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2025-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1

There is no consensus of opinion among people as to the choice between a good major or a good university before college enrollment. Some people who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having a good major hold that it can ensure one’s future success. For one thing, a good major, even in a common university, can help its students become rare talents, thus gaining in advantages for future competition. For another, a good major boasts various exclusive learning recourses which makes it highly possible for students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 Therefore, a good major is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ose who insist on choosing a good university argue that graduates from famous universities are popular in talent market. In their opinions, a good university can give students confidence, which is very helpful in their study and future work. In addition, a good university has a set of educating system, incomparable with common university. Thus it is wiser to choose a good university.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2

一、有效教学的相关内容

所谓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或者是教学方法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全面的遵循教学活动的相关规律,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是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并且记录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大多是被动的进行学习,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当然,这一系列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都是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的,很难全面的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广有效教学理念,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同样的,在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进行教学计划,全面的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条件,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更好的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二、进行有效教学的措施分析

1 . 准备教学阶段的策略。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全面的明确相关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的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目标,重视目标的层次性,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因材施教,更好的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实践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表达内心观点,更好的发现学生的优势,全面的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围绕如下几方面内容进行设计。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和谐的课堂学习范围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有限时间进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诸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定的游戏或者是英语演讲比赛之类的,创设一定的英语学习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电视机等其他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此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可以主动的自主学习,全面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的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具有极为重大的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重视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基础上,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以此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教育教学发展,同时,由于受到新课改的影响,现阶段的有效教学的理念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所谓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充分的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角度出发,使得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将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全面的阐述有效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措施,从而更好的提升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新课程

参考文献

[1]杨丽林.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J].好家长,2016,04:125.

[2]王秀荣.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09:83-85.

[3]周洪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1,13:123-124.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新课程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同时,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然,如何有效的利用有效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将根据初中教学现状和有效教学的相关内容来研究如何积极有效的推进有效教学,以此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的相关内容

所谓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或者是教学方法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全面的遵循教学活动的相关规律,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是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并且记录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大多是被动的进行学习,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当然,这一系列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都是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的,很难全面的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广有效教学理念,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同样的,在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进行教学计划,全面的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条件,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更好的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二、进行有效教学的措施分析

1.准备教学阶段的策略。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全面的明确相关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的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目标,重视目标的层次性,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因材施教,更好的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实践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表达内心观点,更好的发现学生的优势,全面的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围绕如下几方面内容进行设计。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和谐的课堂学习范围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有限时间进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诸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定的游戏或者是英语演讲比赛之类的,创设一定的英语学习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电视机等其他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此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可以主动的自主学习,全面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的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具有极为重大的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重视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基础上,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以此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丽林.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J].好家长,2016,04: 125.

[2]王秀荣.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09:83-85.

[3]周洪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1,13:123-124.

高一英语观点类作文 篇4

(1) 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1. 有一些人认为。。。

2. 另一些人认为。。。

3. 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 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of it. 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 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 Moreover, ④---------------(理由三).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 Secondly (besides),⑥------------------(理由二). Thirdly (finally),⑦------------------(理由三).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 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 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 .

(2) 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反对这一观点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①----------------(观点一). For example, they think

②-------------(举例说明).And it will bring them ③-----------------(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In my opinion, I never think this reason can be the point. For one thing,④------(我不同

意该看法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thing, ⑤------(反对的理由之二). Form all what I have said,

正反观点高中英语作文 篇5

第1段:提出一种现象或某个决定作为议论的话题

As a student, I am strongly in favour of the decision . (亮明自己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

The reasons for this may be listed as follows. (过渡句,承上启下)

正文:

第2段:First of all... Secondly... Besides...(列出2~3个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结论:

英语四级作文:对比观点型 篇6

(1)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1. 有一些人认为......

2. 另一些人认为.......

3. 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 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of it. 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 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 Moreover, ④---------------(理由三).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 Secondly (besides),⑥------------------(理由二). Thirdly (finally),⑦------------------(理由三).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 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 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 .

(2) 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反对这一观点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①----------------(观点一). For example, they think ②-----------------(举例说明).And it will bring them ③-----------------(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In my opinion, I never think this reason can be the point. For one thing,④-------------(我不同意该看法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thing, ⑤-----------------(反对的理由之二).

Form all what I have said, I agree to the thought that ⑥------------------(我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看法).

