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全县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2006年全县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 努力开创全县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2006年3月24日)
同志们:
根据党建工作会议安排,上午,县委书记××同志就统战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为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完成,下面,我就全县统战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二oo五年全县统一战线工作的回顾 2005年,我部紧扣“四有一争七创新”工作目标(即工作思路有创新,队伍建设有加强,难点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有亮点;争创全州一流;自身建设、合作共事、党外人士、民族宗教、经济
统战、对台工作、宣传信息等七个方面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使我县统战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自身建设。一是争取领导重视,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2005年,县委常委会议先后6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形成了4个专题会议纪要;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统战工作,宣传统战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工作积极主动,全县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在县委中心学习组和全县党外人士培训班上,辅导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三是继续坚持统战工作目标量化考评。我部按照州委统战部对县(市)统战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和全县2005年统战工作要点,制定了《巴东县统战部2005年工作目标任
务分解表》,将各项工作限时定人,明确责任。继续推行了乡镇统战工作任务考评制,制定了《全县2005年乡镇统战工作目标考评细则》。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狠抓合作共事。一是狠抓“特约四员”工作。2005年5月,我部协助在县审计局试点召开了特约审计员聘请会。特约审计员积极主动,参与了该县的污水治理、水电开发等大型项目资金审计工作。为了将试点经验及时推广,全面铺开“特约四员”工作,10月,我部在协商推荐、认真考核的基础上,向县人民检察院、监察局和教育局举荐了7名有专业特长、有参政议政能力、社会影响大的优秀无党派人士。州委统战部在全州范围内推广了我县落实“特约四员”制度的先进经验。二是积极引导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提建议42条,被各级党委政府采纳18条。野三关、官渡口、东壤口等乡镇党委分别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和通报会,征求党
外代表人士的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工业兴县座谈会上,党外人士参与了“工业兴县”的座谈讨论,共收集建议发言材料20份,字数达到8万余字,为我县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宝贵意见。
3、注重培养选拔管理,做好党外干部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去年年初,我部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截止2005年年底,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外实职干部达到20人,同上年相比,新增配党外干部5人,新增率达 %。其中乡镇政府领导班子配备党外副职5人,实现了40%以上的乡镇政府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副职。特别是在县委组织的公开招考选拔优秀女干部活动中,全县参加报考人数达283人,其中党外干部达198人,占总人数的70%,党外干部共取得了3个职位,占总职位的60%。二是举
办了全县党外人士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75人。这期培训班开设有中央5号文件解读、统一战线历史、民族宗教工作等专题性讲座。官渡口、大支坪等乡镇宣统委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参训任务。三是举办了统战知识竞赛活动。我部与县政协、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学习宣传中央5号文件暨统战政协知识竞赛活动,参赛队员达60多人,绿葱坡、野三关等乡镇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4、立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会同县民宗局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组织了《条例》学习培训会。清太坪、东壤口等乡镇也分别组织《条例》培训会。我部以《条例》贯彻落实为契机,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使得长达40多年的野三关宗教场所房产遗留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强化宗教网化建设和管理。全县以强化责任为重点,加大了落实宗教工作信息月报告制度的力度,已收到初
步成效。特别是官渡口镇建立“台帐式”管理村级报告制度,对于缺报、漏报、报告不实的村采取全镇通报批评。三是严厉打击邪教和非法传教活动。沿渡河镇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之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凡是参与邪教和非法传教活动的村民,坚决不纳入村级班子侯选人。东壤口镇充分发挥村级宗教信息联络员的作用,成功端掉一个邪教组织。四是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据统计,去年共发放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23万余元,受到救助的学生达1930人。五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由县民宗局主编的《清江流域撒尔嗬》一书,通过了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州民族研究学会和各级专家学者的评审。
5、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经济统战工作。一是成功举办了恩施州民营经济论谈会。上年8月,全州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由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主办,我部和县工商联承办。来自全州的200多名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及全
州统战部门、工商联负责人参加了论坛会,听取了全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报告。二是加强对工商联工作指导,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了工商联工作,同意按章程,依程序组建乡镇商会,县委转发了县工商联《关于组建乡镇商会实施方案》。乡镇商会组建试点信陵镇成功选举产生了工商业联合会领导成员17人。截止目前,现已完成了4个乡镇的商会组建。三是积极开展“回归工程”活动。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回归工程”方案,县委转发了实施方案,我部并多次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进行督办,有序推进了“回归工程”工作的开展。
6、认真贯彻“以经促政”,做好对台工作。一是做好对台联络工作。去年,我部充分利用和扩大赴台考察成果,加强台湾地区与我县的经济往来,重点做了在省台办招商网上发布了招商引资项目,争取了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
先生援建明德小学一所。二是办理台胞遗产继承手续。化解回乡定居台胞台属的矛盾纠纷。上年,县台办协助办理了台胞遗产继承手续3件,金额达10余万元,成功化解了台胞台属纠纷3起。三是协调解决了回乡定居台胞生活困难问题。我部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的批示精神。县委统战部(台办)会同县政协、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对回乡定居台胞进行了走访调查,形成了专项调查报告。茶店子、信陵镇等乡镇热情服务台胞、为他们适当解决了生活困难。四是积极开展了涉台教育活动。我部在县委党校和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关注台湾形势,促进统一大业”的宣传月活动。官渡口、信陵、清太坪等乡镇分别组织部分优秀政治教师,政协委员、统战干部到中小学开展台湾知识巡回讲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7、加强改善环境整合资源,做好宣传调研工作。第一,开展了新一代党
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活动。我部走访了县内重点党外代表人物10余人,召开座谈会3次,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第二,采取了多形式做好统战方针政策宣传。我部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针对性宣传统战工作中热点,焦点问题。如结合“连宋”大陆行,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涉台教育宣传月”活动;结合学习中央5号文件精神,举办知识竞赛活动。第三,加强了统战工作宣传力度。在进一步搞好内宣的基础上,扩大了外宣的力度。我部自办简报8期,编写动态11期,上报州统战部信息达122条。省采用7条,州委统战部转发简报1期。省级报刊、杂志和网站刊载7篇(条),州级报刊、杂志和网站刊载46篇(条)。信陵镇、官渡口、东壤口等乡镇报送的信息量多、采用价值高,统战调研文章完成及时,且质量较高。
2005年,我县统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
