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共12篇)
什么是党员?谭书记在第一节课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又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先锋战士是必须的,普通一员是必要的。上节课通过录像,我们学习了党员先锋模范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看到了沈浩同志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党员,如何做到既是先锋战士又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沈浩同志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热爱人民,心系群众,保持党员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为村民秉公办事,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议;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被村民殴打也不计前嫌,还给其提供就业帮助;村里在铁路上修桥遇到困难,他几次进京的真诚感动了铁道部„„他是先锋战士,因为他总是把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为百姓而努力工作的。我想,我应该如何做这个先锋战士呢?所谓先锋战士,就是群众有何困难,有何需求,我必须冲在最前面,像沈浩同志一样,拿出一个党员的样子来,始终牢记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提供支持,坚决不为自己谋私利。
作为先锋战士,沈浩同志还具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他在小岗村的几年里,创新精神一直伴随在小岗村的不断发展中。他想办法筹钱帮助小岗村修公路;小岗村发展缓慢,他提出给小岗村办企业;他坚持科学发展,带领小岗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的振兴,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沈浩同志的这种创新精神在今后的党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上,是十分值得我学习的。
沈浩同志也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小岗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沈浩同志在学习和工作上勤勤恳恳,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没有节假日,回家探亲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因为他对工作任劳任怨、不计回报,对个人却十分苛刻、克己奉公。他生活简朴,勤俭节约,从不因自己的住房条件差而抱怨一句。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就能忘记艰苦朴素的传统吗?我想,我又该如何做这个普通一员呢?所谓普通一员,就是说,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勤奋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作为普通一员,普通但不平庸。沈浩同志还具有心系百姓的公仆精神。他一心为公,清正廉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沈浩同志身上,集中展示了勤勉为公的崇高境界,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想,我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优良传统,埋头苦干,扎实学习;不计名利,不谋私利,真正做到为公、务实,坚决与贪污腐败的现象斗争到底!
最后我想说的是,做真正的党员,不是一句空话,是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的,沈浩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永远指引着我们走一条做真正的党员的路。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必将用沈浩同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向党靠拢,不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要做就做真正的党员,做像沈浩同志一样的党员,请党考验我!
1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
1.1 人类共同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0世纪后期,人类工业化文明成果越来越多,人类也越来越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裂痕。在《寂静的春天》中,崇尚田园主义的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处于成败十字路口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致辞时说的一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牢记这个万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人类共同体概念,这个地球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国际社会要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作为这个系统内的寄生生物,城市是这个系统内的寄生者,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这个系统内部的“平衡”,这与康芒纳的“有机整体”概念所见略同,以人为本是技术生态化的核心理念,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是技术进步应该遵循的原则。
任何企图滥用技术,以碧水蓝天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卡逊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北京举办亚太经济论坛时的蓝天白云,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因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我们强调“共生”而非“人类中心”,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于共生这个和谐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前提。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已经被中国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无论是高速发展经济还是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其深远意义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共享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1.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曾多次论述“政治上的绿水青山”,我党推行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告诉人民政治上的雾霾一定会清除。但这里更主要指生态环境方面,这“两座山”之间有矛盾,这几个关联词之间的递进关系,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我们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能够实现代内代际的平衡才是良策,而且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资本。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时变成现实,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任重而道远。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年底视察江苏时所强调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同时上台阶一样,“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1.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作出的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概括,这个理念为了把我国经济建设的质量推向中高端水平,推动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们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环保的地位空前提高,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绿色”列入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指向“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永续发展”。早在2012年底,习近平考察广东时就说过“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2 新时期党的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初探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这个思想,创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他明确指出实现生态文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产生的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这种“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既是一种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了自然维度的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为在哲学上衍生出生态美学站稳了脚,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就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科学技术依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的利器。