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随笔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童年的随笔(推荐8篇)

童年的随笔 篇1

童年虽已逝去,但童年的趣事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不时在眼前闪烁。每每想起,总是忍俊不禁。

原先的乡食品站座落在季黄河畔。除了本乡的村民将自养的生猪送卖到这儿,邻乡的离这儿近的也都往这儿赶。因而,食品站大概每周至少两次会将生猪赶到船上外运。

时至今日,仍记得把猪赶往船上的热闹场景。

赶猪上船的走道有一米五宽,两边砌了大约一米高的栏墙。打开站内的一个个猪圈,食品站工作人员便吆喝着把猪赶往船上去。工作人员的吆喝声,猪的嚎叫声,围观人的欢呼声,奏响了一曲欢乐的冬之歌。

我家离食品站不到一百米。我们小孩子最喜欢跑到食品站去看猪。

很搞笑的是那个冬季,因为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时,我不小心把棉鞋弄湿了。怕挨妈妈责怪,我偷偷地跑回家,跟奶奶说了,奶奶一时找不到我能穿的多余的鞋,于是仔细地看了看我的脚,便从箱子里拿出一双她的还没上过脚的三寸金莲棉鞋,给我穿上,刚好合脚,穿上感觉还蛮暖和的。当时也不懂得别人会笑话。

听说食品站今天要赶猪上船,我穿着奶奶的三寸金莲鞋便一溜烟地跟着小伙伴们去看热闹。从开栏放猪到赶猪上船,我们一直跟着跑。

就在走道南边,食品站也许要建房子,刚泡好的一池石灰还没完全凝固。我兴致勃勃地跟着成群的猪往河边跑。

突然,挨着栏墙,就在我面前,一头猪嚎叫着,猛的一跳,趴到了栏墙上,嘴里哼哼着,吓得我连忙大叫一声并向后退。

这下可好,我一下子踩到了石灰池里,动弹不得。食品站工作人员见状赶忙跨过栏墙,一把将我拉了上来,只见刚穿上的三寸金莲鞋瞬间变成了一双石灰鞋。

这时,人们的视线一下子从群猪身上转移到了我的脚,惹得他们不时对着我的脚发出一阵阵哄笑。

每到冬季,我家门前通往食品站的东西大路就变得异常繁忙。装有猪的手推小车,卖完猪的.空板车,你来我往。每每有人家来食品站卖猪的,大都是夫唱妇随式的,男推女拉。

小时候的我们喜欢收集糖纸,并变着花样玩。那时用来喂猪的都是又大又红的胡萝卜,我们小孩子便拿来胡萝卜,用削笔刀分别切成长的,圆的,方块的,用五颜六色的糖纸包上,来猜拳赢萝卜糖果。

玩着玩着,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把萝卜糖果扔到门前的大路边,看有没有人捡。于是,乘没人走的空隙,我们偷偷地把萝卜糖果丢在路边,然后躲到门后观看。

往往捡“糖”的,都是卖完猪往回走的。有的人捡起来,会剥开,一看是胡萝卜,即便扔掉。有的人捡起来,直接放进口袋,或许是带回家给小孩吃。每当这时,我们便会躲在门后偷笑。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这种做法似乎是不道德的,但也难怪年少不懂事。

小时候的冬天,感觉西北风刮得很大,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都是背着风后退着跑。

记得那年我已读小学三年级,要跑到两里以外的乡中心小学。那天,顶着寒风回家吃过午饭后,因为怕冷,在妈妈身边嘟嚷着不想去学校。

眼见哥哥姐姐已去了学校,我还赖在家里不肯动脚,嘴里一个劲儿地喊风大嫌冷。妈妈被我缠得没办法,走进房间,拿出一件三叔带回来的男式的,又长又肥的,双排扣黑色外套,对我说:“来,穿上这衣服,就不冷了。”因为当时年龄小,并不在意穿上好看不好看,心想有件衣服穿上应该不冷了。于是,妈妈帮我把衣服穿上,当时感觉整个人都被包裹在衣服里了,而且一直拖到了脚后跟。

可笑的是,我穿上衣服后,因为怕迟到,一路小跑向学校。出了家门,到了河边小桥口,平时见了我们就直摇尾巴的邻居家的那条大花狗,紧紧地跟着我,并且一个劲儿地狂叫,好像见到了一个大怪物似的。

前面桥上风大,后面大花狗跟着我狠狠地狂叫,吓得我停在桥头不敢动脚。无奈之下,我扭转身往家奔去,进了家门,三下五除二,脱下黑衣扔在地上。还没等妈妈回过神来,我已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家门,恍惚中,大花狗还在那里,向我摇着尾巴,竟然一声没吭。

傍晚放学归来,我主动讲述了中午发生的一切,惹得一大家子人哄堂大笑,奶奶笑得直抹眼泪,哥哥姐姐们笑得捂住肚子,大姐竟然还要我再穿上那衣服让他们看看。

童年的随笔 篇2

古人究竟如何看待儿童, 我们知之甚少。比方说, 希腊人把童年当作一个特别的年龄分类, 却很少予以关注。有个谚语说希腊人对天底下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应的词汇, 但这个谚语并不适用于“儿童”这个概念。在希腊文中, “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词至少可以说是含混不清的, 几乎能包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任何人。虽然他们的绘画没有能够流传到今天, 但希腊人不可能认为替儿童作画是件值得做的事。我们自然也知道, 在希腊人流传下来的塑像中, 没有一尊是儿童的。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7页

