学科的知识属性要求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承认,学科的社会属性需要学科外的社会承认。学科的社会承认以学科内的同行承认和学科间的相互承认为基础,又不同于这两种承认。与情感和理性的标准不同,所谓学科的社会承认主要是以成就和贡献为标准对学科在高教系统,甚至于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进行价值评估与区分。在价值的维度上学科共同体远非平等的典型,不同的承认形式和不同的承认程度导致学科共同体之间等级分明。如果以科学性为标尺,其基本状况可概述如下:“硬科学家(hard scientists)给出的是切实可靠的知识,并能进而建构出坚实的理论;而历史学家据说能提供可靠的事实性知识(前提是必须坚持清楚明白的方法),但这种知识常常会被大量无可证实的臆测玷污;经济学家在方法上冷峻严格,但其假设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却是一种危险的甚至常常是致命的过度简化;则在其他社会科学中,却始终是由印象派式的描述和主观意向性的阐释占据着统治地位,尽管它们会为自己披上精致的统计数据外衣。社会科学家们所表现出的理论化程度越高,其受尊敬的程度就越低。处于最底层的是文学批评,这门学问向来被看做是一种高度费神的鉴赏活动,也许很有趣、很有价值,但其主观性也达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因而在这一认识论竞技场上也就永无出头之日。”[12]13由此观之,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无论学科共同体内部还是学科共同体之间都是高度分层的,社会承认的存在从外部强化了学科的等级性。与其他共同体的科层化安排不同,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分层并无正式的制度体系而是依靠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精英来完成。即便是以重视为核心的社会承认对于学科等级的暗示也只能是象征性的。毕竟对于平等的追求仍然是学科共同体的理想。今天的大学里,在追求学术平等和学科平等的前提下,学科内部的等级体系主要根据个人的学术成就来划分,学科间的等级体系则取决于不同学科的精英人物对于科学共同体的贡献。

