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共9篇)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篇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然而,民主监督一直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意见》精神,增强民主监督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强调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一种有组织的高层次的监督,是一种严肃庄重的监督。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是民主监督软弱的思想根源。政协组织要进一步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从巩固国家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民主监督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有序性,监督范围广,公正性突出。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意见》精神,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不善监督”的问题,大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二、积极运用各种形式,努力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人民政协成立以来,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政协工作的实践来看,民主监督在三项职能中还相对滞后,亟需探索各种形式,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一)发挥政协例会与委员提案的监督作用,加大民主监督力度

政协的各种例会作为自身履行职能的有效载体,为协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寓于各种例会协商中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条件。武陵区政协把协商与监督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协商议政之中。每次政协全会、常委会及春节团拜会等均邀请区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倾听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就武陵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协全会上,区委、区政府领导当场对委员的发言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予以落实,会后进行督办。在政协常委会上,经过常委协商通过的建议案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递交,然后区委、区政府将办理情况在政协常委会上给予通报。武陵区政协对委员提案办理的过程,也是一种监督过程。还把提案与监督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提案办理之中,采取会期办理、重点提案督办、跟踪督办等措施,使提案的办复率达到100%。为了提高提案质量,使监督监到点子上,武陵区政协还要求政协委员在书写提案一个月之前深入调查与研究,使所提提案做到言之有据。另外,武陵区政协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寓民主监督于社情民意之中。

(二)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提高民主监督质量

政协的民主监督要做到把握得准,关键在于抓好调查研究。每年,武陵区政协抓住改革开放和“四个文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党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充分发挥政协自身优势,把建立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的调研成果,作为民主监督的有力依据。近年来,武陵区政协相继就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三产发展、社区建设、教育强区、农村卫生院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等50多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视察,为区委、区政府及有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有价值的意见。如武陵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进行的调研,就教育还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进行了全面整改,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三)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评议,创新民主监督形式

民主评议制度是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形成规范化、经常

化的制度,出台了《武陵区政协关于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办法》。近年来,武陵区政协先后对多个部门开展了面对面的评议。评议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然后正式确定民主评议单位。评议中,既客观公正地肯定被评单位的工作成绩,又中肯负责地指出问题与不足;评议后,及时将评议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区委、区政府。为了使民主评议不走过场,还对被评单位进行不定期跟踪回访。这样,扩大了民主评议的影响力,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评议单位认真接受评议意见,并积极整改落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实践证明,这种评议形式是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要不断总结,加以完善。

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是实施民主监督的经常形式。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实施民主监督具有经常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改进部门工作,为百姓说话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武陵区政协每年派出3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公、法、检、劳动、民政等部门的民主监督员,并颁发了《武陵区政协民主监督员管理办法》,由部门给委员发聘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民主监督与其他形式监督相结合,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政协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单纯依靠自身力量,作用势必有限。如果把政协民主监督与党的纪律监督、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各种形式的监督结合起来,则能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监督合力。武陵区政协在对职能部门进行评议时,还邀请了市民代表列席会议一起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才能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民主监督合力

人民政协具有党派性和界别性的特点,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渠道畅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要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民主监督合力。

(一)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民主学派的成员是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其中有许多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地方的重要决策执行,进行综合性的监督。

(二)充分发挥界别的作用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充分发挥界别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整体水平和监督实效。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发挥界别优势,进一步畅通发挥界别作用的渠道,积极开展政协各界别的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各界别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发挥界别民主监督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界别民主监督的水平和实效。

(三)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法治民主

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全会着眼党的建设的四大重点问题之一, 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以实现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逐步推进人民民主建设,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1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大力推进人民民主, 进一步革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 政治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 各种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冲突、比较、竞争和借鉴寓意深刻, 这对我们党如何既顺应时代潮流, 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提出了挑战。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看,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因此, 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是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迫切需要,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选择。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基石, 是规范党内关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和催生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基础。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机制, 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

1.1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汇报工作开启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局面

2003年10月11日—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自觉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 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 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发展党内民主, 增强党的活力,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党内的权利主体是党员, 党代表大会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载体, 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 包含接受中央全会审查工作、听取批评和建议的精神, 反映了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不同地位、权责及其关系。把报告工作主要定性为述职性质, 体现的是授权与被授权、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领导指挥到接受监督意义非凡, 是一项发扬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纪元。新时期改革难度的加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党内民主是对这一要求的正确回应。

1.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奠定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以及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制定的。它的颁布实施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程序性内容, 开创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主是监督的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监督,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监督条例以党内民主为主线, 自始至终贯穿着民主原则。条例多处出现“民主”一词, 明确提出要“发展党内民主”, 规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并对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做了细致具体的规定。条例的核心部分——“监督制度”一章, 更是突出了发扬民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可以说, 条例为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内监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既是党内监督的重点, 又是在党内实现广泛、到位的监督的重要条件。

1.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

2004年9月22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党内法规基础, 为党内民主建设、广大党员发挥主动性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是统一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 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展党内民主, 健全党内生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当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注意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 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在党内生活中要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 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 认真查处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甚至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行为,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深化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路

