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共9篇)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篇1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集体备课 个案补充

一、导入复习: 略(一)山中杂诗一.作者简介吴均 :南朝梁文学家,独创“吴均体”,(描绘山水风光,文体清拔有古气)二.内容赏析: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这句诗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生动而不喧杂,安逸而不沉寂。三.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闲居山林的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闲适生活的热爱。四.拓展延伸: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二)竹里馆一.作者简介:王维:唐代山水诗人,字“摩诘”,其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内容赏析: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  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三.思想感情:通过写诗人退居辋川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也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三)峨眉山月歌   李白 一内容赏析:首联: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颔联:“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颈联: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尾联:“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二.思想感情:描写诗人初离四川时见到的蜀地月夜美景,抒发了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和与友人的深挚情谊。(四)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写诗人客居洛阳时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后的心情与感受,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一. 名句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经典试题】全国卷中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牐牎敬稹俊罢哿”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五)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思想感情:表达诗人思乡怀亲之情。 二.内容赏析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六)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同时也蕴含着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二:内容赏析: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七)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 思想感情:本诗追忆诗人与李龟年往昔的交往,慨叹历经丧乱之后的重逢。寄寓了诗人无比深切的历史沧桑变迁之感。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尽在字里行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内容简析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八)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一. 思想感情:这首诗即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灵澈的深挚情谊,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二.作者简介:刘长卿(?--785?)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写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长于写五言诗,自称“五言长城”。三.名句评析:前二句点明歇宿之地及时间;后二句写归去情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在青青竹林之中有一寺院,远远传来一阵阵晚钟的声音,您戴着斗笠踏着斜阳,一个人向青山深处走去!)这首诗四句都写到了景物,而且对灵澈上人的感情都含在诗的字里行间,都寓于“竹荷先说母星槎己在诗的字里行间,都寓于“竹林”“斜阳”“青山”这些景物之?nbsp;,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九)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二.名句赏析: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十)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二.名句赏析: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篇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标对学习区域地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通过观察地图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利用各类地理图型、阅读相关资料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最后通过分析逐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此,在实施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哪儿(where)、什么特点(what)、为什么(why)。以下我以人教版“俄罗斯”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3W”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学习掌握区域地理内容。

【教学过程】

一、Where:展示地图,了解区域地理位置

师:同学们,有个国家被形象地称为“北极熊”,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谈话导入)

生:俄罗斯。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俄罗斯,谁来说说为什么俄罗斯被称作“北极熊”?(引入课题)

生:俄罗斯北部有北极熊生活,那边比较冷……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这其实跟俄罗斯的位置有关系,那我们来确定它的地理位置。(转折,引导学生确定地理位置)

展示俄罗斯地理位置图,书本第37页图7.47、图7.48。

师:那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确定该区域的位置?

生: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温故知新)

师:好,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学法指导)

学生读图分析,同桌讨论,确定答案。(小组合作)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指图示意讲解给大家听听。

学生指图确认讲解。

师: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确认俄罗斯跨经度广,纬度位置偏高,国土面积广大,三面临海,海陆兼备。(提炼总结)

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找到经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的纬线?用笔把它描出来。(重点突出)

生:北极圈。

师:我们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俄罗斯北部位于北寒带,气候寒冷,靠近北冰洋的陆地生活有北极熊也不足为奇了。(前后呼应)

板书一:地理位置。

1. 经纬度位置。

2. 海陆位置。(海陆兼备)

二、What:讲练结合,分析地理环境特点

师:刚才我们读图知道了俄罗斯在哪里,后面去具体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特征。(转折)

师: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

生:地形、气候、河流……(温故知新)

师:对,我们先来看看气候的特征。俄罗斯纬度偏高,对该国的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下面我们继续读图分析。

教师展示俄罗斯气候分布图。

师:俄罗斯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如何?(教材第38页图7.49)

学生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师生总结:我们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分布有寒带气候。由于纬度偏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这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俄罗斯气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师:俄罗斯国土面积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大家找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其分界线,完成课本第38页第一小题活动题。

学生读图分析,完成图表。

师:俄罗斯分四大地形区,地形复杂,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地形分布决定地势的高低,那么俄罗斯的地势哪边高哪边低?请大家阅读第48页图7.48。

学生读图分析判断,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师:找出俄罗斯主要河流,看看河流流向与地势特征之间是不是存在一定关系。(转折)