在古希腊, 人们普遍缺乏对儿童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此外, 从“没有童年的概念、没有儿童的画像、没有儿童的塑像”可以看出在古希腊还未建立起童年的概念。但有一点, 希腊人为建立童年概念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就是“学校的创办”, 学校是一个把孩子们聚集起来教他们作战、知识、勇气和美德的场所, 虽然当时作为教育者的成人依然缺乏同情儿童必要的心理机制, 学校的管教方法更是近似于“折磨”和“虐待”, 但是这意味着希腊人已经模糊地认识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如果说古希腊的学校为童年概念的建立迈出了起源性的第一步, 那么罗马人的“羞耻心”则是童年概念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 成人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 把各种冲动 (特别是性冲动) 私密化, 在未成年人面前维护“保持缄默的密约”。

然而, 欧洲的中世纪并没有延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童年概念发展历程, 不仅是停滞, 而且是消退了。原因有以下三点: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对于读写能力的消失, 其中的原因人们有多种推断, 比较可信的有两个:一是在黑暗的中世纪, 统治者推崇“工匠识字文化”而不是“社会识字文化”, 即把识字掌握在“特权阶级”手中, 这使识字和大多数人之间树立了一道屏障。二是中世纪战乱不断, 严酷的生活同时消耗了人们制作纸张的资源和热情。因此, 中世纪大多数学者的阅读能力竟和今天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类同。这直接导致了“口语文化”在中世纪占据了统治地位, 人们回复到“听、说、唱”的自然状态来进行交流。在口语世界里, 童年在7岁就结束了, 7岁的儿童已经能够驾驭语言, 像一个成人一样生活。又因为口口相传, 人们根本不需要建设以培养“读书写字”能力为目的的学校, 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一般是以学徒制等方式通过师傅的面授完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导致“教育的消失”和“羞耻心的消失”。因此, “儿童”这个词在中世纪代表的是亲属关系, 与年龄无关。17世纪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提到儿童的专用语。在文学作品里, 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或被遗弃。塔奇曼在谈到中世纪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时, 特别指出了“中世纪对儿童缺乏兴趣”这一条最引人注目的差别。

印刷术与童年概念的产生

简单地说, 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意味着“文化人”已经诞生了。由于他的到来, 儿童便被留在了身后。在中世纪, 年幼者和年长者都不识字, 他们的事情局限在这里和现在, 用芒福德的话来说, 是“此时此地”。这正是当时不需要有儿童概念的原因所在, 因为人人共享同样的信息环境, 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和知识世界里。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 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的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 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 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 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 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 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 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53页

15世纪中叶, 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要求确立一个全新的成人概念, 而新的成人概念里不包括儿童, 当儿童从成人概念里“驱逐出来”, 他们必须寻找另一个安身之处, 这个安身之处就是崭新的“童年概念”。英尼斯曾说过传播技术的变化产生三种结果, 即改变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类型和思想来源。也就是说, 当我们创造了某一种技术后, 会惊恐地发现, 这项技术开始逐渐控制和改变我们。如果说钟表消灭了人类有关“永恒”动态而模糊的概念, 印刷术则使“永恒”又重新成为可能, 它使一个人的思想能够万世流芳, 从而创造了一个崭新而普遍的自我观念, 让有限的生命以“作品”的方式延续下去成了许多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关注了作者, 与此同时, 这种“自我意识”也相应地蔓延到了读者。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由于书籍的匮乏, 阅读大都采用的是口语模式, 即许多人聚集起来一起高声朗读, 而当人们普遍拥有书籍时, 人们开始习惯于一个人安静地阅读, 不希望有人打扰, 在阅读中每个人开始尝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换而言之, 印刷术使作者与读者仿佛达成共谋, 在这种环境下, 对个性的要求变得无法抗拒。印刷术给予人们自我的概念, 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导致了“童年概念”的诞生。

正因为如此, 波兹曼在书中得出一个结论:凡是重视识字能力的地方, 就必然有学校, 而凡是有学校的地方, 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童年概念在英国很早就出现。16世纪, 英国的学校星罗密布, 印刷术使分阶段的学习成为必要和可能, 当时就有初级学校、免费学校和文法学校, 儿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 他们的特殊天性被挖掘和发现, 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殊性并对他们实施适合的教育, 如平奇贝克等所说“童年有史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成长阶段而出现, 而且变得日益重要”, 而且年级制产生了“同龄群体”和“同伴文化”, 这些都加深和丰富了“童年概念”。

然而, 印刷术和学校尽管启蒙了人们对“童年概念”的认识, 但是“童年概念”的成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其中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观点是不容小觑的。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 “洛克派”和“卢梭派”对童年的观点尽管截然不同, 但是洛克的“白板说”激起了成人对儿童成长所负的责任感和敏感性, 卢梭的“自然教育”则引发了成人对儿童世界的好奇心, 这对于“童年概念”的成熟都是大有裨益的。19世纪末, 另两个重要人物出现了, 弗洛伊德和杜威的共同点在于, 他们都认为儿童阶段是有价值的, 不应该作为“未完成性”被鄙视, 本能和天性需要被承认和重视, 同时成人世界需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创设环境, 使儿童自我控制、延迟满足、逻辑思维等能力得到发展。

童年的消逝

那么, 我想开门见山, 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即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 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 (广播电台或唱片上是绝对没有儿童痕迹的, 但儿童在电视上消失更加发人深省。) 当然, 我不是说年纪小的看不见了。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 都被描绘成十三和十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我们暂且把这种状况称作“加里科尔曼现象”。我这么做是指, 凡是认真观看情节剧、肥皂剧或其他流行电视节目的人都会注意到, 那些节目里的儿童和成人, 他们在各自的兴趣、语言、服装和性欲上的表现都没有什么区别。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172~173页

当莫尔斯第一次在“萨利号”上发送了人类历史第一份电报时, 欣喜若狂的他根本不知道同时他也埋下了“童年的消逝”的伏笔。电报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了人类感官触及范围的有限性, 将所有人融入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 电报使信息比信息源更重要, 同时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信息脱离了地域特征而呈支离破碎的形态到处肆虐。在以后的一百年里, 照相机、电话、留声机、电影、收音机、电视等“电子媒介”不断推陈出新。与电子媒介同步发展的是“图像革命”, 两者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如果说语言是经验的抽象表述, 那么图像则是经验的具体再现, 它们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图像直观明朗、显而易见, 要求我们去感觉, 而不是思考。