对比观点题型的思路比较简单,但非常重要。整体思路是,先陈述别人的意见,再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对比,就能很清楚看出观点间的区别。遇到这类写作话题,大家不要慌张,一定要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加油,预祝大家都取得好成绩。

1.12月英语四级作文模板:对比选择型

2.英语四级对比类作文模板

3.月英语四级作文必背模板:讨论观点类

4.英语四级阅读观点词汇

5.英语四级作文万能模板:提纲式作文模板

6.英语四级作文模板:辩论式作文

7.年12月英语四级书信型模板作文模板

8.英语四级作文写作五大模板参考

9.12月英语四级作文万能模板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7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最早兴起, 又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为“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学派为“第二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 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 缺乏对行为的意义、人的正面成长和发展的探索, 因此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 籍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不仅极大冲击了当代西方心理学体系, 而且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罗伯特·梅逊在《西方当代教育理论》一书中指出: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五大学说之一。 (其他学说分别是:传统文科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学科结构运动、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应该坚持启发性教学, 应该重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 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 英语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而英语教师也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

2 人本主义观点的主要思想内容

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定义, 很多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彪勒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定义为:“对行为、经验和意向性的科学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则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强调人的独特性的心理学说, 它注重主观经验和人的价值”。而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雷伯则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探究高级的人类动机、自我发展、知识、理解与审美的科学”。但是总体来说,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反对在以往的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 主张把人当做人来研究, 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也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 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接纳的“完人”教育观, 都从人性的角度告诉我们要重新审视学生的潜能、需要和自我实现, 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转变英语教师角色和职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语言操练或者学习知识, 英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简述、讨论、改编故事或让学生亲自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和鼓励他们尽情地发挥,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人本主义观点中的教师角色

王策三 (1992) 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 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利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服从者”。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让教师地位高高在上,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英语的效率低下。

罗杰斯说:“我们知道, 促进这种学习, 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 不在于他的课程计划, 不在于他的视听设备, 不在于他采用的程序教育, 不在于他的讲授和演示, 不在于图书的丰富, 虽然其中某一方面可能在某一时刻可以被用来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但是它们不是促进教学的关键所在。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他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的三种品质: (1) 真诚:教师在教学中要表现真我, 没有任何矫饰和虚伪, 对待学生要表里如一; (2) 尊重、关注和接纳:教师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心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 接纳学生作为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3) 移情性理解:在人本主义教育者看来, 移情是一种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的思想、情感及他对世界观的看法和态度。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在反应和学习过程, 并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 教师不再是指导者、决定者, 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为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良师益友等角色, 其任务是创设条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十五’规划” (2002) 中指出的, “虽然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但教师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要成为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顾问、辅导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 教师要善于在不同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4 教师角色转变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 而为了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英语教师角色, 转变传统的师生的地位, 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 要了解和关心学生。英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要充分了解并且尊重学生的成长以及个体差异。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英语教师要成为伯乐, 拥有一双发现“千里马”的眼睛, 去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在英语课堂上要作为一个师长去关心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 而在课外则是作为朋友去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 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成为“千里马”。

第二,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英语教师要善于使学生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康布斯认为:“要想理解人的行为……必得先了解人如何从他的观点去觉知他所处的世界。每当你根据一项‘事实’去处理某人的行为时, 就必须考虑到该事实对你和他而言可能产生的不同意义。因为, 事实纵然客观存在, 但每个人对其产生的‘知觉’, 可能截然不同。知觉是构成信念的基础, 不同的知觉产生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既对同一事实产生不同信念, 自然该项事实对不同的人, 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是不能仅从行为表现上去加以矫正, 而必须从设法改变他的知觉或信念着手。须知, 人是先有不同的信念而后才有不同的行为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念,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价值观念, 尤其是英语教师, 不仅传播西方语言知识, 也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 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第三, 要与学生做朋友。套用存在主义大师卡缪的话来说就是:“请不要站在我的前面, 我不会跟随您;也不要站在我的后面, 我不愿领导您;请站在我旁边, 让我们做朋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外都应该平等地看待学生, 与学生做朋友,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而不再是高高在上地指挥学生。

第四,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安排教学活动。英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 或者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性格的差异, 从而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英语教师在安排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和需求分析者, 去研究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5 总结

总之,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英语教师转变角色, 英语教师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调整自己的角色, 而不再单纯地扮演传统教学中的施教者角色。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 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思想上的指导者。要做到转变教师角色, 转变师生地位, 则要求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与学生交朋友,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制定教学计划,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学会学习。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不仅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的出现也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客观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施教者变为引导者, 学生的角色则由受教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本主义观点里的教师角色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人本主义观点,教师,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rentice Hall InC, 1987.

