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2025-03-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精选4篇)

用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篇1

各位朋友:

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平坦,有的曲折,有的铺满了锦绣,有的却荆棘丛生。

在新疆美丽的伊犁盆地,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翁,二十年来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为边疆军民服务的护理事业上。边疆军民的心中牢牢地记着她的名字——张惠芳。陕西大荔长大的张惠芳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就羡慕白衣天使,心里总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梦。1981年7月,她从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护理班毕业,带着五彩斑斓的青春之梦,被分配到边塞小城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脑外科。刚参加工作,她就遇上了棘手的问题,一个小小的针管,老护士操作起来轻松自如,在她的手里却好像有千斤重。每当病人议论起她打静脉针注射比别人痛,甚至不愿意让她注射时,张惠芳心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感到无地自容。她偷偷抹了泪,后悔不该拿注射器。也许是军人后代的原因,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个性。经过努力,张惠芳认为自己已是一名合格的护士了。直到发生了一件事,她才发现自己距合格的护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一回,一位住院的老首长赶上过生日,可是他的儿女大概有特殊情况没过来,老人很失落。看着老人满头的白发,看着他在沙发上疲惫的身躯,张惠芳一下想起自己的父母亲,如果他们有这样的遭遇,会怎么想呢?病人的落寞,使她深感内疚和歉意。她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像对自己父母一样精心照料老人。老人一天天痊愈,出院时感激得老泪纵横,拉着张惠芳的手说:“你比我亲闺女还要亲哩。”

张惠芳热爱护理职业,也希望做贤妻良母,这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然而,在生活的实践中,她不得不牺牲许多,丢弃许多,工作的投入,使她常常忘了下班和按时接孩子。她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但对待病人,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真情和爱心温暖病人的心。1990年5月,她肩上长了一个大脓疽,并感冒发烧,手术排脓后,肩部刀口尚未愈合,她又坚持带班。在给一位体形较胖的昏迷病人翻身时,伤口突然裂开,鲜血渗过纱布直往外流,疼得她眼前直冒金星。当护士为她包扎好伤口,扶着她回家时,看到的却是冰凉的炉灶、方便面和零乱的房间。二十年过去了,张惠芳回首往事,对自己的青春选择无怨无悔。然而,飞逝如梭的苦乐岁月里,她也难以忘怀故乡和自己的亲人,张惠芳毕竟是女人,毕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啊!二十年来,她总是心牵两地,她把对亲人的爱移植到了边疆,把自己移植到了病人心中,并牢牢扎根。共2页,当前第1页12

用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篇2

盘点“十一五”, 从数字中可以感受到, 禄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歌声嘹亮。5年来, 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1413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90523万元 (预计值) , 同比增长了66.94%。其中:农业产值由57123万元增加到92142万元 (预计值) , 同比增长了61.3%;畜牧业产值由50242万元增加到116000万元 (预计值) , 同比增长了130.9%。2010年, 农业、畜牧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8.36%和60.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32元增加到2924元 (预计值) , 同比增长了79.16%。农业、畜牧业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目前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67%。

1、四大特色产业给力农业发展

禄劝, 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8.4%,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3%, 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35.1%,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为让农民增收致富, 禄劝制定了农业特色产业专业化布局方案, 积极引导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并根据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种植业稳粮扩桑增特色, 畜牧业抓调引促扩繁的农业结构调整新思路。

山区农户的收入, 60%来自于养殖业。1985年后, 禄劝以猪、牛、羊、乌骨壮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逐步发展, 但是, 养殖业在禄劝是每家每户的“小打小闹”, 在“十一五”之前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

近年来, 禄劝县根据“培植典型、抓好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发展思路, 找准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地培育养殖精品, 发挥示范效应, 通过就地扶持、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 大力培育养殖大户。

