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推荐12篇)
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学校 郭春丹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我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四、说读,对人物说话
赏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吗?例如:老师读完后,我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
学习在合作讨论与交流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学生“唱戏”,老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
【作者简介】
【案例描述】以《我的叔叔于勒》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为例, 谈谈我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中来的。
课堂上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提纲, 提纲中的问题要能体现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巧妙的构思, 掌握曲折的情节。据此我制定的学习提纲如下: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 抓住线索理清段与段的关系, 给课文分段, 并用固定字数概括段意。
(3) 文中介绍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 重点描写的是谁?描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5)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段落, 认真阅读, 并提出问题。
然后, 在30分钟内, 学生参考学习提纲, 运用各种阅读形式自读课文, 用规定的符号进行圈点、批划, 并及时记下所提问题。教师巡视, 答疑解难。期间允许同桌或4人小组讨论。
30分钟后, 提醒学生进行板书设计, 可以每人设计一份, 也可以4人小组共同设计一份, 学生大都能在15分钟内设计出来。到时设计不出的学生, 允许回家设计, 但教师要及时了解设计不出来的原因。
收齐学生的板书设计及所提问题后, 教师进行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下节展示, 并适当地写出评语, 指出优缺点。下面是选出的3例板书:
例1:
例2:
例3:
从以上3例板书可以看出, 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关系、线索在文中的作用、课文的中心把握得较准确, 能够初步领会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本课主题不难理解, 情节也简单。于是为突出重点, 我大胆取舍, 重点研读“遇于勒”部分。同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画出“遇于勒”部分, 表现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 揣摩人物心理, 假设你是菲利普或克拉丽丝, 当时你会怎么想?并用一句话指出人物性格, 这样就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受学生板书的启发, 发现本文与短篇小说《变色龙》有许多相似点, 于是决定采用比较的方法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最后把选出来的板书抄在黑板上, 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板书设计的原则及本课内容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评议, 如学生互评、设计者本人自评、教师点评。其实评议的过程中, 也就是引导学生熟悉和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如, 例1板书没有充分体现出菲利普夫妇的主人公地位, 没有点明中心, 但设计形式非常巧妙, 概括能力较强;例2过于简单, 说明预习不够充分;例3较具体且中心突出, 但过于烦琐, 同时误把文中的“我”与作者本人混为一谈, 学生经过评议, 对这些内容会记得很清楚。
【案例反思】
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很强, 有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有时是为了梳理课文思路;有时是为了深化课文内容。设计时又可从不同角度进行, 如可从思想内容入手, 也可抓情节结构, 抓关键性词语。而现在的学生都争强好胜, 喜欢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板书, 因势利导既指导学生学会了分析理解课文,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从悬念设置的角度看情节的波澜起伏
小说在介绍“我”的家境后,突然亮出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该有多好啊。”于勒是谁?为什么父亲对他如此期盼?接下来关于于勒的零星介绍,令人疑云更生:于勒怎样了?为什么十年没有音讯?作者好像并不急于让于勒出场,而是先写了由于勒的一封来信给二姐带来的婚姻。从而有了凡尔赛岛之旅。在吃牡蛎的特定环境中,穷苦的于勒终于出场了,这是真的于勒吗?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更大的悬念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发生。
一次次的悬念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顶峰,却又在大起大落间延伸着读者的阅读感受。
二、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小说的思想意义
莫泊桑精心选了于勒的侄子,以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视角感受来讲述故事,我们就要以“这个孩子眼里看到了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他看到了怎样的父母。多变的称呼,见到于勒后恐慌、焦躁的言行,以具体的文字作为揣摩人物性格的抓手,字里行间可见钱和利在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份量。如果单以唯利是图来定性这对夫妇,未免有失偏颇。结合文章开头关于家境的介绍,第三段对于勒的介绍及“姐夫”这一形象所具有的深意,可知对父母以钱论人这一点,“我”不无嘲讽,但生活所迫、世风影响让“我”对二人也有理解、也有同情。
其次,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道出了“我”判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亲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张伟忠老师认为这篇小说有一个不可删去的结尾,深有同感。拿五法郎给要饭的——这是成年后的若瑟夫由对一个人的爱和同情而扩展到对所有穷人的爱和同情的体现——爱一切不幸者是这文字背后的含义。
站到读者的角度看莫泊桑想借“我”表达什么?作家看似隐身,实际借叙述者的选择不动声色的传达这样一层含义:可鄙的小人物固然令人气愤,拜金主义世风固然要批判,但淳厚的亲情,爱一切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性之本。
介于以上理解,我将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悬念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说主题。
学习重点:悬念作用,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难点:主题揣摩。
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你喜欢看电视吗?考考你,你印象最深的亲情电视剧是哪部?
