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防护培训总结(推荐10篇)
总论 放射卫生发展简史及其工作意义) 一、(放射卫生发展简史及其工作意义) 放射卫生是研究天然辐射或人工辐射 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防护的学科。 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防护的学科。 辐射一般分为: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1895 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 X 线。 年法国贝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1896 年法国贝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1898 年居里妇夫发现了天然放射元素 钋和镭。 钋和镭。 年卢瑟发现了αβ αβ。 1899 年卢瑟发现了αβ。 从此人类进入了辉煌的原子时代。 从此人类进入了辉煌的原子时代。 放射卫生及其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二、放射卫生及其放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1、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础,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础 ,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 自然界中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 到现在为止, 料。 自然界中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 到现在为止,
1
种元素, 种为天然素。 已经发现了 109 种元素,其中 92 种为天然素。 原子学说中, 原子学说中 , 原子核式模型理论和原子光谱实 验,使我们认识到在原子中有一体积非常小的带正电 荷的原子核, 荷的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 的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处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的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处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关在特 定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 定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每条轨道上最多只能有一 个电子, 个电子,这些确定的一定数量的若干条轨道组成一系 列电子壳层; 列电子壳层;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 电荷的总量相等,符号相反, 个原子不显电性; 电荷的总量相等,符号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 子可以发射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被称为原子光谱的线 状光谱。 状光谱。 原子核结构显示,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是由原子核 原子核结构显示, 中一种叫质子的粒子所具有的, 中一种叫质子的粒子所具有的,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 位正电荷;另一种叫中子的粒子不带电, 位正电荷;另一种叫中子的粒子不带电,中子和质子 的质量几乎相等。 的质量几乎相等。 2、同位素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完全相同的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原
了的集合都称为核素。 原了的集合都称为核素。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相同核电荷数的所有原了属 于同一种元素,我们把原子序数( 于同一种元素,我们把原子序数(即核内质了数或核 电荷数) 电荷数)相同而质量不同的各核素统称为某元素的同 位素。 位素。
2
同位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同位素的原子核不会 同位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自发地衰变,能够稳定地存大, 自发地衰变,能够稳定地存大,这类同位素称为稳定 地存大 性同位素; 性同位素;另一类同位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衰变而转 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射出射线, 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射出射线,这类位 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 放射性同位素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 称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称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 另一类是用人工方法制备 的,称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称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3、αβγ射线、X 线 αβγ射线、射线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β等粒子而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β等粒子而 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衰变。 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衰变。放 射性衰变可分为α衰变、衰变、衰变。 射性衰变可分为α衰变、β衰变、γ衰变。 4、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由直接或间接电离粒子或它们二者 混合组成的任何辐射。 混合组成的任何辐射。 直接电离粒子是指那些能直接引物质电离的带 直接电离粒子是指那些能直接引物 质电离的带 电粒子,如电子、粒子和质子等。 电粒子,如电子、a 粒子和质子等。 间接电离粒子是指能够产生出直电离粒子或引起核 射线和中子等。 变化的非带电粒子如小 x、γ射线和中子等。 5、天然辐射 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天然辐射。 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天然辐射。自古 以来人类就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 以来人类就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
3
通常称这种照射为天然本底照射。 通常称这种照射为天然本底照射。 天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可分为天然辐射源的正 常本底照射(天然本底照射) 常本底照射(天然本底照射)和由于工业技术发展所 变更的天然照射两类。 变更的天然照射两类。 6、电离和激发 重带电粒子, 粒子、质子和氘核等, 重带电粒子,如 a 粒子、质子和氘核等,在通过 物质时, 物质时,主要是和靶物质中的壳层电子发生非弹性碰 撞而导致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发。 撞而导致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
发。 物质的原子便被分离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正 物质 的原子便被分离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正 离子,这种过程就称为电离。 离子,这种过程就称为电离。如果壳层电子获得的能 量比较小, 量比较小,还不足以使它脱字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 电子,只是由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上去, 电子,只是由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上去,这 个现象称为原子的激发。 个现象称为原子的激发。 7、辐射量及其单位 、放射性活度 (1)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制(SI)单位为每秒,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制(SI)单位为每秒,专名贝 可勒尔,简称贝可, 可勒尔,简称贝可,记作 Bq1 贝可勒尔的放射性活度 表示放射性核素每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 表示放射性核素每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 、半衰期 (2) 半衰期 、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掉原 来的一半所需要时间的期望称为这特定能态的放射 性核素的半衰期。 性核素的半衰期。
4
