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推荐10篇)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1

摘 要: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历史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时空观念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要素,把空间排在第一位是因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70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两次?x江市级公开课的备课与开课体会,下面结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相关课例就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一、会用历史地图,让历史由死变活

初一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象,而历史地图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的工具。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思维能力。但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而忽略了他们在时间上的联系,没有真正地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付出审视。许多老师在遇到历史地图时,简单一句话就一笔带过,不进行深入分析。甚至有些老师连配备的地图册,一学期了都没让学生用过。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时空观是非常不利的。

(一)由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理解

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通过展示动态地图《秦灭六国示意图》,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直观感受秦灭六国的史实。再将此图与书本P43《秦朝形势图》对比,注意引导学生历史地图的图例的正确使用,从图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A.秦都;B.秦疆域四至;C.郡县制;D.水利工程灵渠;E.秦长城的起止地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下列问题:1.公元前221年后秦朝征服了本原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有利于理解秦统一后的民族融合的问题。2.公元前221年后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感受秦朝在疆域上的统一,认识到自古以来南海和东海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加深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和秦始皇的最大功绩。

(二)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用好历史地图,可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之路路线图》的运用就十分重要。由于本课用的地理知识较多,教师可让学生指图说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并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从而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掌握,也可把丝绸之路作个简单的图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帮助学生准确找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途经地区的古今地名的对比,来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简介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貌感受商旅的艰险,以及在丝绸之路上东去和西来的物品与来认识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的作用。

(三)系统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思维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中,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让学生观察诸侯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春秋时的晋国哪去了?韩赵魏三国是怎么来的?从而引出三家分晋的史实;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都城在哪?辅以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来识读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借助地图动态演示和教师讲授了解战国时期政治外交策略与史实,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时间轴、大事年表,把历史知识时序化

每节课都有教学主题,这是每课的灵魂,而围绕这个主题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果能将这条线索时空化,将十分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此法适用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判断问题,直观有效。如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先在时间轴中标记本课重大历史事件,然后再标出时间,来推算公元纪年、从而判断时代归属、发生的先后、计算时间差等等。对于公元纪年法的应用应注意: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初年和末年是相反的,如公元前1300年是公元前14世纪末,公元1300年就是公元14世纪初。如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中关于汉初的几位皇帝可用时间轴引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及他们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探寻新知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朝代更迭顺序,可用历史大事年表来解决。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学生在自主学习三国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个提前制作好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简表,一些朝代留空,让学生填空。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妙用情境教学,让历史味充满课堂

如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一文中提到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关系时,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秦末的一名农民,面对秦朝的残暴统治,你会怎么做?有的同学回答自杀,更多同学的回答都是反抗或起义。这样就更好使学生理解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而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在讲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时,创设情境:假如没有这场大雨,就不会爆发这场起义,这种观点对吗?通过创设,让学生明白,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导火线,真正的原因在于秦朝的暴政。通过历史现象来深入历史本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现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可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时空观。作为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时空观念”对于提高历史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构建历史框架、应对中考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2

一、历史知识的延续性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不是为了强化学养, 也不是针对个体的兴趣需要;它不是德育的助产婆, 更不是政治的附庸;它拒绝死记硬背、反对灌输和不经思考的接受, 同时, 它也不充当思维训练的工具。它强调以活着的人能够通过历史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 以便思考和理解更为整体的、有意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 并从中成熟“人之所以为人”的意念、上升个体的社会觉悟。

因此, 历史不是孤立于现实社会或是与现实社会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历史恰恰只有投射于现实生活或被现实生活映照, 人们才能从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上看到历史演变的影响, 并使自己有更明确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责任。既然历史学家已断言,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此时此地, 还没有逝去的过去。”那么, 历史教学的对象又何来是死去的过去呢?至于在实际教学中, 真的让历史死了, 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该深究其原因。

原因一, 你仅仅看到了一个过去的外壳, 使历史知识直接跨越了现实生活, 而知识背后还有什么却不曾有过分析, 就信了知识理当如此。

原因二, 历史是关注社会现象殊相的学科, 其方法是从个别事物中归纳出一般性的道理, 你却把这个一般性当成了定理、定则, 于是时间对于历史不是特色, 而是程式性现象的符号, 历史的发展与经验亦被认为理当如此。

原因三, 隐去个性的事件特征, 固定一般性的知识;忽略偶然性和随机因素, 放大必然性和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来难以重复、模拟和控制的事实, 则被尽可能理想化的一眼看穿;认识客体的模糊性常被主体认识的能动性鲜明的替代, 极大削弱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反作用。

结果是, 历史成了研究共相 (等同于自然科学) 的学科, 且在一个被固化的狭窄时空内复制过去。这类历史知识即使再有道德和修养的象征意义, 因其本质的服从性而非反思或忏悔 (批判性) , 则很难赋予人的精神解放和文化自觉有什么意义。

二、历史知识是个非学科概念

如同我们用自然与历史两个概念掌握世间一切现象一样, 这里的历史即以此为基点的人类社会的总合, 它的另一个对象物是自然。惟此, 学习者便容易从历史的变化中不断自我提升——一方面“视为自己的本性” (我们称为人文性) , 另一方面, “又视为是自己的义务” (我们称为社会性) 。当这门课程提供的社会和思考空间足够大时, 作为人类过往的具体经验, 就越加具有生成性。公民教育所欲求的文化、道德要求, 才能真正作用于个人的发展。

