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感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小学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和心理状态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在情感渗透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对于文章的内容以及单词和语句的记忆更加深刻。在国外语言学研究专家认为,人类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源自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信心及情绪,而且在国家的新课程体系改革当中也指出了,要讲情感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塑造学生对于英语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们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感教学的实施案例
1、教学内容: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们能够简单的了解最基本的东西方美食文化,东西方人的餐桌上一般都会有什么,然后熟练的掌握句型“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 I have eggplant”
3、教学思路,是通过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美食方面的专题纪录片,包含近期非常火的《舌尖上的中国》带领学生们从文化入手了解食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们学习文章的内容,然后安排学生们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的实施
(1)通过播放儿歌,让学生们在开始上课之前有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然后从下课的松懈状态当中走出来,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对于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重复。
(2)为学生们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两个片段,让学生们从文化的角度来了解中国的食物,知道其实食物当中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蕴含着各地不同的民族习俗。
(3)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文章,找出重点的.单词和语句进行强调。让学生们要了解两个重点句型之间的意义区别,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学会应用,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和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4)拿出自己制作的卡片,老师跟学生们继续互动游戏,学生们抽到不同的食物,就要用这个食物名词来进行造句,告诉同学们你今天的午饭吃了什么?
(5)进行随让的小测验活动,来检测一下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情感渗透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
1、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情感教学方式的渗透,我通过对个别学生的问询发现,学生们原本对于英语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生活当中根本接触不到英语,有些学生是硬着头皮学英语,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才能够记住学习当中的内容,但是在情感渗透教学之下,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对英语的兴趣增加了,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学习压力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在这堂课上通过音乐、视频和互动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情感化的教学方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2、学生们主动在生活中使用英语
让学生们开口讲英语,在这节课当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们,尽量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尤其是在游戏环节,让抽到卡片的学生们讲自己所学习的句型说出来并且将卡片当中的单词融入到自己的语句当中,通过说话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对句型和单词的深刻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英语学习当中开始主动调动语音的感官体系,而实际上说英语比朗读、背诵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更好的锻炼一个人的英语记忆和英语思维能力。
3、测验效果比较理想
在学习时间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安排了简单的测验,测验仍然围绕几个重点的句子和单词,学生们改变最大的就是,从原来的被动上台来测试,到他们开始主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为在比较欢快的情感化学习氛围当中,学生们真正的记住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在测验当中显得更加自信,而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们下面更加深入的英语学习。
(三)英语情感教学当中的不足
1、情景导入的方式比较单一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一般都选择用歌曲或者视频内容,但是这样只是让学生们去听,去看,却没有老师的介绍,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讲故事引导或者是在播放内容的时候为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讲解,更加丰富一堂课的开场部分,让学生们总能在开场过程中找到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点。在通常教学当中都是一贯的开场白:“hello, boys and girls, today I want to ……”,这样的英语教学开场方式本身让学生们无法感觉到英语教学当中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在未来教学当中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开场方式,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者将一节课的重点单词融入到自己的开场对话当中等等,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都注重情绪和情感的运用,让课堂变得丰富而活跃起来。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在个人教学过程中,目前仍然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多,而容易忽略学生之间的互动,经过教学观察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吸引的特性,在日常教学当中应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多组织一些具有讨论性的话题,让学生们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3、对于教材的延伸运用还比较少
首先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学生们显然有些吃惊, 他们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中居然能听到这首老歌, 孩子们都安静地若有所思地听着。音乐声隐去, 我说:“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 不管是谁, 都会潸然泪下, 这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 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 我们的父亲如何呢?‘严父慈母’, 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 仿佛做父亲的一定非常之严厉。其实, 我觉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慈父是很多很多的。我们不妨说说自己的父亲。”