、照射量和照射量率 (3) 照射量和照射量率 、照射量的意义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介质在 X 或γ 射线照射后产生电离的电量。 射线照射后产生电离的电量。 单位是库仑/千克( kg) 照射量的 SI 单位是库仑/千克(C/kg),无专 名。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 (4)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单位:焦耳/千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单位:焦耳/ 克(J/Kg)名称:戈瑞(GY) J/Kg)名称:戈瑞(GY) 、比释动能与比释动能率(同上) (5) 比释动能与比释动能率(同上) 、比释动能与比释动能率 、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率 (6) 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率(单位:焦耳/千 、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率(单位:焦耳/ 克)名称:希沃特(SV) 名称:希沃特(SV) 、有效剂量与组织权重因子(同上) (7) 有效剂量与组织权重因子(同上) 、有效剂量与组织权重因子
三、放射防护的原则,措施及其基本标准。 放射防护的原则,措施及其基本标准。
1、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1) 实践的正当化。 、实践的正当化 防护的最优化。 (2) 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3) 个人剂量限值。 、个人剂量限值 2、外照射防护的措施 外照射防护的措施 、缩短受照时间― (1) 缩短受照时间―时间防护 、增大与源的距离― (2) 增大与源的距离―距离防护 、增大与源的距离 、设置防护屏障― (3) 设置防护屏障―屏蔽防护 、设置防护屏障 3、放射防护新概念及基本标准 (!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5
GB18871― GB18871― 、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标准 (2) 全部技
术内容为强制性标准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是所有放射防护次级专 (3)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是所有放射防护次级专 、项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项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4) 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基本建义书第 60 号出版物的标准。等效采用内容一致与国际接轨。 号出版物的标准。等效采用内容一致与国际接轨。 、放射防护新概念, (5) 放射防护新概念,用“实践”和“干预” 、放射防护新概念 实践” 干预” 的观点代替单一的“实践”的观点, 的观点代替单一的“实践”的观点,用放射防护体系 (放射防护三原则)代替单一的剂量限值,潜在照射 放射防护三原则)代替单一的剂量限值, ―辐射源的安全。 辐射源的安全。
四、放射损害与放射病 放射损害与放射病
1、放射性损害 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 机体吸收辐射能以后, 首先发生分子水平的变化, 程。 机体吸收辐射能以后, 首先发生分子水平的变化, 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损伤。 在此基础上, 细胞的代谢、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损伤。 在此基础上, 细胞的代谢、功能及其基本结构遭到破坏, 功能及其基本结构遭到破坏,从面引起细胞不平的损 伤效应,时而导致组织器官和个体损伤。 伤效应,时而导致组织器官和个体损伤。通常将辐射 生物效应的发生分为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 生物效应的发生分为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按效应出 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远期效应。 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远期效应。按效应发生的 规律分为: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 规律分为: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 2、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急性放射是指人体一
6
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全身照射, 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全身照射,剂量达到 以上的外照射时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1Gy 以上的外照射时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急 性放射病根据照剂量大小, 性放射病根据照剂量大小,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特 、点,急性放射病可分为三型:即骨髓型(1―10Gy) 急性放射病可分为三型:即骨髓型( 10Gy) 肠型(10―50Gy)和脑型(>50Gy) 肠型(10―50Gy)和脑型(>50Gy) (>50Gy 。
五、医用诊断 X 线的放射防护与监督 射线的特点, 根据 X 射线的特点,其放射防护工作应 贯彻如下原则: 贯彻如下原则:X 射线使用的正当化和最优 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化;X 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兼有 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合理降低个 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合理降低个 体的受照剂
量与全体居民的检查频率。 体的受照剂量与全体居民的检查频率。 1.医用诊断 线的放射防护标准( 1.医用诊断 X 线的放射防护标准(见国 家标准) 家标准) 2.X 机房的防护要求 为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 为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降低机房的建 筑造价,便于机器安装和维修,因此, 筑造价,便于机器安装和维修,因此,机房 以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为宜。 以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为宜。机房的空间 大小应该以保证安全操作作为原则, 大小应该以保证安全操作作为原则,每台 X 线机均有单独机房, 线机均有单独机房,双球管的 X 射线机应分 别有各自的单独机房。 别有各自的单独机房。一般 100MA 以下的 X 24m2、光机机房的面积不可小于 24m2、200MA 以上 36m2。 者不可小于 36m2。 普通砖和水泥可作为机房
7
的建筑防护材料, 的建筑防护材料,墙壁的屏蔽厚度可根据 X 线机的类型、线机的类型、有效工作负荷和周围环境等实 际情况进行计算。 际情况进行计算。机房层高一般要求在 3m 之间。机房内布局要合理, 到 3.5m 之间。机房内布局要合理,不得堆 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要保持良好的通 风 ; 机房门外要设工作指示灯及放射标志 牌。
防护区域 透视用 X 射线机机房 50μ 工作人员防护区 立位 ≤50μGy/h 150μ 卧位 ≤150μGy/h 受检者候诊区域 机房外环境 摄影用 X 射线机机房 工作人员操作区 机房外环境 ≤300μGy/h 300μ ≤30μGy/h(微戈瑞/小时) 30μGy/h(微戈瑞/小时) ≤50μGy/h 50μ ≤5μGy/h 辐射水平
3.个人防护用品及病人防护用品。 3.个人防护用品及病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及病人防护用品 六、个人剂量监测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连续 5 年平均有效 20msv, msv。 剂量不超过 20msv, 任何一年不超过 50 msv。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连续 5 年平均有效
8
msv, msv。 剂量不超过 1 msv,任何一年不超过 5 msv。 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我们放射监督 目前的任务。 目前的任务。 1.总则 1.总则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 作的医疗机构。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 作的医疗机构。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 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 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 的监督管理。 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 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 第四条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
