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推荐8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篇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等等。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时,后人总是面临着来自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左倾”教条主义。根据我们党的经验,破除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7篇序言。比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这篇经典著作的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至于列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实行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审时度势,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并不断改变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政策;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对时代主题看法的改变;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本人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时俱进的事例。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错误思想的干扰,而且需要自身高度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篇2

关键词: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 已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一派学说。女性主义是为女性争取和男性一样的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 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寻找女性解放的途径;生态主义是为生态圈中的所有机体和存在物争取生活、繁荣及展现其自身价值的权利。二者结合起来的生态女性主义则揭示出西方传统思想中, 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关注各种形式的压迫与统治, 把解放妇女、解决生态危机和反对压迫一起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正如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斯普瑞特耐克 (C.Spretnak) 指出的那样:“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地和政治性的关系。”[1]生态女性主义进入科学领域后形成女性主义科学观中的另一重要流派——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 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现代科学进行了另一向度的批判。本文拟就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渊源、它对现代科学的批判及其重要意义进行简单剖析。

一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渊源

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它的出现既有漫长的历史发展作为铺垫, 又有一定的理论背景作为支撑。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相伴相随, 由稚嫩逐步走上成熟。

(一)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历史渊源

生态女性主义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远古时代, 人与自然之间是“合一”的, 人甚至把自然奉为神灵, 而这位神灵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出现了不同的大地女神的形象: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英娜娜 (Innana) , 埃及人的爱西斯 (Isis) , 希腊女神德米特 (Demeter) 和盖娅 (Gaia) , 罗马人的塞列斯 (Ceres) 等等。作为女神的自然或地球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形象, 她孕育生命, 养育万物。从古代哲学家那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女性自然的推崇:在《蒂迈欧篇》 (Timaeus) 中, 柏拉图赋予整个世界以生命, 认为它的灵魂是一位女性, 女性的世界灵魂是宇宙中运动的源泉。[2]帕拉塞尔苏斯 (Paracelsus) 也将地球比作一位女性, 是她的子宫养育了所有生命, “女人就像地球和所有的元素, 在这一定意义上它或许可视为一个母体 (matrix) 。”[3]按照古代炼金术士的说法, 万物在地球子宫中生长, 地球是活的、有生命的, 它能给所有生长的物质提供营养, 就像一个母亲对子宫中的孩子所做的那样看护它们。当自然或地球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 一位有生命的女性、一位万物的养育者、看护者母亲的形象时, 它对人类行为就具有一种文化强制作用和道德约束力,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或不应该戕害自己的母亲, 将她的身体肢解得残缺不全。从自然的这种女神与母亲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心情, 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与自然的这种女神与母亲形象相对应的是另一种颇为流行的形象:邪恶的继母与神秘的妖女。作为继母与妖女的自然是不可控制的、野性的、非理性的, 它常常表现为暴力、风暴、干旱和大混乱等。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 平和、宁静、仁慈、善良的女神与母亲形象逐渐消失, 狂野、无序、混乱、神秘的继母与妖女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渐渐的, 有机的、具有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自然界变为了机械的、无生命的、死气沉沉的自然界;以关爱与公正为特征女性原则 (feminine principle) 退位于以统治和征服为特征的男性原则。这种自然形象的转变以及女性原则的丧失, 使得人类对自然的剥削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人类开始了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与开采, 自然变得满目疮痍, 痛苦不堪。在里尔的阿赖恩 (Alain of Lille) 的寓言当中, 自然被描绘成一位伤心欲绝、备受打击者。它埋怨人类不合法的攻击撕破了它的内衣, 将它暴露在世人粗俗的目光之下, 使它端庄的外表遭受了耻辱与分割。[3]在莱比锡一位教授鲍尔·史内沃格 (Paul Schneevogel) 的寓言当中, 也讲述了地球母亲身着破烂不堪的绿色长袍, 坐在朱比特的右手上, 在由“伶牙俐齿的莫丘利 (Mercury) ”指控采矿者弑母罪的诉讼案中出庭, 证词由一些自然之神提供:“巴克斯 (Bacchus) 抱怨他的葡萄树被根除并用于燃烧, 使它最神圣的地方遭到亵渎。塞瑞斯 (Ceres) 说明她的田野被破坏……”。而采矿者则辩护道, 地球并非一个真正的母亲, 而是一个邪恶的继母, 她将金属藏在它内部, 不让它们为人类所利用。[3]通过这些寓言, 我们看到自然和女性已双双沦为了代表理性与力量的男性世界的统治与控制对象, 在这过程当中科学则充当了工具与帮凶的角色。

无论是女神与母亲, 还是继母与妖女, 自然都与女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越来越沉重的压迫使她们深切感受到:自然与女性的命运密不可分, 二者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才能共同摆脱男权世界中她们身上的枷锁。