二、梳理情节,了解悬念
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今天我想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有几个问题和各位编导商量一下:
1、首先,如果我们要把《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拍几集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2、有经验丰富的导演提示我:拍电视剧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这个故事中有悬念吗?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1、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情节脉络。2、教师板画情节发展折线图,总结悬念在文中的作用。
三、改叙述者,探究主题
1、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是以“我”的角度来讲的,于勒戏份太少,所以我想改编一下,改成由于勒来讲自己的故事行不行?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由于勒讲故事有哪些弊端?由“我”讲故事有哪些好处?
(2)“我”讲故事的好处需明白“我”看到了谁?
(3)看到了怎样的父母?
活动设计:菲利普夫妇是故事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拍摄效果,请以小组为单位,为年轻演员说戏。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重点点拨两方面:
从对于勒称呼体会菲利普夫妇的特点;
从课文22至23,25至29,34至38言语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式以语言赏析,分角色诵读相结合进行,体会我对父母嘲讽的一面。相机以菲利普夫妇只有唯利是图、无情的一面吗?引导学生学课文第6段,理解父母的包容、善良;学习1、2段,理解父母家境;学习17、18段借姐夫了解世风,进而理解“我”对父母同情、理解。)
(4)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
请大家读出描写的语句,重点品读:“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中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删”结的开头结尾,学生读结尾部分,借谈疑问,理解文章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四、巧设作业,拓展思维
电视剧播映后,观众要求改拍结尾,请编写改拍的剧本。
在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反复阅读课文,大致理解内容后,我说道:“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叙述于勒写了一封家信,菲利普夫妇把它当作拯救全家命运的‘福音书’,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从美洲回来给他们家带来好运。假如这篇文章中没有这封信会是怎样的情景?作者写了这封信又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讨论,讨论的气氛相当浓厚,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小组中发表出来,讨论后,我让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第一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充满了矛盾。我们的根据是于勒抛开‘买卖很好’的生意不做,而要去南美‘作长期旅行’,这不合情理。‘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给家里人写信呢?既然能‘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回家一趟呢?又说‘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还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封矛盾百出的信件。这封信也不是什么‘福音书’,我们认为它是一封宣布于勒生意倒闭的‘破产书’,完全不能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什么好运。”
第二组一学生回答:“菲利普夫妇把这封信当成一份把全家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福音书’,这完全是他们一厢情愿。于勒真的发了财,也可直接往家里寄钱,大可不必等到回来时才把钱带回来。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刻划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第三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在全文中也是一条重要的穿插线索,于勒的形象完全靠它来改变。在没有写这封信前,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一封家书,他的形象完全颠倒过来,变成了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因而我们认为这封‘福音书’在塑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怀来沙城实验中学
陈永刚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3、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及曲折的情节。
4、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欣赏作品巧妙的情节结构和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难点:
从多元角度出发,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小说的主题进行合理的评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小说,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能力。并且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他们知道从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可让学生预习时熟悉课文内容,积累文中的字词,理清小说中人物关系、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导入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了解金钱关系下的人情冷暖。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莫泊桑
2、回顾小说知识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理清小说中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这一环节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细节--“称呼”
思考:
1、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2、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按时间顺序。
(二)研读探究--人物形象
1、提问:前面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注意下面的细节描写:
①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
②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④“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2、学生明确:“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等人的语言各有特色,通过人物语言的分析,让学生明确: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
3、表情诵读这些语句。
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此达到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归纳。)
(三)深入探究--小说主题
提问:由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你觉得作者通过这篇小说,要表现什么主题? “金钱说” “心酸说”
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小说的主旨,并鼓励学生从多元角度出发,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小说的主题进行合理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其中如何调动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发挥想象对主题进行讨论是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对于金钱,名人这样说:
罗兰: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三毛: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其他: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能使鬼推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先让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1、【说】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交流预习所得。
2、【写】抽两个小组的大组长分别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并简要书写在黑板上给同学们讲解。【师根据学情加以补充】
3、【写】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抽每小组组员上黑板注音、写生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回了解学情,大组长负责批阅,师当堂评价。
二、设问导读:
1、整体感知(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1)、【读】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2)、【听】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情节,明知线索。
【小组合作交流,分工与各小组板书写在黑板上】见下: 人物: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环境:
线索:明线——
暗线——
2、【读】【说】学生精读全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设计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1)、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 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2)、于勒是个怎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等。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4)、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体现学生读后的感悟、读后的理解】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点拨:
(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2)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定了婚。