“现在市场上的生猪不但价格高, 而且县上有专业的大公司收购, 销路不用愁, 我们养猪户都吃了定心丸。”翠华乡大松园村角天安从事了十多年的生猪养殖, 以前市场不稳定, 一直不敢扩大规模。这两年, 看到政府对养殖业的大力扶持, 角天安立即扩建猪舍, 目前, 他的养殖场已存栏育肥猪200余头。在大松园村, 角天安的年收入在村里算是顶尖的, 但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则表示:“养了二三百头, 在禄劝来说根本不算多, 还称不上规模化养殖, 像角天安一样针对市场需求扩养生猪的农户在禄劝县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

进乡村、入农舍, 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禄劝县农户从事养殖业的巨大热情和切实行动, 感受到广大农户从养殖效益中带来的喜悦, 感受到禄劝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和可喜变化。如今, 禄劝已基本奠定了畜禽养殖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自从烤烟双控后, 禄劝烤烟种植从量多走向质优。2008年以来, 以蚕桑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 桑园面积由2005年的4760亩 (1亩=1/15ha) 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6万亩, 翻番了12倍多, 蚕桑正朝着有部门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化经营迈进。

撒营盘镇砍邓村委会石板河九组村民高兴呈养蚕9年, 从最初的5克蚕, 到前年扩大到了5张种, 种植桑树10亩, 每年纯收入可达到1.5万元左右。“这是一项比较平稳的产业, 每亩收入是种植玉米的2倍。”高兴呈说, 以前种庄稼, 看天吃饭, 收成少。“养蚕则不同, 只要掌握了技术, 收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还不会影响环境。此外, 养蚕还有很多好处, 无法外出打工的老人、妇女可以实施家庭化作业。”在高兴呈的带动下, 石板河的40多户村民, 目前已经有20多户在养蚕了, 少的农户最低也有一张种。“我们差不多算是小康的水平了”, 不过他还不满足, 准备明年增加到8张种, 以后逐年再增加。作为省市主要的蚕桑基地, 蚕桑养殖成为禄劝的第二支柱产业, 让禄劝人由衷自豪的是, 昆明市场上销售的丝棉被为主的系列产品几乎全产自禄劝。

最近市场上马铃薯涨价的信息对禄劝农民来说, 无疑是个好消息。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 禄劝马铃薯实现了四季种植, 常年上市, 增产增收, 由此成为禄劝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又一主攻方向。

禄劝县各级领导已看准了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 集中在屏山、茂山、中屏、转龙、九龙等8个乡镇着力推动马铃薯的连遍种植。禄劝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由“十五”期间的6.2万亩增加到16.46万亩, 同比增长了165.48%。马铃薯商品率在禄劝也不断提高, 引进的云南高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获得马铃薯出口权, 实现了禄劝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新跨越。

2010年,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做大做强禄劝县特色水果产业, 禄劝决定在屏山镇的岔河、六合两个村委会发展脐橙种植2000亩, 农业部门原以为推广这项种植会遇到种种阻力, 没想到的是, 现在的农民早已学会了算一笔经济账, 正如岔河村农民陈载波所说:“种经济林果是一朝投入, 年年受益, 有政府的帮助, 一定会稳赚不赔。”农民种植热情高涨, 当年共种植脐橙2269.8亩, 发放苗木25万株, 远远超过了农业部门的预期构想。

如今, 特色水果在禄劝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 水果面积由2万亩增加到2.64万亩, 同比增长了24.24%, 2010特色水果脐橙、甜杏2000亩正在着手种植。有政府的主导, 有科技的支撑, 有农民的热情, 有市场的需求, 禄劝, 畜牧、马铃薯、蚕桑、特色水果四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的明天即将到来。

2、产业化经营结硕果

禄劝的领导一致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时, 重点还是要抓好农业产业化。”思路决定出路, 禄劝各级紧紧抓住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关键, 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加快形成农业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 以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延伸产业链条, 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贷款贴息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 培育壮大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粮油加工、蚕丝加工的龙头企业。这种转型模式, 正是禄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大步迈进的基础。