生: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伏尔加河……多数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师:我们通过分析得知,俄罗斯河流多数自南向北流,跟地势特征有关。(提炼总结)

师:俄罗斯地大物博,大家读图、分析材料了解该区域自然资源的特征。(第39页图7.50,第40页阅读材料)

生:矿产资源丰富,每年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板书二:地理环境特征。

三、Why:合作探究,探究人地关系

师:我们学习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都刻有自然特征的烙印,下面我们阅读材料并小组合作探析俄罗斯的人地关系。(转折)

师:展示材料、地图。

材料1:目前俄罗斯农业用地面积为2.2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34亿公顷,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小麦、葵花籽、马铃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五位。养殖业中,鸡蛋、牛奶、羊毛产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总体上,现阶段俄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部分出口。但畜产品及蔬菜水果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依赖进口。

材料2:中俄两国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床上用品、服装、食品、家具等,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军工、机械等重工业产品。

材料3: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由首都莫斯科途径西伯利亚、太平洋沿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千米。(第41页图7.51)

提出问题:1.分析俄罗斯农业生产特点和原因。

2. 分析俄罗斯工业生产特点和原因。

3. 分析俄罗斯铁路分布特征和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总结:

1.俄罗斯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但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农业生产受热量条件限制,农作物种类不多,畜产品及蔬菜水果依赖进口。(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

2.俄罗斯农业资源不够丰富,所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但由于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工业生产与自然要素)

3.俄罗斯铁路分布于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其中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主要考虑南部气候较温暖、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集中。(交通与自然要素)

板书三:人地关系。

【教学反思】

区域地理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大方面:认识区域地理位置、概括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人地之间的关系(包括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特点)。通过“3W”教学策略在“俄罗斯”这一节课中的应用,我认为其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化零为整,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都表现为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他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因为只有知识结构建立了,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区域地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3W”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化零为整,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知识及基本地理技能。

2.追本溯源,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区域地理教学不能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因为初中的教材体系大部分只讲分布和特征,对成因不予探讨。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事物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这其中的重点就是要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本节课而言,通过“3W”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掌握俄罗斯工农业生产、交通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

3.激趣导行,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篇3

1.知识目标与技能

理解掌握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熟练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实例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应对价格变化的

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对价格变动认识的科学态度,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四、新课引导

枸杞是我们宁夏的特产,在宁夏,很多人靠生产枸杞生活,李大山就是一个代表,李大山有个爱好就是创作打油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大山的打油诗学习价格变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

影响。

五、新课讲授

1.对生产的影响

师:每年夏季是枸杞收获的季节,作为枸杞生产者,枸杞的价格时刻牵动着大山的心,影响着他的心情,2012年的夏天,大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李大山的喜和忧(一)

种植枸杞已多年,靠它吃来靠它穿,

卖高卖低不由咱,到底由谁说了算?

今年价格又走低,我心犹如血在滴!

枸杞枸杞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师:原来是枸杞的价格让大山苦恼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今年枸杞价格下滑呢?一起看看今年的枸杞行情。(看视频)

师:看来今年的枸杞行情确实不够乐观,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枸杞价格下滑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需求不足、质量不好。如果你是大山,面对这样的行情,面对外来枸杞的冲击,该怎么办呢?(生:讨论2分钟并交流)

师:下面我们一起把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一下,看看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产会有哪些影响!

板书: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我会把大家的想法带回去给大山,相信大山的腰包会越来越鼓,他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红火。近些年,由于大山吃苦耐劳,再加上国家政策照顾,他的日子已经很红火了。

李大山的喜和忧(二)

感谢国家政策棒,我由温饱奔小康,

前年盖上大瓦房,去年买了电冰箱,

添了电脑连了网,城里农村一个样。

日子年年大变样,犹如心里吃了糖。

师:真为他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此时,我们也发现大山的角色也由生产者转变成了消费者。那么,作为消费者会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化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是的,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消费者的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需求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呢?

