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推荐7篇)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二.目标
了解健康的含义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健康意识;了解营养对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卫生防病意识;了解常见地方病如碘缺乏病、血吸虫病对健康的危害,掌握预防方法;了解青春期生理发育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学会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护,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
(2)疾病预防:贫血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常见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甲型肝炎等)的预防;疟疾的预防;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预防;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血吸虫病的预防。
(3)心理健康:保持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安全应急与避险: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远离危险物;煤气中毒的发生原因和预防;触电、雷击的预防;中暑的预防和处理;轻微烫烧伤和割、刺、擦、挫伤等的自我处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四、任务要求:
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志;计划免疫;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五、工作措施:
1、做好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教育安排、选用教材,课时数等。
2、做好健康教育安排: 授课、讲座、心理咨询、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个人卫生检查、安排、眼保健操、3、做好康教育考核等。包括健康教育教学知识考核和日常健康教育行为考核两部分。
4、做好课时计划:根据健康教育安排编制健康教育课时计划,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预测教学效果。
5、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包括:传染病(皮肤病、肠道传染病、肝炎)、流行病、眼、耳、鼻、口、脊弯、肺病等。常见病防治是对常见病进行登记,跟踪,生成健康体检统计表。
6、学生体检和综合体质测评
按学校日常健康体检指标对学生进行体检,生成学生健康档案和学生视力监测统一报表。进行体能测试,生成学生体质综合测评统计报。
米脂县南关小学
2010年8月23日
2010-2011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做好“创卫”工作,巩固和扩大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德育为首、安全至上、健康第一”为原则,全面推进我校健康教育工作;以“双创”工作为契机,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健康教育氛围,适宜、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不断增进少年儿童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双创”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整体推进“双创”工作,创建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二)具体任务:
1、引导师生增强健康观念。教育师生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觉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力度,引导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追求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学会自律和自我调节,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校园卫生,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和小学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3、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依据《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读本》、《体育与健康》实施健康教育,将其列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实施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100%,小学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不低于95%,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及及格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90%。
4、积极开展创卫达标活动。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食堂卫生制度,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使之符合卫生要求。
5、建立健康教育机制。坚持把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创卫工作与“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相结合,把健康教育与学生素质评价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设立咨询室,利用保健教师或组织专家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含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档案管理,落实好晨检、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三、方法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艾娟为组长、副校长安宁、常永春、李海如为成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安宁兼任办公室主任、由李淑卿、高东梅、艾艳飞老师负责办公。形成领导重视、逐级落实、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到认真研究、统筹安排,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及时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收集有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面向全体师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健康行为。使师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标。
3、实行绩效考核。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每学期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整改提高各项健康教育指标逐步达到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实行绩效考核。
米脂县南关小学
杨 翠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丽波 昆明市五华区中华小学
傅泽林 师宗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晓玲 昆明市官渡区关上第一小学
祝 欣 沾益县水桥小学
二等奖 (9篇)
高志彪 马绍贤 禄丰县黑井镇小学
李建生 陆良县中枢小学
罗 蓉 昆明市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
王月芬 曲靖市麒麟区新生小学
杨武昌 祥云县城区四小
王庆书 普洱市宁洱镇第一小学
李雪菲 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
缪沧桑 易门县教科所
李本聪 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
三等奖 (26篇)
杨翠英 玉溪市第一小学
韩秀莲 曲靖市麒麟区新生小学
李彦璇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
李福芬 建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赵支彩 禄劝县教师进修学校
沈绍琼 昆明市高新一小
张砾月 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
赵昆华 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
游成李 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
张文芝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冯国耀 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
严 冰 昆明市西山区书林二小
杨艳红 文山州实验小学
梁万美 师宗县丹凤镇友清希望小学
戴晖明 高艳萍 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
严海燕 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陆翠兰 松 龄 昆明市西山区南坝中心学校
张凤庚 楚雄市苍岭镇竹园完小
范 源 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
何家良 杨树华 师宗县丹凤镇中心学校
刘丽萍 昆明市西山区大渔中心学校
陆建强 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慧莹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
孟 钰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
夏丽红 罗云仙 禄丰县金山镇裴家山小学
李 红 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
二、新人新作奖 (5篇)
李 玲 会泽县东风小学
黄 芳 昆明市高新第一小学
范 敏 云南师范大学附小
何建玲 蒙自县第二小学
吴江华 凤庆县雪山镇新民中心校新华完小
三、特别奖 (16篇)
卫耀娟 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吴晓红 福建省福鼎市点头中心小学
袁昌仁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中心小学
周美娟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辛晓明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学校
邱廷建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姜家凤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
黄有华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林 晓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章 莉 江苏省沐阳县实验小学
陆敏娟 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小
谈育成 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
任加顺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吴惠娟 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中心小学
乔青山 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乔 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杨晓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通化县