虽然在《童年的消逝》一书写作时, 电脑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 但波兹曼预测了这一趋势。电脑本身在他看来是未来世界里“唯一”具备挽回童年存在可能的媒介, 因为使用电脑要求掌握某种有序的、逻辑的和复杂的分析技能。然而, 他提到媒介本身所具备的潜在结果, 完全可能因为它的使用方法不当而不起作用, 波兹曼又不幸言中了。今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需要了解软件背后的复杂原理和步骤, 人们面对着的是电脑屏幕上一个个有待点击的花花绿绿的图像。如果说, 印刷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 电子则意味着一个加快速度的头脑。

电子时代破坏了童年概念赖以生存的土壤,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不需要训练和教育, 人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懂电视, 电视敞开了秘密, 在保密这一点上甚至连口语时代都不如, 如果说口语时代成人尚可以压低声音, 而电视连轻声低语也做不到。没有了秘密, 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便同时分崩离析, 孩子们通常还未来得及提问, 就已经被电视上的一堆答案给困住了, 他们不是依靠权威的成人获取信息, 而是从电视节目摄取和吞咽“知识”, 于是好奇被愤世嫉俗和狂妄自大所代替, 这时我们的身边便没有儿童了。

波兹曼请我们关注一下身边的儿童, 电视上“小大人”们唱着RAP谈情说爱, 孩子们穿着三件套和高跟鞋去赴宴, 少年棒球和足球锦标赛已经非常职业化, 球场上发生着和成人比赛一模一样的事, 包括欢呼和斗殴, 原本属于儿童的游戏变得异常严肃, 比赛不再是为了趣味, 而是负载了名望、金钱、荣誉等成人的价值观, 脏话从孩子们口中爆出已经不再让人惊奇。

不仅是童年概念在消逝, 如波兹曼所说, 成人概念也在消逝。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成人概念, 就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儿童概念, 反之亦然, 电子时代也正在使成年消逝, 人生变幻为三个阶段, 一端是婴儿期, 另一端是老年期, 而中间的一长段我们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电视鼓励的是孩子气的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 波兹曼嘲讽美国社会对政客的长相、姿势、微笑、绯闻的关注已经大大超过了对政客的思想和政见的关心, 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贬值为一个审美判断。而短小精悍、骇人听闻、似曾相识的每天不断滚动播出的新闻很难让观众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价值判断以及与自我生活之间的关系。而电视广告已经用光鲜的偶像、迷幻的图景、夸张的表情等模糊了商业的一个最基本假设, 即购买是一个衡量性价比的理性行为。电视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了成人化的儿童, 不需要深刻连续的思考, 只考虑即刻的满足, 只注重眼下的情绪反应使成人的智力与儿童的智力趋同化。

那么, 究竟有没有方法可能抵制“童年的消逝”的现象?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的也可能有所作为的就是学校和家庭。先看学校, 随着电视电脑的“入侵”, 作为知识源的学校越来越显得底气不足, 但是波兹曼说:“无论学校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 学校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防止童年消逝的最后一道防线。”前提是校长和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地抵挡电子世界的“侵袭”。

童年的随笔 篇3

关键词:童年视角 童年经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童年视角是小说的叙述策略。它不但指以童年的口吻、情感书写童年生活与题材,以童真童趣、童年生活为描写对象,还应该包括以童年见证家族、历史的变迁、打量成人的世界。这样的视角选择一方面来源于作家的文化选择、文化影响等外在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影响,就是童年经验。

所谓的童年经验指的就是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经验对于作家来说,是他最有个性最有价值的不动产,它们会保持一生,并且在作家从事主观创造性活动时,经过润饰与重塑,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精神资源,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可见,童年经验对于一个人一生影响的重要性。

童庆炳在他的《现代心理美学》中分析,由于童年体验作为人类个体的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经历物所做的天然纯真、直观的把握,因而这种体验最接近人的本性,是最真实、最天然的,也是最具人生意义的。儿童作为人的初长阶段,不受任何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借助他们的叙述反倒显示了人的原初与本性,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客观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作家把童年作为一个文化母题,借助童年视野的叙述策略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见,儿童的早期经验和情感体验是作家选取儿童视角的内在动因,作家选取童年视角叙述是童年经验的一种输出方式。

余华的童年视角小说,不仅反映在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黄昏里的男孩》、《四月三日事件》、《在细雨中呼喊》、《祖先》等这些以童年视角构筑全篇的小说,还反映在某些儿童片面在场的小说,如《现实一种》(四岁的男孩皮皮)、《一九八六年》(疯子的十多岁的女儿),这些都与作家特殊的童年经验有关。童年经验作为作家对童年生活经历的自组织与再创造书写一般来自三方面的影响:父母印象、故乡记忆、童真感受,但因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洪治纲《余华评传》对余华童年生活的考证,没有提到余华的父母对其成长造成的创伤性影响,笔者基于阅读余华的文本,并结合他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来发现作家童年视角小说和童年经验存在的关系。

