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京华烟云(共8篇)

京华烟云 篇1

读罢《京华烟云》这本书,虽然书中有太多美丽的女性细腻的情感吸引着我,但唯独让我恋恋不忘的是书中姚木兰内心里面那种大家闺秀式的爱情观,把家庭和爱情的关系处理得如此贴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她失去了自己最想得到的爱,但她却也获得了幸福,并且成全了别人,换得了一个大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书中细腻地刻画出了姚木兰的三种爱,而这三种爱强烈地展现出了姚木兰这一鲜活的角色,让人感觉到了中国没落封建时期大家女性的独在与可爱之处。

一、对父之爱

姚木兰在书中之所以能成为这么一个坦荡的人,是与他父亲的教导不无关系的,在那么一个复杂的年代里,可以说她父亲的开明,让她获得了太多别人不可拥有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所以说姚木兰对她的父亲既崇敬又尊敬。在清朝末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因为姚家的产业,姚木兰的童年除了那段被拐卖的历史,她比别人幸福多了。因为父亲是新文化的倡导者,在思想上比较开明,所以姚木兰自小不曾裹脚,也接受了比较多的新思想,摆脱了中国女性本该有的矜持,喜欢与人论辩,这让人读之就能从她身上感觉到一种女性青春的活力。对父亲的爱,她表现在一种女儿的顺从和对父亲思想行为的体谅上。当她的父亲打算10年离家云游四方时,她比其他的家人表现得更加从容,因为她知道父亲内心的追求,尽管不舍得但只是把那种深深地不舍之爱藏于心底。十年后再一次见到父亲,我想她是比其他家人更加激动,在她的心里,无论何时,父亲都永远是她心灵的靠山,她始终保留着那份对她父亲的信任感,所以后来当她面临着家庭危机时,她暂时放下了自己的聪慧,而是在她父亲为她铺平了一切的道路之后她才用自己的大度、美丽和善良摆平了一切。归结为一点,她对父亲的爱是“用放大镜看人生”。

二、生命之爱

在姚木兰的生命中,除了她的父亲外还有两个男人对她很重要,一个是她的恋人,一个是她的丈夫。对这两个人的爱占据了她一生。孔立夫是一个家庭落败但却极富才华的年轻人,他的论辩非常的高雅且极具深意,可以说他是用才华赢得了姚家两位小姐的芳心,也获得了姚老先生的认可,所以他进姚家的门就显得是必然了,但这也意味着姚家两位小姐必定有一位会失去至爱。后来姚家把木兰许配给了曾孙亚,木兰也就漠然的淡出了这场爱情之争,没有给姐妹间的感情带来半点**。曾孙亚爱她,这她心里非常地清楚,可她对曾孙亚更多的是好感而非那种抛出一切的疯狂的爱。所以后来与孔立夫的一次泰山行,让她一辈子铭记在心,而且永远能够感觉到甜蜜,这种女性内心里面深深地爱更可怕地让她愿意不顾一切地为自己深爱的人去付出一切,这就表现在后来孔立夫被关进监狱中。当孔立夫深锁牢狱时,她表现得比妹妹还要急切,拿出了自己的首饰去贿赂典狱长,只是希望心里的恋人能够在狱中呆得畅快点。当得知恋人可能会枪毙时,她冒着被玷污的危险不顾一切地去请求司令官的帮助,最终靠着她的智慧赢得了胜利,但在妹妹与家人面前,她表现得很坦然却掩饰不住内心里面的喜悦,这或许就是纯真的爱吧!对自己的丈夫,她也能够让他感觉到幸福,虽然在感情上有分心,但她从没让自己感觉到对丈夫感情的愧疚,她用对家庭的爱和丈夫的体贴换得了丈夫的依赖和谅解,用大度和温柔、善良赢得了丈夫的良心,这是何等的伟大!把感情处理得这么自然,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平静、和谐地相处在一起,她用自己的行为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之爱”的含义。

三、对子女的爱

姚木兰作为女性,也就少不了在她身上所赋予的伟大的“母爱”,这种爱是我们所有的读者都真切的感受过的,所以在感悟姚木兰内心里面的那种“母爱”时就很熟悉,特别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在那时,时局混乱,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让学生成为对抗当局的一股巨大力量,在应对学生运动时,政府往往也是表现得稍微柔和。但是在有次学生示威游行中,当局政府竟无耻的采用武力镇压,直接把所有的学生扫射了,这是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却给很多的家庭带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咽,木兰家就是其一,女儿走在游行队伍的前例而被枪击了。在女儿的尸体前,姚木兰像所有父母一样压抑不住内心的悲痛,哭得竟成了个泪人,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女儿离去的事实,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竟有些神智不清起来,她内心里真的是很悲痛,为了尽可能忘记女儿,她开始萌生而出去南方生活的想法,这或许才是木兰思恋女儿情的高潮,让我们也会模糊双眼。后来,木兰的儿子要求去前线参加革命工作,她不停的劝导儿子,这时感情似乎已经占据了理性,在儿子“没有国家哪有小家”的理论面前,她似乎更在乎儿子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站在母爱的角度出发,我们说它是自私的,但又何尝不能够理解,我们真的不希望她失去了最后的依靠。所以,在对子女的爱上,姚木兰表现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或许才更于接近大部分读者的感情,这也能看出我们的作者林清玄老先生在刻画人物上的特别之处。