(3)学生可能会得出如下分析:①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②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行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④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⑤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⑥是菲利普夫妇的金钱利己意识造成的。⑦是社会文化造成的。教师引导: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三、【演】拓展延伸(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表演的能力,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1、分角色朗读。
2、角色表演过程(便于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3、学生合作探究:
(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主题的?(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学生研讨、表达,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1)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有关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恰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因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2)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即短短的一幕。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寄予自己的情感评判的。因此,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我”作为叙事主体贯穿全篇。小说的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描绘。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小说语言。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与反思。教学步骤
一、【说】作业交流:
请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富有创意性的结局续写,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优秀习作在班上宣读,师生共同点评。
二、【品】研读品味,(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1、【读】请学生表情诵读全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小组品味欣赏,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感受】 【投影备选】: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1)请同学们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母亲在希望破灭时的心理和感情。①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后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2、合作探究,体会匠心构思。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学生合作探讨后回答,教师点拨:(1)这样叙述是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菲利普一家都急切盼望他回来,从而使情节发展更有吸引力。
(2)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从而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
(4)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而由此才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情节发展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5)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
三、【写】体验反思
1、学生归结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
早:行为不端、糟蹋钱。中:正直、有良心。
后: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2、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学生探讨交流,教师点评:
(1)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2)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说】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五、【写】课堂检测:填表完成【学后回味,达到课文与作文的统一,课文内容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题目特点
主要人物
主要情节
文章主题
写作特点
学后感受
六、阅读训练(视情况完成)(分发讲义资料)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2、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
3、“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4、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6、对“我”心里默念的话,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力求清楚地交代于勒的身份。
B.表明“我”此时的复杂感情。
C.强调“父亲的弟弟”,表明“我”对父母的困惑、不满。
D.强调“我的亲叔叔”,表明“我”对叔叔遭遇的同情。
五、【听品】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反映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小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2、有人说,势利是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衍生的生活现象,它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菲利普”永远不会绝迹。你是否也这样看呢?请以短文阐说。教后反思: 1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 针对小说的精巧构思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一教学重点, 从情节入手, 将文中的内容概括成“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四幅场景,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用音乐将学生引入小说的情境之中, 用旁白的形式简介背景, 把学生带到19世纪的法国社会;再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分角色表演, 用生动、传神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来演绎这个发生在法国社会里的故事。学生在演绎“见于勒”这一情节时, 教师提醒学生在塑造人物时要注意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由此完成小说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一要点, 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快捷地了解人物, 同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品味其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及线索人物。由于这是学生的亲自演绎, 所以结论很容易得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线索人物———于勒和“我”。第一课时在活跃的气氛中, 学生不但详细深刻地了解了全文, 而且在表演能力上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了他们课堂思维及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课时, 在学生的思维、情趣都处在高峰期的状态时, 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深入探究性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阅读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再去品味作品的主题。教师不必讲解, 学生即可完成。
问题 (1)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于勒?
作为演员, 观众不难得出结论是为了钱。
问题 (2) :那么于勒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同菲利普一家一起生活呢?
此问题又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菲利普的弟弟, 因为好吃懒做糟蹋钱而被兄嫂放逐到美洲, 拉开序幕, 故事层层深入。
教师再设置问题 (3) :见到“朝思暮想”的于勒后,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大惊失色?在证实于勒身份, 向船上打听的时候, 为什么不直接问而要兜个圈子?证实后, 为什么菲利普嘟囔“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又是怎样变化的呢?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深入读书思考, 挖掘作品的主题, 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不难看出菲利普夫妇二人见到的是“落魄”的于勒, 从而造成他们的震惊、失措、难以至信到菲利普的失望、沮丧、害怕, 他所期盼的发财梦成了泡影, 盼望的金钱成了虚无。希望破灭后的恐惧, 一切的一切, 源于钱, 钱没了当然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除了希望破灭后的害怕、恐惧、失望之外, 更多了层恼羞成怒, 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失落的情绪而侮辱谩骂于勒“这个贼”。
在设计此问题的同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表演的情节通过连环画形式播放,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揣摩主题, 同时找出先前自己表演中的不足, 那么这些不足恰恰也正是人物性格最重要的体现, 而得出夫妇二人的性格特点。那么造成他们这样性格的原因还是“钱”。
问题 (4) :小说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 是于勒的亲侄子, 他对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与父母的表现不同?可提问“我”的扮演者, 自己揣摩完成, 得出结论, 师生讨论, 共同完成。
“我”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良性未泯的代表, 是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反感和对于勒叔叔怀有深切同情的具有亲情的代表, 是未被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金钱观所腐蚀的代表。
小说的主题由此层层深入地得以展示, 我们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的目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观这一主题。
然后通过四幅图, 体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知、理解。
最后设计两个想象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假如于勒不是穷困的卖牡蛎的老人, 而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 那么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会是怎样的?
