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推荐8篇)
2.评价的内涵:评价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价值与变化判断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综合定性、定量、观察、咨询和分析的复合过程。
由此可见,评价的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处理过程。Bloom将评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据他的观点,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他认为:“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Evaluation)就是通过评价者(Evaluators)对评价对象(Evaluating subject)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可靠结论。
3. 评价程序的步骤:
3.1 确立评价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3.2决定评价情境:目的、对象、氛围。
3.3设计评价手段:教学资料、校园考察、能力验证、书面检测。
3.4 利用评价结果:提供改革依据、调整教学策略、弘扬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教训、确定新的目标。
第二节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定义:
(1)教学评价就是收集整个教学系统或某个侧面的信息并基于所获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衡量和判断的过程。这个阶段,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局限在“客观衡量”和“效果判断”两方面,这种认识受教育测量理论影响较大,与教育测量内涵相混淆。教育测量追求的是“客观”、“准确”,所以教育测量必须以量化来反映测量对象,因此,教育测量旨在揭示“是什么”,绝少论及“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事实上,教学评价也需要量化的支持,但是主要是在量化的基础上来说明“为什么”并且还要指出“怎么办”的问题。
(2)教学评价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客观的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的求得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教学效果做出全面的价值判断。
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推进一步,比较准确的把握了教学评价的根本属性,那就是变化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是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之中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教学评价绝不可能是静止状态的,而应该是随着评价的对象发展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涵就在于评价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
2.教学评价的内涵
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 它是落实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巨大动力; 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并有利于引导教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微观上讲, 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的评价, 也是对教师教授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培养目标的落实、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而且还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些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评价理论的历史沿革
1.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
(桑代克时期1900-1933)
第一代教育评价出现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高尔顿通过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研究,于1869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揭开了教育测量的序幕。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首创了心理实验室,实验心理学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测量方法,对教育测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各种测量随着心理实验的发展层出不穷。 1897年,美国的莱斯发表了他对20个学校的1600名学生所作的拼字测验的结果,更引起了人们对测验方法的普遍关注,对后来教育测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1904年,美国的桑代克发表了《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统计方法和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该书提出了“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基本观点,为教育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教育测量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后的几年中,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等心理测验的日趋定型对教育测量的标准化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这时期评价就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和实施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为此,这一时期被称为“测量”时期。
• 测量性评价特征分析:
• ——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学业的考查客观化、计量化和精确化,便于经常性和
大规模的进行评价。
• ——主要缺点是:不易测量学生学业的全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品行、性
格等,都不能做出充分的说明。教育工作包括许多因素,要衡量其好坏,不能只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考查,单靠教育测量的定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2.以“描述”为标志的第二代教育评价(1930-1950)
第二代教育评价盛行于20世纪30到50年代。30年代以前,现代教育评价的概念尚未形成,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几乎是同义语。无论是我国的科举,还是西方的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量,所关心的仅是个体学力状况,追求的是量的大小,而对人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对学校乃至整个教育成就的评价并未正式提出来。
1933年罗斯福实行了“经济的社会化政策”,这一经济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大批青年没有就业的机会,只能涌向中学。而当时美国的高中课程都是为升大学服务的,于是,中学课程和失业青年的需要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促进和保证课程改革的进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进行了一项课程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从1932年到1940年历经八年完成,史称“八年研究”。
为了评价其研究成果,组成了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Tayler, R.W)为领导的教育评价委员会。通过这场研究,泰勒和他的同事们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即教育评价就是衡量实际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测量是它的手段。同时,还提出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即“泰勒模式”。
