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1

1.急诊就诊流程

温馨提示:(1)华西医院急诊科全年无休竭诚为您服务;(2)收费窗口可办理临时就诊卡;2.门诊就诊流程

(1)当日挂号就诊流程(含华西健康龙卡、华西健康灵通卡、注册就诊卡、临时就诊卡);

(2)电话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含华西健康龙卡、华西健康灵通卡、注册就诊卡);

(3)门诊现场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含华西健康龙卡、华西健康灵通卡、注册就诊卡、临时就诊卡);

(4)银行柜员机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含华西健康龙卡、华西健康灵通卡)

温馨提示:

(1)就诊卡只限病员本人使用,不得转借,否则后果自负;

(2)就诊卡办理:(1)四川省内可在当地建设银行办理华西健康龙卡,工商银行办理华西健康灵通卡;(2)临时就诊卡在门诊大楼一楼大厅办理;(3)门诊时间上午8:00-11:45;下午12:30-16:00,星期

六、星期日开设有业余门诊;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2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医院,急诊,疾病分布,就诊规律

近年来, 经济在不断地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 各个行业都有所发展[1]。医学领域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发展的更为全面, 随着“120”急救系统的建立和患者急救意识的提高, 急救患者数量日渐增多, 因此了解急诊患者的疾病分类及就诊规律和特点对急诊科的管理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同时对提高急诊科的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平也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3]。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析, 以探讨城乡结合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疾病分类、患者就诊规律及特点,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急诊科在这1年内所收治的52 806例各科急诊患者当中, 男29 425例, 女23 381例。经统计, 患者年龄15~76岁, 平均 (48.47±8.75) 岁。内科患者12 418例, 外科患者8256例, 妇科患者11 571例, 口腔科患者23 124例, 皮肤科患者6528例, 中医科患者9091例。所有患者因科室不同, 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划分标准有别, 但在本探究统计中, 在各个方面没有差异性, 具有研究的可行性。且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交通便利一般, 是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部急诊量较大的医院, 其样本可基本反映本市城乡结合部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的总体特征。病例诊断以急诊科医生的急诊初步诊断为依据。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在这近1年内所收治的急诊科患者的临床资料, 划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对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研究, 明确患者的患病时间和就诊时间, 分析患者的病情, 区分患者的科室和患病特点。对患者的所有住院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统计, 并绘制患者的病情回顾调查表格, 将患者的所有情况填写在表格上, 方便调查和研究。抽取部分已出院后者已康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建立随访调查制度和方案, 重新了解患者的病情, 对所调查和分析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各个病例在各个时段的病情分布状况, 比如某病例在某年中的某季度或者某月份的发病几率或者某疾病在某天当中某日的发病几率, 可绘制 (日/月/年) 病情分布峰值表, 按照表格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患者时需要着重调查和询问患者在患病时就医的就诊原因和具体就诊时间, 对患者就诊原因对照该病情做具体研究, 对患者的就诊时间对照以上所绘制的病情缝补峰值表做具体对照研究等。

2 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嘉禾院区10岁以下17 653例, 构成比33.43%;10~19岁7050例, 构成比13.35%;20~29岁8269例, 构成比15.66%;30~39岁8317例, 构成比15.75%;40~49岁4372例, 构成比8.28%;50岁以上7145例, 构成比13.53%。笔者所在医院嘉禾院区急诊病例月、时分布情况见表1、表2。表1可见, 月分布总体趋势比较平缓, 约4000~5000例, 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表2可见, 急诊患者就诊时间集中在每天的11∶00-15∶00时与17∶00-23∶00时, 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

发热、外伤和腹痛, 是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 共占就诊总病例的60.10%, 其他单个病因 (中毒、心血管、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所占比例较低。急诊病例就诊原因分布情况见表3。