停了一会儿, 我说:“同学们, 我可以肯定, 再严厉的父亲对你也有慈善的一面, 你是否足够细心?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下面请大家想想, 然后具体地说一说。”
几分钟过后, 我们班的谭东东先第一个举起了手。她笑着说:“我爸爸做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比如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天气突变, 而且是快放学的时候, 雨下得特别大, 我当时想等吧, 等雨停再走吧。正想着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东东, 走了’。我回头一看, 居然是老爸!真是惊喜!在回家的路上, 由于雨很大, 我紧紧挨着老爸, 可我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他把大部分的伞都遮挡了我。回到家时, 我看到老爸的衣服几乎全湿了。当时是冬天, 冷得不行, 我一看到爸爸湿冷的衣服, 眼睛就模糊了。”说着说着, 本来笑着的她声音竟有些变调:“还有很多啦, 不说了, 再说就控制不住了……”
我正想再点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的故事, 我们班的宋楚江提议:“艾老师, 你也说说你的爸爸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班上的同学们已经用掌声热烈响应他的提议了。看到这种情况, 我顿了顿, 说:“我的爸爸和你们的爸爸一样, 很爱我, 他为我做的事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但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事触动到我心里的那根弦。记得有一年严冬, 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 冻得我直哆嗦, 我搓着手, 心里后悔没听妈妈的话。这时听汪新伟说:“小君, 你爸爸来了!”我走出教室, 只见爸爸微笑着, 手里拿着一件棉袄, 说“来, 穿上吧”。我穿上棉袄, 身上暖和了, 心里更是暖洋洋的, 爸爸说“以后要注意啊”。我笑着使劲地点了点头。回到家里, 妈妈听说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 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正要打我, 爸爸笑着走过来, 说“小孩子不懂事, 算了吧”。我感激的看着爸爸, 爸爸用宽容教育了我。几秒钟后, 他们以掌声给予我“鼓励”。
后来又有几位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感人之处, 在这样的氛围中, 我们进入到《背影》的学习中。有了前面良好的感情基础, 学生们读起书来也格外有感情。
在分析“我”的几次流泪时, 有的学生无法理解:“艾老师,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可是作者怎么那么容易流泪呢?这是不是夸张的写法?”这个问题问得好, 直接帮我把重点转到四次流泪上。我先让学生把作者流泪的句子找出来, 再作分析。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 ‘父亲赋闲, 家道衰落, 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 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 百感交集, ‘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 流下了第二次眼泪。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 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 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 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 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 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 买橘子的蹒跚身影, 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 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现实生活中, 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因为这种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 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 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 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
在学生慢慢理解后, 我继续说:“文章中的父爱, 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关心、爱护, 这种爱是浓烈、深沉、厚重的, 是一种含泪的爱。这份爱表现在父亲为我所做的一件件小事里, 深藏在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那份艰难和不易中。”
[关键词] 英语 教学反思 情感教学
一、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现状
现如今,英语课程发展的速度很快,成绩和进步也很明显。可是,虽说我国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但目前我国总体英语水平还是较低。在基础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状况令人担忧。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教师缺乏必要的情感修养,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有的教师虽然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也花费许多心思备课,但他们上课时过于严肃、古板的表情使学生觉得心理上非常压抑,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还有部分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时间长了,学生心里对老师有抵触感,渐渐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知识成为师生间交流的唯一媒介,教学中师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这种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学生上课不积极参与,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学习显得被动和盲从,因此课堂气氛往往显得过于沉闷并毫无生气。
3.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英语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信息、开展对外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获取一种文化素养。这种素养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取相应的人文精神的陶冶,既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又在文化交际技能等方面得以培养和提高。
二、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种种差异,这是自然现象,也是教师处理情感因素的立足点。一些学生因基础没打牢而掉队,从而产生厌学、惧怕的心理;一些学生因自卑而不敢和老师或其他成绩好的同学交流沟通,从而对英语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讲授、拔高,大搞题海战术,这部分学生会对英语更没有兴趣。在这个关键的时段,教师注重情感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需要通过情感因素的共同作用来达成。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学习程度,以便因材施教;努力减少负评价带来的威胁以降低外语学习的焦虑。同时要适当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外语的交际性,恰当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建议
1.注重课上、课后的情感投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而不单单是师生间的知识的传授。爱生尊师,融洽、和谐的师生感情必然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的人际环境,从而使学生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以积极的合作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教态,包括语言、情感、动作引导和激励学生;用信任二期望的语言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用肯定、赞扬的语言,形成学生稳定的动力机制;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并不断进取。