2009年9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给我们指明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党内民主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次“超重量级”的会议上, 再一次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足见党中央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重大原则和重要举措。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内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全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实践中,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发展人民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 扩大党内民主对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这些党内文件的规定深刻揭示出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 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探索的发展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同样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2.1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扩大党内民主,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将有力地提高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扩大党内民主, 发展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并服务于社会。政党因其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信任和支持, 而取得执政地位;也因其对于国家权力的运作符合并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保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作为执政的共产党, 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发展人民民主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我党作为执政党, 在国家整个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 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党内民主建设得好, 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引导人民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的民主氛围, 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执政的共产党没有任何超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 更没有任何超乎人民权利之上的特殊权力。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根本上说,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步骤、路径和方法, 以党内民主制度化、程序化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引导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2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 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 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首先, 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执政党,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是与对党内民主生活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往往是以党内民主生活的习惯和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 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决定了党是人民民主权利坚定的维护者。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最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 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 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必然以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党是人民民主政治理念的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民主首先是与利益主体多元化联结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时期, 不允许考虑自身利益, 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市场经济以后,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合法化, 对民主的需求就直接表现出来了。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利益群体, 都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 利益的冲突、调节、分配导致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加, 民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比如基层搞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直选, 干部群众都非常欢迎。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都有很大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很大发展, 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提高。扩大党内民主, 这和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相称的。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重视发展党内民主, 在党内建立一个非常健康、规范的权利运行机制, 进而推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3 以人民民主为基础, 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不断发扬党内民主必将对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有效地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导向作用, 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3.1 立法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必须包含民主的要素, 这是现代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民主是民主化的立法和立法民主化的统一, 是由有关立法民主的观念制度、实践、保障体系组成的有机系统。在立法中, 应将民主作为首要要件, 这一要件贯穿于法律创制的所有结构之中, 并且这一要件为其他要件奠定基础, 提供条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从多方面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建设:一是应以民主作为立法的核心和主线, 依次展开整个法律创制工作。具体包括立法的内容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立法的过程要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 既要善于倾听赞扬的声音, 更要高度重视批评的声音;立法的技术要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鉴别, 力求为我所用;二是在法律体系内的部门法及与其配套的程序法中, 也要充分体现民主的内容。如刑事立法中必须体现人民惩治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民主意志、民事立法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个公民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行政立法中主要体现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经济立法中应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劳动者的民主权益等;在各种类型的程序法中, 民主应作为其立法的灵魂和主干, 一套民主的程序机制是及时保证人民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立法沿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运转的保证。

3.2 执法民主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 体现人民的意愿,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将上升为人民意志的法律法规诉诸实施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执法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执法也是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执法的民主性要求:一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二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国家制定了多部包含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行政法, 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恪守法无授权皆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正确履行执法权力, 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是执法活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民情, 体现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国家机关的行政执法也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一种法律活动。执法听证程序实际上就是执法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可以进一步化解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情绪, 密切干群关系, 使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实施。

3.3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实行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开的司法体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 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推进司法民主建设,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司法机关的猜疑、不满和误解, 增进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增强对法律的信心。

司法民主的内涵包括司法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司法服务于人民, 人民有权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体现为:一是司法审判公开、透明。司法的人民性这一特性, 使得司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执法活动必须向民众公开, 公开才能促进公正。要推进司法民主, 应将所有能公开的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司法信息;二是逐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既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又是一项公众参与诉讼的重要民主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司法的特征和优势, 很好的发挥了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的作用。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的内容、范围、权限进行规范, 赋予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选择权进行立法, 是扩大司法民主的重大举措;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理性对待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民主和保障人权紧密联系, 保障人权在刑事司法中体现为如何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同时, 也应当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抓紧建立被害人权利救助制度。

3.4 守法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 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 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 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 凡事依法纪, 则社会安宁, 经济发展。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有序的民主, 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的民主。守法民主是对社会上一切守法主体的基本要求, 遵守法律在法治国家必须体现为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根据不同守法主体的特殊性给予不同的要求, 具体体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模范守法。遵纪守法, 必须抓好执法部门的模范带头作用。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部门,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自身守法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只有把守法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建设来认真对待, 自觉做好, 才能减少执法犯法事件的发生, 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认真、自觉守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 遵纪守法, 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这是将守法作为义务来履行;积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是将守法权利来行使。守法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将遵守法律从义务转向权利,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提高社会组织、公民守法积极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运行秩序, 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3.5 法律监督民主

民主监督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一部分, 法律要体现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 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 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对权力的行使, 尤其是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保持合法性的判断力, 起到预防、控制和纠正违法的作用, 保障法律的实现。因此, 法律监督民主也应当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立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行政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各个党派的法律监督民主、新闻舆论法律监督民主以及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法律监督民主建设。

2006年8月27日颁布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出台, 就是紧跟党内监督的步伐, 及时推动了立法民主监督的法治化, 为国家其他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是人民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是实施法律监督民主的重要机关, 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 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把人民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抓住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新时期法律监督民主更多地体现为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以党的监督为前提, 充分发挥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用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实施法律监督,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已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黄炎培)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参考文献

[1]孙承斌, 李亚杰, 谭浩.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党的建设[N].光明日报, 2009-09-19.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G].200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做好新时期群众思想工作的思考 篇3

