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推荐10篇)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1

综合管理部根据上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在管理评审时提交本质量目标建议。

5.4.1.2 建立质量目标体系

公司级质量目标通过管理评审,由总经理决策后确定。

确定的公司级质量目标由各事业部、部门进行分解;各事业部、部门的质量目标在本内都能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按要求时间报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组织对各事业部、部门提出的质量目标进行审定,形成文件下发。

各事业部、部门的质量目标在本事业部各下属部门、责任人进行分解并应确保满足事业部、部门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5.4.1.3 实施质量目标

各事业部、部门通过资源配置、制定计划、提供相应的保证条件实施各自的质量目标。

5.4.1.4 质量目标的监督检查

各事业部、部门及下属部门按各自的质量目标考核要求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保存记录。

综合管理部不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跟踪监督,并保存记录。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只有充分体现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校园文化, 才会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有什么样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校园文化。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学校的战略规划, 是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是最高管理者将学校引向何处的决策方向, 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 体现了学校的宗旨、业绩和特点, 决定着学校师生的群体风貌, 是学校立足的根基,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2007年9月, 我院整体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颁布了学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从此, 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跨越上一个新的层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起着指南和制约作用, 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在健康发展状态。

由于顾客需求不断变化, 学院内部状况不断变化, 学院最高管理者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认真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 并及时进行修改, 保持满足顾客需求的承诺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确保在学院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与学院总的质量目标相一致。

我院新版质量方针是:以促进首都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为己任, 提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 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质量目标是:

1. 学院各项制度的制定及实施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符合率100%;

2. 师资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与结构符合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3. 教育教学经费满足率≥98% ;

4. 教育教学服务设施满足率≥100% ;

5. 教育教学服务环境师生满意度≥85% ;

6. 管理与服务工作满意度≥85% ;

7. 招生任务完成率≥98% ;

8.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90% ;

9. 高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95% ;

10. 毕业生就业率≥95% , 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90% 。

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全校师生以质量方针为工作准则, 以质量目标为价值取向, 从学生到老师, 从教学到后勤, 人人讲方针, 个个讲目标, 自觉将自己的工作与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展现出诚信、求实、创新的群体风貌。无论是谁, 踏进校园, 就会亲身感受到整洁的校园环境、完善的规章制度、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较高的文明程度、良好的外部声誉。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3

然而,烫模设备多为单张走纸方式,理想速度为6000张/小时,仅是单张纸胶印机速度的二分之一,折算为卷对卷走纸速度相当于70米/分钟(印品宽度按700mm来计算),这与印刷速度高达220米/分钟的凹印机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况且单张纸烫模设备还属于停机率较高的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烫模车间的生产效率。因此,加强烫模车间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一直是烟包印刷企业共同探讨的课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烫模车间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的4个方面来推进执行。

做好设备管理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包装印刷企业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真谛,为增强实力,争相配置先进的生产设备。那么,保养、维修、正确使用等设备管理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烫模设备多为单张纸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停顿下来才能完成叼纸,这一运行特点决定了烫模设备结构组成中有较多的间歇运动机构,如飞达、侧规、前规、主链条、开牙装置等,其中,曲轴连杆、凸轮滑轨等机械结构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做好润滑保养将是烫模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公司现有烫模设备近20套,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相关工作均由烫模车间的工作人员负责。烫模车间坚持“保养至上、预防故障”的设备管理理念,我公司对烫模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分为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大修4个级别。

1.日保养

日保养按每批次进行,由机长组织,时间为30分钟。主要保养内容为:做好基本清洁与基本润滑,并逐点进行检查,填写日保养记录表。日保养由承包维修工进行监督检查,维修组长审核,并将审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周保养

周保养按每周进行,由承包维修工组织,时间为240分钟。主要保养内容为:彻底清洁与全面润滑,并逐点进行检查,填写周保养记录表。周保养由维修组长进行监督检查,专职设备管理员审核,并将审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3.月保养

月保养按每月进行,由维修组长组织,时间为8小时,主要保养内容为:彻底清洁、全面润滑与烫模设备内部检查,并逐点进行检查,填写月保养记录表。月保养由专职设备管理员进行监督检查,车间主任审核,并将审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4.大修