虽然有学科等级的存在,但实践中在同行承认和局外人承认的基础上,各学科共同体为了能够受到重视,获得更大程度的社会承认,以争取更大的学科荣誉与学科声望,彼此之间永远存在激烈的价值竞争。“由于本质上它们按照同样的标准予以评估,对资助的竞争强化了对科学承认的竞争。”[3]92既然是价值竞争,在争取社会重视和经费资助过程中,只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科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社会承认,大部分学科将在学科间的价值竞争中失败。虽然那些得到高度重视的中心学科并不一定比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一般学科拥有更多的制度性权力,但是他们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其他领域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和权利赋予还是可以获益匪浅。由于社会承认具有高度象征性,获得社会重视的学科很有可能成为大学内部的知识权威或符号霸权,从而对其他学科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正是由于社会承认的存在及其可能给学科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历史上很多学科都曾试图通过社会重视跃居为学科共同体的中心学科,并成为整个科学共同体的领袖。哲学最先获得成功,被誉为科学的科学。物理学稍后成为人类所有知识分支的典范。再次生物学帝国主义席卷整个科学共同体。社会科学领域,先是历史学,现在是经济学,学科帝国主义的阴影至今尚存。在全力争取社会承认的过程中,有成功者也就有失败者。作为对学科知识属性承认的自然延伸,在得到学科共同体内部以及学科共同间的承认后,为了能够获得进一步的社会承认,很多学科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夸大本学科在知识生产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选择通过宏大理论体系的建构谋求学科研究范围的全面拓展以及对各种社会需要的虚假满足。在这方面,社会学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如默顿所言:“正因为社会学不断积累的知识能否满足决策者、改革家和反对派、商人和政府官员、大学校长和大学生,即各界人士的要求还是个求知数,社会学家才采取自卫,狂热地坚信:无论社会学的知识多么地不完善和多么虚夸,都必须责无旁贷地满足这些需求。这种信念是错误地假定:一门学科必须能满足一切需求,无论这需求是明智的还是愚蠢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亵渎圣明甘愿受罪的假定———认为一门学科可以像上帝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似乎承认认识中还有未知数就等于承认全然无知。因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门学科羽毛未丰,其代表人物就虚妄地宣称,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解决本学科中的一切问题。”[13]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学帝国主义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学科中心性质的帝国主义只能出现在前现代大学或欠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在现代大学里“没有一门学科能够获得统治其他学科的地位”[2]40。科学共同体中任何一个学科的帝国主义企图最终都将破产。无论一门学科的历史多么悠久,也无论这门学科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都改变不了学科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只是被承认的学科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虽然学科承认总是基于一定的条件或标准,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承认,都改变不了学科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历史偶然性。“科学总是把人置于某个可信性的等级制度之中,以便对知识的主张进行过滤,并且忽略那些可能性不大的知识。”[11]72因此,无论是科学还是学科,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价值永远都与时代精神密不可分。实践中学科之间虽然会有等级差异,但学科等级绝非恒久不变;社会承认的标准不同,受到重视的学科也就不同,学科等级秩序也不相同。前苏联学者凯德罗夫认为:“科学发展中有一条重要规律,即科学各学科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总是有一门或一组学科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它们对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有引导和推动作用。他认为,科学史上,第一个带头学科是力学,带头时间为200年;尔后由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一组学科带头,带头时间为100年;继之由微观物理学代替,带头时间50年,然后以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和宇宙航行学等一组学科带头,时间为25年。他预计,下一个带头学科是生物学,带头时间为12-13年,然后是以心理学为中心的一组学科带头,时间为6年左右。由此可知带头学科更替是加速的。”[14]与之类似,李泽厚也曾认为:“如果说,对人类宏观历史的把握在19世纪成为哲学的真正背景,出现了象黑格尔、马克思、法国社会学派、英国人类文化学派等大师或思潮,与此相应的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浪潮开始兴起的话;如果说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为语言学所统治,以维特根斯坦为标志,人们力求从语言来探求人或人的本质,与此相应的是逻辑—控制论科技工艺的发展的话;那么,下个世纪与生理学、遗传工程等的充分发展相适应,教育学、心理学将继历史学和语言学走上哲学的祭坛。无论是维特根斯坦或解释学(伽达默尔),今天都已经从语言走向生活、实践,正预示着这一点。所以,不是如哈贝马斯把教育作为推行政治改良的途径,也不是如马尔库赛把审美作为政治革命失败后的避难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在论证两个文明建设中,把美学-教育学即探究人的全面成长、个性潜能的全面发挥作为中心之一。”[15]在《世纪新梦》一书中,李泽厚更是认为,“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16]。由此观之,在学科外部社会承认的价值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中心与边缘都是暂时的,带头学科与跟随学科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四、学科承认及其价值

学科内部的同行承认是一种学科的自我认同,是学科自身对于本学科从业者的一种学科规训;学科之间的局外人承认是一种权利的赋予,是学科共同体之间基于高深知识的普遍性原则和平等关系而达成的一种相互尊重的心理契约;学科共同体之外的承认是一种社会重视,它强调学科的贡献。社会对于某一学科的重视与该学科的社会荣誉和社会声望紧密相关。对于一门学科的形成,过去通常强调其自主性以及学科内部的自我认同。一门学科的形成除了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共同努力之外,也绝对离不开学科之间权利的承认以及学科之外重视的承认。高深知识的学科制度化绝不仅仅意味着相应知识行动者群体进行学科建构的权利,而且意味着相关研究对于整个科学共同体或学者阶层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任何一门学科既是本学科从业者的学科,也是所有知识行动者的潜在领地。任何一门学科既为本学科的从业者提供了相互认同的符号资本,也为所有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学术探索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今天的大学里高深学问对于学科地位的诉求,一种是为生存而斗争,另一种是为承认而斗争。在中国大学目前的学科专业制度之下,诸多学科的制度化主要是为生存而斗争的结果。而在西方的大学里,二战以来的学科制度化思潮则主要是知识行动者为承认而斗争的策略。在学科“为承认而斗争”的过程中,学科自我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自我意识萌生的初级阶段,学科的承认通常来自本学科的从业者。为了能够实现学科的自我认同,本学科的从业者通常会有意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的存在,或者有意抬高本学科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科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欲望”还会导致学科“帝国主义”。学科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明确了本学科的存在有赖于其他学科的承认,即学科的主体间性。学科的主体间性表明,否定了别人也就否定了自己,只有在相互承认中学科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承认以及本学科的被承认,单纯的学科自我认同所带来的只能是欲望支配下的学科幻像,孤立而封闭的学科自我膨胀是不真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学科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是超越“自我”,即超越学科在当下的知识存在,接受学科之外社会领域对于学科的价值评判。学科必然是被承认的学科,也必须给予其他学科相应的承认。这是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含义。学科被承认的过程也就是学科合法化的过程。学科给予其他学科承认的过程也是输出学科影响力和建立学科声望的过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被承认,学科内部必然会面临学科认同的危机。一门学科如果不能给予其他学科承认,本学科的发展很容易固步自封,学科声望难以建立,社会重视也就无从谈起。