外科、内科及儿科的就诊患者占总就诊人数的91.00%, 其他 (包括:五官科、眼科、口腔科及皮肤科等) 科室相对较少。急诊病例就诊科室分别情况见表4。

3 讨论

经分析不难发现, 0~40岁人群, 特别是男性患者占急诊就诊的多数。这可能由于在这个年龄段, 可能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精神压力大, 大多都在职或是承担家庭的重担, 疏忽了身体的锻炼和保养, 机体功能减退有关[4]。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了较大比例, 这与笔者所在医院所处白云区城乡结合处, 外来年轻夫妇带小孩均在本地区打工, 周围缺乏儿童专科医院, 因此加强相应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特别是对儿童的教育和安全保护工作尤为重[5]。创伤性外伤占急诊一定比例, 主要是交通伤、治安伤、工伤等。这与该地区仓储物流业、轻工业发达, 区域内集装箱卡车运营繁忙, 道路建设发展无法相适应;驾驶员、行人交通法规相对薄弱, 疲劳驾驶, 非机动车、行人乱穿马路等有很大关系[6]。治安伤多与地区外来人口多, 人口流动性大;社区矛盾多, 打架斗殴等时有发生, 刀扎伤、皮外伤多有关[7]。

月份之间急诊病例的就诊情况有差异, 3、4月份以及11、12、1月份就诊患者明显增多, 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天气、疾病流行季节, 每年3、4月份在回乡过节后陆续返回广州务工, 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另外在这季节呼吸道疾病多发。11、12、1月份因天气寒冷是老年性疾病如呼吸道、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时段。

在每天的就诊的高峰期是中午11∶00-15∶00时以及夜间17∶100-23∶00时。就诊高峰时段的出现与晚间没有常规门诊以及许多人选择在空闲时间就诊有一定关系[8]。另外发现, 发热和外伤的患者较多, 而内科、外科和儿科的就诊占总就诊量的91.00%。这些信息提示医院的急诊科, 特别是内、外及儿科, 以及相关的辅助科室, 需要加强在傍晚至凌晨这一时间段的人员值班安排[9]。同时注意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安排, 提高分诊质量、缩短分诊时间。而值班医生要注重提高对常见症状如发热和腹痛的鉴别诊断外伤急救能力[10]。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中毒、心血管、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11]。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3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就诊特点;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94-02

老年急腹症是指患者年龄>60岁、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病症。老年急腹症患者的病情复杂,缺乏识别性强的临床特点,极易出现误诊现象,导致不利后果[1]。我院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为对象,对其就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其中急性胆囊炎患者19例,急性阑尾炎24例,溃疡性消化道穿孔21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9±1.2)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4±1.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现患者年龄、性别比、临床病征等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包括简单观察其生命体征,口头进行心理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包括:(1)接诊后引导患者正确表述主诉,快速收集病情相关信息,建立病例资料;(2)加强对呼吸、体温及血压等生命指征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出现休克或出血症状,并询问具体腹痛位置及疼痛程度;(3)患者取侧卧体位,建立人工呼吸通道确保呼吸通畅,若出现休克或低血压等症状,立即进行扩容治疗;(4)需手术治疗患者应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及药物、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保守治疗患者应调整注射液的滴注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5)患者病情稳定后加强交流,使患者了解急腹症的健康知识,缓解其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2]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0-100分),当患者病情稳定、神智清醒时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无法完成的患者由家属代为评价,以得分>80分为满意,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急诊护理后,干预组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并发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6.3%;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特征不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退化严重,对疼痛等刺激的反应较迟钝;且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极易出现病征相互影响的现象,进而导致其缺乏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2)易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现象。老年患者对于突发性病变的耐受性及口渴中枢神经敏感性较差,饮水量无法满足机体需要,若出现呕吐等反应时,患者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血管硬化,导致意识障碍。(3)就诊时间普遍较晚。老年患者由于对病症的感知功能较弱,早期病症未引起重视,有研究表明,12h内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率仅为39.4%,明显低于中、青年患者的76.3%。(4)病情发展迅速。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2种或以上的疾病,当出现明显的急腹症症状时,其它疾病也已发展至较严重状态,极易出现脏器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3]。

结合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可将急诊护理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第一,接诊时不能仅听信患者的主诉,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了解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对病情进行正确全面评估。第二,急诊护士应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患病特点及心理状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并加强临床监测,可通过腹部按压等方式,掌握患者的疼痛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第三,手术治疗是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首选疗法,故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的消毒处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等,最大限度地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情尚未确诊前,护理人员不能随意使用止痛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结合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对其进行正确及时的急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书丽,雷丽芳.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7): 123.