三、历史价值在于扩展视野提供思考方法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核心, 达到历史理解需要历史方法。在理解活动中, 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自我, 有一个整体性”, 据此我们既能借客体所形之于外的言行, 充实自己的整体性, 也能借自己既有的整体性理解客体的言行, 其中历史思考方法决定我们的心路历程。历史还能够让我们在一个更大范围的道德团体中 (家庭、民族、国家) 理解别人以及被别人理解, 并由此体现自己的整体性。

为了获得对自己 (既是单数的, 也是复数的) 的整体性的理解, 人们需要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认识和说明自己。因为历史既包含我对我的整体性认识——将历史视为自己永无休止的挖掘自己的工具, 也包含我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在将自己视为社会一分子的同时也将自己融入了历史, 即我本身也是历史演变的塑造物, 并承担承前启后的责任。为此, 历史教育在本质上不是知识性的, 而是反省的;不是接受性的, 而是问题性的;不是保守性的, 而是创造性的。所以,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学习特别强调扩展学习视野, 失掉了视野也就失掉了学习价值。

四、历史学习强调自己做知识的主人

林林总总的知识不是学习者的从属品, 要拥有它就需要确立自主地位, 并以此为基础学会找寻历史问题、探究历史真相、陈述历史现象。

如前所述, 历史学习并不能把现象放在定律中, 说明它的必然性。为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学习, 更不能把历史看成是无穷无尽的重复。如果我们承认人类历史就是自身不断演进的自由奋斗史、人性解放史、责任救赎史和道德进化史的话, 我们就没有理由限定和怀疑人们的解释力、理解力。而且, 实用于历史学习的解释, 其空间和态度应比其技艺重要。因为在这里, 解释的自由与民主性质与学习主体者欲做知识自主者 (等于拥有者) 的地位密切联系。诸如, 对文本的拆解、重新组织;对文本的考证、厘清线索等, 都需要自由的思想和民主精神的支撑。否则, 便难以保证解释本身是否为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赋予了真正的意义, 以及解释的过程与结论是否符合公民教育的目标。

摘要:《历史与社会》所强调的综合, 首先不是以课程的创新为第一目的。至于何种课程的存在, 特别是使其成为一种有何种意义的存在, 全依赖于这门课程有着怎样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课程研究,历史与社会,教学观念,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新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历史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3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历史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设想与实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

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1)从历史时间来看,如何掌握希腊的“古代”?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公元前8~前6世纪”“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也就是说,“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距今大约2300~2700年前,联系所学中国历史的有关知识,可知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大体处在同一时代。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2)从地理条件来看,如何掌握“希腊”的地理位置?课文中“在这种地理环境下”“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纵横),必然引起我们的疑问:“地理环境”的“这种”是什么?“特殊”又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不难发现:“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观察到“巴尔干半岛”(“希腊半岛”)、“地中海”“爱琴海”,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雅典”“斯巴达”“奥林匹斯山”“奥林匹亚”“马拉松”“温泉关”“伯罗奔尼撒半岛”等耳熟能详的名词,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古代希腊的一些强大的邻邦——东方的波斯帝国、北方的色雷斯帝国和马其顿王国。由此得出的结论:之一——“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之二——古希腊“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之三——“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之四——“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这就显示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它们决定了希腊文明有别于人类早期的大河文明。

【例1】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古希腊人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 C

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

(1)从历史时间来看,时间的划分一般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即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一个世纪代表100年,“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6世纪”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前者表示公元前500多年,后者表示公元500多年。历史时间的划分还有早期、中期与晚期,前期与后期等划分方法。

(2)从历史空间来看,古代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即奴隶制国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特征。这就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行提供了政治条件。城邦的居民分为平原派(贵族)、山地派(平民)和海岸派(新兴工商业者),城邦之间战争频繁,为了打胜仗,必须凝聚人心,工商业的发展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和平等,重视人的作用。城邦中贵族与平民、工商业者以及奴隶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都为雅典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条件。

(3)运用时空观念描述过去,如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的马其顿王国灭亡希腊的战争等都涉及历史时空观念。

【例2】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例3】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 C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由表格可知,这三次改革发生在雅典,但时间不同,执政者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变化”“多样”“局部”的特征,但从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的角度来审视,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延续”“统一”“整体”的特征。

【例4】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 A

(2)希腊城邦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

【例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 D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例6】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4

作者:步平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点击数: 131 更新时间:2011年08月25日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固然是短暂的,但是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段时期。这也就是人们重视辛亥百年的纪念,思想界、学术界对此进行活跃讨论的原因。我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身并未进行过实证性的学术研究,但是作为近代历史的研究者,作为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的体验者,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的时候,感到对辛亥革命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向进行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把辛亥革命放在长远的历史进程中