禄劝伟顺马铃薯开发公司以“基地+农户+协会”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经营运作模式, 不断地带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 在禄劝马鹿、转龙两个乡镇建成繁种基地5000亩, 每年供给省内外优良马铃薯种4万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禄劝县引种、繁种能力强大, 购销门路广、带动能力强, 经营实力过硬的马铃薯综合性经营企业。

2008年, 禄劝通过招商引资, 与高禾公司签订了优质出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开发项目合作协议, 实行订单化生产, 对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解决了产品销售环节的敏感问题, 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从而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工厂建成后, 不但增加了就业率, 而且全面提升了商品薯的产品附加值, 通过产品的精、深加工, 使马铃薯产业开发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面实现马铃薯产业化, 使企业盈利, 农民增收, 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撒坝火腿作为禄劝名优产品, 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加工。而火腿加工业的发展,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加快了商品肥猪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 仅5年时间,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就突破了“零”的纪录, 目前, 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已发展到138个;发展养殖大户271户。促进了畜牧业养殖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转变。

禄劝县农业局副局长陈福贵介绍, “十一五”期间, 禄劝共发展种养殖、加工、市场营销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59家, 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 禄劝县还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以市场为导向、辐射能力较强的农技协。撒坝火腿研究会被云南省科协列为省百强农技协, 被昆明市科协列为农技协先进集体;无公害猪肉生产协会, 采取“公司+基地+协会”的组织形式, 发展无公害猪养殖, 精心打造“掌鸠河”牌撒坝火腿;蚕桑养殖协会, 发展栽桑养蚕传统产业, 倾力开发“轿子山”牌丝棉系列产品;马铃薯开发协会, 积极开发优良马铃薯, 在县内适宜区大面积种植, 产品远销广州等省外市场, 被市科协列为市50强农技协;团街乡扶农养殖协会, 采取“支部+协会+困难党员和群众”的帮扶模式, 由全乡党支部党员及干部职工捐资作为协会启动资金, 在首批会员中选择10户困难党员, 协会每年购买10头能繁母牛提供给10户困难党员饲养, 待母牛产下小牛断奶后, 协会再把大牛安排给另外的困难党员及群众饲养, 小牛则归原饲养户饲养, 使困难党员和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解决了发展困难的问题。

3、烤烟连续2年获全省生产收购先进县

县禄劝的烤烟生产已经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连续5年, 禄劝被评为市级烤烟生产先进县, 2009年, 2010年, 被连续评为全省烤烟生产先进县。禄劝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处于起步阶段, 经济欠发达, 基础条件差, 群众增收难, 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这些劣势条件注定了禄劝必须把生产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市场销售有保障的烤烟生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

近年, 禄劝县委、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全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产业升级发展换代初见成效, 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烤烟生产仍然是禄劝县暂时无法替代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后续产业的发展和财源培植尚需时日, 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做大做强烤烟生产, 是巩固壮大经济支柱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加快禄劝经济发展, 推进全县“三农”工作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 禄劝县烤烟种植面积44.89万亩, 烟叶收购总量127.2万担, 农民售烟收入9.42亿元, 实现烟叶特产税1.91亿元。全县种烟农户, 仅烤烟一项, 每户农民年均现金收入就达8679元。上等烟比例和烟叶收购均价逐年提高, 连续8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县, 2009、201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先进县。5年来, 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 展现特色, 靓点突出, 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围绕全县烤烟生产收购目标任务, 禄劝县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班子、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县级烤烟生产挂钩部门、科技人员挂钩联系到村到户的“五定五挂钩”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 定目标、定职责、定措施、定奖惩、定人员。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立项进行督促检查并严格实行考核奖惩。长期的实践证明, 烤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各项措施的落实, 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统筹协调, 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是战胜自然灾害, 克服各种困难, 圆满完成烤烟生产目标任务的根本保障。无论是在2010年这样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 还是在常规工作进程中,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总揽全局, 全县“一盘棋”, 打好攻坚战, 才会有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投入烤烟生产抗大旱、促春耕、夺丰收的大好形势, 推进烤烟生产又好又快、进位争先, 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目前, 禄劝正努力打造烤烟优质品牌, 巩固、壮大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财政收入, 以实现全县山区、半山区烤烟生产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4、5年完成造林任务21.2万亩