(2) 假如“我”长大了, 那么“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是否还在呢?“我”有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感染呢?
以上两个问题, 可进一步挖掘主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完成写作。
最后,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结束全篇。
附板书设计:
一、《我的叔叔于勒》主题解读
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史,在中国知网上搜到的最早是1978年的文章,一直到2014年,在这几十年中对《我的叔叔于勒》解读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题唯一化解读时期;九十年代:工具性解读时期;00年代至今:多元化解读时期。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主题,早在七八十年代被认为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共产党宣言》里的批判资产阶级的言论来观照《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的主题思想,这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强烈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也是这篇外国小说被选入中国语文课本的初衷,认为它是一篇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好作品。知网上七十年代仅有的七篇解读文章中有六篇都提到了这种“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说”,这是在当时教育宣传有些偏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情结下的产物,这是对文学作品本质的误解,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和社会意识形态紧紧相连的,不能把社会意识形态强加在作品主题上,而忽视了作家主观创造性和经典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在当今思想解放、多元文化兼容的时代,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呈现一种多元性和创新性。
现今对于这篇小说的解读主要有“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说”,“幻灭说”,“虚荣说”,“人道主义同情说”以及“人性善恶说”等,综合这一百多篇文本解读的文章,笔者选取了其中4篇较为全面和权威的解读:钱理群先生的《<我的叔叔于勒>略说》、孙绍振先生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称视觉》、王富仁先生的《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王君老师的《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
在这几位大师的解读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点:一,还原文本。初中教材上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初衷是想让文章的主线更清晰明了,但是带来的问题是不能准确体察作者的情感倾向。原文的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求施舍。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弗朗舍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觉得有点惊奇。他于是对我说:这个可怜的人使我想起一段往事,这段往事我一直念念不能忘怀。下面我就来讲给您听。”原文的开头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虽然金钱腐蚀了一部分下层人的灵魂,但还是有一些善良的人没有被金钱利益所扭曲,保留了对穷困的人的最自然、朴素、真诚的关心,不仅是儿童时代的若瑟夫还是成年后的他,一直保留着那份爱和同情,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作者莫泊桑的情感价值取向。莫泊桑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是在以人道主义悲悯情怀看待这一出人间悲剧的。二,从叙事视角出发来解读人物和主题。作者选取的叙事视角是儿童时代的若瑟夫,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妇儿子,是于勒的亲侄子,这个人物并不是和其他人物毫无关系的看客,而和他们都有着亲情关系,因此从若瑟夫视角出发,而对父母三次对于勒态度和称呼的转变,若瑟夫也是无奈的,无法苛责的,因为菲利普夫妇的生活也只是“勉强度日罢了”,菲利普夫妇何尝不知道那个于勒不可能赚大钱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他们仍然会说:“唉!如果于勒就在这条船上,那会多么叫人惊喜呀!”,十年的希望来自一封信,可想而知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远方的于勒成为他们一种精神寄托,是他们“灰色人生中的一抹亮色,是他们为自己长夜漫漫的人生点燃的唯一的一盏长明灯罢了。”而和于勒相遇,就是这对可怜的夫妇上流社会梦的幻灭,所以作者站在若瑟夫这个视角,对菲利普夫妇并不是强烈批判的,更是一种无奈的理解。对待于勒,正像文中借若瑟夫之口在心中默念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因此,对于这样一位人生大起大落的悲剧人物,作者借若瑟夫这个叙事视角,更是寄予深切同情。对于菲利普夫妇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从人性角度出发来考量,体现了成人世界人与人之间被异化的金钱关系,亲情不值一提,只有金钱和利益才是永恒的。而不管是成年的还是儿童时代的若瑟夫对于像叔叔于勒这样穷困的人,都有着美好善良的心灵。在这样人性善与恶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呼唤。
二、《我的叔叔于勒》课例评析
在钱理群、孙绍振等名家对《我的叔叔于勒》解读的基础上,进而研究宁鸿彬、程红兵、余映潮、李卫东和王君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看看这些名师上这篇课文选择了哪些教学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内容。
笔者整理了这几位名师的课堂实录,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实,主要是老一辈的宁鸿彬、程红兵、余映潮老师,他们的教学风格简洁明了,教学流程清晰;一类是较为创新的,王君老师和李卫东老师,他们没有遵循传统而另辟蹊径,李卫东老师在教学反思里面也说了“这次我再教《我的叔叔于勒》,索性来了个大的变化,没有像以前那样把重心放在情节结构的梳理和对人物描写一般性的分析上,而是放在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有意味的‘形式和‘细节上。”