[2]Rogers, C.R.Freedom to learn[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3]Rogers, Carl.Freedom to Learn for the80’s[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4]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十五”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225.

[5]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6]罗伯特·梅逊.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4.

[7]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8

不同观点列举(议论文)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 __作文题目_____。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_ 观点一________。 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 in the second place, ___原因二_____。 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___观点一_____。

People,however,differintheiropinionsonthismatter。Somepeoplehold the idea that ___观点二_______。 In their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___原因一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____原因二_____。 Therefore, thereis no doubtthat ___观点二______。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 篇9

外国语学院 英语实用写作 李莹

要写好一篇英语文章,引出主题的开头,自然而有逻辑的衔接,强有力的支撑主题的段落,丰富多样的表达,以及一个完整的结尾,都是缺一不可的。而开头,衔接,结尾,甚至词汇的多样化,我们都可以从相关的书籍中去查询、学习、引用及借鉴,从而变成自己文中的一部分,唯有支撑主题的观点,我们无从查阅,无从借鉴,又尤其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大多只能用我们中文写作模式牵强附会地表达,哪管适合于否,恰当与否,凑足字数足矣。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好的支撑段落,就是临渊羡鱼,可望而不可及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学生和支撑段落之间的隔阂,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不同的文化,习俗氛围产生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我们有着不同的历时,社会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人们自然有着不同的观点。东方人认为谦虚、含蓄是优良的传统,西方人认为这样太扭捏,惺惺作态。他们追求自我的发展,他们认为就是展现自我。这些和对错无关,和他人的褒贬无关,他们认为,就是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已。再比如,东方人强调合群,团结,三思而后行,而西方人,没那么多的顾虑,他们彼此的生活没那么多的交集,那样,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就简单了许多。

第二,中文的写作模式带来的误区。我们在写用中文写文章的时候,认为名人,名事才有代表性,才有说服力,所以每一篇文章千篇一律的名人名事。名人固然是有说服力的,但毕竟是个体,是特例,没有普遍性,和常人常态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居里夫人的孩子子脱常规教育环境下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那有多少人有居里夫人那样的妈妈呢?所以我们要写好一篇英语文章,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主题找例证的时候,需要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甚至是自己切身经历过的,才更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在构思支撑段落的时候,要尽量避开上面的误区,挣脱传统的中式思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要真正写好支撑段落,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一个支撑段落是力撑主题的一个点。拿The Hazards of Moviegoing(选自《美国大学写作》第七页)来举例,作者从三个点告诉读者他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相应的三个点,依次三个段落: 从出行到坐到电影院的不易,电影院零食的诱惑,以及电影院里各种人带来的困扰。这三个点不能相互交叉,累述。三个点的排序可以是时间上,也可以是逻辑关系上,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灵活运用。

第二,每一个支撑点再细分两至三个点。一个点从头笼统地写到尾,不进行细分,是不够全面到位的。比如上文提到的The Hazards of Moviegoing,第一个例证,从出行到坐到电影院的不易。作者从三个方面细分,首先,离家远,必须开车以及艰难地停车;然后排队买票;最后,电影票还贵。第二个例证,电影院里零食的诱惑,与在家相比,那些零食绝对是对身体不好的,但又无法拒绝。第三个例证,各种各样的人,从年龄阶段,几岁的小孩,十多岁的少年,及成年人带来的困扰。这样层层递进,分析得透彻,清晰。在层次结构上也清楚,明了。

第三,例证中,得有细节,才更形象,生动。一味地说教,口号式的宣扬,难以上读者信服,并且无趣。家人细节,让笔下的事例栩栩如生。在The Hazards of Moviegoing 中,作者说停车难,并不是一笔带过:以蜗牛的速度往前挪车,等到一辆车出来,才进去一辆车;买票的时候,不仅排队,而且还担心票收完,并且有可能位置没得选,只能坐在第一排,仰着脖子望着大屏膜。电影院的诱惑,作者也把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比作置身于Seven-Eleven里,零食唾手可得,作者甚至列举出了Milk Duds这样的零食的品牌,给读者感觉是确有其事,有共鸣。各种各样的人带来的困扰,小孩在电影院里跑过来跑过去,先出来的观众剧透,电影院里人们留下的口香糖,爆米花,饼干屑,让读者也真实地感受到确实如此。正是这些细节,使文章丰富、生动。

最后,要注意段落之间和细小的分点之间的衔接,才不至于显得语言的唐突。在上面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衔接次的频繁运用,to begin with, since, then, second, however, by the time, even more of a problem than the concession stand, and 等等。让文章成为严密连贯的整体,衔接词也引导着读者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所以,衔接不可忽视。

我的观点和你的观点优秀作文 篇10

孩子在长大,他越来越有主见了。

国庆节前,孩子说节后要报体育选修项目——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任选一项,我第一感觉就是孩子应该选篮球,孩子却要选足球.

