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创造性游戏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班创造性游戏(精选9篇)

中班创造性游戏 篇1

1、通过幼儿自主的艺术游戏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

2、在幼儿塑造、感受美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互协作及人际交往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4、激发幼儿热爱国粹京剧的情感。活动准备:

1、材料:各种适合做京剧服饰的材料如:各类纸张、颜料、胶水、双面胶、剪刀、毛线、珠子、油画棒等。

2、电视机、有关京剧的vcd片。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有一定的京剧氛围。活动过程:

1、激发情趣,进入情景。

教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京剧的音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2、集体商议,确定主题。

教师:你们喜欢京剧吗?喜欢京剧里的什么?

幼儿互相讨论,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旦、丑;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各种脸谱;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服饰。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咱们就来玩一个有关京剧的游戏好吗?

3、幼儿自主选择,体验京剧的乐趣。

在京剧声中,幼儿有的在制作脸谱、有的制作装饰水袖及头饰、有的京剧欣赏、有的在穿着各种自制的京剧服饰在表演、有的还在商议。

活动室的一角,几个孩子自成一组,用颜料及油画棒在纸、布、扇子等不同材料上画各种不同形态的脸谱,还把画的脸谱粘贴到瓶上、纸管上,有的送到了京剧表演的小朋友那里,说是要请他们表演变脸呢;四五个小朋友正在模仿vcd中小丑的表演,演得还真象那么回事;好几个小朋友在水袖上又是画又是粘,又在印染;一组孩子们正穿着不同角色的京剧服饰在尽情的表演,嘴里还在哼着调子,真有点京剧的唱腔。幼儿对话:

“这个花旦穿的衣服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件好吗?”“看看它的式样。” “这个小丑的帽子怎么带的?”“问问老师吧。”“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吧!”

4、师生互动,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京剧服饰展览会:在幼儿做好的各种角色的服装后,他们会感到做了这么多漂亮的京剧服装别人看不到太可惜了!经过小朋友的讨论“京剧服装展览会”就产生了。

艺术长廊:小朋友们在各种物品上画了脸谱,他们把脸谱放在一起,越看越象“艺术长廊”,于是一个新的活动主题产生了。

京剧小剧场:有些小朋友在京剧表演中,他想扮演某部戏中的某个角色,另一个小朋友想为他们伴奏,还有一些孩子想观看他们表演,这样新的主题“京剧小剧场”又产生了┄┄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构思巧妙,情趣盎然,其内涵则体现了艺术性为游戏的特征,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游戏的灵魂。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艺术表现艺术创造,以“京剧”为主线完成了“设想京剧的各种服饰┄利用废旧品制作┄京剧表演”一系列活动环节,充分体验到动手做、游戏乐的愉悦。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断地感知、尝试、操作,在幼儿感受美、塑造美的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中班创造性游戏 篇2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重视的是幼儿技能技巧的训练, 所采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练习”这样一种机械模仿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既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在创造性的韵律活动中, 怎样才能既满足和尊重幼儿想象的需要, 又让幼儿真真切切地获得技能的提高呢?笔者认为新颖、创意的教学策略, 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 观察策略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 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韵律活动素材的事物, 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 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引导孩子学会观察, 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多记, 使自己的头脑尽量储存多种多样的表象, 便于孩子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小兔律动, 大家多以双手举起来当耳朵、双脚蹦跳来表现。全班三十多只长耳朵一起跳来跳去, 虽然动作对了, 形象也表现出来了, 但缺少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于是在开展活动前通过让幼儿观看《兔八哥》的动画片观察兔子的三态, 形态:长耳朵, 短尾巴, 前肢短后肢长;动态:走起路来一蹦一跳, 偶尔还会站起来;神态:东张西望, 机警, 灵敏。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 幼儿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 把兔子的不同特点加入到即兴表演中。有的双手立于头顶做长耳朵的动作, 有的双手交叠于臀部做短尾巴的动作, 还有的上屈肘做兔子站立的样子, 眼睛还咕噜噜的左右看, 生动可爱, 活灵活现。

2. 游戏学习策略

游戏学习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律动教学形象化、简单化、游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产生的新问题, 不断调整游戏策略, 用艺术的方式组织幼儿活动, 使幼儿沉浸在兴奋、欢乐之中, 感觉自己不是在上课, 而是在主动做游戏、玩音乐。如中班韵律活动《包饺子》中, 空手做擀面动作让幼儿感觉很压抑, 于是, 我引导孩子将身体当做面团, 可以在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擀面?幼儿想到了在鼻子上擀面, 在肚子上擀面, 活动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在煮饺子时, 我设计了大火、中火、小火, 鼓励孩子创编不同的跳跃动作来表现饺子在锅里沸腾翻滚的不同动作, 所有人都投身到游戏中扮演饺子的不同状态, 活动不再枯燥。游戏, 让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游戏法是幼儿在学习律动时最感兴趣的方法。

3. 图谱表现策略

在韵律活动中,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创编有情节性的动作, 并很快地记忆音乐的情节, 了解各乐段表达的内容, 设计用图谱来记录的方式。一开始可由教师根据音乐情节记录, 幼儿用动作表现, 随后可以让幼儿来创造性地记录情节, 并将情节用简单的图谱记录下来。如中班律动《小老鼠和泡泡糖》创编动作时, 我与幼儿共同设计了图谱。通过图谱来记忆音乐, 使得幼儿创编动作更加有针对性, 更加得心应手。