和 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 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放射治 ( (二 核医学; (三 介入放射学; (四 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 ( ( ( 射线影像诊断。 X 射线影像诊断。 2.执业条件 2.执业条件 3.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3.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 目 , 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 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 目卫生审查、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
9
申请: (一 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 申请: 一)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 ( 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二 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二)开展 ( 介入放射学工作的, 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 部门申请办理; (三 部门申请办理; 三)开展 X 射线影像诊断 ( 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同 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 放射诊疗工作的, 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 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 定和标准, 定和标准 , 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 上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前、上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 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 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 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4.法律责任 4.法律责任 八、晋城市目前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种 类。 总之, 总之,对放射单位的监督首先是组织机 制度的监督, 其次是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构、制度的监督, 其次是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最后是对放射场所的监督。 最后是对放射场所的监督。
武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我县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按照县卫生局安排,我所组织对我县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情况
我县辖区内共有乡镇卫生院29家(包括分院11家),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19家,共有放射诊疗设备21台,放射工作人员25人。从此次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情况看: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19家乡镇卫生院均持有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放射诊疗防护相关培训,放射防护培训率为100%;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率为4.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率为36%;个人剂量监测率为28%;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配备率为63.2%;患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乡镇卫生院未能全面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2.各乡镇卫生院虽不同程度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用品,但对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比较缺乏。
3.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未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状态检测。
三、今后工作打算
1.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管,督促各乡镇卫生院为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积极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有关放射卫生防护培训。
2.将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与《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相结合,对放射诊疗设备做不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许可证》不予进行校验。
3.将各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与考核相结合,积极指导督促其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对不能开展相应工作的乡镇卫生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建立健全放射防护机构及三级防护责任制
放射科防护负责人,应对本科安全防护负主要责任,每年一次对全科放射防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院防护负责人(院长)出书面汇报。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防护措施中硬件的落实。各班组防护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制度的落实。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每次检查会议汇报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列入科内文书档案。新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后,方能从事放射线工作,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要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个人剂量档案内。
放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身体,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档案。
工作场所必须有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上方设有警示红色信号灯,并有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意外照射的安全连锁装置。每日检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新放射设备启用前,须对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0平方米)、机房高度(不得小于3.2米)、门窗防护不得有放射线外漏、工作人员控制台防护(应有隔室操作)事先有论证,设计有要求,启用前有检查,确实符合要求方能使。
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告知病人和相关人员辐射的危害性,使用场所张贴醒目的辐射有害健康的标识。
制定放射安全应急预案,每年评估检查,不断完善。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上报。
工作时严格按照放射质控(QA/QC)标准,维修工程师、物理师定期对机器进行机械精度及剂量的监测和校正。
放射防护应急处理预案
射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如果剂量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因此,为了保证放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在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放射防护相关的科室的责任人每周一次检查各自场所的射线警示标志和安全指示灯是否完好,否则及时更换;每年进行一次射线装置检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从放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对本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安全进行管理评审,制定下一工作计划与目标,对存在的内容提出改进措施;每年安排一次从放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两年安排从放射工作人员轮训一次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和省环保局的领导下,并根据辐射剂量的大小与工龄长短,组织相关从放工作人员进行保健休假或疗养。
