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建议书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雾霾的建议书(共10篇)

雾霾的建议书 篇1

尊敬的城市居民们:

你们好。这个双休日又是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百米。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都在摸索着前行。没有了嬉笑,没有了鸟鸣,连楼房也只有模糊的轮廓。而我们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去。雾霾正无声无息地笼罩着整个杭州城。

雾霾天气不但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更是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最近连续报道,由于雾霾的吸入,杭城各大医院门诊人满为患。那么,雾霾天气究竟是什么而引起的呢?

当今的中国,大大小小的工厂,都竖起长长的烟囱,冒出浓浓的烟雾。就是这些烟雾,携带细小的粉尘,成了制造雾霾的主力。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过年时烟花爆竹的粉尘都成了“帮凶”,从而引发雾霾天气的出现。

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生活在杭州的每一位居民,都应树立“抵御雾霾,人人有责”的意识,主动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积极参与者。在此,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大家出行尽可能乘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降低出车率,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2、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应该文明过春节。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春节。

3、改革饮食习惯,抵制城市露天烧烤,实行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用,不乱丢废弃电池等有害垃圾,将垃圾分类投放,使资源循环使用,造福人类。

5、多种绿化,空气清新。在家中的阳台上或者小区的楼道中多摆放一些小盆栽,既美观又能净化空气。

雾霾的建议书 篇2

一、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其本身不构成大气污染。霾一般呈黄色或灰色,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水平能见度大于一公里但小于十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PM2.5。

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的持续积累。由于城市大气气压较低、风速较慢,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在低空中不断聚集无法扩散,较高的空气湿度使雾滴与细颗粒物结合形成较大的混合颗粒,过密的区位布局导致城市间的污染互相传导,推进污染形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排放、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扬尘而综合引致的。

(一)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已由1990年7.2%上升到13%,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没有改变。201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其中煤炭和石油两者所占比重到达87%。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能源结构特征,其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大。2011年,由于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约为1 864.4万吨,烟尘为603.2万吨,粉尘448.7万吨。同时,由于中国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炭工业整体技术欠发达,能源利用率低,部分能源以颗粒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构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工业,2011年总产值为18.8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6%,占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9.86%。“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水泥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冶金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工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环境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工业废气构成了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增加,大体上呈指数趋势上升。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由1999年的12.68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51.91亿吨,年均增长13.67%,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2.52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0%,排放的二氧化碳为61.9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总量为0.59亿吨。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建材、冶金、石油炼化、火力发电、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占工业总比重达79%,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60%以上。由于环保控制不利,“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车辆的急增使道路出现拥挤,行车速度降慢,当车速低于20km/h或缓慢行进时,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明显增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 226.8万吨,其中氮氧化物599.4万吨,颗粒物59.8万吨,碳氢化合物487.2万吨,一氧化碳4 080.4万吨。汽车尾气的污染,不仅是造成城市雾霾的重要推手之一,其中主要颗粒物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四)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

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立交桥穿梭、高楼林立、建筑工地上塔吊和脚手架相映衬的景象应接不暇,搅拌机、渣土车马达轰鸣。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导致PM2.5的大量产生。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为1 088.13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达85.2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为2.207万亿元。然而,很多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扬尘大范围飘散,空气水平能见度降低,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二、雾霾的社会经济效应

雾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GDP1.2%。由于空气混浊,能见度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城市交通受阻、航班延误、停开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产业更是损失巨大。1月29日,北京、青岛、杭州等机场航班受到严重影响,天津、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省市约30余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通行受阻。对于农户来说,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农作物生长减慢,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户利益受损。同时,雾霾治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环保部公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八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黄标车淘汰、油气回收、扬尘综合整治等方面,总投资需求约3 500亿元。然而,因为空气环境污染,人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呼吸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以往癌症患者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如今提前了十五至二十年,青壮年没有健康的体魄工作,将导致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加重,这方面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给某些领域带来了机遇。严重的空气污染,催生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的热卖。仅1月11、12日两天,全国口罩网购订单超过2.3万笔,合计近50万只口罩,其中北京地区最为突出。伴随着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空气过滤产品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空气质量监检测设备和环保产业也开始兴起,在资本市场上,PM2.5的相关概念股开始被市场关注。然而,“雾霾经济”的微小利润无法与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相比,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断不可取。