通化县地处我省东南山区,是通化市的特产大县。近几年重点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开设的培训专业有棚膜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林蛙养殖、人参加工、食品加工、草编工艺、山野菜家植、草莓、大榛子种植技术、梅花鹿养殖、沼气后续服务等。特别是围绕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开设沼气物管员和沼气后续服务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阳光工程的实施,使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深受全县农民的欢迎,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和龙市
和龙市阳光工程工作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入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创新机制,认真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开设的特色专业有草艺编织和食用菌栽培等。和龙市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逐步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双阳区
2010年,长春市双阳区妇女儿童工作中心培训基地以“提高职业技能,搭建致富平台”为工作出发点,扎实做好“阳光工程”这项惠农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共培训手工编织学员537人,成品主要销售到汽车美容店、宾馆酒店、个人居家等处,有36名学员同基地达成了加工协议,部分学员的月收入已达到800~1200元。(图为学员们加工的椅垫、沙发垫)
梨树县
梨树县畜牧站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教师通过培训与学员建立起长期联系。(图为梨树县白山乡阳光工程学员现已成为存栏1000头的养猪大户)
和龙市农业局在阳光工程沼气工培训结束后为各乡镇免费发放沼气车辆以支持各镇开展沼气服務工作。(图为沼气车辆发放仪式)
洮北区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方向,以维护学校稳定为根本,以青少年学生、领导干部、教师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目标任务、坚持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心,以提高依法治校,以法执教水平为目的,全面推进学校事业蓬勃发展。在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各学校要迅速反应、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把我校建成校风优良,教育质量高效的农村学校。、加强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教育。校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把依法治校教育提高到议事日程,制定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交流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今年依法治校学习重点,着重宣传《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及依法决策、依法办学能力和水平。3、全面加强教职工的依法治校教育,以《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为
依法治校教材,重点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不断丰富教职工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4、强化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安全意识为重点,做到课堂教育与专题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开展好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考试考核“五落实”。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确保在校学生涉案率、犯罪率为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师生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将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坚持民主管理,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结合法制教育,整体推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平安法治校园。
三、工作措施、定期召开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检查执行情况,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切实按照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结
合实际,认真组织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认真落实法制教育进课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和教学大纲要求,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将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加强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法规教育,提高学生法制理论水平,真正发挥课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实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办好法制宣传园地,充分利用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定期开设法制专栏;召开以法制为主题的班会,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重点学习《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营造学法、知法的氛围。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组织法制报告会,法制讲座,增强法律意识。围绕“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主题,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抓好法制宣传月、周、日活动。、结合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常规纪律教育,深入开展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一名遵纪守法、讲文明、讲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总之,我们将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学校工作之中,强化管理,依法治校,传承创新,开拓进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2010年度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良田回民学校
(2010-2011学年度)
本年度,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地推动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达到“六学会”: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适应。现对一年来素质教育作如下总结:
一、目标明确,教育学生六个“学会。”
1、学会做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五爱”思想情操,养成诚实、俭朴、勇敢、负责、合作、进取的良好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有志气、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明习惯出发,让学生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礼仪知识和一般准则,按照“知了能做,做在自学,做中求知,知行统一”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爱师长、爱学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认知。学会求知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素质教育中发展智育的目标所在。课堂教学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掌握认知的手段,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想等最基本能力,培养认知兴趣及认识能
力,营造最优发展的“育人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我学”变为“我能学”、“我会学”,使学生具有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扎实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3、学会做事。学会做事不仅仅是把学得的知识加以应用,还要考虑在不可预计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适应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等,使青少年学生能在各种社会经历中及工作、学习经历中获得应付各种情况的做事能力,以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
4、学会健体。健康的身体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让学生学会健体,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而且可以通过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使之能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
5、学会生存。是指使人日臻完善,充分地发展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来行动。让学生学会生存,就要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着眼点,使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具备动手操作能力与劳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就要让学生能够自理,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学生共同生存,应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平等的价值观的精神认识和探讨问题,懂得人类
具有多样性、相似性及相互依存性,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活动及对话解决冲突,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6、学会适应。教会学生主动适应各种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竞争,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生活、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抗挫能力、生存能力。
二、措施得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切入口,按国颁计划开足体、音、美、劳技、综合实践等课程,从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明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本转变;由“教学生学会”向“教学生会学”转变;由以教材为中心向科学合理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