一是乡镇统战的的现状不容乐观。少数乡镇党政领导同志统战观念淡薄,缺乏统战意识,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乡镇落实大打折扣,他们认为“统战工作上面重要,中间次要,下面可要可不要”,甚至不关心、不了解、不重视、不支持统战工作,政令不畅通,个别乡镇和县直单位的“回归工程”调查表至今没报;二是少数统战干部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革命战争年代重要,和平经济建设时期次要,统战工作做不做无关紧要,有的同志简单的将当前统战工作等同于经济工作,而忽视了统战工作政治性较强的一面,甚至个别同志认为“共产党自己内部的事都做不完,还管党外的事,是无事找事,自找麻烦”;三是乡镇统战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要的办公开支都难以解决,办公无场所,特别是对打击邪教活动宣传教育经费,都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四是个别同志认为统战工作是软件。没有硬件指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少数乡镇统战调研任务不落实,宣传信息全年一条都不报送,宗教信息报告制度不坚持,特别是村一级的报告表没有启动,党外人士座谈会,通报会全年一次都不开,党委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朋友搞形式,党政联系民营经济走过场,上级要求报送材料不及时。
同志们,对于统战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我们要勇敢面对,要树立信心,要冲破阻力、要克服艰难困苦,要采取新措施,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二、2006年统一战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统一战线工作围绕“十一五”规划凝聚力量的重要一年。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今年全县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围绕实施“十一五”规划凝聚力量为出发点,以推进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为重点,振奋精神、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凝聚人心、整合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2006年工作思路是:坚持“两促进,四项重点,做好12345”。“两促进”。即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搞好协调服务;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搞好教育引导。“四项重点”。即围绕“回归工程”,抓招商引资;围绕协调指导,抓民族宗教;围绕健全机制,抓党外人士;围绕宣传调研,抓合作共事。“做好12345”。即围绕“一个重心”。即结合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积极主动、统筹谋划,做好新一届党外人士的推荐安排;实施“两个工程”。即在全县宗教界中,实施“111”工程,在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中,实施“回归工程”;是成立“三个组织”,即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组建县工商联党组和县工商联(总商会)直属会员企业党委;开展”四个活动”。即统战对象组成的专家行为民营企业献智慧活动,党外干部考察培训活动,参加全省组织的“光彩事业三峡库区行”活动,组织以“工业兴县”为主题的党外人士座谈会活动;健全“五项制度”。即县委常委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党政领导联系民营经济企业大户制度,深入落实“特约四员”制度,继续执行宗教信息月报告制度,坚持与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
同志们,2006年统战工作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常委会议研究审定的。上午,于书记的讲话和《全县2006年统战工作要点》都作了安排,这里我就今年的几项重要工作,再强调一下。
1.围绕中心,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统战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统战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要切实把以人为本的观点贯穿到统战工作中。统战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党外代表性人士的工作,政治性很强,人情味很浓,我们要把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平等
相待、民主协商,正确引导、真诚服务,切实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团结到我们党的周围,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施“十一五”规划上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二是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做统战工作。统战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统战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去思考、谋划各领域统战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尽职。要着眼经济发展,支持各级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着眼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各界人士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三是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做好各领域统战工作。实践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把继承与创新、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善于通过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创新,使工作不断有所
突破、有所发展。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巩固根本力量与争取新力量、注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与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和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各领域工作的全面推进。
2.突出主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为确保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州委的《实施意见》真正落到实,今年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围绕新老交替和换届工作,切实抓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安排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从我县各个领域的统战对象看,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政治上成熟、社会影响力大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今年,人大、政府、政协将陆续换届,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任务已十分紧迫。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早抓实抓,统筹考虑,下大力气培养一批与我们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有较强参政议政和组织领导
能力,群众基础较好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政治交接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我县党外人士安排工作的形势总的是好的,党外领导干部安排数量比上一年有所突破,但与统战工作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党外人士在人大、政协的政治推荐工作。
3、抓住重点,推动经济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我们要推动经济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的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要密切统战部与工商联、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单位的联系、交流情况,互通情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健全、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总商会)的作用,还没有组建商会的乡镇要迅速启动,已完成商会
组建工作的,要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其次,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各工作载体的作用。各部门要通过调研、咨询,为非公有制企业反映意见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讲座、培训等,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素质。要履行职责,提供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各级各部门要把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地位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积极协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要高度重视软环境的治理,要不断探索多样化、多渠道的服务方式,增强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力度和深度,增强凝聚力和亲和力。第三,统战工作不仅仅要围绕中心,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中心。要在招商引资引智中有所作为。要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采取以情引商、招商、亲商、感商等方式,外事侨务部门要广泛地邀请国内外、海内外知名企业家来我县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各乡镇要广泛开展了“五