京华烟云 篇2

一、曾荪亚形象的特征性

为曾荪亚形象所吸引、感染,为之愤怒、继而震动、与之共鸣,陷入深思,主要源于他的独特的叛逆性特征。特征性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也是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曾荪亚形象的特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叛逆的性格贯穿于他全部行为活动,统摄其全部生命,如黑格尔所说:“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1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源泉,从这个源泉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2由此曾荪亚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它叛逆的个性特征在前期“为叛逆而叛逆”表现得非常突出鲜明,尤其是对待婚姻爱情上的极端叛逆让人愤怒,在后期他的叛逆也无法掩饰,当他知道清白一世的父亲因为牛似道的案子被牵连的时候他怒不可遏,他了解父亲绝对不会贪污受贿只是迫于牛似道的压力才签了字收了那片园林,但父亲本人并未从中捞取半点利益,于是他找到孔立夫说情,但他的说情却理直气壮,毫无低头之意。完全不同于牛家二公子直接把一叠钱放在了孔立夫的面前求孔先生放人。与其说曾荪亚在替父求情,不如说他是在为父抗争,是在讨取公道,是绝不向权力低头的叛逆。当孔立夫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所动时,曾荪亚决不委曲求全,毅然离去。同样,当曾牛两家灵车狭路相逢,面对作恶多端的牛家他打心眼里鄙视,面对前二嫂的恶语相伤他毫不留情当街羞辱其无耻卑劣行径,面对牛怀玉的真枪实弹他毫不畏惧,最终使他们悻悻让路曾老伯,让所有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此时曾荪亚的叛逆便是勇而有谋、嫉恶如仇,是誓不妥协。

曾荪亚形象特征性的另一方面还在于有语言、场景等诸多细节特征为其叛逆的个性特征服务,使他的叛逆更真实、独特。剧中的曾荪亚始终是不可一世,不轻言低头,他说话总夹着几分怒气与不平,他的语言极具特色,让人气不得又笑不得,有时有让人舒畅痛快。他带曹丽华回家做得“理直气壮”,因为他认为他是“英雄救美”是为爱而抗争,他直接告诉曾家他要曹丽华留下来。他要出国也可以,条件便是“你们必须保证曹丽华留在曾家,不赶她走。”他得知前女友姚莫愁遭牛家陷害侮辱,气不过身为二嫂的牛素云幸灾乐祸,借机抽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他明白“长嫂如母”,他也知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于是回到家妻子问他:“你真的打人了?”他坦然承认“错误”,“我知道你会不高兴,我动手打了牛素云”让人真切地感到这确实是曾荪亚的言行,绝对不会是逆来顺受的曾经亚,更不是正直坦荡的孔立夫。如此种种细节,整部剧作妙笔连珠。

二、曾荪亚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

或许和曾荪亚有类似生活经历的人更能够体会到在哥哥(姐姐)们的阴影下成长的感觉,被曾荪亚紧紧的吸引着,完全理解他的叛逆,欣喜他的成长,为他而怒又为他而笑,为他惋惜又为他叫好,让人真切地感觉到什么是真实,这应该正是所谓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3曾荪亚这一典型的可贵之处便在于他使观众可以真切的感觉到一个出生于开始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时期,成长在官宦之家的三少爷不断挣扎、成熟的历程。在他的身上既有历史的影子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在一个追求自由民主却没有自由民主的时代,在一个倡导开明却处处专制的家庭里,历史的限制与家庭的束缚使得以曾荪亚为代表的追求进步的青年一代除了反抗之外想到的仍然是反抗,但当这种无力的反抗不能奏效时,他们必然陷入为叛逆而叛逆,凡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他们偏不做;凡是别人不许他们做的,他们却似乎更有兴趣。曾荪亚叛逆的理由只是因为他叛逆。

曾荪亚给观众留下的表面印象是整天无所事事地当街闲逛,整一个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公子哥。但事实上曾荪亚有自己闲逛的充分理由:他是家里的小子,张口有食,伸手有衣,试想难道除了闲逛,曾家还需要他去做官?或者需要他去赚钱?他的真实独特之处在于他内心并不喜欢这种看似无忧无虑毫无价值的闲逛生活,因为他也正年轻热情,事实上上他比一般人更渴望进步和肯定,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但现实却处处对他不屑一顾,处处让他感到压抑。他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默,同时又以不屑一顾回击世界,终于在关系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上忍无可忍地彻底爆发,愤然将众人眼里完美的姚木兰弃于洞房花烛之夜,而且他的愤然也有自己的理由:面对姚木兰他感到不真实,而在热情的姚莫愁和温柔的曹丽华面前有自信、自由、轻松与活力,他对木兰是抵触的,对曾家是排斥的,而对曹丽华却爱得坦荡、深刻。试想倘若自己不幸沦为“冲喜”的陪嫁,与朋友变成了夫妻,换作谁会轻言接受呢?曾荪亚的思想中不认为自己对不起木兰,要说对不起那是曾家。他倒认为木兰应该与他一起反抗和叛逆。因此姚木兰为了挽救婚姻的一系列动作结果只是让荪亚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此时的他让人愤怒却又骂不出口,那种感受也如他本人的叛逆想发泄却找不到途径,他的错误本质在思想不在行动,而如果他对曹丽华也是错的话,那么这种错恰恰又是行动而不是思想。当我们看到木兰宽宏大量放下矜持在牛同义的虎口救下受害的曹丽华后,曾荪亚不但没有感激木兰反而全部心思都放到了曹丽华的身上,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曹丽华真正需要他,他担心丽华寂寞却忽视木兰孤独,雷雨交加的晚上他把肩膀和胸膛毫无保留地给了曹丽华却完全忽视姚木兰的失落与寒心,我们到底该骂思想的曾荪亚还是该骂行动的曾荪亚呢,其实他是一个人,真正了解他成长环境的人反倒会理解他。这一点木兰似乎隐隐地体会到了,他说孙亚是一匹有待驯服的野马,但是好像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女大学生曹丽华却过于年轻,过于单纯,爱得过于盲目,最后只能痛苦地失去一切,惨死在曾家的大门外。或许在历史的急剧变迁中,种种的种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曾荪亚的叛逆不仅真实而且新颖,他叛逆得不顾一切。英年早逝的大哥本是父母眼里“齐家”的理想型;逆来顺受的二哥却是稳重、驯服,他沉静而谨慎是“为官”的理想型。而曾荪亚未经过任何改造,在文学史的画廊中绝对找不到另一个曾荪亚,他便是所谓的独特的“这个”,只有他曾荪亚才和无可挑剔的姚木兰一起会感到别扭,浑身的不舒服。当曹丽华惨死在曾家大门口,他像是被抽掉了全身的筋骨,但当他看到儿子在姚木兰的怀里满足幸福的样子,他终于开始觉醒,开始懂得什么是儿子,什么是妻子,什么是家庭。一旦觉醒后,他叛逆的个性仍然深深印有曾荪亚的烙印。只有他才会动手打牛素云一耳光,替姚莫愁讨回公道,替姚家讨回尊严,他还要坦白自己并没有打够;也因为他是曾荪亚,曾太太和姚木兰都并没有怪罪之意,用曾太太的话说是不能伤了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回的男子气。