三、治理雾霾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全面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些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积极扶持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淘汰一些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严重污染环境且无市场前景的产业,大力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各地政府依法对各区域的工业废气、废物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排放进行监管,制定规章,严格奖惩。20世纪,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大气污染现象。1956年英国发生大雾后,国家立即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采取关闭部分市内发电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烟囱高度进行强制性规划、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借助于排放权交易机制,三十年间减排了约47.6%的二氧化硫。在中国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要专门针对雾霾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立法,并表明了他的看法:“政府若下决心,治霾不超十年效果明显”。

(三)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促进能源体系多元化

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格局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创新,逐步降低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比例,促进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2011年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 659.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全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 42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具有“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良好资源基础。同时,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 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源,共计约十亿千瓦。大力开发以风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体系改造的方向,逐渐优化能源结构,在保证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标准下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局面。

(四)改变工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重化工业总体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性。“过密”的工业布局,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分配,加重地区环境污染的隐患。优化中国工业布局,加强地区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固增长”的同时,注重中国重点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坚持“远近结合、内外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改善体制机制,在传统产业中注入创新元素,促进其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对于大中型企业要保持其原有优势,增强内在增长动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中小企业突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企业做精做专,努力将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快速发展。

(五)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由于中国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市民的出行受到限制,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交系统进行多方面的资源配置,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市区部分车流量,使交通环境保持顺畅。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品质和燃烧的效果,改进燃料品质、提高燃烧效率、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控制汽车排放污染。同时,由于汽车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变长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降低,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车辆准入制度和监控体系,明确规定达标车型核查及机动车的市场准入工作,严控超标排放机动车上路。多举并行,最大程度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六)控制、降低建筑工地扬尘

对于建筑工地施工的扬尘,各地政府应规范、细化相应的标准和法规,依法对施工企业进行约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倡清洁生产,积极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遮挡围墙,防止有害气体的流出,施工现场内应进行定期洒水以降低扬尘,对于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用相关材料进行覆盖处理,覆盖剂的选择应根据污染最小化原则,禁止在施工场地内焚烧。施工场所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工地围墙等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四周环境清理干净整洁。

参考文献

[1]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及政府相关部门网站统计数据.

[2]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吴进红.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耿国彪“.十面霾伏”谁来拯救我们的天空[J].绿色中国,2013,(2).

[6]邓志茹,范德成.中国能源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雾霾的收获 篇3

又见环球时报云:能见度几十米的雾霾能让大多数侦查设备失灵。“雾霾会让导弹打不准,有利于军事防守!”彻底服了,敢情雾霾是我们的防守武器啊?那么中国的雾霾就不是雾霾,它的学名应该叫中国雾霾防空系统!

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对:装有全球定位装置的导弹还需要人工驾驶么?

要澄清是非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据中国社科院等权威部门的资料介绍,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剧增,在大气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由此可见,雾霾遮蓝天,瘫交通,毁健康,是全民公敌,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有人却大赞“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不能不让人深思。

君不见一些“富二代”穿名牌,开豪车,住别墅,游世界,却张口污言,闭口秽语,不守公德,不遵法纪,给中国人的脸上抹黑。而有些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却沾沾自喜于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的表面现象,以至于丢人丢到国外的事件屡屡发生。

君不见房价高居不下,老百姓买不起住房,上班族沦为“房奴”,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大打折扣。而某些政府部门却大张旗鼓地宣传高房价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岂不知富了少数人,苦了老百姓,官商勾结,幕后交易,腐败滋生,屡禁不止,等等。

其实,向雾霾唱赞歌,为富人吹喇叭,帮不法商人抬轿子的“帮闲”之人古已有之,并不稀奇,究其目的无非是得点赏银,捞点好处,淘点小费。这似乎是小事一桩,但久而久之,却往往会使人沉醉于雾霾的“收获”中醉生梦死,扰乱了视听,阻碍了抓住本质,解决问题的进程,其居心叵测,必须坚决打击制止。

要解决雾霾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分析其成因,抓住关键,方有成效。

要使公民素质提高,必须针对问题及时提醒,引导、教育才有可能见效。

要解决高房价,惩治腐败,唯有揭开内幕,公开透明,依法治国,如此才能国泰民安。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治国利民的一把钥匙。只要人人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和本领,我们必定会拥有一片澄澈的蓝天。