2.对生活的影响

板书:1.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化与需求的变化成反相关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并上黑板画曲线图。

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山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可是物价的不断提高给大山增添了不少烦恼:

李大山的喜和忧(三)

老婆想要金手镯,粮油价涨不停歇,

老婆老婆听我说,生活计划还得做,

镯子咱再拖一拖,看看金价跌不跌。

师:金镯子之类的商品和食品有什么不同吗?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一样吗?(生:……)

板書:2.不同商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

学生活动:在同一区间画上对比函数图(对学生有点难度,教师可适当指导)

师:在人们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哪类商品的价格对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生:……)

教师总结: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尤其是食品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物价上涨的速度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这就非常不利于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非常重视物价的稳定,在这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教师: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大山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今年大山又圆了自己一个梦,拥有了一辆汽车,可是,经历了短暂的喜悦,苦恼也随之而来:

李大山的喜与忧(四)

有了汽车真方便,买车容易养车难,

汽油改成天然气,谁知气价又翻倍,

开车成本实在贵,喜忧参半啥滋味?

电动汽车快普及,还是用电最实惠。

教师:大山为什么会有“买车容易、养车难”的体会?养车需要的东西和车是什么关系?

学生:互补品,概念,举例。

教师:如果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学生:……)

教师:大山为什么会油改气,甚至有换电动汽车的想法?油、气、电是什么关系?

学生:替代品,概念,举例。

教师:如果两种商品为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补品——反相关,替代品——正相关。(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并画曲线图)

3.课堂总结(我们的收获……)

总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条经济规律是谁都无法改变的,若价格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只要人们能够按照价格的变化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调整,那么,人们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一定会像宁夏的枸杞一样越来越红!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学)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篇4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学重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及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

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汉朝以后,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授 东晋的兴亡

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317年,皇室贵族司马睿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现在的南京)。

学生阅读课本P.89~90内容。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

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荆州、扬州人民生活安乐,户籍和人口充实)的景象。

420年,东晋灭亡。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阅读p.90)。

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频繁更替的。宋、齐、梁、陈(统称南朝)由于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方明显处于劣势?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生阅读课本P.91~92内容。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表现: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⑤手工业快速进步;⑥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2)原因:①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材料研读(p.92)

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小结: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知识拓展:阅读(p.92)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作业:课后活动(p.9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七年俄罗斯教案人教版 篇5

(二)[导入新课]

上一课了解了俄罗斯地形和矿产,我们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作支撑,俄罗斯的工业就没有现如今的辉煌成就。[讲授新课]

读图9.13,指出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业部门?(同学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大屏幕投影)课件:主要有四大工业区

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4.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板书:工业发达 教师:上面我们了解了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还能发现什么?(同学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看自然资源的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这里的面积占国土的2/3,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但开采的很少。

教师:可见,俄罗斯的资源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多,西部少。板书: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 教师:那么工业分布如何呢?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工业是建立在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但其发展又与俄的历史、社会等情况有关。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所以其工业区大部分聚集于欧洲,而东部广大未开发区工业分布较少。

教师:所以俄罗斯现在很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使本区经济得到发展。活动:读活动题2,俄罗斯工业特点的形成,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

同学回答:俄罗斯重工业发达。钢铁、煤炭、原油、发电量、化肥、天然气产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工业基础雄厚,如果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作后盾,就不可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但是,俄罗斯的轻工业部门是相当薄弱的。

课件:投影图9.14,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教师分析讨论: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

1.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运、航空运输部门齐全,种类多。2.铁路线和管道数量较多。

活动: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

(同学回答)课件:闪动这条铁路线。同时教师指出这就是沙皇俄国于19世纪末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即第一座亚欧大陆桥 教师:请同学们对照俄罗斯地形图(课件,重叠),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同学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是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较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教师启发学生:解放前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西藏没有一寸铁路,什么原因?直到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了,社会资源充足了,科技力量雄厚了,我们才开始修建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南段即格尔木—拉萨段。

教师:再读图9.1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交通运输网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这又是为什么?

(同学讨论,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前两节课俄罗斯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工业分布及概况来回答)教师:俄罗斯虽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却有较发达的水运。

伏尔加河,全长3600千米,注入里海,是欧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通过运河,可沟通白海、波罗的海、亚速海、黑海、里海,称为“五海通航”。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虽然地处高纬,气候寒冷,但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是俄罗斯发达的海上交通的主要港口。教师:这里的路网呈放射状从中心向四周散射开来。这种路网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直接管理,各地也可以直接与中央保持联系,最大的弊端在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中心城市,这样就会将大量的人流、物流引入市中心,给中心城市带来人流物流量大,交通拥挤等沉重的负担。最好的办法是在放射线网上加上环行路线(如下图),这样既方便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又能保持与中央的联系。