三、曾荪亚形象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整部剧作,曾荪亚形象给人一种挖掘不尽的诱惑力,让人反复体味却又百读不厌,他的性格多样而又复杂,叛逆是他性格的总特征,但他却不失热情、诚实、执着、正义、坚定、勇敢、坦荡……他叛逆却热心救下素未谋面的女大学生并细心为她疗伤,他反对冲喜但大哥的死却让他痛哭流涕,他反对与木兰的婚姻却也爱着面子跟木兰回娘家省亲,它对于木兰的付出视而不见但却对曹丽华爱护有加,他痛恨权力而又不屈从于权力,为了真理他什么都可以抛,他珍惜与木兰的夫妻之情又深切理解木兰冒险救孔立夫的真挚情意,他也相信:换作是他身陷囹圄,木兰会连命都不顾的,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曾荪亚独特的“这一个”。

这一个曾荪亚,确确实实与林语堂的原著差异甚大,但是经过删减、移植、合并后的“这一个”明显比原著中的曾荪亚更加闪亮夺目,细细读来,余味无穷。让人忍不住将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去对照比较,从表面的行为现象去探讨深层的思想本质,从他个别的行为活动寻找一般的性格特征,并不断地强化、扩大、生发……让观众和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愤怒、一起幸福……一起长大。

摘要:典型理论的研究在古今中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理论本身在百家争鸣中不断丰富发展也一度面临诸多的挑战并陷入无比尴尬的泥潭, 怀疑典型、支持典型已经过时的人大有人在。笔者自知理论底子尚浅, 本文避免纯粹说理而是选取一部剧作《京华烟云》感受作品中一个典型的人物, 本文集中解读剧中改动最大的曾荪亚, 探索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京华烟云》,曾荪亚,典型特征,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04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265

[3]、外国文学参考资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58:557

[1]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4.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李衍柱.路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林语堂.京华烟云[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9.

[7]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 1992.

京华烟云背后的女儿们 篇3

放养三匹小野马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理想王国,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他笔下的姚木兰性情率真独立,不受羁绊,大事拿捏得正好,小事又懂得适时放手,爱读书,懂得做花生汤要放一点儿碱——这就是林语堂心目中的女子,她的身上,寄托了林语堂对女人的很多幻想。

林语堂也把这种幻想移植到了女儿们的身上。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叫如斯、太乙、相如,正对应着《京华烟云》里的木兰、莫愁和目莲。他对女儿的态度,正如《京华烟云》中姚思安对子女一般,无为之治,信马由缰,与其说林语堂给了女儿们一个不平凡的童年,不如说他是和女儿们在一起打造一个理想国度。

三个女儿像三匹小野马一样,不受禁锢地成长。她们三五岁的时候,就和父亲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学聚会。那时候,文人聚会都习惯找几个舞女助兴,称为“叫条子”。林语堂就让女儿们在花名册上乱画一气,点舞女。等到舞女到来时,女儿就说:“你们是我们叫来的。”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因为有了这个“怪爸爸”,她们也像父亲书中的姚木兰一样早慧,且已经懂用独特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分辨出社会的不公。当时街头常常有浓妆艳抹的女人在黄包车上拉生意,妈妈对她们说,那是坏女人,过皮肉生涯的,末了加上一句,你们可千万不能学她们。长女林如斯却答道:那些女人是因为穷,不得已,才过这种生活的,我们不能看不起她们。

林语堂认为,社会是个大学堂,除学校外,女孩子还应该见识真实的世界,他带女儿们去巴黎红磨坊看艳舞,半夜才回家;去维苏威火山探险,鞋底全烧焦了才尽兴而归……但他对学校却是不屑一顾的。那一年,林语堂全家准备移居欧洲。次女太乙还有几个月就小学毕业,她央求爸爸,等我毕了业再走吧!林语堂不以为然地说,小学毕业有什么要紧!