二、事件报告制度
1、如果个人辐射剂量超标,立即向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其组长汇报,安排超标人员脱岗休息,分析原因,分类处理。
2、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医院必须立即向环境保护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应急组织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放射事件应急组织职责如下:
全面负责科室放射事件应急统一协调工作;负责协调各个科室做好放射防护相关的工作;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学习放射事件应急知识;发生放射事件组织应急救援,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1、如果射线装置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装置电源,并迅速向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汇报。
2、若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医院位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五、保障措施
1、登记预约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细心介绍检查流程,耐心解释其所关心的问题,告知其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其产生只是在X线发生器电源开启的瞬间,与可见光一样,当开关关闭之后,没有射线的残留,检查的受益(尽早诊断和治疗疾病)远远超过可能产生损害的风险,而且我们放射科的医生和技师已经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将使用最小的曝射剂量和最小的曝射范围可得到一幅可供诊断的影像资料;温馨提示其在放射科候诊期间注意人身财产的安全。
2、照片技术人员或医生必须按照《放射科医技人员培训及准入程 序》培训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临床操作,对所操作的机器应十分熟悉;对遥控诊断床或机架机械臂的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密切注意机件的动作和病人的情况;必须熟悉各机器的应急停止开关,并能对应急情况做出判断。操作中必须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的防护及家属的防护,原则上检查时不需要陪护,确需陪护者请穿铅衣防护,绝对禁止无关人员停留,杜绝不必要的曝射。如果有疑问,立即向科主任咨询。
3、保证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培训,全面掌握放射防护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知识。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放射防护警示标志和放射安全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个人剂量监测仪是否正常佩戴,场所门窗有无关闭不严的情况。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必须随时保持通畅。
1、加强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医院要配齐受检者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用品,并在工作时按要求穿戴和使用。
2、对公众的防护
在给患者进行拍片或透视诊疗检查时,让同室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撤离放射科,到安全无电离辐射的区域,对同室不便移动的重症患者,进行屏蔽防护或用铅皮掩盖,以减少辐射危害。
X射线机有用射线束的方向,尽可能避开公众人群、医护人员和其它无关人员,在曝光时陪同人员要离开现场,如因从事非隔离荧光透视、骨科复位、异物清除等应急情况,需要医护和陪同人员陪同时,工作人员和陪同人员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作人员所受X射线的伤害。
3、时间防护
需要X射线进行诊断检查时,尽量采用拍片、不要透视,因透视时间较长,所受辐射严重;拍片时把限束器调到最佳位置,并要按“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的原则进行,尽最大程度减少放射伤害。
4、医院定期加强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放射
危害因素的宣传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和考核,对缺乏我卫生防护知识的人员,要进行批评和处理。
5、加强自身管理
把放射防护工作纳入质量考核,并做好射线防护用品使用记录,以便为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发生放射事故医疗纠纷时,提供直接数据;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或消除存在的问题,确保受检者和受照射人群的人身健康安全。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蛟桥镇医院
通过对天津市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学习,我们了解到要依法开展放射防护管理,是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与安全的需要。为了规范日常医用X线诊疗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用X线辐射的负面影响,国家特制定以下放射防护规章制度,作为日常开展放射防护管理的依据。内容如下:
1、辐射防护三原则:
“检查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与“个人剂量限制”。
2、X线检查必须遵循:
①“检查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即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尽量使受检者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②X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兼有安全防护为主、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的受照剂量与全体居民的检查频率。
3、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1993年10月13日卫生部第34号令)]。
二、对临床医师的要求:
1、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临床医师应:
① 优先选择非X线辐射类检查法,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诊断技术(X线、CT); ② 严格掌握X线诊断适应证,是否进行X线检查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防护原则进行分析判断,确有正当理由方可申请X线检查; ③ 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与重复照射。
2、不得将X射线检查列为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育龄妇女的盆腔部位及婴幼儿的躯干部位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4、非特殊需要,早孕期间忌下腹部X射线检查(受孕后8~15周)。
5、X线透视下进行骨科整复和取异物时,不得连续曝光,并注意尽量缩短时间
6、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
7、接触粉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对X线工作者的要求
1、必须熟练掌握放射学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仔细核查每一项X线检查申请是否合理,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拒绝没有正当理由、以及不合理的X线检查。
2、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透视中应采用小照射野透视技术。
3、完善影像学科病案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4、实施X射线照射操作时:
a.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机房; b.开启工作警示灯;
c.候诊者和陪检者(病人必需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X射线机房内停留;
d.各机房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围裙、铅围脖。
5、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6、对婴幼儿、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7、未经特殊允许不得用儿童做X线检查的示教和研究病例。
8、非特殊需要,早孕期间忌下腹部X射线检查(受孕后8~15周)。
外科
口腔科
由于我院《放射诊疗许可证》已过期,因此县卫生监督所及县环保局先后对我院放射防护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求提供放射防护用品清单,尤其是个人防护用品。而我院由于种种原因,除有个别放射防护眼镜外,再无其他任何个人防护用品。
