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2007____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由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的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会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初步建立1顿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直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2、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教学难点:万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测量(7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顿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9课时左右)

1、加法…………………………………...3课时左右

2、减法……………………………………5课时左右

3、加、减法的验算………………………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2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3课时左右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左右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4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掷一掷………………………… 1课时左右

(十)、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十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游洋中心小学: 谢建石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本学期共有85位学生,本学期插入3位男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一个学期,本学期是第二学期,在上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在全段来比较,虽有些进步,但相差其远,并且与城区兄弟学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习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教学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 ………………………………………………………………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4课时

5、通分…………………………………………………………………… 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混合运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找规律,运算律,对称、平移和旋转,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用字母表示数,整理与复习,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教学工作计划《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研究专题与教学措施

1、研究课题:体验感悟式自主探索性研究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⑴ 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⑵ 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⑶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⑷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⑸ 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⑹ 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⑺ 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小学第五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

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本册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4、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北京版第六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5

整体上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但只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因此,复习时要抓补差工作,让全体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复习内容:

数与代数:

一、乘法;

二、实际问题;

四、年月日;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

九、小数的初步认识。

空间与图形: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七、平移旋转和对称;

十、方向与路线。

统计与可能性:

十一、统计初步知识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三、租车问题;

六、测量面积

三、复习目标: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四、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复习时间、复习课时及复习内容安排表:

时间从6月10日至考试前,共计20课时。

复习时间

复习要点

复习课时

数与代数

6.10

一、两位数乘法

2课时

6.1

1二、实际问题

2课时

6.1

2四、年月日

2课时

6.1

5八、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6.16

九、小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空间与图形

6.17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课时

6.18

七、平移旋转和对称

2课时

6.19

十、方向与路线

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6.2

2十一、统计初步知识

2课时

实践与综合应用

6.2

3三、租车问题;

六、测量面积

2课时

6.24~考试

综合复习

六、复习措施:

(一)复习要求、措施:

1、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3、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二)复习重点、方法: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要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要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主要是计算教学的复习:

(1)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复习时,首先要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题目进行整体性的认真观察的方法,了解分析每一个数、每一个运算符号和题目全貌的特点后再动笔计算。如《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做到边做边审题:一审运算顺序,看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二审题目特点,看有没有简便运算的因素;三审数据特点,怎么算方便就怎么算,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在观察时笼统、粗糙、片面的特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变盲目地、机械地枯燥计算为主动灵活地计算。其次,加强估算,估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估算的主要目的,又使学生对估算产生兴趣,因此复习时使学生有机地掌握一些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逐渐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小学第八册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篇6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

2、正确学会计算方法,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能正确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提升到数学理性学习的高度。

3、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题目,学会选择处理材料,面对一些具体情况能采用最简便的方法,择优而选。

4、能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掌握数学广角中的典型类型,解决问题。

二、复习过程

1、分单元复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2、分系统复习、总复习,综合练习。

分单元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脉络的网状的知识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必要的巩固。

三、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五班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7

作者:黄林治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2.笔算:

25×12÷2= 25×(12÷2)= 122×÷2= 122×(8÷2)=

二、练习指导。1.练习二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 高 ÷ 2(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3.作业:“动手做”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3)指名回答,集体订正。4.练习三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8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公顷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到操场)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现在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的面积是比1公顷大呢?还是小呢? 4.单位换算

出示练一练: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再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练一练。

(1)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情景引入,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1)课件展示:动物园平面图。这些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并板书课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独立思考,探究多种解题方法。(1)课件出示:校园草坪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自己所有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

(3)请选择自己的一种想法进行计算。2.小组合作,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1)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2)分组汇报: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比较归纳,揭示优化解题方法。

(1)揭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最常见的“分割法”、“添补法”。(2)揭示最优的解题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解题方法?为什么?