尽管这五位名师风格各异,教学方法多样,但是透过他们或简约或创新的教学流程,对于他们上这篇课文所选的教学内容,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梳理情节。程红兵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并把这些评价分类,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对课文的情节做整体的把握,余映潮老师课堂第一个任务就是“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王君老师请学生设计一条曲线来展示于勒人生轨迹的起伏并标识出于勒的称呼反复变化的原因;宁鸿彬老师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来引导学生对情节的梳理,这是符合小说这种文章体式的,也符合一般读者阅读小说的习惯,了解故事情节。二,人物分析。小说教学里的人物赏析是重要的一块,但是名师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让学生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形象分析贯穿其中。程红兵老师由前面学生找出的对于勒的评价,进一步让学生追问这些评价分别是谁说的,来引导学生体察说话人的人物性格。余映潮老师在第二个任务中出示的八个小话题中有“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让学生通过小说中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来揣摩人物形象。宁鸿彬老师第二课时里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于勒在没钱时和有钱时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表现,能否看到他们是怎样想的。”三,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分析。这篇小说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叙事者和叙事视角的选择,名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中涵盖了这个知识点,余映潮老师在第二个任务之后总结短篇小说的欣赏中提到了“欣赏短篇小说展开故事的视角”,结合鲁迅的《孔乙己》来谈,这两篇小说都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切入的。钱理群先生说过:“经典文本的结构并不是单层次的,至少有三层次:第一层次是显性的,按时间、空间顺序,将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包括行为和言谈的过程。第二层次是隐性的,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第三层次是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还有文体的流派和风格。”余映潮老师正是围绕着三个任务来解读文本,从梳理结构到八个小话题,再到短篇小说的欣赏,一层层深入文本的肌理,抽丝拨茧,学生在学到大量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小说的能力。李卫东老师在“无疑而问”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他为什么还要给叔叔小费呀?为什么不叫叔叔呀?小孩是谁呀?”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但是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者安排的叙事者,并在课堂结束部分提出“这个‘我和莫泊桑之间有什么关系?”虽然没有和学生生硬套用叙事学的理论知识,但是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清了这个知识点。四、多元化解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余映潮老师在第二个任务中出示了八个小话题,依据学生的学情提供的这些问题给学生多元化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平台;李卫东老师课堂开始就让学生“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根据学情让学生提问题,从多角度来鉴赏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王君老师抓住了“灰色小人物灰色理想的幻灭”这个创新主题,带领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小说,并让学生认识到“无限的丰富多彩就是拥有无限丰富的阅读视角和无限丰富的解读可能”。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不同时代和不同读者解读它都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印记,教师作为“首席读者”,对文本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根据文本体式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1、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和评价的能力。
2、着力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定位于“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4、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创造性阅读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创新阅读、深入体验。
(2)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中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和谐温馨的亲情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普遍厌烦理论性的讲解、分析作品,热衷于创新活动,张扬个性。所以,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并且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情节、了解了具体的环境。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演员招聘会来深入了解人物。
二、准备应聘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十二小组,四大组分别分析于勒、菲力普、克拉丽丝、若瑟夫的形象,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应聘演员,(第一环节:自我介绍;第二环节:表演技巧。)演出“巧遇于勒”片段。
三、招聘演员
1、自我介绍
考查演员对剧本的熟悉程度。所以,演员必须以剧本中的人物为第一人称来介绍自己所饰演的角色。
例如,准备竞争于勒这一角色的同学可以这样介绍:我叫于勒,法国哈佛尔人。年轻时不懂事、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哥哥应得的那一部分。后来,我被家人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到美洲后,我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买卖发了财,本打算回到祖国赔偿哥哥的损失,过幸福、快乐的生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商战中,我残败!一夜之间我破产了,沦落街头。还是一位好心的船长看在同是法国人的份上,收留我在他的船上卖牡蛎勉强维持生活。哎,晚景凄凉呀!