今天的大学里,学科共同体已经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代名词。凡是科学均会属于某个具体学科,凡是学科均会以理性为基础强调本学科的科学性。在今天的大学里,已经没有抽象的科学,只有具体的学科。一门科学要想在高教系统中存在就必须以学科的形式获得种种承认,能否以学科的形式得到学科同行的承认甚至会成为判别相关科学研究有无价值的重要标准。今天的大学已经彻底演变成了一个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承认机制,这种学科式的大学将知识学科化,赋予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各类专家的身份。由于大学教育的规范化作用,今天的社会赋予学科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的地位,就如同19世纪以前在西方世界人们曾经承认牧师和宗教教义所拥有过的地位。以承认为基础的学科制度以及以这种制度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为人类知识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知识分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和控制学科的制度化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在从学科制度走向跨学科制度的过程中,如何处置近代大学流传下来的这份制度遗产将是现代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无法承认的“信” 篇3

孙晓圆不在乎的“传言”

“刘波,咱们班的黑板报要换一期新的。放学后,你先别急着回家,跟我一起把黑板报出完吧。”女班长孙晓圆走到我跟前,布置任务。

“我,可是你……”我居然脸红起来,不知应对。

“你,你什么你——这次出黑板报的任务很急,是为了迎接参观团,难道你想推辞吗?”孙晓圆见我说话不痛快,反问我。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让别人帮助你出黑板报呀?”我小声对孙晓圆说。

“让别人帮我出黑板报?让谁呀?你是副班长,又画得那么好,你不帮我,我请谁去?别磨磨唧唧的了。记住了啊,放学后老老实实一起和我出黑板报!饿了,我请你吃泡面。”孙晓圆讲话就像一挺机关枪,一番扫射后让你毫无还手之力、招架之功。

我只好一句话不说。

孙晓圆见我不说话了,逼问我:“刘波,我刚才布置的任务,你听到了吗?”

我小声说:“听到了。可是我怕……”

“怕什么怕,有话快说,有……”孙晓圆使劲咬咬牙,没有把“脏话”说出口。

我用更小的声音说:“班里不是传言我与你谈恋爱嘛。放学后,咱俩要是又一起出黑板报,可怕的传言不就找到注脚了?”

“我和你谈恋爱?哈哈哈,刘波,你别逗了,我都不在乎的事,你在乎?行了,行了,别小心眼了,不就是出期黑板报嘛,你至于弄出这么多推三阻四的理由嘛。”孙晓圆根本不在乎我与她谈“恋爱”的种种传言……

孙晓圆是班长,我是副班长。班里的许多工作都是我们合作完成的。孙晓圆是女生,我是个男生,常常一起为班里的工作忙活,难免给人留有“形影不离”的印象,所以班里就传出了正副“班头”谈恋爱的风声……

其实,我确实喜欢她

其实,我暗地里真的喜欢孙晓圆。

我喜欢她机关枪似的说话方式,也喜欢她清澈明亮的眼神,更喜欢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班级工作后,她冲我会心一笑的模样——那模样或许就叫“妩媚”吧。