我说:“你原来上过篮球培训班,有一定的基本功,初中体育考试选的也是篮球,别的不说,运球技术也算是到家了吧,考试也好过关;另外,你个子不高,打篮球,蹦蹦跳跳有利于长个,所以,还是选篮球吧。”

孩子却说:“同学们大部分都报篮球,篮球场场地有限,到时候肯定是很多人抢一个篮球场,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我以前学过篮球了,虽说考试好过关,但是我更喜欢足球,以前是没机会学,现在有机会,为什么不选足球呢?”

我说服不了他。

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一个没说出来的原因,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校园都在狭小的市区中,没有一个高规格的操场,而一到高中,那个标准化的广阔的操场,也许是孩子更喜欢的地方吧,篮球只能在有限的场地玩,足球却可以满操场踢着跑,那种在绿荫场上奔跑的感觉,更有点像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吧,哪个男孩心中,没有一个将军梦呢?我只得作罢,乖乖去给他买了足球和足球鞋。

12月9日,学校举行纪念12·9大合唱,我去观看了演出。高一16个班,孩子班上获得第一名,他们演唱的是《十送红军》。唱歌之前,有一段动人的表演(据孩子说,这段表演,是他和另一个同学设计并导演的),红军就要离开根据地了,村长带着村民前来送行,和红军战士依依话别,悠扬的琵琶伴奏,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接着,合唱开始,情真意切的歌声,深深打动了观众和评委的心,得到了9.47的高分;而另一个班,演唱《中国 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时,有个叫荆彬的男生全程表演了几段精彩的武术——长拳、长枪和短刀,真是闪转腾挪,上下翻飞,跟头翻得一个比一个惊心动魄,看得让人目瞪口呆,获得9.46分,得了第二名。结束后,我跟儿子说:“今天的比赛,你们班和荆彬班的表演都特别好,要不然不会得那么高的分。”

孩子却说:“不要这样评论好不好?这是唱歌比赛,不是表演比赛!俺班得高分主要是因为唱得好,前面的表演是为引出后面的合唱,他的表演纯粹是赚人眼球,喧宾夺主,那一会儿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的武术上,谁还有心思听唱歌。”

“可是,你不能否认,荆彬的武术表演确实为合唱增色不少。”

“所以说,今天评委有点不公平,是为武术打分还是为唱歌打分啊?再说了,他的武术表演跟歌曲一点都不搭调,如果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来段武术表演,衬托一下,还不错。”

“那你的意思,妈妈和评委今天都看走眼了?”

“走眼不走眼吧,没法说,反正是表演应该为唱歌服务。否则,就不能得高分。”

我想了想,他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就不再跟他争论了。

这周二晚上,孩子打电话说,手冻伤了,疼,周三去学校看他时,记得带支冻疮药。我一夜无眠,百思不得其解:一中虽然没有暖气,但教室宿舍都有空调,教室的空调是从早到晚一直开着,宿舍则是在午休前、晚自习下课前,阿姨就提前把空调打开,室内的温度并不低,怎么会把手冻伤了?

周三一早,我就去药店买了一支最贵的冻疮药。中午见到孩子时,看他的手并不像他描述得那么严重,只是手背上有点干裂,我对他说:“这不是冻伤,只是冬天太干燥,加上学校用的.是空调,空气更干燥,你从小家里学校都有暖气,没有在这么干燥的环境中,皮肤可能受不了,再加上这几天风大,洗了手之后经冷风一吹,皮肤很容易干裂,这用不着冻疮药,只用护手霜经常抹抹手就行了。”

“护手霜?你没开玩笑吧?那是女孩用的东西,我才不要用呢?”孩子反驳道。

“谁规定的护手霜只是女孩用,只要有需要,女孩男孩都可以用,你是愿意手裂成这样,又疼,又不舒服;还是愿意稍微受点麻烦,舒舒服服地,你自己选择吧?”