(放射—环行网)活动: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同学回答)教师:读P80这一自然段,了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城市。[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发达”的交通,铁路网的分布状况,水运和管道运输。交通的发达加快了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运用这种方法分析我国的交通运输状况,出谋划策,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反馈练习]

1.俄罗斯位于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是()A.圣彼得堡 B.莫斯科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俄罗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是()A.海洋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4.俄罗斯东欧平原稠密的铁路网以

为中心,东部有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在它北面又铺设了新的 铁路。5.俄罗斯最长的内流河

,它承担着本国2/3的河运量。6.伊尔库茨克位于

湖畔,有铁路从这里通往

(国家)。※板书设计

二、铁路网分布不均

三、发达的水运

人教版语文《燕子》教案 篇6

《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学用具】

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课文插图、媒体资源:视频《屋檐下的燕子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来听一首歌,(多媒体播放儿歌《小燕子》)看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会唱的可以一起唱哦。哇,我发现不少的同学都在下面跟唱,看样子同学们对这首歌蛮熟悉的啊,那能告诉我这首歌是——,嗯同学们真棒,这首歌就是《小燕子》,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燕子啊,你见过的燕子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嗯,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啊?(学生回答)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燕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笔在纸上认真写几遍。(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2)理解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示读,同时让学生小声的跟读。

5、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什么内容? 指名学生来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美)。

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自然段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燕子的动态美)。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写出了燕子的静态美)。

(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习第一段 师:下面仔细读第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外形美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谁再说?

生:(动情地)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生朗读,师生作画。)师:同位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师: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师: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师: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2、学习第二段 师: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师: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学生练习。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师: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师:我请一位同学来念念,并说说感觉。

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1)“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2)“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

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5)学生练习

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

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

二、讲读课文

学习第三段

1.导入:课文第一段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段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段。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2.指导看图

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到下)高处的燕子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 3.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划一划,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此时课件出示填空练习题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着,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一下水面。(板书:掠、唧„„的一声、已经„„)5.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燕子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提示:这一节开头,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6.学生口述。

7.“掠”“唧„„的一声”等词语注意用上。我们看这些词语还可以在哪儿用上?如果象声词“唧„„的一声”,用不上,可以换上“砰„„的一声”“嗤„„的一声”“嗖„„的一下”等等用来形容某动物或其他事物运动速度的快。8.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师:这个长句子,谁能学习上一节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的“微风吹拂着„„”那个长句子的方法,说说这个长句子,主要意思是什么?加上什么,使我们感到什么?加上什么你觉得怎样?

学生学习自己讲书。

师:解释荡漾,水波起伏。(板书:荡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理解。

燕子飞行这么快、这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的燕子(伶俐可爱,非常灵巧,聪明。)学习第四段.

1.上一段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 3.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你们想怎么像曲谱?„„

师: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

从高处到底处;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这一个“落”字用得真好。)这燕子像小黑点,正像那一个一个音符。

师:课文最后不只说“这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4.齐读第四节。

5.指导朗读:你们说第三节是写燕子的什么美?第四节又写燕子的什么美?(飞行的美,即动态的美;停息的美,即静态的美。板书:动态静态)这两节就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

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

四、拓展延伸(二选一)

1、针对本课的内容自由创作一张春景图,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出来。

2、《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利用文本优美的语言形式,安排学生进行仿写,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燕子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飞行的美(动)

停着的美(静)

几痕细线

几个小黑点

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7

它是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虽属课内自读课文,但列在会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过〈〈崇高的理想〉〉,并驾于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就必须从掌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训练“观全文”的能力,再结合本文特色,定教学目的为:1、理解序言文体特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历程;2、体会比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结合单元教学目的、教材本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读写议论文实际培养技能点,订重点为:1、把握思想发展线,理解“呐喊”含义;2、比喻说理含义及运用。难点为:1、寓意深广的词、句、段。

二、说教法: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预习、定向、自读、作业、讨论、答疑、自结、迁移)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自学,突出学生主体,举一反三,养练能力。

教法:突出原文语境,瞻前顾后,讨论点拨,引其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故教法为:1、定向自读法明目标;2、提问法引导深入;3、讨论法参与、激活思维;4、练习迁移法;动手、巩固提高。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初有读的知识和浅近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为化难为易,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应早读预习,做自读提纲,课堂上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理清思路,破重点,化难点,养练读写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检查作业,口头作文。