一 医院里的童年和“文革”记忆

余华生性胆小。伴随胆小而来的就是恐惧。然而,余华因其父母在医院工作,他的童年,从四岁开始就在一个充满了恐惧意味的生存环境——医院里成长。他的整个童年生活,除了上学之外,很多时间都是在海盐县人民医院的各个角落里游来荡去。血和死亡应该是医院里最鲜明的记忆,鲜血往往又和暴力纽结在一起。余华曾在访谈中说过,他对叙述中暴力的迷恋,跟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因为是在医院里长大,父亲是外科医生,小时候他和哥哥整天在手术室外面玩,经常看到父亲从手术室里出来时,身上的手术服全是血,而且还经常有个提着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很多回忆的文章中,余华不断地提到医院的各种情景,却很少提到自己对它的恐惧。他说自己小时候并不怕看到死人,到了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还经常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里,躺在水泥砌成的床上非常凉快。也许,这与他父母的医生职业有关,有着对待生与死的科学化职业心态,少了普通人对待死亡的神秘与恐惧,呈现出一副对待生命的自然常态。加之天天泡在医院,耳濡目染,因此使余华从小就能够以平常、冷静的对待这一事件。正如海德格尔对死亡的解释,死亡的必然性决定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敞开和无所畏惧。同时又因对死亡、鲜血的长时间浸染,不断强化着这种记忆。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强化记忆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和心理定势,这也许正是余华不断书写鲜血、暴力和死亡的超常叙述态度的内在因素。小说《现实一种》从一开始一个孩子的无意识伤害,到逐渐演进为整个家族的蓄意谋杀。弟弟让嫂子舔干儿子的血迹,又一脚将侄子腾空踢起。哥哥用在脚心刷肉汤小狗舔脚心的方式,致使弟弟在狂笑中崩溃而死。弟媳又冒充了嫂子的身份将大伯哥的睾丸捐赠,再演绎出新的生命,意味着人间的暴力没有止境。这里似乎让人看到人性嗜血的可怕和凶残。《活着》写了一家七口先后死亡的过程,让人感受到死亡和灾难会随时降临。

“文革”记忆。某些评论者说这“十年浩劫”成长的作家大都经历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余华出生于1960年,对这场“十年浩劫”算是个后期的目击者,但这“十年浩劫”也同样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说过回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必然是回忆这“十年浩劫”,而且这种阴影一直影响了整个80年代的心态。在洪治纲的《余华评传》里有两个标题“成长的无序”和“墙上的风景”,可以概括为余华童年的“十年浩劫”印象。他对这“十年浩劫”的感受主要是来自街上的游行队伍和墙上大字报的暴力话语记忆以及阅读的资料。而且这个时代成长的孩子在时代因素下,必然导致了缺少正常、必要的人生启蒙,学校几乎全部停课,他们整日游来荡去没事可做,他们的成长是迷茫的、无序的。所以,在余华成长中,即使这“十年浩劫”不是以血淋淋的色彩进入记忆,野蛮的、可怖的、癫狂的、无序的感受却储存进了他大脑。这种记忆的痕迹贯穿了余华的整个创作历程,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这种记忆呈现在小说中的是怪诞的非理性世界,表达了对现实世界抗争后的无助和恐惧感,反映在他的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暴力和血腥。如《一九八六年》展示出了“十年浩劫”对历史刑法的疯狂使用,“疯子”身份本身就是对“十年浩劫”的寓言。这种暴力和血腥也表现在非“文革”题材的作品中,《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刚一踏入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无序的感受;《现实一种》可谓是将人的癫狂状态演绎到了极点,一家人在相互泄愤中,尽情地展示内心的暴力欲望。90年代的小说,“文革”记忆同样呈现出了生存的苦难色彩,只不过余华改变了对苦难的表达方式,在叙事策略上,呈现出温情的回忆,替代了以前的暴力叙述。如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小说中,都分明写下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的历史痕迹。

二 故乡记忆

因为故乡和自己的童年身影、父母、童年往事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便成了作家永远不能忘情的故乡记忆,成为文学创作的精神文化现象之一。如鲁迅总让人物回到浙江绍兴鲁镇;沈从文总离不开湘西世界;莫言也总与高密联系在一起;福克纳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写着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学天地。余华的故乡浙江海盐,这座江南小城不仅为余华的成长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某种独特而丰沛的文化资源。余华曾坦言,“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海盐是他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故乡,他熟悉那里的一切,那里的每个角落他都能在脑子里找到,那里的方言也会脱口而出。他创作的灵感自然都会从那里产生。余华小说里经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让读者感受到小说气氛的阴沉与压抑,烘托出小说的非理性情节。这正是家乡江南六七月份特有的梅雨气候。还有如地名,众多的小桥、流水、人家等,都是故乡的产物,被他源源不断地书写进作品。如《在细雨中呼喊》故乡的“南门”,“孙荡”(方言读做‘沈’音),包括家乡的电线杆也多次出现在《兄弟》等几篇小说当中。同样,小说中的人物也来自故乡。余华的童年和少年,周围应该有很多孤寡老人,这些老人都经历了中国特定时代出现的连绵不断的战争、自然灾害、疾病与饥荒。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他们的生命显得格外苦难,也因此显现出生命本色格外的淳朴与顽强。余华把这些人物的生活经历都赋予在了他小说的人物身上。小说《活着》的主人公富贵活着的方式,是家乡人并且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农民的生存方式,他们没有呐喊与呻吟,有的却是默默的承受与忍耐。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靠一次次卖血让一家人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而且最引人思考的是他靠买血挽救了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许玉兰坐在自家门槛上一次次哭诉自己的心事,同样是对家乡妇女在面对生活或是内心困境时一种独特的宣泄方式的展现。

三 孤独和苦难感受

余华童年的经历并不复杂,父母都在医院工作,较为繁忙。在那个年代,孩子的教育几乎都处于“放养”的方式。这种情形,对于哥哥华旭来说,意味着可以尽情地享受童年地自在与狂野;可是对于生性胆小的余华来说,却只能忍受更多的孤独。童庆炳分析了少年的孤独体验,认为孤独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并不只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一定就有孤独感,相反一个跻身群体的人也许寂寞难耐。孤独的内心体验是由精神上的优势所带来的难以沟通的痛苦。也可以说,只有害怕孤独的人才有孤独体验。也许正是这种孤独寂寞的感受才使得幼年的余华内心变得十分丰富和敏感,他要不断地寻找内心的自我保护和心理平衡,更容易学会察言观色,对世事有了精细的了解和感受,尤其对同龄人孤寂、敏感的心灵世界更为熟悉。如《在细雨中呼喊》中出现的经常忧郁地独自面对池塘和周围世界而落落寡欢的孙光林,搬到南门来住、很少出来玩耍的苏宇和苏杭。显然,小说创作受到了作家童年情感的影响。