2、表演技巧
演员选择某一细节进行表演,以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
3、最终裁定
全体学生举手表决,最后裁定胜出者,淘汰落后者,确定演员名单。
四、准备演出
应聘上的演员准备演出:设计好动作、神态等,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写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想象一下菲力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五、购买门票
按照交短文的先后顺序排好座位。
六、检查门票
各组口头展示自己所写的短文,检查门票的真伪及优劣。
七、正式演出
各位演员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深入理解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等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八、评价小结
1、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或某一环节做一个简单评价,或者畅谈感受,或者提一些意见建议。整个环节学生自己先以书面形式评价小结,再用口头形式展示。
2、学生畅谈对于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于勒的认识。
九、分析主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课主题,并将分析结果在班上交流。教师稍加总结。
十、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整节课完全沉浸在享受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中:参赛演员的每一个动作、语言、神态都是各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购买门票环节大大激发了各小组的创作热情。评价小结环节又使学生对课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分析主题环节更使我们对课文有了深入而全新的理解。
板书设计:
于勒
怕
盼
遇
躲
教学分析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从人物的可鄙、可恨与可悲中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感悟作者关注底层小人物的人道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难点:多角度解读人物,理解小说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问题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家中有叔叔的同学举手示意,问一下,父母平时怎样称呼你的叔叔?
小说中“我”的`父母是如何称呼叔叔于勒的呢?让我们再来读小说。
活动2【导入】二、研读探究
1、观“变”之态
找出小说中“我”的父母对于于勒有哪些不同的称呼?
2、析“变”之心
①、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最明显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眼中的菲利普夫妇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通过比较,细品关键词,揣摩人物的内心。
引导品读: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来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拖累我们的。”
②、多角度解读人物
课件显示教师教学用书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本文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的贪婪、自私、势利的丑陋形象。”
问:你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就这一种理解吗?
课件显示网友对于勒的意见:“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了,他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
问:你对于勒有不同的认识吗?
3、探“变”之因
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既可憎又可悲,那么这场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
师明确:是当时社会的错。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旦和钱、利益发生了纠缠,原本团圆和美的家庭就完全陷入了钱眼里,一切的美好都荡然无存。
活动3【活动】三、 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菲利普,在这样的境遇下,面对穷困潦倒、曾经伤害过你的弟弟,你会怎么做?
“生活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美好,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糟糕。多一点善良,少一点贪婪与自私。”
活动4【作业】四、写作
一.小说叙述者与叙述视角的解读
首先,在课前发下莫泊桑的原作《我的叔叔于勒》(未删节版),让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与课文的异同,并把这种异同用旁注的形式写在文章旁边空白处。
一开始,学生会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其实,于勒只是作者设置的一面镜子而已,在这面镜子中照出的是人性的美丑。所以作者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想知道我们怎么看待于勒这样的人。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尤为重要了。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是一个隐形的人,但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感受都加在了这个叙述者身上。小说的叙述者“我”——若瑟夫、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于勒的侄子,还有这个“我”还包括成年若瑟夫(小说开头和结尾),较为复杂(这可能也是人教版编者删除开头结尾的原因,这样叙述者就单一了)。用孩子的眼来看他的亲叔叔于勒,用孩子的口来讲他的亲叔叔于勒的故事,为避免叙述视角的单一,又用成年后的若瑟夫再来回顾这个故事,莫泊桑不愧是一个高超的小说家,文中处处可见他的这种用心。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用心,于是,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讨论:
1.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关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为了找出谁在讲故事,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成年若瑟夫说他小时候所经历的事。在小说开头结尾处,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若瑟夫毫不犹豫的给乞丐五法郎,他保留了童年的纯真、爱心,仍然帮助像他的叔叔一样的穷苦人,这是人性的光辉,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作者通过成年若瑟夫表达了自己的人道主义之爱,从对亲人的爱扩大到对所有穷苦人的爱。
同时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小说叙述者为什么不选择菲利普先生或夫人?
小说叙述者的精心选择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明的艺术技巧。因为叙述者往往承载着作者自己的情感走向和处世态度。如果叙述者是菲利普先生或夫人,小说的金钱味就太浓,人情味太薄,不禁令读者身处冰冷的地窖,感叹世态炎凉,人性淡薄。小说人物和主题就浅显了甚至变味了,情节也变得平淡无奇,根本无法成为一篇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精于讲故事的莫泊桑显然不会如此。
二.小说主要人物的深入解读
与原文比较,课文删去了很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包括平常拮据的、憋屈的生活和周日的散步;菲利普一家想掩饰、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等方面,可以让学生找出删节的内容读一读,思考一下编者删去这些内容是否妥当?