大修应以烫模设备运行年限等综合使用状况为依据,如果遇到需要系统性保养修复或突发故障的烫模设备,应由专职设备管理员提出申请,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对其进行大修。在此期间,若有必要,可邀请设备制造厂家或技术外援前来支持,由专职设备管理员组织,时间为2天,主要保养内容为:彻底清洁、全面润滑、烫模设备内部检查与故障排除,并逐点进行检查,填写大修记录表。大修由车间主任监督检查,公司办公会审核,并将审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我公司自实施该管理方法以来,烫模车间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天天有故障,维修最繁忙”的状态,一年来,烫模车间的设备故障率由之前的8.1%降低到了3.7%,且目前该管理方法已在凹印车间和胶印车间得以推广实施。

强化工艺管理

科学的工艺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我公司的总体工艺规划和制定均由工艺技术部来负责,例如,企业标准的起草与归口、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材料研究与工艺制定等。烫模车间是公司相关工艺标准的执行部门,工艺标准指导着烫模生产,而烫模生产也在不断地对工艺标准进行完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我公司成立初期,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种类较少,烫模车间的生产管理相对简单,各设备操作人员仅靠领导的班前安排就能做好一天的工作。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如今已拥有近20套烫模设备,并承担着十几个品牌产品的烫印、起凸、模切工作,有些品牌产品还需进行两次烫印,相比之前,生产管理较为复杂,为保证稳定有序的生产过程,必须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工艺标准,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公司建立了工艺标准管理体系和烫模车间工艺标准检查制度,该制度涵盖了来料(电化铝、上工序半成品、烫模版等)质量、工艺参数(模切压力、烫印温度)等相关记录,生产过程中由车间工艺员进行巡检,对于不符合工艺标准的事项,应由机长当场签字确认,经车间主任审核后,将审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我公司通过实施工艺管理制度,解决了烫模设备长期隐藏的质量隐患,并稳定了产品质量。通过对工艺执行情况的总结与分析,还能为公司整体工艺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例如,我公司生产的“泰山(红将军)”烟包,经过两次烫印,一次烫印盾牌后,由于纸张尺寸的收缩变化,再烫印横向贯穿的细线条时,经常会出现两次烫印之间或烫印与模切之间严重错位的现象,导致烟包成盒后出现质量缺陷。当时,我公司烫模车间就提出了将两台烫金机连接在一起的方案。后来,随着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荣股份”)研发的双工位烫金机推向市场,我公司就引进了一台MK920SS双工位烫金机,用于生产“泰山(红将军)”烟包。与单工位二次烫印工艺相比,双工位一次烫印工艺不仅能够保证烫印精度,还能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原始设计意图,提高烟包成盒质量,两者对比如图1。

另外,为了做到设备管理与工艺管理的更好结合,我公司近期又引进了一台长荣股份的MK1060ER全清废自动模切机,该设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我公司烫模车间的工艺管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nlc202309031853

细分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不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不仅能给参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还能使所有的工作人员感受到舒适。说到现场管理,相信大家一定对“5S”、“6S”等管理方法耳熟能详,这些管理方法都属于比较成熟的系统工程,如若推行,则需投入较大的成本和精力。

我公司在对烫模车间现场进行规划管理之前,烫模车间中所有设备生产的产品都摆放在就近的半成品区域,再加上每台设备的待加工半成品、夜班的待加工半成品,平均每台设备周围最多时摆放了40多盘产品。早晨一上班,半成品的集中搬运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仅如此,半成品的管理也成为一大难题,经常会出现账与物数量不符、长线产品批次之间难以分清的问题。几个月下来,最终的结果是,半成品有时亏库四五万张却找不到欠产的设备。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公司对烫模车间现场管理方法进行了细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执行。

1.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中规定,每批次产品应配备一名搬运工,每台设备周围规定放置不超过5盘的成品和半成品,安排生产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生产顺序,搬运工应及时将半成品配送给下一工序,多余产品应及时运送至半成品仓库。如此一来,集中搬运变为有序搬运,就近摆放变为仓库集中放置。整个烫模车间现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搬运工作均匀流畅,对于生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半成品管理