2.注重课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
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姿势流露出来,一定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往往表达了一定的信息。教师授课时要尽量微笑,避免总是板起面孔。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去。教师幽雅,自然的身体姿势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教师的手势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记忆效果。有时教师的声音和语调甚至会比说话所用的词语本身更有意义。一声不经意的咳嗽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一位做小动作的学生来说,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停止小动作来专心听课。在教学中运用种种身体语言的使用,其弦外之音有时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及时反馈、进行教学反思
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如果学生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的正确或错误,成绩的好或坏,就可以强化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求知的欲望得到满足,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也会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借鉴反馈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还有利于改进教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备课时注重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并非完人,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提高自己,以适应教学的需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反省自己的行为呢?janeAmold在主编的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提出的以下建议对教师有一定借鉴作用:
(1)反省自己在课堂听学生发言时的方式、方法和态度;
(2)反省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
(3)反省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利分配方法;
(4)关注课堂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5)反省自己的态度和观念;
(6)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7)调控自己内在的情感状态。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并据此因材施教,改进教学,反思则是了解情况和改进教学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1).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桥》教学反思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山小学 廖发梁)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的影响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含蕴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本身也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有感情朗读课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有声语言”的帮助下,加深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在朗读中得到升华。下面,就以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的教学,谈谈我是怎样借助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
【教学片断一】
出示学法指导一:自由读文,划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仔细读读,领悟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4分钟后汇报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洪的来势凶猛。野马本来就冲动难以驯服,这里又是受惊的野马,可见山洪那么让人可怕。
师:不错,能抓住句子的特点进行体会。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水在路面上跳舞中,跳得是一支狂舞,让我再次感受到水来势凶猛。
……
师:找得真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想想该怎么去读呢?
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添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生:我觉得要根据句子的特点,抓住一些动词来读出洪水的凶神恶煞,气势汹汹的感觉。
生:我觉得第五句中的“水”应该读重音,你们看“水”字的后面有个逗号,那是在强调“水”来势凶猛。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想过没有,为什么要用一个逗号将“水”字隔开?
生:用逗号隔开“水”字目的就是告诉我们水势的凶猛。
生:我觉得除了告诉我们水来快与急外,应该还告诉我们当时情况非常危急。
师:真是会动脑的孩子,能从这个逗号中体会当时的情况。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洪水来势汹汹。
【教学反思一】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着思维和情感的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如何去朗读这些语句时,目的就是让学生去认识语言、品味语言。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除了根据句子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外,还能根据句子标点的应用来谈怎么去朗读语句。正是因为有了交流,他们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想象当时的情况,去感受当时的水势凶猛,并在交流中达到思维的共性、情感的共鸣,然后通过朗读这“有声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朗读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为下文感受人物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片断二】
出示学法指导二:再读课文,面对可怕的洪水,村民的表现怎么样?老汉又是怎么做的呢?划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批注,从中你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主学习7分钟后汇报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我感觉老汉在村民们心中的份量,说话很有分量,像一座山,感觉出老汉的沉着、镇定。
师:真是一个会动脑的孩子,能抓住“一座山”来体会老汉此时的内心。
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老汉为什么在村民们心中分量重,是因为他很公正,面对这样的险情,老汉没有徇私情,“揪”出自己的儿子,将儿子的安危置之度外,而把村民们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师: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老支书呀!把生的希望都给了别人。
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老汉那份伟大的父爱。更感觉出他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他想到自己的儿子,更想到村民,所以才会揪出儿子,在水爬上胸膛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想到了让儿子活,这是多么的伟大呀,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
师:这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父亲,可是洪水却无情地吞噬了父子俩的性命,那我们该怎样去读这些语句呢?