也有人说写雾霾带来的“意外收获”,是以轻松的笔风来调侃大家对于雾霾的认识,是一种苦中作乐,一种欲哭无泪欲言无力,一种“高级黑”。但面对雾霾,如果只有玩世不恭的调侃,而缺少敬人畏天的真诚和行动,恐怕才真是个黑色幽默。

【评点】

文章从时下比较严重的雾霾现象出发,抨击了网上那些所谓的“雾霾也有收获”的言论,同时穿插了中国现在房价上涨问题严重,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等很接地气的问题,最后阐明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治国利民的一把钥匙”。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时代感很强,同时又引人深思。

中小学雾霾的建议书 篇4

“中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血飘,望北京内外,大雾茫茫;故宫上下,顿失滔滔。人困机场,高速繁忙,欲与雾霾试比高。须晴日,看黑车黑人,分外耍彪。雾霾如此多娇,引无数汽车竞折腰,喜秦皇汉武,没有雾霾,现代人民,稍逊风骚。一代天骄,男人女人,只识带上3m口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别看今朝。”

大家知道吗?20xx年,根据google官方的统计人,除了死去的保罗沃克还有美国gdp的上涨以外,人们,不,是中国人,一直在关心一件事,那就是:雾霾。你们知道中国的雾霾有多严重吗?给你们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楼下玩,我喝了太多水,想上厕所,结果我找不到裤裆了,这该死的雾霾,天煞啊!对于雾霾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一滩水,很快就会被“玷污”这个玷污可不是说让自己变坏,而是让自己的身体变坏,我们一直都在宣传环保,可是人们不听话,国家就有了政策:限行号牌,所谓的限行号牌就是在一段特别严重的雾霾内,只要你的车牌上有这个数字或者字母,那么你就不可以出行。但是,国家上有政策,我们下有对策,我们可以托关系,多办号牌,中国,已经成为了run雾霾治理建议书w雾霾治理建议书ytr雾霾治理建议书in(失控的列车)无人能挡,即使煞破天劫也不会回头,古人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得月个屁啊!人找月亮都难,怎么得到月亮?

雾霾的文章:中国雾霾的背后 篇5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在微信流传,大约是说当年伦敦PM2.5达到1600时,上万人因此死去。而今北京的PM2.5峰值也突破了1600,因此中国人命在旦夕。但,实际上这却是一则彻彻底底的谣言,pm2.5是1977年才确立的标准和概念,谁也无法乘坐时光机回到1952年去测量伦敦当年的PM2.5。

那么既然所谓超过伦敦1952雾霾是一则谣言,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制造这则谣言的人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毕竟面对雾霾,我们都有太多的困惑需要解答。

一:中国雾霾的严重程度

事实上,我们把前100个人口大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进行一个排名的话,你就会看到:全世界2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3个在印度,兰州是污染最严重的50个城市里唯一的中国城市;北京的污染程度排名仅为

今年这位《纽约时报》驻新德里的记者Gardiner Harris放弃驻外记者优厚的待遇,离开印度回美国工作。临行前他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自己作这个决定的原因——新德里的空气污染极度严重,他的小儿子患了严重的哮喘,肺部功能出现了终生无法恢复的损伤。他描绘的新德里,让人望而生畏,宛如地狱。那里一半的学龄儿童肺部受损;孩子们踢球的场边,人工呼吸器扔满了一地;外籍人士纷纷逃离,甚至让那里的美国学校面临招生不足。他不无悲愤地这样写道:“在北京,PM2.5值超过500就会登上国际媒体的头条;而德里的数值是北京的两倍,却基本上无人在意。”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我就在我的书籍里写过:“越是面临污染,就越要大力发展工业,因为工业越发达,污染就越小。工业越被限制,污染就越严重。”结果当时一大批网络大V对我群起而攻之,说我周小平是指鹿为马,胡说八道。然而根据各个大气数据监测结果,如今都验证了我的判断。越是像美国这样的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它的污染反而就越小。越是印度这样崇尚自然,工业落后的国家,现在反而污染更为严重。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在污染和生存面前,生存永远是第一压力。只有吃饱喝足的民族有权利抱怨污染。而那些没有抱怨的国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污染,而是因为他们还在解决更基本的需求:即如何吃饱饭,穿暖衣,赚到钱问题。

