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0篇)

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宛西中专 唐显峰 培训时间:3月14日——3月18日 培训地点:新乡机电高专

步入中职教坛已快十个春秋,这是第一次参加校外的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培训机会,很高兴。在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努力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一名专家型教师。这次,我能够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十分荣幸。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高专领导、老师的热情。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有国家级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等。专家和学者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深入浅出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

二、聆听精彩讲座 机电高专邀请了学校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学员上课,举办讲座。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首先,使我们从思想上对当前国家中职教育的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讲机专的贾校长高屋建瓴通过分析职教发展的现状和逼迫性,及对职教发展前景的展望,让我们从思想上彻底得到解放,从根源认识到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明智之举。同时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其次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司徒教授为我们传授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置,目的明确级结合自身的经验交流如何开展好一个专业,和做好一个专业。深入浅出受益匪浅。最后,杨教授的讲座更是传达了一种支教老师的精神,创新,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学者风范,如何做好一名职教老师,如何平衡学生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的深度,如何让学生学得开心自己交的幸福。专家教授身上的睿智和知识的渊博,让我折服,决定以专家为楷模深入学习不断长进。

三、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拓宽学习视野

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职业学校都在不断地设立新的专业, 为当地培养发展建设需要的产业技术工人, 而由于体制等各种原因, 学校不可能开什么专业就招什么专业的教师, 很多时候是让相似专业的教师改行, 一开始并不是每一个教师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的。所以发展之初, 应在学校组成一个教师团体, 有人专攻理论, 有人专攻实践, 先把专业设立起来, 把教学活动开展起来, 然后在工作中逐渐培养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以,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基础阶段, 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用人所长, 团队互补, 让大家在教学过程中一起和学生成长, 在教科研活动中和同事们共同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个人的培养

当一个双师型教师团队基本稳定成型以后, 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已经能够很好地完成专业教育教学任务和实验实习培训了, 这时就可以把双师型教师个人培养提到日程上来, 可以要求理论课教师去学实践操作, 要求教师去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 具体的可以让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 也可以是企业实习。我个人认为学校的教室、实习场地才是老师最适合发展和进步的场所。如果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实验实习期内也能充分利用时间利用设备, 是根本不用到外地培训的, 因为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练习, 都需要时间和毅力, 至于练习哪里的机床都是一样的。只要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给教师一定压力和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鼓励,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涌现出一大批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有过硬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三、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的培养

有了为数不少的“双师型”人才后, 优中择优, 才会出现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不仅技术过硬、理念先进, 更需品德高尚, 才会引领一个团队, 引领一个专业, 甚至引领一个学校向前发展。我始终认为, 一个合作的团队比一群能干的个体更重要。

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培养;培训;体系构建

该课题主要是对几个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研究的论证、调研报告的研究,可以很有效的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培训,并可实现教学资源高效利用,达到职教效益的最大化,并能缩短教师培训的时间,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职业教育部分学校对合格教师一师难求的囧境,缓解职业教师的缺乏,并且提高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职业教育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分析内容

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的:首先,是为什么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其次是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其中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同时具有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再次是对于已经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哪些后期培训(进行后期的查漏补缺,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最后是对“双师型”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激励办法和奖励政策。通过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

1.为什么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如何健康快速的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加强职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面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们职业教师,特别是对一线教师其综合素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2.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目前很多教师都是只能单一的教授理论知识或者是只能指导学生实训,不具备同时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希望培养部分教师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和一些企业合作,把一些教师们送去工厂学习,从而初步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师,怎样能培养更多能理实一体的复合型教师,即人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是重中之重。

3.对于已经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后期培训。我们的这些教师,本身要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自身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对于新知识,前沿技术要及时掌握,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后期的培训也很重要。