泰勒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编制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到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运动区别开来,泰勒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泰勒把评价理解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也即“评价过程在本质上,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以目标为中心,通过具体的行为变化来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评价的主旨。
“八年研究”实际上宣告测量运动的终结,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采用教育评价方法来描述教育效果这一观点,形成了一个以“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时代。
3.以“判断”为标志的第三代教育评价(1950-1970)
第三代教育评价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到70年代。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大为震惊,促使美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从而对教育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十分关注教育评价的开展,民众也迫切要求对学校的办学成效进行鉴定和报告,使教育评价成了官方和民间共同关心的课题。
为使人们注意到评价的全部作用,克龙巴赫(Cronbach)把评价广义地定义为:
1967年,斯泰克发表了《评价的面貌》一文,肯定了判断是评价的两大基本活动之一,同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包含描述与判断两个方面的评价模式。这样,“判断”就成了第三代教育评价的标志。
正如著名教育评价专家顾巴(Guba)所说的:“60年代或者更确切地说1967年以后,判断成了第三代评价的标记。”
4.以“同构”为标志的第四代教育评价(1970-至今)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库巴(E. Guba)教授和维德比尔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林肯(Y.S.Lincoln)创立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初步思想最早出现在他们合写的《有效的评价》(1981)和《自然主义的研究》(1985)两篇重要文章中。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1989年他们出版了名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专著。
库巴(E. Guba)和林肯(Y.S.Lincoln) 认为评价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他们进一步强调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提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把评价看作是所有参与评价活动的人们,特别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统一观点的过程,评价结果也是其双方交互作用的“产物”。
(2)提倡在评价中形成“全面参与”的意识和气氛。主张让参与的评价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要求评价者在评价中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人格与隐私,所有参与评价的人都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3)他们提出在评价中存在“价值差异”。认为,参与评价的人们的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价值标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观点将纠正传统评价理论价值是一致的、单一的观点。第四代评价观点的提出,在全世界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5.多元评价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的悄然兴起,不仅有力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评价
有效的课堂评价, 需要教师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思考能力, 而这样的能力植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 深厚的文化的底蕴, 娴熟的教学技能, 扎实的教学功底。为此, 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化教育教学的观念, 积蓄文化知识, 加强教学反思, 使自身课堂评价的基本功逐步提高。
一、英语课堂即使评价实施的艺术
1. 准确得体
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评价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课堂上, 老师的每一次评价, 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判决, 而应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 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清晰、简洁的语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 捕捉其中可用、有价值之处, 因人而异, 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贴切到位的评价语既能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不足, 又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提高学生回答与思维的质量。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的学生也会朝此方面去努力的。
2. 生动丰富
生动而又丰富的评价方式必将使课堂充满勃勃有生机, 使学生如沐春风, 欣喜不已, 百听不厌。
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一个期待的眼神, 一个轻轻的抚摸, 一个夸张的模仿动作等, 都会感染学生的心, 这是一种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 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效果。其次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 运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具体明确地评价, 不仅能让被评价的同学明白自己的优点, 更能让其他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再次是评价的尺度要多样化, 不要用一个统一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 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要注意看对象、看场合, 或直言不讳, 或委婉含蓄。对学困生,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学优生, 要求要严格, 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
3. 用预设“谋”得“巧乘东风”
当今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是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为学生的差异和课堂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 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所以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 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预约, 甚至不要预约。试想, 为何名师的课堂常常能给我们带来评价的惊喜, 常常能让学生“学一点而知天下”?我想这样的效果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偶然所得, 恰恰是课前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的必然所知。教学的动态生成所带来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对课堂及时评价提出了很高的艺术要求。如果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能多从学生方面考虑, 充分估计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即时应变能力。