2010年11月, 禄劝县顺利通过云南省园林县城考核验收工作, 各项指标均达到云南省园林县城标准, 其中县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重要指标超出了评定云南省省级园林县城的国家考核指标。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得益于禄劝县大兴生态建设、打造“森林城市”的正确决策和真抓实干。

“十一五”期间, 禄劝围绕“生态美县”的发展要求, 紧紧抓住林业发展机遇, 以提高林业总体质量和综合效益为目标, 全力推进森林生态环境及城乡园林绿化建设,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切实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 基本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林区和谐的目标。

5 年中, 禄劝共计划造林20万亩, 实际完成造林任务21.2万亩, 其中核桃产业完成10.9万亩, 天保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完成5万亩, 人工造林完成0.7万亩, 人工模拟飞播完成1.1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0.49万亩, 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完成5800万亩, 市级工程造林完成1.96万亩, 苗木基地建设完成4500万亩;义务植树517万株。

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 禄劝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工作措施, 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正常开展, 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22次, 火场受害面积590万亩, 受害率控制在0.1%以内, 林火当日扑灭率和火案查处率均达到100%。森林防火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为加强资源林政管理, 禄劝严格限额采伐, 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毁林开荒、私挖滥采、乱捕滥猎、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 5年间共查处违法征占用林地及涉林案件30件;受理林权纠纷19件, 调处15件;查处贩卖野生动、植物9件;取缔砂石厂32个, 涉案人员32人, 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24件, 收缴木材720m3。

截至目前, 禄劝县绿地率达到35.82%、绿化覆盖率40.58%、人均公共绿地12.57m2。如今的禄劝县, 城市里街道两侧各种林木排排成行, 枝繁叶茂;乡村里绿肥红瘦, 林草丰茂, 处处显露出勃勃生机。现代新昆明生态新城的目标离禄劝越来越近。

5、大手笔投入带来水利大发展

星罗棋布的山塘水库, 纵横交错的水渠陂坝, 整治一新的圩堤河道, 走进禄劝的城镇乡村, 处处能感受到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冬春修农田水利建设是禄劝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至2010年五月, 全县完成岁修工程630件, 清淤渠道55公里, 新建水窖1068个, 水池528个, 完成土石方176.9万m3, 修复水毁工程20处, 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 恢复灌溉面积3.2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km2。

2010年, 禄劝解决人饮安全7.5万人, 总投资达3780.41万元。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年内将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盘点“十一五”, 禄劝的水利建设成效明显。“我们是大手笔投入, 从而带来水利的大发展”, 禄劝县领导如是说。5年间, 禄劝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3801万元, 是“十五”期间7847万元的6.8倍。全县共启动6类工程项目, 完成40960件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五小”水源工程、县城供排水建设及重点水源工程, 一系列建设项目, 使禄劝县的水利建设得以持续、稳定地快速发展。

全县新增蓄水量117.3万m3, 新增灌溉面积1.1万亩, 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05万亩, 解决和改善农村人畜饮水不安全19.7万人,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2.896km,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km2, 发展渔业养殖5322亩, 实现产值515万元, 水利化程度每年递增3‰, 由“十五”期末的37.2%增至“十一五”末的38.7%。有效灌溉面积由“十五”期末的26.12万亩增至27.22万亩。

编后

山区农业大县到底能不能有所发展?从禄劝的实践中可以清楚地得到答案:在粮食等传统产业巩固提高的同时, 蚕桑、水果、撒坝火腿等优势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就在数年前, 禄劝县农业发展还面对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当坝区已经凸显出现代农业的轮廓, 山区、半山区却还处在传统发展的模式中。