小结: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单,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回顾反思,总结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一分图形;二找条件; 三算面积。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1.学以致用

(1)21页练一练(先分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2)出示练习四“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二、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物体表面的面积。

1.先让学生观察平面图,说一说方便计算吗?要想知道这个湖泊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估计出湖泊的面积。(注意让学生感知到有满格和不满格。)

3.指名回答,交流方法。

(1)学生汇报湖泊的面积,并说一说想法。

(2)根据学生回答可以确定湖泊的面积不少于55公顷,不大于91公顷,所在面积大约在55-91公顷之间。

(3)优化方法:比较不同算法后总结出可以将所有不满格当作半格来看,这样的结果比较接近真实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22页练一练 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2.学生小组活动。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整理出来。(2)教师注意巡视指导。3.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黄麓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黄林治

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吗?人均绿地面积又是多少呢? 如何才能知道呢?想不想自己来测量下?

二、实地测量。1.分组准备。

(1)准备好测量工具和记录表。

(2)说说测量方法。(每所学校的绿地图形不一样,请大家自己安排)2.实地测量并记录。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总分析。

汇总各小组数据,完成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四、回顾反思。

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单元名称:复习与提高P2——P6

二、学生知识基础与教材分析

1、由于“等式的性质”不属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在解方程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第九册教材《简易方程

(一)》中介绍了利用逆运算解方程的方法,但是有些类型尚未涉及。为了尽可能地拓展学生在解方程方面的能力,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本册教材第一章在复习第九册内容的同时,给出了“先化简,再解方程”的一种解方程的思路。

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过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测,基本方法是将透明厘米方格纸放在不规则图形上,通过点数来估测图形的面积。上学期还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三类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可以将不规则图形近似地看作已学过的、可以求出面积的多边形,然后利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从而近似地得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复习解方程,为本册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复习面积的估测为学习体积做准备。

3、本单元主要内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程、面积的估测、自然数

三、结构图 复习与提高

四、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能解ax÷2=b、a(x+b)÷2=c类型的方程。

4、初步掌握“通过将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的方法。

5、进一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6种含义。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积极参与同伴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方法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习惯。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会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能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关键:四则混合计算和简便计算。

六、单元课时和安排

课时 课型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练习1. 复习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P2 1.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1、口算

2、比较大小

3、简便计算

4、应用题 2. 复习

方程

P3 能解ax÷2=b、a(x+b)÷2=c类型的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3. 复习

方程

P4 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解方程并检验 4. 复习面积的估测

P5 初步掌握“通过将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的方法。

1、填空

2、图形面积计算 5 新授 自然数

P6 进一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6种含义。

1、填空

2、判断

3、选择 练习综合 熟练解决各种类型的题目

1、利用教材

2、综合练习

3、适当拓展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课课练

1、直接写出得数

0.46+0.34= 1-0.78= 2.7×3= 9.3÷0.93= 0.25×0.7×4 = 0.54÷18= 0.025×4.4= 7.38-5.88= 0.4+0.4÷0.1= 8.2÷8.2+8.2=

2、递等式计算

0.38+9.62÷3.7×5.4 8.74-8.74÷23+700×0.03

1.25×4.8 4.38÷(36.94+34.3×0.2)

0.27×99+0.27 [(5.84-3.9)÷0.4+0.15] ×0.92

3、在O里填上“<”、“>”或“=”。

(1)2.88O2.8(•)0.7(•)07(•)O0.7(•)0(•)89.6786786......O 89.67(•)86(•)

(2)将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

0.32km2 3200cm2 0.23km2 320m2 2.3dm2

4、应用题

1)、哥哥有28张邮票,比弟弟邮票张数的1.5倍少2张,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2)、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0米,高50米,下底60米,共施化肥63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施化肥多少千克?

3)、学校食堂运来一堆煤,计划每天烧煤50千克,6.5天烧完,实际10天才烧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烧煤多少千克?

4)、客车和货车从相距85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行的路程比货车的2倍少189千米,客车和货车各行多少千米?