第三,调整教研思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改革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学校以“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和“培养农村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语文组以“搞好作文批改”、数学组以“增强数学课堂
教学的趣味性”为研究专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转变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不讲学法指导的片面教学观。
第四,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以兴趣活动为着眼点,课内外结合,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做到课内不放弃一个学生,课外不埋没一个人才。根据学生各自特长,广泛开展学科竞赛、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文体竞赛等多种形式竞技活动,以展示学生技能。
第五,立足教师,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本着“急用先练”的原则,进行教师基本功“五练”:①练写、画、说的基本功(写好三笔字,能画简笔画,说好普通话);②练掌握教学课程标准基本功(弄清知识体系,弄清知识范围和深度);③练使用教材基本功(三准一活:对知识点认识准,对重点把握准,对训练项目掌握准,组织教材、选用方法活);④练备课基本功(做到“四明确”:目的明确,难点明确,步骤明确,方法明确);⑤练课堂讲授基本功(注重导入、过渡、讲解、点评、总结等过程,做到生动、严密、系统、准确、及时)。
2、以大、中队主题队会为突破口,对学生广泛开展“四有”、“五爱”、“五自”教育活动。
3、规范活动,全员参与,交叉渗透,组建校园红领巾
广播室,规范课外“兴趣”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引导师生全员参与,融素质提高、特长发挥、个性发展于一体,使素质教育富有成效地交叉渗透在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中,使课程改革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落实与升华,让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共同提高。
2011.7.11
教师:余贤羽
一、指导思想:
人生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用真心、真诚、真语去解读人生便是我无悔的追求。新时期教师应该是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我在在认真学习领会了学校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特制订此计划:
二、学习目标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2、广泛阅读教育论著,及时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和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3、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4、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胆进行教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5、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提升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高尚的教师。
6、养成读一本好书的习惯。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等,并坚持写好读书笔记。利用互联网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写文章,争取公开发表或获奖。
7、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手,勤动脑。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三、学习内容:
1、复习巩固自上一年小继教学习培训的内容。
2、《走进新课程》、《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师德规范》、《校本研修面对面》等小继教培训教材。
四、学习形式:
1、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在此过程中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深入了解学习和培训内容,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小继教培训教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牢固地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享教研成果。教学之余,多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撰写教育教学经验点滴。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4、积极参加各类教研培训。要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需要,有针对性的参加专题性培训学习,及时了解语文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动态。针对自己的特点参加培训,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5、运用并实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开展以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加强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中。
6、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新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争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2010年度继续教育个人学习总结
教师: 余贤羽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收获也颇多。在学习期间,积极浏览着相关的知识,用心体验感悟。一路走来,收获了成长。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形成了风格,改变了自我,我不敢说硕果累累,但至少有所改变。任何发生在我身上的微小变化,都是我教学成长的动力。在这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中,既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解,感受了诸多的感悟,使我在思想观念、知识储备上有较大收获。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每一次培训,对我都是一种帮助和提高。现将本年度个人继续教育总结如下:
1、通过“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使我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提高了本人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
2、通过深入学习wxp操作系统,初步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和简单的课件制作。
3、通过学习《师德师风教育材料》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洗礼,进一步认识到,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立校之魂这一根本是始终不会改变的。师德与师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学问,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高尚的师德和情操,这三者缺一不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容易,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充满师爱,从细微处入手,充分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仅仅能从理论上懂得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是不够,只有不断地把自身的师德素质转为实践中的师德行为,师德修养才算是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也只有把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提高师德修养的最佳途径。
4、通过学习使我明确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道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学习自身,也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今天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明天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了解“问题解决”教学概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法论体系,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性、技术性的方法。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它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许多根本上的差异。
总之,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还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今后将坚持继续深入学习,陶冶情操,提升职业境界。
2006-2010年继续教育个人学习总结
教师:余贤羽
本人于198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20多年时间。但通过五年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所得,让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许多的感慨,通过学习,本人了解到自己过去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获验。现主要从教学方式方面总结如下:
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我受益非浅,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掌握了新形势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素质教育对教师任务的要求,以及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掌握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先进策略和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落实,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地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所教学生的全面素质。