(二)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理论背景

每当提起生态这个词语, 我们就会想起一位杰出的女性——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她于1935-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 工作之便, 使她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 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使她不得不大声呼吁, 尤其是当她了解到由于飞机喷撒农药而导致了鸟类消失这一情况后, 她不顾当局的阻挠, 以一个科学家捍卫真理的勇气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卡逊根据大量的科学事实论述了DDT等农药对空气、土壤、河流、海洋、动植物与人的污染以及这些污染的迁移、转化, 从而警告人们:要全面权衡和评价使用农药的利弊, 要正视由于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正是由于卡逊的呼吁, 使得曾获诺贝尔奖的DDT和其他一些剧毒农药终于被停产和禁用。可以说, 卡逊及其《寂静的春天》成为世界生态运动的第一座丰碑。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名称最先出现在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 (Francoise d’Eaubonne) 于1974年出版的《女性主义或死亡》 (Le Féminisme ou la mort) 这一著作当中。书中, 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的联系, 其中一方的解放不能脱离另一方的解放。她号召全世界的女性发起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地球, 这场生态革命在拯救地球的同时也必将拯救全世界的女性, 使得男性和女性之间以及人类和非人类的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她认为女性由于其在生育中的特殊地位本应有较大的发言权, 但由于她们长期以来失去了控制自己生育功能的权利而使自己落到现实中少数族群的地位, 男性不仅在思想上对其实行统治, 而且在生育中对其实行控制。地球与女性一样, 本来有巨大的繁殖能力, 但由于以父权制文化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式开采, 使得地球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人口过剩、资源破坏已对人类与地球的生存形成巨大威胁, 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大声呼吁:“人类将最终被视为人, 而不是首先是男人或女人, 一个更接近于女性的地球将变得对于所有人都更加郁郁葱葱。”[6]

在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创造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大约十年之后, 法国学者卡伦·J·沃伦 (Karen·J·Warren) 进一步详细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假设, 她指出:“ (1) 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对这些联系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充分理解妇女和自然所遭受的压迫; (3) 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须有赖于生态学的视角; (4) 生态问题的解决须赖于女性主义的视角。”[7]生态女性主义在卡林·J·沃伦手中走向了成熟。生态女性主义还受到深层生态学 (deep ecology) 的重要影响。深层生态学是与浅层生态学 (shallow ecology) 相对的, 它反对浅层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 主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非人类的自然, 自然及其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权力与内在价值, 不应为了人类的短期效益而毁坏自然, 使地球蒙受毁灭性的危险。生态女性主义在感受自然的压迫方面深受深层生态学的影响, 但比深层生态学更进一步的是生态女性主义更深刻地思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构成机制, 她们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不过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变体而已, 而男性中心主义是长期以来父权制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这样生态女性主义就不只是揭示与批判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的压迫, 而且关注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更进一步, 还把所有不平等的压迫形式都纳入了自己的关注视野。

从远古走到现在, 从模糊的意识到清楚的理论, 生态女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与此同时, 女性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自然在父权制文化中被压迫的地位, 而传统科学作为父权制文化的同盟在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以, 向传统科学发起猛烈的攻击必然是摆在生态女性主义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对科学的批判

科学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与父权制文化结成紧密的同盟, 它们共同联合起来对女性与自然实行残酷的统治与压迫, 使女性与自然沦为社会中他者, 造成女性原则的丧失与自然的死亡, 而且, 它们还将这种统治与压迫的逻辑扩展到全世界所有的弱势群体身上, 使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不良发展 (maldevelopment) 的模式之中。生态女性主义通过对科学的产生与兴起的具体分析向传统科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首先, 生态女性主义对科学传统中的父权制文化进行了批判。

传统文化是一种蕴含性别的、父权制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 这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着自然/文化两分法的二元对立。即将女性和女性气质与自然相联系, 男性和男性气质与文化相联系, 并且认为前者比后者低劣, 后者比前者优越。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女性就已经被看成了不完全的和有缺陷的男性。亚里士多德将主动性与男性相联系, 被动性与女性相联系, 认为理性与沉思是只属于男性的特征, 运动变化的原则即来自男性。逐渐地, 女性就成了被动、柔弱、感性、直觉等的代名词, 而男性则与主动、坚强、理性、抽象紧紧相连, 前者被称为女性气质, 后者被誉为男性气质, 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思维方式。卡伦·J·沃伦通过对西方传统父权制文化及其概念框架的考察, 揭示了父权制奴役女性和自然的理论基础, 指出这是一种“压迫的概念框架”。这种压迫的概念框架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 价值等级思维; (2) 价值二元对立; (3) 统治逻辑。在这套概念框架中, 事物被分成了对立的双方, 其中的一方拥有较高的地位与价值, 而另一方则被赋予较低的地位与价值, 按照统治逻辑, 地位与价值较高的一方拥有对地位与价值较低一方的合法的统治权。[8]卡伦·J·沃伦指出正是这种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概念框架解释、合理化和维持了普遍的支配和屈从关系, 赋予了男性对女性, 人类对非人类自然以及一切压迫形式以合法化的地位。