应用物流管理方法虽然改善了现场较为混乱的状况,却依然难以解决账与物数量不符、长线产品批次之间难以分清等问题。于是,我公司对烫模车间以前的亏库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印刷投料与产量及模切后成品产量进行对比,发现各工序的来料数量都不够,最终导致半成品亏库。对此,我公司制定了半成品管理方法:①制作4种不同颜色的产品跟踪卡,从源头工序开始每批次产品跟踪卡都要更换颜色;②产品印刷时,每盘产品的跟踪卡上都要填写上编号,直至该批次最后一盘n,且所有批次的编号都要连续填写,表1为我公司某批次“泰山(白将军)”小盒生产中每盘产品跟踪卡上需要填写的内容;③下一工序开始时要重新编写本工序编号,直到该批次最后一盘n;④各工序除了在跟踪卡上填写编号,同时将上工序编号与本工序编号填写产品登记簿,其中包括数量、盈亏、问题产品数量、废次品数量,表2为我公司“泰山(红将军)”小盒产品烫模登记簿;⑤对最后工序实行抽查,每周1次,每次2盘,人工点数,若数量不够,本月产量全按最少的一盘来计算;⑥半成品管理员按统计记录落实各工序、批次的盈亏、消耗、查找第n盘。

重视绩效管理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制定的绩效管理制度已经相当成熟,激励力度也非常大,客观上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但人员的频繁流动,也给人力资源部门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发达国家,绩效管理早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已经根深蒂固,许多事情都要通过领导评议或职工投票来决定,这种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照搬民营企业或国外成熟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未必科学合理。因此,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固定绩效加考核绩效相结合的模式,将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

我公司烫模车间的考核绩效包含产量、质量、安全文明生产、设备管理、出勤等方面,各方面按权重构成百分制。烫模车间可根据月度生产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考核项的权重,从而起到重点工作的导向作用。

当然,烫模车间作为包装印刷企业的重点生产单元,在管理方面所涉及的事情很多,如烫模版的管理、原材料的管理、机长竞争上岗的管理等方面,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继续探索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项目管理质量方针和目标 篇4

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

2质量目标

1)分项工程达优率80%;

2)分部工程达优率90%;

3)以下分部质量——基础、主体、装饰、屋面、楼地面等必须达到优

良;

4)满足业主在招标文件(合同约定)规定的以下特殊质量要求:本工

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包括超过质量体系文件、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

5)施工工期480日历天;

6)项目质量管理:满足本计划要求。质量体系要求

3.1 项目组织机构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5

---管理评审输入文件之二

公司于2003年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至今,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创新;优质产品服务矿山,永追卓越”的质量方针指导下,依据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本公司制定的《质量手册》及体系其他文件,对在本公司内开展的质量活动进行了策划。质量体系覆盖下的各部门均能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各自的工作,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确保了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2012年1-4月份各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15个生产单位产品综合合格率目标为99.06%,实际为99.61%;工艺贯彻率目标为100%,实际为100%;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目标为96.18%,实际为97.58%,废品率目标0.94%,实际为0.39%。

2、工艺贯彻率目标为100%,实际为100%

3、生产计划完成率目标为≥90%,实际为96.50%。

4、外购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目标为95%,实际为100%。

5、外协件一次交检合格率目标为95%,实际为98.75%。

6、设备完好率目标96%,实际为99.44%。

7、顾客满意度目标 91%,实际为 92%。

8、每期培训班及格率目标≥95%,实际为 100%。

9、各单位的各项指标按质量目标分解表要求完成。

二、2012年1-4月份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为提高公司出厂产品质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公司的质量目标实施分解。2012年1-4月份指标完成情况: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较指标高1.4%;综合合格率较指标高0.55%;废品率较指标低0.55%;设备完好率较指标高3.44%;顾客满意度较指标高1%;每期培训班及格率较指标高5%;外协件进厂一次交检合格率较指标高3.75%;外购产品进厂一次交检合格率较指标高5%;生产计划完成率较指标高6.50%。完成并超过预期指标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能够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提高。综上所述,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及目标,符合公司经营目标,也充分体现了顾客需求,适应公司现状和近期发展需要,总体上是合适和可行的。

编制:2012年5月5日

第三章__服务质量方针管理制度 篇6

企业使命: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公司谋求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构建平台

企业宗旨:诚信服务,争创一流

经营方针:以人为本,业主至上,权责对应,科学规范 经营理念:狠抓服务,服务管理并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服务理念:善待客户,如同自己 价值观:敬业、责任、合作、效率、服从