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关系,传递一条信息,邀请一个客户,拓展一个渠道,促成一个项目。同时,要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招商引资工作的任务;明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责任;明确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超常规的工作方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推进“回归工程”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大“回归工程”的宣传力度,扩大“回归工程”的辐射面;充分发挥商会的平台优势,动员在外发展的巴东籍民营企业回乡兴业;挖掘“打工经济”的潜力,推动“回归创业工程”。
4.健全机制,促进民族宗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各部门要继续抓好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的学习贯彻。要有针
对性地深入调研,研究和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一是要联系实际,抓好《宗教事务条例》的贯彻工作。我县合法宗教只有天主教,主要活动在水布垭、野三关、绿葱坡等乡镇,其他乡镇都无合法宗教,信徒近2000人。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深入检查,督促指导。同时,民族宗教、公安和各乡镇等部门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二是要大力加强宗教界爱国力量建设。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建设,帮助他们争取宗教活动场所危房改造项目,加大对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天主教中青年爱国人士的培养工作。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好突破口,进一步把“相适应”引向深入,在宗教界开展念好“两经”(圣经和致富经),实施“111
工程”(在信教群众中培养种养植加工大户100户;在全县培训教徒对外劳务输出人员100名;在信教群众中培养致富能手带头人100名),引导群众走出“因穷而教,因教而穷”的生活怪圈。四是要加强宗教工作调研。各乡镇要加强对宗教方面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提高抵御宗教渗透的有效途径。要努力形成一些新的政策思想,供各级党委决策时参考。要及时妥善处理涉及稳定发展的重大敏感问题,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三、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措施,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什么是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这个联盟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本政治立场,以实现党的意志为根本任务,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主要形式。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视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指出:“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党的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顿”;江泽民强调:“在新的时期,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一个法宝,是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能加强”;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这些精辟论述,进一步强调了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加强统战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近几年来,县公安机关多次掌握,并粉碎了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县的宗教渗透、刺探民族情报等间谍活动,以及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拉拢和利诱活动,甚至利用经商、旅游、考察等幌子,打探各种情报。这些新问题,必
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发挥统一战线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粉碎和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二是加强统战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在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统战工作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少数统战对象讲合作、协商的多,讲接受党领导的少;谈要求、待遇的多,讲善意批评和建设性意见的少。要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党委都有重要责任,同时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务必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三是加强统战工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强劲的一个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代表。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都表现出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经济地位上,他们实力雄厚,影响越来越大;在
政治上,绝在多数是无党派人士,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文化上,他们越来越有别于传统文化观念;在道德上,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与现实冲突。因此,我们要高扬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坚持团结、教育、引导、帮助的方针,努力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培养一支拥护党的领导,政治上可靠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四是加强统战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凝聚力,是支撑统一战线的力量之源。我们加强统战工作,就是要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立、自强精神,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凝聚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打造文化大县服务。
2、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各级统战干部要研究统战理论,学习统战政策,掌握统战方法,不断提高做好统战工作的本领。
统一战线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千斤重担众人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翻不过去的高山。各级统战干部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满腔热情的态度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精神振奋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精神来源于职责。作为党委的宣传统战委员,做好统战工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一,是自己的主业之一。宣传统战委员身兼多职,而这些工作又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宣传统战委员要学会弹钢琴,巧安排,要保证有1/3的精力用在做统战工作上。今年,我部要对照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硬化考评细责,增加日常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精神来源于形势。当前,统战工作的形势逼人,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从每一件工作做起,要把每一件工作做好。近两年我县的统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某些方面的工作成了全州的亮点,成了全州的先进。要保持先进、保住荣誉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任务
越来越艰巨,形势越来越严谨。我们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去创造新业绩。精神来源于探索。事业要发展,是离不开探索的,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更离不开探索,特别是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新路子,如何发挥统战优势,更好服务经济建设。我们要结合2006年的工作思路,争取在党外干部、民族宗教、调研宣传等方面再出新成绩,再上新台阶。精神来源于信任。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好统战干部良好形象,领导之间,同志之间要讲团结、要讲党性、要讲大局。一切要围绕工作出发,要以工作为着眼点,相互之间搞好协调配合。