因为喜欢孙晓圆,所以跟孙晓圆在一起时,我总是有做着亏心事一样的慌张,尤其是上次出黑板报时发生了那件事——

我站在板凳上,用尺子在黑板上打格线。打了没几条,孙晓圆冲我喊:“刘波,你什么眼神呀,线都是斜的啊!不行,不行。你下来,我来打格线。”

我只好从板凳上跳下来,然后把尺子交给孙晓圆。

孙晓圆拿了尺子,上板凳有些困难,就冲我喊:“过来,扶我一把。”

我挪到板凳旁边,孙晓圆一手拿尺子,一手摁我的肩膀,然后准备站到板凳上——从来没有女生这样摁过我的肩膀,我忽然感觉心跳加速,两眼发黑,腿一软,一个趔趄,差一点儿就跌倒在地上……

“我有那么沉吗?”见我这么不经摁,孙晓圆又好气又好笑地说。我则羞涩无比,满脸通红。

最终,孙晓圆还是摁着我的肩膀登上了板凳去打格线,我则有汗流浃背的感觉。

打完了格线,孙晓圆把尺子扔到地上,然后又冲我喊:“过来,扶一把,我下来。”

我又挪到板凳旁边,呆呆地站着。

“把你的手伸给我!”见我呆站着,孙晓圆冲我喊。

我机械地把手伸给孙晓圆,孙晓圆握着我的手,从板凳上跳下来——从来没有女生这样握过我的手,天旋地转,我脑袋又是一片空白,眩晕了……

“哎,刘波,你手上有胶水呀——我都跳下来了,你咋还不松手呢?”孙晓圆喊。

我这才发现,由于过度“紧张”,我竟然忘记了松开握着孙晓圆的手,人家已经从板凳上跳下来了,我竟然还拉着她的手。

“噢,噢……”我慌乱地甩了手,然后跑到黑板的另一端,抄诗,掩饰慌乱。

其实,孙晓圆是我心中的芬芳,我希望这芬芳缭绕在我的心田,却又要不断压抑这芬芳——我曾经无数次下决心要冲孙晓圆说“我喜欢你”,但又无数次把“我喜欢你”压缩在自己的喉结下……

开口很难,写信

有一次,孙晓圆就站在我对面,我把所有的勇气聚积在一起,说:“我喜欢……”

“你喜欢什么?”因为我的迟疑,所以“你”没有说出口,因为“你”没有说出来,所以孙晓圆抢在我前面问。

我只好回答孙晓圆的反问,说:“我喜欢数学课,不喜欢英语课,更不喜欢化学课。”

“可是我不喜欢数学课,我喜欢英语课。但是不论喜欢不喜欢,都得努力学不是嘛。”孙晓圆与我讨论起了学科感受。

没有说成“我喜欢你”,卻说成了“我喜欢数学”,内心里有种隐隐的沮丧,当然也有点儿小小的庆幸——如果真的说出了“我喜欢你”,孙晓圆会不会跟我翻脸?臭骂我一顿或许也是可能的吧——她那脾气!

我知道,我已经在孙晓圆的面前永远失去了说出“我喜欢你”的勇气。

我只能把“喜欢”写在日记里,不算是“情书”,或许是一封不知何时才会有勇气投递出去的信吧——

孙晓圆,你是春天里的一缕风,从我的脸颊边吹过,我会脸红,我会心慌,会迷恋春风里那丝丝的温暖。

孙晓圆,你是春天里的一片叶,在我的视野里摇曳,我会脸红,我会心慌,会迷恋叶尖透出的柔柔绿意。

孙晓圆,你是春天里的一阵雨,在我的心海里飘落,我会脸红,我会心慌,会迷恋雨落心海击起的层层涟漪。

孙晓圆,你是春天里的一片云,仰望你的时候,你却随风远去,只在我的面前投射下一片淡淡的暗影……

我把“情书”从日记本上撕下来,折叠好,装进口袋里。

许多夜,无眠,月光照在床头,展开纸片,映着月光,恰好能看到上面的“甜美”,读过好多遍,好多遍……

我天天把“情书”装在口袋里。

可是有一天,纸片无论如何找不到了,于是“情书”丢了……

nlc202309020535

无法承认的“情书”

“刘波,这里有两张表格,一张是你的,另一张回头你交给孙晓圆,填好了,送到学校教务处。”班主任喊我,并且交给我两张表格。

是“市优秀学生干部推荐表”——因为我和孙晓圆的班干部工作做得很出色,所以同时得到了推荐表。

我把一张表格交给孙晓圆,孙晓圆问:“你填好了吗?”