[2] 厉周,邓敏峰,方素珍,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急腹症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3): 398-401.

就诊流程整改情况汇报 篇4

对于门诊医保患者缴费、办理手续流程复杂问题,因为此流程为各省市医院的规范流程,电子钱包尚在开发当中,目前我们通过与各科室负责人探讨,加强医生和收费人员与患者的交流,病人在开方后须交待其先到收费处结算,再进行取药。目前仍有大部分患者不了解新的就诊流程,他们习惯性先到药房拿药,这就需要医生就诊时进行交待和宣传,避免患者来回跑。同时我科室建议门诊检查项目由医生进行电子开单,减少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多跑一次收费处。

信息科

持续改进门诊就诊服务流程的制度 篇5

我院属县级基层医院,门诊就诊对象以农民为主,特点是农忙时病人明显减少,节假日外出人员返乡患者明显增多,所以针对这样情况,门诊部通过挂号室导医台随时掌握门诊流量的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有效采取措施,以便持续改进。

一、门诊部每月组织人员进行门诊工作检查,做好记录同时有反馈意见。

二、导医台护士每日查看并登记各诊室开诊时间,发现迟开诊科室及时催问,同时向门诊部汇报。

三、门诊部每月或不定时进行检查,并在每月质量检查中反馈。

四、定期检查服务设施、预约挂号情况、优先服务对象执行情况、各窗口排队及退单、退药等情况。

五、各服务窗口根据病人的排队人数进行调整,实行弹性排班。

六、对门诊各种辅助检查的流程,预约检查的时间和出报告的时间定期进行检查评价。

七、对就诊环境、指示标牌、警示标志、价格公示等定期进行检查。

八、每月进行门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检查,包括预检、分诊等工作。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6

一、急诊科与手术室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与手术室转接制度

1、急诊科对需要直接送手术室的手术病人,应先电话通知手术室及手术相应科室做好准备,简单介绍患者病情及注意要点,以便手术室及科室做好相对应的准备。

2、手术室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麻醉师并做好抢救及手术的准备,必要时通知二线班。

3、转出前,急诊科值班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等,检查输液通道是否通畅,协助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并收集好结果,并按要求完善护理记录。

4、急诊科根据患者病情选派医生及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5、急诊科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好患者的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并由医生或急诊科护士简单口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T、P、R、Bp、抢救经过、所做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等,同时做好交接记录。

6、手术室护士要认真听取、接、查急诊科医生或急诊护士所交内容,并在病人交接记录本上双方签字,急诊护士将用物整理带回急诊科。病人伤情复杂需多科室会诊抢救时,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到手术室抢救病人。

(二)急诊与手术室转接流程:

紧急手术患者→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简单介绍病情→同时手 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严格交接并记录→进行手术

二、急诊科与ICU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与ICU转接制度

1、急诊病人进入急诊科时要根据病人病情及时遵医嘱输氧、建立静脉通道,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急诊医生告知病情及转送风险,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2、急诊护士接到病人入住ICU的通知后,立即电话通知ICU护士做好迎接新病人的准备,并告知需入院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情。

3、ICU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简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准备好床单位和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输氧用物、吸痰用物、呼吸机、气管插管、除颤仪等)。

4、急诊科护士应与医生一起护送病人进入ICU,并主动协助ICU护士安置好病人,交接病人门(急)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T、P、R、Bp、抢救经过、所做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穿刺部位、各种管道、到院时间。

5、病人进入ICU时,ICU需两人同时接待病人。病人如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应一个接呼吸机,一人接心电监护仪,如果只有一人接待时,应先接呼吸机,后接心电监护仪。