4. 多通道参与策略

心理学认为:人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越丰富, 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创造能力就越强。在组织韵律活动时, 采用多通过参与法,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引导他们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动觉等。如在韵律活动《大鞋和小鞋》时, 为了使幼儿感受这两段曲子的不同音区、节奏、音调及丰富的表现力, 首先让幼儿听大熊做大鞋子、小老鼠做小鞋子的音乐, 感受“大鞋和小鞋”这两段音乐的不同:缓慢笨重与轻松跳跃。接着让幼儿观看“大熊和小老鼠”的录像片, 从形象上感知大熊的笨拙高大, 小老鼠的小巧灵活, 然后再用色块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最后用动作创造性地把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这样通过多通道的参与, 幼儿对作品的感知、理解、表现, 能够更直接全面、更系列、更便于动作的创造。

游戏是创造性的根源 篇3

暑假假,买回29寸大彩电,把纸箱放在了阳台上。

六六钻进纸箱,将它变成了小羊的家,妈妈会儿当大灰狼,一会儿当羊妈妈,大灰狼未了,小山羊就不开门,否则大灰狼就把小山羊给吃掉。

丫丫和她的朋友钻进纸箱,在她看来,纸箱就是一个大葫芦:可是朋友说自己今天是“哪吒”,“哪吒”怎么能住到葫芦里呢?哪吒和葫芦娃闹意见了,哪吒不吃葫芦娃在纸箱里的烧的饭,理由是“我是神仙,神仙怎么要吃饭呢”?

南南不仅自己钻进去,把妈妈也带了进去,把纸箱当成了睡房。妈妈蜷在箱子里面不舒服,可南南舍不得出来。于是我们给大纸箱子动了个手术:在侧面开了个门,这样,妈妈的腿脚可以舒展开未了,这不,舒服多了。

在纸箱开门的第二天下午,两个邻居小朋友和个爸爸将纸箱子的故事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纸箱子是小矮人的小木屋,是白雪公主住的地方,也是白雪公主遇害的地方,于是演了一出《白雪公主》。

过了一阵,他们又把纸箱子当起了厨房,有个小朋友在里面做好了饭,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没一会儿,又把纸箱子变成卫生间,有一个小朋友在里面假装洗小千。

当孩子是孙悟空时,他们把纸箱子当成水帘洞,孙悟空说:“孩儿们,我去西天取经,把门关起来,混世魔王进不来!”

当他们是铁扇公主时,纸箱就变成了铁扇公主的山洞。

纸箱子里还发生过小朋友的“巴士之战”:两个小朋友都同意把纸箱子当巴士,两个人都想当司机。妈妈调解说:“一个坐这头,一个坐那头,往两边开。”可是小朋友很认真:“一辆车只有一个司机。”最后,小朋友觉得爸爸说得有理:两人轮流当司机和乘客,乘客要刷卡,大家致同意纸箱子上标着向上箭头和写着“向上”字样的提示符是现成的刷卡机。

纸箱子里还发生过奇迹:白雪公主被毒死在小木屋,王子将白雪公主吻醒,王子带着白雪公主逃离森林中的小木屋,王子带着公主骑着马远去——马是放在阳台上的自行车变的,爸爸系在车龙头上的绳子变成了缰绳。

就在昨天,两个全副武装成“哪吒”模样的孩子钻进纸箱,将纸箱变成了“哪吒”诞生的莲花。

一个破纸箱,居然可以成为小羊的家,成为公共汽车,成为卫生间、厨房、卧室,成为水帘洞、宝葫芦、小木屋、莲花宝座……我叹为观止。

同样,没有人教,孩子在游戏时将沙发垫变成黑猫警长的摩托车、蹦蹦床、小舞台、滑滑梯、被子、屋顶,变成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变成舒克的飞机……

他们会将邻居奶奶送的可折叠的小帐篷变成大乌姐姐的翅膀——他们自然是大乌姐姐:变成宝宝的床和被子——他们就是睡在床上盖着被子的宝宝;变成贝壳的壳——他们就是软软的贝;变成船——他们将帐篷上的带子当成船的橹来摇:当成鱼网——要姐姐当渔夫,他们则变成小鱼,被鱼网捕获……

只要你观察孩子的游戏,你就会由衷地为他们的创造性感到惊讶。我没有办法不发问:为什么孩子在游戏中有那么丰富的的想像力和那么鲜活的创造力?

心理学认为,游戏着的儿童就是创造着的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因为孩子常常都是好奇的、专注的、放松的,他们是敞开的,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外界的刺激常常成为他们创造的引线,他们会将他们的经验和愿望编织成一个崭新的世界。孩子在游戏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让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也感慨:“幼儿的创造性很难得到解释。我曾天真地设想过,所有的幼儿都服用了创造性的灵丹妙药。”

中班创造性游戏 篇4

活动背景: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因此幼儿对京剧充满了神秘感。同时我们也发现上学期《娃娃时装乐》的京剧表演中我班幼儿已能出神入化地表演,孩子们已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经常问老师:“那个人的脸上为什么要画成那个样子?”“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都不一样?”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只要看到京剧表演他们就会很投入的去看,有的小朋友还会进行模仿。老师针对幼儿的情况就利用常识活动、随机教育引导幼儿认识了生、旦、净、丑及他们各自的特点,还组织幼儿观看录像,并挖掘社区资源,请爱好京剧的当地人士走进课堂为幼儿表演。通过耳濡目染,幼儿对京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经常在班级区角露一手,且思维很活跃,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他们在使用游戏材料时,能将有关特征在自己头脑中进行转换、重组、演绎出适合游戏情景的替代物特征。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我们设计了“京剧小戏迷”这一创造性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的艺术游戏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

2、在幼儿塑造、感受美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互协作及人际交往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各种适合做京剧服饰的材料如:各类纸张、颜料、胶水、双面胶、剪刀、毛线、珠子、油画棒等。

2、电视机、有关京剧的VCD片。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有一定的京剧氛围。

活动过程:

1、激发情趣,进入情景。

教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京剧的音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2、集体商议,确定主题。

教师:你们喜欢京剧吗?喜欢京剧里的什么?