但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的确是一个污染极为严重的国家,正如卡逊提出的一样,人类活动和社会生产等“如果处于非理性的、不清醒的、无远见的状态”,不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个因子与大自然共生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的危害将通过生物链循环返还到人类自身,比如人工合成的生物药剂等,一旦进入生态循环中,将永远无法清除干净,最终进入生命体内,人类也将自食恶果。所以,正确利用科学技术,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与环境共赢之路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从早期的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中,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二者中的辩证关系,尤其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取舍”的著名论断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二者具有一致性。这个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含义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结合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禁显示出我党对西方“生态技术观”的融会贯通与创新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自觉的、有效的政治行动来重建自然,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
康芒纳认为我们之所以陷入环境危机之中,是因为:“我们借以使用生态圈来生产财富的手段毁灭了生态圈本身。当前的生态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他分析了现代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中导致环境污染的几个因素,特别是对技术的效用作了重点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因此也得出一个结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所以,改造现有技术,采用生态技术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3 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浴火重生后,在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以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以足够的气势和魄力,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中国社会发展孜孜不倦,发愤图强,国际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力量,无论是经济、政治或者外交上,国际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发展正面临突出矛盾和挑战,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汲取、发展和创新前人的优秀成果,从生态文明视角入手,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国家能够掌握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命脉,越来越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即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坎坷和艰难,相信天将降大任,都能在前人的指引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教师:陈蔚)
参考文献
[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5]黄勤,曾元.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使命,只有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应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才能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取得新突破。然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宣传思想工作仍然存在着宣传教育缺位、舆论引导乏力、科技普及落后、文化生活贫乏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亟待进一步改进加强。
改进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应该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进行全面创新努力实现“三个合拍”。
一、创新观念,使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代“合拍”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宣传思想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具有永恒的驱动力和生命力。我们要紧密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要从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角度来定位宣传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理念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是分清“主客体”。宣传思想工作要实现观念创新,必须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僵化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努力做到“接地气”,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的材料,多听真实的声音和呼声,真正做到体察群众的需求,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干部接地气很重要,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带深厚感情去联系群众,就可能是“作秀”。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教育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我们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真正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积极发扬“走转改”精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工作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充分了解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去做决策、上项目、搞活动,使我们的工作同群众的需要结合得更紧,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准确掌握基层实情,对省情、市情、县情,对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特别是基层实际情况必须心知肚明、了如指掌,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和重要参考。要养成工作调研的习惯,基层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所在。班子成员要放下架子、躬下身子,大下基层,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及时总结基层新鲜经验。要落实好部领导班子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二是占领“大市场”。宣传思想阵地既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又像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不在“市场”中占有主体地位就等于失去了“战场”中的主动权。特别是当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也要求我们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手搞宣传,一手搞经营,想方设法培养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增强影响力。
三是组建“合唱团”。有人认为宣传思想工作不像经济工作,不易把握、效果不明显,这是宣传部门表演了“单出头”所致;如果是“大合唱”效果会怎样呢?首先,要健全领导机制,形成工作网络,构筑“各级党政一把手抓两手各级党政干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网络。其次,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列为考核评价乡村政绩的重要内容,把它与乡(镇)村干部的使用、升降、任免挂钩。第三,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眼睛不能总盯着财政局,应鼓励外来资金、社会资金和民间闲散资金,投入农民图书室、农民文化广场、农民俱乐部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缓解农村宣传阵地总量不多、设施简单的问题。