对于辛亥革命得失成败的考察,其实从辛亥革命结束后就开始了。辛亥革命亲历者们的回忆,虽然还不能作为对革命的全面完整的总结,但是当事人的叙述,无论如何也给后人提供了观察当时中国社会背景的最值得重视的资料,可以说首开反思革命之先河。而从1961年即辛亥革命50周年起,历经70周年、80周年和90周年的纪念活动,人们对于这一场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成败得失,对于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进行了辩证的、系统的和深入的研究。去年,在对辛亥百年纪念进行“预热”的时候,我曾在武汉市举办的会议上聆听了章开沅先生的三个一百年的思考。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越来越从更长的时段对辛亥革命进行考察。

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存在这样的观点,即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有的则套用现代化的理论,认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的高度权威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打倒,革命后又没有建立起新的权威,所以无法进行高度的社会动员,以致近代化进程中断。这些都是针对辛亥革命当时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走向提出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无需讳言,长期以来,对于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革命,往往被认为是捣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不二法门,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确实没有彻底告别旧制度,这也是引起人们对辛亥革命加以反思的原因。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反思在学术上确实有启发,但作为历史学者,也不能不提出警惕“反历史”的逻辑推理的危险性。如果我们把考察视野扩展到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是否会有些新的启示呢?

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止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列强的一次次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当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时候,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的时候,清王朝考虑的是什么?那个政权是否还能够依靠?当年辛亥革命亲历者们的体验是最直接的。

对辛亥革命时代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用和平请愿的手段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激进”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早在1960年,作为辛亥革命参加者的吴玉章就曾对立宪派与立宪运动有过中肯的评价。他认为当时各省成立的谘议局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起了提高民主主义觉悟的作用,“谘议局的议员们虽然大多数只是一些改良主义者,并不赞成革命,可是他们还是做了革命的不自觉的工具”;二是“起了消磨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加强它的妥协性的作用”。可见,当时的革命者也并未全面否定立宪派的作用,但是他们也深知不可能把立宪道路作为改革的理想模式,更不认为立宪道路较革命道路更为优越,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连“谘议局的议员们也有很多人因为清朝统治者缺乏进行改革的诚意而失望”。①如今,辛亥革命亲历者们已基本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尽管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象,但在看到那些完全不顾当时历史环境的议论的时候,我们还是对作为辛亥革命亲历者的前辈们的离去而感到遗憾。

中国衰落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侵略,与封建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进步的巨大阻力与障碍,所以,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要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的“历史正当性”在于迈出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一步。我们不能忽视具体的历史环境,不能模糊对辛亥革命前夕的中国社会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关键点的认识,当然也不能不承认启蒙的逻辑发展和必然趋势就是救亡。

在评价辛亥革命的成果、分析辛亥革命的成败的时候,人们往往注意到了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的功绩,则有时被淡化或忽略了。

我们都知道,在帝国主义列强以血与火的野蛮行径入侵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传承的中国的时候,在腐朽无能的封建统治者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的民族独立受到侵害、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的时候,不甘心忍受奴役和压迫的中国人民奋力而起,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和斗争。孙中山先生是全身心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革命事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的最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领导人。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纲领路线,高举实现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由及民主革命的旗帜,形成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孙中山先生的组织领导和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是反对帝制和反对封建制度,并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因此失败了。其实,这种观点只是就同盟会的纲领来分析辛亥革命,认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主张是强调国内民族矛盾和反封建,而没有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强调中国与外国侵略者民族矛盾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对当时革命派的宣传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看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都用明白警醒的语言,指出革命首先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刺激,革命是要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不至被帝国主义最后鲸吞瓜分。他们对反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都有明确的阐述。他们并没有以反满为唯一目标,相反,他们以为革命最终要解决的任务,是挽救民族危亡,把中国从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理论,是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反映了全民族的要求。

也有人在强调五四时期提出“民主与科学”的政治诉求的同时,忽视了辛亥革命时期同样提出了民主要求的事实,这也是比较遗憾的。事实上,政治上,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观念。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2正因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所以,孙中山先生也被认为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把辛亥革命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

从近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半岛等东亚国家在近代前处于基本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开始,在共同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的背景下,分别思考并选择改革与向近代发展的道路,可以中国的洋务运动甚至包括后来的戊戌变法等、日本的明治维新、朝鲜的开化运动为代表。然而到了19世纪末期,只有日本的明治维新获得成功,而日本也以亚洲唯一强国的身份跻身列强之一,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朝鲜甚至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亚各国在向近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拉开了距离。

然而,虽然从国家近代化发展的角度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但是,一方面,日本以西方列强对待东方国家的方式对待中国与朝鲜,建立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国际体系,其迅速发展建立在掠夺、牺牲亚洲邻国主权利益的基础上;而另一方面,明治维新后保留的封建残余使日本社会具有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属性。由于天皇的绝对权威在政治上被神化,所以近代天皇制其实是以所谓君主立宪的名义存在的专制制度,给日本军人以发挥其影响的极大空间,导致军部干预政权,把日本一步一步地推向战争的道路。而战败的结果导致日本近代化的成果毁于一旦,不得不从战后开始新的起步。日本战前的教训证明:“君主立宪”并没有导致政治的稳定和民主社会的建立。