科学从其产生之日起, 就被冠予客观性与价值中立的美称。科学被认为是对自然秩序的客观的、普遍有效的描述和反映, 这一过程和结果不受任何价值观念和政治权利的影响。生态女性主义通过对科学诞生过程的考察, 揭示了传统的父权制文化在科学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影响, 指出科学理念的产生是对欧洲中世纪以后西方自由资产阶级男性群体利益和愿望的一种反映, 所谓的价值中立不过是父权制文化从封建教会时期向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一种观念上的人为建构, 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女性主义学者伊夫琳·凯勒 (Evellyn Fox Keller) 与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考察了科学中的隐喻, 表明科学从16世纪起就一次次地以性和性别的语言来描述和规定, 而关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特征也通过科学研究而走向具体化与权威化。她们发现在历史上关于科学和知识的种种描述中, 科学与男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对等关系:科学与客观性与男性三者之间是画等号的。科学被视为是心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性的结合”, 科学知识具有无上的权力与力量, 面对强大的、男性的科学, 女性的自然不得不被审问、揭露、开发、利用, 如同女性被男性强迫展现它自身的秘密, 因此, 男性是主动的认知主体并担当科学家的角色, 女性是被动的知识客体而与科学家无缘。科学反映了主体对客体、文化与自然、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操纵和控制关系。科学被认为是一种男性智慧, 女性由于其天生的生理缺陷而被排斥在科学大门之外。[9]生态女性主义指出:正是父权制文化与近代科学的联盟, 使得女性与自然共同成为缺乏灵性的、被动的、机器似的东西, 遭到严重的贬抑并受到无情的控制。

其次, 生态女性主义对科学带来的自然的死亡与世界的不良发展模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 近代科学的诞生带来有机自然观向机械自然观的转变, 自然界由活的有机体蜕变为死的物质, 自然不再作为养育者母亲的形象而出现, 而成为一种被主流男性世界所控制的野性力量。这种自然女性形象的变迁, 也使父权制世界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与支配合法化。当自然被视为女神与母亲时, 它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有机体, 自然界的每一个物体也都是有生命的, 在整个有机的、相互平衡的大系统中有它特定的位置和目的, 人和其他任何物种一样都是地球母亲的一个孩子。这是一种万物有灵论 (animism) 的有机自然观, 它创造了一种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地位相当的平等关系, 它主张自然与人类相互依赖、水乳交融,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自然界。自然的这种女神与母亲的形象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约束力。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 原来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的平和, 宁静、慈祥的女神与母亲形象逐渐消失, 无序、混乱、不可驯服的继母与妖女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就导致新的道德认可: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成为必需与合理。无序的、积极的自然被迫屈从于科学的问题和实验技巧, 成为冷漠的、顺从的身体或机器, 接受人类的控制和驾驭。宇宙也被看成了一部没有生命的机器或钟表, 自然、社会和人类身体都由可替换的原子部分组成, 这种死的、惰性的、无生命的粒子被外在的而非固有的力量所驱动。机械论的象征性隐喻替代了有机论的象征性隐喻, 女性原则起主要作用的有机导向的思想让位于取消了女性原则或以剥削方式运用女性原则的机械导向的思想。自然再也不能控告它尊严的外衣被男人的恶劣行为撕碎, 它已被刻画成羞涩地解开自己的面纱, 把自身袒露给科学的形象。自然形象的改变、机械框架的建立, 宣布了自然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死亡, 支持并认可了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和统治。卡洛琳·麦茜特指出:“宇宙的万物有灵论与有机论观念的废除, 构成了自然的死亡——这是‘科学革命’最深刻的影响。”[3]