一、要有坚定的信心

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对思想工作的信心。只有对思想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才会自觉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多年来,一些干部对思想工作始终存在着认识上的摇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里,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对思想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是一个必须在思想深处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对于思想工作的作用,必须用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认识。综观社会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思想工作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人类社会发展历来需要思想工作。进行社会导向、激发精神动力、凝聚人心,都离不开思想工作。大量事实表明,在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中,仅靠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是不够的,思想工作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调节手段。没有思想工作,社会就只能处于刚性运作的状态,而缺乏柔性运作的社会,必然会大大增加社会运转成本。一个社会缺乏广泛深入的思想工作,仅仅或过度推行行政、法律和经济措施,将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运行秩序失去必要的人性化支撑。还应当看到,做思想工作也是中华民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传统习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接受思想工作的调解,一般不愿意首先对簿公堂。“和为贵”就是十分典型的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求和”的方式就是广泛做思想工作,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协商和调解中,保持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忽视思想工作的作用,不善于运用思想工作去调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常常会受到民族习惯的惩罚,遭遇不应有的工作挫折。思想工作还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政治优势。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在领导人民与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在领导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思想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工作方式,渗透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我们党一直把思想教育作为保证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毛泽东同志对此曾经有一句十分精彩的论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思想工作地位作用的这些总结,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十分宝贵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党就是靠思想工作起家的,也是靠思想工作发动群众、凝聚力量而发展壮大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对改革开放的艰巨任务,面对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党的各级干部一定不能丢掉我们党的这一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政治优势,必须把思想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善于运用思想工作去引导思想、提高素质、化解矛盾、激励士气,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二、要有诚恳的态度

做群众思想工作,对群众的态度十分重要。实践表明。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是打开思想工作局面、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思想工作中,一些干部由于对群众缺乏诚恳的态度,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却并不好。对群众要有诚恳的态度,是我们党的群众观念在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取得思想工作成效的重要条件。而且,诚恳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思想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思想工作的目标。

第一,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力戒有管教者的心态。在思想工作中,有的干部有一种潜在的管教意识渗透其中,以居高临下的态势面对群众,有的甚至用家长对孩子的方式对待群众,我讲你就得听,我做了工作你就得想通。这些都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式的思想工作方式,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经验表明,解决思想性质的问题要靠和风细雨,要用民主讨论的方式。在平等的气氛中才能促进思想问题的解决。党的思想工作不是封建行帮对人的调教,而是用进步的思想去影响群众。启发人民群众用正确思想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我们党历来强调干部与群众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并把这一条作为我们党能够产生巨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所以,干部必须从政治上认识自己在思想工作中的角色地位,自觉调整好心态,把自己摆在与群众平等的位置上,才能与群众建立良好的思想交流氛围。才能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第二,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力戒以一贯正确的口吻。有些干部给群众一种始终正确、什么都懂的印象,引起群众的反感,影响了思想工作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群众的信息渠道很多,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主体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也很丰富。对于这些,干部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注意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般说来,在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较大水平落差的情况下,思想工作比较好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干部必须研究如何在与群众思想水平比较接近情况下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在社会变革阶段,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因此,对于群众中的思想问题,一定要做调查研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对群众进行指责。有时真理就是在群众手中,而是由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才使群众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如果干部以一贯正确的口吻面对群众,必然会在干部与群众之间造成一种遇到问题无法商量的氛围,阻塞群众的言路,不利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正确解决。思想工作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工作,干部在向群众做思想工作时,也会得到启发。因此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只有善于向群众学习,广泛吸取来自群众的营养,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工作更加科学。

第三,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力戒用打发对付的方式。在思想工作中,有一些干部把群众摆在自己的对立面来对待,采取打发对付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影响了一些思想问题及时顺利的解决,甚至还造成群众的不满,酿出程度不同的社会问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群众找到干部门上,请求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当说,这是对干部的一种信任,也是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干部要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能把群众上门当作是对自己的干扰,脑子里始终想着怎么赶快把群众打发走,或者想方设法躲着群众,更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采取哄骗的方式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一些干部想尽快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做工作必须遵循思想工作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化和粗枝大叶,要有必要的耐心。干部要站得高一些,以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给人以指点和启发,使群众感到与干部谈一次话是一次精神享受,受益匪浅。干部只有树立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经常与群众进行换位思考,才能在思想工作中对群众产生发自内心的诚恳的态度。

三、要有高尚的境界

做群众思想工作,还必须拥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在社会变革时期,干部与群众一样。也面对着工作压力、家庭困难、子女就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静下心来,用心思下功夫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特别是在各种利益诱惑之下,还能不能保持心情不浮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是对干部的一种考验。许多事实表明,干部高尚的思想境界出思想工作办法,出思想工作成效。