6、ICU护士应认真听取急诊护士的所交内容,并认真接、查各项内容,并在病人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急诊护士将用物整理带回急诊科。ICU护士立即与值班医生一起积极抢救病人。

(二)急诊与ICU转接流程:

转入ICU患者→告知病情及转运危险→电话通知ICU→简单介绍病情→同时ICU做好抢救准备→急诊护士应与医生护送病人进入ICU→严格交接并记录→患者入ICU

三、急诊科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与病房转接制度

1、急诊的急危重病人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收入相关科室住院治疗,住院途中注意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主管医生向病人交待清楚,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转送病房。急诊危重病人入病房前,由急诊科护士护送检查后送人病房,与病房值班护士交接签字。一般病人的检查与入院,急诊科护士应给与热情指导,必要时予以护送。

2、为保障危重病人绿色通道畅通,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相关检查科室做好优先检查的准备,必要时立即电话通知相应的住院科室,并告知入院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情与护理措施,以便提前做好接待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

3、病房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接待准备,根据病人情况准备好床单位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输氧用物、吸痰用物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情况,主动迎接新病人。

4、急诊科护士护送危重病人到相关科室时,主动协助科室护士安排病人,交接病人门(急)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T、P、R、Bp、抢救经过、所做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穿刺部位、各种管道、到院时间。

5、病房护士要认真听取、接、查急诊科医生或急诊护士所交内容,并在病人交接记录本上双方签字,急诊护士将用物整理带回急诊科。

(二)急诊与病房转接流程: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7

关键词:老年伤害,伤害类型,急诊,趋势

伤害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国民生产力,是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其发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相关研究表明,伤害在我国全人群死因顺位中位居第4位[4]。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其成为伤害的高危、脆弱人群,老年伤害问题已经成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通过对某院2006—2011年老年伤害急诊病例分析,掌握老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ICD-10疾病分类编码,对某医院急诊科老年伤害病例进行详细填表登记。收集2006—2011年伤害病例资料2 400份。其中男性1 502例,占62.58%,女性898例,占37.42%。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某院2006—2011年急诊科老年伤害就诊病例的分布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出院诊断等住院情况。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填写,填写后专人审核,并随机抽取10%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核实,以减少信息录入误差。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应用X2检验和Pearson相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不同伤害原因老年急诊就诊病例性别分布特征

如表1所示,某院急诊老年伤害就诊病例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62.58%,男女比例为1.67:1。各伤害类型中,男性所占比例均达50%以上,其中气管异物高达84.00%,男女比例达5.25:1;其次为暴力事件,占73.74%,男女比例为2.81:1。不同伤害原因中,男性与女性人数构成有统计学意义(X2=58.302,P=0.000)。

2.2 不同老年伤害原因急诊就诊病例年龄分布特征

如表2所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伤害的发生逐渐减少,60~69岁组的老年病人伤害发生人数最多。老年伤害原因中意外跌落位居第一位,其次为交通事故,二者累积构成为75.16%。意外跌落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发生比例逐渐上升。意外跌落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比例最高,达77.60%;交通事故在60~69岁组中发生比例最高,为26.54%。不同年龄组老年伤害原因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006—2011年急诊老年就诊病例主要伤害原因趋势性分析

如表3所示,2006—2011年不同老年伤害原因主要以意外跌落为主,占52.46%,其次为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所占比例分别为22.70%和7.88%,累计构成达83.0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主要伤害类型中,除高空坠落和其它类型伤害外,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就诊人数与年份均呈正相关(P<0.005),其增长速度分别为8.45%和11.2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某院急诊老年伤害住院病例以男性居多,占62.58%,男女比为1.67:1,这可能与不同性别人群所从事工作性质不同及社会活动范围不同有关。老年伤害原因中意外跌落所占比重最大,为52.46%,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5,6]。意外跌落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大,发生比例逐渐上升,在8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比例最高,占77.60%,与瓮学清等[7]报道一致。国外亦有研究表明[8],7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跌落是伤害的第1位因素,这可能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有关。提示老年人群由于年龄老化带来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状态的变化及社会功能减弱,使他们成为伤害发生的弱势、高危群体[9]。应加强对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锻炼及保护措施,提高其自身保护意识[10]。