两文的比较阅读,就需要学生的自主比较,可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从作品的完整性、人物的多面性等角度分析均可。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
为了更深入认识和评价菲利普夫妇,不妨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1.菲利普夫人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
如菲利普夫人:“我的母亲不放心地挽着我那未嫁姐姐的胳膊。”“我的母亲一肚子心事愁得了不得。”“我母亲因为我们生活得不宽裕很感痛苦,时常找着好些尖刻的话,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顾信义的闲话去对付我的父亲。每逢这种时候,这个可怜的男子汉总是一言不发,张开手掌在额头上抹一下,像是要揩掉并不存在的汗水似的。这一动作使我心酸,我体会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母亲为了不让于勒叔叔发现我们,让我去付牡蛎的钱,并对我多付十个铜子的钱表示生气。
我母亲有点犹豫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的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从以上内容看出,用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来形容菲利普夫人是不够完整的,她固然有可恶、可笑的地方,但也有可悲、可怜、可取之处。菲利普夫人不是自私、冷酷、贪婪的代名词,她还是称职的母亲,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努力保护着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物生活的卑微和辛酸。
通过对删节内容与课文的比读,学生们找出了课文中没有的而原著中写得较精彩的人物描写细节,体会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如果你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姐姐,或者有一个败家的叔叔,你爸爸会怎么办?你妈妈会怎么想?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家庭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时父母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每个家庭的特点不同,自然,版本也是多样的,家境富裕的可能就宽容大度了,因为不多一个吃闲饭的。家境不佳的父母可能就斤斤计较了,因为经济的拮据毕竟是一个家庭的大问题,根本容不下一个满身是债的亲戚。
王富仁老师在《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文中也写道:“我们与‘我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不在于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物质的和金钱的世界上,不在于我们不像‘我的父母那样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在于我们没有像于勒这样一个能够从根本上颠覆自己家庭的经济基础、使我们不是越来越富裕而是越来越贫穷的亲人,一个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败家子的弟弟。而没有这样一个人,是无法挖掘出经济世界里的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的,是无法显示出我们成年人心灵的本真状态的。”
希望学生跳脱固有的框架,对菲利普夫妇抱有一定的怜悯,从而感受作者莫泊桑的悲悯情怀。少一些“批判揭露”等单一主题表述,多一些探究作者内心深处比较复杂的情感的眼光。只有这样,我们学生的内心情感才会不断丰润,胸怀才会豁达。
三.小说主题的深层解读
这是一篇让人深思的小说,不是让我们来嘲笑或是一味的谴责某些人,而是真诚的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对于他人的态度里是否还有爱和同情。小说选择若瑟夫作为叙述者,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人,他用这种亲情关系看于勒,自然也会用这种亲情关系看自己的父母,所以在文章的叙述中体现了“我”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莫泊桑的同情和情怀。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知道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在批判菲利普夫妇,而是体现在现实社会金钱关系对人性的破坏上,似乎这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可作者却试图让人性回归爱和同情,所以他让成年后的若瑟夫仍然保留这些人性光辉,正如钱理群教授说的“莫泊桑本质上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钱理群《略说<我的叔叔于勒>》)。改编后的小说情节线索清楚明白,更适合初中生阅读。但改编后的课文淡化甚至改变了原作中成人视角对世界上所有不幸者的悲悯情怀,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精神世界的理解变得简单化,小说就简单的成为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小说内部隐含的悲剧氛围也改变了,谴责、鞭挞代替了悲悯,小说的主题也改变了。
所以,在主题的认识上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本,理解原作和课文各自的优缺点,重新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你喜欢哪个版本?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用200字左右写出你的理由”来让学生做深入思考。事实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理性的陈述,既让学生自己总结了课堂学习所得,又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一、菲利普的情与理
菲利普是一个意蕴丰富的人物, 作品在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小职员的同时, 还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渴盼———其实他并不那么冷酷无情。比如, 文中有个细节: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从此处可以思考, 如果菲利普不重视兄弟情谊, 他怎么会借钱给于勒, 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母老虎”。其次, 从叙述称谓和叙述态度上分析也能确认这一点。当怀疑并确实卖牡蛎的人是于勒的时候, 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和克拉丽丝截然不同。他对于勒的称呼有:“我的弟弟”“他”“这个家伙”, 而克拉丽丝的称呼则是“他”“这个小子”“贼”“讨饭的”“那人”“流氓”。而到了若瑟夫这里则变成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这样三者对待亲情的态度就形成了鲜明的梯度。菲利普不是对弟弟没有感情, 而是在生存的“真理”的重压下懦弱的缴械投降, 压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于勒的罪与罚