用人理念:公司推崇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理念,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尽展所长,并为优秀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通路

服务文化:公司不断推进热心、专心、贴心、用心、放心的“五心”级服务文化建设,重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价值 培训文化:自我学习、终身学习、重视培训价值 愿

景:争先创优,做行业佼佼者

为实现业主满意目标、确保业户需求和期望,特制定:“安全文明环境、严格规范管理、竭诚高效服务,持续改进”为服务质量方针,以“善待客户,如同自己”为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和不断改进满足业户需求,以更好质量和更高效率为业户服务。

一、基本要求

1、物业管理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2、制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物业管理档案(物业竣工验收档案、设备管理档案、业主及非业主使用人资料档案等)。

3、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佩带标志、仪容仪表整洁规范。4、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提供相关特约服务和便民服务。

5、公布物业费用收支情况。

6、规范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7、制定装修登记、告知、监督等装修管理流程,建立业户装修档案,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立即提出装修整改或制止。

8、每年至少二次业主满意度调查,定期业主回访,业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二、大厦房屋管理

1、对大厦房屋共用部分进行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巡查、维修、养护记录完善。

2、每周一次对大厦防火门、窗户进行安全检查,保持95%的完好率。

3、每年二次以上对屋面泄水沟、室内、室外排水管道清扫、疏通。定期检查屋顶,发现防水层有所气膨、破裂、隔热板有断裂、缺损的应制定维修方案进行维修。

4、对有装修施工场所,需每日检查,发现对有影响房屋外观、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及折改共用管线等应及时劝阻并报告有关部门。

5、对违反私搭乱建、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及违反业主监时公约的应及时劝阻,并报告有关部门。

6、保证墙体表层基本完好,地砖、地坪基本平整,若有缺损,及时修补。

7、对大厦各出入口、公共配套设施、场地立标识;对危险隐患部位设防范警示标识,每月定期检查,保证标识安全清晰完整。

三、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

1、共有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共有设备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急修及时率达98%以上。

2、设施设备的运行、巡查、维修保养记录等记录齐全,并按国家规定办理年检手续,保证其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3、每年保养一次水泵,泵房基本整洁,每年不少于二次清洗水箱、蓄水池,保持完好并加锁。不定期对泵房、管道进除锈、油漆。保证二次供水正常,符合国家生活用水标准。

4、保证电梯正常运行,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持有有效的《安全使用许可证》。发生电梯困人或其它重大事件时,须立即到现场应急处理。

5、消防设备设施完好,保持消防器材能随时有效使用,消防通道疏通。

6、对可能发生各种突发设备故障制定应急预案。

三、安全管理

1、严格进行进出人员和物品的出入管理,对大件物品出行必须持有《出门条》才可放行的规定执行。

2、随时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火灾演习、抢救工作。

3、协助配合辖区民警管理工作,确保正常工作秩序和良好工作环境。

四、保洁服务

1、路面、通道无明显暴露垃圾,保证每日清扫;垃圾收集点周围无污迹,无明显异味,生活垃圾每日处理。

2、楼层垃圾桶每日清理,保持垃圾桶及周围基本整洁、无污渍、无积水、无明显异味;定期对明沟、垃圾房喷洒药水及投放鼠药。

3、雨、污水井每季检查一次,并视检查情况及时清掏;化粪池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清掏。

4、消防通道扶手、栏杆、窗台每周擦试二次,保持基本无灰尘;消防栓、指示牌等公共设施保持外表基本无灰尘、无污渍。

5、楼道天花板、公共灯具定期除尘;电梯轿厢干净无污迹。

五、绿化保养

1、绿化布局合理,定期更换,定期修理。

我国中小城市物业管理方针 篇7

一、我国中小城市物业管理现存问题

物业管理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联系。城市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拥有更优秀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公共设施齐全的、具有多功能性的小区也越来越多, 这也要求物业管理的水平要越来越高。但是,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发展较为迟缓, 并没有良好的发挥其使用功能、服务功能及社会功能等三项基本功能, 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 我国的物业管理, 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中, 专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 物业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物业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一体系并不健全。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可以完全解决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文, 中小城市对于物业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也屈指可数, 即使有一些管理条例, 其可操作性在各方面均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为滞后。物业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物业纠纷停滞不前、从业人员无法可依、业主的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