出示重点语句: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生:我觉得应抓住句子的特点(像比喻句)及老汉的一些动作词来读。
生:还应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来读
(学生感情朗读后,教师引导:面对如此伟大的老支书,如果你是一位被救的村民,去参加老汉的追悼会,你想对老汉说什么呢?)
生:老汉,是您用您的生命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可贵的“生命之桥”,您是我们的大家的恩人,谢谢!如果没有您搭建的生命之桥,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谢谢您!
生:老汉,您真伟大啊!您沉着镇定地指挥我们逃脱洪灾。是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您表现出来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您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我们永远记住您!
……
师: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肺腑的话语,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老汉的话语,把此时你们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再次感受老支书的那份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二】每篇课文都有它的情感路线,就如我们教师在备每一篇课文时,都会在教学目标中写上情感价值这点。而它的体现就在文中,而文中的情感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才具有共鸣性。同时,这种情感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老师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首先是让学生抓住文本中语句的特点及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只是停留在对老汉的认知上的朗读,心里只有对老汉的感激敬佩之情。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去写、去说,当学生的情感再次被牵动时,老师再次让学生带着此时的感受去朗读语句,再次感受老支书的崇高品质,这时学生的情感被牵动了,他们的朗读是带着感情的,是发自内心需求的朗读,这也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造。朗读也是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朗读感情的培养是朗读训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次不同层面的朗读,让学生由浅入深,读到了学生内心世界中去,因为这时的朗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相互碰撞的结晶,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有声胜无声”的境界,而学生的感情就在这样的朗读中得到升华。其实,朗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采取有效的方法把握朗读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促进他们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谈英语情感教学
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实施情感教育能更好地实现素质的培养.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摸索,认为以下几点情感教学法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 者:张群英 作者单位:濮阳市综合高中,河南,濮阳,457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8)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 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祖国文字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加深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怀得到一定的释放,最后拥有无限的正能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有政治教学突出、道德说教明显、情感灌输太多、价值引导不正确。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现代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教师的价值观的问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的特点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的特点有两方面,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只是体验性的目标,且实现这一目标的周期较长。
二、小学语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
1.摒弃教育功利,完成教学理念的多元化
(1)了解知识的内涵,关注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知识不仅可以改变命运,还在无形中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自身思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社会现实中得到了体现,也告诫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能只专注于学生的成绩、考核和升学率,而应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帮助他们追求全面发展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明确情感周期,完善人生追求。家长和老师的攀比心理促使学生按照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在机械性地学习。这导致很多学生思想过于偏激和内向,扭曲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2.关注情感发展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1)将语言形式与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将学生的情感与语言文字相结合来完成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在文字中传达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自己的情感,进而发掘到自己的情感所在。如古代诗词描述的美景有时需要学生自己去想象,扩大想象空间。学生还可以自己利用文学著作中的经典语句,以作为对自己情感的释放或鼓励。(2)关注学生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语文课堂教育40分钟,学生能否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掌握自己该学的内容,教师能否合理地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时间,主要在于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3.正视课堂中的价值冲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现代信息时代的冲击使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课本教学模式引起了学生的质疑,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时间进行正确引导。课本中西门豹人物的塑造,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机智勇猛,有的认为西门豹除暴安良。当然,教师给予了肯定。然而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残忍冷血,老师也给予了肯定,因为西门豹处理问题的手段是过于残忍了。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
4.重视教师的情意发展,提高教师的情意教学水平
(1)通过培训机构提高情意教学水平。教师培训机构作为在职教师的主要研修机构,更应该关注教育动态,关注一线教师的情意教学水平,通过组织讲座授课、网络培训、听课指导等各种途径,使教师懂得关注学生的情意水平,掌握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方法。(2)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建设潜移默化。鲁迅《秋夜》里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小学生是难以体会的,然而教师如能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当时的心理和情感,就会使学生想到一些有趣的场景,从而发散自己的思维。如此,“无聊”的文字便会注入学生心里。
一、用情感的火花点燃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职高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属于差生, 他们行为习惯差, 学习基础差, 在以追求升学率为指导思想的初中学习过程中他们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被老师彻底放弃了, 上课提问没他们的份, 表扬没他们的份, 于是他们也就破罐子破摔, 不学了。时间久了落下的功课多了, 数学、英语自然也就听不懂了。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 即使基础不好, 只要有学习的热情都能学好, 关键是如何去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笔者认为教师要用自己情感的火花去融化凝结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层厌学的坚冰, 在语文课堂上给予职高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爱, 就能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具体地说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做到:
(1) 努力构建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 教师要体现国家对学生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 即包含着社会对个体的指令般的制约。但是, 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上来看, 教师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 并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 理解学生, 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 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 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 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 共同进步, 同时课堂上要做到因材施教,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于其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美, 教师要真诚欣赏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支持、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发展。比如我在课堂上, 凭我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 我鼓励不太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 然后加以表扬;请比较内向的学生回答讨论的题目, 并加以肯定性的评价;专门为成绩差的同学设计一些难度低的问题, 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肯定,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的动力。
(3) 以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教师精神美是对教师更高一层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含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教师在精神上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优美的情操, 文化上应该具备广博的视野和专深的科学智慧, 生活上必须具有优雅的趣味和高尚的爱好, 并不断地丰富自己各方面的文化储备, 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努力升华“道之所存”的心灵之美, 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由喜欢老师进而到喜欢有老师的课堂。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优化职高语文课堂教学
职高语文新教材中, 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占相当比例。这些课文除了丰富的知识因素外, 几乎篇篇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有描绘大自然的美表达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有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包括至爱亲情的, 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有表现生命之美的等等。艺术就是情感, 可以说职高语文教材中的各类题材体裁的作品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 为语文情感教育提供了优化的空间。这些课文内容涵盖天文地理, 上下五千年, 可谓包罗万象, 能使学生从中领略各种人文现象。仅从人物形象来说就让人感到异彩纷呈, 如坚持正道、为理想而献身的夏瑜, 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爱财如命、狡诈自私的葛朗台, 爱慕虚荣的路瓦栽夫人, 愚昧冥顽、自欺欺人的阿Q, 充满复杂人性的周朴园等等, 是一个展示人生百态的舞台。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课文, 在完成字词等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美好情操、科学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教学中, 利用设境激情的教学法, 给学生一个环境, 一个场合, 一种气氛, 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所述意境之中, 同作者和书中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学习曹禺的戏剧《雷雨》时, 我便请了几位同学将课文节选的两场戏编成课本剧课外排练, 课堂上自己来演, 让扮演者和观看者自己进入角色, 去把握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情感。在教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我指导学生分角色 (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康大叔) 朗读, 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老栓和康大叔,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透视文章的内涵, 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 主动去感悟作者的情感, 把握作品人物的情感, 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好”“乐”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 如无情感, “好”“乐”无从谈起。在学习生活中,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职高语文教师, 只有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 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 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 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 才能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 采集到丰硕的果实。
摘要: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师生之间不仅有认识方面的信息的传递, 也有情感上的相互交流。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需要用情感的纽带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学简单来说是指教学过程中,在全面考虑认知因素的前提下,使情感因素的作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其常常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常以“知识”,而非“情感”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在英国召开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情感教育做出了如下定义:情感教育属于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关注点集中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态度、信念等, 并通过此种方法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情感教学不止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更是以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渗透情感教育的优势与反思。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对情感教学有所重视,但往往将情感教育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常以“知识”,而非“情感”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布卢姆学者指出,认知、技能与情感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学生在完成阅读这一技能的同时,其记忆与推理的认知过程,喜欢与厌烦的情感过程均在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兼顾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阅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二、情感教育优势
1.激发情趣,塑造良好意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听读、朗读,创设阅读情境,传授美学知识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塑造良好的阅读情感意识。例如,《散步》一文中对亲情及景物的描写恰到好处,学生在朗读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家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情感,使文字具有生命力,达到作者与读者思想的统一。再如,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美学知识,让学生收集云南特色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充分体验文章中所描述的云南人美、歌美、风景美的情感,同时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优化。
2.转变理念,激发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生为本。初中语文的阅读材料大多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参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价值观对文章的内容及情景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应严格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及时做好阅读的延伸指导,从而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3.以情导情,挖掘情感元素
教师应准确掌握不同阅读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所占比重极大, 其中有一段对父亲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看着父亲背影渐远,最终找不着父亲熟悉的背影时的惆怅、悲伤情绪,以及对过往时光追忆、对父亲的牵挂, 这些情感均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