生态女性主义者还通过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分析, 指出这种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不过是一种女性原则被毁灭的发展, 它是建立在剥削和排斥妇女、掠夺并迫害女性地球、对第三世界的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基础之上的不良发展。正如印度生态女性主义者范达娜·希瓦 (Vandana Shiva) 所认为的那样, 当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时, 社会按照女性原则组织生产, 这种女性原则是整体的、和谐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养育的和生命的原则, 在这种原则下, 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之间互惠协调, 社会向着可持续的、良性的方向发展。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 女性原则遭到压制与疏离, 代之以侵略与扩张为特征的男性原则, 女性与自然受到无休止的掠夺,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完整互补关系被打破,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遭到破坏, 人口膨胀, 生态失衡。[11]这种女性原则的丧失更带来西方社会的不良发展。希瓦指出:所谓的发展不过是一种后殖民主义战略, 它使人们把西方的殖民主义现代化模式当作整个世界的发展模式。而西方早期的发展是以建立殖民地以及破坏殖民地人民本土的自然经济为前提的,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殖民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两个极端:一端是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和资源的日益积累与丰富,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端是殖民地国家环境和资源的日益恶化与贫乏,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贫困。这是一种掠夺式的、殖民式的发展, 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背道而驰的。现代社会里, 人们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 (GNP) 来衡量发展的水平, 而国民生产总值只说明了收益, 却忽略了收益背后的代价, 这种GNP无视自然资源的损耗, 生态环境的恶化, 被压迫阶层人民生活的贫困, 事实上, 它已成为衡量资源损耗、环境恶化以及被压迫人民受压迫程度的一种尺度。[12]

生态女性主义通过对科学传统中的父权制文化与科学的兴起所带来的自然的死亡与世界的不良发展模式的批判, 揭示出正是父权制文化与科学在近代的结盟使女性与自然所受的压迫进一步深重, 只有彻底解构父权制文化本身, 瓦解科学与父权制的结盟, 女性与自然乃至全世界的受压迫群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三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作为女性主义科学批判中的一支, 以其独到的视角在女性主义科学批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其一、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以其积极的实践性使女性主义对科学批判的力度大大加强。

从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为基础的经验论女性主义科学观, 到以激进女性主义为基础的立场论女性主义科学观, 再到建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之上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 女性主义的科学批判由“坏科学”推进到“常规科学”, 由“弱客观性”推进到“强客观性”, 由建构新的科学话语转到对传统科学话语的彻底解构。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经历了一个由稚嫩走向成熟, 由肤浅走向深刻, 由温和走向激进的发展过程, 其批判的力度逐渐加强, 所产生的意义日益重大。综观这几种科学批判, 虽然各自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权威, 但由于缺乏与实践行动的结合, 使其对科学的批判力度大打折扣。而生态女性主义从其诞生之时起, 就与西方轰轰烈烈的女性运动与生态运动密不可分。其早期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就号召女性发起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地球, 并且认为这种生态革命将使两性之间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以后, 生态女性主义在不断出现的生态灾难所激发的抗议环境破坏的运动中兴起并得到普及。

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关涉理论领域, 更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运动, 是女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性的环境恶化而与父权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所进行的不懈斗争。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而言, 其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世界各地有许多女性成为生态运动的积极分子:“在瑞典, 她们通过向国会议员出示由腐烂的草莓制成的果酱, 阻止了在森林里使用除草剂。在印度, 她们加入‘护树’运动 (Chipco) , 反对木材市场, 保护用于炊事的燃料木材。在肯尼亚的‘绿化带’运动中, 她们种植了数百万棵树以试图阻止沙漠化。在英格兰, 她们多年来在格林汉公地上扎营, 抗议威胁着地球生命之延续的核导弹部署。德国妇女帮助建立了绿党, 作为各国和全球的绿色未来的一个平台。美国土著妇女抗议铀矿开采, 因为这与她们保留地上癌症病例数目的上升有关。在尼亚拉加大瀑布旁边的拉夫运河, 家庭妇女要求纽约州有关部门对当地突发的新生儿缺陷和流产采取行动, 因为邻近从前有化学危险物垃圾填埋场。”[3]当生态女性主义的这些运动向科学领域挺进时, 其强大的实践性必然使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的力度大大加强。

其二、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壮大了女性主义运动的队伍, 丰富和发展了女性主义理论。

迄今为止, 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是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的妇女运动。这一时期的妇女把男女生来平等当作自己的主要奋斗目标, 从要求改善妇女在就业、教育、政治和家庭中的位置和机会出发, 逐渐集中于为争取妇女参政权的斗争。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她们的口号是“个人就是政治的”, 这时的女性主义者通过各种活动把个人解放的目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她们力图从社会政治、经济原因认识妇女的处境, 并且从社会中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1963年美国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 (Betty Friedan) 的《女性的奥秘》 (The Feminine Mystique) 一书, 成为当时女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和宣言。