(二) 开发商遗留问题。

在房地产开发到竣工的过程中, 开发商遗留下来的问题颇多, 如:开发商过分夸大不实的广告宣传、无法兑现的承诺、私自更改小区规划、蓄意隐瞒部分实情、侵害业主利益、建筑存在墙体裂缝、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绿化、健身器材、车库等设施配套不完全、与物业公司的合同存在漏洞等问题。开发商造成的问题往往是在业主入住之后才会发现, 这时已经没有办法找到开发商进行解决, 在问题搁置时期, 业主极易将不满的情绪强加到物业公司的头上, 拒绝配合物业公司作业或拒缴物业管理费。由于工程引发的问题强加到物业管理公司头上, 物业公司也百口莫辩, 在后期管理中, 物业公司的处境将非常困难。

(三) 物业公司缺乏专业人才。

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它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 我国物业管理这一行业的起步晚、起点低, 物业管理方面的人才教育与物业管理的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并不相称。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教育体系迟迟没有建立, 行业队伍未形成职业化, 缺乏建筑、法律、经济、房地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是造成物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

(四) 业主与业主组织之间的问题。

在中小城市, 许多新型的住宅小区都设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由该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使用者代表组成, 他们代表所有业主的利益, 向物业管理公司或社会各方反映业主的意见和要求, 并对物业公司的管理运作进行监督的民间组织。

我国的中小城市中, 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的建立还是比较艰难的, 主要是缺少热情、积极的业主代表, 因此许多小区并没有成立能够自治的业主委员会。在业主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找不到可靠、坚强的后盾的援助, 只能自己和物业公司协调, 通常这样的案例是需要长时间的拉锯战的。

(五) 物业公司收费问题。

首先, 物业公司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 在中小城市中, 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在0.5元/㎡-3元/㎡之间不等。根据调查及数据整理显示, 收费标准在0.5-0.8元的项目是不盈利的, 在0.8元以上的项目大多盈利。也就是说, 有的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中是亏本经营的, 有的物业公司的盈利又过高。另外, 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并不完全代表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 收费高、服务差的物业公司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住宅小区中, 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尤为凸显。

其次, 物业公司收费的收缴率较低。业主不配合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的收费就变得极其困难, 物业费收不上来, 后期的物业管理服务也跟不上, 业主就更不会缴费, 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中小城市物业管理方针

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想要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快速前进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管理方针, 落实、贯彻执行, 促进物业管理的发展。

(一)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体系, 从制度上促进行业发展。

科学、健全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对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制度上促进物业管理的发展, 应该从各个中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3页) 小城市当地的物业管理现状出发, 依据《物业管理条例》起草、拟定、出台一系列物业管理方面的规范文件和相关政策, 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重点和各方的责任、权利、利益之间的关系, 加强物业管理法规建设, 增加法律力度。

(二) 与开发商签订合同, 介入前期管理。

由于开发商遗留问题过多, 物业公司在与开发商签订合同的时候应该注意维护自己权益, 明确写明开发商与物业公司双方的责任及权利。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期间, 物业公司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参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严格审查开发商能否满足业主的全部需求, 能否为物业公司的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在小区建设阶段, 物业公司应该全程参与, 监督小区是否落实规划、监督其质量、配套设施等。同时, 要确定开发商对于物业服务用房的落实情况, 对前期的物业管理进行提前策划, 使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顺利的衔接与过渡。

在严格的监督下, 可以大大减少房地产遗留问题, 没有遗留问题, 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也会大大减少, 有利于物业管理的发展。

(三) 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物业管理长远的发展, 应该大力发展专业人才教育。对于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员进行培训, 让员工学习建筑、经济、房地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 可以设置专门的学校或专业,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出具有专业物业管理素养的人才, 提高物业管理的综合水平。

同时, 要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 从专业、技术、道德等多个层面努力提高, 使整个物业管理公司提高档次、提高水平, 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及发展需求。

(四) 政府加强监管业主委员会。

在监管物业管理公司的同时, 政府也可以对业主委员会进行监管。不仅是监管, 通过政府出面扶持小区业主推选出业主委员会, 通过业主委员会协助房产行政、协调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有效的、完善的业主委员会不仅可以维护业主利益, 促进我国中小城市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还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 规范收费状况。

物业管理是综合性有偿服务, 收费是应该的, 但是, 一定要制定详尽的收费标准并严格执行,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 使得收费标准具有时效性, 缓解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能保证物业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服务。

摘要:在房地产也突飞猛进的今天, 物业管理的进程却显得非常迟缓, 无法同步的二者引发了许多问题。在中小城市中, 物业管理应该针对自身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针, 提高管理水平, 向物业管理专业化的道路驶进。

关键词:物业管理,问题,方针

参考文献

[1]吴健巍.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市场化现状与前景探讨[J].中国市场, 2006 (45) .