中国的空气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吗?我好奇的查了一下环保监测站数据。数据显示,从到,中国PM2.5平均值,(注意,是历年的平均值)连续9年下跌。这是因为这9年来,中国几乎在所有的发电站安装了排放过滤设备,以及在所有的煤厂上马了脱硫和脱硝的处理环节的原因,以及推行了节能减排政策的因数。

可是为什么有了这么多措施,大家反而觉得问题越来越严重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心态,以及西方媒体刻意渲染和夸大中国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

如果我们的记忆没有被刻意消除的话,就不难记得早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的污染是何等的可怕。那时候中国农村兴许还好,但城市污染比现在严重太多太多。当年由于中国贫困落后,包括北京在内的城市平时做饭大多采用污染极其可怕的蜂窝煤作为燃料,冬天取暖也是如此。结果就是一到冬天经常马路上伸手不见五指,灰茫茫的一片。但那时候我们没有pm2.5的概念,还经常三五成群地和小伙伴一起到雾霾里去躲猫猫玩,而那时候的雾霾混杂着蜂窝煤燃烧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灰中带黄,蜂窝煤燃烧过后的硫磺味熏人,简直令人不堪忍受。如果今天北京还是家家户户烧蜂窝煤的话,恐怕是大家不敢想象的恐怖。

其实关于这个记忆,习`大`大也两次提起过。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他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到了冬天,加上煤烟子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

但今天,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燃料几乎已经100%使用上了天然气,北京的城市取暖也绝大部分完成了“煤改气”的改造工程。因此,从各个国家科学数据监测长期宏观上来看,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都是在不断改善当中的。

二:西方媒体为何要夸大中国的雾霾问题?

其实从数据上看,排名地79位的北京无论如何算不得空气污染的排头兵,但在西方所谓的国际舆论上,中国和北京却永远是众矢之的。这就非常奇怪,100个城市里,排名靠前的无人关注,却偏偏揪着并不靠前的中国不放,一到冬天就疯狂炒作,谣言百出,惹得群情激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西方的目的有两重。1:迫使中国签署丧权辱国的“大气排放框架协议”。2:由于中国发展太快,西方担心自己的优势地位被中国取代,于是希望借环保牌,毁灭中国。

1:迫使中国签署丧权辱国的“大气排放框架协议”。去年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在网上疯狂流传。其中主持人煽情地讲了她小女儿得肺部肿瘤的故事,也拿出了中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是西方发达国家3.8倍的数据,引得全国人民震惊惶恐不已。但那个主持人却是用真实数据向中国网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首先,她女儿是得了肺部肿瘤不假。但她自怀孕后就呆在美国,她的孩子是在美国孕育,美国出生,美国患肿瘤,也是在美国做的手术,与中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其次,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患者确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不假, 但是她有意引导大家忽略了中国的人口基数。假设,中国每年的癌症病患者是千分之一,英国是千分之五,美国是千分之二,明明英美更容易得癌症,但如果算上人口基数,那么当然中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反而是英美的好几倍。

雾霾的日记 篇6

一问妈妈,才知道这是空气污染造成的,叫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有大量的细微的干尘和污染颗粒悬浮空气中,以至于到处灰蒙蒙的,像蒙了一层纱,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妈妈说雾霾天气对人的身体不好,出门要戴口罩,尽量不要在室外运动。否则污染颗粒会吸进人体内,容易生病。

我问妈妈,雾霾天气是怎么形成的呢?妈妈说,是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废气及烧的锅炉等等造成的。唉,真希望人们能造一天机器可以吸收这污染的废气,变成新鲜的空气。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看到蓝天白云了。

建筑对雾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篇7

关键词:雾霾,环境,建筑,施工

0前言

建筑扬尘、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 促发了“霾祸”再袭。2014年“十一”刚过, 雾霾来势汹汹, 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了雾霾的袭击:北京启动2014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河南部分地区局部能见度小于1 km;天津21个监测点重污染……一直以来, 每到雾霾频发之时, 社会各界就会开始责难环保部门, 然而多位环保局长对媒体“倒苦水”:“雾霾我根本管不了”。

1 雾霾的定义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 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 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 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 它也能使大气浑浊, 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降低。

2 建筑行业对雾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国各地的高楼大厦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这样促使地面摩擦增大, 使风流经城区时风速明显减缓, 导致大气污染物不易向城区外围扩散、稀释, 最终导致城区内积累了大量的污染物。