5)、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千米的西港,当乙艇到达西港时,甲艘离西港还有52.8千米,已知甲艇每小时行45.2千米,求乙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方程》课课练(1)

一、化简

(1)8a÷2=(2)6x+3-4x=(3)3x+4b+5x+6b=(4)3x÷3x =

二、解方程并检验

(1)13x÷3=52(2)15+4x-2x=60

(3)6.48÷x=8×9(4)x÷1.25+0.8=8.8

一、解方程

(1)18x÷6=1.5(2)x÷1.3=7.2÷16(3)3(76―2 x)=36(4)2.7 x―32=1.1 x(5)5(x―3)÷2=20

二、列式计算

(1)x的2倍加上48等于84,求x;

(2)甲数是65,比乙数的3倍少10,乙数是多少?(3)一个数的5倍比这个数的2倍多2.7,求这个数。(4)一个数的3倍比它的4.5倍少3.9,这个数是多少? 拓展练习:

解方程;*(6)24-7 x=4 x + 2

《方程》课课练(2)

一、填空题。

① 0.5÷1.5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② 6.23131……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简写成()。

二、解方程。

① 5(x+3)=4(x+11); ② 11-2.5(x-3)=10.5 ③ 0.85×6=19x+3.2;(此题可作为拓展用)(此题可作为拓展用)

④ 2x-34.34÷1.7=18; ⑤ 2.5(x-40)=5; ⑥ 5.6x=17.28-4x

⑦ 2.5x-2.17=21.9-5.8x; ⑧ 8(x-1.5)=x+0.6;

⑨ 2(0.5-x)+6=3x-2.5; ⑩(5x-72)÷4=2;(此题可作为拓展用)

三、问题解决。

小胖妈妈的手机参加神州行畅听套餐:

月租费16元(含来电显示),本地接听全免,在本市拨打电话0.13元/分钟,国内漫游通话费0.6元/分钟。短信发给移动手机0.10元/次,发给移动以外手机0.15元/次。妈妈5月本市拨打电话236分钟,短信发给移动用户76次,发到移动以外手机35次,国内漫游5分钟,请你帮助小胖妈妈算算她5月份的电话费是多少元?

《面积的估测》课课练 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m)

拓展练习:估测下列图形的面积 1m 2cm 1m 2cm

3cm 3cm

《自然数》课课练

一、填空: 1、3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39,这3个连续的自然数分别是(2、最小的自然数是()。

3、最大的4位数是(),比它多1的自然数是()。

4、最小的5位数是(),比它少1的自然数是()。

5、自然数n的后面一个是(),前面1个是()。

二、判断:

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最小的1位数是1。()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a,b,c都是不相同的自然数,如果a×b=c,那么就c一定比a,b大。

三、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

5.6, 32, 0, 0.058, , 640000, , 999.9 0.0001, 9305, 11111, 自然数:()

())。小数:()分数:()拓展练习:

讨论: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综合练习

第一部分 共46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9分)

6.4+3.6= 12.6÷100= 0.3+0.3×0.3= 5.3÷0.01= 2÷0.25= 6×10.1-6×0.1= 1.2×8= 5.2+1.08= 8×(1.25+1)=

(二)递等式计算(能简则简)(18分)1、3.9+3.9÷0.3-5×0.22、6.9÷1.25 3、133÷0.125÷8 4、20.838÷0.69-1.8×2.9 5、4.8×2.6+2.6×6.2-2.66、3×1.25×8.8

(二)解方程、(13分)*验算 1、3x-0.8+5x=1.6 2、6(x-3)÷2=1.8 3、2x÷5+3x÷6=18 * 4、7x=65+2x(此题可作为拓展用)

(三)列方程解(6分)

1.一个数,把它先乘5,再减去4,等于71,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5倍的和是20.8,这个数是多少?