注:X2=58.302,P=0.000。

2006—2011年兰州市某院急诊老年伤害原因主要以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为主,累计构成达83.04%,且随年份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意外跌落增长速度最快,为11.26%,这可能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加之“空巢”老年人逐渐增多,外出参加活动增加,从而导致老年人意外跌落的发生较多。交通事故增长速度为8.45%,与池桂波等[11]报道的65岁以上伤亡人数在逐年上升相一致[9]。因此,要做好老年交通伤害的预防,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改变不良行为,控制损伤以及伤后处理等。国外研究表明,改进行人道路安全性和保护性设施可预防老年交通伤害[9]。此外,老年人伤害后高效的救护方案,也是减轻伤害后果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老年伤害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社会、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在针对高危人群加强安全知识宣传的同时,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12],改变其不良、高危行为,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生活环境,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俊卿,白祥军,李树生,等.14953例伤害急诊病例调查分析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4):50-51.

[2]陈培发.我国伤害预防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97-298.

[3]白亚娜,胡晓斌,屈燕,等.兰州地区伤害患者损伤部位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27-229.

[4]陈雄飞,董晓梅,郑静,等.住院患者伤害的发生特征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3):323-324.

[5]李刚,焦淑芳,时颖,等.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的伤害发生现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37.

[6]林佩贤,钟倚红,王维,等.广州市社区老年伤害与生命质量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4-95.

[7]瓮学清,粱万年,刘迎,等.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4):302-305.

[8]Sattin R W,Lambert Hnber D A,De Vito C A,et al.The incidence of fall injury events among the elderly in defined population[J].Am J Epidermal,1990(3):1028-1037.

[9]梅丹,何静,许放,等.2007—2009年大连市监测点医院就诊老年伤害病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8):756-759.

[10]熊文艳,陈海婴,熊志伟,等.南昌市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现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5):603-604.

[11]池桂波,王声雳.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C].第三届全国伤害预防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98-100.

急诊科就诊流程图 篇8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实行急诊诊疗流程管理;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优化的急诊诊疗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大于90分的人数占72.50%,护理满意度为93.00%,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诊室各个环节的等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后急救理论知识、技术及流程操作评分较常规管理后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显著的提高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字]急诊诊疗流程;急诊;护理管理治疗;提高效果

因急诊室患者病情种类较多,且复杂,意外事故的出现率较高及患者人数较多,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故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可减少病人的死亡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提高急诊室护理质量的报道较多,近来发现的急诊诊疗流程管理对急诊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管理后,患者的抢救更为及时,死亡率低。本研究针对急诊室护理人员采取急诊诊疗流程,取得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105例,女95例,年龄在13~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2.3)岁。对照组患者男110例,女90例,年龄在1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2.4)岁。45例护理人员中男5例,女40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4±2.3)岁。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未采取急诊诊疗流程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培训的具体方法如下:包括急诊室病室的优化和重组、急诊护理培训、急诊护理流程培训、护理人员互评制度等。将分散于各个科室的急诊设备和检查工具集中于急诊室,便于急诊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检查,利用网络技术使医护人员共享诊疗结果,同时建立危重患者的急救通道。对急诊护理的培训包括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及急诊流程的培训。护理人员可定期开会互相评价讨论护理工作。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急诊室各个环节的等候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急救理论知识、技术及流程操作评分情况。根据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标准以100分为满分。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大于90分的人数明显对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70分

对照组 观察组 200 200 70(35.00)20(10.00)

70~90分 40(20.00)35(17.50)

>90分

90(45.00)66(33.00)128(64.00)145(72.50)12(6.00)186(93.00)

病人满意度

22.2 两组患者急诊室各个环节的等候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缴费时间、药房取药时间及输液登记时间等各个环节的等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急诊室各个环节的等候时间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例数 200 200