同样,有着敏锐、丰富情感个性的余华一定不会疏于生活中对各种灾难的感受,就像他回忆童年和少年时期周围有那么多孤寡老人的苦难遭遇一样,医院里早年的生死感受和“十年浩劫”记忆恰恰强化了对苦难的感受。尽管他儿时不恐惧来自医院的死亡,但死亡却真实地表达了生活的苦难,医院里传出来的不同声色的哭声可看作是诉说种种苦难的方式。应该说医院里的死亡大多是非自然死亡,这种结果定会放大人对生存困境的恐惧:对贫穷的恐惧、对饥饿的恐惧、对疾病的恐惧、对意外灾祸的恐惧等。这不是对死的恐惧,而是对生之苦难的恐惧。这时,医院里的生生死死、手术的血色斑斑,自然成了余华日后思考和书写苦难的诱因。加之“十年浩劫”的暴力又强化了这一诱因。这场政治浩劫以各种各样疯狂的暴力形式使苦难泛滥成灾,蜂拥而至,无疑加重了来自医院的死亡和鲜血记忆的凝重颜色,大大扩展了灾难的形式和苦难的深度。余华把这些阴暗、无序、癫狂、沉重作为痛苦的记忆存储于大脑之中,一旦找到可以宣泄的方式,便一触即发,形成他创作的个性和心理定势。可以这样断言,童年医院里的生活和“十年浩劫”记忆使他有了与别人不同的对苦难思考的深度与角度,80年代的作品体现出了人性的暴力欲望、虚伪狡诈和现实的癫狂无序。90年代的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同样表达了人的苦难处境,无论是展示苦难,还是承受、对抗、消解苦难,“苦难”是他一贯书写的主题,成为他创作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 余华:《我胆小如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沈蝉娟:《海盐地域文化对余华的影响》,《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7] 童庆炳:《作家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8]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童年的记忆随笔 篇4

童年,想起来,好像都是充满美好而单纯的事情。人总是爱回忆过去,所以我也特别喜欢回忆我的童年。

我小时候是和姨夫姨妈,还有姐姐一起生活的,虽然我不是他们亲生的,但是他们却给了我最多的爱,我记得小时候,姨夫是个乡村医生,每天来我家看病的人很多,姨夫总是会耐心得给他们诊治,在我家的旁边,有一颗葡萄树,每到葡萄的季节,我总是会和姨夫和姨妈一起去摘葡萄,在房子的旁边还有一棵不知名的草,它的叶子吃起来酸酸的,姨夫总是和我说,这种草吃了对牙齿有好处,于是我没事就经常摘它的叶子来吃,觉得很好玩,虽然它只是小小的一丛,生命力却极其旺盛,愣是活到了房子被拆掉的那时才一起被废墟掩埋在土地里,随着房子一起离去的,还有那株葡萄树,我总是在想,如果哪天他们可以重新看到阳光,是否会依旧长得和小时候一样翠绿,但是这仅仅是想想而已,因为那里现在已经是一条四通八达的公路了,它们,没有机会再看到阳光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到赶集的时候,姨父总会骑着一辆大大的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杆上,姨妈坐在自行车后面,然后我们三个人骑着自行车,绕很远的路去集市赶集,每次我们都会去一家小面馆里吃面条,我们三个人点一份面条,姨夫姨妈都不吃,他们只是看着小小的我吃,还和我说,大人不喜欢吃面条,小孩子才要吃,这样小东东才能快快长大,小东东是姨妈给我取的小名,直到我长大后,他们还会叫我的小名,每次回去听到,我总会觉得特别的温暖感动。等看着我吃完面条之后,我们三个人会一起去逛逛集市,然后给我买玩具,那些玩具我一直收藏着,后来姐姐生小孩的时候我还送给她一个以前买的小钢琴玩具,只是在后来,有一次发洪水了,我童年的玩具都被大水冲走了。

小时候,每次睡觉之前,姨妈总是会给我讲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狼和小孩,田螺姑娘,还有寒号鸟的故事,那时我可喜欢听姨妈讲故事了,也从那些小小的故事里粗浅地懂得了些许人生的哲理。姨妈养了两只老母鸭,每天会下两个蛋,我和姐姐一人一个,听姨妈说,到后来,吃到只要她一说今天早上吃蛋我就开始跑了,弄得大家哭笑不得。可是现在的我,却是非常喜欢吃鸭蛋,或许就是因为小时候的影响吧,只要每天早上一个鸭蛋沾点酱油,再配上热乎乎的粥,我觉得那就是人间美味了。姨妈还很厉害,她会自己制作麦芽糖,小时候,我总是会很期待可以长麦子的时节,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麦芽糖了,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

小时候,姨妈还养过一只黄色的小猫,我非常的喜欢那只小猫,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小猫咪,给它吃我觉得很好吃的东西,后来小猫不知道怎么了,死掉了,我可伤心了,每天都去看它,在农村里,猫咪死掉是不能入土的,只能吊在树上,所以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再后来,姨妈为了不让我继续去看那只猫咪,就又为我带来了一只黄色的小狗,我可开心了,有了新的玩伴之后,我也就渐渐忘记了那只黄色的小猫咪了。

小时候,都是姨夫帮我洗澡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姐姐我帮她洗到八岁,你也一样,我也帮你洗到八岁,小时候,每次姨夫帮我洗澡的时候,我都觉得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姨夫没有帮我洗到八岁,我的生父生母就把我接回家了,我记得当时的我嚎啕大哭,姨夫姨妈也整夜整夜得睡不着觉,但是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因为很多复杂的原因,最后我还是回去了,而我的童年,也在我会回去的那一刻,戛然而止了。