幼儿互相讨论,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旦、丑;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各种脸谱;有的说喜欢京剧里的服饰。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咱们就来玩一个有关京剧的游戏好吗?

3、幼儿自主选择,体验京剧的乐趣。

在京剧声中,幼儿有的在制作脸谱、有的制作装饰水袖及头饰、有的京剧欣赏、有的在穿着各种自制的京剧服饰在表演、有的还在商议。

活动室的一角,几个孩子自成一组,用颜料及油画棒在纸、布、扇子等不同材料上画各种不同形态的脸谱,还把画的脸谱粘贴到瓶上、纸管上,有的送到了京剧表演的小朋友那里,说是要请他们表演变脸呢;四五个小朋友正在模仿VCD中小丑的表演,演得还真象那么回事;好几个小朋友在水袖上又是画又是粘,又在印染;一组孩子们正穿着不同角色的京剧服饰在尽情的表演,嘴里还在哼着调子,真有点京剧的唱腔。

幼儿对话:

“这个花旦穿的衣服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件好吗?”“看看它的式样。”

“这个小丑的帽子怎么带的?”“问问老师吧。”“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吧!”

4、师生互动,生成新的游戏主题。.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京剧服饰展览会:在幼儿做好的各种角色的服装后,他们会感到做了这么多漂亮的京剧服装别人看不到太可惜了!经过小朋友的讨论“京剧服装展览会”就产生了。

艺术长廊:小朋友们在各种物品上画了脸谱,他们把脸谱放在一起,越看越象“艺术长廊”,于是一个新的活动主题产生了。

京剧小剧场:有些小朋友在京剧表演中,他想扮演某部戏中的某个角色,另一个小朋友想为他们伴奏,还有一些孩子想观看他们表演,这样新的主题“京剧小剧场”又产生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构思巧妙,情趣盎然,其内涵则体现了艺术性为游戏的特征,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游戏的灵魂。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艺术表现艺术创造,以“京剧”为主线完成了“设想京剧的各种服饰┄利用废旧品制作┄京剧表演”一系列活动环节,充分体验到动手做、游戏乐的愉悦。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断地感知、尝试、操作,在幼儿感受美、塑造美的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活动中,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真正成为了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成为孩子们的合作伙伴。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的整合 篇5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它不仅能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了解三大游戏的指导及实施以及各年龄段游戏水平,提高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11月9日—11日,晋安区浦下幼儿园、晋安实验幼儿园、洋下幼儿园分别开展了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及结构游戏观摩研讨活动。在游戏观摩现场,让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自由、自发”的快乐: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环境、丰富多元、有层次的游戏材料、适时巧妙的游戏指导、宽松愉悦的交流情境„„,一、用心布局游戏场地

我们都知道,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的前提条件,这三所幼儿园环境都不大,但老师们都能巧妙地将有限的空间合理利用。(结合图片介绍))有效地解决了班级空间场地小这一问题

二、用心提供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进行三大游戏的物质条件,要开展好游戏,老师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各活动区所需的适宜设备、玩具材料,并具体分析现有各类材料的不同特点及其教育功能,尽可能探究和挖掘每一种玩具或游戏材料所具有的多发方面的教育功能,了解、掌握各种材料的多样玩法,从而由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和操作。角色游戏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中老师既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成品材料,如做游戏时用的一些现成的玩具:如娃娃家里的小床、娃娃、洗澡盆等,医院里的医疗用品等,也有一些幼儿收集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超市里的商品,点心店里的方便面的碗筷等,此外还为游戏提供了一些半成品:如橡皮泥、吸管、绉纹纸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为点心店做一些饺子、汤圆、菜肴等,为茶叶店制作茶叶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喜欢来品尝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茶叶,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半成品的提供也避免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等待的时间。从成品材料——废旧材料——半成品材料的提供上,有效地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操作性。1.创造性游戏与网络式主题活动的整合(1)角色游戏与网络式主题活动的整合

传统的角色游戏活动情节往往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不足而无法延伸,幼儿游戏兴趣无法保持而游离于游戏之外,这种方式限制了游戏情节的深入,阻碍幼儿交往的范围。我们把角色游戏的内容与网络式主题活动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进行灵活地运用、迁移,游戏情节不断地得到延伸,幼儿的游戏水平逐步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迈进。在网络式主题活动“真好吃”的活动中,幼儿进行“食物大搜索”、食品调查等探究过程,经历了到商场买卖的活动以及商店各类食品的归类摆放等相关的经验之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对糖果的兴趣点,建议在角色区开设“糖果屋”的游戏,并与幼儿共同协商、创设环境、准备材料,游戏主题“糖果屋”自然产生了。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大方地与同伴交流自己已有的经验,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教师提供的材料、环境的创设进行改变,实现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认为“棒棒糖”生意比较好,这个柜台应该摆在外面,有的认为只卖糖太少了,应该再增设卖饼干,于是“饼干屋”也产生了。角色游戏的情节就这样随着幼儿丰富的经验不断运用、深入。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在游戏中大胆想象,在这个思考与想象的过程中幼儿不由自主地将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又如“我爱北京”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孩子们欣赏了许多有关北京著名建筑物的图片之后,对参观游览祖国美丽风景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贝贝旅行社”。在网络式主题背景下,孩子们的游戏内容不再是单