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世界上最长的,所以从根本上铲除封建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中国废除专制制度的进程却令世界刮目相看。辛亥革命之际,东亚的日本和欧洲的英、德、俄、意都还有君主在位,尽管废除帝制并不等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首先推翻帝制,不仅走在亚洲的前列,就是在欧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3列宁把辛亥革命看作是亚洲人民觉醒的重要标志,同年11月,他在《真理报》上发表《新生的中国》一文,指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4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辛亥革命的直接影响下,1912年,旅居中国的越南侨民组织了越南独立党,提出了民族解放和建立独立共和国的主张。1913年,受到辛亥革命的鼓舞,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地的侨民建立了民族协会和群众大会。朝鲜、菲律宾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了新的发展。

辛亥革命不仅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革命运动中也有相当多的国际力量的加入,如作为孙中山朋友的日本人的参与。这些人的社会身份的多样化和作为其指导思想的“大亚洲主义”的复杂性,也告诉我们研究辛亥革命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日本明治维新后,“亚洲同盟”、“日中提携”的议论便不绝于耳,以至发展为“大亚洲主义”。坚持大陆扩张政策的右翼活动家将“日本文化优越论”发展为“只有日本有资格领导亚洲”的主张,即“日本责任论”、“解放亚洲论”,为后来的一系列侵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活动提供了思想来源,也亵渎了本来应当作为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压迫的亚洲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武器的“亚洲精神”。

1924年孙中山在日本神户关于“大亚洲主义”的讲演中有一段著名的话:“你们日本民族既得到了欧洲的霸道文化,又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从今以后对于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鹰犬,还是做东方王道的王城,就在你们日本国民去详审慎择。”5戴季陶认为孙中山关于“大亚洲主义”的讲演反映了他的中心思想,因为他“心目中的亚洲并不是亚洲这一块土,在事实上是亚洲八万万被迫民族可怜的痛苦事实,在思想上是对中国古来仁民爱物的道德文化的憧憬,而统一这许多事实和思想的中心,就是先生自身以一诚贯知仁勇三德的全人格”。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并不是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亚洲主义”,而是以“亚洲精神”联合各国与各民族,恢复亚洲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主张。其实,所谓“大亚洲主义”的讲演题目,亦非孙中山本人命名,而是由策划讲演的神户商业会议所给孙中山拟定的讲题。7由于许多人对“大亚洲主义”概念的理解基本上是由孙中山的讲演而来,不能不说一直背着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负面的影响。

在亚洲的多数国家,特别是中国尚处于受列强任意宰割的时代,提倡“亚洲主义”,号召亚洲民族的联合,确实有一些理想化的倾向,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冲击世界的今天,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时候,把辛亥革命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加以考察,我们会发现孙中山所主张的“亚洲精神”其实是值得发扬的正面财富。

正是在纪念辛亥百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亚洲精神”,认为弘扬亚洲精神及价值观的意义,在于打破以西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单极化格局。他还特别指出了亚洲人民历来具有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博鳌亚洲论坛作为向全球发出亚洲声音的平台,将提升亚洲在全球的代表性与开放性。可以说,辛亥革命的目标在百年后正在真正获得实现。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5

-陈威

抱着以史为鉴的心态,我从学院图书室借了一本《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深深被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所吸引,我惊叹于红军战士的勇敢和毅力,也被大敌当前,指挥若定的毛主席所折服,更被他们相信人定胜天,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至1936年10月结束,整整两年时间,先后出发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像四条滚滚的红色铁流,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等14个省,翻阅夹金山,梦笔山,长坂山,虹桥山,大雪山,小雪山等20多座雪山,穿越数百里茫茫水草地,渡过数十条大江,大河;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攻克数十个险要要隘,攻占100余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冲破国民党军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最后汇聚在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宁苏区,总的里程达6.5万里。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类历史上罕见,无与伦比的军事行动。

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原文是这样描述的:“赤军总司令部及其党中央委员会派有共党高级人员组织渡河司令部一切渡河部队均须听命 于这个渡河司令部。各部队按到达江边之先后,依次渡河,不得争先恐后。并在未到达江边前,沿途贴布渡河纪律。部队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旁。必须听号音前进。而且每一空船到渡口时,依船之能渡多少人,即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预先指定先上那一只船,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能一路纵队上船。每船除船夫外,尚有一船上司令员,船中秩序必须听命于这个同令员。而赤军之对于服从命令纪律之严,亦非国军所可及。即如赤军中军团长、师长渡河时,亦须按次上船,听命于渡河司令部,不稍违背。”

从这段精彩的描述中,治军严格的红军部队形象便跃然纸上。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渡河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红军的后面,紧跟着国民党的大部队。如果没有成立渡河司令部,没有对将士渡河的严格要求,渡河效率必定大大降低,国民党军一旦追上来,后果不堪设想。在危机面前,红军的反应充分体现了平时训练的严格以及红军领导人杰出的指挥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应该就是红军常打胜仗的原因吧。

回想自己,进入大学以后,不仅感觉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做事更是拖拖拉拉,没有效率。读到本书红军渡河这一段后,我才幡然醒悟。原来大学并不是我初入时想的那么自由,想要在大学成长,不荒废四年青春,就需要自己的自律。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的规矩就是自己的自律,也是我们常说的梦想。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念 篇6