[2]汪伟.中小城市物业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思考[J].工程与建设, 2006 (S1) .

[3]王涛, 简新平, 吴飞.论中小城市物业管理的发展[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 (02) .

质量方针 篇8

追求卓越,全面质量管理,赢取客户忠诚。

其他企业质量方针供您参考:

1、追求安全、及时、完整、周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装卸、仓储以及其它超值服务。

2、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优的产品,保证满足客户需求。

4、服务至诚,精益求精,管理规范,进取创新

5、坚持服务理念完善作业规范建立高效机制强化持续改进营造温馨环境实现顾客满意

6、质量--本公司保证向用户提供质量一流的产品。

7、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8、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持续改善、用户满意

9、质量在我心中 效益在我手中

10、一流产品、一流质量、一流信誉、一流服务

11、质量第一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优质服务是我们神圣的职责。用户满意是我们追求成功的目标。

12、以每次做对为基石,以技术领先和人才专业为支柱,持久永恒地自我完善,确保品质第一,稳定地为顾客提供品质优良,技术领先的产品和服务。

13、保质、保量、保效益,求稳、求实、求创新”的质量方针

14、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努力创立省级和国家级优质名牌产品,向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实现“创一流企业、创一流产品、创一流服务”的承诺

15、创新设计,精细制造,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产品,一流服务。

16、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持续改善、用户满意

17、顾客的期望永远是铜牛追寻的方向

18、快速、高效、优质

19、以科学的管理、一流的服务,造就认证人才。

20、以杰出的产品及依需求流线制造,成为科技的领先者。在供货、新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与顾客沟通方面成为反应最及时的供应商。全员参与全面管理与培训,注重团队合作,培育个人成长、发扬谷轮文化,为企业改善与进步而努力。

21、用我们的智能和信誉雕塑顾客满意的工程

22、科学管理,精心开发;优质高效,守约重信。

23、始终把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通过恪守“务实、合作、学习、创新”的行为准则来保障公司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为全球民众的信息交流提供优质、高效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

24、独立公正、科学严谨、信守合同、优质高效

25、用户的满意和期望是XXXX对质量始终不渝的追求。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及优良的服务是XXXX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XXXX的社会责任。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9

一、抓好一个“趣”字:引入趣味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初中化学课堂源于我们的生活, 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主张要“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这是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中提到的。而不少学生之所以觉得化学学科难度大, 不容易进入课堂, 其主要原因在于认为化学实验、化学知识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所以教师在引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要将“趣”字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堂的兴趣, 将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实验课堂相结合, 加入趣味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例如, 有的学生由于听说化学课堂要经常做一些实验, 就对化学课堂产生畏难的心理。此时笔者就引入了一个趣味实验———“打不湿的手帕”。首先在讲台上放了一个透明的水槽, 并且用一个透明的杯子倒放在玻璃水槽中, 让学生们观察杯子中是否有水。此时学生们说“好像里面没有水”, 紧接着我说:“很多同学还是半信半疑, 那么我在杯子中放一块干的手帕, 看手帕是否会湿, 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在学生们期待中, 我将杯子中放了一块干的手帕, 再度放入水中, 待取出时, 手帕仍旧是干的, 此时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课堂充满了好奇。我在总结中提到:“这就是化学实验,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实验都非常有趣, 都反映了一定的化学原理。”

又如, 笔者在学生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后, 让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铁丝是否能在空气中燃烧, 为什么?家中的油锅着火了怎么处理?贵重的设备着火了如何处理?家住的楼房下层着火了, 如何逃生?”学生们一边做着有趣的实验, 一边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不亦乐乎!