快乐的童年杂文随笔 篇5

小时候,我和奶奶住在乡下,童年时光充满了奶奶的温暖和慈爱。那些温馨的时光,那些快乐的童年,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头。

每个寒暑假我都被送到奶奶家,和四叔家的小弟一起玩耍。小弟比我小四岁,却总是爱哭鼻子。我喜欢找同龄的女孩子一起玩,玩过家家,扮演公主,小弟不喜欢女孩子的这种游戏,总是哭着回家找奶奶,奶奶于是和小弟一起来找我,小弟理直气壮的对奶奶说姐姐不和我玩,哼!快把姐姐带回家!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家门口的一条河里游泳。小伙伴们来找我,拿着轮胎当救生圈,我们齐刷刷的去河里边游泳,小弟看到了,我们怂恿他下来,水不深,小弟生性怕水,在河边哭着喊姐姐快上来啊,我说等一会儿,一会儿之后小弟哭着回家去找奶奶了,奶奶一路小跑和弟弟来河边找我。

然而,我和小伙伴游远了。奶奶没有找到我,小弟也没有。他们着急了,大声呼喊着我的名字,我听见了想逗逗他们,没有回应。

过了好一会儿,村里的好多人都来了河边,下水去找我们,我被找到了,奶奶松了一口气,小弟的脸已经成了大花猫,我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以后再也不让下水了。我始终没敢告诉奶奶我是故意没回应她的,从那以后我也安生了许多,再也不敢惹奶奶生气了。

时光匆匆,在乡下的日子伴随着袅袅炊烟随风而去。快日落时奶奶从家北找到家西喊我吃饭,吃饭的时候在院子里慢慢吃,无比惬意。吃过饭在庭院里赏月,数星星。我和小弟总是比看谁数的多,数着数着便花了眼。

那些跳房子的美好时光,那些拿着蒲扇轻轻扇动的旧日子,那些有奶奶陪伴的生活,都随着往事的风慢慢消逝了。多么希望可以重来,我会不会对弟弟温柔一些,不让弟弟再哭,我会不会学会了珍惜,我会不会把往事刻在脑海,我会不会不让奶奶离去……

奶奶还是走了,走的那么安详。我和小弟泪如雨下,然而终究带不回奶奶的慈祥。

童年的星空初一随笔 篇6

又是星星的夏夜,深紫色和黑色混合的天空中,几点金黄的水晶显得格外耀眼。看着这样毫无杂质的夜空,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我,很幼稚,也很天真。

闷热的夏天,只有在晚上才能稍稍透口气。家里的大人搬出躺椅放在阳台上坐,手中轻轻摇着蒲扇。我无聊的趴在凳子上,转身望见一颗颗的小星星镶嵌在夜空中。它们是如此可爱,犹如初生婴儿的眼睛,又好似秋天成熟的果子。一个个在夜的.枝头招摇着,炫耀似的发出微微的光亮。我还小,自然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我向着天上闪烁着的星星伸出手,奋力地跳,可就是够不到它们,我无赖似的坐在地上。哥哥看见我这样,就小步跑到水池边,用盆子接了一些水,然后端到我面前,轻声哄我:看,我把星星给你摘来了。我听他这么说,一看,果然,星星调皮地在水中嬉戏。为了不让它们溜走,我又找了一个大盆子盖着它,然后得意地笑了笑,蹲在一边看守。过了一会儿,我玩厌了,双手双脚笨拙地爬上躺椅仰头看着夜空,偶尔有飞机飞过也能让我兴奋好久。

童年的随笔 篇7

一、轻松、快乐的游戏精神

雅斯贝尔斯说:“人是精神的, 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1]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 乃在于其满足了他们心理轻松快乐本能的需求, 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仑斯认为“童年不是在完成了它的周期之后就消逝的东西, 它就像是成人身体中的身体, 是陈腐血液中的新鲜血液, 它从不曾离开过成人的精神生命”。[2]喜羊羊系列卡通片带给受众的正是这种内心深处的轻松与快乐。

当代中国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承载着家长们的厚重期待, 小小年纪便被父母安排整日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之间, 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 每天生活压抑而枯燥。儿童的天性是快乐的, 他们渴望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青青草原上可爱小羊们与灰太狼斗智斗勇, 单纯快乐的情节往往能让他们沉浸于喜羊羊的世界, 摆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烦恼。小羊们稚趣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与灰太狼捉羊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搞笑且极具创意的方法愉悦了孩子们, 给生活单调的儿童带来了快乐。营造这种快乐的正是喜羊羊剧中小羊们和灰太狼玩的各种“游戏”。

儿童喜欢游戏, 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有惊无险地体验他们想做而现实中又实现不了的事情。比如, 儿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聪明机智勇敢的人, 火眼金睛、历尽艰险、战胜强大的恶势力, 成为英雄。《喜羊羊与灰太狼》正满足了孩子的这一愿望。羊和灰太狼的斗争中, 其实就是羊和狼的一场精彩的搏击游戏, 狼要吃羊, 羊要抗击, 这是这场游戏的基本矛盾。狼耍尽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去抓羊, 而羊们各尽所能, 破解狼的抓羊诡计并有力反击。羊村的居民经常会被灰太狼捉住, 但永远都不会被吃掉;更看到灰太狼被炸飞、扔到天上去或者掉到山崖下、掉进陷阱里, 但是永远不会死。于是新一轮游戏继续进行。喜羊羊剧以一场场化解现实矛盾的游戏为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竞争压力困扰的成年人带来了轻松和快乐, 使他们的心态“儿童化”, 忘却现实的烦恼, 身心得以解脱。这种青青草原上羊儿们和灰太狼简单搞笑的游戏化生活, 牢牢地把握住了动画的儿童游戏精神的内核。