随着我国城镇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 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大量的在建建筑就意味着扬尘的成倍增加和对高污染行业的钢铁、水泥、玻璃等各种建筑材料的大量需求。事实上, 每一次对建筑物的拆挖和建设都意味着城市污染总量的增加, 加重城市的雾霾。再则是室内装修中的粉尘迷漫, 这样不仅大大危害了自身的身体健康, 还加大了空气的清洁负担。

3 建筑领域应对雾霾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领域应当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借鉴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治理方案, 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 是治理雾霾的根本保障。同时也应推动《环境保护法》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充分地行动起来;建立监督部门、主管部门、媒体平台、大众等多方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使具体的治理措施都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不停地思考、喊口号上, 要使一切建设行为都透明化;最后, 政府部门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 对建筑减排、改善措施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单位进行嘉奖, 并鼓励大众举报。这样才能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 才能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

3.2 建筑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 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 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 降低成本, 降低物耗、能耗, 同时也降低了粉尘、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施工过程中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住宅的产业化是先在工厂里, 将各种构配件拼装、集成, 然后在现场整合技术, 按设计图示拼装。在这样的建筑现场基本没有搅拌运送车、水泥、砂石, 也不会有大量的粉尘等各种污染物肆意飞扬, 是一个很干净整洁的施工现场, 确保了环保、绿色的施工过程。比如, 北京市某公租房展示中心的样板间, 就是采用这样的一种建筑生产模式。这样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 而且也大大减少了施工工期。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发展。

3.3 确保室内保温效果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是雾霾的三大主要成分, 同时也是燃煤废气的主要成分。要从根源上解决雾霾问题, 主要从减少主要成分的排放上着手, 在北方主要以燃煤来供暖, 南方以燃煤发电, 如果室内能够良好地保温, 则可以减少对空调、暖气的使用, 也就减少了燃煤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如今, 墙体保温在室内保温效果中占主导地位, 是利用保温材料来达到室内保温效果。首先, 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保温措施。在寒冷地区, 可以适当增加保温层厚度, 在冬暖夏热地区及炎热地区, 可以适当降低保温层厚度。由于造价的差异性, 允许存在地域性的价格不同, 对于西部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适当降低保温标准;其次, 在整个建筑领域中应当鼓励新型保温材料的研发与运用, 但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 而从建筑的某些构件、外形, 朝向等注重保温效果。建筑保温中, 墙体保温是室内保温方式的一种, 同时也积极提倡窗户的保温效果。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的保温玻璃, 如某开发有限公司研制了一种全断桥外凸窗, 这种窗户可以有效隔断外界温度的传递, 在很大程度保持了室内自身的恒温状态, 避免了室内温度的过快散失, 这样在室内活动就可以减少对空调、取暖气的使用频率, 从而达到节能保温、减少燃料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最后, 屋顶绿化及墙面绿化也应注意。由于绿色植物的形态各异, 可以有效地阻挡粉尘在空中滞留的状态。同时, 城市化的建设时绿化面积锐减, 交通道路两边的绿化根本不能完全吸收由汽车排出的可吸入颗粒和粉尘, 而城市中的建筑是极多的, 若能大大倡导对屋顶及墙面的绿化则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4 结语

在建筑领域内雾霾的形成因素主要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建筑物的增多导致了大气中的悬浮污染颗粒滞留;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扬尘等不规范施工。针对雾霾的综合治理, 建筑领域中具体措施包括推行建筑产业化,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立法、执法行动, 提高室内保温效果, 鼓励各种保温措施以及保温材料的研发与利用。

[ID:001565]

参考文献

[1]郭海文.抵制雾霾打响建筑节能“攻坚战”[N].中国建设报, 2004-01-01 (10) .

[2]宋京平.倡导绿色建筑遏制城市雾霾[N].中国建设报, 2013-01-28 (10) .

[3]李正强, 宗禾.雾霾催生建筑减排热[J].中国商界, 2014, 20 (3) .