我说:“填好了。”

孙晓圆又说:“你填好了,那我就不填了。”

“为什么?”我问。

“你不老早就想得到优秀学生干部的表彰嘛。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里最后只能有一人评上,名额有限,我就不跟你争了——我不打算填这个表,全力保证你能参评成功。”孙晓圆想把机会让给我。

“不行,你不填,我也不填了。”我当然不能让孙晓圆放弃,其实我是盼着孙晓圆能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

“好好,我填,填就是了。”孙晓圆把表格填了,然后让我一起送到教务处。

第二天,教务处的“公告栏”上就出了公示:

拟推荐以下同学参评“市优秀学生干部”,为保证推荐透明公平,特将这些同学的名单公示如下……如有疑异,请到教务处联系。

名单中就有我和孙曉圆的名字。

可是,第二天,孙晓圆的名字就从公示栏上被删除了。

为什么要删除孙晓圆的名字!

孙晓圆说:“有人向教务处反映我‘早恋’。”

我心里一慌,小声问:“你,你早恋?”

孙晓圆回答:“没有呀。”

“那他们有什么证据说你在谈恋爱呢?”我把“质疑”的声调略调高了些。

“就是这个——有人把这个纸片交给了教务处。”孙晓圆递给我一个纸片。

我展开纸片,正是我写的,又被我弄丢的“情书”——孙晓圆,你是春天里的一缕风,从我的脸颊边吹过,我会脸红,我会心慌,会迷恋春风里那丝丝的温暖……

一定是哪个“坏蛋”捡到了纸片,然后交给了教务处。我恨“坏蛋”,又恨自己——我不应该如此大意,弄丢了这个写着“秘密”的纸片呀。

我只是脸红,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丢失过、又忽然出现的“情书”。

孙晓圆冲我一笑,说:“咋了你,难道这信是你写的?”

我赶紧把纸片揉成一团,就像要丢掉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扔给孙晓圆,然后底气并不充足地说:“不,肯定不是我写的。”

孙晓圆摇摇头:“看你紧张的,我跟你开玩笑呢,还当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情书’写得也蛮好,我得好好收着。”说完,孙晓圆又把被我揉成一团的纸片展开,整理好,认真折叠起来。

最后,因为有人举报,孙晓圆失去了评选资格。因为孙晓圆失去了资格,所以我“铁定”成了“市优干”。

等拿到了“市优干”的证书后,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勇气,才会有机会,对孙晓圆说:“‘情书’就是我写的……”

承认错误的句子 篇4

2、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胡耀邦

3、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4、失败固然痛苦,维持原状则更为悲哀。——佚名

5、犯错误是无可非议的,只要能及时觉察并纠正就好。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贝弗里奇

6、没有错误的推论我们就无法推论。——利希滕伯格

7、一次小小的失误也许会防止重重的跌落。——托·富勒

8、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卢那察尔斯基

9、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拜伦

10、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沃尔波斯

11、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12、当一个孩子意识到他不仅有坚持真理的权利,而且有犯错误的时候,他就已长成了大人。——托马斯·萨斯

13、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

14、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利斯特

15、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16、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17、人不犯错误,啥也不会做。——英国

18、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董仲舒

19、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富兰克林

勇于承认错误的作文 篇5

我之所以承认错误是因为一件事激发了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爸爸在外地出差时,为爷爷买了一个古董花瓶,准备在爷爷过生日时送给爷爷。从买回来的那一天,我就对这个花瓶充满了好奇心。我在心里想到;到底是什么地方珍贵呀,是花纹、是质量还是历史悠久……需要这么昂贵的价钱。

趁着爸爸妈妈出去的机会,我悄悄地跑进房间,小心翼翼的那起花瓶,左看右看,就是没有觉得它和普通花瓶有什么差别。可能太紧张了,手中的花瓶掉地了,我吓坏了,慌忙扫起地上的碎片,跑回自己房间。