教学中除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外,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优化了教学过程,把握“三个环节”,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训练为主、由教师的成就感转变为学生的成就感、由教师的知识传播为主转变为学生的成果展示。在教学中我力求使课堂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使师生交互活动中达到“教师从教到导,学生从学到展示”的有机统一。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热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维,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引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而且,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实现了课堂上全员动起来,各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目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我深深体验到教育的魅力,体验到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神圣。我从根本上转变了对教育的理解,对待学生的错误,有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有了更多的宽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注意讲求方法和策略,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而使教育发挥出神奇的力量。
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四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师的绝对权威已不复存在,因而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首当其冲者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前倡导的换位思考、思维平等、理解学生等观念,在今天自然地成为教师的行为。
二是,教学策略的转变,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探索长假、短假、平时作业形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的作业从昨天的复习知识、巩固加深这一学习的延伸阶段变成产生疑问、探求解答这一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活动。
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重情景、重民主、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虚拟动物”的情景,用所学过的语言相互交流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然后向同学们说一说小动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学得生趣盎然、主动积极,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殿堂,这是现在教师们追求的一个境界,即使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达:可以用词语描述;可以用动作表演;可以用实物演示等等。这种教学设计,拓展了孩子的思维,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四是,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课题,因此可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常识课堂的开心词典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
信息技术正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到每一个方面,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的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验、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验和办学特色,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本期的计算机培训和考试,我的计算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今后我一定会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工作
小学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教师:余贤羽
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我的感想很多.学生在校的时期,是其智慧、情感、思维、意志走上成熟,并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但学生的成长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发展特长,成为在某一方面有较大作为的有用人士。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情感体验、思维水平,意志品质等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教师既不能代表学生成长,也不能揠苗助长,而是要创设学生成长需要的条件,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要尽可能多的开展集体活动,给学生,尤其是给后进生一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集体活动是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的要求统一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服从性,限制学生的个性和自由性。实则不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都能在某方面优于其他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一般,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才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信心。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参与什么实践活动,就发展什么能力。参与活动的程度和水平决定了学生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外因条件,创设符合学生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氛围。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还要处理好对学生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关心、尊重学生不等于不严格要求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错误姑息,而是要严格有度,要求有法。不能一味地强调学校的统一要求。
继续教育培训有感
教师:余贤羽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教师生命中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为课堂而付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性。如何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诗意,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构建新的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执著追求的。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追求师与生、讲与练、导与放、思与悟、人与文、情与理、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合、融洽,营造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课堂。那么如何创设生态和谐的课堂,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呢?
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轻松自主地学。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其次,应在课堂呵护孩子的未泯童心。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童年又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呵护孩子们的这份天真,这种好奇。
第三,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生态和谐的课堂,师生之间应没有任何鸿沟,教师也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应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课堂中心灵自由舒展,民主平等、宽松和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教师:余贤羽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
“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着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教师:余贤羽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比例尺》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比例尺》这一内容在教学中,我从教室黑板这一熟悉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讨论的氛围中逐步发现、认识、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我的感受也很深。
(一)让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建构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应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这堂课中,我从教室黑板这一熟悉事物入手,让学生根据教室黑板的长和宽,试着画一画教室黑板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新知识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让数学在学科整合中滋养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把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提炼与加工,上升为数学问题去研究的时候,这时我们所关注的仅仅是其数学方面的因素,而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当我们认识清楚这个数学问题以后,又使其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各方面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教学中,通过对“用比例尺1:1000画出来的地图和1:100画出来的图谁大?为什么?”,再进一步研究“用1:10呢? 1:
1、2:1的比例尺画的平面图和实际大小有何关系呢?我们会用这样的比例尺画地图吗?”这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白放大比例尺的意义。再通过认识机械图纸、零件图纸......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对比例尺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审美能力。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成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探究性学习得以保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要的知识准备,即学习任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乘除应用题等知识基础以及分东西等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准备是解决问题并使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二是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三是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教师创设的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情境和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都有丰富的显示背景,有利于学生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利用原由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了五种不同的解题策略:方法一是用份数的思想来考虑,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形象,有几位学生还画了图;方法二是转化为份数乘法应用题;方法三是用正比例的思想列方程来解;可见,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能通过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元的,教师教学中要信任学生,大胆地引导学生探究。
正比例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正比例对学生今后应用很重要。所以,上完这节课我就进行了反思: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的思维迸射出火花。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我和晶晶这次备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的教学过程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体验、发现的过程。我和晶晶这学期争取,培养学生人人善问的习惯、要激发学生人人求新的欲望、要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
当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后,我会感觉到,我对学生了解的还不够,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见解有些是我望尘莫及的或所料不及的。
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成功。
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二是如何看待差异。根据这两方面,教学时,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
例如:教学时:课堂中,我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于是学生在汇报时,敢于大胆发言,往往呈现出“接力棒”式。师:观察这几个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生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生2:老师,我想补充,这些例子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生3:老师,还有一点要补充,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的一定的。生4:老师,我想完整的表达一下,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多少倍。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的一定的”。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课堂中,我们要鼓励这种小接力,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学生传棒、接棒的水平在提高,尽管还存在差距,但这是“向上发展的差距”。
3、真正融于学生主体之中,让学生充满自信。
这学期我们六年级数学老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的关系,以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
反比例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在反比例的教学中,我从春节的压岁钱入手,引出换零钱的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两个量的变化规律也很快就找出来,由于学习了正比例,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总结也很规范,也容易归纳两个变量是否成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在做表格题时,达成率是很高的。
学生存在的困难是:
(1)学生对数量关系掌握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做文字题的判断时难以灵活运用。(2)学生往往疏忽于去判断两个量是不是都是变量。(3)部分学困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还混淆不清。
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学生在探究阶段既积极,也容易达成学习目标;但是,但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感觉难以下手,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我采用让学生把判断的思维过程写下来的方式,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学生总算经过自己的努力比较成功的掌握了判断的方法。我的体会是:说理由时,要给学生示范规范的格式,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才能达到课堂的真正效果。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习立体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知识仅仅是在五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对于立体图形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在复习导入阶段,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圆柱体的实物,引入学生对圆柱的初步感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导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新知识是好奇的。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探究,通过亲自动手摸一摸、比一比,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整体地感知圆柱的特征。在讨论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侧面时,设置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通过猜测再进行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认识到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练习阶段,我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判断题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一道开放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圆柱形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还不够,有待进一步训练提高。总之,整个教学的过程,操作性强,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不但获取了数学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数学能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经验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圆柱的表面积”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观察发现,难点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这是理解的难点;难点二: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难点三:计算难度大,无论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都涉及圆周率(∏);难点四:类似制作烟囱、水桶之类,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如何有效组织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特征,建立表象。在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对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重点是通过制作圆柱模型、观察圆柱展开图,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通过操作,真正建立圆柱侧面的表象。
二突破难点,紧抓联系。探索并理解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这部分教学的难点。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结合具体情境,展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化曲为直”过程中,教学重点要抓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通过“展”、“围”的反复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突破难点。
三抓住本质,理清思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时要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而圆柱的底面积则需用到圆的面积公式。在同一题里,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混淆也是计算圆柱表面积出错的原因之一。怎样能更好的理清思路,灵活的进行计算呢?我认为,尽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计算侧面积的直接条件是底面周长和高;圆柱的底面是圆形,计算圆的面积的直接条件是半径。当然,涉及到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就要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有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课中,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木具厂的一批材料需要在网络上做宣传,需要宣传什么?学生很兴奋地说出需要大小尺寸等数据,品牌等。由此,老师进行引导测量,从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体积的知识入手进行了知识的迁移,为引发学生学习圆柱体的体积的这一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抽象新知。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互动,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不习状态,同时进行小组的个别辅导,这都是一般的课堂教学下所不能涉及的。老师正是在小组合作当中,让学生发现了圆柱体体积的算法,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在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这也正是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所在。老师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知识迁移,达到了学习圆柱体体积的求法,通过学具的拆与装,通过课件的演示之后,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获得了新体验。