一、零散的,而是丰富的、深入的,游戏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的丰富、有意义。(2)结构游戏与网络式主题的整合 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想法,搭建的灵感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积累,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就更高。以往的游戏内容较为单一,且大多是教师预设的,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孩子对老师预设的游戏主题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活动中就容易脱离主题,也会因为无法完成建构而对游戏失去兴趣。在“服装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将游戏的内容与网络式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幼儿在对服装的来源、色彩、制作等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便对开“服装店”、“服装城”感兴趣,于是网络主题内容又生成参观服装店、服装城,幼儿对“服装店”、“服装城”的建筑特点及布局有细致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之后,建构游戏“服装店”、“服装城”的游戏产生了,幼儿自然地融入到游戏氛围之中,参与游戏的热情十分高涨,主题伴随游戏的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内容,而游戏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不断深入。在这样的课程模式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体现,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等多种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2.创造性游戏与区域活动的整合

创造性游戏与区域的整合可以说区域活动为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补充与情节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更多的是自主地与材料互动,它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同时也是创造性游戏活动情节的拓展。在角色游戏“医院”的活动中,教师为了深化游戏情节,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院的功能,体验医生的职责及其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为幼儿创设了与角色游戏相适应的活动区:(1)美工区:①提供油画棒、图画纸,引导幼儿设计医院各部门的标记牌。②提供腊光纸、即时贴、小棒、海绵、棉花等,引导幼儿自制西药药丸、中草药、针剂、棉签等;(2)语言区:①提供医院的看病流程图,让幼儿按看病的顺序排列流程图,并向同伴进行讲述。②提供有关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的VCD,让幼儿交流进一步明确医生的职责;(3)操作区:提供各种药品盒,引导幼儿按类或按宽窄、长短、大小顺序摆放药品盒,促进幼儿数形概念的发展。从以上例子可以发现,在活动区中幼儿不仅获得多层面的发展,同时为游戏开展自制材料,创设环境,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细化看病的流程,为游戏情节的拓展提供基础保障。反之,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补充。

3.创造性游戏之间的整合

在创造性游戏中,建筑游戏同角色游戏的关系最密切。在角色游戏“娃娃家”、“公共汽车”、“幼儿园”活动中,为了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游戏前教师会先引导幼儿用几把椅子拼成一辆“公共汽车”、用积木围成“娃娃家”等,利用建构布置场景,然后再进行角色游戏。而建筑游戏在建成某一物体或场景后,也常常加入角色和情节,发展成为角色游戏。这个转化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游戏的完整性。如幼儿在完成了大型“游乐场”的建构以后,就开始参观游赏,门口设售票处,里面有导游,娓娓地介绍娱乐设施,带领游客各处参观。又如在角色游戏“服装城”活动中,教师事先引导幼儿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建构材料搭建了一座“服装城”,“服装城”里由许多的服装店,每间服装店还搭建一些货柜架,可供角色游戏中“服装店”的服务员摆放各种款式的服装并进行销售活动。另外,为了角色游戏情节的需要,孩子们还建议在“服装城”里搭建一个T型舞台,专门为“服装城”的老板搞服装促销活动所举办的时尚动感的“服装秀”而准备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又重新转入了建筑表演T台的活动,T台建好之后又转入表演游戏“服装秀”的活动。总之,创造性游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转换、互相补充、互相延伸的关系,这样的整合,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游戏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和想象的发展,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篇文章的具体操作帮我理清了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整合的指导思路,知道了如何去持续地点燃幼儿游戏的兴趣。

在创造性游戏中,一个游戏主题的产生比较容易,但如何在一段时间里稳定游戏的主题,使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这很大程度上要看游戏是否有发展。一个新的游戏主题确实能引起孩子的新鲜感,并激发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个主题如果不加以巩固和发展,始终停留在某一个高度上,那么,新主题也会变成老主题,而整个游戏也会因为缺乏新意而停滞不前。在建构游戏活动中,我们观察到用牛奶罐自由垒高活动开展几次后,参加的幼儿越来越少了,因此,我们因势利导,帮助幼儿结合主题活动的知识经验,在“秋叶飘”主题中,我们一起去泰兴银杏公园秋游,看到了两面高大的浮雕墙面,引导幼儿生成了“搭建围墙”的建构游戏主题,从而再次激起幼儿新的游戏的欲望。接着开展“图形宝宝”的主题活动,我们则增添了各种图形的硬纸板,引导孩子搭建各种造型的围墙,持续点燃幼儿游戏的兴趣。通过与主题的整合,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经验,把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印象融入游戏中,使得游戏内容深入透彻,丰富多彩。他们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会随着经验的运用和转换而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比如,我们班的娃娃家游戏中,常常有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喊起来:“不好啦!不好啦!着火啦!快来救火呀!”一边喊着还一边拿着一根棍子做灭火器去浇水。棍子成了灭火器,这是他们想象力的作用。

另外,我们教师也要增强整合意识。我们要把主题的教育要求和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经验浑然一体地融合于一日活动之中,具备游戏与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等课程的整合能力,改变游戏组织形式单

一、内容单

一、手段单一的平行状态,架起创造性游戏与学习活动之间的桥梁。

我的学习心得就是这些,其中一些个人观点不知正确与否,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提供利用合理的材料 促进角色游戏的发展

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具是儿童的生命”。他还说:“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的;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了幼儿游戏离不开玩具和材料,玩具与游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幼儿园中,供幼儿游戏的玩具可分为两大类: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成型玩具的用途基本是确定的,它是按照各种实物的形象专门设计的玩具。例如,各种材料制作的娃娃,小动物,交通工具等。未成型玩具指一些可被幼儿当成各种玩具使用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好玩的不仅是那些成型的商品玩具,也指自制玩具甚至包括用各种各样废旧物品和材料充当游戏的替代玩具,幼儿游戏时,老师若能恰当的提供游戏材料和玩具,将有利于幼儿游戏主题的深化和游戏水平的提高。在此就如何提供幼儿游戏的材料,提供幼儿游戏的质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的材料