二、创新内容,使宣传思想工作与民需“合拍”
宣传思想工作在内容上必须主动自觉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努力实现“三贴近”。
一是促农民“合心”。创新理论武装特别是阐释解读的方式方法,用好手机,开办手机讲堂,讲理论、政策、国学、讲德善文化;编印全民口袋读本,让理论、政策、便民服务一本装。真正让农民群众感到把事做得和心思、对撇子,直接实用。
二是为农民“拔高”。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从本质上说,宣传思想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宣传思想合作融入百姓的最佳切入点就是“以文化人”。要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道德文明准则传播开来,让百姓在享受丰富多彩文化生活中增长知识、提高觉悟、陶冶情操,真正达到“入心、入脑、入行动”。
三是让农民“养德”。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诚信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大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力度,探索建立社会征信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组织开展“崇德向善”核心价值观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三、创新方法,使宣传思想工作与规律“合拍”
从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来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激发宣传思想工作的创造潜能和发展潜力,就要大胆创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一是在选准和用好载体上下真功夫。要突出三大载体活动:继续推进农村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载体活动更具现代农村的生活气息;要全面实施“崇德向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厚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全新的社会风尚;一以贯之地推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让百姓从中学到实用技能、丰富文化活动、享受健康生活。
二是在发现和推广典型上下真功夫。宣传思想工作要注重典型的培育,抓好典型的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推进全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是在提高和增强实效上下真功夫。宣传思想工作要钉钉子,强化虚功实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工作,就是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坚持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态度,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真正做到一抓到底、久久为功。要强化责任担当,敢于碰硬,勇于克难,善抓善管,善做善成。
尊敬的党组织: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预备党员的我十分关注这次承前启后的大会,我集合了寝室对党比较关注的同学们观看会议视频进行了此次会议学习,大家学习的时候联系自身的实际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次学习,集合在场每个人的智慧,相互学习了每个人的观点,大家收获颇丰。全会召开前后通过各大媒体了解全会动态,关注全会热点,学习全会发表的公报。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谈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感想。
在深化经济改革方面,我认为最大的看点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的一些改变。要求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改变政府角色,要用市场去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变身为一个管理者,制度制定者,从宏观上引导市场发展,而非参与者,当市场调节失灵时,政府要去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控。如果把经济比作一场足球赛,市场就是球员,而政府应该作为一名裁判,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既做裁判又做球员冲锋陷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已走过35个年头,我国的经济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外经济的竞争,我国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大力扶持我国经济,如今我国很多企业已“成年”甚至到了很“壮实”很“霸气”的地步,政府今后应该抽出“有形的手”,及时转变角色,让市场自身完善。在法制改革方面,我感觉将要加强了地方的司法独立,地方司法系统要由中央直接独立管控,与地方政府脱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不会因为自身利益去干扰司法公正。只有地方司法独立,中央对地方司法系统垂直管控,才能把公平正义最大程度的带给老百姓,维护其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同时地方政府才能少犯且不敢犯“错误”。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环境,我国国内外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的安全体制已不能满足当今要求,急需建立一个强力部门去应对国内外的安全威胁,所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时。目前我们面对的全问题我认为有网络安全、国内外分裂势力威胁、周别国家军事角力、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还有我们破坏领土主权的威胁。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党员,我认为必须认真学习领悟此次会议的精神,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提高自己觉悟,用实际行动去担起一名党员的责任。我认为现在该做的是把党的这次会议精神内容向自己身边的同学们宣传,让他们知道了解我党最新政策,自觉做好党的一名优秀的宣传员。
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归结起来,全会提出了3个解放:即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4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国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共产党人的“三中全会情结”既构成一道道独特的文明风景,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成绩。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序幕,历经了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要解决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还会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诸领域的改革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路线图,从而实现现代化模式的实质性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握大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风气,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好落实,百业俱兴;抓不好落实,事业无成。只有实干、实干、再实干,才能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把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以智慧的思维、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的担当迎接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努力拓宽视野,关注国际热点和国家发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国家的发展、国防的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的学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理论上、思想上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请党组织进一步的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支部:建筑系第一党支部 班级:11土木六班 姓名:*** 学号:123456789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2013年11月22日在支部的组织下,我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加坚定我始终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的路还很长,社会主义的建设大业还需要我们建设,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幸福!