另外,“二甲医院”评审标准明确规定,要有完整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医患防护需要。如无此类用品则无疑影响评审结果。
同时,我院的数字胃肠机即将安装使用,此机使用后,血管造影的病人会日益增多,外周介入治疗术亦成为可能。而不论是血管造影,还是介入治疗,都是放射人员直接暴露于射线之下,如无相应的个人放射防护用品,则会直接危害放射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特申请购置个人放射防护用品。
一、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二、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遵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管理法律法规。
四、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取得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并定期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放疗科主任负责放疗科质量保证和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五、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必须依照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人放射防护装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装置。
六、放射装置场所必须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联锁装置、辐射报警装置和工作信号指示装置。
七、建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组织,切实做好放射安全防护工作,发生放射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课程名称:《放射防护学》 总学时:36学时
开课单位:影像教研室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 教材:《放射防护学》 李风茹 主编 参考书:《医学影像物理学》 张泽宝 主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从物理的角度阐述放射线的发生、性质及与物质作用的规律。重点要求掌握物质的结构,X线的发现,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产生的原理,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放射剂量学除介绍辐射防护中所涉及的剂量、测量、监测等内容,还根据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加进了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内容,为今后的影像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介绍放射物理学、放射剂量学和放射防护学,总学时42。各章节的学时安排具体如下: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学时 第二章:核转变 2学时 第三章:X线产生 8学时 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5学时 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4学时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2学时 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 2学时 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4学时 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 3学时 第十章:放射线屏蔽防护 3学时 第十一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3学时 第十二章:医用X线的防护 2学时 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 2学时
二、章节内容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核外电子结构、原子核组成 2.熟悉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结合能 3.了解原子初期理论实验基础 内容:
一、原子结构
1.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 2.原子核结合能 3.核外的电子结构
二、原子核结构
1.原子核组成 2.原子核结合能
第二章:核转变(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 2.熟悉X衰变及R衰变过程 3.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内容:
一、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 1.α衰变 2.β衰变
3.γ衰变和内转换
二、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平衡
第三章:X线产生(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X 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 2.熟悉X线的产生装置和产生原理
3.了解X线的量和质、X线产生效率及X线强度空间分布 内容:
一、X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 1.X线的发现 2.X线的本质 3.X线基本特性
二、X线产生装置 1.X线产生条件 2.X线的产生装置
三、X线产生原理
1.电子物质的相互作用 2.X线产生原理
四、X线的量与质
1.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影响X线质量的因素
五、X线的产生效率
六、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1.薄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2.厚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过程 2.熟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 3.了解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4.了解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内容:
一、概述:
1.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 2.射线的衰减 3.能量转移和吸收
二、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 3.电子对效应
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1.相干散射 2.光核作用
四、各种作用的相对几率 1.X线引发效应总结
2.Z和H0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
3.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4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2.熟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3.了解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内容:
一、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1.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2.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二、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1.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 2.影响X线衰减因素 3.X线的滤过
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1.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 2.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
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2.熟悉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内容:
一、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1.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 2.照射量 3.比释动能 4.吸收剂量
5.吸收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关系和区别
二、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1.当量剂量 2.有效剂量
3.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 4.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