二、强化一个“效”字:强化实验效率,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强化效率是课堂成败的关键, 也是取得课堂有效性以及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化学实验课堂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中, 教师往往仅让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参与实验。所谓“百闻不如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过程, 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且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验课堂效率的提升也可以依靠多种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融入, 能够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彼此的缺点, 并且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 发现一些新问题, 获得一些新知识。

例如,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 让学生往烧杯中注入半杯开水, 投入一块白磷, 盖上一块铜片, 再放一小块白磷和一点点红磷在铜片的两端, 这时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针对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铜片上的白磷却着火后燃烧起来, 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 有的说:“那似乎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空气充分接触。”有的说:“白磷本身是可以燃烧的, 但是因为在水中, 水可以灭火。”在他们的争论之下, 笔者随后引导学生用导管往水中通入空气, 再进行观察验证, 于是学生们立即否定了之前“水火不容”的定性思维, 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又如, 在学习了“皮蛋中的化学”相关内容后, 笔者在实验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皮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实验鉴定:一是要证明浸出液体中是否含有Na Cl;二是要求学生证明浸出液体中是否含有Na OH、Na2CO3。在进行实验课的过程中, 笔者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 每组5名同学, 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探讨, 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改善一个“评”字:激发创新意识, 推进实验评价改革

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并不注重评价方面的改革, 很多教师也并没有意识到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到“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由此可见, 评价改革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反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助推器。评价改革不仅仅是改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更需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评价改革在开放性实验中较为常见,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 笔者让学生注意观察蜡烛的形状、组成、颜色、气味、密度以及硬度。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蜡烛燃烧的时候有没有声音?蜡烛燃烧的时候形状是否产生变化?蜡烛燃烧时的火焰有哪些特点?蜡烛在接近火焰的地方其质地、形状、温度是否有一些变化?在笔者的鼓励下, 学生们纷纷发言回答, 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很高, 这是由于评价的有效性带来的。但是班上个别“后进生”积极性依旧不高, 此时笔者让一个“后进生”上前来辅助实验, 要学生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1~2秒后再取出火柴梗, 观察一下火柴梗有哪些变化?说明什么问题?此时这名平日一向沉默的“后进生”很快说出了答案, 笔者也对其给予了鼓励。

随后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与评价, 比如, 学生提问:“灭火的瞬间, 蜡烛发生了什么现象?”“如果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 会产生怎样的现象?”通过生生评价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

总而言之, 化学实验课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平日的化学课堂其作用是传播理论知识, 那么化学实验课堂就是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 这也是符合新教育实践原理的。新课标特别强调了要对化学实验课堂进行改革, 改革的力度和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如何引导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 大胆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 这不仅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教师积极的探索。新课标求索的道路永无止境, 而“教无定法”的理念更是引导着我们一线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敢于为三尺讲台注入更多鲜活的能量!

摘要:实验环节是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但是一直以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收效甚微,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实验课的现状提出“三字”方针, 分别为:抓好一个“趣”字, 引入趣味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强化一个“效”字, 强化实验效率,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改善一个“评”字, 激活创新意识, 推进实验评价改革。

关键词:“三字”方针,实验课堂,新课标,改革

参考文献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篇10

论文关键词;党的教育方针 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为重点,在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前提下,沿着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的高职教育朝着持续、稳定、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会有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是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因此,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实践理论并重、注重个性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等方面对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重新审视。

1.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让服务对象满意,是衡量任何一种服务质量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因此,高职教育只有以贴近市场经济变化、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自觉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契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标准,缩短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员工之间的差距,其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教学质量才能会让社会满意。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到微观求职者的择业动机,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眼睛向内反观自己,做深刻的自我剖析,这其中也有教育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社会需要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社会又不需要,即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在结构性失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使劳动者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大力发展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供需错位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肯定不被社会接受,不受企业欢迎,错位的教学也无质量而言。因此,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2.实践与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掌握了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完成任务。换言之,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丰富学生职业知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教育活动,为学生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这种教育兼容了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实践与理论偏颇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标志。