“那我早晚抹冻伤膏不行?”

“抹护手霜是预防,抹冻伤膏是治疗,你的手还没有严重到要治疗的地步。”

“可冻伤膏好歹还是药,弄个护手霜,让别人笑话!”

哈哈,原来,是怕被人笑话呀!我才不管那么多呢,虽然我预先没有给他买护手霜,但是我包有一支自己用的,我给他留下了,等星期天回来再给他买盒润手的凡士林吧,管他用不用!若他不用,想想我小时候,每个冬天红肿的手,不也过来了吗!

初三政治观点 篇11

1.对自己负责,子女的责任,学生的责任。

2.对他人负责,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3.对集体负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关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4.对社会负责,有利于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5.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名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7.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有利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8.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教文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0.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水平不高,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1.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2.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为xx提供了法律基础。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13.体现了正确行使建议监督权,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对社会负责。

14.体现了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对社会负责。

15.体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16.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和科教文建设,我们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观点报告 篇12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二度开发教材习作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钱志英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教师发觉现行教材习作中的一些问题,比如:

——一些习作命题主题性、思想性偏强。一些诸如“《我的理想》、《写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等“广”而“散”的命题主题性、思想性偏强,让学生无处下手,缺乏创意的命题形式也不能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好感,甚至产生厌恶感。

——一些习作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材一旦编订、审核通过后往往要保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这一特性给人教版教材习作带来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内容的滞后性,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主题是“胜似亲人”,选择了王炳炎先生的图画(大致内容是少先队员慰问军属老大娘),要求学生“注意服饰,可能是谁?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发挥想像写下来。这种经历是远离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滞后的习作内容无形中给学生习作过程设置了一道较难跨越的鸿沟。

——一些习作指导不够具体,泛泛而谈。习作部分依附在每组单元的课文后,文字陈述所占比例甚少,内容单薄,过程简单。既不提供适用于习作指导课上的文字化的操作策略,也没有呈现适用于习作评改中的具体操作措施。习作提示语言笼统,针对性不强,习作目标不明确。一些简单的习作建议,诸如“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五年级下册习作七),对学生而言,究竟运用哪些课文中学习到的哪些写人的方法,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模糊的,给教师的“教”,学生的“习”带来诸多不利。

——一些习作内容无法照顾地域文化差异性。人教版教材可谓举国通用,在编写过程中往往较多考虑地域、文化特点后采用较为折中的内容选择及编排方式,以求最大范围的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及特点。但对于个体(或局部范围内的群体)而言,教材习作的内容编排还是存在无法照顾到学生的地域文化差异这一缺陷的。例如三上第五单元习作“写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教材呈现的都是我国北方人民过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这与我们南方孩子的生活是无法实现链接的。

所以,开始抛弃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另辟蹊径,自由开发作文教材。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对于大部分尚未构建自身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的教师,或者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教材中的习作仍是其实施习作教学的有效抓手。教材习作的编排充分体现了习作训练的有序性和连贯性,随着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一点,是单凭一位教师自由开发的作文教材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相对于完全抛弃,更有效的策略是

1对教材习作进行生本化的“二度开发”。

策略:

一、转换

面对陈旧、老套的命题(主题),教师可将其改良、转换,使之更具趣味,让学生一见就喜欢,一见就想写,一见就跃跃欲试,充分唤醒学生的习作欲求,调动学生写作的情绪,从而让习作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进入写作状态,乐此不疲地参与写作活动。

1.转换习作命题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命题比较传统,很难触发学生的独特体验,打开学生的言

语世界。这时教师如果能将命题转换,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尽最大可能增强命题的诱发力,那么习作就会成为一种需要,成为学生倾吐为快的乐事。

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对部分单元的习作题目进行趣味性的改版,学生的眼睛

二、松绑

尽管教材习作的编写者努力突破陈旧作文观念的藩篱,但是教材中的一些习

作命题、要求还是让人看了觉得很不合理,甚至别扭,比如:《我的理想》(六下习作三)、《我敬佩的一个人》(四下习作七)„„

要求学生写“高尚的东西,正面的东西”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顽疾,虽在课程

改革以来有所改变,但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突破,给习作内容松绑,引导学生把最真实的一面写出来。

例如,六下习作一《难忘的“第一次”》,教材当中罗列“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得奖„„”都是正面的、正统的。我在教学中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松绑第一次——那一次