第七章:放射线的剂量(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射线质的测定
2.了解照射量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 内容:
一、照射量的测量
1.自由空气电离室 2.实用型电离室 3.电离电荷测量电流
二、吸收剂量的测量
1.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 2.电离室测量法
3.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
三、射线质的测定
1.400KWSFX线质的测定 2.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 3.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
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4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放射线的生物效应
2.熟悉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 3.熟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 4.熟悉放射性质皮肤效应 5.了解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内容:
一、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 1.X线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2.放射线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3.放射性核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二、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1.确定性效应 2.随机性效应
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 1.胚胎死亡 2.畸形 3.智力低下 4.诱发癌症
四、皮肤效应
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3.放射性皮肤癌
五、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1.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 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3.环境因素
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3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 2.熟悉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名词
3.了解放射治疗剂量实例及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内容:
一、基本概念
1.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 2.放疗物理学有关名词 3.射线中心轴上的深度剂量 4.组织最大比
二、放射治疗剂量计量实例
三、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1.辐射源
2.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 3.腔内治疗剂量学 4.组织间治疗剂量学
第十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3学时)目的要求:
1.熟悉放射防护标准原则 2.了解放射防护法规
3.了解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 内容:
一、放射防护法规
二、放射防护标准
1.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发展
3.医用放射防护标准
三、放射防护标准介绍
1.我国现在放射防护标准
2.ICRP1990年建议书关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建议 3.IBSS限值
四、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
第十一章:放射线屏蔽防护(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和屏蔽材料 2.了解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内容:
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1.时间防护 2.距离防护 3.屏蔽防护
二、屏蔽材料
1.对屏蔽材料的要求 2.常用屏蔽防护材料
三、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1.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 2.屏蔽厚度的计算
第十二章:医用放射线的防护(2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2.熟悉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 3.了解放射防护监测 内容:
一、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1.防护原则
2.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要求 3.放射防护设施 4.防护操作
5.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 6.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
二、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
1.医用加速器的防护
2.医用γ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 3.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
三、放射防护监测
1.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
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防护管理内容
2.了解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及许可制度 内容:
一、防护管理机构
二、申请许可制度
1.许可登记管理制度
2.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
三、防护管理内容
1.X线机的生产 2.射线防护器材 3.防护知识培训 4.健康管理 5.放射事故管理 6.质量保证 7.档案管理
三、其他教学环节(无)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中要加强运用自然辨证发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 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综合。
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针对影像学的特点,运用幻灯等使得教学生动有趣。
五、必要说明:
为了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 院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2. 辐射装置在使用前必须取得环保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评价报告;使用过程中由省疾控中心每年进行监测。3. 放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
4. 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直接接触射线时需按标准穿着防护用品。
5. 放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辐射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的异常照射事件的发生。6. 放射工作场所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7. 辐射装置使用科室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护监测规范。按照照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照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放射科防护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放射科职业安全防护12-06
9.放射防护制度07-26
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12-05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11-22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11-03
新员工放射科培训11-0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09-15
放射科医生总结05-29
放射科实习自我总结09-06
校验周期放射工作总结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