皮亚杰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特点,把儿童的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练习性游戏,指儿童反复练习感知觉和动作的游戏,这是游戏的最早形式。(2)象征性游戏,指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来反映周围成人的生活,劳动活动,这是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3)规则性游戏,指以规则为游戏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的游戏。

小班幼儿的游戏直接依赖于主题形象的玩具,他们是在玩具的吸引下开始活动的。离开玩具,就停止游戏,游戏的水平处于象征性游戏的初期,使用玩具时模仿性很强,投放的游戏材料应以成型玩具为主,未成型玩具为辅。主题形象玩具要色彩鲜艳,牢固安全。同类品种的玩具材料的数量要多一些,以充分满足幼儿对玩具的要求,避免因数量不足而导致幼儿争夺玩具的现象,娃娃家的炊具、餐具品种却不宜过多,可投放3---4套形象的炊具(煤气灶、炒锅、铲子等)和餐具(小碗、盘子、汤匙等)让幼儿模仿成人煮饭、做家务,开展游戏。

中班幼儿对游戏有更浓厚的兴趣,出现初步的合作游戏的水平,是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老师要适当减少成型玩具的数量与品种,提供一些未成型玩具材料,让幼儿构造游戏中所需的新玩具。还要鼓励幼儿为丰富游戏情节选择替代玩具和自制玩具。以提高幼儿使用多种玩具材料的技能。例如:幼儿玩“消防”游戏时,能用积木搭建高层建筑物,用可乐瓶当作“灭火器”,爬上用长条型积木搭建替代的楼梯“灭火救人”。

大班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在游戏内容的深度广度,新的游戏主题的出现等方面表现的特别明显。他们的游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够用语言和思维来调节游戏。他们的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处于主题游戏和合作、组合的游戏水平。老师提供未成型玩具应比中班多,品种也要多样化。同时,要鼓励幼儿多样多选用替代玩具和利用半成品制作玩具。例如:幼儿把彩色皱纹纸剪成长条形状,可作礼仪小姐斜挂在胸前的佩带,或作池塘里水波纹,或作为围墙,使各种主题游戏呈区域性。还可以当成飘带表演杂技,成为秧歌舞的红绸带等。

二、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需要投放游戏材料

不同的游戏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角色的主题。特别是小班幼儿,玩具材料对游戏内容的影响更为直接。他们看到什么玩具,就会玩什么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是在游戏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引出游戏的主题和扮演角色的愿望。老师应提供一些主题形象的玩具,与起初形象似是而非的素材玩具,以及一些成品材料和废旧物品,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创造性。如:提供鲜花、人造花、花篮、色纸等,幼儿就会联想起到花店买花的情景,玩起“鲜花店”的游戏。

随着幼儿游戏主题的深化和情节发展,幼儿会感到现在提供的玩具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老师要及时了解调整、变换游戏材料,为幼儿丰富游戏情节起导向作用,让幼儿在每次游戏中觉得有新鲜的玩法,新的发现,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例如在指导幼儿玩“时装表演队”游戏时,我是这样投放、更换游戏材料的:幼儿用自身的服装进行时装表演——幼儿选用老师提供的道具服装。即用废旧挂历纸和皱纹纸制作的可直接套在幼儿身上的时装进行表演——幼儿自己设计时装进行表演。他们在多次表演感到已有的游戏材料不能满足自身游戏的需要时,就能在老师启发、指导、帮助下利用废旧材料自制自己喜爱的“时装”。当这些“ 时装”穿在幼儿自己或同伴身上时,他们即兴表演时装的角色意识再次得到满足,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可见材料的投放是根据幼儿游戏的主题、能力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三、根据不同的游戏水平、增添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幼儿对玩具的使用也反映出其发展水平。欲使所投放的玩具材料恰如其分,老师必须认真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重要发展水平和对游戏材料的选择情况,以便引导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记录表。如幼儿角色游戏主题种类记录表,为此,我设计了一些幼儿角色游戏记录表。老师指导幼儿游戏,边用简单的符号或文字材料的真实情况。以每周开展角色游戏次数为单位,累积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使用、自制玩具的情况,以及以物代物和一物多用的次数。再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幼儿游戏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换、增添幼儿游戏中“急需”材料,以此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的游戏主题的产生。通过统计两次(4次)幼儿进入娃娃家游戏情况,发现娃娃家的人数逐渐减少,由高峰期两个娃娃家几个女孩子争着扮演妈妈,一家有七个人,逐渐变成仅有一个小女孩独自在家煮饭、喂娃娃……在第二次游戏时又出现类似情景,还是这个女孩独自在家玩着。老师以角色身份“邮递员”送报、送信来了,“这是小江的家吗?有他的一封信件。”还关切寻问家里人都到哪里了?“他们都上班了,我已经退休了,在家帮他们煮饭呢!”小女孩一边说一边继续做煮饭动作——老师了解到,大班幼儿随着知识面的扩大与增加。希望更多地参与各种社会劳动,与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往活动,尝试着扮演多种角色的乐趣。后来老师启发幼儿引出新的游戏主题“儿童餐厅“,并投放两个较大的煤气灶,数量较多餐具(装快熟面的泡沫碗、盘子、快餐盒)。半成品材料(橡皮泥、塑料吸管)废旧物品(各种形状的饮料瓶、各种贝壳)引导幼儿玩“家乡风味小吃”的游戏。当幼儿从单一角色到多种角色转换时,能自己寻找替代物做游戏中所需的玩具。例如幼儿用乒乓球替代“元宵圆”、“鱼圆”,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塑造“螃蟹”、“粽子”等。老师通过观察记录的分析,了解了幼儿游戏现状,引导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尝试着扮演多种角色的欲望,体验着与社会上不同角色的人进行交往的乐趣,为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说:“游戏是幼儿整个快乐童年的主题”。而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支柱,老师必须为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愉快,尽情的游戏中学习。

用心布局游戏场地。

三、用心丰富游戏情节

中班游戏活动听说游戏打喷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有意识倾听同伴的提问,并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快速回答;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体验听说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角色大图片及小图片、小丝带若干、封面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奔跑的古古》封面图片,引起幼儿的回忆

二、听说游戏:打喷嚏

1.教师依次播放《奔跑的古古》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以上的动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打的喷嚏?”