4.对“双师型”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激励办法和奖励政策。一个学校的老师,要是多数都没有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满足于现状,那这个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很堪忧。反之,如果学校有很好的激励政策,从资金上支持老师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且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适时的给予肯定或者奖励,鼓励大家都努力提高自己,这样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学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结合本文实际,部分研究内容采取了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问卷主要是为了了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情况,更好的为课题服务,进行的问卷调查。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到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职业资格、学历、教龄、企业工作经验等多方面的情况,并且还对部分教师对“双师型”认知状况同时也进行了问卷,其中包括大家认知的“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取得“双师型”教师的双证书或其中之一所通过的途径、您认为中职专业教师应该下企业实习吗(了解专业新动态,学习专业新知识)、您认为“双师型”当前最需要学的是什么、您曾参加过哪些培训、您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景怎么看待、您认为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您认为学校对教师激励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内容的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方法):

1.部分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所占全部教师的比重较小,只占20%左右,大多数教师,都是只能教授理论知识带不了实训课程,或者是能带实训,但是自身没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对于“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小的学校来说,要具体的对那些欠缺某些知识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学习,完善其所欠缺方面的知识。

2.对于本校“双师型”教师中来自企业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不到50%,其余人员基本都是高校毕业直接到教师岗位的,欠缺实际的工作经验,而来自企业这部分人员的年龄结构基本都偏大,平均在50岁左右,教龄时间较长,技能水平过硬但理论知识欠缺,虽然很多人都持有本科证,但多数都是通过函授大学考取的,理论知识薄弱。对于这些老教师,我们应该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让他们带几个年轻的老师,使年轻的老师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他们身上的经验,提高自己。

3.还有一部分就是较年轻的教师,教龄也不长,他们只是普通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是职业教育类的师范生,所取得的资格也只是教师资格,不是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并且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教授学生之前没有接受相关工种专业的系统学习,这部分教师,对于实际操作或者说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从而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而有些职业院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取得了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下到生产的一线,很多所学到的东西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脱节的,不能更好的去讲授课程。对这些教师在教授学生之前,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把这些人送到和他们以后要教授的相关课程相对应的实际生产车间,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这将会大大提高其以后在教学中的水平,并且解决了教师只能教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不能实际操作的困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也可在工作时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向他们多学习些经验。

nlc202309090534

4.有部分教师工作几年以后,对其的培训就越来越少了,而专业方面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很多老师工作3、4年,甚至是5、6年了,连一次的针对他所教授的学科或者说是相关学科的培训都没有参加过,只局限于与他同样在学校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讨论,这对其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人就希望学校尽量多安排些针对其所教授的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培训,对自身知识的扩展有很大帮助。

5.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没有很好的激励政策,老师想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很多时候都要自己花钱、利用休息时间出去学习,学习回来后也没有得到肯定,致使很多老师就放松了对自己要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懒散的风气,这对任何一个个人来说,都是要不得的。

对于教师具体的后续培养计划还没有一个较全面较系统的模式,很多教师因为年龄结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工作环境等的具体要求不同,或者是具体的期望值不同,而希望得到不同的机会,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补齐自身所的欠缺的东西,这对整个大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具体也是更高的要求。在对以具有“双师型”教师进行后期的培训内容不足之处进行提高等,最后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平,有一个很好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办法,使多数老师能积极的去学习,主动的提高工作能力,老师们更喜欢去学习新知识,才能把学到的新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从而建立合理的体系来完成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之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教师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有的“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也有了新的扩展,首先是专业教师须具有扎实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能力;其次是专业教师须具有与当今主流技术发展同步或稍微超前的技术水平(理论与技能),以胜任新课程教学模式综合一体的教学方式。本文认为目前现有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虽然具有某些方面的优点,但不是很符合当前中职教育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对劳动部门下属的中职院校更存在着很多不可操作的地方,无法满足对教师的提升需求,越来越拉大了部分中职院校教师之间的差距,同时还存在着教学資源的浪费,导致培训效率越来越低。因此,专业教师在工作以后的后续培养再教育问题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中职院校教师的后续培养问题要分层次分级别进行可操作性的不同培养模式是很可行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洪涛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2]李梦卿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5.