可以看出, 第二次浪潮比第一次浪潮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更加激进与成熟。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掀起于20世纪70-90年代,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主要以自然主义为特征, 它既是对过去理论的继承, 又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致力于各种社会改造的运动, 而且从理论上由不同的角度探究女性与男性的差别, 探究女性角色、女性价值, 对造成女性歧视与女性压迫的父权制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与批判。与第二次浪潮相比, 第三次浪潮在实践上更为积极主动, 在理论上更加趋于成熟与完善。如果说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主要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为表现形式, 第二次浪潮主要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代表, 那么, 生态女性主义则是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生态女性主义由于与女性运动与生态运动的实践紧密相关, 因而在女性主义阵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是基于女性原则与生态原则基础上的科学观, 它倡导关爱、公正、平等的伦理价值, 强调所有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 赞同生态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与压迫, 主张必要的社会变革。当这种主张女性原则与生态原则的、没有价值偏见的、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观向以父权制文化为核心的、以压迫与统治为逻辑的传统科学发起进攻之时, 其号召力与战斗力自不待言。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加入, 使女性主义运动的队伍进一步得到壮大与充实, 女性主义的理论更加趋于丰富与完备。

尽管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出现给女性主义阵营及环境保护运动都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仍不免有其局限性。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具有一种男性所没有的与自然在生理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 这不免有本质论之嫌。既然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 那么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不可能比另一种生命形式距离自然更近。正如珍妮特·比尔 (Janet Biehl) 所评价的那样:生态女性主义者的错误在于, 她们“把妇女看作在生物学上具有独特优势的生态存在”, [14]妇女有能力以男人所不能的方式与自然联系并理解自然。但妇女对自然的这种特殊理解与直觉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说这种感觉是由父权制造成的话, 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解决生态危机来说, 压迫妇女是必须的。而且由于妇女之间本身存在的重大差异, 我们不能肯定所有的妇女都会感到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 也许, 一些男人会有更多这样的感觉。同时, 生态女性主义在强调女性与自然联系的时候, 却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忽视了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中, 女性实际上起到了同谋的作用。无论如何,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出现都是一件值得令人兴奋的事情, 它将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它关注所有的不平等现象, 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 为人类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社会生活图景。

参考文献

[1]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秦喜清译.国外社会科学, 1997 (6) :62.

[2]Anne Dickason, Anatomy and Destiny.The Role of Biologyin Plato's View of Women[J].The Philosophical Forum (1973-1974) .45-53.

[3][4][5][10][13]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29, 14, 38-39, 212, 1-2.

[6]金莉.生态女权主义.外国文学[J].2004 (5) :57.

[7]Karen Warren.Feminism and Ecology[J].EnvironmentalReview, 1987 (1) :3-20.

[8]Karen Warren.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Feminism[J].Environmental Ethics, 1990 (2) :125-146.

[9]Evellyn Keller.Reflection on Gender and Science[M].YaleUniversity Press, 1985.33-42.

[11]Susan Armsrong.Environmental Ethics[C].McGraw-Hillinc, 1993.461-464.

[12]Alison Jaggar.Living with Contradictions[C].WestviewPress, 1994.661.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42-02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身积极深入实践、认真总结19世纪30至40年代工人运动经验、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科学地推断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并最终形成了能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思想指导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都显示出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一、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的思想来源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及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对以上三大理论批判性继承的结果,具体体现在: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和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第一次历史性地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予以修正,避开了前人在研究历史发展时常陷入的唯心主义陷阱。

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利润理论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文明成果,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经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1]。马克思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从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出发,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其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对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2]。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就在于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哲学基础,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经济学基础,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体系,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综上所述,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它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因此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备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还系统地回答了所有的哲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世界总处于相互联系而发展的状态,经研究最终确立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三大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此外,他们还论述了认识事物应遵守的辩证方法即我们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得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埋葬资产阶级的真正力量——无产阶级,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即历史唯物主义。

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研究商品、货币的基础上研究了商品的基本属性,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为切入点,研究得出劳动二重性及必要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商品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得出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以劳动二重性为起点,分析得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资本主义对工人压迫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及资本主义经济实质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以生产过程社会化、生产资料社会化、商品销售社会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指出这对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就科学社会主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而得出的正确结论。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推断认为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剥削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这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历史证明这一结论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严密性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联系密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4]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5]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实现了它的第一次飞跃;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相关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埋葬资产阶级的物质力量,同时也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相统一的理论体系,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共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严密的逻辑性,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三、指出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的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529。马克思认为,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所以检验认识的标准既不能以主观认识也不能以客观事物为标准,只有也只能以把主观认识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实践为标准;此外,就实践的特点而言,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156这就是说,主体只要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不管认识正确与否,都可以引出某种现实的结果,这是逻辑证明无法完成的,也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实践是检验人们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标准。马克思要求我们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四、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的诞生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但“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742-743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8]494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为基础而产生的,因此,时代背景的变化难免会导致他们的某些具体理论与当代社会不符,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根本观点和价值立场,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并没有过时。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持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获得革命胜利。此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及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的崛起、世界的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态度不动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N].人民日报,2005-11-27.

[3]杨丽娟.马克思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8).