我还要加倍努力学习全会精神,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方法,争取为党、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会议描绘了全面改革的新蓝图,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到改革的重大原则、战略重点、具体任务,目标和思路更加宏观、更加清晰,既契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建设规律和时机的科学判断与准确把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经过学习和讨论我认为本次会议的要点主要有: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打出“改革”的旗帜,并且是“全面”和“深化”,这已经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尺度。这甚至说包含两大含义,一个是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将得到继续,另一个是十八大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会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强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现有的体制制度现实状况有清醒认识,同时有对改革复杂性和难度有充分准备。强调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已经告诉我们:“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第三,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原则和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第四,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原则。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中的平衡点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原则和要求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尊敬的党组织: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网络,我们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仅使我的思想认识大深化,也使我的认知水平大大提升,无论是对国家发展大计的认识,还是对于个人如何能够积极做好工作的启示,都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倍受鼓舞。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通过网络和新闻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重点,重点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体制基础,围绕“改革”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改革的基本方略。
11月13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院党委班子就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院长**要求印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点内容,并对公报进行了解读。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深刻理解并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指导各项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时院长的讲话精神,在当前的民事审判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使全庭干警在思想和行动上尽快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和国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指导,深入学习,不断实践,开创民事审判工作新局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政策水平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切实为我市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二是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贯彻到审判工作中去。在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矛盾和纠纷,法院必然会受理大量与此相关的案件,能否正确理解法律精神,积极稳妥地审理好各类案件,直接关系到审判工作能否为推进社会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重大政治法律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推动改革发展,是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要积极做好组织安排,使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在今后一个时期,全庭干警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审判工作紧密结合,抓紧抓好。在全庭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每位干警要充分利用工作业余时间抓好自学,还要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加深理解,并将其精神贯彻到审判实践中去。
汇报人:XXX
(一) 依法治国将统一领导协调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着重强调了宪法的核心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所以依法治国更大程度上突出的是宪法的重要。宪法当中规定,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权利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同时宪法中又明确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中国人民的代表。因此, 人民民主专政权利的执行机构、代表机构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之上才是依法行政。所以依宪行政的基础实际上是人民民主专政, 也就是说, 党代表着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二) 首提设立最高法巡回法庭
公报中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我们暂时不太清楚这是宪法的巡回法庭, 还是仅仅是为了打破目前地方政府的“块块分割”, 即为了一些跨区域大案要案的审理而建立的巡回法庭。现在看来, 巡回法庭目前还是为了解决一些贪腐大案而建立的。因为地方政府有可能阻挠司法公正, 所以需要一个跨区域的巡回法庭来审理一些跨区域的、涉及人数众多的大案要案, 避免审判受到地方的更多的干预。
(三)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公报中特别提到了人大的作用, 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人大及人大常委会赋有对宪法进行监督, 对宪法和法律进行解释的权力。这使得在中国,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之上, 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两者之间有了适当的分立, 即人大的权利更大了。因为人大要对宪法进行监督, 并对宪法、法律进行解释, 有很强的制宪作用。最高法虽然也能对法律做一些解释, 但现在人大的作用涉及到宪法的监督机制, 因此人大可能比高法更加重要。人大对宪法的监督机制, 显示出在总体上, 中国立法和行政有适当的分立了。
二、从税法学角度分析公报的亮点
(一) 依法治国:保证税法的有效实施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 并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税法亦是如此。只有依法贯彻实行税法, 在税收法律的制定、施行上都符合法定程序, 才能树立税法的权威, 纳税人才能意识到纳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才能积极为国家的财政做出贡献。征税机关只有依法征税, 履行各项工作都合法正当, 才能维护法治政府机关的形象, 才能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
2. 增强全民纳税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公民应当增强法治观念, 明确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同时, 国家政府机关、公民所在单位及其基层组织也应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 倡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以消除逃税漏税的现象, 最终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 巡回法庭:极大促进税收征管的公正公平
当下, 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权力逃避缴纳税款的现象数见不鲜, 利用职权或人际关系阻碍司法机关进行审查的现象也不计其数。设立巡回法庭这一设想, 旨在审理跨区域的、涉及人数众多的大案要案, 避免审判受到地方的过多干预。
(三) 监督机制:保证税收法律实施中的程序正当性
人大作为国家立法机关, 对税法进行监督, 能够审时度势, 面对法律的漏洞和错误规定时, 能直接进行修改和完善, 保证税收法律的与时俱进, 保障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人大对税法的监督, 即当其发现税收违法行为时, 可以直接公之于众, 使有瑕疵的程序得到纠正, 使违反法律的行为得到抨击和改正。