我傻傻的坐在床上,心想;说,不说,说了说明我很诚实,还有救。不说,说明我彻底成了一个爱撒谎的小孩子。最后,我在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决定,说。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我一脸慌张的样子,便问我;“怎么了?”我把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们,他们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东西没了可以再买,但说了谎,一切就难以挽回了。”我听了点点头。

词语承认的释义及造句 篇6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曹区长 ﹞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 《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 《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

二、词语承认的近义词

认可 [ rèn kě ]

供认 [ gòng rèn ]

招供 [ zhāo gòng ]

三、词语承认的造句

1、他直爽地承认自己不爱体育运动。

2、他俩各自承认了错误,握手言和了。

3、张老退休多年,每天都协助居委会工作,他常说,夕阳无限好,晚景献余辉,从不承认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之人。

4、他坦率地承认了错误。

5、做了错事要敢承认,大不了挨几句批评。

6、经过再三盘问,小偷终于承认东西是自己偷的。

7、在老师的开导下,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8、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9、承认错误,也需要胆量。

10、我做错事不敢承认,我自觉羞愧。

11、他绝不会轻易地露出马脚,承认自己是一名伪善者。

12、我承认,他不时地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口才。

13、他经过三翻四覆地考虑,最后决定还是承认错误。

14、新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

15、你应该趁早找老师承认错误,不要等老师找你。

16、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我们就可以不咎既往了。

17、他不承认自己在草菅人命方面的那份罪责。

18、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中欧的政治局势的差强人意。

19、我承认自己有错,今天是诚心诚意地向你赔罪、道歉来的。

20、一些资深的政治家承认英国的移民政策是得不偿失的。

21、这件事你不承认不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是赖不掉的。

22、你不要认为这对你是大材小用,有才无才,才大才小,我们都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承认。

23、他父亲对他的批评教育,使他大梦初醒,他认识到有错不承认是非常错误的。

24、像他这种自大的人绝不会低声下气地承认犯错的。

25、他的努力付之东流,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

26、大丈夫敢作敢为,既然做了这种事,就应该站出来承认。

27、赵爷爷一番和风细雨的话才让小明承认了错误。

28、有缺点错误不害怕,怕就怕在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存在缺点和错误。

29、对于我们自身的缺点我们要用于承认不要讳疾忌医。

论我国对涉外同性婚姻的承认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传统意识的不断改变, “同性恋”现象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不陌生。从最开始的盲目崇拜, 到被迫害、再到定罪入病, 最后到今天的除罪去病化, 都显示出人们对待同性恋的理解与宽容得到日渐加强。从字义上讲, 同性恋是指个体无法对异性做出性反应, 反而被同性所吸引的一种现象, 它有别于传统的性表达方式, 是一种独特的人性倾向。而同性婚姻, 顾名思义, 是指性别相同的两个人形成的稳定的婚姻关系。它打破了传统婚姻对于婚姻双方“一男一女”的限制, 满足了同性恋者对于自身婚姻权利的要求, 广泛被称为“自由人的结合”。对于同性婚姻而言, 有广义说和狭义说。狭义上讲, 同性婚姻仅指将其纳入婚姻法规制的婚姻形式, 同性婚姻双方均享有同异性婚姻双方相同的权益。广义上讲, 同性婚姻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法律的相关认可与保护, 当事人可以通过完成法律规定的事项或手续来享有特定或全部的权益或权利。本文取广泛说。

当今世界对待同性婚姻关系的态度, 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承认并保护同性婚姻关系, 代表国家有丹麦, 挪威, 瑞典, 冰岛, 法国, 比利时, 荷兰等。虽然其承认程度不一, 但是都在立法上显示出包容的态度。另一种是不承认同性婚姻关系。其坚守传统婚姻的“一男一女”条件, 对同性婚姻关系不予承认和保护。我国属于后者。