第二部分 共28分

(一)填空(17分)

1、估测下列图形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 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

2、在○里填上“>”、“<”或“=”

6.8(•)○ 6.88 0.6(•)06(•)○0.6(•)0(•)2.6×0.9○2.6÷0.9 2.6÷1.10○2.6×1.1 3、7÷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4、3.7×1.8的积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十分位约是()。

5、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5.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6、最小的自然数是();比自然数n大5的数是()。

7、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高是4米,下底12米,上底()米。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A.15.8×0.99 B.15.8×10 C.15.8×99 D.15.8÷0.01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6米,高0.5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A.0.3平方米 B.0.6平方米 C.0.15平方米 D.3平方米 3、0.65÷a(a大于0,小于1)的商一定()0.68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4、与8.9×0.99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A.8.9-0.99 B.8.9-0.89 C.8.9-0.089 D.8.9-0.01

(三)判断(3分)

1、两个自然数的差一定是自然数。()

2、最大的自然数是n+1()

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部分 共26分

1、一头河马每天吃饲料0.56吨,照这样计算,3头河马7天需要饲料多少吨?

2、李阿姨用100元钱买了6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9.8元,应找回多少元?

3、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去时用了0.6小时,原路返回时用了0.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某手机商店已经卖出350部手机,比剩下的5倍还多20部,还剩下多少部没卖完?

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篇9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厘米。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第二课时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2、找一找,量一量。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3、P19第5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

4、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学前班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 篇10

认识1和2 学习目标: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义;认读和书写1和2 学习重点:区别2和1;2>1 1<2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引导看图(图自备),认识数量1

1、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多少只桶、2个球拍。)

2、说说图中的名称是什么

3、认识找一找,教室内的物体是2的有哪些)

4、引导看书上的图画,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有多少,并把它

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5、书写数字:1和2

6、巩固练习:读给同伴听

活动二:引导交流,加深对1的认识

1、图上的东西每种有几个,幼儿交流回答(苹果1个,梨2个)

2、谁多谁少,是1多还是2多(幼儿回答1少2多)

3、教师说2比1多几,1比2少几(幼儿回答多1少1)

4、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2>1 1<2,读作2大于1,1小于2.5 认识3和4 学习目标: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读3和4.重点活动:书写3和4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数量3和4

1、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几个。数后交流,展示结果。

2、小组合作数2根小棒再添1根是几根?再添一根呢? 讨论交流,展示结果。

活动二: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下数摆小棒。(师巡视其它小组)2、2个苹果再添上1个是多少,一样多吗?幼儿回答并摆出小棒。

3、教师板书3和4,幼儿读、记、书写3和4.4、练习第2页上的作业。()

5、找出教室里相应3和4的东西。

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和椭圆的基本特征。

2、能从许多图中辨认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重点:区别圆形和椭圆形,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准备: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形和椭圆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图形,让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活动像

什么?

2、)

3、游戏:用手比圆形,大圆形、小圆形。

4、说儿歌:大大的圆形像盘子,小小的圆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圆又圆,就像手里的小盘子;书上的苹果圆又圆,好像我们的小圆脸。(教师带幼儿读儿歌)

活动二: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提问:这个和前面的图形一样吗?

2、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椭圆形的特征。(3、交流讨论:2个图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结:没有边没有角的图形,稍有一点长的叫椭圆形;

它和圆形不相同,圆形是没有边没有角,圆圆的。

5、作业练习:请小朋友找出圆形片片,椭圆形片片。

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目标: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活动重点: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1、出示图形,对比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读。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

边,4个角。

3、出示图形让幼儿游戏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

边。

活动三: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认识5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添画感知数量5,并能正确书写5.活动重点:理解5的实际意义;并准确书写5.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经历数数。

1、复习数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2、幼儿操作,怎样把4变成5.3、认识数量5.4、分组操作并交流结果。

活动二 :加深对5的认识。

1、教师出示图形,让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中有些

什么?各有几个;要想把它变成5,怎么办。

2、讨论操作:3添2等于5;4添1等于5.3、书写5,要求按格式书写。

4、感知5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反复点数,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 活动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辨别5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小棒和图片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通过各种感官复习5以内的数

1、引导观察图,从上往下的观看

2、图上有2条大鱼,共吹了几个泡泡(5个泡泡);两条小鱼也吹了5个泡泡,大鱼和小鱼吹的泡泡一样多

3、讨论交流,并交流结果

活动二:寻找数

1、游戏:吹泡泡

2、图上的小草有几颗,它和鱼一样多吗?要想使鱼和草一样

多,要添上几条鱼?