[3]郑国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与成长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04).

[4] 罗晓妮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寻[D]. 西南大学 2013.

[5] 李建英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5.

[6] 李莎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DZKY2015B54.

双师培训心得 篇4

摘要: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要是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设备外,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职业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通过不同途径的培训学习建立属于自己的”双师型“团队,教师也应该增强紧迫感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为学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职业素质

步入中职教坛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网络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培训机会,很高兴。通过参加双师专题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作为继续教育必修内容,每年规定一定数量、一定内容的学习任务,通过考核计入继续教育课时,颁发培训证书。在线学习,即节约时间,也利于知识更新、理念提升、热点讨论、焦点辩论、理论研究、方向把握等,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战略,不失为贯彻落实学习型管理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谢丽娟、余光祖、顾海良、董刚等教授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他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由于这些教授从事职业教育多年,而且也真正把职业教育当成一份事业去做,所以他们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却受益他人的理论,这些理论,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能有幸听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二、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心理健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一起研讨,我对在线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三、教学观念更新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结合实际,勇于实践。

不论什么样的改革,都必须是思想先行,实践随后。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教育者,就必须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产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否则,我们之前的学习就毫无意义,成为无根之花。尤其像我们青年教师,大多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搞项目教学,对我们而言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到教育第一线挑重担,只有这样的决心,才不会害怕在实践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相反,你却会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和快乐。

五、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六、要注重学风建设

老师说白了就是演员,他们的没一出戏是演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不认真看,或只有几个人在看,那么再好的戏也是浪费,所以老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风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 “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来提升整个集体的学风。形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的学习态势。

通过教师名师网学习,我深切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及教书育人的本领。续教育学习使我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双师教师培训总结 篇5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二、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勇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们把课堂中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及信息安全高级攻防带入了具体的实践中,亲身体会了相关配置的操作,深刻地感到自己仿佛已踏入网络安全行业在工作。因此,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会乐意去学并且爱学,才能体现我们的新课堂,体现我们的教学质量。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篇6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为了响应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按照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本专业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现对两年来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作出以下总结:

一、明确目标

培养目表要明确,把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型”,对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要求明确,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2.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3.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

4.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对教师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同时,提高了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教师面貌,教师素质。

二、与企业共同培养

本专业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本专业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两年以来,本专业先后与三环瑞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一些技能名师和本专业教师进行结对子,派遣本专业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本专业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奖惩机制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篇7

政府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政府部门角色与职能的转变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与经济体制关系最密切的职教管理, 应该表现出开放、灵活和有效调控的特性。因此, 以学校为中心、行政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向开放的、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转变, 政府部门的角色也应该从决策者和直接管理者向监控者与支持者转变, 政府职能应以强化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为行为取向。政府主管部门应实施权力下放, 赋予高职院校诸如人事聘用、人事流动、工资奖金等方面的自主权, 使学校能够在整体利益与自身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制定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方案。“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和各行业 (协会) 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因此, 政府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 我国还没有相关文件系统地对“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规定, 只是散见于各种有关职业教育与师资培养工作的文件中, 内容也不详细, 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 缺乏可操作性。而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是使“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具体来说,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严把入口关。凡应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含实习教师) 的应届毕业生, 上岗前必须到企事业单位对口实习半年以上, 并应取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组织的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考核的合格证书。

2.开通高技能职教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高职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 允许高职院校不受编制限制, 以聘用制的形式, 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等方式,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从社会上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任教, 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学历和教师资格上放宽条件, 由学校自主管理上述人员, 并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

3.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制度和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的时间应计算为继续教育学分, 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和评选骨干及专业带头人的必要条件, 学分的审核与认定应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室负责实施。

4.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师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指定相关院校担负培训任务。

5.制定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是要在职称评定上, 对“双师型”教师予以政策倾斜, 对实践技能较强的专业教师, 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评聘第二个技术职称, 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 获奖选手的技能成绩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标准的, 应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是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津贴标准。