太乙终于把中学读毕业了,林语堂对她说,你不要上大学了。太乙郁闷极了,要知道,当年爷爷宁可拉下脸四处借钱也要供父亲上大学,而现在,父亲居然不让她继续读书,后来林语堂轻描淡写地说:手持一部字典走天下,什么知识都有了,任何学问都可以自修,你应该先入社会做事,学做人的道理。后来当太乙在她18岁那年获得耶鲁大学的中文教职时,她不得不叹服老爸是对的。

林语堂对林家女儿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林太乙后来在《林家次女》开篇第一句便写到:“我在这本书里描述我充满快乐,又好玩又好笑的童年和成长的过程,以及父亲给我的不平凡的教育。”

终究做不了姚木兰

在三个女儿中,林语堂最寄予厚望的应当算是长女如斯了,他的《京华烟云》,作序的人就是如斯,女儿给父亲作序,古往今来,从来还没有过。如斯出生时是难产,从小又聪明懂事,会照顾妹妹,七岁左右,就发表文章,其旷世的才情,从她写他父亲的著作《京华烟云》书评的那段,可以窥豹一斑。然而,这个最爱的女儿,却成了林语堂心里最深的伤口。

林语堂像西方人一样教育女儿,给了女儿最自由的成长空间,但在女儿婚姻大事上,他仍然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中国传统。那年,林语堂为女儿选中了一个年轻上进的医生,如斯的婚事就这样由父母敲定了。

看看《京华烟云》中,木兰和莫愁的婚姻,也都是由父母包办,她们也都是幸福的。毕竟女儿家年轻见识少,在识别男人好坏的问题上,总是让人担心。林语堂爱女心切,想替她决定未来,这心态,像小时候他握着她的小手教她写大字一样。

但林语堂没想到,从小到大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做主的如斯,这一次又怎能例外呢?订婚宴的前夜,如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她和一个美国混混迪克私奔了。林家上下一片哗然。

林语堂不放心如斯和迪克这样不堪的人一起,可女儿喜欢,做父亲的能有什么办法?他背地里对夫人说:“女儿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来?我现在只能比以前更加疼她。我舍不得。”每次如斯和迪克回家,林语堂交代夫人什么也不准说,还要格外整出一桌好菜,待女婿如上宾,装出喜欢的样子,生怕女儿心里难受。

但这桩不体面的婚事很快走到了尽头。1955年,如斯和迪克离婚了,她以为神圣自由的爱情最终不过是噩梦一场,如斯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相信人性。迪克没有付分文的赡养费,如斯也不愿意去要。

林语堂劝她冷静想想,和人争钱固然讨厌,但是人总要吃饭,总要活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如斯听了这话,很激动地痛哭流涕,说她不要讨价还价,不要和迪克有任何联系。林语堂别过身,不让女儿看见自己的眼泪,他知道,如斯的世界碎了,再怎么拼,也缺了一块。

这段错误的婚姻,误了如斯的一生,她几度进出精神病院,病好的时候,她依然是个聪慧美丽的女子,还曾经编译过《唐诗选择》。然而,如斯像冬日的秋蝉,1971年的一天,这位从小到大凡事都是自己做主的才女,最后决定了自己的死。当人们发现她自缢身亡时,她桌上的茶杯还是温热的。一代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她工作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了纪念她,为她题了“寂寞外双溪,逝者林如斯”的句子。她终究还是没有成为父亲心里那个《京华烟云》里幸福的姚木兰。

林语堂的眼泪

林家三朵姊妹花,从如斯、太乙到相如,个个都是超凡出众的才女,林语堂的美国友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读了林太乙幼时的日记说:“从她的文笔和行事观察,都看得出她刚毅的性格;她聪明、活泼,却从不自觉高人一等。”林太乙13岁时,就与姐姐和妹妹一起合写了一本《Our Family》在美国出版,后来这本书被译成中文叫《吾家》。林太乙17岁时,独自创作了英文小说《战潮》,后来长期担任美国《读书文摘》中文版的总编辑。三女林相如,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出版学术专著七十多种,在休斯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而林家子侄中也是人才辈出,可以说林语堂对子女的教育硕果累累。

但,这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姚木兰那般的女儿才是林语堂最近却又最远的梦。如斯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彻底的解脱,但对林语堂夫妇和所有爱她的人们而言,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如斯的死不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还让活着的人怀疑过往,质疑人生的意义。妹妹太乙悲伤地问父亲:“人生是什么意思?”“活着要快乐。”他声音低沉,没有再说下去。

小时候,林语堂美丽快乐的二姐曾为他筹措学费,却在怀孕时死于鼠疫。林语堂说,“我青年时所流的眼泪,都是为二姐而流”;而他年老时的眼泪,一定是为女儿如斯而流。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当年如斯接受了老爸安排的姻缘,她的人生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呢?许多人,父母越为他们安排得锦上添花,他们越要火中抽炭,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场幻像。但这一切,是否都是天数?

如斯的死掏空了一个父亲的心,也加速了他死亡的脚步。太乙说,“爸爸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死亡。”1976年,一代大师溘然长逝,就像他1936年那场演讲上说的,“古人没有被迫说话,但他们心血来潮时,要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谈论重大的事件,有时抒发自己的感想。说完话,就走。”但他对女儿们,一定还有许多话要说。

“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庭却永远流传。有人说这不过是为要人充满求永生之欲望,强为解释,但我说有深道理在内,非妄言也。”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篇4

尽管书名中有“烟云”,可全书给我的感觉却像一片大海——纵使中间有争执,有死亡,那也像是海中的小小波浪,过一会儿就被风吹散,然后又回到先前的安详。

可海毕竟是海呵,它也会有惊涛骇浪,在全书最后,木兰举家西迁,军队的“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令人热血沸腾!