4. 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如果说课前评价语言的预约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课中经历师生互动生成的评价语言将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因而, 课堂评价语言应当充满情感的色彩。只有这样, 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没有情感的评价语言是苍白无力的, 即不会让课堂生动有趣, 更谈不上感染学生。如果我们只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 却没有情感的交流。冷冰冰的人也许可以很好地操纵机器, 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不断唤醒、鼓舞和激励。”鼓舞和激励的语言是孩子的阳光, 是课堂的生命。
5. 用放手“引”来“百鸟欢呼”
蒲柏曾说:“表现是思想的衣裳。”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 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 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 体会成功的喜悦, 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学习英语的潜能, 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 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 真正把学习英语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二、课堂评价的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评价对象的全员化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第一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 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能, 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适时恰当的评价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性课程评价提倡评价方法多样化如:自评与他评结合, 以自评为主, 小组评价与个体自评结合, 平时评与期末评结合, 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评价结合等。不同的评价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准确。
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当然, 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是要求评价的主体——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自我的评价和反思过程, 形成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 提高自主能力, 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互评, 学生相互取长补短, 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在自由气氛中的评价中, 学生从被动的参与转向积极地参与, 学生在评价过程得到了发展。
结束语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评价 方法
教学评价是一项对教学活动负责的活动,在所有的教学中,“评价”不仅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方法,更是一种促进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关系的途径,教学评价的方法也非常多,对于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价来说要采取合适的评价方式才能够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稳定,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增进交流,加强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的评价
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时刻保持和谐的交流关系。学生在这样和谐的交流环境中才可能及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评价,而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做教学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例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5 “Abilities”这一课,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说明这一课大家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并且学习的步骤是怎样的。比如教师会首先对“Abilities”这一课的单词进行学习,然后再进行课文的讲解,接着学习课文中的语法现象,最后让学生根据Abilities这个话题进行即兴演讲。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以便在课堂结束时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做出合理的评价。
还比如在口语训练课堂上,教师通常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开口说英语,便会自己在开始上课时就全程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虽然这样的初衷非常好,但是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全程讲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每一句都能够明白,甚至教师说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无法接受的,所以这就给教学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要马上暂停,悉心询问学生是什么问题让他们无法集中思想听课,这时候学生就会大胆说出教师全程英语教学并不能让他们适应,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还应该结合一定的汉语提示来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地去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而不是揠苗助长式地训练。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部分,融洽的交流才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指点,教师也才会更加完善教学计划。
二、课堂打分,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
教学评价要即使,“打分”制是一种现场式的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地评估,并且分数的直观性也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而打分的形式也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课堂的评委,让每一位学生都保留自己的意见,等到课堂结束再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认可情况。满分可以设置为100分,教师还可以设置几个打分的环节。针对英语教学来说,可以设置为:教师口语发音、英语课外材料的应用、英语游戏的设置、教师教学方式、教师的热情度、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等几个部分,学生对每一项都打出自己心中的分数,然后递交给教师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内容。这样的形式也就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去对教师做出评价,而不是传统教学上只能教师教导、评价学生的行为,这样的评价方式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度,为教学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教学评价,每个小组针对教学的某一项活动做出总结和分析,最后进行打分。这样的形式就可以增加评价结果的集中性,一个评价结果代表着整体的意见,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也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快捷,从而节约更多的教学时间,来专注到课堂教学中来。不管什么方式,这种课堂打分的评价方法都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热情度,因为给教师打分是一件非常兴奋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热情,这又为教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家长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