(三)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为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在自主探究阶段,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在算法多样化这一方面,老师也进行了适当的运用。如“把2号材料袋中的直尺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圈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它的体积你会计算吗?”这一类的问题老师创设的恰如其分,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算法多样化。当然,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算法多样化之后必须要进行的是“算法的最优化”。比如在简便算法一课中,学生一般都会直接算,而不采用简便算法,老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生学过了乘法分配率后,很自然的就使用了简便方法,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学习生感受到了算法最优化的好处。本课中,老师也在进行了算法多样化,公式推导多样化,当然,在最后也进行了算法最优化的处理。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教学,让我学习和累计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教学时我先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发现、提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新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教师出示一筒米,师: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情境导入,教师再演示削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课件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在猜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得出结论,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既调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自己得到结论促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符合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认知。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在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中,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1、情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学习习惯。本节课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灌”的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在发现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找快乐,然后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学习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活动。
2、思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三、多层次设计练习题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情境题,发展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的关系学生参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面很广但小组合作分工不太合理。使每个学生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实验中去,这样少部份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高,有点遗憾进行学习,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虽然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但合作意识还需加强。小组学生的试验完成默契还需加强。
《统计表》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数据进行整理以此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入“统计表”,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习“统计表”的应用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统计表”计算有关的问题,同桌合作交流等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成绩得到了肯定,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有趣获取知识的过程之后,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在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比如在制作“统计表”时有些学生没有标明统计表的“标题”和制作“时间”,这样给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提了个醒,在细节上也不能忽略。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趣学、爱学、能学、会学、善学的氛围。充分挖掘实践活动这一学好数学的最好资源。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我教学的内容是P35-36《运动会上的小统计》第二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第一是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特别是在两张不同单位长度的统计图中进行比较。第二是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教学的第二课时是在前一节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和提高、拓展,对我来说公开教学课挑战练习课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学校整体教研氛围的影响下,我们觉得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考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对我的考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引导与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1、创设学习情境,围绕学生熟悉的主题展开学习:本节课一开始就从北京2008奥运会的奖牌数开展导入,同时复习了前一节课所学到的单位长度的确定等等。紧接着,在观察了两张不同单位的统计图后,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哪个国家的成绩好”,这个环节引发冲突,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单看直条的长短来比较数据的多少,而应根据单位长度的多少来判定。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数据、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2、在练习设计上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从竖着的直条变成横向的直条,学生觉得很有新鲜感,学习兴趣也很高涨,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掌握制图的关键,就是要交换横轴和纵轴的统计数量和统计项目。而在最后的环节,我是请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让大家一起欣赏,从而感受到统计图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但是,在这节课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比如对学生已有掌握的知识把握的还不够,出现预设和生成的之间存在差异,这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要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做到备学生。
整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是能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现实化、活动化、自主化、小组合作化,使学生学得有益、有效,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极高,在不断地探索中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我也在练习课的尝试磨练中跨出了一小步!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我边讲边画折线,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接着让学生争议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辩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信息,并讨论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上学期我上了这一课,留给我的遗憾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是我的不懈追求,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教学的成功与遗憾也会相依相伴。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最成功的是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具体的说,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设计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情景(介绍我国悠久历史的膳食宝塔等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地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缩短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差距。
二、让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都为学生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点的准备。
三、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独特点,使他们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有综合性,能跟百分数运用联系起来,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比例的应用》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比例的应用这部分教材包括正、反比例两个例题,它的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辨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前提之间因果的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答的基本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本把新旧方法进行对比。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运用。