于勒这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浪荡公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变迁, 转变成为一个重视亲情、自食其力的人。开始因为挥霍无度、侵占财物被称为“混蛋”“无赖”的于勒, 他被逐至南美, 发财之后立即写信要求归还菲利普的财产, 并许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之前被无情地扫地出门, 发财后却“不计前嫌”, 连续写了两封信, 连被金钱淹没的菲利普夫妇都备受感动, 称赞他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办法的人”, 在两相比较中, 我们发现, 于勒的前后和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变化, 形成了反正、正反的对式结局。尤其是于勒生意失败后宁愿独自过着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水手生活, 也不愿再回去拖累亲人。富则归来同享, 穷则默默承受, 既看出于勒对于客观冷酷事实的清醒直觉, 也闪现出于勒可贵的人性之光。
三、若瑟夫的爱与光辉
小说里的若瑟夫是一个充满温情, 善良正义, 尽力去帮助亲人和弱者的理想人物,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生活的压力所俘虏, 忠于初心的人。而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之间的价值追求, 一正一反, 看似形成鲜明的对立, 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延伸, 是社会各类人物群体的集合, 即在生活压力下向理想彻底缴械的一类人;在生活压力下并没有彻底缴械还心存希望的一类人, 即游离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在生活压力下没有屈服, 始终高扬人性温情旗帜的人。
四、社会的“异化”与“希望”
菲利普一家包括于勒都是在社会中的人, 他们既有人性的美好也有人性的阴暗面, 从文中人物的“人性”与“异化”中我们不难窥见那只把所有人推向悲剧命运的黑手。
1、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 糟蹋钱。在穷人家, 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 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 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
——如此说来, “花花公子”和“坏蛋”、“流氓”、“无赖”有实质上的不同吗?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钱的多少。
2、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 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这个小岛是属英国管的。路并不远, 乘小轮船渡过海, 便到了。因此, 一个法国人只要航行两个小时, 就可以到一个邻国, 看看这个国家的民族, 并且研究一下这个不列颠国旗覆盖着的岛上的风俗习惯。
——哦, 这是个“理想”的去处, 可是, 理想在哪里呢?不在于有多么好玩, 而在于“邻国”、“民族”、“风俗”、“研究”, 还有——出国的荣耀。
3、她们的吃法很文雅, 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 头稍向前伸, 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 就把汁水吸进去, 牡蛎壳扔到海里。毫无异议, 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 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您说, 这吃得是文雅、高贵呢, 还是牡蛎?还有父亲的问法, 也很奇葩, 他为什么不问:“你们要不要吃牡蛎”, 而说“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4、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 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 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 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 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 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 ——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 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 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流氓”是这样定义的么?固然欠了钱, 但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愿在落魄时归家, 是不是还算有点良知?这样定义“流氓”, 而且不问欠钱的原因, 是不是有点颠覆我们的价值观?
于是, 我们看到了诸如这样的一些逻辑:吃法的高贵, 不在于吃法本身, 而在于这种吃法来自于上流社会。上等人, 受尊重;下等人, 低贱的人, 不值得尊重。身份地位决定品位……人们对待贫穷的态度, 比贫穷本身更可怕!这是一个无形的杀手, 杀死我们灵魂深处最宝贵的东西——诸如怜悯、同情、良知。菲利普夫妇在意的, 不仅仅是填饱肚子, 他们更在意的是, 别人看他们的眼光——那个眼光里应该有羡慕、有肯定、有赞赏、有尊重……但是, 再整齐的衣冠, 都不掩饰不了内心深处的潦乱;再漂亮的称呼, 都掩盖不了精神的荒芜、贫穷。菲利普夫妇一直在寻求“高贵”、“体面”的人生, 为了这样的人生, 精明能干的菲利普太太变得自私冷酷;重情的菲利普先生变得唯唯诺诺附庸风雅;而自食其力为家人着想的于勒却不知所踪凄凉度日。若瑟夫, 只有作为孩子的若瑟夫, 依然保持着那颗充满人性光辉的初心, 即使在成年之后 (根据文章删减片段可看出) 仍然会想到要接济衣衫褴褛的亲叔叔。通过对复杂的人性的深度解析, 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不仅仅意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拜金主义盛行的现象,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更是通过作品中“若瑟夫”这一人物的言行巧妙地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深刻表达了对于隐含其中的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 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07-05
《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必修)05-26
我的叔叔的作文参考07-04
读雷锋叔叔有感07-11
向雷峰叔叔学习10-12
向雷锋叔叔看齐11-15
学习雷锋叔叔的精神10-23
保安叔叔的作文600字06-28
叔叔追悼会答谢词10-27
长腿叔叔的读后感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