首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一些矛盾和问题互相交织,历史的与现实的问题互相叠加,使许多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然而,越是问题多难度大,越是需要干部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需要干部以高度的使命感,把党和人民委托的一方事业干好,把一方群众的利益维护发展好。进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思想工作的服务保证。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前,不能只见事,不见人。把人的工作做好了,人的思想端正了,积极性提高了,凝聚力增强了,各项建设才会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其次,要有宽广的胸怀。人格的魅力永远是思想工作的催化剂。做思想工作,常常面对的是有这样那样思想问题的人。干部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于启发诱导,不要动辄责怪。在对自己克制、对群众包容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干部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尊重群众的人格,给人以亲切感、善良感、可靠感,让群众有话愿意对你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干部要有忍耐心,受得了委屈,不要怕群众提出尖锐的问题,有时工作做通了出现思想反复是很正常的。对于发生的各种问题,要看看思想工作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一般说来。各级领导干部把解决思想问题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亲自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常常会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再次,要有奉献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干部带领群众为脱贫致富而奋斗,与战争年代带领群众为解放而奋斗是同样艰巨的事业,所要付出的牺牲和奉献有时不比战争年代小。在没有生死危险的情况下,干部还能不能这样来认识?特别是能不能拿出战争年代对待群众的那样一种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为实现群众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去工作?现在,干部普遍都说自己忙。人的精力有限,作为党的干部,要多琢磨群众的需要,下决心摆脱形式主义的缠绕,减少上层活动,减少应酬,多与群众交谈,社会上的矛盾就会少些。各项工作就会上得快些。工作千头万绪,干部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群众身上,把更多的空间留给群众。把更多的时间让给群众。只要我们的干部把群众始终放在心里,花气力去做群众的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困难和问题,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我们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兴旺。

(作者单位:南京市社科联)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篇4

办公室是整个机关运转的中枢和核心机构,职责涵盖方方面面。俗话说“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辅佐政务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充分不充分,领导是否满意,是检验办公室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适应新时期赋予办公室新的任务和要求,近年来,XXX政协紧紧围绕积极加强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办公室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转。借这次会议之机,对做好办公室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同与会领导交流。

一、突出重点,超前谋划,着力当好参谋助手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当好参谋,是政协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政协工作中心,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找准上级精神与政协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搞好调查研究,超前谋划,在发挥参谋助手方面下功夫。办公室工作具有从属性,是具体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的从属性不等于工作的被动性。我们要求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服务中摆脱出来,学会超前思考问题,学会“关起门来当主席”,无论是信息调研、综合协调,还是督促检查,都要做到不仅想领导之所想,而且要想领导所未想,由慢半拍变为抢先一步,积极、主动、超前搞好决策服务。

—1—

注重引导工作人员想大事,懂全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帮领导想主意、出点子、提建议,供领导选主意、断主意、作决策,从而让领导站得高、看得远,客观公正地选出切实可行的好主意。同时要求办公室人员认真研究上级方针政策,对应上级工作,估测本级领导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的发展变化,当好“事前诸葛”,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在领导部署前谋事,在领导决策前划策,制订好预案,满足领导决策需要。

二、加强服务,注重协调,确保机关运作顺畅

办公室承担着综合协调、组织联络和机关日常运行纷繁复杂的重要职能。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是机关工作的枢纽,发挥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作用,它是机关对外联系的窗口,发挥着组织接待、对外联络的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是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委员和基层服务是政协办公室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增强服务的自觉性、规范性和针对性,努力实现由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由事务型服务向智慧型服务转变,由参与型服务向参谋型服务转变,切实做到协调细致周密,服务热情周到,保证政协各项决策顺利实施和落实。在为领导服务上,我们做到“口勤多问、手勤多记、腿勤多跑、脑勤多想”;在为机关服务上做到主动及时交流信息、沟通联系、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为委员服务上按照“积极主动、求真务实、履职为民”的要求,突出为委员服务,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系,坚持为委员通报政情、寄送材料、订阅—2—

报刊,培训走访委员、办理委员建议意见等,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三、强化学习,健全制度,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为充分发挥《政协信息》指导、宣传、交流政协工作的作用。2008年县政协换届后,新一届政协班子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其纳入政协工作全局统筹安排。县政协主席亲自指导新闻宣传工作,亲自审定政协的重要新闻稿件,对政协的重要会议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购臵新闻宣传工作所必需的电脑、数码摄像机等设备,有力的鞭策了从事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干部。在总结过去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政协 XXX委员会政协工作宣传奖励办法》,从奖励范围、对象、方法、程序及评奖纪律等方面作出明文规定,充分调动了广大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撰稿积极性。同时将宣传工作和稿件信息任务量化、细化,分解到委室,落实到人头,实现了宣传工作定岗、定人、定责,要求各委员活动组确定1至2名热爱政协新闻宣传、有一定新闻写作基础的委员为政协新闻宣传信息员。为提高信息员的素质,政协机关给信息员选编印发学习资料,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让大家养成了“勤动脑、常思考、多动手、写好稿”的良好习惯,切实夯实了政协新闻宣传的组织基础。2010年共在国家及省州县各级媒体上发表文章信息144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50篇,州级88篇。

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的思考 篇5

谭力贤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团组织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成效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直接影响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形象。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团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期群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必须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稳定发展大局;必须把务虚的工作做实、把务实的工作做好;必须坚持“大办好事、多办实事、快办急事、妥办难事”的工作方针。根据沐川县实际情况,我们把新时期群团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纳为5项:

(一)扩大覆盖面,加强群团基层组织建设。近两年来,我们不断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工会、团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覆盖面达90%以上。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当好主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团员青年突击队、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动员他 1

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增强群团组织成员的主人翁和责任感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发展成才。