6.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一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二是要多渠道筹措培养培训经费, 保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目标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与完善专业教师数据库, 及时掌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动态, 实行规范化管理。

高职院校应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当前制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职院校缺乏用人自主权, 难以根据学校专业的变化自主聘用与辞退教师;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岗位能上不能下, 需要的人进不来, 不需要的人出不去的现象;工资待遇仅按职称分配, “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在待遇上相同;劳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不健全。因此, 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教师编制管理。要制定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标准, 并根据新的编制标准重新核定高职教师编制。要实行灵活的高职院校教师编制管理办法, 逐步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允许高职院校灵活运用教师编制, 自主外聘专、兼职教师。

2.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要充实高职院校教师资格条件, 对新任专业课教师除要求具备规定的学历外, 还应增加相关工作经历与职业实践经验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从社会上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 在学历与教师资格方面应适当放宽条件。

3.完善教师职务制度。“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 对于业务成绩突出又乐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职务序列, 制定专项实施方法, 择优选拔“双师型”教师进入院校管理部门, 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特点。

4.完善教师聘用制度。高职院校要引入竞争机制, 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度, 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 从而使教师能进能出, 岗位能上能下;同时, 要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采取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互联互聘等多种方式, 安排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方面的决策、管理、科研工作, 使“双师型”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用人制度与方式。

5.完善教师薪酬制度。高职院校还要引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增强教师薪酬的激励作用, 在国家确保基本工资的基础上, 教师为学校创收所得可以按提成方式作为报酬支付给教师, 并应根据教师的业绩确定薪酬标准。要实现学校内部自主分配, 贯彻执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学校的发展、所聘岗位情况及个人工作绩效综合起来加以考评;要打破按“职称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实行“职称+专业技术职称+成果+横向科研经费”的分配方式;要实行工资与福利待遇全面公开制度, 并随时听取教职工意见加以改进与完善;要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 向优秀人才与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6.完善教师流动制度。应允许教师在职业院校间流动任教。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研究制定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进入高职院校的方法, 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有序流动。

创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壮大的条件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 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向“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而如果靠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又苦于缺少办学经费, 不可能花大量经费于“双师”素质人员的引进。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壮大的引导机制, 使“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1.不断充实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必然对学校教师数量的补充提出新的要求。有些高职院校的生师比已经严重超出了正常的比例, 因此, 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引进合格的专业课教师, 充实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 才能使教师腾出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向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同时, 要加大力度聘请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与经历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担任专业实践课或专业技能操作课教师。这样, 不但可以在整体上由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构成具备“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而且在外聘兼职教师的带动和影响下, 也可以为中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提供帮助。

2.多渠道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筹集经费。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发展项目的经费问题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来, 并应设立专项经费, 切实地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谋划“钱途”。目前, 虽然筹集“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专项经费困难较大, 但还是有一些筹资的渠道,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比较重视;二是高职院校可以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 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经费支出;三是高职院校可以发挥应用技术的优势开发创收项目, 等等。

3.制定一套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高职院校应将“双师型”教师培养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与培训制度, 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同时, 应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与实训教师走出校园, 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

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认识, 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目前, “双师型”教师培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抓住发展良机, 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 教师个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 将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及现场考察, 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 将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将获得更多的主持科研课题的机会与创业的机会等等。总之, 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才能使教师个体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

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尽管有的专家可能接受过大量正规的培训,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专家的知识还是来自于实践经验, 专家知识的获得是与其解决问题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智力上的差异导致掌握专门技术的速度各不相同, 要成为一名专家, 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有研究表明, 专门技术的获得需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成为新手的阶段, 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是盲目地接受有限的规则;第二个阶段, 个体对特定任务情境中的规则能够保持相对敏感, 并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规则;第三个阶段, 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应用目标和策略, 形成所谓的能力;第四个阶段, 个体己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经常能够辨别出需要去做什么, 因此不再需要事先计划就可以解决问题;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专门技术形成的阶段, 此时个体能够自然地将事情做好, 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出决定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事情了。由此看出, 专门技术的获得主要来自于专业实践的过程和经验, 只有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 个体才能由新手发展到掌握规则、形成能力、积累经验, 最后形成专门技术。没有专业实践的过程, 就谈不上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 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因此, 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成为一名理想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首要条件与基本保证, 而这正是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所缺乏的, 必须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综上所述,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需要政府、高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才能培养出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职院校应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

参考文献

[1]白兆盈.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9) .