肖银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即时评价,学生最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效果也最理想,能促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课堂即时评价时,评价者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从发展的视角、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包括老师,还有学生,还学生以评价的机会、评价的权利及通过评价反思和发展的权利。评价关系不仅建立在师生之间,还建立在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确立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多向互动性,使评价对象通过评价不断积淀,优化自我素质结构,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更应善用技巧性的批评,既指出学生的错误、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又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才可以使学生从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要意识到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显现着多元的不均衡性,而且就自身而言也存在着发展的方向问题,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进程和轨迹各不相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个性化特征。应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正确地判断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实施分层评价,在每个学生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以鲜明的准确的评价,而且不能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评价,要对内容进行实质性的评价,要从学习思维的深广度、准确度、灵敏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连贯性、完整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只有被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的评价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的结果要客观、公正、准确,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的方式又要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和认同评价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本身的正确性。
一、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了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了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了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因此,在农村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国内先进教学发展趋势。
一个教师的快乐,不是他教出了多少好学生,而是他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都有进步。要使学生在快乐中进步就是用评价手段。近几年山西太谷课堂教学改革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学习杜郎口洋思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提炼出了只有浓郁地方特色的24字教学模式,又基于时间,完善并形成了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建,评价,培训,教导应用策略,并全面推广与落实,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百分之百参与。其核心内容是评价机制的实施。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评价不仅仅是学生当前拥有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考试与后续学习的关系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后续学习表现的更好。一些学业水平考试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业负担,师生关系等。将学业成绩与这些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看,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在评价上要特别注意纠正进行考试排名,加剧恶性竞争,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自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小组互评:实施小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原则得分情况包括课上发言,作业完成的情况。考试成绩以及综合表现等等。每个组员随时都能看到自己小组的别的小组的得分情况,激发了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3.班级评价:(1)周评:按照小组得分情况,每周利用班会时间各小组自评,互评,汇总得分情况,选出每周优胜小组,让学生知晓自己小组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和其他小组的差距,找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2)月评:在每周一评的基础上,每月一小结发月喜报。
(3)期评:每一期的期中期末评选出先进个人,优秀小组,奋进小组,进步之星等。
四、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一次评价就是一次进步,一次进步就是一种成熟。评价要贯穿整个学年。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推荐等手段促进学生完善自我,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从而形成一种从争先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
五、本课题研究预计突破的难点。
时间: 12月26日 下午第1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南楼 四楼
案例描述: 这是一篇由五个小段组成的阅读文章。文章描述一个名叫Simon的学生在上学路上见到街道清洁工人、面包师、报贩、花店老板和菜贩们在清早的忙碌情景。教参上有关于准备阶段须达到的目标描述: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即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学生们不能因人们的职业而看轻他们。
吴亦佳老师在要求学生四人为小组一起朗读后,提问: “How many job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短文中提到了几种职业?)”“What does Simon see them doing?(Simon
看到他们在做什么?)”由于书本都是打开着的,学生们轻松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但是,吴老师接下来问的两个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思索和讨论。她问道:“Do you want to be a str