3、强化措施,切实增加做好统战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做好我县统战工作,各部门要注重发挥“四大优势”,抓住“四个环节”。
发挥“四大优势”。一是发挥统一战
线工作联系广泛、朋友众多的社会优势。坚持“大团结、在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当前,充分发挥各领域统战对象在经济建设中的参谋智襄作用,既是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又是广大统战对象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交友联谊制度,采取召开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迎春茶话会等有效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密切党政领导与广大统战对象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资源优势。统一战线成员是“智囊团”,是“人才库”,具有智力密集、人才众多的优势,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有党外知识分子4020余名,中高级以上职称1500余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优势,为巴东经济建设建功立业,~ 26 ~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党外各界朋友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察民情,顺民意,广交诤友、挚友;做到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巩固基本力量的同时,重视新阶层,着眼新一代,凝聚新力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各得其所,各展其才;特别是要注意了解统一战线成员的愿望和要求,真诚倾听和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三是发挥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优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社会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的新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遍及城乡,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各级各部门,都采取了有针对性地
~ 27 ~
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建立了交友制度,开展要情通报,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企业情况,适时进行帮助和引导。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部门,服务经济工作的优势和功能是独特的,统战部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就一定要发挥工商联的重要作用。工商联作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的职能优势。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是统战工作基本职能,统战调研是统战部门的看家本领,有广泛的无党派人士参与的优势,各乡镇都要适时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关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专题调查、视察活动,都要呈报有份量、有见解的调查、视察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28 ~
抓住“四个环节”。一是加强学习,把出发点放在熟悉政策上,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先导。学习是先导,学习指导实践。统战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熟悉统战理论政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统一战线历史;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深刻领悟统一战线在各个时期的法宝作用。二是广泛宣传,把支撑点放在营造氛围上,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础。要使统战工作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扩大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必须注重统战工作的宣传,特别是要加大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三是协调关系,把着力点放在争取领导重视上,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各级统战干部要做到“三个争取”,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处理好领导重视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争取部门支持,处理好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争取群众参与,处理好统战工作点与面的协调关系。四是与时俱进,把关键点放在工作创新上,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动力。各部门要重视
~ 29 ~
信息调研,每年至少要完成2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推动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创新;要在拓展经济统战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实行统战工作社会化,利益群体多元化;要在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上有创新,实现贴心服务,真情服务。
同志们,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续迈进的重要一年,也是统战工作任务繁重、大有作为的关键年,认真做好全年的统战工作,对于巩固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政治局面,为加快巴东小康社会进程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州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县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 30 ~
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 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 即将结束了。会议期间, 武厅长的书面讲话, 对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了客观估价, 对发展绿色食品的重大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今后绿色食品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主任的讲话, 总结了绿色食品事业取得的成就, 指明了绿色食品面临的基本任务, 对绿色食品工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这些建议就是对我们做好绿色食品工作的要求。
王续程主任的工作报告, 系统回顾了我省绿色食品事业近20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绿色食品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会议还表彰了在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白银、天水等七个单位代表分别从品牌建设、有机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监管和科技应用等方面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与会同志普遍反映, 这次会议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鼓舞人心、收获巨大, 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说,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科学判断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的动员会, 也是一次振奋精神的鼓励会, 更是一次加快绿色食品机构及队伍建设的促进会。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发展方向, 理清工作思路, 交流工作经验, 推进工作重点, 细化工作措施, 靠实工作责任, 坚定工作决心目的。