突破教材中例举的都是正面的、至少是中性的,在课堂上,我很刻意地

想引导学生意识到,只要真实的生活就可以写(哪怕向打架、偷钱等)想突破这

些束缚。案例一:

这些努力,是针对选材的。我以为,孩子不缺乏生活,缺乏地是对生活的敏感。砸破“第一次”、价值导向这些紧箍咒,其实就是想在学生身上培养一种敏感的素材意识,打开了学生长期以来被遮蔽、被压抑的那方角落。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然会爆发出创作的火花,而教材习作中的一些要求、建议也会“好心办坏事”,往往是在无意间关掉了这一主动性,框定了学生的习作思维,使学生处于“被习作”的状态。面对这样教材习作,教师要真正“以人为本”,对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给予学生一种主动、自由写作的状态。

以上面提到的《我的理想》为例,特级教师张祖庆在教学这一习作时,就砸破了教材给学生习作带上的“紧箍咒”,将教材提出的 “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一框死学生写作思维的要求去掉了,而且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建议学生写写“自己第一份工作第一天的遭遇”也无妨。这样的松绑,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表达空间,原本特别难写的学生不仅可以写了,而且可以写出彩。

三、增补

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编写者们竭尽全力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然而因为它要关照到使用教材的全体,一些命题拿到个体层面看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需要将教材中的这些命题结合地域特色、班级实际相进行再次开发,适度增补,以此缩小习作命题与学生的文化心理距离。

1.增补“读者对象”

所谓“读者对象”,即指预设好具体的读者,学生在习作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习作过程中要考虑到读者的特征,从而能够进入真实的写作状态,真实地习作。读者对象不同,写作方式可能也有别。其实,读者意识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内驱力。

——案例一:六上习作五《我的小伙伴》;

——案例二:四下习作一《写写校园里的景物》时就引入了“读者对象”这一写作要素:向老校友或一年级的新同学介绍我们校园。学生有了明确的倾诉对象,习作不再是一种类似于抄写词语一样的专门应付老师检查的任务,而是进入了相对真实的写作状态,内容的选择、情感的抒发、语言的表述都有了针对性,从而恢复了习作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2.增补习作内容

教材中的一些习作与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与当下的儿童生活脱节的,孩子

看了无法与自己的生活链接,习作也就剩下了“抓耳挠腮”、“生搬硬造”。遭遇这样的主题,教师不妨适当的补充一些内容,拉近学生与习作的距离。

案例:四上习作六的命题为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提供的图片是一个小姑娘给一位军属老奶奶洗衣服,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是实情,写出真情实感更是无从谈起。怎么办?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将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诸如“同撑一把小雨伞”、“借我半块橡皮”之类的情景以照片的形式和教材习作中的图片一起呈现,供学生选择,让学生从一组图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言语“尺码”,从而有话可写,有事可叙。

3.增补相关资料

教材中的一些习作内容编者为了符合单元的专题,却离学生比较遥远。此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材料,填补空白,使其易于动笔。

案例:四下习作四是提供了一张日本侵略者轰炸南京火车站后一个小孩面对废墟哭泣的照片,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合理想象,进行习作训练。面对这样与学生时间距离相隔甚远的习作素材,我们不妨增补了对于那段历史的动情描述(文字、影视资料),为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习作铺平道路。

4.增补程序性知识

审视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有些看似“开阔”的启发、合理的规范、民主的建议常常令学生的习作无从下手,言语和精神裹足不前。笔者以为,教材习作中的要求更是一种指导,可以给学生的习作带来策略上的指导。

案例:三上习作四是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写自己最想写的”。这项要求似乎很符合《课程标准》对于“习作”的建议,给了学生很大的习作自由。但是,对于刚刚习作起步的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习作自由与习作难度是我们必须同时考量的。日本小学写作教材中也有相关的写作内容(三年级调查作文),很值得借鉴:

——找一种你最感兴趣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下观察的日期、天气、气温、虫子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子的行动方式(叫声、食物等),记录下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和最奇怪的事;

——如有疑问别忘了问爸爸妈妈、老师,或查阅资料;

——根据记录,写一篇小结文章,注意不要遗漏重要的事;把图、表放到文章里去,要写得别人容易懂„„

综上所述,教材习作不应当成为习作教学的“镣铐”。只要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教材习作进行二度开发,或趣化,或童化,或适度松绑与增补,让教材中的习作成为学生当下生活的倾诉需要,使其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说专业下一篇:粮库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