雾霾的经济学分析 篇8

关键词 雾霾 能源消费结构 工业化

雾霾是近年来显著影响城市和区域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直接表现为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含量严重超标,PM2.5是造成城市雾霾的“元凶”。 2013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已经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2013 年 1 月 13 日 10 时35 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1 月 28 日,中国气象局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修订,首次将 PM2.5 作为发布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 雾霾天气里,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受到威胁,各大医院就诊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大幅增加,住院病号稳增不减,商场中的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成了最热销的产品。 雾霾天气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寻求其原因并采取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其本身不构成大气污染。 霾一般呈黄色或灰色,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 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PM2.5。

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 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的持续积累。 由于城市大气气压较低、风速较慢,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在低空中不断聚集无法扩散,较高的空气湿度使雾滴与细颗粒物结合形成较大的混合颗粒,过密的区位布局导致城市间的污染互相传导,推进污染形成。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排放、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扬尘而综合引致的。

1.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已由 1990 年 7.2%上升到 13%,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没有改变。 2011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4.8 亿吨,其中煤炭和石油两者所占比重到达 87%。 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能源结构特征,其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大。2011 年,由于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约为 1 864.4 万吨,烟尘为 603.2 万吨,粉尘 448.7 万吨。 同时,由于中国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炭工业整体技术欠发达,能源利用率低,部分能源以颗粒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构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2.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工业,2011 年总产值为 18.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26%,占 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9.86% 。“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水泥等 20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冶金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工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与环境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工业废气构成了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增加,大体上呈指数趋势上升。 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由 1999 年的 12.68 亿吨增加到2010 年的 51.91 亿吨,年均增长 13.67%,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2.52 个百分点。 2011 年,中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 70%,排放的二氧化碳为 61.9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总量为 0.59 亿吨。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建材、冶金、石油炼化、火力发电、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占工业总比重达 79%,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 60%以上。由于环保控制不利,“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3.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 2011年 6 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 2.17 亿辆,车辆的急增使道路出现拥挤,行车速度降慢,当车速低于 20 km/h 或缓慢行进时,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明显增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5 226.8 万吨,其中氮氧化物 599.4 万吨,颗粒物 59.8 万吨,碳氢化合物487.2 万吨,一氧化碳 4 080.4 万吨。 汽车尾气的污染,不仅是造成城市雾霾的重要推手之一,其中主要颗粒物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4.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中立交桥穿梭、高楼林立、建筑工地上塔吊和脚手架相映衬的景象应接不暇,搅拌机、渣土车马达轰鸣。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导致 PM2.5 的大量产生。 2011 年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为 1 088.13 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达 85.2 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为 2.207 万亿元。然而,很多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扬尘大范围飘散,空气水平能见度降低,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二、雾霾的社会经济效应

雾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约为 GDP的1.2%。由于空气混浊,能见度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城市交通受阻、航班延误、停开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产业更是损失巨大。2013年 1 月 29 日,北京、青岛、杭州等机场航班受到严重影响,天津、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省市约 30 余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通行受阻。 对于农户来说,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农作物生长减慢,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户利益受损。 同时,雾霾治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环保部公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八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黄标车淘汰、油气回收、扬尘综合整治等方面,总投资需求约 3 500 亿元。 然而,因为空气环境污染,人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呼吸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以往癌症患者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如今提前了十五至二十年,青壮年没有健康的体魄工作,将导致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加重,这方面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给某些领域带来了机遇。 严重的空气污染,催生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的热卖。 2013年仅 1 月 11、12 日两天,全国口罩网购订单超过 2.3 万笔,合计近 50 万只口罩,其中北京地区最为突出。 伴随着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空气过滤产品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空气质量监检测设备和环保产业也开始兴起,在资本市场上,PM2.5 的相关概念股开始被市场关注。 然而,“雾霾经济”的微小利润无法与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相比,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断不可取。

三、治理雾霾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面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以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这些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积极扶持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 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淘汰一些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严重污染环境且无市场前景的产业,大力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各地政府依法对各区域的工业废气、废物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排放进行监管,制定规章,严格奖惩。 20 世纪,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大气污染现象。 1956 年英国发生大雾后,国家立即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采取关闭部分市内发电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烟囱高度进行强制性规划、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理。 美国在20 世纪 70 年代借助于排放权交易机制,三十年间减排了约47.6%的二氧化硫。 在中国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要专门针对雾霾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立法,并表明了他的看法:“政府若下决心,治霾不超十年效果明显。”

3.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促进能源体系多元化。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格局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创新,逐步降低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比例,促进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2011 年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7 659.5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 全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1 421.7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7.5%。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具有“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良好资源基础。 同时,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 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 2 200 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源,共计约10亿千瓦。 大力开发以风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根据“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体系改造的方向,逐渐优化能源结构,在保证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标准下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局面。