[2]李建求.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 2002, (19) .

[3]王珂珍, 等.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 1997, (5) .

双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 双师型 培养 培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54-02

目前,我国基本上是把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中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工作的,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的教师称之为“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应符合教育部颁发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标准,一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教师职称的教师;二是有双职称资格的教师;三是取得重大成果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可见,“双师型”教师应该是能胜任教学科研,又是生产实践能手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然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其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与困境

1.培养培训条件不足

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根据广西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广西14个地市共36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任教的教师占54.6%,企业转型的教师占13.0%,事业单位转入的教师占6.6%,其他学校调入的教师占14.2%,也就是说,88.4%的教师在从教前并没有学过相关的专业技术,更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目前,广西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的42.9%,其中,累计培训时间在半年以上的教师还不到40%,累计培训时间在三个月以下的“双师型”教师仅占36.6%。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时间和平台都比较少,其专业知识水平未能通过参加培训得到应有层次的提高。事实上,部分取得双证的“双师型”教师既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实践操作经验,难以实现“双师型”教师的真实价值。

2.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实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来,全国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但“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人数的42.9%,而且有的教师虽然持有双证,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胜任相关专业课;有的教师持有的资格证书与所教专业不对口;有的学校为了达到师资方面的某种要求,鼓励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来增加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这种连基本操作技能都不具备的教师被称为“双师型”教师。此外,近年,职业教育发展过快,职业学校不断扩招,“双师型”教师工作过于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修和提升专业技能,其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3.社会地位不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职业学校都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建设,但国家法律法规缺乏健全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比较模糊、教师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双师型”教师承担着比一般教师更繁重的工作,却没有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待遇。有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干脆跳槽到社会福利相对较好的单位或企业,导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流失。

4.培养培训制度不完善

从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来看,基本是单纯的学校式培训,企业单位参与较少,这就导致了教师培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培养培训在时间上、质量上没有得到保证,因而培养出来的“双师型”教师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在选派“双师型”教师参与培训方面,很多职业学校往往没有制定选派计划和标准,选派培训对象草率,有些被选派参与培训的教师因为专业不对口、时间调整等问题放弃参加培训,浪费了培训的机会和资源。此外,很多学校对外聘教师的招聘缺乏一定的录用标准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很难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策略

1.严格执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职业学校要严格执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一是要求有专业理论、专业技术而无相关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培训或自学等手段考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二是要求有专业理论知识而无专业操作技能的教师,必须先通过培训学习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按“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来安排课程;三是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和新分配的毕业生,必须到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督促其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和上岗证,才能开展教学活动。

2.建立校内实习培训基地

教育是一项产业,职业学校应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室、实习车间和生产基地,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可以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协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出资,根据各学校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共同建设校内实习培训基地。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扶持下,建立学校生产、实习、实训的产业基地,为本校乃至本市其他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好的环境。

3.加强学校与行业的合作

为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职业学校要加强与行业保持合作,积极探索如何与行业保持合作。有的学校以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与企业共同探讨并制订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向企业及生产车间延伸,既促进了专业课教师与企业生产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也强化了教师对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知。此外,学校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上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经考核合格,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上班。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强与行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例如,钦州市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英格玛(中国)有限公司、凤冠集团公司、美的集团等多家企业实行了联合办学;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广西柳工路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联合办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建立健全教师奖惩制度