eet sweeper? How useful are the street sweepers?(你会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吗?街道清洁工人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大多数学生谈到如果没有人做街道清洁工作,将会发生的困难
局面。少数学生表示愿意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然后,吴老师又问了关于花店女老板的一个问题: “Why does Mrs. Chen get up early?(陈太太为什么天天早起?)”学生们又一次活跃
起来,告诉老师陈太太天天早起是为了到花市取鲜花;为了保证花店有新鲜花供应;为了将花卖个好价钱,多挣钱好养家;多挣钱可以扩大店面,做大买卖; 陈太太天天早起, 是因为她工作很努力…… 吴老师不失时机地提问:“When you grow up will you work hard?(你长
大后会努力工作吗?)”这次,吴老师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回答。
分析与评价: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每一个教师都明了的职责,但不是每一个教师
都能做好的一项工作。在发达国家中,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观念,体现在所有的教育阶段中。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能力是有差别的,社会需要各种服务,社会应该让各种能力的人有生存的空间,合作与共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由来已久。四十年前,清洁工人的孩子也许会接父母的班,谋一份固定的职业收入。三十年前,就只有那些不愿去农村的青年才肯服从分配,到环卫所报到。二十年前,有一批因农村城镇化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加入了环卫工作的行列。近十年来,似乎不见有上海人的子女在做街道清洁工作。所以,“你会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吗?街道清洁工人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上海的初中生轻易能回答的。吴老师的问题设计不仅符合牛津英语教材的要求,而且有她的独到之处:她将两个问题放在一起问。引起学生们头脑中轻视街道清洁工人和街道清洁工作的重要性两种观念的冲突。尽管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在那个瞬间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他们有可能因此开始思考“不能因人们的职业而看轻他们”。 吴老师后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勤奋工作,表面看似乎不再“为难”学生们,有了一个松弛的转机,实际上是让学生们重视面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
教师情况: 金燕萍,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九年级1班
教材片段: 9A Chapter 6 Language (第六章 语言知识)
时间: 月5日 下午 第二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北楼
案例描述: <三只小猪>是来自西方文学的一个著名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三只小猪在猪妈妈的要求下,分别用稻草、木头和砖,建造了不同材料的小屋。稻草屋和木头屋不堪大灰狼的攻击,先后倒塌。最后,三只小猪终于靠砖头垒造的小屋,避免了被大灰狼吃掉的危险。金燕萍老师利用了这个故事的文学内涵,在教学条件状语从句(conditional sentences)时,给学生以较大的联想空间,让学生在有趣的语言情景中,反复操练句型结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师生共享了英语语言的特殊魅力。
当屏幕上出现了猪妈妈要求三只小猪出外造屋子的彩色画面时,学生开始偷笑。是呀,谁不知道这个故事?可是,金燕萍老师并不打算讲述这个幼儿园孩子也知道的故事。她说:“Mother is asking them to make a living themselves.(猪妈妈在要求小猪们自己谋生。)”规
范的语言适合15岁的少年人的思想。然后,她为第一只小猪用稻草建屋,作拟人化的表述: “
If I build a house of hay, I’ll live comfortably.(如果我造一间稻草屋,我会住得很舒服。)”第二只小猪遐意地骑在木屋的屋顶上吃苹果,金老师听完学生对画面的描述后,晃着脑袋模仿小猪的语气,说道:“If I build a house of wood, I’ll live happily.(如果我造一间木头屋,我会住得很开心。)”当学生们看到第三只小猪建造的砖屋时,他们已经完全被教师引入故事情景,他们异口同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What is the house built of?” “It’s built of bricks.”(“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用砖块做的。”) 这时,金老师用严肃的口气模仿第三只小猪,说道:“If I build a house of bricks, I will live safely.(如果我造一间砖屋,我会住得很安全。)”然后,金老师问学生们是否同意第三只小猪的观点,要求他们说出理由。学生们开始议论,他们自然地使用第三人称,讲述大灰狼可以轻易摧毁稻草屋和木板屋,砖头是硬的,如果大灰狼去啃砖屋,它会崩掉它的牙齿……学生们假设着种种可能的结果,不时爆发哄堂大笑。
在欢快的氛围中,金老师对句型结构作了简单的归纳: “The three pigs have told us the real wills. That’s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se sentences.(三只小猪告诉了我们它们真实的愿望,那就是我们从这些句子中能感悟到的。)
分析与评价: 有关条件状语从句的英语语言知识是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比较困难的部分。
牛津英语教材与以往英语教材的不同处,在于早在初二教材曾出现过此类句型,初三阶段则进入巩固和归纳,而且必须用英语思维,使用语言知识于语言情景中。金老师巧设情景,利用学生已知故事的结果,进行语言的迁移。她的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进行了人文教育。
以往,我曾观察过不少有关条件状语从句的教学。由于大多数教师偏重于语法知识的难度处理,往往采用(1)解剖结构(2)分析例句(3)大量练习题,句子的填充、改错、翻译或造句的“三步曲”。甚或有些教师还会让学生同时学习和比较真实条件状语从句和虚拟条件从句,将一些学生的记忆搅得一塌糊涂。我也曾看到有些教师干脆“就地取材”,要学生翻译他现编的中文句子。例如:如果我不早起床,我就会迟到。如果他不做作业,他就不能通过考试。如果我们不打扫教室,教室就会很脏。教师以为自己在做思想工作,这些句子说得很顺溜。学生却听得一点儿也没有兴趣,就象用英语做忏悔。这样的语言课,乏味尚在其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必然会消褪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我们要让英语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点上,金老师比其他教师更高明之处在于她能注意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她了解学生可能对三个小猪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孩子的叛逆性情,可能使他们曲解或反对大人的判断)。所以她利用一个大家熟悉的简单故事,让学生用英语来感受其文化内涵,用英语来表述思想,以达到师生、生生互相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而英语语法知识则被作为一种使用的载体,而非教学的主要目的。
案例三
教师情况: 方立萍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八年级3班
教材片段: 8A Chapter 4 Language (第四章 语言知识)
时间: 年10月31日 下午第3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北楼
案例描述: 这是一个关于数字的故事, 涉及到较多的生词和数学计算题。 方立萍老师为了提
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巩固上一节课所学词汇, 有意识地将讨论引向学生们所熟悉的身边事物。 她给了学生们三个问题:
1. Where can we find numbers? (我们可以在哪里找到数字?)
2. What are the jobs that use numbers a lot? (哪些工作使用大量数字?)
3. Can you name different kinds of numbers you know?(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数字的名称
吗?)