一、狭义相对论产生的背景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创立的电磁学理论表明, 光是一种电磁波, 并且以不变速度运动。当时牛顿理论已经摆脱了绝对静止的观念, 如果光是以不变速度传播, 那么人们必须说清楚这一不变的速度是相对哪种参照系来测量的。当时人们认为光波通过无所不在的以太 (Ether, 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 在传播, 固定的光速应该相对于以太而言。那么根据伽利略速度变换, 相对于以太运动的不同观察者, 应该看到光以不同的相对速度冲他们而来。当地球穿过以太绕太阳公转时, 在地球上, 沿着以太运动的方向测量的光速 (当实验者对光源运动时) 应该和运动垂直方向测量的光速 (当实验者不对光源运动时) 不同。1887年, 迈克尔逊和莫雷进行了精确的实验, 他们将在地球运动方向以及垂直于此方向的光速进行比较, 并未发现有任何干涉条纹移动, 即他们发现这两个光速完全一样,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没有区别。

1887—1905年, 人们试图解释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 但均未获得实质上的成功。其后, 瑞士专利局一位不知名的职员爱因斯坦, 在不知道洛伦兹等人实验的情况下, 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导出了洛伦兹变换, 并对这个变换作了全新的解释。爱因斯坦指出, 人们应该抛弃绝对时间的观念, 整个以太的观念是多余的, 这就是著名的狭义相对论。

二、对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念的理解和分析

1. 同时的相对性。

爱因斯坦认为人们作出的所有与时间有关的判断总是关于同时事件的判断。比如, “那列火车7点到达此地”就是说“我的手表的时针指到7点”与“火车的到达是同时事件”。爱因斯坦认为, 只有直接把两个事件并列排在一起, 才能明白无误地解释同时性。依照绝对时空观念, 宇宙任何地方的时钟都是同时的。但是仔细思考后就会发现, 只有当存在一个在整个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没有任何延迟的时间信号, 而且其传播速度要大到能同时到达所有的时钟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出现普遍的同时性。实际上, 这样的时钟信号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信号也不过是以光速在运动, 这个速度在任何参照系中都一样, 而任何信号都不可能比光传播得更快, 更不可能以无限大的速度传播。所以, 同时性应被定义为:如果两个事物发出的光信号能同时到达位于这两个事物正中间的观察者, 那么这两个事物是同时的。但是这个过程对2座彼此相对静止的时钟而言是可行的, 但对2座相对运动的时钟而言则还有问题。爱因斯坦用“爱因斯坦火车”的假设解释了这个问题。假设甲站在铁路附近, 一列火车从甲身边驶过。当甲处于距离车头和车尾同等距离的那一刻, 在两处各发生了一次闪电。甲在同一时间看到了2次闪电, 也就是说, 光到达甲所处的位置用了相同的时间。甲会说:“闪电同时击中车头和车尾。”设想在火车中间站着一个乙, 他也正巧看到闪电。而此时乙正和火车一起继续向前行驶, 他与击中火车头的闪电光线相对而行, 同时与击中车尾的闪电光线距离拉开。因此, 车头闪电的光先于车尾闪电的光到达乙的位置。乙得出结论:“闪电并非同时击中, 车头的闪电在前, 车尾的闪电在后。”那么究竟谁说得对呢?答案是:两个人都是正确的。这个例子表明同时性的概念是相对的, 它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系。但是在日常低于光速的生活中, 就无法发现。

2. 爱因斯坦延缓。

通过狭义相对论的洛伦兹坐标变换,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运动系统中时间走得比在相对静止的系统中的时间慢, 这种延缓被称为爱因斯坦延缓, 用公式表示为:

式 (1) 中, t′为观察者在与其相对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得两事件经历的时间;t为观察者在与其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两事件经历的时间;v为两个惯性系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c为光速, 大小为3×108 m/s。

一直以来, 人们认为时间在任何条件下、任何地方都是均匀地流逝着, 这种认识非常自然, 符合“常理”。而狭义相对论却指出, 时间不存在唯一的标准, 每一位观察者、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时间, 而且运动速度越快, 时间就走得越慢, 即时间并不是想当然地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地方都在均匀流逝。

根据爱因斯坦延缓, 在一只接近光速快速运动的宇宙飞船上, 所有过程都要慢一些, 生物过程也不例外。μ介子实验能够非常清楚地证明, 粒子的寿命可以减缓。μ介子产生于近30 km的高空并以近光速的速度向地球表面飞来。在一个半衰期之后, 也就是百万分之1.5 s后, 它们飞出450 m, 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μ介子在到达地球之前都已衰变, 因此在地球上应该找不到μ介子。然而在地球表面却还能发现它们的存在。这是因为μ介子速度接近于光速, 根据爱因斯坦延缓公式, 人们在地球上测得其寿命要更长些, 所以在它衰变之前, 能够到达地球表面。

爱因斯坦延缓还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光速是物体速度的自然界限。大量的实验告诉人们, 光速壁垒问题还不可能打破。在实验中, 当把粒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时, 不管注入多少功率, 都不可能把它们加速到超过光速壁垒。

3. 洛伦兹收缩。

通过狭义相对论的洛伦兹坐标变换, 可以得知:在运动系统中所有的物体和距离在运动方向上都会短缩, 短缩因子与时间变慢因子相同, 这种收缩被称为洛伦兹收缩, 用公式表示为:

式 (2) 中, L′为观察者在与其相对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得的固定尺的长度;L为观察者在与其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的静尺的长度。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7

[关键词]乡土资源;教学运用;历史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本地乡土资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实物的,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只要细心寻觅,小心挖掘,还真不少哩!