(三)打好维权牌,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坚持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主动维权的方针。坚持开好群团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席会议,从源头上维权。要积极推动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从程序上维权。要及时掌握群团组织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动向,主动维权。

(四)增强凝聚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工人先锋号”、“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行之有效的群团活动开展好、利用好、发挥好,充分展示群团组织的形象和群众的活力。

(五)练好基本功,不断提高群团干部的素质。群团组织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练好理论基本功、团结协调功、服务基本功,提高群团干部的素质,用真情感召群众,用形象影响群众,用实效凝聚群众。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中共分盐镇委书记 张 炜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村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新形势下,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民意、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堵防为疏导,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尺度,心与群众想在一起,汗与群众流在一起,情与群众融在一起。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前提是树立群众观念 一要尊重群众。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任何时候,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与作风,自觉摆正主仆位臵,努力理顺干群

做到用真情赢得民心、用热情带动群众,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去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我镇装潢老板刘光辉雇请的两名员工不幸遇难身亡,两人尚未结婚,又是亲戚关系,三方协商赔偿事宜时各执一词。老板刘光辉表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尚有10多万元的铝材被泥石流冲压损毁,两位遇难者的亲属认为自己儿子死后,对方只赔偿总计8万元的金额。

事发突然,事关稳定,老板刘光辉手机一关,避而不见,两位遇难者的父母抱着死者遗像组织几十人聚集到镇政府,强烈要求政府作主,设法找到刘光辉,否则,死者亲友到刘光辉老家闹事,并扬言要绑架小孩,强拆住房,矛盾纠纷剑拔弩张。

9月8日,在我们专班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在潜江广华找到了刘光辉,并协商赔偿事宜。在调解过程中,死者亲属提出巨额赔偿要求,而刘光辉又无力支付。鉴于双方诉求,调解专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方都是受害者,老板从人性角度应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通过四方的共同努力,刘光辉分别支付两位遇害亲属各7万元的赔偿费,并签订履行调解协议,使一起重大矛盾纠纷隐患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三要教育群众。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不够

一要有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让群众“坐得住”。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在工作中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我们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养奸、任其所为。在维护安全稳定上,始终牢记“安全是第一责任,稳定是第一目标”。认真排查好存在的各种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着力落实好预防措施,把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去年7月中旬,我镇遭遇98年以来洪涝灾害,地处分盐下游的河山片11个村6万多亩早中稻一片汪洋。7月14日晚上,前途村8组组长聂天河在守护跃进河旁边沟渠的泵站抽水,不慎使手和右腿被皮带强行卷入,发现后送县人民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不幸以身殉职,时年45岁。

聂天河去逝后,其亲属认为是因公牺牲,在广西打工的妻子彭桂英回来后,认为丈夫是为村里排水而死的,要求村里给予适当赔偿。镇政府知晓后,立即和维稳专班买来香烟、花圈及时赶到聂天河家里吊唁,并找其弟弟聂长河商谈后事。在商谈过程中,我们找到邻近的10个村支书和包村干部,动员全镇村级组织和干部向聂天河捐款,仅2天时间就收到5万多元的善后款,既慰藉了死者和亲属,又为前途村解决了一大串问题,受到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要有沟通群众的表达力,让群众“听得进”。具体来说就是要讲明白话、做明白人、办明白事。讲明白话,就是要对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要讲清、讲明、讲透,使人民群众

面前不讲气话,气话是气度的衡量。气之时的口不择言,就是度的缺失。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领导干部在面对问题时都能够冷静地思考、认真的对待、耐心地解决,而不是动辄生气、以气伤人。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们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满怀的信心去处理问题、克服困难,将怨气转化为动力,切实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实在的根本问题,竭尽全力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

在临场处臵问题上,我们做到快速反应,一抓到底。今年6月底,由计生办、派出所和司法所组成的“两非”专班,顶炎日、冒酷署,3天时间从浙江、武汉抓获2起“两非”在逃人员,使多起非法终止妊娠案件终于结案。镇委、镇政府打击“两非”案件的有力举措,既震慑了犯罪,又得到了全县上下的充分肯定,在全镇引起强烈反响。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根本是解决实际问题 一要以富民为先。领导是一个地方的决策者、一个地方发展的领头雁。领导的决策直接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但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领导的大多数信息直接来源于下属或群众,可以说领导决策的参谋者就是自己的下属或群众。今年初,为了引导农民“抱团”闯富路,镇委、镇政府充分发挥科技致富带着人的辐射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十户联富”致富工作,引导群众增产增收,共同富裕。

“十户联富”工程即以科技示范户为核心,采取合作制

三要以安民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像不好、缺乏正气。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因地制宜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发出的“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更对我们所从事的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群众文化工作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群众要求, 就必须加快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创造性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为此, 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多管齐下, 抓好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 新的时期对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基层文化事业设施建设是乡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乡镇精神文明的“窗口”, 也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因此, 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立足于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把文化馆 (站)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规划, 给予必要的投入。与此同时, 要多管齐下, 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投入文化建设。特别要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大院、广场文化、农民书屋、颐年文化中心、民间剧团、民间乐队和农村个体放映队等基层自发性群众组织和实体。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文化站建设达标的基础上, 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化文化设施。同时, 要管好、用好文化设施, 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益, 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条件。