课堂上我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通过设置两个表格,给于学生几个问题作为提示,通过问题带领学生,让学生在形象的数字中寻找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建立等式,然后去感悟这个比例式成立的依据进行自学,探究新知,而且通过以前学习的方法:旧知与正、反比例解法的联系与区别。
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课堂上,我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分析出题中有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的这两种量,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题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说明速度一定,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运用前面我们掌握的比例知识,同学们会解答吗?你准备用哪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准备用正比例解答,因为题中的条件符合正比例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互动的;交流是踊跃的,成功的。
练习题的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克服老教材中那种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叙述、说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当然,本课还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弄清题目的真正题意,虽照本宣科会做题,对于基本思路还是模糊的,其义还是不明,达不到较高的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对做题思路方面继续努力。
解比例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好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教学前,我认为要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学生不但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部分学生也能根据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所以教学始,我设计了多条题目,让学生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学生完成的情况非常理想。都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其中包括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的。然后,我让学生把想的过程一步一步写下来,问题出来了,完全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的学生完成得又快又对,而其他的学生要么速度慢,要么转化成方程有一点困难。在评讲练习作业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比例。可能受复习的影响,学生作业中仍然多多少少还有上述情况出现。
课后,我和同事说起这事,他们说只要他们会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也知道若把课始的复习简单化带过,让学生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上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可我当时就是考虑到不想禁锢学生的思维,想让学生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联系新学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对比已能使用的方法,找出方便的解题方法。可让我困惑的是,我的“多事”带给学生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由其是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43页的内容。”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行反馈,并充分应用学生书写的8组比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激趣:“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和(差、积、商)与它们的外项和(差、积、商),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再随便找几个比例,看看这些比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流畅。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教师:余贤羽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学生对比的意义、性质和比值的意义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有了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掌握这部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用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遵循由易到难,步步深化的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创设情境(设问)——学生思考——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判断(反馈)。另外,还通过游戏练习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练习设计上不仅量多,而且,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例子,达到了教学目标中“应用”之一知识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重视从下列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充分做好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学好新知识,我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了一组“比”,由这组比,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如:什么叫做比,比各部分的名称,什么叫做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为后边学习比例意义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知道何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就能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领吗?这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得出新的知识。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要求亲自动手写人以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分析这些比的比值,看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
1、判断。
2、组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先由老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提示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并由学生自己标出所写的内项、外项。
第二步,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加以概括。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由易到难得三种类型练习。
(三)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在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学生又很感兴趣的问题: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这样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师:余贤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板书:a:b=d:c a/b=d/c)
二、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我们刚才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而另一个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三、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指名板演)(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17)、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现在同学们会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吗? 那就做做下面这道题: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1.5/2.5=6/X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3)、在这个比例里,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4)、解答(提问:你们是怎么解答的?)、检验。
(5)、12/24=3/X
3、巩固练习
4、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板课题:解比例)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5、拓展延伸
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思考题: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向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解比例说课稿
教师:余贤羽
一、说教材
《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
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课前准备了教学多媒体;采用了尝试教学法、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布置作业
三、说课后反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九中成为人民满意的名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以“生命、和谐、快乐、幸福”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 努力把我校发展成“内涵丰富, 理念超前, 质量一流”的名牌学校。
二、学校的总体目标
1.加强教师的人文管理——形成教育的“幸福观”, 让教师充分享受教育的幸福。
2.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推行教育的生命观, 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 进而珍惜生命。
3.加强快乐课堂模式的探讨——开创快乐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4.加强精品意识的培养——实施精品工程, 即“精品教师”、“精品班级”、“精品课”、“精品学生”的培养。
三、具体工作目标
1.建设好一支结构合理、职能明确、配合协调、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