缴费(min)8.38±2.55 6.24±2.18

药房取药(min)8.34±3.33

0

输液登记(min)13.11±3.21 3.47±2.04 2.3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质量比较情况

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后急救理论知识、技术及流程操作评分较常规管理后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 3 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质量比较(分)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3.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管理制度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以往的管理流程较为落后,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近年来,医院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急诊科的护理质量管理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急诊室是医院内面对突发事件较多的产所,主要担负着抢救患者生命的重担。由于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急、危、重的患者,故急诊室护士的要求也较为严格,护理人员必须具全面的护理知识及急救技能。为使患者抢救工作更好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急诊诊疗流程在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流程化管理在急诊科服务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好的改革和优化,不仅能对急诊室资料进行系统的重组和优化,大大缩短患者就诊的时间,同时对床位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尽量避免出现床位紧张的问题。此外,对于病情较为危急的患者可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急诊诊疗流程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也较为合理,使急诊室的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并能满意急诊室高峰期的护理要求,避免出现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本研究针对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展开了急诊诊疗流程的培训,包括对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的培训、急诊护理流程的培训外,还建立了护理人员互评的制度,注重护士理论与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面对紧急患者及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护士观察及发现问题的能力,避免急救过程中意外的发生。对急诊护理流程的管理可使护士与其余部门的联系更为方便,避免耽误过多的时间而延误患者的病情。从表1中显示的结果可知,急诊诊疗流程管理后护理质量较常规管理明显提高,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有所提高,护患纠纷的发生明显减少。从表2可以看出,经急诊诊疗流程管理后,患者的急诊时间较常规管理明显缩短。从表3可已看出,护理人员经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后的急救理论知识、技术及流程操作评分较常规管理后的明显提高。综上所述,急诊诊疗流程管理不仅减少患者的急诊时间,还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操作技术能力,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参考文献

[1] 刘珊,何爱萍,汪琰彦.一站式服务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57-958.护理人员 45 45

急救理论知识 75.3±3.5 95.2±5.8

急救技术 73.4±3.8 94.6±4.9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 篇9

为做好应对社会各种突发事件的门、急诊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处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医院成立“急诊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队”,负责院内急诊救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上述人员的联系电话在急诊预检处和门、急诊部备案,保证随时联系,接到通知后尽快赶到急诊科,并负责科内人员的协调。

3、突发事件伤病员来院前或预检后,急诊预检护士或 门急诊办公室或总值班应立即通知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小组。

4、由救护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指挥抢救,根据突发事件的人数、性质,组织相关人员到指定场所待命。

5、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突发事件院内急救工作中要积极应对,主动参加抢救;要服从统一安排,严禁推诿病人;各病房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接受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

6、遇突发事件抢救时或医院难以承担的重大医疗救护任务时,应及时向院办、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安排人员抢救或转院进行医疗救护。

7、随季节变化,依据上级指令,做好各种应对措施。

8、接到上级指令性突发事件抢救任务,第一时间安排好抢救工作,及时上报院领导、院办、医务科。

一、处 理 流 程

分诊台和抢救室工作人员接“120”急救电话后,应立即向急诊办公室 或急诊行政值班(夜间)报告,后者:(1)向值班院长汇报、请示。

(2)与上级及抢救现场取得联系,根据情况启动医院应急预案。(3)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4)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员的准备。(5)根据需要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6)指挥院内现场抢救工作。

(7)根据需要通知并组织第二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到位。

接待大批伤病员场所安排。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调

动一、二、三梯队人员。

二、检诊、分诊体现优先服务原则:

外科系统 指定普外科高年资医师负责。内科系统 指定急诊科高年资医师负责。验伤标志 要求一律系在伤病员左上肢。按照伤员轻重缓急进行分度:(1)轻度: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

(2)中度:如单纯骨折,外伤后出血等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

(3)重度:重危,危及生命者,如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室颤动,昏迷等,需要得到及时抢救治疗。