4.改变工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重化工业总体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性。“过密”的工业布局,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分配,加重地区环境污染的隐患。 优化中国工业布局,加强地区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固增长”的同时,注重中国重点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坚持“远近结合、内外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改善体制机制,在传统产业中注入创新元素,促进其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对于大中型企业要保持其原有优势,增强内在增长动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中小企业突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企业做精做专,努力将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快速发展。

5.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由于中国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市民的出行受到限制,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交系统进行多方面的资源配置,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市区部分车流量,使交通环境保持顺畅。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品质和燃烧的效果,改进燃料品质、提高燃烧效率、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控制汽车排放污染。 同时,由于汽车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变长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降低,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车辆准入制度和监控体系,明确规定达标车型核查及机动车的市场准入工作,严控超标排放机动车上路。 多举并行,最大程度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6.控制、降低建筑工地扬尘。对于建筑工地施工的扬尘,各地政府应规范、细化相应的标准和法规,依法对施工企业进行约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倡清洁生产,积极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遮挡围墙,防止有害气体的流出,施工现场内应进行定期洒水以降低扬尘,对于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用相关材料进行覆盖处理,覆盖剂的选择应根据污染最小化原则,禁止在施工场地内焚烧。施工场所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工地围墙等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四周环境清理干净整洁。

参考文献

[1]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及政府相关部门网站统计数据.

[2]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吴进红.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耿国彪.“十面霾伏”谁来拯救我们的天空[J].绿色中国,2013,(2).

[6]邓志茹,范德成.中国能源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雾霾的危害作文 篇9

走在路上,只能看清楚自我身旁的东西,连对面高大的楼房都已经模糊看不清了,转头却突然看到了马路上看不到尽头的汽车,再看看这厌恶的鬼天气,我仿佛看到了工厂烟囱排放的滚滚黑烟,我仿佛看到了烟花散去后那满天的烟尘,我仿佛看到了焚烧秸秆的漫天浓烟……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这雾霾是怎样来的,有因必有果,当马路上的车流量一日比一日多的时候,当鞭炮“噼噼啪啪”响起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要吃这样的苦果。看看春节期间,好容易这烟花量比往年少了一些,谁知这商家开业及元宵节放的鞭炮比春节都多,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可是,这不夜天换回来的不仅仅是一次盛大的视觉宴会,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雾霾天气,这飘逸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一般的口罩根本抵挡不住,只会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长期雾霾的多重效应 篇10

这里的关键,请注意上述两个阈值的差距,可使雾霾再度消失的阈值,很可能对应于工业化之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社会几乎不可能容忍工业污染低于这一阈值—意味着人均收入下降至每年1000美元以下。當然,还可能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全民觉醒,恰如一夜改变交通规则那样地觉醒(否则就有“三分之一定律”)。觉醒之后的中国人,任何时候开车出行都会感觉羞愧难当(如同裸体在商场里购物),以致更愿意使用公交系统(前提是公交系统确实能减少污染至第二阈值之下)。事实上,赤裸裸的自私行为,迟早将被更文明的人类视为不可容忍和缺乏教养,以致永远无法找到同伴—无异于自杀。

现在可以讨论我们的主题了:如果雾霾成为长期的,如北京这样的都市将发生什么?或许我仍可想象经济学家习惯于想象的某种长期均衡状态。

首先,人口将从大都市向雾霾尚可忍受的中小城市或山区迁徙,前提是雾霾被医学确认为肺癌和抑郁症的长期主因—极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心脑系统疾病的短期主因—极不利于中老年人养生。互联网技术普及和成本降低,有利于人口从密集到疏朗的迁徙过程。

其次,如果国内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势必诱致中高收入群体(以及低收入但年轻的群体)移民海外—这一效应十分类似于持续战争诱致的移民潮。谁也无法阻拦,因为在马斯洛需求层级当中,基本的安全感,是最低需求,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满足这一最低需求,这一社会就不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

与战争难民的年龄结构类似,在成本制约下,雾霾难民更多由儿童和年轻人组成,因为这些人以更高概率延续他们的家族(这是人性的生物本能)。

关于人口迁徙的各种学说当中,适用于雾霾移民的是“pushing-pulling”与“移民成本”的联合作用模型。所谓“pushing”就是被本国的恶劣条件“推出去”的那些人。所谓“pulling”就是被他国的优厚条件“拉出去”的那些人。如果移民成本足够高,不难想象,最适合移民海外的是那些敏感地不喜欢本国生活条件并且具有高学历从而很容易被他国“拉出去”的那些人。可是,这就是所谓“脑流失”呀。