3、小组操作交流(本、拍5下手)

4、做练习,画点子(5、完成书本上的作业(篮子上画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6、数出小组内的人数

比较5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点数物品数量感知数字,比较数字的大小

活动重点:认识符号:<;>;=;并能使用符号比较物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1至5,小棒十根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感知多与少,认识符号<;>;=;

1、认识符号:<;>;=;(老师手里有3本书,一个学生

有4本书,谁的书多,谁的书少,体会﹥、﹤)

2、动手操作,比出符号,记住符号的名称

3、游戏,分组活动,谁大谁小

活动二:比一比小动物和食物一样多吗?运用<、>、=、号

1、比较5以内的数的大小(1组有4个小朋友,2组有5个小朋友,哪组的人多,哪组的人少)

2、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引导:2条小鱼,1只小猫,谁多,谁少,填空。

﹤ 2 3○3 4○4 3○1 5○3 4○2 学习一次分类——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图形,学习一次分类。活动重点:根据图形分类和比较

活动准备: 大小各种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感知图中物体按特征不同的分法。

1、复习学过的图形(指名小组交流学过的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有什么特征,说一说)

3、比较图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4、小组交流;如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活动二:经历图中物体按颜色不同的分法。

1、交流比较不同点和相同点

2、把相同的图形找在一起

3、完成课本上的作业(按颜色、形状来分)

4、按男孩女孩分类(本班学生人数来分)

认识三角形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认识三角形,并通过观察,比较感知三角

形的特征

活动重点: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引导观察比较图形

1、教师请小朋友把不是圆和椭圆的图形找出来,看看在哪里

见过,它像什么

2、引导观察三角形,并教小朋友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3、把三角形和圆形,椭圆形,长,正方形比较,找出不同点

4、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活动二: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找出三角形(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来)

2、完成课本上的作业(把三角形涂色)

3、回家用剪刀剪一个三角形(折一个三角形)认识梯形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描绘图形和图形比较,感知梯形的特征

活动重点:认识梯形,识别梯形

活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图形和小棒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梯形

1、复习学过的图形并找出来说一说,各是什么名称

2、集体观察图形,感知梯形的特征,出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

形,让幼儿观察,它们和前面学过的图形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同

3、活动交流,展示结果

活动二:变梯形

1、等腰梯形上小下大,还有一种梯形是上大下小,它们都属

于梯形

2、等腰梯形有两条斜边是一样长

3、区别图形,它和前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体验梯形

1、游戏:爬楼梯

2、找出生活中所见过的梯形

3、作业练习(数数每幅图中有几个梯形,沿虚线连起来)

复习认识的几何图形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从组合图形中分辨不同的几何图形,并通

过连点画图形,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重点:几种几何图形的掌握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几种几何图形

1、通过提问,幼儿命名图形

2、分组活动:

A、每个幼儿做一次皮筋图

B、找图形

C、把图形分类

D、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活动二:巩固所学的几何图形

1、教师讲述图形特征:有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角正

方形;有四条边,两条对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的是长方形;有四条边,有斜边,有四个角的叫梯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叫三角形

2、作业练习(数一数,各种图形有几个)学习二次分类 活动目标: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将其分成两类,再按另一

种特征分成4类;训练幼儿的概括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能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操作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集体操作活动,学习二次分类

1、指导幼儿剪下39页图2中的图形,说说共有几个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把这些图形放在14页最上面的空各中。

2、让幼儿把这些图形分在中间2个空格中。

3、再让幼儿把中间空格中的图分在下面4个空格中,说说怎 样分。

4、指导学困生。

活动二: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二次分类

1、让十二名幼儿站在前面,让大家把他们分成两组,说一说

每一组有什么特征?

2、如果分成四组,可以怎么分?

