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热》课堂学习体会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与热》课堂学习体会(共2篇)

《电与热》课堂学习体会 篇1

本节主要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从选题的方面来看,我认为张老师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回顾本节课上课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有以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一、成功之处

1、引课开门见山:张老师选择了两组生活中常见的纯电阻用电器和非纯电阻用电器的图片,并伴以“这些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的问题,直接切入主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传统的教学模式被生动活泼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所取代:在探究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全过程,从猜想到设计实验到得出实验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而完成的。尤其是设计实验的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并对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归纳、辩证思维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通过巧妙处理教材提高了课堂效率:本节课的演示实验可见度非常小,因此张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设计实验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而演示实验部分则精心选择了一段实验的视频资料,这样,不仅收到了比实地演示更好的效果,而且节省了时间,使“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这一教学内容得以完成,从而使整节课内容变得完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不足之处

1、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忽略了让学生亲自感受电热这一环节。

2、个别问题设置得太难了:如“气盒”实验方案的设计。

《电与热》课堂学习体会 篇2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011·兰州中考)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Q=I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B.根据QU22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

C.根据Q=UIt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

D.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2.云云家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器,使用时发现通电不长时间,其电源线就很热,甚至能闻到很浓的橡胶的焦味,于是云云决定用她学过的物理知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她可从下面哪个方面的鉴定提出投诉()A.导线太细 B.导线太粗 C.导线太短 D.电压太高

3.将规格都是“220 V 100 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个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B.电流通过三个电器做功一样多 C.三个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4.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老化更快.这是因为()A.连接处的电流较大 B.连接处的电流较小 C.连接处的电阻较大 D.连接处的电阻较小

5.(2011·枣庄中考)电炉丝断了,去掉

15后,仍然接在原来的电源两端,则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5∶4 B.1∶5 1

C.5∶1 D.4∶5 6.阻值为R的电阻丝,接到电源上,6 min可将一杯水烧开.现在用两个相同的电阻丝串联起来,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烧开同样一杯水,需要的时间是()A.12 min B.6 min C.3 min D.4 mi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7分)7.(2011·怀化中考)家用饮水机电阻丝的阻值为100 Ω,通过的电流为2 A时,电阻丝的电功率为_________W,在10 s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J.8.(2011·娄底中考)两定值电阻丝R1=440 Ω,R2=220 Ω,若将R1和R2串联后接到220 V的电源上,在相同时间内,R1和R2上产生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9.如图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的电路,R1=5 Ω,R2=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_______A,通过电阻R2的电流在10 s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10.(2011·泸州中考)一个额定电压为12 V的小型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 A,工作10 min,电流做功为_______J,在这10 min内该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是360 J,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__________Ω.三、实验探究题(5分)11.(2011·济宁中考)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都有关.李明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他选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的阻值大于电阻丝R2的阻值.(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他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个实验中,李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电流做功多少的.电流通过电阻丝_________做的功多(填“R1”或“R2”).(4)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0分)12.(2010·重庆中考)周友银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自制了一个可调节亮度的台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灯泡上标有“220 V 40 W”,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990 Ω 5 A”,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电源电压保持220 V不变,求:

(1)灯泡的电阻;

(2)灯泡最亮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3)灯泡最暗时,求电路中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每分钟产生的热量.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说明一个变量和结论的关系时,其他变量 3

应保持不变,故选D.2.【解析】选A.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细的导线电阻大,根据焦耳定律,通过相同电流时,细导线产生的热量多,升温快.所以电源线很热,甚至烧焦橡胶外皮.3.【解析】选A.由题意及W=Pt得三个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即电流通过三个电器做功一样多,故B、C正确,电视机、电风扇属于非纯电阻电路,工作时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而电烙铁属于电热器,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以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故D正确,A错误.4.【解析】选C.导线相互连接处的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由焦耳定律可知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5.【解析】选A.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电炉丝去掉U215后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5,由电热公式Q15Rt可知当电压不变时,相同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故电炉丝去掉后,仍然接在原来的电源两端,则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5∶4,故选A.6.【解析】选A.本题是焦耳定律的应用之一.电阻丝工作时,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能,Q=W=IRt=UIt=2UR2t =Pt.电源电压不变,电路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热量 Q1U2Rt1 Q22U22Rt2

2因为Q1=Q2,所以URt1U2Rt2

所以t2=2t1=2×6 min=12 min 或用发热功率来求解 由PU2R可知UP1RP22R,所以2P1P221

又因为Q=W=P1t1=P2t2,所以

t2t1P1P22

所以t2=2t1=2×6 min=12 min.故选A.7.【解析】因为是电阻丝,它符合欧姆定律,所以P=UI=I2R=(2A)2×100 Ω= 400 W.由Q=Pt=400 W×10 s=4 000 J.答案:400 4 000 228.【解析】Q1I1R1t1,Q2I2R2t2,由于I1=I2、t1=t2,故Q1∶Q2=R1∶R2=440 Ω∶

220 Ω=2∶1.答案:2∶1 9.【解析】由题图可知R1、R2串联,测电路中的电流,故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为1 A,由焦耳定律可知,R2在10 s内产生的热量Q=I2R2t=(1A)2× 10 Ω×10 s=100 J.答案:1 100 10.【解析】电流做功W=UIt=12 V×0.5 A×10×60 s=3 600 J;根据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可得,360 J=(0.5 A)×R×10×60 s,计算得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2.4 Ω.答案:3 600 2.4 11.【解析】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要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压,因此电路采取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于阻值不同,所以其两端的电压不同;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在电流一定、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做的功越多.答案:(1)如图所示 2 5

(2)使R1、R2两端的电压不同(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R1

(4)在电流一定、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做的功越多 12.【解析】(1)小灯泡的电阻 RL=ULPL2220 V40 W21 210

(2)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灯泡最亮,此时灯正常发光: P实=P额=40 W(3)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且R=990 Ω,此时灯泡最暗.电路中的电流:IURLR220 V1 2109900.1 A

上一篇:定向越野 建议与意见下一篇:日出日记优秀借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