三、财税体制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一) 完善税收制度,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第一, 完善地方税体系,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当前, 我国地方税表现为缺乏统一完整的体系, 另外, 税制结构中直接税的比重过低, 中低收入阶层实际上成了更多给公共税收做贡献的群体, 税收调节的再分配没有达到, 对此亟待完善。
第二, 推进增值税改革, 适当简化税率。当前税制改革的重头戏和对全面改革的倒逼机制是“营改增”。“营改增”在减轻税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振消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 加快资源税改革, 推动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于资源税的改革, 重点是推进煤炭等重要矿产品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清理相关收费基金, 适当提高其他仍实行从量计征的资源品目税额标准。
(二) 完善征管体制, 出台优惠政策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的征管体制。
(三) 推进财税法治建设, 提供法律保障
财税法治建设是财税改革的有力保障。改革要立法先行, 只有于法有据, 贯彻税收法定的基本原则, 才能保证我国财税制度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及的依法治国理念、巡回法庭制度、人大监督制度等内容堪称公报的亮点。从税法角度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进行解读能对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中核心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依法治国,巡回法庭,监督,财税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泽伟.顶层设计依法治国整体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J].当代江西, 2014 (10) :25-28.
[2]贺海峰.迈向税收现代化[J].决策, 2014 (8) :106-111.
“四中全会”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下半年经济
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
释疑
党的“四中全会”怎么开?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要经党的全会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等。
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纵深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20个月前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个月前的“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个月后召开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习近平多次提依法治国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其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到“依法治国”。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endprint
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
7月8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竹立家说。
据记者了解,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今年4月,新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南通网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
“司法改革”或为切入点
受访专家认为,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应以司法改革为突破口。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若干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竹立家说,“依法治国”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底线,只有真正实现了司法公正,才能谈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 时间:今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一中全会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成果: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 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成果: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中全会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成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历届“四中全会”回顾
●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4年2月6日至10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8年5月3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代表团的组成和大会主席团的组成等议题。
●十一届四中全会 时间: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5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讨论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人事: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9年9月19日至22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撤销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六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尊敬的党组织: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习总书记也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思想的滑坡和信念的动摇,必将导致精神的崩塌,事业的荒废,行为的越轨。每位领导干部要把握住自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常怀爱民之心,常怀责任之心,常怀淡泊之心,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敬畏之心。要把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教育、纪律约束结合起来,在各种考验、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修养,自觉从善,遵守法制。
第二,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提升能力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不断提升谋发展的能力,把上级的要求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本地条件完善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要带头担当履责,不断提升化解难题的能力,敢于直面矛盾和困难,决不能上推矛盾、下推责任、后推“包袱”。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第三,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良好的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真正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大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精力用在谋发展、招项目、抓落实上。
第四,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要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对党风整改是充满信心的,只要坚持党纪从严,中国共产党才会更加纯洁、更加强大,才能赢得人心、更能凝聚人心,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安定!此致
汇报
无论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还是铁腕反腐,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十八届六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一)