二、“萌”世界的幻想狂欢

“萌”风行于网络用语中, 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大概意指幼小、娇嫩、可爱, 这个涵义和儿童的形象非常契合, 喜羊羊剧中每个角色可以说都非常“萌”。儿童的想象世界必定是荒唐的、怪诞的、非现实的、虚幻的, 有时甚至带些神秘的色彩, 反映出人类最本真、最自然的生命感觉和意趣。“只有当儿童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之中的时候, 他们的精神生活才是有价值的。”[3]在喜羊羊剧中, 让所有年龄层的受众在“萌”世界中体验幻想并尽情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狂欢盛宴。

首先是造型“萌”。Q版角色造型是FLASH动画创作者最喜好的一个风格, 此类简洁利落的大头小身子的造型非常可爱, 每个角色各具特点, 使角色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极容易激起人们的喜爱之情。比如喜羊羊的蓝色领带和黄色小铃铛, 沸羊羊小麦色的肤色, 蓝色的腕带, 懒羊羊的便便头, 美羊羊粉色的蝴蝶结都让孩子们过目不忘, 一眼就喜欢上他们。

其次是性格“萌”。现实世界中对儿童成长中的性格塑造一向是严肃的, 成年人似乎都希望孩子们能尽快老成起来。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世界中, 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展现天性, 以儿童自己想象的方式塑造性格。比如喜羊羊的招牌动作是:想办法时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指太阳穴, 然后跳起来并转圈;口头禅是:“灰太狼先生, 过来抓我呀!”“我有办法了!”“我想到了!”它作为草原三侠之智, 理所当然地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人物。而灰太狼作为恶的象征, 幼儿并不害怕它, 反而灰太狼的出现给他们带来快乐。因为抓羊成了它的梦想, 而被喜羊羊捉弄成了它的必然。所以它的口头禅就是:“可恶的喜羊羊, 我一定会回来的!”“小肥羊, 我来了!”“小肥羊, 灰太狼大王来了!信不信我把你吃了!”“我把你吃了!”在羊羊们的名字中, 喜、慢、懒、沸、美, 也很好地体现了相应角色的性格特点, 例如沸羊羊的“我来”;慢羊羊的“你们等等我”;灰太狼的“本大王”、“我一定会回来的”、“可恶的喜羊羊”;红太狼的“你个笨蛋, 怎么还不去捉羊”;懒羊羊的“既然这样, 先睡个觉再说吧”, 等等。

最后是故事“萌”。在这部动画片中, 每集的故事构成基本相似:围绕狼羊冲突, 灰太狼绞尽脑汁打羊羊们的主意, 可每次都自食恶果, 失败告终。比如在《昏睡果》一集中, 灰太狼发现了一种制造昏睡效果的昏睡果, 想利用昏睡果使喜羊羊昏睡, 再捉住喜羊羊。可是他的主意却被喜羊羊和伙伴识破, 自己不小心喝下了昏睡果果汁反被喜羊羊戏弄;太阳公公会把灰太狼扔过来的刀子用棒球棒打回去;灰太狼去钓鱼, 鱼会举起“今天我休息”的木牌;慢羊羊和灰太狼会发明出类似痒痒粉、大小丸等千奇百怪的道具;灰太狼变苍蝇、变成鱼, 这些话灵活现的变化, 充满趣味的情节都让剧情“萌”了起来。另外, “萌”世界也照应了那些“儿童化”的成人, 喜羊羊剧中有“我吃的不是面, 是寂寞”、“躲猫猫”、“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语言, 博取了不愿长大的网络一族或那些“儿童化”的成人的开心一笑。喜羊羊剧用“萌”在幼龄观众和成年观众当中找到平衡, 使影片受众“全年龄化”。

三、卡通背后的折射和隐喻

儿童的世界并不只是孩子组成的封闭世界, 它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 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童话卡通等幻想类作品是把儿童放在一个虚幻世界中看现实, 这个想象中的世界其实正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和隐喻, 儿童的存在更具现实性。“儿童不仅作为一种物体的存在, 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 它能给人类的改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儿童的精神可以决定人类进步的进程, 它还能引导人类进入更高形式的一种文明。”[4]儿童喜爱的童话卡通等幻想类作品正是通过对孩子充满诱惑的奇妙故事, 以“想象”为一岸, 以“真实”为另一岸, 悄悄地将现实生活的哲理渗透给孩子们, 从而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铺垫坚实的基石, 也是为已经成年的读者 (观众) 化解生活压力的一种轻松的途径。

对于羊羊们来说, 在剧中没有父母角色, 唯一的长者只有慢羊羊村长, 在与灰太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 都是以喜羊羊为首的小羊们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团结一致而取得胜利的。“怎样正确对待当代少年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行动自主性, 这无疑是引导他们健全地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重要课题, 对于培育、强化我们民族未来一代精神性格中的创新思维、开拓精神、阳刚气质有着重要意义”。[5]在喜羊羊剧中, 小羊们摆脱父母的枷锁, 纯粹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生活方式无疑是孩子们所向往的, 切合了现实中少年儿童渴望变强、渴望成年的心理特征, 使他们体悟到了在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理想、行动、智慧与力量, 从而在坚持自我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行动自主性的人生道路上, 使自我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灰太狼的最大目标就是能和自己的老婆红太狼吃上香喷喷的羊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它绞尽脑汁, 费尽心思, 不是在计划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就惨遭失败, 就是在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 但是有了这个宏伟的目标, 它却总能保持一种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精神, 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 它才能始终保持一种昂扬的斗志,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世界上的事情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需要有耐心和韧劲, 这是一场独立自强的生命建构。另外, 剧中干净温馨的青青草原和团结友爱的羊族, 让处在环境日益恶化、人情逐渐淡漠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开始反省, 思考如何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守护一片美好的精神家园, 营造一方净土。

喜羊羊剧集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它契合了几乎所有受众关于童年的梦想, 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求而不得的愿望, 让受众在快乐无害的游戏中将严酷的现实轻轻化解, 在会心一笑中停留在永远的童年时光。这一刻, 童年, 永不消逝。

摘要:童年不仅仅是儿童的童年, 也是成年人的童年, 不管是生理特征还是文化特征, 童年一直存在, 不会消逝, 更不会消亡。童年更多的应该体现为一种精神, 是一种童年精神, 受不同年龄层观众喜爱的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展示的童年精神是轻松快乐的游戏精神、“萌”世界的幻想狂欢和根植现实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喜羊羊与灰太狼》,想象,童年精神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3.