学生们对第一个问题,作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从公交车的站台牌、药品说明、石英钟、饭店价格表、气象预报到火车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举了个例子。方老师频频点头,很欣赏的样子。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准备,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不少学生提到会计、数学教师、营业员、超市工作人员、警察、宇航员等等。当学生们开始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有不少人翻书找单词或者向同桌打听单词的读法。此后的回答就比较少了。方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作了一个数字和它们的名称的配对练习,依靠集体的力量复习巩固已学词汇。方老师接下来要求学生们用4-5句句子谈论有关上海的事,必须使用一些数字。学生们的小组讨论很热烈,他们的发言更精彩。有人提到了金茂大厦的高度,有人报出当天本市的温度,有人说道上海的人口,还有人使用分数报出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人数比例……
课后,方老师兴奋得脸涨得通红,连声说:“学生们知道的事真多,我可以在课堂上学到许多东西。”
分析与评价: 有人提出,今日的教师对知识的拥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
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需要拥有可能有的其它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将中国人的后代培养成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强国建设者。
那么,教师们何时何地去学那些将要提供给学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呢?不定期的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专家指导和自学进修也是经常所需,但是还有一条“博采众长”、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的“捷径”。
牛津英语教材有很多新的题材,中老年教师有生活经验但词汇量有限,青年教师语言丰富但阅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想做到有“一桶水”的提前量尚且不容易,更何况会遇到很聪明、很活跃、很有见识的更年轻的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比教师们学得更快更多。面临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教师如果还一味以“先生”自居,总想着去教别人,往往会遇到尴尬的场面。莫如改变理念,放下架子,起个引导的作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互相学习。
现在,方老师经常说:“我从学生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象方老师那样尊重学生们的脑力
劳动、注意帮助学生观察世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发挥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教师,
必然能较好的与学生们沟通,得到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一、加强评价语言积累, 注重口头评价言语的丰富性
即时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运用的是口头言语评价方式, 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效果运用口头语言进行必要的鼓励、赞扬, 言简意赅地点出学生学习中的出彩点, 激发其进一步努力, 取得更大成绩;也可运用委婉语言点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评价的最大特点是迅速、高效。因此, 在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进行了有效反馈后, 教者的评价语言就要及时抛出来。评价语言要避免简单、单一、重复无数遍的“Good”“Great”等词语, 要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采用个性化语言的即时评价, 如“You're really a good student”“You must be a scientist in the future”“Your homework will be better if you are a little more careful”等。一段时间后, 要有意识地更换表达方式和评价对象, 避免学生听觉疲劳, 做到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学习内容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让学生对评价保持永久的期待和动力, 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良苦用心, 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
二、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注重即时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口头言语评价是英语教学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即时评价方式, 但不是唯一的即时评价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开发、探索其他即时评价方式。如肢体语言评价方式, 对口语表达优异或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使用一定的肢体语言, 亲切地摸摸他的头, 轻轻拍拍他的肩膀, 或给予其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等手段, 都对学生有莫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值得强调的是, 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评价学生时, 要注意男女有别、动作轻柔, 要有意识地保持一些师生距离, 适可而止;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不是独立的, 而是配合适当的言语评价来综合运用的。又如多媒体语言,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发多媒体即时评价语言, 如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后, 打出一个带有配音的“赞”字符号或“鼓掌”动画视频, 既能调动课堂氛围, 又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激发其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努力。
三、开展小组互助学习, 注重即时评价方式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 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体除了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还应该是学习评价的主体。因此, 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开展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异, 反思自己的得与失, 进行自主即时评价, 明确自身需努力的方向。小组互助学习中的即时评价包括自评, 即学生对自身学习问题的及时认识和警醒, 这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的一种及时反思。通过反思, 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闪光点, 也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 针对不足有效改进, 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这对培养学生勇于直面学习挫折的健全人格有很大潜在作用;另一方面, 小组互助学习中的即时评价还包括同学互评, 同学评价是一面镜子, 是最有说服力的评价依据。从班级宏观来说, 可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并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诚恳面对学习伙伴的优秀品质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从心理学上来讲, 学生主体性评价与教者评价相比, 学生更容易接受主体性评价。因此, 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 汲取课改理念, 树立学生至上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结束语
总之, 即时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广、范围大,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能有效激励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亮点和不足, 引导其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取。英语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丰富课堂评价语言, 采用多种即时评价方式,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认知和他人引导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能让学生及时、准确认知自身的学习情况, 能有效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应不断优化和完善即时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要加强语言积累, 注重评价语言的丰富性;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开展小组互助学习, 注重评价方式的主体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优化
参考文献
[1]陈仕清.谈英语课堂教学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 (05) .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高亚恋.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评价用语的有效使用[J].英语教师, 2015 (03) .