我的同事胡大源,根据报道,估计北京地区的雾霾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在700亿(每年)的水平。我估计,这个测算无法考虑如“脑流失”这样的长期损失。类似地,我们也缺乏数据来预测长期雾霾导致的各类健康损失。依照我的另一同事宋国青常用的拇指规则,家庭收入的六倍,大约是家庭财富。与此类似,我估计,每年700亿元的收入损失,它的六倍,也就是大约5000亿元,是长期的损失—中国转型期社会的折现率很高,未来各年的经济损失折现到当前时刻,六年之后损失的或可忽略不计。

上述估算仍远未表现持续雾霾的长期影响,因为这些估算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并未考虑政治的和社会的影响。不论如何,我们姑且承认5000亿元是雾霾导致的北京地区的经济损失。于是我们可以询问北京的政府,用这样一笔钱(5000亿)可能做哪些事情来降低雾霾?我很悲观,我不认为这笔钱可使北京的雾霾消失或减少至能忍受的水平。根据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北京地区的雾霾成分主要(例如70%)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可是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成分主要(例如50%以上)来自燃煤。我们记得2015年9月的蓝天,被称为“阅兵蓝”。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据报道,京津冀地区完全停产的(或许可疑)企业数目大约5000家。这些企业养活了多少人口?或许有很多小企业,或许,平均而言,一家企业养活100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五口之家),那么,50万工人家庭总共有大约250万人口。不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损失,单纯命令这些企业永远停产,中国社会可能需要完全负担250万人口的生活费,假设每年每人4万元,一共要支付的费用是1000亿元。试问,北京市政府愿意每年损失700亿元还是愿意每年支付1000亿元?其实,也可以干脆由北京市转移支付每年700亿元给这些企业,前提是永久停产。不过,动态而言,这一方法无效,因为它可能诱致更多的污染企业到北京的政府来“索赔”。更何况,这些完全停产的企业还有“乘数”效应呢。

能否诱致对抗雾霾的新技术?当然可以。问题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西方社会负责研发而中国负责制造。雾霾是中国现象,西方研发部门没有积极性研发对抗雾霾的新技术。于是,中国必须,这一次是真的,自主研发对抗雾霾的技术。我很怀疑德国研发的过滤雾霾的纱窗,之所以一年多没有进入市场,是否合用?

根据一份报告,各种口罩的抗雾霾实验,其中3M专业口罩(带气阀的)大约可降低PM2.5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目前室外污染指数500,带着这种口罩可使进入鼻腔的空气的污染指数降低至大约50,仍然不健康,但凑合活着吧。我的观察,绝大多数开车的中国人,更愿意继续开车,同时在车内安置一台或更多空气净化器(几百元的那种)可降低污染指数百分之七十以上,然后,在室外或车外戴口罩。所以,最终的受害者仍是他们的孩子(更易污染更缺乏戴口罩的习惯更喜欢户外活动)。

最后,我意识到雾霾在北京地区似乎有一种类似“收益递增”的趋势:严重雾霾导致更严重的雾霾。这就意味着开篇所述的第一阈值在持续下降,直到使北京地区永远笼罩于雾霾之中。这当然是一种可能的均衡,或许是最可能出现的长期均衡。那时,根据以上分析,北京的大街小巷能见度不过五米,昼夜灯火通明,防毒面具和氧气筒(至少在新技术出现之前)成为与iPad同等重要的日常可穿戴设备。由于终年不见阳光,“雾霾抑郁症”成为北京地区最常见且最高发的心理障碍。因此北京地区工作人群的必要劳保条件之一就是每年要有更多时间在外地度假,每年这样的假期可能长达半年。继续想象:由于“脑流失”,北京地区将只有科技含量很低的产业。第一流的教师和学校将最早迁徙到污染更少的外地—例如张家界。接送孩子的校车,将从市内大巴改为跨市包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京津冀一体化,借助于政治强势,将大部分污染企业南迁。这也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生存困难的北方人不断侵扰南方,可以一直侵略到亚洲大陆的最南端,或任何天然屏障(喜马拉雅山)。污染的南迁,很可能是一种选择。

上一篇:奉化公交城乡一体化下一篇:应聘人事文员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