这些资源,原汁原味,土里土气,古色古香,草根文化。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随时随地把它挖掘出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乡土资源,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接轨身边真真实实的历史与社会,让活脱脱的有棱有角的历史与社会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以弥补学校课本资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拓宽历史悠悠、天阔地广的社会生活时空。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和体验触手可及的社会生活,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那么怎样挖掘本乡本土《历史与社会》资源,拓宽初中生《历史与社会》的生活时空呢?对此,笔者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

第一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站起来的祖先”部分,有这样的话:“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用砾石打制出的粗糙工具(如石刀、石斧等),这些旧石器因为天长地久,目前本地是难以找到了。但是爱动脑子的祖先用铁锤、用铁凿打制出来的农家石头器具还比比皆是。这些石头器具,仿佛保留着旧石器时代的记印,又是旧石器时代的进步和化身。于是我趁机提问同学们:“这种石头器具你能说出一件来吗?”沉默片刻,甲同学说“奶奶家见过猪槽(石槽)”,乙同学说“外公家有只石钵(捣药用的)”,丙同学说“石臼,我们村的队屋里还保存着”。有的同学不懂石臼为何物,我解释道:碾米机发明之前,石臼,是先人舂米(碾米)或舂年糕的石头器具,中部凹下,俗称捣臼。“还有磨豆腐、磨麦粉的石磨(俗称麦磨)。你们看到过吗?”我顺势发挥道,并画出示意图。同学们扑闪着眼眸子,似乎在回忆,似乎在搜索,似乎在会意。不一会,一些同学喊叫起来:“看到过了,看到过了!”是啊,信手拈来的土生土长的资源,怎能不让学生心领神会,心驰神往呢?

第二点,地球上“大约一万年以前……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产生了。”这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里说到的。请问有何乡土资源为证?证据当然有。上课时,我举例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事例。先说“原始农业”吧——前不久惊动中国乃至世界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稻谷和陶器,据科学家考证,距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比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要早三四千年,是“原始农业”的产品呢。而“上山文化遗址”就坐落在毗邻的浦江县黄宅镇(与本校相距只有30多公里)。我提示和动员学生,凡是有机会到浦江、到义乌去的,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一定要到“上山文化遗址”实地好好参观,开开眼界,增强感性知识。至于“原始畜牧业”的本土资源,便在眼皮底下,俯拾就是了。应到了古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课堂上我故意问学生:“本地人把家畜‘毛猪’叫什么?”只听齐声答道:“栏里猪”。我又问:“把家禽公鸡、母鸡叫什么?”大家高声答道:“地上鸡”。这就对了,请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原始畜牧业”的证明啊?接着我分析道:毛猪本是野猪,东奔西突,出没在原始森林里。狩猎时,有的被勇敢的先人捕捉到。为了平时宰杀和食用之便,聪明的先人们设置栅栏,垒起土墙,把好不容易捉来的野猪关进里面驯养、繁殖。久而久之,野猪被驯服了,没了野性,不就乖乖的成了“栏里猪”了么!公鸡和母鸡原本漫山遍野飞呀窜呀,野性十足。后经祖先的辛苦驯养,便规规矩矩地呆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或者有围墙的院落里,它们在该地面上学着老老实实地啄食、行走、下蛋,野性慢慢地丢了,飞禽最终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地上鸡”了。“栏里猪”和“地上鸡”的土语称呼真的太妙了,竟然是“原始畜牧业”的铁证呢!同学们听了,开怀大笑起来。

第三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为“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过年期间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课本上说到了守岁、祭祖、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包饺子等等。课上到此,我有意设问:“除此之外,我们身边过年还有哪些民俗活动呢?”提问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横溪镇的同学说国庆村有抬阁活动,长陵片的学生说溪口周村有迎板凳龙活动,长陵祝的同学说以前有迎花烛活动,墩头片的宅口村、倪大村同学,白沙片的白沙陈村的同学都说有舞龙灯、迎花灯活动。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孩子对自己本土的社会百态、乡土风情,再熟悉不过了。一经点拨,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我趁机补充道:“还有压岁(祟)钱、舂年糕、炒米胖(炒炒米)……”特别是炒米胖,时过境迁,90后的初中生对此民俗活动知之很少了,所以觉得很新奇。

第四点,第四单元农耕文明(下篇)介绍了“开元盛世”时候发明的新型灌溉工具——筒车(见课本图4-41),江东地区开始使用曲辕犁(见课本图4-42),一种深耕浅耕都灵便的工具。借此机会,我有意识地把本地的旧时广泛使用的跟“筒车”形态不同而作用相同的灌溉工具——水车(包括垒头、搭脚、叶片)画出来,介绍给学生看,扩大学生视野。至于曲辕犁,同学们反映现在不难见到,只是有的材质是铁的。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8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在了解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现状后,又详细探讨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便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5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现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教学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强。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仍旧体现出了诸多的不足,如重视程度的不足、配合上的不足等,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使得学生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受到了极大影响。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不足