关键词:课堂评价 方法
一、前言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教师通过“活动单”导学模式,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升等环节,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营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勤于思考并发展自我内省智能,逐步成长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理解和欣赏他人。家长参与英语学习评价更大地发挥了评价的作用。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一方面家长可以更好的督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家长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2.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特点,评价的方式与之相适应,必然要多样化。如:作业评价、卷宗评价、考试的方式交替进行。还可以采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式,如:面对面交流、调查问卷、网络聊天、角色表演,项目活动、档案袋记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以各自合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实力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信心。
3.评估内容的多元化。除去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评价,从学生发展出发,还增添了对听做、视听、说唱、玩演、听写等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跨文化意识综合能力的评价。
4.评价标准多元化。打破传统评价的“一刀切,齐步走”,多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要兼顾以实现课程目标和学生纵向发展双重标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正是多元智能评价观的核心。比如:对于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促使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树立学习的信心,采用多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估,这体现了尊重学生個体之间的智能组合差异,开发适当的评价方法,多维度、多角度评价学生,达到评价结果最优化。
三、情景化评价——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1.建立全过程评价制度。全过程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时进行评价,评价真正成为学习一部分而不是师生的负担。评价应该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年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强制外加的内容,评价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
2.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过程评价就是把评价贯穿学学习过程始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监控、反思、调节出现的问题。换言之,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以新目标鲁教版初二上册Unit6 HowWa Syour weekend?Section B3a为例。评价学生对于这篇短文学习效果。学生要记忆基础词汇,叙述课文。这个过程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记忆、深化、加工实践的过程,离不开同伴、教师的合作交流。期间,教师、同伴、甚至家长关注学生成长,对学习结果随时随地的进行等级和描述评价。把这些评价记录下来,提供了学生成长的足迹,更重要的是评价者可以向学生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课后活动评价
1.作业评价。学生在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并以各种不同的心态期待教师的评价。作业评价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手段。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扬中应有期望与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善于鼓励,如:“IIf you put your heart in it,nothing is impossible in the word.”还可以来点创新的作业评价,如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盖上不同的印章、贴上不同的图案以资鼓励。
2.试卷评价。阅卷时,不仅要仔细检查对错,还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的激励机制,为学生铺上通往成功的阶梯。
五、阶段检测,综合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定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通过便利贴的形式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实现学习效果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一个小组编制英语班报的活动中,通过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组织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形式多样的英语班报,由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编制的英语班报进行评审,评出了‘Best Name Award—Best Columnaward’等奖项,同时还给教师设置了‘Best Coach Award’的奖项。整个活动过程存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相互激励中顺利完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取得双赢。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挖掘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才能让初中英语课堂在激励性评价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
六、结语
教学评价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既要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智能组合不同。既要注重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方式,最优化和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霞.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师生互动途径初探[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7):56-57.
[2]甘敏.对多元化评价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探讨[J].商情,2009(13):69-69.
[3]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评价11-11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10-05
初中英语教学日志05-24
谈初中英语情感教学06-08
初中英语学期教学总结09-21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10-23
(初中英语)九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06-20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几种方法》10-23
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09-28
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