[4]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篇4

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它教会同学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外科学是一门主要利用手术方法解除病人病源的现代医学的一门科目,它的发展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理解和分析医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使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1。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外科学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透过表象认清疾病的本质

致病原因和抗病能力在一起不断斗争的结果就是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在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的早期,疾病的本质容易深藏,和有些症状容易混淆,如若不注意疾病的本质只看到浮在表面的现象,则极其容易导致误诊。如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的早期有可能会表现出慢性胃炎的症状。加上胆囊的解剖位置也易于和肝、胃混淆,胆囊结石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导致黄疸的出现,还有可能被误诊为胆管结石。患有总胆管结石的少数患者可能并无绞痛,肝胆管泥沙样结石患者可能仅出现腹胀、厌食或右上腹钝痛,并不会出现典型的胆绞痛。此时如若不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将会很难得到正确诊断,从而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

二、建立整体和局部的观念

在外科工作中,没有局部和整体的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在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建立整体和局部的观念,尽力避免误诊。如某皮下瘀斑的病人检查其无其他部位出血,也无外伤史。外科医生在详询病史的时候必须具备整体观念,在考虑皮下瘀斑这一局部状况的同时应结合全身情况具体综合分析,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必要的话还应及时做全身性的检查,特别是血液系统的检查,密切关注血液系统是否发生病变。另外,还应着重考虑肝脾系统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甚至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表现。如患者是中青年女性则应查询月经史,排除月经引起的血小板降低,皮下瘀斑形成。皮下瘀斑可能是上述多种病患的一种外在表现,可见,绝不能单纯从皮肤的角度去考虑治疗方案,医务工作者建立的整体观念在这个时候应打开思路,注意全身状况,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危险。

三、密切关注疾病的特殊性

通常遵循疾病的一般性规律可以完成对疾病的诊断,遵循这一规律对大多数疾病的诊断是不会有困难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疾病会呈现出一种特殊性,并不表现为一般的规律,这样临床医生就只能把一般规律当做参考,不能完全遵循它。比如急性阑尾炎一般表现为:右下腹部定位压痛,转移性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增高等现象2。一般的阑尾炎症状是符合上述规律的,属于典型病例,对于满足规律的构成了阑尾炎疾病的特殊性,这给临床外科医生提供了诊断的依据。但是如果一味的按照这些特殊性去诊疗难免会出现误诊。有一部分不具备这种规律的非典型病例,比如有些先天性腹腔脏器发育不良,阑尾处于肝的下方,这就容易错误的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外科医生在工作中不断接触到此类非特殊性的病例,使得医生在对疾病的诊断时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刚开始对有规律的特殊性的阑尾炎进行掌握,随着业务和技术的成熟既要掌握某种疾病的一般性也要清楚的知道疾病的特殊性规律,这样才能不断得到进步。

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诸多的矛盾一直伴随着整个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当中必然有一种矛盾对医生的诊疗起着主导作用,在所有矛盾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矛盾则处次要的地位,起次要的作用。所以外科医生在进行诊疗时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遮蔽了认识。如骨髓抑制是抗肿瘤药的主要副作用,并且对白细胞的抑制尤为明显,所以通常把白细胞的数量小于3×109/l列为抗肿瘤化疗的禁忌症3。但是如果肿瘤此时已经严重压迫到重要脏器,出现非常紧急的状况,如器官受压窒息、心包积液或脊髓受压等,此时就应该把迅速解除压迫放在首要位置,成为主要矛盾。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一直是一种矛盾从头至尾都是主要矛盾的,医生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认清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五、把握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

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可能引起机体的反应,即发生质变。但是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的。质变的发生必然是量变到一定程度的最终结果,是量变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只有一种质变的发生,它因为量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而发生不一样的质变。如进入到人体的化学物质是少量的,那么我们在一定限度内并不能感受到有什么变化,这是因为人体的代偿功能在一定范围可以保持稳定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反应,而是因为量较小我们并没有察觉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检测方法没有将其测出而已。但是矛盾双方最终斗争的结果是要突破某一质的界限去引起事物新的质变。当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产生反应后使得机体进入一个新的质体状态,接着开始新一轮的量变过程,因为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即物体开始了质变到量变的又一次转化。质变发生后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新产生的物质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新发生的量变并不是又回到原来的质的性质上,它不是回到原点。上述的这个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说明唯物辩证法思想中量变和质变演变的规律。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篇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捉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

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

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有着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各自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但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后来形成的理论则是在前面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我们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理解和运用,任何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来看,这几大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将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而创立出来的。而党的事业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篇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心得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授课教师: XXXX

院 系: 应用英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XX级

姓 名: XX

学 号: XXXXXXXX

时 间: 2015.5.0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通过XXX老师的讲解,我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比较深刻的体会。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进而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总体来说,我主要学习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除了论述这些方法,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其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