二、同性婚姻的基本形式

与传统的异性婚姻不同, 由于各国对待同性婚姻的承认程度与保护力度不同, 同性婚姻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多年潜心研究欧洲的同性恋之立法动态的慕尼黑大学法学院米夏埃尔·克斯特尔教授, 创造性地将大量的同性恋立法规则归纳为四种基本的立法模式: 第一种是零星地立法规则模式, 第二种是家庭伙伴 ( 或者同居者) 立法模式, 第三种是家庭登记伙伴规则模式, 第四种是同性婚姻的立法模式。

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今世界各国更多的实践与经验, 学界通常将当今世界的同性婚姻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婚姻形式 ( 狭义) , 民事结合形式和家庭伴侣或注册伴侣关系。

首先, 以婚姻形式来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典型国家或地区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比利时以及南非。以同性婚姻合法化最为彻底的荷兰为例, 荷兰的《家庭伴侣法》与《家庭伴侣法》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婚姻形式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同性配偶与异性配偶享有相同的权利。

其次, 以民事结合形式来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典型国家主要有美国的少数州、丹麦、法国、德国、瑞士以及新西兰。此种模式并不改变婚姻法内容, 而是允许两个同性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合法生活在一起。

最后, 以家庭伴侣或注册伴侣关系形式来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典型国家或地区主要有德国、法国、挪威、丹麦、瑞典、英国等12 个国家或地区。相比较于民事结合形式, 此种形式更为简单易行, 应用广泛。它是指立法者或者修改原有的婚姻法, 或者制定出台新的法律来赋予同性伴侣一些权益或者权利, 它往往要求完成法定的注册或者登记程序。

三、我国对待涉外同性婚姻承认之应然态度

与同性婚姻关系在西方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 我国的同性婚姻关系的进程较为缓慢。在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上,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可谓贡献颇多, 代表作品有《婚姻法修改论争》、《虐恋亚文化》和《女性主义》等。她多年致力于为同性恋发声, 倡导为同性恋者争取平等的权利, 曾多次向全国人大提交有关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议案, 虽未成功, 但意义重大。同样对同性婚姻表示认可的还有徐国栋教授, 婚姻法学家巫昌祯教授, 周平安教授, 社会学家王红旗, 郭晓飞教授。

涉外同性婚姻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同性婚姻。根据我国目前的婚姻法律冲突规则, “认定婚姻是否有效, 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面对此冲突规则, 我国司法机关对待涉外同性婚姻的态度是不予认可, 应对策略主要为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对其不予承认。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大环境正在改变, 特别是2013 年6 月26 日,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联邦的《婚姻保卫法》第三条违宪”。这一判决是全世界同性恋者的福音。作为同性恋运动的大本营的美国, 将大大推进全世界范围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 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我国应该顺应潮流,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同性婚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解决我国对涉外同性婚姻的承认问题。承认涉外同性婚姻是我国法制不断融入世界的重要一步, 是对婚姻本质的重要维护, 也是对同性恋者人权的重要尊重与保护。

四、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合理运用

在考虑承认涉外同性婚姻问题时, 依照我国的法律冲突规则, 对待婚姻合法问题, 我国本该适用婚姻缔结地法。但是, 面对外国合法缔结的同性婚姻, 我国一贯采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来拒绝承认其合法性。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有其固然优势, 但是一味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有其制度弊端, 很可能被滥用, 从而不能更好更全面地保护当事人及本国利益。所以, 如何合理在维护我国法律权威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实现公民和国家利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西北大学安德鲁·考伯曼教授在考虑公共秩序保留时, 将法院所面临的申请承认的同性婚姻分为四类: 规避婚姻、迁徙婚姻、游客婚姻和域外效力的婚姻。

基于以上考虑, 我国在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时, 应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和做法。总体上讲, 规避型婚姻应该归为无效, 而针对非规避型婚姻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单纯要求承认同性婚姻关系, 则我国应该直接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但是如果同性婚姻只是先决性问题, 则应该更有弹性地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 更大限度的保护涉外同性婚姻问题下的扶养问题, 遗产问题, 收养问题, 财产分割问题等。