如今喜人的变化, 始于禄劝“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和“强基础、调结构、建支柱、拓市场、奔小康”的农业发展思路。5年来, 禄劝创新农业招商方式, 扩大招商平台, 完成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5个, 引进资金12366.84万元, 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 从禄劝农业局的总结报告中看到:“十一五”期间, 禄劝累计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10650口, 推广节柴改灶10900眼, 建设生态村2个, “三沼”综合利用5.5万亩, 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2054万w, 落实国家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270万元, 这些措施, 使农村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提高。此外, 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提高了农业增收能力, 农民得到了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山区综合开发成为禄劝推进全县农业平衡发展的“助推器”和“均衡器”。

用爱心托起生命的希望 篇3

为沈冬莲老师捐款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同事们:

大家好!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和朋友纵情高歌、畅想人生理想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您可知道,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位年轻的生命正遭受着病魔的煎熬。她就是和我们同一条战线的都昌县天宇小学沈冬莲老师。

沈冬莲,女,今年42岁。自1987年师范毕业以来,二十多年一直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待人和善真诚,工作一丝不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人生正值壮丽年华,谁料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年七月她被医院确诊为“肺癌晚期”。先后在都昌、南昌、广州就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医疗手术已花费近30万元。人到中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等待着她去照顾赡养,这一病,让一个靠工薪收入的普通家庭实在难以承受。面对后续的巨额的治疗费用,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沈冬莲老师是我们的同事,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姐妹,此时正在生命线上挣扎的她急需着我们大家的鼎力援助,帮助她早日战胜困难,战胜病魔。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各位有爱心的朋友,“赠人玫瑰,手留余

香!”一分一元,都体现着人道的慈善,都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捐款不分多少,贵在有份爱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持。每一颗爱心,都能使生命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每一份支持,都能使生命得到延续。点点星光照亮黑夜,颗颗爱心温暖人生。让我们用爱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用爱心创造生命的奇迹!

谁说人世无情,你的仁爱之心,你的点滴之恩,就有可能带给沈冬莲老师健康快乐的生活;谁说命运不公,你的无名关怀,你的善意之举,就是沈冬莲老师一家人最大的幸运。

愿我们的点滴付出汇成爱心的暖流,让暗淡的生命重新迸发出灿烂的曙光,愿沈冬莲老师早日康复!

对您的关爱与帮助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爱心热线:5225543

都昌县天宇小学

用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篇4

——“爱心与责任”演讲比赛演讲稿

(上台先鞠躬致意)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我能够代表办公室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的题目是《用爱心与责任萃取生命的真谛》。

爱心与责任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坚持——是责任让我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爱心让我们的责任得以升华!办公室担负着上情下达、统筹规划、待人接物、筹备会议、服务领导等各项具体工作,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我们在面对办公室的工作时,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爱岗敬业意识。

办公室工作需要学习精神。如果说办公室的工作是一座山,我们便是那登山的人,而登山的工具就是学习;如果说办公室工作是一条船,我们就是那划船的人,而学习就是那划船的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面对工作中的不断变化,才能要求各项工作的精益求精。

办公室工作需要奉献精神。办公室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意味着奉献,没有奉献精神,服务工作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办公室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的作风,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难以胜任的。我们需要以一种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忘我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办公室工作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办公室的工作有时是千头万绪,但我们却不能手忙搅乱,要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要善于思考,不断摸索工作规律。尤其是在遇到工作任务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冷静思考、科学处理,一件一件排出时间表落实。

但是,办公室工作又是光荣的。光荣的根源在于,我们时时处处都为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幕后服务着。正如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所说的:“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用心服务昭示热情,用灵魂服务彰显忠诚!基于服务的光荣性,我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基于服务的光荣性,我们忠于职守、团结拼搏。

有人说过:“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

高。”也有人说过:“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虽然只是医院办公室平凡的一员,但我们愿意用我们爱心和责任感升华我们的平凡,萃取生命的真谛!

上一篇:化学专业个人自荐信下一篇:精选过春节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