二读,则是发现之前未曾留心过的一些细节,也对一些人物有所改观。比如素云。

之前对她厌恶之至,认为她就是一个贪利自私的市井女人;再读,却对她有些同情。她就像是一个未完全长大的孩子,没来得及看懂这个世界就被卷入。所以,她才会背叛婚姻,甚至背叛同胞去贩毒。

所幸,她本性并不坏,那句“打起仗来,要记得你是中国人”使她麻木的心有所改变,妹妹那番“爱国必死也必会快乐”的言论让她下定决心。

最后,她被枪毙,也算是为国而死吧。

又一个浪头打来,吞噬了这朵花。

三读,便是惊奇于其中的道家智慧。不少人谈到道学,总将它归于“消极”、“虚无主义”,焉知道家精妙之无穷无尽。

木兰,这位道家的女儿,无论是对至亲还是仇敌,其行事均可作为范本,且性格开朗大方,无怪林语堂先生要说:“生女当如木兰。”

而姚思安先生更是说过:“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这句话不仅影响了木兰的一生,也使他自己能平静的面对生死别离、财富聚散。

所谓“无欲则刚”,有着道家智慧,便能自然地接受一切,带着乐观与勇气去面对世界;便能无悔过去,享受当下,不惧未来。

最后,以电影《银翼杀手》中的一句话作结:

“......但那些时刻终会消失于时光之中,就像眼泪消失于雨水。”

京华烟云读书心得 篇5

《京华烟云》,是一部将磅礴、华丽、完备、经典、真实集于一身的著作。可以说,它不是一部小说,它就是生活,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再现。它不加粉饰地呈现出中国的一切困境与纷扰,并积极地昭示着国家的希望,是作者挥泪写就的民族心灵史,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完全体会的经典。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一一出现在这幅画卷中,这些人物是那样的真实、形象,就好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的行行式式的人物。这部史诗般磅礴的巨著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泣如诉,是一部可以在寂寞长夜里独自品位的佳作。

《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雨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动的历史风貌。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6

我的床头有一本书,就是京华烟云,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称木兰女孩子,即便好多年以后的她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已经一次次在岁月与时代的波折间辗转,我还是爱叫她女孩子。木兰原本就该永永远远是个

最美丽最聪明最幸福的孩子。

以前读红楼的时候独爱湘云,爱她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爱她活泼伶俐大方自然,丝毫没有扭捏矫柔之气。喜欢湘云的时候,爱看她打扮得似个假小子,爱看她大嚼鹿肉,爱看她联句的才思敏捷,爱看她醉卧芍药的妩媚天真,做女子本当如此,自自在在,坦坦荡荡,方显得可爱而不失本色。虽说温柔娴静是一种,可那率真自然却更附和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吧。于是便有了木兰,这个道家的纯真的女儿。

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木兰这样一位女孩儿呢,或许真的前无古人,来者也难追了。喜欢木兰,最先倾倒于她的幸福。我喜欢幸福的人生,喜欢到即便把自己升腾到空中楼阁,即便把所有的感情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关于美好的故事上,那也是甘愿的。林先生或许赋予木兰太多幸福了,以至于关于她的不幸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页一页翻过,充斥着的是时代的不幸和木兰的幸运,等到非要卷入时代洪流的时候,木兰已经为自己也为我们幸福了一生了。及至掩卷之时,我便明白,世间再也不会有比木兰更完美的女孩儿了。

钱是很重要的东西,若姚家不是那么富裕,木兰的一大半快乐的生活会随之而去。但钱在木兰的生命里却被放到了一个更巧妙一些的位置,不是财富造就了木兰完美,是木兰使得这俗之又俗的铜钱雅了起来。最羡慕木兰有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父亲,可以在她懵懂的年纪就告诉她:“这些个宝物,若你当它们是废物,它们便是废物。”生命里,只有摆脱钱的束缚,人生才能真正潇洒起来,而木兰做到了。最爱看木兰在曾府里适性愉情的生活着,冬日里,穿着鲜蓝的衣裳,摆弄花瓶里带着小果实的红石竹;春天里,慵慵懒懒的立在院子里整理牡丹花,夏日里一卷在手躺在凉椅上读小说,秋日里与荪亚去西山赏红枫……不是无所事事的贵妇人,却是个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聪慧女孩儿。

看到曾老太爷对这个“疯少奶奶”颇有微词便更觉木兰可喜可爱。木兰最爱和荪亚吃小馆子,也喜欢随荪亚逛公园,于是这“两大毛病”成了曾家二老很头疼的问题。他们的儿媳妇是那么开朗,那么愉快的生活着,远远背离了儒家循规蹈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牵着夫君的手,自由自在得溜达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个漂亮极了的道家女儿自然不在乎孔夫子的框框,真是要人怎么喜欢才好哦!

曾经想,或许金庸笔下的俏黄蓉便有木兰的影子,看她充满浪漫的调调,看她精妙绝伦的手艺,读到杭州隐居时木兰烤叫花鸡那段,真是让人喜笑颜开。难怪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太叫人喜欢,太讨人喜欢。

关于木兰的不幸,我始终以为是时代的,而非木兰的。阿满与曼娘的死,阿通的离家从军,是时代不得不要木兰牺牲的,换做别人,也有一样的遭遇。看到木兰为阿满伤心欲绝,我也痛彻心扉,看到曼娘惨死,亦哽咽不能语。这一路走过来,情感上最深重的创痛莫过于此,但最终,留在记忆里的这份不幸终究不属于木兰,因为她是木兰,所以,她终会幸福,她有享福人的性情。

其实这个世界早已经没有了再培育一个木兰的土壤。那份北京城古老而典雅的空气早已经烟化在文明的进化中,中国人传统含蓄的优美也早已经被嘈杂的都市生活搅得不留余地。于是便没有了木兰。木兰必须是生长在浓郁传统中的女孩儿,有着世俗的智慧,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美丽,聪慧,宽容。她会应付大宅门里的种种关系,巧妙而得体的周旋在缠着小脚的太太姨娘妯娌之间,懂得微笑的看着贪小的管家,让下人知道这位三少奶奶的心知肚明,懂得关于习俗和传统要求女子懂得的一切,这才能成就一个优美而典雅的木兰。木兰也必须是长在浓郁道家思想里的女孩儿,懂得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是福气,懂得腰缠十万贯不如骑鹤下扬州,可以轻易远离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平淡而清静的幸福,这才能成就一个自然而纯真的木兰。而必须的这两种氛围,恐怕再不会有了,这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姚木兰了。