二、完善群众文化的经济政策,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谓完善经济政策就是要创造群众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 促进旧有文化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转轨。通过完善群众文化经济政策, 增强市场机制在群众文化运行和管理中的作用, 使群众文化从过去福利型向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的经营管理型转变, 使文化主管部门由过去“办文化”为主转变为“管文化”为主。通过完善经济政策, 优化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文化事业单位新体制。

完善群众文化的经济政策, 以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并不意味着把整个社会群众文化生产商品化, 任由商品生产的原则去主导群众文化生产。马克思在讲到精神生产时, 要求区分“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劳动”的价值, 认为这两种劳动不能同受一规律支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群众文化生产不可能摆脱商品交换的过程, 不能忽略群众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但是, 任由商品生产的原则来主导群众文化生产, 其群众文化生产的产品的审美价值就会失落, 就会被商品交换的价值所吞没, 就不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的思想艺术品味, 当然,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之, 看不到群众文化生产的商品性, 群众文化生产就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诚然, 群众文化事业不同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 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群众文化大致可以分为非市场文化和市场文化两种。非市场文化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室等公益文化;市场文化要包括高层次、高品位的高雅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娱乐文化。非市场文化如公益文化事业, 由于不受商品生产的支配, 不可能通过赢利获得自生的生存, 因此, 只能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包办。对于市场文化, 借鉴国外管理的科学经验, 应根据文化的层次、品味和文化单位的赢利和非赢利性质区别不同情况, 分别予以支持鼓励和限制。对由国家和政府包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 让其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逐步转轨, 并逐步增强群众文化的商品意识。

三、加强文化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身素质

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建设, 还有一个极不容忽视的就是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抓好文化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也就是群众文化辅导干部的自身的培训提高问题。众所周知, 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 离不开一支高标准、高水平的专业辅导队伍。因为对于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 文化馆担负着重要的组织、辅导与指导的职能, 所以, 不断提高、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辅导干部队伍, 是做好新世纪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关键。组织辅导干部搞好业务学习, 进行学术研究, 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 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各种有效措施, 建设一支优秀的完全适应和胜任辅导工作的文化干部队伍, 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以崭新的姿态, 在新世纪大显身手。

四、紧抓“群众”, 搞好公共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工作应紧紧围绕“群众”, 以“群众”为中心, 做大、做实、做亮公共文化这块蛋糕。一方面群众是文化的源泉, 群众生产生活是最原始的文化所在。群众文化工作就是要将最原始的东西加以艺术地创作表现, 搬上舞台, 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加以展示, 怡情, 励志, 歌歌, 颂德。另一方面群众是文化的享受主体, 对文化有其自身的需求。对于不同文化需求层次的群众,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如对于农村应注重群众文化数量供给, 对于城镇社区应注重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 对于校园应突出教育引导主题等等。群众文化只有植根于“群众”的土壤中, 才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最终达到枝繁叶茂。为此, 群众文化工作在调查、搜集过程中要深入群众, 依靠群众, 将散落民间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规矩、礼仪等挖掘出来。在整理、研究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文化原创性, 原汁原味地体现群众本意。在创作、辅导、排演过程中要围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易于参与做文章。在指导、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整合民间有效资源, 灵活变通,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如文化下乡可以变“送”为“种”。将散落民间的已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乡村剧团、乐队等加以整合、拓展、培育, 就地就近为当地群众源源不断地送上精神食粮。群众文化工作中每成功完成一个 (项) 群众文化内容应及时归类入档, 便于积累、总结和进一步提升。

五、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群众文化活动方式

新时期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些思考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思考

当前,中国油气事业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国有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上市后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以及当前油气田实施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赋予了国有企业办公室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一、正确认识办公室工作,找准自己的定位。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为领导、为基层、为职工搞好服务是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因此,办公室要当好领导的勤务兵、基层的中介者、职工的服务生。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能不能让领导满意、基层满意、员工满意,是衡量办公室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办公室要自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严,以及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拓宽服务层面,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端正工作态度。办公室是贯彻督办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领导指示的重要部门,同时,还负责单位印章管理及公文处理的重要职责。它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行政效力。因此, 这就要求办公室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贴近领导又不能以领导“身边人”自我标榜,更不能打着领导的招牌、旗号,干违背组织原则的事。要善于在督办中学会抓住那些对决策落实起阻碍、延缓、误导作用的问题进行专项督办或跟踪督办,及时发现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确保党委决策和领导督办事项得到快速、准确、全面地落实。

三是确保工作杂而有序。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牵涉到方方面面,做好了又不容易显出成绩,干得不好,遭受的指责多、批评多,很多事情常常无法预见,易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很少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满意。这就要求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淡薄名利,倡导积极向上、快捷高效、真抓实干、廉洁勤政的良好作风,发扬乐于吃苦、默默无闻的“孺子牛”精神,扎实工作、勇于超前的“马前卒”精神和恪尽职守、严谨细致的“螺丝钉”精神,做到谋事不谋利,奉献不索取,不为私心杂念所困,不为名利所扰,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办事,以实干树立形象,以实绩取信于人。