2.介绍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选取一张小图片,扮演图片上的小动物,其他小朋友提问“我的朋友,你是谁?”选取图片的小朋友要根据图片内容回答“我是×××”。其他小朋友接着提问“你在哪里打喷嚏?”选取图片的幼儿就要根据绘本中的小动物打喷嚏的地方进行回答“我在XX上打喷嚏”;回答正确就大声地打一个喷嚏,并得到一个丝带做的柳絮条;回答错误在特定的区域暂停一次游戏活动。

3.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三、活动结束

中班创造性游戏 篇7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对创造性游戏开放进行了多次尝试,教师在游戏中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并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让每个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发展。

一,游戏的材料要具有开放性

商品玩具比较逼真,品种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智力起到启示开发的作用。但商品玩具也存在诸多的缺点,一是制作的材料很难达到环保要求;二是给幼儿所创造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不大,使幼儿缺少了再创造的活动。因此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玩具或游戏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幼儿在具有想象力的创造活动中去感知,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让幼儿去积极参与。如“饺子店”可提供半成品的饺子,让幼儿用橡皮泥做成肉馅,用皱纹彩纸撕成菜叶,白纸做皮,然后做成饺子,这样才能拿给顾客吃。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不厌其烦,乐趣无限,充分调动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时间要得到保证

有研究发现,在同样的环境下,对于幼儿来说,15min的游戏属于短时间游戏,30min的游戏则可以归属于长时间游戏。经过比较研究,在15min的短时间游戏中,幼儿更多地表现为闲散行为、旁观行为、过渡性行为及一些实物游戏和模仿游戏。如果游戏的时间较长,幼儿就能够自然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伙伴,互相讨论大家合作的角色,大大增加了小组合作游戏的发生频率;如果游戏的时间比较短,幼儿则无法完全沉浸于所玩的游戏中,也就失去了筹划和编排游戏的环节,只能做一些形式简单的随意性游戏活动。所以,为了使幼儿游戏的质量得以保证,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创造性游戏开放的必要前提条件。

三、开展开放的主题活动

1.灵活开展主题活动以激发幼儿兴趣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开展有意境的、开放的主题活动,会使幼儿产生遐想,萌发参与游戏的欲望。例如,笔者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可爱的小蚂蚁”的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我诱导幼儿开动脑筋,大家一起制作了会说话的大树、会唱歌的小鸟、会跳舞的小花、会劳动的蚂蚁……这些可以当做表演游戏的道具也可以充当背景,又可以做表演游戏的道具从而让布置的环境活起来,富于趣味、人性化的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积极参与这一主题活动的兴趣。随着主题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入,我对这些道具也相应地进行了变化和调整。在“蚂蚁搬豆”这一环节的表演活动中,起初,幼儿对背着豆子爬来爬去的活动兴致很高,但是时间一长,幼儿的兴趣就减弱了,甚至出现了游戏开展不下去的局面。这时我及时调整了游戏的道具和置换了背景,同时启发幼儿利用积木等材料在游戏环境中搭建了桥、山洞、溪水、山峦等,并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添加哪些道具和创建哪些环境。孩子们积极发言,踊跃参与,有的添加了小推车等材料,有的建立了“飞机场”,有的添加了小木屋,有的还建议增加一个小湖……孩子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游戏中,并不断推进游戏的深入发展。

2.扮演开放的游戏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明确界定了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除了扮演好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外,还应敏捷地抓住各种契机,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幼儿多样的个体差异。如大班开展“超市购物”游戏活动。扮演超市经理的教师在超市里到处巡视着,看到超市里哪个区域有问题,教师就以“经理”的身份过去指导。这时,教师发现水产区没有任何顾客,孩子东张西望,显示出无聊的表情,这时教师就从超市的入口处进去,提着一个篮子往水产区走来,孩子看到老师,立即就喊道:“今天的鱼又大又新鲜。”老师就说:“那你帮我挑一斤吧,大一点的。”孩子挑完后就在磅上过砰准备递给老师,老师又说:“我想去买点青菜,你可不可以帮我切一下,我等下来取好吗?”孩子就开始切起了鱼。买完鱼之后教师就站在一个不显眼的位里安安静静的观察着。在这里教师扮演了超市管理者、顾客、观察者三个角色,作为经理的“教师”需要从全局出发。在把握好整个局面的同时,教师注意到“水产区”的孩子无所事事,于是教师通过扮演顾客的角色与幼儿的一起进行游戏,在孩子们有了兴致的时候,教师则可以及时退出游戏,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这时,教师扮演了多种角色,既参与游戏,也指导游戏,并能适时转换各种角色。

提高创造性游戏指导能力的策略 篇8

学会有目的观察能力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有目的的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考量教师指导幼儿游戏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让老师能有目的的观察,我们让老师在观察中注意解决以下问题:①游戏的目标是什么?②游戏中幼儿有何兴趣和需要(幼儿表情、坚持性、社会性发展等)?③幼儿获得了哪些发展?④游戏中是否需要教师的指导?⑤如果需要指导,你如何进行指导?⑥接下的游戏将如何进行?