读京华只为木兰,固执的只沉醉在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里。或许世间根本从来没有过这份完美,可我宁愿相信,在一个**纷争的年代里,曾有这么个女孩儿,自然而幸福的过了一生。

篇二: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是大家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以曾、姚、牛三大家族从 1901 年义和团 运动到抗日战争 30 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为主线,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 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 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作为一部 长篇小说,内涵丰富,引人入胜,实际贡献也颇为显着,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一本道 地中国书来得像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有效。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的,而虽为小 说其中的真实性又无法抹杀,所以说京华烟云值得一读。

其中令我感到最真实的存在就是姚木兰,木兰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的人,她很浪漫,但 又不失庄重,有她的生活会平填许多花絮;她又很现实,礼教家规是她的行为准则。浪漫加 现实,难怪有人说她是最理想的女人。木兰的爱情同样也是曲折,她的婚姻是一场纠结的演 绎,她因为冲喜嫁到曾家,阴差阳错嫁给了妹妹所爱之人,而丈夫却对她更是冷冷冰冰,在 曾家妯娌之间的矛盾,与所爱之人周立夫更是只能爱埋心底,丈夫的外遇,曾家的衰落,她 的爱情婚姻之路走得很是艰难,虽然最后,她的丈夫荪亚爱上了她,周立夫和她的妹妹也有 了圆满的结局,但个中酸楚旁人岂能体会。我在文中最为同情的便是牛太太马祖婆,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面角色,她的榜样,就是那个慈禧太后,呼风唤雨,专横跋扈。她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生哲学,可到了,这哲学却破灭了。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恶女人的自私、贪图、冷酷和狠毒等特征。真是误 人又误己,害人也害己。但她的确是可怜的,错误的价值观,被世人所唾弃与不齿,身为一 位母亲却误了自己的亲身骨肉,何其可悲啊。

文中最幸运的便是木兰的丈夫曾荪亚了吧,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成功男人的首要 要素他便就具有了,可是他却不懂珍惜,外遇,脸色,不断的招呼着她的妻子,还好他足够 了悟,最后应了木兰的感召,看到木兰人性的光辉。这部小说向人们表述了很多东西,爱情,婚姻,家国,战争,上半部分爱情婚姻为着 重,书的后半部分是在战争的大环境,从军阀到抗日,乱世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人能完全 主宰自 己的命运。

小说时间跨度几十年,也是很多种人生的缩影。各有各的悲欢离别,各有各的苦乐哀 伤,可是总是有茫茫的希望,让人不忍放弃,平淡,动荡,人生也就这般了。读本小说,品段爱情,懂得悲喜,人生总要无奈,人们总要成长。

篇三:京华烟云读后感

读《京华烟云》的心情与别的书完全不一样。紧张、愤怒、悲伤……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点不假,读者凭着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木兰与红玉。木兰被称之为妙想家一点也不夸张,她继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荪亚娶了她,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木兰是适合做老婆的,她是一个妙想家,有你想不到的妙点子;她可以与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对于书中的人物,我却更喜欢红玉。也许是因为出于同情,也有可能是怜香惜玉,总之,她的印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她象一个有着许许多多烦恼的青春期少女,想减少自己的烦恼,却让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多。阿非对宝芬的仰慕,使红玉对阿非产生误会。红玉爱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将阿非的话理解错误,精神崩溃,最终跳潭自杀。她的身体与林带玉相似,多病;也像她那样专情:整日担心自己喜欢的男子不再爱自己。

这部书不愧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书中的主角姚木兰有林黛玉的才智、薛宝钗的守德、史湘云的豪爽、王熙凤的精明强干、秦可卿的温和、元春的贤孝才德、迎春的忍让、探春的睿智……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若为女儿生,必做木兰也。”这是对木兰的最高评价了。也有人这么说:红玉就是林黛玉,木兰就是史湘云,宝芬是宝琴,莫愁是宝钗……全书就是《红楼梦》的影子。木兰,不可否认的,一个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过人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当读者看到她的宽容的时候,对她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木兰与曹丽华相见中,谁也想不到,木兰会对她丈夫的情人那么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普通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它,可以说是很难很难。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如果木兰不宽容曹丽华,那么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也许孙亚会抛下木兰与曹丽华结婚,这个结果也是木兰最不想要的。但宽容也并不是说一味地纵容。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这种宽容才是真实的。

《京华烟云》这一本书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它的内涵。对联,甲骨文,道家经典,诗词歌赋……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

京华烟云 篇7

林语堂处于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代, 在他的思想中含有新旧两种思想, 他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独特的思考, 加之其海外生活的体验, 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 都最终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京华烟云》这一著作中不同女性各自的命运和结局。

书中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女性典型形象, 有的坚毅;有的传统;有的个性;有的柔美。就如同形态各异的云。本文以木兰为例做详细的分析。

木兰, 这个名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花木兰, 木兰花本身是一朵桀骜不驯, 纯洁如玉的花朵, 以此花为名的女子也大多是特别的。而林语堂先生笔下的木兰是一个特别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她有智慧, 有美貌, 有独立坚毅的一面, 也有温柔如水的一面。她与传统女子完全不同, 甚至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是跳脱于传统之外的一个完美的现代知识女性。

首先, 她既非传统思想培养下的产物, 又非全盘西化的开放女性。她从小的教育培养出她一身独特的感觉, 她有主见, 不盲从, 她有着明确的目标与人生追求, 并努力地想要去实现。但她身上也有着传统女性的保守与内敛, 具有宽容的性格, 孝顺的脾性以及温柔的美。让人感觉既不格式化又恰到好处的完美。