四是突发性工作。办公室工作最大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经常会接到领导临时交办的紧急工作。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应随机应变,将被动与主动有机统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随机中找次序,在被动中把握主动。

二、勤练硬功,提升自我。

办文、办会、办事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办文、办会制度是否完善,领导讲话、文件、会议纪要等文稿的起草是否规范严谨,会签、审批手续是否严格齐全,会议部署是否细心周密,接待服务是否热情周到等,是衡量一个企业办公室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作为办公室的一员,练好四种“硬功”,对于提升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全面做好办公室工作至关重要:

一是眼功,要善于细心地留意领导在想什么,要抓什么,思考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合拍,换位思考,超前谋划工作,做到领导未谋有所思,而不是当“事后小诸葛”;

二是嘴功,要做到反映问题不失真、传达指示不走调、组织协调不走样;

三是手功,要会玩“笔杆子”,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功底,多记一些讲话精髓,多写一些精品佳作,多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四是腿功,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搞好调查研究分析,为领导决策出思路、出新招、出良谋。

三、要做好办公室工作,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高质量地为领导决策和决策落实服务。

办公室是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做到谋策而不决策;协助办理而不包办代替。办公室在领导决策中属于辅助和从属地位,不能缺位,但也不能越位。要做到张弛有度,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要为领导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但不能越俎代庖。要积极谏言,但不能瞎掺和。

(二)必须高效地做好机关日常事务运转。

所谓日常事务就是日常服务工作,包括办文、办会、办事。衡量办公室工作做得好不好既要看出谋划策的水平,又要看处理日常事务的效果。如果单纯当参谋而忽视政务工作,就会使工作出现漏洞,妨碍具体计划的实施。因此,办公室应着力提升其组织协助能力,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利益关系,营造和改进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必须积极主动地为基层和群众搞好服务。

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窗口,代表企业的形象。办公室人员应牢固树立“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严格按照“严谨、奉献、高效、节俭、求实”的十字服务方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时,要端正态度,平等协商,要与基层部门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对基层的同志要放下架子,满腔热情,坚决杜绝“门难进,态度高,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四)必须努力提高办公室队伍的整体素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必须随之提高。面对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办公室要通过深入研究,形成新认识、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加强学习:①提高政治理论学习,自觉与党中央、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时刻注意维护各级组织的权威;②加强科技知识学习,提高和培养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参谋能力;③加强法制规章学习,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④加强本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和能力,做到观念不落后,工作不落后,努力争当文稿写作的高手;⑤注重创新型学习,善于借鉴新思想、新观点、新语言,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办公室职能。

参考文献:

[1]茹珺,科技信息,做好新时期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济南:山东省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2008年第34期,P391.

[2] 陆瑜芳.办公室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9

摘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

泉。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 期,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 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群众工作,要继承以往的成功经验,也 必须正视新情况新问题,注重创新观念,创新方式。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工作 特点 意义 途径

目录

一、新时期社会的新特点.......................................................3

1、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3

2、群众权益观念逐步转变..................................................3

3、人民内部矛盾发生变化..................................................3

4、宣传媒体作用越来越重要................................................4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多元化.................................................4

1、服务对象多元化........................................................4

2、反映问题多元化........................................................4

3、利益诉求多元化........................................................4

4、工作主体多元化........................................................4

5、操作手段多元化........................................................4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复杂化.................................................5

1、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5

2、各种诉求相互交织......................................................5

3、矛盾出现对抗化倾向....................................................5

四、影响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原因.................................................5

1、政府公信力缺失........................................................5

2、领导干部决策失误......................................................6

3、矛盾处置方式欠妥......................................................6

4、社会心态失衡..........................................................6

五、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6

1、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6

2、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6

3、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6

六、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要求...............................................6

1、牢记宗旨.............................................................6

2、精通政策.............................................................7

3、关心群众.............................................................7

4、讲求方法.............................................................7

七、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7

1、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7

2、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8

3、把提高工作能力与真诚服务群众结合起来..................................8

4、把提升干部公信力与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8

5、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加强领导结合起来..................................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2]。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 一项重要工作,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多元化,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新时期社会的新特点

1、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造就了新时期多元化的群众主体[4]。随着就业方式多元化,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流动,出现了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旧有的社会结构迅速分化重组,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拉大,社会心理和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复杂化,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群众权益观念逐步转变。随着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权益越来越以明确的形式规定和表现出来,群众的法制意识全面提高,依法维权、争取利益的意识逐步增强[5]。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问题,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监督意识增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明显增强。

3、人民内部矛盾发生变化。由于经济利益矛盾和某些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及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加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人口社会流动性,使得在各种思潮互相激荡下的社会思想信仰、文化取向、道德伦理、生活方式、价值准则呈现出多元化甚至去主流化趋势[6]。在一些群众中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有蔓延趋势,当个人、小集体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多地关注个体、局部、眼前、直接利益,对整体、长远利益认同弱化,使得某些潜在矛盾转化为显性矛盾且具有突发性,如处置不及时,往往小事变大事,造成被动局面和不良后果。同时,部分群众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不满情绪和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往往借助于集体上访这一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增加,策略也越来越讲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 3 要因素。

4、宣传媒体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可实现信息交换的新媒体,使信息的自由流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新闻传媒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等群众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重要手段,是让群众知情明理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多元化