活动三:数学活动

1、饮料瓶排队,按高矮粗细(12-16)个分成两队,四队,该如何排

2、分纽扣:按颜色,大小分两堆,再分成4堆

认识6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反复点数感知数量6,通过画圆点感

知数与量的对应,并能正确书写数字6 活动难点:认识6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小猫5只,小鱼6条,数字卡6,幼儿用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经历数数,认识数量6

1、复习4和5的数字

2、教师回忆并说出4;5的数字是由几变成的(3是2加1);

(4是3加1);(5是4加1);

3、4变5是怎样变的呢?(让幼儿小组内说一说,交流)

4、5往后添1是几?6像什么?

活动二:加深对6的认识

1、会不会把5变成6呢?(5条鱼,添一条是6条鱼。5支

笔加上一支是6支。5本字本添上一本是6本。让幼儿大胆说一说。)

2、书写6的数字(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3、作业

认识相邻数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找邻居”的数字游戏,巩固对相邻

数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等差关系和判断推理 活动准备:1——10的数字卡,用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复习1——10的数字顺序

A、讨论等差关系

B、是怎样安排的

C、说说发现了什么

D、再比较,发现了什么

E、练习顺着数和倒着数(1、2、9、1010、9、8、7、6、5、4、2、出示填空点与图讨论 3、4、3、2、5、6、1)7、8、活动二:自主探索某个数的相邻数

1、讨论空格处应画几个圆圈

2、巩固对等差关系的理解

3、书写相邻的数

4、作业(完成书上的练习)。

辨别左右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左右,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活动难点: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前后

活动准备:纸;椅子;用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发现自身的左右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身体特征

2、请幼儿相互观察,谁坐在自己的前面;谁坐在自己

的后面;谁坐在自己的左面;谁坐在自己的右面(小

组内交流)。

3、观察教师的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前面放什么,后面放什么?

4、活动交流(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5、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脚,拍拍你的左肩,跺跺你的左脚。

活动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小结(学会结合实际,辨别左右)。

2、幼儿完成课后作业

辨别前后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前后,感知前后的相对性 活动重点: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前后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发现自身的前后

1、复习左右(摸摸左耳,伸伸右手。)

2、认识前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说自己前边是

哪位小朋友,后边又是哪位小朋友

3、游戏找朋友,小明在哪里,小李又在哪里,往前看

又是谁

活动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前后

1、小组活动,边说儿歌做游戏,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好孩子好孩子顶呱呱,坏孩子坏孩子打

嘴巴

2、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分别说说小熊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小老虎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3、简单的梳理。

认识7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添画感知数与量的相应,学习比较7 以内的数量,并能正确书写数字7 活动难点:6与7两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小棒7根,三角形6个,幼儿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数量7

1、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数量7;出示6让幼儿找出比6 多1的小棒(小组内摆一摆)。

2、数一数,第一排比第二排少几;第二排比第一排多

几(第一排摆6根小棒,第二排摆7根小棒。)

3、比一比谁多,谁少;用<;>号来表示

活动二:感知7字像什么

1、书写数字7(指导学困生)。

2、做游戏(老师拍手,幼儿取数字)

3、作业(完成书上P19的练习)。

4、简单的梳理。比高矮

活动目标:学会比高矮的方法,并能结合实际比较高矮;能按

高矮和长短,顺序排列物体、发展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重点:能结合实际学会比高矮的方法

活动准备:竹竿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通过活动比高矮

1、让一高一矮两名幼儿站在前面,说说谁高、谁矮。

2、再让一名高度在前两位中间的小朋友到前面,让幼儿说

说这两位小朋友该排在什么位置。

3、说说3名小朋友中谁最高谁最矮?谁比谁高谁矮?

4、小结:看看谁高谁矮,要有两位小朋友比较才能知道 活动二:改变位置比较高矮

1、两个同样高的幼儿站同一平面比高矮

2、一个站台上、一个站原地,比较高矮

活动三: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拍拍手,比比高矮找朋友,一高一矮是我的好朋友。”

2、知道观察书上第20页的画面

3、凭表象判断,推理三名小朋友谁高谁矮

4、指导画出2号和3号小朋友。

找规律

活动目标:能找出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按这一规律接着往下排; 初步会自己设计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发展幼儿思

维的条理性、顺序性

活动重点:能按物体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花边图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1、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图形的排列规律(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继续

接着往下排。)

2、小结:花边图形的排列规律

活动二:分组操作活动

1、幼儿拿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指导幼儿按规律排

2、盖印章,用彩笔头当印泥,有规律的盖在白纸上

3、指导完成第21页的内容

活动三:游戏排列

1、一高一矮的排

2、一男一女的排

3、三个、两个的排

4、玩游戏时、指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铺路

认识8 活动目标:理解8的实际含义,掌握8的书写顺序; 2个的数8的物体

活动重点:理解8的实际含义

2个、能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实物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看图,经历数字8的实际意义

1、指导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什么?