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传统教学观念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少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提升。

2.学生主动性较缺乏

很多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在提问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学生也极少会主动提出问题,尽管有也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几位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生方面的积极性不足,导致问题意识培养受到一定影响。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大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初中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浓厚、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能够表现得更加积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积极地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多的是对教师感到敬畏,而以往那种担心受怕之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学生也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氛围营造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在讲解《地域差异》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都知道我国不同的地区在气候、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至于是怎样的差异仅从教材中的文字或者图片描述并不是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短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短视频的观看过程中,更加直观、立体地认识并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域差异,去认识黑河―腾冲东西两面的风土人情,并从中引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疑惑和不解,为学生提问的“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洗礼,在面对学习时缺乏主动的习惯,而这绝大部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造成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敢问的同时会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要将权利交到学生手中,二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建立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学生有了提问的环境基础,教师如果稍加以引导,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会真正将心中的不解和疑惑以提问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进行《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学生对近代中国系列的战败都感到不解:既然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等人口那么少,怎么还会打不过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近代”拉回到“当代”,让学生去思考以下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我们学校毕业班人数这么少,为什么升学率要比其他学校高?为什么香港、澳门这么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么高?这一系列的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问题,让学生恍然大悟,紧接着引导学生将问题的解决思绪朝“工业文明”方向发展,学生会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也会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很深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提问,设计心中自己的题目。比如,在学习《内战的爆发》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出更多新?f的问题,并向其他小组展开提问。这样的提问形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纷纷发动全员力量,向其他小组展开“攻势”,提出了一些更具创新性的问题,如“国民党和共产党互换结果会怎样?”“从国民党的角度看战况,要想挽回败势应当如何做?”这些问题都是教材中涉及不到的,而常规思维又难以想象到,学生问题意识增强的同时,问题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加,对学生的快速成长更加有利。

三、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方式。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青年成才观念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 篇9

首先,成才的标准何在,我认为,在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成才,它包含更多的社会道德认同,而不单纯的等同于成功。

人才的成长是有特殊规律的,需要我们努力去探寻。加强人才理论研究,总结人才成长经验,认识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社会环境造就人才、人才创造社会功绩的结论,从而揭示了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社会变革环境为人才成长奠定了基础,列国相争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舞台,人才流动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了条件,多元文化环境为人才成长营造了土壤,百家争鸣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了氛围,新的官制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保障。首先,我们看下个人主观原因在成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一,从哲学角度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个人奋斗是内因,外部机遇是外因,因此,自身奋斗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第二,从成才的过程来看,青年首先要确定目标,从而选择方向和类型,再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随着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把握机遇,利用机遇,达到自身奋斗和外部机遇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在修道院偷尸体解剖学习的米开朗基罗,还是自幼失聪被老师斥之为低能儿的爱迪生,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奋斗不息的生生火焰,而非优越的物质环境。正因为如此,我方坚信,青年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奋斗。就个人而言:

1作为学生,读书绝对是有用的,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真正成大事的人不读书是不可能的。知识的增长一个途径是读书,一个途径是边工作边读书,还有一个途径是与人交谈。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不管往哪方面发展都有独特的学问,例如搞企业的克服一个一个问题,也是学问。

2对自己保持信心是最大的一种财富,“人”字是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事业不是一个人能做成功的,青年人要有大社会的意识。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必须帮助别人成功,人的互相支撑很重要。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形成脊梁来支撑。另外现在这种差距也正在缩小,因为科技的发达,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年轻人求知、成才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公平。人最不能自暴自弃,从下往上看,创业是很难的,但再难也要立足于脚下,人在天上是飞不起来的,要一级一级往上蹦。就是发射卫星,也要有一个平台。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不懂事,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人总要为自己的成才争取一个好的环境。对自己保持信心是最大的一种财富。3磨练是最重要的。青年人离乡背井想要干一番事业,最重要的是一个“拼”字。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金华的年轻人大都相当勤奋,因此在外地,一些拥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金华年轻人,有着很强的竞争力。青年人如果在大学里能耐得住寂寞,把学习知识而不是一些表面成绩放在第一位,对于他本人的成才极有好处。

4找准方向。人在年轻时,对事物新变化比较敏感,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他就是从自身需要得到了灵感。再加上事业心、干劲,成就一番事业,就比较容易了。青年人要找准方向,不怕困难和起伏,埋头苦干,一定能做出成绩来。

5成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如一个读理科的人,文章写得好,益处短期内也许看不出来,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机会就多一些,在竞争中容易取得优势。企业是涉及很多关系、很多头绪的综合体,青年人创业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如管理能力、实践经验等。在市场经济中,有些青年人成功了,有些青年人失败了,这其中的分水岭除了综合能力,就是市场把握。市场是变化的,青年创业的目标必须明确——盈利,定位决策必须准确——市场需要什么,创业者能提供什么,对这些心中有数,是在市场上取胜的前提。