1、服务对象多元化。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出现了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都成为新时期群众工作服务的对象。过去的利益主体比较单纯,单位人、农村、企业职工。现在广泛出现了新社会阶层、两新组织、流动人群等利益主体[7]。

2、反映问题多元化。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军转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领域问题[7]。同时,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在基层管理中引发的矛盾增多,金融商贸领域群体性事件风险隐患凸显,非正常死亡事件也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新热点。

3、利益诉求多元化。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追求也不同,利益需求也从普通化的物质利益向生存利益、精神利益、民主权利转变。

4、工作主体多元化。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主体,除了党委、政府外,还可以发动群众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来共同参与,有的放矢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作,形成新时期群众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5、操作手段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组织垂直命令式地动员社会的效力在弱化。以经济手段刺激,伦理手段激励,法律手段约束,舆论手段引导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愈来愈显著,同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手段将趋于法制化、理性化和平等化。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复杂化

1、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大量潜在不稳定因素,一旦产生诱因,很快就会出现众多的以围观、起哄甚至挑衅作为手段的声援者,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是不能及时处置,经过发酵、发动、表达、对峙、破坏等各个演变阶段,增加了调处的难度。

2、各种诉求相互交织。现在群众的利益诉求,一部分是由于不够重视,该解决的不及时解决,推诿扯皮,导致矛盾升级。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群众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目的,对于法律渠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上访,甚至闹、打、砸,增加了调处的难度。

3、矛盾出现对抗化倾向。当前,社会矛盾以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但是,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和组织,内部组织层次分明,人员分工明确,有统一的口号和行动方案,进退都有人控制和指挥,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矛盾的苗头和倾向。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人员、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离间党与群众的关系,故意制造党和群众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

四、影响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原因

1、政府公信力缺失[8]。地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不高,可预见性和政策连续性不强,民众的信任信任度低。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及时洞察,缺乏事前发现能力,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10]。

2、领导干部决策失误[8]。制定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在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利益调整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分析不细,制定的政策、规定出现不平衡、不统一、不连贯、不稳定现象,执行政策随意性较大,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没有慎重考虑,在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作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10]。

3、矛盾处置方式欠妥。在新时期群众工作中,部分干部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工作方法简单化,抓不到点子上,动不动就罚款、抓人、夺财,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

4、社会心态失衡。当前,我国社会已呈现差距,因社会差距扩大而导致社会对立,形成不稳定的社会心态,造成社会心态失衡。如社会上存在对财富、资本、干部的不信任倾向,对新时期群众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7]。仇富、仇官就是典型的例子。

五、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1、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群众工作水平的高低是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不仅应该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而且更要具备和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消除群众工作的不适应,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9]。

2、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的高度统一,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9]。

3、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社会公平正义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改善民生,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9]。群众工作的核心是利益调整和利益分配问题,根本是以人为本,为民谋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

六、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1、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对老百姓有没有真情实感,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唯一标准[3]。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11]。

2、精通政策。在群众工作中,必须做到讲政策,用政策教育群众,在政策固 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努力做到用发展的理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解决问题[11]。对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减少随意性。

3、关心群众。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切实关心群众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必须解决群众生老病死等具体困难,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关注民生民利,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民主权利进一步保障;更重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只要能较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4、讲求方法。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群众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对群众在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对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好的作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使群众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11]。要从小处着眼、把握全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自觉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

七、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1、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12]。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工作部署,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和文化道德水平。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一是突出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要直面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问题,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做好群众工作。二是突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2、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依法办事是政府管理社会的手段,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形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群众工作才更有效果[12]。一是坚持严格执法。决要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对于那些滥用权力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依法查处。二是坚持以理服人。严格执法,决不是对群众“冷、横、硬”,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更好地依法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道理、政策、法律向群众讲清楚,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遇到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悦诚服。三是坚持宽严相济。对于大量个体纠纷尽量采用调解的方法处理,对群体性事件多做息争罢诉的工作,对多数不明真相群众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对少数带头闹事的坏人依法给予打击。

3、把提高工作能力与真诚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才有保障,才能做好真诚服务群众的工作[12]。一是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真实掌握基层实情,群众工作才有目的。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二是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效地组织群众。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工作。三是努力提高和群众沟通的能力。新时期群众工作矛盾的新特点,要求干部既要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四是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出来,能否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当前加强群众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必须从源头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4、把提升干部公信力与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提升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大决策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才有现实的支撑。提升干部公信力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前提。党员干部的公信力来源于诚信明礼、严格自律。干部的作风,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干部作风好,政府就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12]。落实群众民主决策的参与权是做好新时期工作的保证。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 8 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要把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有机统一起来,兼顾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使我们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

5、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加强领导结合起来。把建立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各种机制与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才有组织保证。而建立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显得尤为突出[12]。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的作用,逐步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建议。认真落实《信访条例》,引导上访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完善政府门户网站、警务、公务热线,广泛推广民主恳谈会、为民服务代理制等有效方式,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对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尽快平息事态。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化解冲突,解决问题。逐步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胡锦涛同志提出,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3]。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参考文献:

[1]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

上一篇:冬至问候短信下一篇:以创新思维推动政协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