木兰的内在是十分才华横溢、灵气逼人的。这在她小的时候就已展现出来, 大家对于姚家女儿木兰的认识就源于她有着独特的才能, 即能辨识甲骨文。这在当时可是十分特别的, 以至于全北平的人都知道木兰是一个才女。除此之外, 她还会传统女子不会的才能, 比如唱京戏以及吹口哨, 这虽不符合传统女性的含蓄, 但正是这样, 才体现了其外化, 打破传统、不拘一格的美。

书中木兰的爱情也是这本书中让人深思的一个方面, 她爱上的第一个人名叫孔立夫, 也是一个才情兼备的人。二人因书结缘, 相识、相知的过程很美好, 也令人感动, 但是随着故事矛盾冲突的展开, 二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当年曾家救了被拐卖的木兰, 所以这份恩情也便成了日后一个沉重的负担, 木兰被曾家看中, 曾家三番五次前来提亲, 木兰的父亲左右为难, 但是木兰为了大局, 放弃了自己与孔立夫的爱情, 最终选择嫁到曾家。她的选择令人叹息, 却也被她感动, 甚至是佩服她的这一做法。她舍己为人的这一举动, 在当下我们这一年代, 肯牺牲自己的, 真可谓是少之又少。

从这里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中西文化思想在木兰身上融为一体, 是木兰这一形象变得立体生动, 有血有肉。树立了一个近现代女性精神和品格的标杆。

其次, 木兰的精神兼备儒道两种思想。她的父亲姚思安就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所以本书第一篇的标题名字就叫“道家女儿”。而木兰也具备道家所主张的洒脱, 超然, 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也是木兰在气质修为上有着很高的高度, 在处理问题上面也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木兰的一生中, 充满了许多爱与美好的事物, 然而也有不少的考验与磨难, 但面临这些考验与磨难, 木兰表现出了勇敢与洒脱, 也让木兰对人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判断, 最终使她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生活的得失, 她的表现也让读者学到了许多, 对读者也有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

林语堂曾经说过:“若为女儿身, 必做木兰也。”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也让我们产生了对人生的思考, 产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 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0.

[2]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刘炎生.林语堂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3.

[4]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9.

京华烟云 篇8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除却马可·波罗这样的异乡人站在异国文化的视角介绍中国文化,中国主动将自己的文化向外传输的轨迹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清朝末年。 根据我国南方潮汕地区的资料记载:“1879年,有一位中国人受聘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这是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的大学派出教师,去教授中国文化。” 此后的一百多年以来,众多旅居海外的华裔学者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文化。语言文学作品,音乐美术等等都变成了他们感染外国受众精神世界的方 式,就这样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国文化海外传输的浪潮中,他们一代一代推波助澜,掀起中国文化在海外的阵阵接受高潮。而在此过程中,文学翻译作品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说,提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就不得不提翻译,“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句空话。” “翻译不是简单的不同语言间的转化,而是文化上的转化。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就是要让中国文化的精华被世界人民 了解。” ——可见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

二、林语堂与《京华烟云》的研究意义

1940年,林语堂获得纽约艾迈拉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该校校长赞扬他说:“林语堂——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您以深具艺术技巧的笔锋向英语世界阐释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获得前人未能取得的效果。你的英文极其美妙,使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钦佩又深自惭愧。” “我们期盼您不断以中英文表达人类高尚的精神、标准,那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可见林语堂的影响之深。他的文化翻译作品在海外取得成功,也为后世的中国文化海外传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潮流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只对他的代表作之一《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文本进行研究,试图达到“以点代面的,小而精”的效果。

三、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文化翻译策略

纵观比较,在中国文化海外传输方面,能够突破林氏成就的可谓凤毛麟角。正如台湾作家林海音曾经在《林语堂著作等身》一文中所说的:“本世纪(20世纪一一笔者注)的中国人能成为世界性作家学者的,我以为只有林语堂一人。在欧美或东亚,提起Dr. Lin Yutang,尽人皆知”。 究其原因,林氏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优势固然在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固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林氏在文化传播采取的策略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本文选取《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文本作为研究个案,以此来看林语堂的文化翻译策略。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京华烟云》在美国能取得巨大成功,林氏的文化翻译策略能从20 世纪70年代出现的目的论中得到诠释。

1.对中国特有的名字、称呼、问候语的翻译。

《京华烟云》中保持中国取名的传统,描写了一些典型的中国名字,如:

“Red jade”(红玉),“Brocade”(珊瑚),“Mania”(曼娘),“Snow Blossom”(雪 蕊),“Cold fragrance”(冷香), “Hutung”(胡同) ,“Yamen”(衙门) ,“Kang”(炕),“South Gate of Heaven”(南天门),“Jade Emperor”(玉皇大帝), “wooden fish”(木鱼)“ginseng”(人参) ,“Kowtou”(磕头) 等。

这些名字表现了中国人在取名方面的独特性,为了向外国读者呈现这一文化,林氏采取纪实翻译的策略,不知不觉让西方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些中国特色的名字后来很多进入了西方词典,成为描写中国的标准词汇。

在创作《京华烟云》时,为了将文中涉及的大家庭的复杂人物关系向外国读者加以介绍,从老爷太太,姑娘小姐,到丫鬓伙计,林语堂对所有这些繁复的称呼都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并且为了能够让作品保持异域风貌,异国情调,其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纪实 逐字对译的方法,甚至还辅以发音的注释。

Taitai(太太)stands for the head mistress of the family;

Nainai(奶奶)or“young mistress”stands for any young married woman in the family;

Hsiaochieh(小姐)or“young mistress”stands for an unmarried daughter of a higher-class family;

Kuniang(姑娘)stands for an unmarried daughter of any class of a family;

Laoyeh(老爷)and Shaoyeh(少爷),or“old master”and“young master”,can stand for the farther and son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ervants;

“Ya tou”(丫头)is a bondmaid,bought outright for life, or contracted for a definite term of years.