(4)死亡:意识丧失,动脉搏动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标记:每位伤员左手臂上部别一醒目标牌,内插伤卡,上面填写病人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药物过敏、日期、时间等,并按病情轻重,用绿、黄、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布条别在卡上,分别代表轻、中、重、死亡四种不同的伤情(由护士根据医生分类后执行)。黑色 →死亡;红色→危重;黄色→中度;绿色→轻度。

三、突发事件分类

轻度:1次伤病亡5人或死亡2人以下,无特殊危重情况。

中度:1次伤病亡6-19人,或死亡3-9人;事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可能增加。

重度:1次伤病亡20-49人,或死亡10-19人;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员还在增加。

四、现场抢救

(1)现场保证一个病员由一个医师,两名护士,一名工务员全程陪同,负 责外送检查,抢救用药。急诊部、总值班指挥现场抢救,护士长协调相关人员工作,后勤保障部提供相关物力支持。

(2)大批伤员来临时,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尸体直接送太平间保存。

(3)争取时机,抢夺时间,速战速决

通过包扎、止血、骨科患者给予固定、快速输液、静脉给药输血,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对确定大出血,严重创伤,脏器破裂损伤情况,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直接送手术室进行手术,转院者需做好联络,转诊工作。

(4)建立交接班制度,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

现场急救时应将相关病历卡随身携带,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患者运送途中护理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班工作。

(5)建立回访制度 伤员经抢救后分流至相关科室,护士需做好登记,抢救者书写重大抢救记录经过,一周后由抢救护士随访,并书写随访记录。

五、实施要求

1、首诊科室必须及时了解患者全面状况,遇有新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在未转往其他科室之前,全面负责患者的诊治工作。

2、遇有各科抢救组长不在时,由在场最高行政领导或最高年资医师负责组 织抢救工作。

3、遇有涉及多科抢救的患者协调困难时,由分管院领导或者医务科负责指 定相应科室抢救并接收患者。

4、遇有超过20人,由分管院领导决定腾空中皮病区(暂定)作为临时病区,由院感消毒。所需设备、物资由设备科、物资供应科负责提供。医师、护士由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在全院进行调配。

5、夜间派遣医疗队,由各科二线人员组成,院内工作由三线或科主任另行 安排人员接替。

6、被叫人员接到呼叫后,10min内必须赶到指定岗位参加抢救。

六、建立应急通讯网络 所有应急预案的人员保持即时联络指挥员与上级下级之间要有便捷的联系 方式;骨干人员必要时可以配备备用联系工具;强上下级之间以及兄弟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

七、加强应急的技能培训

主要包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 划》、《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流程》等法律、法规; 急救医学知识包括CPR、创伤救护技术技能包括(创伤现场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意外伤害(交通事故-触电-溺水-急性中毒-烧伤-烫伤)救护:处理。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技能;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技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伤病员处理流程;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和上报流程;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状态下自救互救技能;心理素质培训以及怎样联络报警,怎样接近伤员等。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熟练使用和抢救技术操作,呼吸机、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输液泵使用,吸痰、吸氧、输液、输血、气管插管、洗胃、动脉采血等操作。要制订培训计划和编写培训教材,要有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确保培训实效。

八、模拟演习

亚布力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工作流程 篇10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系统的规范急性危重病人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急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院外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

1、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急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急救后6小时内由急救医生完成急诊急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的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制定的场所,如手术室或病区。

4、经急诊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急救手术的病人,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急诊科医生通知专科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急诊科医生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急救病人,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5、所有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二、门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门诊发现需要急救病人,由接诊医生和门诊护士负责现场急救,组织

专科医生进行会诊,诊断明确,由专科医生接诊,决定进一步治疗。

(二)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

成门诊急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进入急性危重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

况。

(二)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急救要尽快

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三)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

以是口头报告)。

2.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

头报告)。

3.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

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4.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四)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

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五)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

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急救”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六)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

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长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四、报告和会诊

上一篇:自己旅游去哪里好玩下一篇:关于绿色金融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