4.情境创设,加强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有效地烘托文章的情感氛围,刺激学生情感的产生。教师可利用影视、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或进行实地教学等方法,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加强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阅读中,教师通过图片影视等情境创设,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体味作者情感,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必然极其充沛,而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词句段落的品读赏析及相关写作背景的渗透,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情操,了解作者,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增加审美情趣。通过阅读情感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其他非智力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让他们受用终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是有待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相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会更加不断地开拓与深入的。
关键词:情感教学;现状;作用
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大力发展英语教学,培养出在英语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才。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英语成绩令人担忧,英语的能力差,就会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着英语成绩的提高。为了能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善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学的效果严重影响着学生接受英语的水平。为了能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建树,就必须提高英语教学的的水平。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实践手段,以下就是针对利用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几种解决措施。
1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1.1学生对英语缺少兴趣:虽然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教师加大教学力度,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这应该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首先,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在没有英语写作的情况之下,没有学生会主动的去练习英语写作,即使有英语写作的作业大多数情况也是简单的应付了事。其次,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比较的薄弱,是因为学生缺少对英语的兴趣,即使是基础知识,学生也并没有加大力度去记忆。基础薄弱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初中生缺乏高效的定期的英语练习。因为缺少大量的练习,才会导致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1.2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的单一信念不够坚定:在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投入感情去学习英语的这方面,教师显然做的是不够好的,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利用情感去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然而意识到的教师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情感引导,并没有利用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带引学生进行带有情感世界的英语教学活动。方式比较的单一,信念也不够坚定,导致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就会影响情感教学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和情感去主动地了解学习英语的意识。
1.3师生交流不够: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作出相应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不单单是知识点之间的交流,更是情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研究发现,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一种情绪,可以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大脑可以积极的转动,能够更好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所讲的知识点。但是,在真正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课程,并没有多少的`时间去关注情感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教学,没有设计出和学生进行大量沟通的时间和环节,减少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缺少了情感之间的交流,也就带动不起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和大脑的快速运转。
2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情感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情感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心理体验。良好的情感能够直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当学生在英语课上处于一种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非常的积极,十分的活跃,学习吸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达到一种很好的状态。反而,当学生的情感状态处于一个低落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消极的对待教师的问题,大脑思考能力也会暂时的效率特别低效。
2.2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去学习和被动的去学习,产生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主动去做一件事,就会充满激情,发挥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本领,全力以赴,完美地完成作业;被动地去做一件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趣,草草了事,敷衍了事,自己也不会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就如众所周知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投入了自己极大地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亢奋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使用奖励学习方式,对于英语课堂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特别的奖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会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英语课堂方面的表现出色,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2.3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英语情感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通过师生丰富多元的情感沟通来进行教学,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得学生拥有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情操,把他们培养成独立学习,主动思考,热爱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利用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式,使情感充斥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还能不断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投入力度。
3结束语
为了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为了能早日实现中国成为真正强国的愿望。我国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是世界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所以它深受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即在学生的教学科目中英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特别是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在此,从情感教学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了情感教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希望教师能情感教学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薛小锐.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2]侯春丽.课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差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西南大学,2013.