二、世界三;二是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即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而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创造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展示出自己所特有的开放性,我们应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直面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种理论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心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缜密的思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对待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批判的和开放的态度。一是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二是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心态积极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体系,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品格。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四、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研究思路,对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使我们认识到了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逐步形成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其次,使我们关注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成果。再者,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在学术创新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理论和时间的结合,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我们在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的同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了解现实社会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

我还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方法论有:

第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以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的。我们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为物质世界在时空中不断地运动变化与发展客观实际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和实践都要从一定的客观实际出发。这启示我们要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实践为基础,发扬实证主义的精神,深入到社会中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由各个要素与过程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世界的整体性就要求我们不但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还要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要整体地研究社会,不可片面。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

第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动力是矛盾对立面的相互影响、推动、透与转化。矛盾的观点告诉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观 篇7

克列姆辽夫、丽莎等人认为, 虽然音乐艺术本身有着不可否认的特殊性, 但其本质上仍是依据自己独特的媒介手段——乐音, 来构建一般的艺术形象, 用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因此, 各门类艺术的区别仅仅在于物质媒似是而非性质的不同。例如:文学用语言文字来构建形象, 绘画用线条色彩来构建形象, 建筑用砖、瓦、木等来构建形象如此等等。“各个不同的艺术种类的区别, 的确是在于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 而这个内容却是共同的。无论是在音乐中, 还是在其它艺术中, 发展的内容和方向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些内容的表现方式, 唯一的共同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的反映方式。”丽莎的这段话表述了这一意思, 也就是说, 音乐的内容与其它艺术的内容都是一致的, 音乐美学的首要任务其实就在于探究音乐如何以自己独特的形式 (即乐音的形式) , 反映了这一所有艺术都共具的内容 (现实社会) 。

那么音乐是如何独特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呢?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音乐形象问题。在这一问题上, 克列姆辽夫与丽莎等人是有分歧的。克列姆辽夫认为, 音乐中的乐音与自然界的音响、人的语言有着密切的现实联系, 也即音乐音响源于现实音响、反映现实音响。因此, 音乐中的乐音音响具有直接建构形象的能力。例如, 我们听到类似鸟鸣的音响, 就能出现花香鸟语的视觉形象;听到低沉缓慢的旋律, 就能出现与悲愤、感伤有关的视觉形象。因而, 音乐形象与其它艺术如绘画的形象是一致的。换句话说, 音乐具备描绘性。“作曲家不能无视音乐声音与现实声音中声音原形象、与音乐以外的声音之间的起源上的联系这个事实。否则的话, 就不得不否认音乐是一种优美的有物质感觉的和鲜明的形象的艺术。”又说, “音乐形象与任何一种艺术形象没有任何原则性的区别。”

丽莎等人不同意这种见解, 认为音乐虽然也利用形象反映现实, 但这种反映与其它艺术有不同特点。其它艺术主要通过直接反映的途径, 而音乐则是间接的途径。“音乐正相反 (与其它艺术相比较——引者) 。音乐先是直接地表现运动的某些因素, 然后再通过它, 以间接方式展示出视觉因素, 而这种视觉因素在这里不是提供眼前可见的东西, 而是依靠听者的联想与想象。”丽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 音乐虽然不能直接建构视觉形象, 但由于它表现了运动的形式, 因而通过联想与想象可以间接地建构形象。苏联另一位音乐学家万斯洛夫特与丽莎的类似意见认为, 音乐形象应理解为表情, 表情本身就是与现实的本质相联系, 并且由此向视觉表象过渡。

在其它一些音乐美学的重大问题上, 丽莎、克列姆辽夫等人的意见基本一致。例如, 他们都认为音乐与其它艺术一样, 都具有阶级性。这是由于作曲家本人受阶级局限, 必然地在音乐创作中表现出来。并且, 音乐也应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 “在音调方面, 典型化要求选择最流行的而且是最典型的既反映占统治地位的事物, 也反映新生事物的音调。”

在音乐的表现性与描绘性问题上, 克列姆辽夫与万斯洛夫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克列姆辽夫认为, 人们对音乐的描绘性认识不足是由于“听觉所获得的印象比视觉所获得的印象不明显和零散, 妨碍了人们在感觉这些现象时和现象的具体现象、形象有一定的联系。”万斯洛夫反驳了上述观点, 认为音乐的表情性是唯一的特征, 但表情的基础仍是现实的反映, 是现实曲折的反映。“假如说描绘性是指把现实的外表的具体的感性方面再现, 那么表情性便是揭示现实的深处、内在方面, 揭示现实现象的本质。”万斯洛夫进一步指出, “音乐可以丝毫不描绘, 也就是说, 它不在具体感觉方面把现实的现象再现, 作曲家完全不必要在一切场合下都把反映现实现象的具体声音和音调再现。”