6人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这显然很重要,在这儿就不加累述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站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讨论一下良好环境对青年成才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就立即拍板,决定恢复废弃多年的高考制度,这一举措,让多少青年人重新看到了成才的希望?又让多少青年人重新树立了成才的信心?面对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希望工程又在1989年适时推出,据统计,在6年时间里,仅上海一个城市的捐款就兴建了700多所学校,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对于无书可读的青少年,你让他怎么自我奋斗?如果成才的关键真的在于自我奋斗,为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中外人才培养环境的巨大差距,为什么对待教育界,我们再也不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其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国务院扶持的青年创业投资项目基金,在短短2年内,成功扶持了11家创业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累计增长1000倍。

最后,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优秀的青年,而青年人的成才,同样离不开祖国和社会提供的良好环境。对比三十年前的中国,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的自我奋斗能不能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一言以蔽之,青年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正如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那样,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环境改善了,那些走出国门的海外学子才会纷纷归来,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所长。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定,大胆的说出:青年人的成才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正所谓:“社会兴,则青年亦兴;祖国强,则青年亦强”!

就个人成长环境而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每个社会的人一定具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潜在才能库,这种潜在才能或能得到发展,或者被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

社会环境优化是青年人成才的前提。所以对于提高青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言,最基本的前提在于优化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日趋优异的基础条件:满足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的资源日益丰富,实现个人潜能与价值的条件更加充分,进入社会结构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逐渐增多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青年人在生理素质、个性特征、教育方式、群体文化以及经济交往、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也须看到的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青年人成长的因素正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当今青年人而言,所引起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使他们的成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的塑造机制和学习机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与过去极不相同的改变。而成长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青年人在成长规律上表现出与以往数代人的明显差异性。因此,就当今青年人的顺利成长来说,社会环境的优化已成为最基本的前提。优化社会环境的具体作用在于创造促进他们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的社会塑造机制与个人学习机制的有效运行条件和要素。

在宏观层面上,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具体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它必将有利于创造促进青年人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机制,从而更有效地防止他们之中产生结构性问题和文化性问题。首先,应高度重视社会、经济与文化、心理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因为现代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动力机制所推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变迁,由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演进、心理变革等社会子系统的变化来具体地实现,这些社会子系统之间需要高度协调才能保证总系统的基本稳定与有效运行。其次,应建构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社会文化体系。由于人们心理上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待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社会文化来加以满足,因此,针对人们心理上的不同需求状态的不同文化方面或要素也将能够形成对于人们的有效引导。总之,通过文化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对于青少年一代具有明确导向作用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时代呼唤的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另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握好机会,珍惜机遇,但把握和珍惜机会靠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提高的综合素质,否则,成才就如别人手中的钻石,你羡慕,你渴望,却永远不会属于你呀,仕不学非所儒,幼不学老何为。我们青年人也有老去的一天,在白发苍苍时,不为一生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不为错失良机而追悔莫及。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自己的岗位开始,扎扎实实学习,兢兢业业工作,在坚持奋斗的信念前提下,实现人生价值,走向成功的未来。所以,个人奋斗和外部机遇是青年成才两个必备条件。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基本观念;培养策略

化学是初中生首次接触到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效率。当前的素质教育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并使其具備良好的化学基本观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学校以及教师应该结合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在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同时,提高初中化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阻碍初中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因素

1.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化学教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而这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兴趣以及动力来源。但是这种兴趣也是短暂的、表面的。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培养,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学生就会慢慢跟不上进度,进而出现厌倦甚至抵触心理。

2.中学生思想中的化学观念

在正式开展化学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并掌握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及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些零碎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储备是在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通过联想得到的,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没有经过验证的知识,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关于物质世界怎样运作的观念,也就是科学观念。如果这些观念与化学观念相一致,那么也会给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供很大便利。

二、形成初中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策略

1.加大对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重视力度

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是一项综合性且需要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在教学前期就让学生接触一些化学的基本观念,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进度,来确定化学基本观念发展的层次、梯度以及基本要求,使培养化学基本观念和学习化学知识这两项教学任务能共同进行。具体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初期,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经验,向其讲授一些基础性、描述性的化学观念,将这些观念作为认知后继问题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生在其中也会认识到化学观念的作用,从而在化学基本观念的驱使下深入学习。另外,学生在不断积累化学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化学基本观念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2.做好实验教学课程

化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做好实验课程的设计,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地讲解化学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第一,针对化学知识点,设置相应的实验课题,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化学世界,进而为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提供便利;第二,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将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准备好,不仅要保证化学教学的效率,更应该确保实验教学课程的安全性,从而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3.灵活运用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是运用最普遍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化学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教师想要确保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就必须将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连,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一个参与、交流以及表达亲身经历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的价值,同时还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举例来说,镁在空气燃烧时,会产生三种现象,即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教师再列出相应的化学式,这种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学生不仅容易出现思维僵化,严重时还可能削减学习化学的兴趣。将情景式教学法融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相应实验向学生展示镁的燃烧反应,再由学生自主进行一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分析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决定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程度的关键。教师应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阻碍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因素加以研究,并合理运用情景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对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1]吾尔列吾·达列力汗.试论初中化学教学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501.

上一篇:可敬的光辉人性作文800字下一篇:收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