[2][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M].三联书店, 1996:171.

[3][苏]苏姆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86.

[4][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根荣译.童年的秘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8.

童年的故事 篇8

小时候,我和外婆一起生活,4岁多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好像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对我的教育抓得格外紧。

记得有一回,父亲教我分清左右,可说了几次,我还是左右不分。父亲有些急了,打了我的右手,说:“记住,这是右手……”接下来一连几天,我都没答错,因为我记住了挨打的手是右手,当然另一只便是左手了。父亲为自己的教育成功而高兴。

没过多久,父亲出差了一个星期,回来后又考察自己的教育成果,可我早把挨打的事忘在了脑后,实在记不清哪一只手挨了打,回答自然是错误百出。父亲气愤地抄起一个小木棍儿,我吓得扭头就跑。也许是灵光闪现,我想起第一次挨打是在一棵大树下,一边是一个压水机,挨打的手似乎就在压水机边。我跑到大树前,把两只手在压水机前比划着,终于想起哪只手挨过打。我生怕自己忘掉,便高高举起那只手,一直举着,跑回父亲身边,得意忘形地向父亲报告:“爸爸,这是右手……”

父亲还在生气,问我如何想起来了,我就把刚才的情境告诉了父亲。忘记了当时父亲的表情,只是依稀记得他抱住了我,亲了又亲,说:“爸爸以后不打乖乖了……”不过这可能是父亲惟一一次说话不算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依然奉行他的“严格”教育。

说真的,没过多久,我好像又分不清左右了,直到上了学,甚至还不知该把笔交给哪只手写字。在老师如父亲般慈爱又严厉的目光下,我终于晓得了———右手。

5分钱

我的小姨比我大十几岁,那时候经常带我出去玩。

有一次,我们跟一伙人搭车去县城,人家办完事就回去了,我们只顾疯玩,天很晚了才想起回家。县城距外婆家十几里,平时小姨经常步行往来,从未觉得远;但这次不同,带着我这个小累赘,更何况我几乎不走路,全由她背着。

就这样走走停停,天渐渐黑了。

这时有一辆马车路过,赶车的是一个老农。小姨实在太累了,加上天色渐晚,就壮着胆子问那个老农能否捎个脚。

老农抽着旱烟,停下来愣了一会儿,好像考虑着什么。我和小姨眼巴巴地等他答复,要知道马车在那时就已经是上等的交通工具了,好多小朋友因为爸爸是车把式而在孩子群中骄傲得不得了。

老农终于说话了:“天晚了,这样吧,我把你们送回家,你们给5分钱,怎么样?”我看得出老农说这些话时有些紧张。那个时候很少有人提钱,也许因为我们是孩子,他才敢开这样的口。

后来他们又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最终我们没有坐车,小姨还是一步一步背着我走。

我很好奇,问:“为什么不坐车?”

小姨说:“5分钱,太贵了!”

那时候我对钱没有什么概念,但这句话一直记在了心里。现在我一个月可以挣一万个5分钱,甚至十万个5分钱,但生活依然很节俭。我总忘不了小姨当时无奈的神情和她的那句话:“5分钱,太贵了!”

默写

到了入学年龄,我去学校报到,却因为还差两个月被拒之门外。看着别的小伙伴儿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自己总也高兴不起来。母亲后来找了小学的领导,我终于也可以上学了。

头一天,少不了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她最担心的就是我爱表现自己。孩子嘛,总是这样,何况在家憋了好几天。不过我还是满口答应了母亲“不乱表现”的要求。

前两节课是算术,还算平稳。第三节课上语文,也许是老师的微笑让我的紧张心情有所放松,我突然就想动一动了。想想也是,疯了好几年了,突然不得不端坐在教室里,还要背着手,一坐就是半天,此刻当然很想活动一下腿脚。

这时老师请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天安门”三个字。我看见好多同学举起了手,而且有的举得好高。

默写?什么叫默写?我不知道,只好呆呆地坐着,看着别的同学。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不懂时要多看看……”

这时老师叫了一个没举手的同学,这个同学怯生生地走到黑板前,歪歪扭扭地写了一个“天”字,半天也没下文。老师优美地挥了一下她的教鞭(至少当时我觉得是优美的),那位同学就乖乖地站到了墙角,还不时地向其他同学做鬼脸。大家觉得好笑,但谁都没出声(后来我知道这也是纪律),只有我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老师温柔地注视了我一眼,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威严的神色,只好赶紧绷住脸,坐那儿不动了。

老师又叫了一位同学,他也乖乖地站到墙角去了。

哈哈,我终于看明白了:这就叫默写,就是在讲台上转一圈,再到墙角一站,不过如此。我正想活动一下腿脚呢,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惟恐老师看不到,以至于屁股都离开了座椅。老师又一次注意到了我,她问我:“你会吗?”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疑惑,就更加坚定地说:“我会!”

我看到好多同学由于没叫到自己的失望表情,听到他们失望的叹息,不禁暗暗得意。我慢慢地走向讲台,在同学和老师的注视下又缓缓地走向了墙角!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我看到老师有些愠怒的面孔,继而是无奈的微笑;又听到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上一篇:卫生所资金管理制度下一篇:承包吧台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