尊敬的党组织: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严明纪律抓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使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全面从严治党作保障。将全面从严治党嵌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地位,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一、着眼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从内在规律而言,党的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一个方面,或其中一个方面跟不上,党的建设的大厦就难以支撑起来,党的形象也将因短板而受到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特点,是协同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以作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制度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保障,对
腐败保持高压态势。如此,使党的建设各方面同向发力,避免短板效应,切实解决目前党内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强调严字当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的公布、处理,痛批四风与四风蔓延态势的有效遏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起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查处腐败分子,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字当头的治党风格。严则生威,中国共产党是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不严,难以治党,难以解决目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党的威信难以树立起来。正是由于严,党内积累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党重新赢得了群众的认同和信任。
三、由从严治标走向科学治本
无论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还是
铁腕反腐,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但治标能为治本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制度管党治党,通过科学严密的制度安排,实现党的建设常态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和完善新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使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中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使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依规治党、依法治党。由从严治标走向科学治本,重新厘定了党的建设序列,明确了党的建设思路。
四、通过完善制度改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
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净化、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反腐倡廉、源头治腐的基础性手段。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是形成干事创业的环境,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二是形成求真务实的环境,党员干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民意,既大胆工作又不盲目蛮干;
三是形成团结和谐的环境,党员干部具备干事的精神和本领,具备共事的意识和水平;
四是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党员干部能够真正做到自警、自省,做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严肃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完善各项制度规定,改善了政治生态,优化了党的建设的内部环境。同时,通过党内政治生态的改变带动整个社会生态、社会风气的好转,优化了党的建设的外部环境。
五、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广东省委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坚持把从严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近日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纪律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13条意见全面涵盖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继续为广东在新常态下的发展保驾护航。
《意见》以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指出党的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严明纪律抓起。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使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要把我省出台的13条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认识到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对于维护党的统一、塑造政党形象的意义。
其次,必须申明党的纪律,厘定党员干部的行为边界,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讲,使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符合党的纪律要求。
再次,要从严执纪、抓早抓小、有违必惩、不枉不纵,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彰显纪律的规范性、引导性。最后,要强化严明纪律的责任,作出清晰界定,做到守土有责,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十八届六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
(二)敬爱的党组织:
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昨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回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我们可以看到,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四次全会的主题构成了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从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到党的决定的完整过程。
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召开之前重大决策的主题和主线。这表明,党中央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高度契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高度统一,治国理念与治国布局高度一致,问题导向与规律导向高度协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颜晓峰谈到,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问题,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规范准则。他认为,六中全会将有力地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落到深处、落到细处。
此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我国的改革将在今后7年内全面深化,有望在2020年形成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0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那是一个根据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制定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
根据这个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财税体制、银行体制、外汇管理体制、国有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
其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进一步界定国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期确立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正是根据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总体设计和行动纲领进行的全面改革,我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制度基础。
我们可以把在上一轮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叫做1.0版的市场经济。这个初级版的市场经济,还带有许多命令经济旧体制的遗产,主要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了太大的作用,管了许多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