2、想一想,8片树叶、8个人、8盆花等可用什么数字表

示?

活动二:分析8的字形 1、8像什么?(组内交流)正确认读

2、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8来表示?(小组内交流,如:8支笔、8只鸡、8棵树、8把刀、8头牛、8把伞、8个苹果。)

3、游戏:吹泡泡

活动三:指导幼儿学习书上的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棵橘子树?除一棵一棵的数,还可以

怎么数

2、两棵两棵地数,共有几棵橘子树?

3、数一数每棵树上还剩几个橘子,把数字圈起来

活动四:书写数字8

1、教师示范,强调笔顺

2、让几个幼儿在黑板上练习,分析笔顺是否正确

3、完成幼儿用书22页的练习

4、指导学困生。

认识9 活动目标:理解9的含义,能区别6和9的字形,掌握9的书

写顺序;学习三个、三个的数到9,培养幼儿的数

群观念

活动重点:理解9的含义,掌握9的书写顺序

活动准备:实物、数字卡片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学习感知9

1、出示教具,感知8添上1是9。9去掉1是8,把 支笔和8本书不对应排成两排

2、让幼儿讨论:笔和书是一样多吗?

3、三个、三个地数一数,有几支笔和几本书 活动二:理解9的含义

1、出示数字9,启发幼儿说说哪些东西可以用9表示

(9个小朋友、9只鸡、9条鱼、9片树叶、9朵

花、9棵菜。)

2、指导幼儿看23页的内容,说说哪些东西可以用9 表示;哪些东西可以用6表示,分析9和6的字

形,它们有什么不同

3、指导幼儿书写9,教师示范

活动三:数学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按卡片上的数字做拍手、拍腿、跺脚、拍肩等动作。

比长短

活动目标: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知道长与短是相对的,初步

感知改变物体的摆放位置,长度不变,训练幼儿的

逆向思维能力;会用目测和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毛线、木棍、铅笔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通过实物,经历长短比较

1、出示长度不同的红、绿2根棒,让幼儿比较

2、再出示一根黄棒(比红的短,比绿的短)让幼儿讨论这

根棒长还是短(小组内交流)。活动二:改变物体摆放位置,比较长短,感知长度守恒

1、出示3根不同颜色,同样长的毛线,让幼儿比较是否一

样长?(小组内说说)。

2、改变3根毛线的摆放位置,现在是否一样长,为什么?

3、小结:3根毛线原来是一样长,不管怎么摆放,它们还是一样长

活动三:巩固练习(24页的内容)

1、看图说说哪支笔长,哪支笔短,哪支比哪支短,又比哪

支笔长

2、方格中的3条线一样长吗?为什么?

3、在方格中画一条比红线短,又比橘黄线长的线

4、指导学困生画线。比粗细、厚薄、宽窄

活动目标:知道粗细、厚薄、宽厚是通过比较确定的,并具有

相对性;能用序数按物体粗细、厚薄、宽窄的顺寻编号,初步建立序的概念

活动重点:会比较粗细、厚薄、宽窄

活动准备:书、实物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经历粗细

问题:怎样比粗细?