这些具体的问题为教师的观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幼儿游戏时老师不厌其烦地进行有目的观察并详实地记录下来,根据观察的情况去认真分析幼儿游戏的兴趣点,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思考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发展。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制订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方案。

学会游戏活动设计

理论学习与观摩范例相结合。为了让幼师的活动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采用了理论学习和范例观摩相结合的方法,为此,我们除了要求幼师加强“游戏”基本理论的学习外,还结合“我的舞台我做主”“娃娃家”等相关优秀的游戏活动设计的案例,让幼师掌握一个好的设计的选题要求、格式要求、过程步骤、材料准备等最基本的知识。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幼师掌握了设计游戏活动的最基本技能。另外,我们还多方查找和收集优秀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案例和优秀的幼儿游戏影像资料,让幼师反复地观摩和学习,促进幼师更新游戏理念、创造新的设计方案。

学会评价游戏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增强,渐渐萌生参加成人世界社会活动的愿望。而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正满足了幼儿的这种愿望,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开展游戏的评价工作,既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到游戏中去了解幼儿游戏状况,又能有效改进指导策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通过“现场对比”的方法进行评议 在角色游戏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出现的不同的行为、结果,通常采用“现场对比”的方法进行评议。比如在“我是小小工程师”的游戏活动中,赵紫燕小朋友用砖块侧面堆高的方法搭房子,搭了四五层,房子就开始摇晃,周围稍有“风吹草动”,房子就哗啦啦倒下来;张子恒用横摆砖块的方法,即瓦匠师傅说的“层层扁”的方法垒高墙壁,相比赵紫燕的房子更结实一些;范洋洋用里外墙砖钩砖的方法往上搭,墙体宽,地基牢,搭到一定高度,加盖一层楼板,每层还留两个小窗户,房子又结实,又漂亮。活动结束时,我让三位小朋友保留了现场,让全班小朋友参观、思考:你发现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小朋友观察、猜测、讨论,找到当好工程师的“诀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现场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进行评议,丰富了游戏情节,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运用“随机介入”的方法进行评议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预设角色游戏的全过程,在恰当的时机以一定的角色身份同幼儿一起游戏,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随机介入”的方法,抓住游戏中有意义的环节。在玩中及时地给与指导。如在玩“超市”的游戏时,几位“经理”抱怨生意不好做,笔者听到以后,很诚恳地对经理说:“现在我更喜欢网上购物,網上购物比到实体店购物还方便”。一句话启发了“经理”,他们马上申请注册了一个“淘宝店”,接着还组建了快递公司、物流公司,分配人员在网上为店家做广告、为顾客配小礼物、在超市门口张贴“二维码”等。“生意”越做越“红火”。其他小朋友们知道了超市生意红火的“诀窍”,个个摩拳擦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从这件事中学到了积极动脑筋就能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结束语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之下,我园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的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与孩子共同游戏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自主游戏”,在游戏的研究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在游戏研究中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幼儿园游戏质量的关键要看游戏中是否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评议以正面引导为主,要有针对性,关注游戏过程,有效促进游戏的深入发展。

中班音乐游戏 篇9

一、设计意图

现今社会不管是哪个场所都会有一样东西——镜子。镜子是当代社会所有人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对镜子认识的基础上,配上范晓萱的健康歌由此引伸了《魔镜》这一堂音乐游戏课。

1、当别人在发言时会尊重他人。

2、会遵守游戏规则。

3、凡事能踊跃参与。

三、活动过程:

团体讨论:哪些场所会有镜子?为什么要照镜子?

主要活动:镜子游戏

当镜子的人必须模仿照镜子的人所做出的动作。

(1)、老师先和全体幼儿玩,每个幼儿先当镜子,由老师当照镜子的人。

(2)、静态到动态的动作,如跳跃、弯腰、举脚„„

(3)、2人分为一组,其中一人当人,另一人当镜子,玩一遍后再互换角色。

综合活动:律动—全身运动(健康歌)

(1)、播放范晓萱的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2)、随着音乐全身扭动,当音乐停下来,每个幼儿必须停下来摆一个动作,当音乐再继续,则开始动,等音乐停,再摆个姿势(可强调:每次不同,和别人不同)。

(3)、接着变化玩法,当歌词唱到“左三圈”时,“三圈”不唱出歌词改换成拍手,“右三圈”的“三圈”改成拍手。脖子扭扭,“扭扭”改成不动渐进,变化玩法规则。

四、活动延伸

1、科学角加入迷宫图配合主要活动中加入的镜子,玩“看镜子走迷宫”的游戏。

2、“健康歌”录音带放在音乐角,供小朋友角落时间自由使用。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蝌蚪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

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

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

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会跳舞的跳跳糖

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重点:目标1 难点: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过程:

(一)以“今天我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门—3遍人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 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风中的小鸭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熟悉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换动作,学玩音乐游戏《风中的小鸭》。

2、创编刮大风和刮小风时的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二、活动过程:

1、在优美抒情的《化蝶》乐曲声中,边做蝴蝶飞舞边愉快地进入教室与同伴交往。(事先请几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进行蝴蝶找花的活动)

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a、齐唱歌曲

b、进行简单的表演

3、学玩音乐游戏。

a、欣赏故事:早晨,鸭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摇摇摆摆地来到草地上走走,到池塘里游游,走走,玩得真高兴。突然,天变了,刮风了,风一会大,一会儿小,鸭宝宝们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鸭妈妈说:“孩子们!别害怕,只要我们紧紧地抱住大树,躲在大石头后面,大风就不会把„„。

b、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并联想故事情节。

c、在座位上做随乐动作。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合拍地点双腿,表示鸭走和自

由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d、在教室内自由找空间做鸭子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e、创编括风动作。

倾听B段音乐,区分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并随乐动作,教师反馈部分幼儿

动作,供幼儿交流、学习。

f、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做括风动作。

g分角色游戏。

部分幼儿扮“风”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儿扮演小鸭,随乐游戏。

h、交换角色。

中班教案音乐游戏《小鱼追小虾》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准确说出图形的名称。

活动准备:

1、小鱼、小虾的头饰每人一个。

2、各种图形卡片若干。

3、录音机,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到咱班做客,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小鱼、小虾的头饰。)它们要跟小朋友一起,用图形宝宝来做个游戏。你们高兴吗?(高兴)

二、讲解玩法

1、幼儿欣赏音乐《小鱼追小虾》。了解音乐的节奏。

2、讲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根据头饰请小朋友自由结伴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小鱼和小虾,小虾手拿一种图形藏在身上,大家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追逐,音乐停止小鱼追上小虾,说出小虾身上的图形是什么?像什么?两人相互交换角色,更换图形继续进行。如果说不出图形的名称,暂停游戏一次。

3、幼儿根据音乐自由表演游戏,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别人。

4、幼儿再次游戏,加深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三、教师小结

表扬游戏中表现棒的幼儿,指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下一次玩时注意。

中班音乐游戏:开汽车

教材分析:音乐活泼,欢快,富有童趣。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幼儿对此十分熟悉,音乐游戏: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会听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难点:区分音乐中三次“嘀嘀”声,第一次意为汽车发动,第二次红灯亮,第三次是“车”开回“车库”。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呈半圆型;

2、录音机、音乐磁带;(音乐选自音乐游戏王国《4》颜色汽车)

3、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份;

4、红、绿二色灯各一。活动过程:1.倾听、感受音乐。

(1)教师:“猜猜谁来了?”

提问:“汽车开在马路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

请幼儿再次倾听音乐,要求听的时候注意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放音乐时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

(3)提问:“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了?红灯亮小汽车要怎么样?”(请小朋友用动作学一学)“什么时候绿灯亮了?绿灯亮了,汽车就可以怎么样了?” 2.学习音乐游戏“开汽车”。(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交待椅子作为车库。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回车库的。

(2)请幼儿跟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听清音乐,心里想好什么音乐,汽车该怎么做。3.分组游戏

(1)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拍手伴奏。(2)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3)幼儿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建议: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3.体育活动开展过“开汽车”游戏。

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 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中班音乐游戏:小鱼和小海草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创编不同的小鱼和海草的动作。

2、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幼儿自身探索体验,掌握游戏规则。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课前观赏过小鱼游和小海草的动态,熟悉音乐。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小鱼游。(1)回忆小鱼的动作。

(2)激发幼儿创编小海草的动作并随音乐表现。

2、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表现小海草和小鱼的动作。

(1)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游戏规则介绍游戏玩法。(2)

请个别幼儿做“领头鱼”学习游戏规则,尝试游戏。(3)

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学习跟好队伍,不串队,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集体学习游戏。

(1)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散点的自由做小海草的动作,可以借助石头道具表现小海草。

(2)继续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自由结伴组合海草群进行游戏。

4、加入角色情节,继续游戏。

(1)知道不同音乐表现不同的角色。

(2)鼓励幼儿在鲨鱼出现时做小海草的动作。

好玩的中班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一、活动目标

1、能在音乐伴奏中做出母鸡下蛋的动作。

2、创编出各种小鸡出壳、跳舞的动作。

3、学习游戏规则:当听到老鹰的音乐,小鸡马上躲到母鸡妈妈身后,一个跟一个搭着肩。(或者当听到老鹰的音乐时,小鸡马上变成老鹰不爱吃的东西,一动也不动。)

二、活动准备

1、母鸡、老鹰头饰、抖蓬。

2、录音机(带)、磁铁、小捧、黑板。

3、小鸡出壳图片10幅。

4、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母鸡生蛋、孵蛋和小鸡出壳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

1、舞蹈《何家公鸡何家猜》

指导:当老师摸到某个幼儿的头时,该幼儿根据歌词做出相应动物的动作。

2、学习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1)学习母鸡下蛋的动作

指导:

* 引导幼儿做出母鸡下蛋的各种动作;

* 老师在音乐伴奏下,把母鸡下蛋的各种动作连起来做;

* 幼儿在老师带领下,听音乐做母鸡下蛋的动作。

(2)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

指导:

* 利用图片,引导幼儿倾听小鸡的音乐,感受乐句;

* 引导幼儿创编出小鸡出壳、跳舞的动作;

* 学习已创编的小鸡出壳动作;

*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小鸡出壳、跳舞的动作。

(3)分角色扮演母鸡和小鸡

指导:听到母鸡的音乐不动,听到小鸡的音乐站起来做小鸡出壳、跳舞等动作。

(4)倾听老鹰的音乐

指导:

听到老鹰的音乐马上躲在母鸡的身后,一个跟一个搭着肩。(或者变成老鹰不爱吃的东西,一动也不动。)

(5)分角色进行游戏。

(6)游戏结束,幼儿模仿小鸡跟着母鸡(老师)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音乐游戏:小老鼠与大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

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2)

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3)

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⑴ 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中班音乐游戏<小猪睡觉> 活动目标: 1.重点掌握节奏型:XXXXX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3.幼儿能根据歌曲有表情地表演.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猪头饰.礼物盒.节奏卡.活动过程: 1.进场:幼儿自由做小猪动作进场.2.学习节奏型

(1)发现宝盒,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2)出示节奏卡,教师范唱.(3)幼儿用不同的唱法创编节奏.3.学儿歌

(1)欣赏儿歌(教师播放儿歌).(2)提问: 儿歌里面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刚才我们说的节奏型?(请你说一说)(3)幼儿跟说儿歌(播放录音机).4.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学会倾听.(2)幼儿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做动作.(3)请单个幼儿表演唱歌曲.(4)分组唱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点评.5.活动结束

上一篇:小企业年终总结会议记录下一篇:水处理人员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