总之, 以克列姆辽夫、丽莎为代表的东欧马克思主义音乐学家, 特别强调音乐艺术的现实主义性质,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利性, 强调音乐与其它艺术一样, 要立足于生活, 干预生活, 如实地解释生活, 说明生活, 作生活的教科书。

摘要:音乐美学这个概念在18世纪末叶德国音乐学者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则是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逐步建立起来,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它已经成为一般美学和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 各国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本质、音乐审美感受、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等基本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却早已进行了, 无论是在东方, 还是在西方, 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篇8

关键词 灌输论 科学内涵 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内涵

灌输论最早被提出是因为教育,这起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教育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作为世界范围内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其拥有解放全人类的神圣使命,但无产阶级本身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从阶级属性上分析并不是十分充分,甚至无产阶级都不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因此无产阶级自我的革命精神和对革命任务的理解来源于对无产阶级本身的教育,但阶级属性导致其在教育上先天不足,因此,对其应进行对革命任务以及革命纲领的灌输,这是灌输论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是在其《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首次提到灌输论的思想雏形,而且马克思使用了“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作为自身的精神武器”,并且借助哲学和教育对灌输论进行论述,而灌输论作为一种完全的理论和概念在来源于恩格斯发表在《新道德世界》上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恩格斯对当时世界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反驳和驳斥,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并且对无产阶级掌握科学理论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并且很完全的阐述了灌输论的思想。

二、现代社会对灌输论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灌输论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法

这种看法主要认为灌输论在教育过程中不问被教育者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只是通过行政强制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对被教育者使用强制式的教育,对被教育者完全不讲求人道和价值,而且这种教育的内容也是沿袭革命时期的教育内容,和被教育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不相关联,不能针对被教育者的特殊环境,以及被教育者个人的教育价值观开展相关的教育,因此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对于被教育者而言就是一种不问被教育者感受和教育效果的彻底强制式教育。

(二)认为灌输论是一种过时性的教育方法

这种主要是从灌输论教育的教育内容来分析的,认为灌输论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无产阶级革命之初因为革命者本身所具有的革命觉悟和革命理论不充分,革命者对于革命的前途、任务和革命目的也不是十分的清晰,因此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革命先驱采用灌输论的教育方法对革命者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充分的工人阶级进行灌输式的教育,集中把其缺少的革命教育内容进行集中强制的教育,从而使革命者能够迅速的掌握革命理论,从不成熟的革命者变成成熟坚定的革命者。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革命者已经掌握了革命理论并且掌控了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并管理国家,这个时候仍然使用灌输论对执政者进行教育,就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

三、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实践路径

面对各种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应该毫不动摇,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之上对灌输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发展,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元素,既要注重传统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要对灌输的内容、手段、以及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行创新。

(一)要与时俱进紧贴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特色

灌输论之所以被片面的认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教育方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灌输的内容没有跟随时代主旋律的变化而变化,仍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因此这对于被灌输者而言,学习和认识到的内容是过时的内容自然会对灌输论产生一种抵制情绪,因此主义灌输内容的选择,要紧贴时代特色,具有科学性让被灌输者有耳目一新并对灌输内容有价值认同的水平和标准,因此要与时俱进的研究灌输内容,做到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与社会发展不相脱节,并且和时代密切相连,与被灌输者之间有一种密切的天然的联系。

(二)要因材施教并注重灌输客体的主动性和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天剑的改善,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时代特色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特点,结合时代和社会生活中的先进典型世界,根据灌输客体本身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认真研究客体认知的水平,并基于此编制灌输论的相关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不能是干瘪枯燥的、而应该紧贴时代特色和生活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利用媒体和宣传机器,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要不断创新并注重灌输内容的现代性和多样性

对于灌输客体而言,如果被灌输内容缺乏创新和新意,内容陈旧、没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很容易造成灌输客体对被灌输内容的一种抵制情绪,而在抵制的心理作用下,灌输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给大众灌输政治理念以及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时候,需要认真研究调研要灌输的主导价值和主题思想与灌输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和创新灌输内容,使其在内容布置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让现代人对其有不排斥,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可待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得灌输内容具有生动有效地特点。

(四)要在和谐的基础上注重灌输结果的有效性

灌输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将中国领导核心先进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特色阶段的相关理论通过媒体渠道让人民大众认知、熟悉并认同,在举国认同的前提之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灌输必须是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实行,在注重好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注重其趣味性和生动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媒体宣传和灌输,从而达到灌输的效果,也就是统一思想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见统一。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对灌输论不同对立观点的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3,(9)

[2]宋迎法.灌输论思想发展脉络及现实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3)

[3]王学东.略谈考茨基“灌输论”思想的形成过程[J].国际共运史研究,1988,(2)

上一篇:实践内容——重视安全下一篇:厨房工作流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