21世纪初期以来,在政府职能转变、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的问题上出现了停顿,国有企业在若干重要行业中加强了绝对控制和较强控制的垄断地位,导致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举步维艰,以致由粗放发展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货币超发、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另一个问题是腐败。行政权力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使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得到加强,以致腐败变得越来越严重,加剧了贫富悬殊和官民矛盾。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发展的情况表明,我们亟须通过全面改革克服现有体制的弊病,构建我国市场经济的升级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负众望。它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将要建立的2.0版的市场,是一个消除了条块分割、向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的市场,一个消除了垄断和行政干预、在规则(法治)基础上实现有序竞争的市场。
而要在我国建立起这样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多方面巨大的改革努力:
必须明晰市场体系的产权制度基础,并使不同所有制产权主体能够得到平等保护。例如,目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即使农民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及时改进;为把整个市场体系建立起来,不但要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还要实现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这样,才能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价格,通过交换引导资源流向最有效的地方;按照“市场能办到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的原则,划分政府的职能边界,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和改善审批办法;完善反垄断立法,严格执法,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建设法治国家,确保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实现司法公正,确保检察官和法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实行“法无明文禁止即可进入”的原则和“负面清单”的管理办法,简化工商登记手续,亲商利民;改进市场监管办法,实行“宽进严管”的方针,由事前监管为主转向事中和事后监管为主,由实质性审批转向合规性监管。
我们现在所处状况形势逼人,不改革就像邓小平1992年说的只有“死路一条”,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现在三中全会确立了2020年的宏伟目标,也作出了改革推进步骤的总体部署。各级主管部门必须群策群力,保证改革措施能够贯彻下去。
正如三中全会公报所说,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进行的规模巨大和极其深刻的革命,必然会遇到来自陈旧的意识形态和特殊既得利益的阻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克服各种阻力和障碍,保证改革真正能够推向前进。
(据《新京报》)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举世瞩目,升级版,全面深化改革
2013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前会后,专家、媒体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和不同解读,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笔者经过学习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现见诸于文字,希望专家、学者批评、斧正。
一、举世瞩目———会前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如取消和下放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推行公司注册资本“零门槛”,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坚持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狠抓作风建设等等,这些闯深水、涉险滩、抓要害、动真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改革举措,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的改革热情,化解了公众对政府的种种疑虑,使社会各界对三中全会如何推进下一步改革充满了更大、更强的期待。
三中全会不仅国内期待,国际社会也是高度关注。英国路透社报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要大于受到媒体关注的美国选举;古巴拉美社报道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调整至关重要,会议将开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新阶段;俄罗斯之声网站的评论员文章指出,2013 年的三中全会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节点,将决定着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向;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说,我们预期这次会议将制定出中国下一轮经济改革的整体规划,期望改革顶层设计对若干宏观经济问题能有重大突破,且随着未来数月方案细则的公布,新一轮改革方案将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撰文指出,三中全会将给世界注入“强心剂”,增添“正能量”。
世界之所以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三中全会释放的信号,是世人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施政方针、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也是世人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参考。按照党的中央全会会议周期,一中、二中全会基本不出台重大改革政策(一中主要是选举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班子,二中全会主要是研究和决定政府、人大、政协等人事安排问题,为新一届“两会”召开做准备),只有三中全会才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做出重大改革决策的会议。它研究的议题、做出的决定、提出的举措,对未来中国五年乃至十年党和国家的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三中全会历来是集中研究经济改革问题的,经济改革直接关涉人们的切身利益,各界别、各层次的人自然给予高度关注。如基层群众希望政府能解决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及收入差距问题;企业家希望能有一个不被行政权力左右的公平竞争环境;农民希望提高土地集约的收益,政府多出利农、惠农的举措,年轻人希望能打破关系网,凭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打拼理想未来;农民工期盼着能打破户籍壁垒,至少让子女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还有更多的人希望政府服务效率能高上去、物价和房价能降下来、工资和福利能长上去……如此众多的愿望使民众对这次三中全会充满了热切期盼。
3.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确实进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有各种矛盾和难题亟待突破、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改革自身的问题,也有经济和社会转型所致问题。单从改革看,我们面临着四大难题:一是改革思路分歧。虽然大家都认为需要深化改革,但是往哪改?怎么改?大家意见不一、分歧很大,难以形成改革共识。二是改革热情下降。由于前期改革造成了利益分化(既得利益群体获益较大,而中下层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基层群众对改革有一种失落感,没有了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热情,出现了“改革疲劳症”。三是改革阻力增大。既得利益群体不想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害怕继续改革会动了自己的“奶酪”,便给深化改革制造各种障碍,设置人为阻力。四是改革难度加大。中国过去的改革采取的是趋易避难式,好改的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攻的碉堡。国内民众、国外媒体、各国政要都在关注,看党中央如何化解矛盾,啃掉“硬骨头”、走出“深水区”。
二、2.0 版的三中全会———会后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外很多媒体、专家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划时代的会议,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西班牙《世界报》认为,习近平开启了中国三十五年来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行政改革的序幕,希望这次会议能像三十五年前一样使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美国《福布斯》认为,这次会议将是1978 年邓小平让中国踏上经济改革开放之路以来最重要的三中全会。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呼应,有很多惊人相似之处。