2.建设好一支教育思想端正、责任心强, 具有创新精神, 教育教学能力强, 把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队伍。
3.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加强教学过程的督导, 认真做好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估。
4.以“生命教育”为中心, 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5.继续加强“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
6.抓好科研活动, 尤其是课题研究, 为科研工作创设一切条件。
7.增强后勤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8.力求学校安全、卫生等工作有新突破。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 实施“发展工程”, 打造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领导与教师队伍
学校要发展, 主要看领导与教师的素质。领导与教师能否跟上新的教育形势决定了学校发展的脚步。为促进我校的发展, 学校将实施“发展工程”三部曲。
1. 开展“读书工程”, 加强领导、教师的理论思想建设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2. 开展“实践工程”, 鼓励领导及教师将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开展理论交流活动。在活动中, 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将学习的心得与感受介绍给大家, 和教师经验共享。开展各级各类课堂展示课活动。教师将学习的体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和教师们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
3. 开展“总结工程”, 让教师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 使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提升, 读书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 我校将进行总结。开展各个层次的“五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学习感受或体会、写一课教学反思、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一课课堂教学实录、写一篇自己教育的经典故事等。
为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 我校还开发空间与平台, 让教师有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继续办教学月刊。让教师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见解与看法, 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尽可能多的培养“名师”, 以名师效应带动学校的发展。
——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培训营”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 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继续开展以学科为单位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本学期教育教学将以“生命教育”与“快乐课堂”为科研主题, 成立科研专题研究小组, 开展实验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予以推广。
——继续加强“绿色校园网”建设及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
总之, 学校从多方面、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让领导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二) 开展“生命教育”, 营造和谐发展的德育氛围
我校的德育工作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想”。因此德育的一切工作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围绕这一目标, 我校德育工作实施以下几项工程。
——实施“五个一”工程, 即树立一个自我激励健康成长的理想目标、培养一种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思想品质、养成一个勤奋好学文明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掌握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个性特长、培育一种感恩社会阳光生活的健康心态。
——实施“班主任梯队培养工程”。将热爱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分层次、分梯队进行培养, 为我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1+1”工程。即:让学生一周落实一个好习惯。
——实施“换位工程”。即:让学生无论是在什么地方, 发生什么事, 处理的时候都要进行换位处理, 将结果记录在案。并将结果作为研究换位管理方式的研究材料。
——实施“感悟生命”教育工程。此工程分三步。第一步了解生命;第二步感悟生命;第三步珍惜生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生命并热爱生命。
——实施“双读工程”。即以“读亮清晨”为主题的晨读活动和以“读一本好书将受益终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实施“我爱祖国”传统教育工程。此工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我爱祖国的文字”为主题的书法展示及评比活动;第二部分是以“我爱祖国的语言”为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第三部分是以“我爱祖国的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目的是通过此项活动唤醒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心。
——实施安全法制教育的“双进、双开展工程”。双进即安全法制人员进校园、安全法制知识进课堂;“双开展”即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宣传, 开展安全演练。
(三) 探讨“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模式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为此本学期学校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探讨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课改, 我校重新审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制订了新的课堂评价体系, 评价的重点落实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探讨教师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本学期将继续研究“导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重点落实在如何让老师快乐的教及怎样将知识高效准确地传授下去。完善“导学案”设计流程, 实施“五案”备课方式, 即个人备课形成“个案”;集体备课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结合实际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而达到“五统一”, 即学生课上学习和课外学习统一起来;把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统一起来;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统一起来;把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统一起来;把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统一起来;把知识获得与能力提高统一起来;把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统一起来。
——探讨课堂“增效减负”的方法。切实改变学生被动作业的习惯。
——实施“明星工程”。即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被评为“进步之星”、“学习标兵”、“踊跃发言标兵”、“优秀学科长”等, 用荣誉刺激学生朝着教育的既定轨道前进。
——加强常规管理。
1.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2. 改进对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督查形式, 加强对课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 坚持查课制度, 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 强化听课、评课制度。一是“两课一评”即同学科的两位教师上同一课题, 同学科所有教师参加听课、评课。二是“一课多评”即制定教师在几个班级上同一节课, 本学科教师跟踪听课, 进行评议, 评后再上修改课。三是“天天公开课”即每天安排不同教师对外开课, 其他所有班级都对外开放。四是“每天点课”即对有问题的教师由教导处安排专门班子每天跟踪听课、评课、检查教案, 督促其成长。
4. 执行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制度, 除了按照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外, 学校领导分别到各备课组检查、指导备课, 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 探讨教法改革, 提高课堂效率。
5.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实施“知识三清”制度, 即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6. 做好七年级新生平行分班工作。
(四) 推进“精品工程”, 加快我校迈向名校的步伐
为使我校成为全市一流学校, 我校将在各方面建设上推行“精品工程”。
1. 在校园建设上, 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具有文化气息的“花园式学校”——即“精品环境”。
2. 在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上, 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即“精品设施”。
3.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努力把我校教师培养成“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先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即“精品教师”。
4. 在学生队伍的建设上, 努力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尚礼、笃学”的“高层次学生”——即“精品学生”。主要做法是成立各种社团, 培养突出的特色人才。社团有:飞鸟文学社、英语剧团、“探索者”科技社团、“我的多彩世界”美术社团、“律动的青春”篮球社团、“舞动的青春”舞蹈社团等等。本学期让这些社团在培养特色人才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
5. 在开展活动上, 努力把我校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实效、有成绩——“精品活动”。
【小学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八道沟小学2010年家长学校年度工作计划07-26
白旄镇小学2010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7-27
榆中县东古城小学2010年度安全工作总结07-25
南亨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11-06
乡镇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07-13
妇联2010年度工作计划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