1.导课:学生齐诵鲁迅诗《无题》,“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师问:“真躲,不管外界了吗?”导入“要呐喊”,请打开课本,读自读提示,找重要信息点序言,教师板书课题。巩固旧课中导新课,抓提示,明学法,启思考。

2.复习巩固:问:九课中心论点?十课中心论点?(学生齐诵)那本课中心论点?从序言看写作目的?回扣单元教学要求。

3.理思想发展线:(边提问,边板书,边讨论,查原文,语境订正)

问:(1)写了几件事?地点?何事?每件归纳概括为四五个字(教师导引)。

(2)作者经历发生变化的原因?(由表层事件查内在思想原因,教师引导概括表述)预见难点:A“救国救民”处查原文第四段

B“悟要著,弃医从文”处;查原文第五段

C“寂寞苦闷”处查原文第七段

D“看到希望,作文呐喊”处查原文第二十一段

难点突破:教师引导学生查原文关键句,分析语境,找出原因,规范表述。

(3)划分鲁迅思想发展阶段,知依据。

(4)“我以我血荐轩辕”说明何目的?结合板书“学医”“从文”“苦闷”“作文”的目的来谈救国救民。

(5)学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梦”的含义,理解“忘却的梦”“未忘却的梦”的含义,领会第一段结构上的作用。教师板书。

4.理解“呐喊”的含义:“呐喊”的含义有两条,让学生在原文找出相关段,概括归纳,规范表述,每条八个字以内。预测:易找到“助威”一条,难找到“唤醒”一条。教师顺势清理“铁屋子”一段,明比喻含义,抓“大嚷起来”归纳“唤醒”一条。照应板书“救国救民”。

5.理解比喻词句含义:

教师结合原文语境,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铁屋子”“熟睡的人们”“闷死了”“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盲无边际的荒原”“听将令”等比喻词句的含义。

6.迁移写作:

引导学生回忆《琐忆》比喻;批评自夸者时“狮子”“猪羊”的比喻、鼓励自惭浅薄者时“小溪”“烂泥塘”的比喻、批国民政府时“富翁”“乞丐”的比喻,回忆《拿来主义》“大宅子”“孱头”“混蛋”“废物”“鱼翅”“鸦片”等比喻,回忆〈〈劝学〉〉第三段(齐背)比喻说理、对比设喻,投影课堂作业;A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B运用对比的方法设喻,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教师提问讲评,点明作文应积极用比喻,使文章生色。警戒“同类不喻”及不恰当的比喻。

7.自结:对照板书,小结收获。教师点明体裁及类别,学生整理笔记,消化吸收。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案 篇8

1.类型[连线]

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阅读教材P86~88)

1.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写出图中的染色体组:X、Ⅱ、Ⅲ、Ⅳ或Y、Ⅱ、Ⅲ、Ⅳ。

2.二倍体、多倍体

项目起点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实例

二倍体受精卵两个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多倍体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

3.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育种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多倍体植株

(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

染色体数目加倍,正常纯合子

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

(阅读教材P88)

重点聚焦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3.什么是染色体组?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育种方法有哪些?

[共研探究]

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2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

项目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

本质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发生变化

的基因的

数目1个或多个1个

变异水平细胞分子

光镜检测可见不可见

[总结升华]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

缺失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果蝇缺刻翅、猫叫综合征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连接到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果蝇棒状眼

续表

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某种夜来香经常发生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后重新结合到原部位引起的变异。基因并不丢失,因此一般生活正常普通果蝇3号染色体上某些基因

2.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图所示)

【易错易混】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

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

图解

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对点演练]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

解析:选CDNA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选项A、B、D依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重复和倒位。

2.图1和图2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则二者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

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 篇9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及分布。

2.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二)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三级行政区划

1、请同学们看信封,填写寄信。(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结果念给全班听)]

2、总结归纳

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

1、拼图讲解

教师在黑板上按照分区的顺序,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完成中国政区演示拼图。(学生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

小组讨论、回答

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小结: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1个澳门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探究: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记住这些名称呢?

巩固练习:下面我们通过小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简评竞赛结果

2、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读表回答

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出来的?(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沦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小结:

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

课堂总结

上一篇:人员素质测评实践报告下一篇:创建学习型企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