“双师型”教师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群体,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坚持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切身利益,保证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不外流,同时吸引其他行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具有专业技术的教师的优势。例如,对聘期考核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发放教师津贴;对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应按有关奖励规定给予奖励,或者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时给予倾斜。

总之,职业学校要认清“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和困境,把培养和培训一批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视为教育的大事,着眼于长远发展,要系统地、有规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

汽修双师培训总结 篇9

2018年6月19日至2018年7月11日,我来到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中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在这四周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汽修方面的知识,现将本次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1.纪律方面:在学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培训学员守则规定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服从学校的管理。

2.学习方面: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懂就问,积极参加校内操作实践和校外实习参观,提高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3.团结友谊:尊敬老师,相互团结,与其兄弟院校学院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收获:学到了很多以前在自己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完善先进的设备,让我增长了见识,准确而又系统的理论知识,弥补了自己知识的不足。先进的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便于指导我以后的教学。

下面我在谈谈关于本次学习的一些感受。

我是一名普通职业中专教师,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也和汽车无关,以前从事机械加工方面教学,为响应学校号召转岗至汽修专业进行底盘和发动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刚开始汽修方面知识较差,教育教学工作很难开展,就只有自己埋头苦学边学边教。可后来发现汽修知识是很复杂很庞大的体系,很难学。它不是你刻苦专研就教材就能懂的,自己必须见到相应的设备和动手反复的拆装研究才行的。在我学校里,虽然我利用其他时间亲自动手研究,网上看动画演示,请教其他老师,逐渐懂了一些。但我们学校设备毕竟有限,所以很多教材上的东西还是不懂,有时也觉得很为难。今年终于如愿以偿来参加了培训。我还想说点,这样的培训适合于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师参加,有些学校以为让一个从未接触过汽修的教师来参加培训,以为学完了回去就能带汽修班的课,这是完全错误的。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一所交通类职业院校,在汽修方面有很完善的设备,有知识渊博和负责任的老师,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以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教学,上午专业知识讲解,下午进行实物训练。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典型车系的使用与维护;

2、典型车系自动变速器的检修;

3、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检修;

4、典型车系发动机拆装与调整;

5、典型车系底盘拆装与调整;

6、新能源汽车技术;

7、职教理论学习与实践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

8、企业实践;

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很多以前的疑惑,由老师的讲解和实物的对照,终于明白了以前课本上所不理解的一些知识,尤其是懂了很多现在比较普遍而又复杂的汽车电控知识,对整车的讲解和维护也是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所以感觉不虚此行。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篇10

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提出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些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目前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人达到“双师型”标准。为进一步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数量目标

通过培养,到2014年底,本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到100%。

二、素质及能力目标

1、教师素质:在所从事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素质。

2、行业职业道德:除熟悉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3、行业、职业素质: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即: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4、经济素质:具备较为丰厚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观念,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5、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既要校园内的交往与协调,又要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习等。

6、管理能力: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7、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主体发展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一般机理,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三、培养措施

1、在职培养。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加强理论课教师培养,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要求参加学校实训基地和生产一线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也可以让上理论课的教师同时上实操(训)课,使教师做到“一职多能”,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二是加强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在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2、短期培训。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选派具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国家级或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相关大学进行培训。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3、加强校企合作。学院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场所。

4、鼓励教师自学,获取职业技能资格。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获得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

5、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和评比。为了促进教师学习技能,学院和系里应举行教师专业技能比武,并选派技能高手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为了形成激

励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还应建立定期评选院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制度,并从中择优推荐参加市级以上评比。

6、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1)鼓励教师在获取高校教师系列中级以上职称的同时积极获取与其学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执业资格证书等,待取得相应合格证书后,学院应予以报销相关费用。

(2)学院在职称评聘,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3)对获得院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学院每月发给岗位津贴,年终对他们发挥示范作用的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合格者再予嘉奖。

上一篇: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2021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下一篇:书记在人大会议闭幕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