1.都有坚强果敢的领导团队和魄力非凡的领导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有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能文能武、有胆有识、敢做敢当;这次三中全会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有勇有谋、精明强干、亲民务实。澳大利亚《悉尼先驱导报》认为习近平掌权的速度以及他所拥有的权威使他已经被认为是继邓小平之后中国最有权威的领导人。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三中全会将检测习近平的“新邓小平”成色。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无可匹敌……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通俗形象的语言,既彰显了中央领导稳健务实的风采,也昭示了其锐意改革的决心。
2.都遇到了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召开三中全会就是想把中国从悬崖上拉回来,亟待开展的工作千头万绪,许多重大问题积重难返,需要进行的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这次三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其复杂性、艰巨性和敏感性而言,丝毫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还要协调推进军队与国防建设、党的建设改革,问题堆积如山,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3.都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抓住了时机。时机不抓住,稍纵即逝。35 年前的三中全会是在毛泽东逝世后不久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抓住了时机,启动了改革开放。如果当时不抓住时机启动改革开放的话,不会有三十五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绩,也许现在的朝鲜就是中国的翻版;这次三中全会则是在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关键时期,抓住了时机,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如果现在不抓住时机全面深化改革、还按惯性运行的话,不仅问题会越积越深、矛盾越积越大,而且可能会停止倒退,搞不好还可能亡党亡国,前苏联是前车之鉴。这不是危言耸听,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曾警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4.两次三中全会都功勋卓著、名垂史册。三十五年前的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后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新奇迹”;这次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力图实现新的历史性转折,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开启“发展升级版”和“奇迹第二季”,对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召开的如此重要的会议当然会名垂史册。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面升级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升级版”,是2.0版的三中全会。
1.两次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的阻力大不相同。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中国决策实施改革开放,初次尝试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显而易见———温饱问题,那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如果说有阻力,主要是来自文革后“两个凡是”导致的思想禁区———“左”的思想禁锢。可现在不行了,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深水区”漩涡与礁石同在,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攻坚期”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的既有预期利益的增进,也有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这种利益的分化和冲突,使全社会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缺乏统一的改革期待。这时需要冲破的阻力是多重矛盾与利益雷区———既有围绕道路问题的“左”右倾思想之争,也有既得利益群体的权力掣肘;既有国内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犬牙交错,更有国外敌对势力因中国崛起而进行的围堵打压,危险倍增、压力甚大。
2.两次改革的内容和性质相差甚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启动的是单项改革,即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要实施的则是全面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外加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的大多是皆大欢喜的利益普惠型改革,不同阶层、群体的人都能程度不同地从改革中获益;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要实施的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利益调整型改革,是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接受的改革。
3.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方式、路径、策略明显提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的基本是单兵突进、零打碎敲式的表层化解改革,没有触动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要实施的则是全面配套、系统协调式的深度攻坚改革,要触动各种利益矛盾和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试行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实践后理论的路径,是从安徽、四川等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改革突破、取得成功经验后才逐渐在城市进行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并经过提炼总结,形成了指导下一步改革的新理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则不同,要遵循的是城市与乡村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是把城乡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先从整体上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而后逐步付诸实践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策略可用邓小平的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行这样的改革策略有其历史必然性。就其必要性来说,是因为中国的改革无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无外国模式可以照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当时的国情世情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现实逼迫我们无法选择摆脱贫困的方式方法,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就其可能性来讲,则是因为浅水区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可以不计较手段去争取发展目的。但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后,光靠摸石过河、靠“猫论”就不行了,需要中央搞好“顶层设计”、选择改革策略。这一方面因为当前的矛盾错综复杂,不是单方面改革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必须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三十五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具备了对改革进行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的综合能力,已积累了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成熟经验。
【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推荐阅读:
入党思想汇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06-14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07-27
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点习题10-01
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范文10-07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总体解读10-15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点解读11-20
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07-01
2024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内容解读09-14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