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促进口语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对口语的学习产生障碍,影响学习者学习潜力的发挥.本文探讨了消极情感因素,如焦虑,自尊心,学习动机对口语学习的障碍,以及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作 者:陈丽芳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年,卷(期):2008“”(1)分类号:H3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口语教学 焦虑 自尊心 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感教学 策略研究
皮亚杰说过“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去的合心意的,达目标的教学效果,那么最好的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了解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才能够因人而异的促进个性化发展。学生的情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品质,情感和认知的能力也是相辅相成存在的。如果把情感因素应用的我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章主要对小学英语情感教学进行策略研究,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同时引导学生身心良好的发展。
一、对于情感教学的理解
首先说“情感”一词,是以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而引起的态度体验。情感可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积极的包括:好奇、主动、兴奋,激动等状态,这些情绪可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消极的包括:焦虑、抑郁、紧张等状态,这些情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摈弃消极因素,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更好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情感认知为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小学英语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大化。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作用
积极的情感因素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被积极因素包围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向上,形成强大动力。特别是对小学英语教学,英语科目本来就是一个很新鲜的科目,在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教学中,如果老师多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加,也就越来越愿意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英语学习的奥秘,这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相反的,消极的情感因素,会压抑住学生学习的热情,越来越抵抗学习,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中,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获得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消极的情感因素会容易造成学生思绪混乱,记忆力下降等,最终影响对知识的获取。
三、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师要善于发掘激发学生对积极情感的获得。想要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因素,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革新教育观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建立感情基础。小学生的心里正处于不成熟时期,表现为容易敏感脆弱。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拿捏好尺寸,由于小学英语课程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所以小学英语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同时也要突出生活和实际。知识本身是理性的,客观的,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教师作为知识和学生的桥梁,在连接两者时,教师就要运用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投入热情去学习知识。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2.教师能够恰当的处理学生的不良情感。小学生处于一种易于感情外露的阶段,很多情绪都会表现出来,这样也就有利于老师捕捉不良情绪。比如,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学科时,可能处于盲目,不知所措的状态,而且很多学生并能够做到大胆的进行课堂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等,这样学生的英语口语,词汇等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对症下药,对于迷茫,浑沌的学生多鼓励,多启发,多为学生加油打气,让学生弄清楚学习的目标。对于胆怯的学生就要多创造机会并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赞扬肯定。只有让学生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收获的,学生才会抛弃不确定,积极投入其中。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讲解,营造出简单轻松的意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听课的学生,让学生的热情在无形中被调动起来。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简洁的英语口语开展教学,让学生带入到场域中去,而且小学生仍处于很强的模仿时期,教师的语言输入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模仿范本,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代入作用。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展开游戏互动,问题抢答,角色扮演,英语演讲,小故事串烧,英语儿歌等不同的教学模式,都能够使课堂愉悦化,轻松化,有利于学生的活泼好动的特性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教学中,得到英语知识的补给和提高。
四、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好的教育方式当然就要得到很好的扩散和推广。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教师应该积极的运用情感教学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时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兴趣,挖掘学生良好的情感状态,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不可避免的,情感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定会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去研究探索,争取获得更好的情感教学策略服务到英语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胡敏.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2007.
【小学英语情感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视导教学反思09-10
小学英语会话的教学反思11-19
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11-30
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反思01-06
小学一年级英语单词教学反思07-06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心得随笔04-1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范文12-04
谈初中英语情感教学06-08
再论英语情感教学10-05
小学四年级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