社会的发展已显示出,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己经消失,高职教育也随之从就业教育走向了创业教育。然而,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已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能力培养已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现在的能力标准不是仅指操作能力,而是指综合的、满足行业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因此,实践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3.注重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在我国现有的招生体制下,进人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其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的考生。依传统的观点,他们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是高中阶段学校的弱势群体,是高考的失败者。这些观点不仅在某些成人中存在,而且很多高职学生也存在自卑心理。然而,在高职院校中也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学生李某在数控机床技能方面见长,在全市技能大赛上屡次获奖,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多家企业愿意高薪聘用,但是李某的英语能力却较差,考试一直不及格,按学校规定不能毕业。像李某这样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大有人在。因此,面对高职院校中这样的学生群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足够的深思—究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察学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中之所以出现类似学生李某这种尴尬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高职教育的人才观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同时存在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智能间不同的组合,便构成了个体间智能的差异。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是具有其本身智能特点的群体,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必须有不同的人才观、教育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尊重高职学生的智能倾向,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与发挥他们的智能强项,将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教师培养人才的决心,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各类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该在达到教育总目标的前提下保持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融人课程建设的各个要素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高职教育既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学会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发展职业技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还要使他们有能力融人社会—学会共处;要使学生在开发自己潜能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一学会生存。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中,只掌握生产过程某一环节的专门技术,难以承担日益具有个性化和创意化产品的生产任务;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使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大为缩短,今天的朝阳企业,明天就可能成为夕阳企业。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变换加速,为了适应变化着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高职教育必须摒弃功利化的教育目标,不能仅仅由“企业需求”驱动,还应该由“发展需求”驱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智抉择。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审视与把握,不仅是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觉醒,而且也是顺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一种自然回归。高职教育不仅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更要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I.提升企业参与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高职毕业生就业之后如何迅速融入企业?高职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提升企业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使企业深层次地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所谓深层次地参与,就是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设置专业,以行业人才素质标准为依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学校育人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对接、双向监控、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学生评价等教学环节,共同承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场所由学校延伸到企业生产车间,教学评价由学校为主变为校企共同评价,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技术水平、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整体教学质量。

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可大大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效果。实训基地的设备可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购买和摆设,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生产环境;实训基地的师资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他们不仅能教授学生实践技能,还能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可由企业的真实生产提供。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生产情境中,不仅能练就操作技能,更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2.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坚持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之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区别上。高职院校必须基于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创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一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本位”的课程观。在课程目标上,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态势,仅拘泥于“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适用课程,以满足高职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客观需求。在课程内容上,应采取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综合化组合的策略,注重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为学生提供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不过分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而是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使教学更适合拓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在充分考虑职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传统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学科内容系统化和学科结构系统化的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排序,这不是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增减,而是追求知识点在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思维、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也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综合类课程,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和全面塑造自我提供服务,使学生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成为既有职业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在科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尽量为学生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重构评价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方式,发现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要有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使评价标准与培养目标符合同一价值取向,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导向系统,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为评价对象指明改进的目标,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为教师引导教学行动。

高职院校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体系脱离了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限制甚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重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人性化、多元化、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结果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就业和成长提供支持服务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成绩多层次化、评价内容多面化。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打破单一主体评价格局,在原有评价主体基础上引入企业评价、班主任(或辅导员)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评价更加符合职业规范,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有助于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评价成绩多层次化就是要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专长。再次,评价内容的多面化就是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不仅要注重高职生操作能力的评价,更要侧重高职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既要体现教育机构对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又要体现企业对就业者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即评价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综合发展,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4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与功能,现代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三位一体”—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的质量。因为,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是知识的升华;态度是对职业认可度有使命感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使学生将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做人与做事协调一致、全面发展,是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企业的理想选择,而做不到“两全其美”时,企业宁可放弃那些“有才”,但职业道德欠缺之人,因为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为学生今后能适应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迅速上岗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教育,因为这些是学生形成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学校要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首先,正确的职业理想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其保持职业热情的源泉,也是其高质量地完成职业任务的动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务实的职业理想。其次,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再次,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兴趣,积极挖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本专业乐趣和成就。只有从内心对职业产生了较强烈的情感,才能自觉地追求它、从事它,“爱岗”是“敬业”的基础,“爱岗”能够更好地“敬业”。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教育。员工只有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并把它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才能自觉自愿地从事本职工作,并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另外,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学生的某种职业技能,却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而且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也不是经过一两次教育活动,或由几个教师就能完成的教育任务,必须经过有效的培养和熏陶,而且还要从学生走进高职院校的那天起就要进行,坚持系统性、全程性和全员性。

上一篇:优秀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展厅主管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