1、出示红、黄、蓝三根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小棒,让幼儿比一比,哪根最粗,哪根最细(小组内交流)。

2、教师演示,把两根棒一端的横截面重叠比一比,画

面大的棒就粗,反之则细

活动二:感知厚薄、宽窄

1、出示3本厚薄不同的书,让幼儿比较,摸摸书的厚

度。说说这三本书哪本最厚、哪本最薄

2、出示3条毛巾,用以上的方法让幼儿比宽窄

3、联系生活经验,寻找粗和细、厚和薄、宽和窄的物体

活动三:巩固知识

指导幼儿做书上25页的练习。

1、将树干按从细到粗的顺序编号。

2、将书本按从薄到厚的顺序编号。

3、将书签按从窄到宽的顺序编号。

认识10 活动目标:理解10的实际意义,正确认读和书写10;能够用

多种方法数10个物体,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实物、幼儿用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感知数量10

1、出示10本字本,练习多种方法计数,先数数共有几本

字本,想一想,有几种数数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数得更快?

2、看书上26页的图,指导幼儿讨论:每幅图中再添几个

就变成10个

活动二:认读、书写数字10

1、想一想,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0来表示?(10个人、10 本书、10只羊、10匹马、10支笔、10个西瓜、10头牛。)

2、分析字形,左边是个1,右边是个0,合起来就是10

3、示范写10,先写1,后写0,注意0的笔顺

4、学生在书上练习写10 活动三:巩固活动

1、让幼儿按数字盖印章

2、把相应的方格涂上颜色

3、把数字画相应数量的几何图形

4、按数拿小棒

认识0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知道“0”的意义;了解“0”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重点:知道“0”的意义

活动准备:电话、尺子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观察图

1、图1左边的树上有几只鸟?右边的树上呢?

2、图2左边有几根香蕉,右边呢?

3、图3车上有几个人?右边呢?

活动二:巩固练习

1、根据左边的数字,在右边方框中添画相应的数量的

圆点

2、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3、指导正确书写数字“0”

活动三:“0”里面的秘密是什么,你知道吗?

1、打球时0:0

2、温度计,体温计

3、电话号码中的0 认识序数

活动目标: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初步学会从 两个维度判断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活动重点: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玩具、幼儿用书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游戏感知序数

1、出示5个不同的玩具排成一对,让幼儿从左向右数

一数,一共有几个玩具,第几个是什么?

2、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掉其中1个玩具,幼儿睁开

眼睛看一看,第几个什么玩具不见了?

3、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把其中2个玩具换个位置,幼

儿睁开眼睛看一看,哪两个网具换了位置

4、同样方法,练习从右向左确定每一个玩具的位置 活动二:巩固书上的练习

1、从下往上数一数,这座房子共有几层?在右边的括

号中写上每一层楼的号码

2、从左向右数一数,每一层楼共有几间?

3、说说每只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里 活动三:游戏“接球报数”

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添画,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训

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通过添画,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瓶子、糖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游戏

1、看是数字几,就数几个手指

2、看是数字几,就跺几下脚

3、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手

活动二:看书上的图

1、看图提问,图上有什么?

2、看图、瓶盖上是几,就在瓶子里画上几颗糖

3、如:瓶盖上是5,就画5颗糖

4、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左边的数是几,就在右边添画圆点

2、要使圆点数量和数字相对应

3、还可以画其它东西

比较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进一步理解10以内的包含关系;熟练运用大于号

或小于号比较总数和部分数的大小,发展幼儿抽象比较能力

活动重点:熟练运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比较总数和部分数的大小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图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看图、经历总数和部分数

1、三角形中有几棵树?

2、长方形中有几棵树?为什么长方形中不是6棵,而

是10棵树呢?

3、教师归纳,因为三角形是在长方形中间,所以长方

形中的树也包括三角形中的数

4、比一比是三角形中的树多,还是长方形中的树多?

为什么?

活动二:指导做幼儿用书30页的练习

1、说说圆形中有几朵花,三角形中有几朵花,分别在括号中填上>、<、=,在 上填数字

2、再比一比,是圆形中的花多,还是三角形中的花多? 活动三:操作活动,巩固10以内的大小

1、如3>5 7=8等、找出错误,改正过来

2、填>、<或= 排序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练习顺数和倒数;复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方

活动重点:比较数字的大小和方位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看图连线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上一篇:线下活动证明材料下一篇: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