在中国式的问候方面,作者也采用了典型的纪实翻译策略。

例:“Tseng Luoyeh! Ten—thousand fortunes! I greet you!”

【译文】曾老爷,向您道万福!

这里,作者没有用 how do you do来翻译表达同样意思的中文原句,而是刻意将汉语的万福直译过来,保留了汉语文化的特色,显示出对话双方地位的不同—说者对听者的尊重。这不仅仅是打招呼,还是一种封建等级的象征。对西方读者而言,如果在讲究礼数的封建中国连问候语都没有什么特色,那么实在是一大憾事。

2.中国习俗的翻译。

传统习俗是翻译中极不容易拿捏的成分,翻译得好,可以将中国的民间生活展现出来;翻译得不好,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给文化传播带来障碍。但林语堂兼顾了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采取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例1: “She thought at once of sending for Mannia,for two reasons. Firstly,because she still largely thought of the origin of his illness as due to love,or a case of “ love-sickness”, for which the sure case is the sight and touch and voice and presence of the beloved. Secondly, she believed in tsunghsi, 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 in short, having a wedding while the boy was ill. ”

这一段是《京华烟云》中关于“冲喜”的解释。“冲喜”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习俗,在英语语境中是缺少相应的解释的,是一种文化的盲区。因此在这里,林语堂采取了纪实翻译策略,创造了一个有着中文发音的tsunghsi一词,然后又采取工具翻译策略对其追加了解释,对这一意象的文化背景做出了介绍。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冲喜要做什么,也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冲喜”。

3.中国谚语习语的翻译。

谚语、习语来源于民间,包含着很强的文化意象和特殊的文化喻体。很多时候,这些有悖于西方传统习惯的喻体和意象会给文化传播过程带来很大的障碍。然而,它们又会给译语境带来新的生命力,从而使得文化传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林氏的翻译中,结合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种策略,对于一些极难理解的喻体,往往附带追加了解释;对于不难理解的部分,则选择了简单的忠实于源语文化的直译。

(1)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When a family is in poverty it produces a filial son, when a country is in danger it produces a patriot.”

(2)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家都是这种态度。

“Be a monk for a day and strike the bell for a day—that is everybody’s attitudes. ”

同时, 书中还多处出现了古诗和习语, 都鲜明的反映了中国文化。如“a stock standing among a group of hens”(鹤立鸡群) ,“The affairs of the world, well understood, are all scholarship; Human relationships, maturely known, are already literature.”(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例子都带有浓郁的中国风情。从上述各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俗语谚语中的喻体被林氏用忠实源文化的译法翻译了出来,不但保留了源语特色,也给译语文化输入了新的血液。

4.中国哲学思想的翻译。

中国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是民族文化的更深层的精髓部分。在《京华烟云》中, 林语堂先生引用了很多《庄子》和道家的哲学思想。在翻译这些哲学思想时,林氏采取了纪实翻译策略,用直译的方式描写这些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象。

在《京华烟云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eight characters”(八字) “considering of the hour, day,month, and year of one's birth, each being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cles.”(是民间算命时用的一些句子)。人们相信“thematch was destined by Heaven”(姻缘由天定), 当父母死后子女应当“observe the forty- nine days of mourning”(七七四十九天) “guarding the soul”(守灵) ,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女人要遵守“the four phases ofwomen's training”(三从四德) , 这些都是非常形象的例子。

5.中国食物和服饰的翻译。

林语堂为了使西方读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中国的日常生活风貌,在这些细小的文化元素上也做足了文章。他在翻译此类词语时,在不影响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主要采用纪实翻译的手段,以期展现独特的中国文化。

例:“She was wearing now an embroidered pink jacket with close-pleated skirt in cloud and wave design, and looking more slender than in her formal wedding dress. On her chest was a beryl pendant beautifully carved into a monkey and two longevity peaches, instead of the diamond broach she had worn the day before.”

这段对木兰新婚后服饰的描写,极尽靠近中文特色。在异国读者看来,这样的服饰,是华美而又有中国特色的。这样细致的描写,几乎把一个衣着考究的大家闺秀活灵活现地拉到了读者的面前。而“寿桃”这一文化意象,也在此被做了字面的翻译。

四、林氏文化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京华烟云》小说出版后,被美国“每月读书会”(Book of the Month)选为当年十二月的特别推荐书。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短短半年内即销售五万多册。 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在随后的七八年间,除却他国译本,该书仅在美国国内就销售了二十五万册。在该书出版将近40年后的1975年,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充分说明,林氏在《京华烟云》中采取的文化翻译策略是成功的。

通过对林氏的文化翻译进行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翻译创作,建立在自己对源语和译语语言文字的充分掌握和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透彻理解上。根据自己对译语受众心理需求的理解,采取纪实翻译策略,他大胆将很多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阐释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不仅保留其原意,甚至还保留其发音,同时在必要时辅以工具翻译,保证译文连贯流利——几十年后的事实显示,这样的译法最终是被西方读者接受了的。就此也说明,以林氏文化翻译作为标准和范例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海外传输——林语堂的文化翻译.

[2]http://Www.csmynet.eom/News/world/ehinese/ /d69d10f6-43cc-9741-9a2500b4bfb5-1.aspx.中国文化传输第一人——戈鲲化.

[3]http://Www.ee.en/eulture/foeus/Zoogll/17/t20091117.20437696.html.如何让一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翻译”是桥梁还是屏障.

[4]http://Www.ee.en/eulture/foeus/Zoogll/17/t20091117.20437696.html.如何让一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翻译”是桥梁还是屏障.

[5]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6]王兆胜.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上一篇:人防验收汇报资料下一篇:教育学简明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