全球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各国人员正在广泛而频繁的流动, 是否承认涉外同性婚姻关系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同性婚姻关系的进程还非常遥远, 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国在国际私法上对其他合法成立的同性婚姻的承认。我国应该更加涉外同性婚姻问题, 顺应时代的步伐, 更好加以应对。

摘要:当今世界, 同性恋现象渐渐得到广泛关注, 伴随而来更多的是同性恋者对于同性婚姻权利追求。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越来越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各国间联系的加强, 各国都面临着是否承认外国同性婚姻关系合法化的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在面对涉外同性婚姻问题时, 一概都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来否定在其他国家合法成立的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面对此原则的弊端, 我国应该弹性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 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和本国利益。

关键词:涉外同性婚姻,承认,公共秩序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 1998.

[2]黄兆群.美国的民族、种族和同性恋[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3]何群.涉外同性婚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12 (12) .

[4]黄珊.涉外同性婚姻法律适用探析[D].吉林大学, 2008.

[5]徐国栋.认真地透析绿色民法典草案中的绿[J].民商法研究, 2006.36.

[6]Andrew Koppelman.Same Sex, Different States:When Same-Sex Marriages Cross State Lines.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一个人承认老是不容易的 篇8

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自己有时候承认老,有时候又不承认,真不知道从何处谈起。

记得很多年以前,自己还不到六十岁的时候,有人称我为“季老”,心中颇有反感,应之逆耳,不应又不礼貌,左右两难,极为尴尬。然而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听得入耳了,有时甚至还有点甜蜜感。自己吃了一惊:原来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认老了。至于这个大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自己有点茫然,正在推敲而且研究。

不管怎样,一个人承认老是不容易的。一位九十岁出头的老师有一天对我说,他还不觉得老,其他人就更可知了。我认为,在这里关键是一个“渐”字。若干年前,我读过丰子恺先生一篇含有浓厚哲理的散文,讲的就是这个“渐”字。这个字有神奇的效果,它在人生中的作用决不能低估。人们有了忧愁痛苦,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一定会活不下去的。人们逢到极大的喜事,如果不渐渐地恢复平静,则必然会忘乎所以,高兴得发狂。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妙无穷。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从消极方面来讲,一想到自己的年龄,那些血气方刚时干的勾当就不应该再去硬干。个别喜欢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或许也能收敛一点。老之为用大矣哉!

我自己是怎样对待老年的呢?说来也颇为简单。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我认为,人上了年纪,有点这样那样的病,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年老了,硬是一点病都没有,人人活上二三百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今年狂呼“老龄社会”者,恐怕连嗓子也会喊哑,而且吓得浑身发抖,连地球也会被压塌的。我不想做长生的梦。我对老年,甚至对人生的态度是道家的。我信奉陶渊明的两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就是我对待老年的态度。

看到我已经有了一把子年纪,好多人都问我: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我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我已年届耄耋,但是,专就北京大学而论,倚老卖老,我还没有资格。在教授中,按年龄排队,我恐怕还要排到二十多位以后。我幻想眼前有一个按年龄顺序排列的向八宝山进军的北大教授队伍,我后面的人当然很多。但是向前看,我还算不上排头,心里颇得安慰,并不着急。可是偏有一些排在我后面的比我年轻的人,风风火火,抢在我前面,越过排头,登上山去。我心里实在非常惋惜,又有点怪他们。今天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岁,比解放前增加了一倍,你们正在精力旺盛时期,为国效力,正是好时机,为什么非要抢先登山不行呢?这我无法阻拦,恐怕也非本人所愿。不过我已下定决心,决不抢先夹塞。

不抢先夹塞活下去目的何在呢?要干些什么事呢?我一向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看法: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我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对人民对祖国都还是有利的,不管这个“利”是大是小。我要把这些工作做完,同时还要再给国家培养一些人才。

我仍然要老老实实干活,清清白白做人;决不干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得失。人过了八十,金钱富贵等同浮云,要多为下一代操心,少考虑个人名利,写文章决不剽窃抄袭,欺世盗名。等到非走不行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坦然离去,无愧于个人良心,则吾愿足矣。

(选自《阅世心语:季羡林经典散文新结集》,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9.00元)

上一篇:《竹影》教学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圣诞节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