现在, 我就传达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 把绿色食品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会后, 各位与会代表, 要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特别是武厅长、王建平副主任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绿办王续程主任工作报告的基础上, 汇报好、传达好、贯彻好会议精神。要尽快向党委、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汇报, 组织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传达, 切实提高对绿色食品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起草本地区绿色食品工作实施意见。于11月底之前以书面形式分别报送农牧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和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二、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发展的规划计划, 推进绿色食品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各地区、各行业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 加紧制定本地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十二五”绿色发展发展规划和推进计划, 并纳入到本地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当中去。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要坚持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本地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和增长,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的提高,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明显增强。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后, 有关市 (州) 、县 (区) 陆续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到目前为止, 只有7个市 (州) 和6个县 (区) 成立了相应的绿色食品管理机构, 其余市 (州) 及绝大多数县区没有明确工作机构, 不符合农业部关于工作机构向地县两级延伸, 加快推动乡镇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职能拓展的要求。不利于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和认证工作的开展。因此, 还没成立工作机构的市 (州) 、县结合本地实际, 尽快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有部门有专人负责绿色食品工作。
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为绿色食品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目前各地正在编制2011年度财政预算, 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 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方, 要尽可能争取将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地方财政支持、奖励范围。要积极改善工作条件, 增强工作手段, 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认真研究部署, 切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 进一步科学谋划、明确分工、落实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 推动绿色食品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把注意集中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切实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加强领导, 搞好协调服务
绿色食品工作涉及面广, 上下关注, 群众关心, 责任重大, 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力支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和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要主动出击, 汇报沟通, 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支持, 努力营造绿色食品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 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工作再上台阶。
同志们:今天, 广州亚运会正式开幕了, 为我们向世人展示农产品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也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对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全面检验, 同时, 充分利用亚运会这个良好的契机, 推销我们优质的农产品, 提升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促进我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是当前我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提高认识, 靠实责任, 明确职责, 切实确保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此, 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 就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抓好措施落实。
亚运会是2010年继上海世博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 对各行业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确保亚运会期间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农业部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对做好亚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我们已将两个通知转发各地, 对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虽然我省不是供穗农产品核心区, 未列入农业部提供的供亚运会和亚残会核心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 从各地调查摸底的情况看, 供穗产品主要是马铃薯、洋葱、蔬菜等3类产品, 涉及的地区有天水、平凉、武威、嘉峪关等4个市, 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一定要按照农业部和省上的要求, 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确保亚运会期间我省供穗农产品不出问题。
二是抓好基地监管。
有关市州要切实加强监管, 对目前已掌握的供穗基地进行备案登记, 努力达到“三有”要求。一要有记录, 按标准组织生产, 建立健全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和生产记录。二要有检测, 生产基地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对运出基地的产品要实行批批检测, 并出具检测报告。三要有标识, 基地生产的产品要有包装标识, 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的要按规定进行标注。
三是抓好投入品监管。
一要对本地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特别要针对专项整治和供沪农产品监管中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 坚决予以处理, 对屡教不改的, 要依法取缔其经营资格。二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 查找造成农产品中农残超标的真实原因。
四是抓好检验检测。
一要强化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督促其进行自检或者委托检验。二要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致病微生物特别是兴奋剂为重点, 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 发现问题, 限制整改, 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出基地。
五是抓好产销衔接。
各地在做好已有基地监管的基础上, 要加强与广州方面进行衔接, 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供穗农产品的最新情况, 确保不漏掉一个企业, 一个基地, 一个产品, 实现对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无缝隙对接。
同志们, 当前绿色食品产业正处在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同时,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认真形势,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占据有利位置, 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用新的思路, 实现新的突破, 开创新的局面。
最后, 也借此机会, 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绿色食品事业的关心支持和所做的大量开拓性工作;感谢会务组全体同志对会议的圆满召开所付出的心情劳动。祝大家旅途愉快, 工作顺利!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交通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县今年交通建设与发展的开局之会,会议十分重要。近年来,全县各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县府的号召,紧锣密鼓地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府向辛勤奋战在交通建设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整个交通工作安排,xxx局长已在会上向大家作了全面的部署,这里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着眼xx未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过去的几年,特别是~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省政府制定的“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有利政策,全县发动、全民动员,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县交通局精心组织,各乡镇密切配合,分期分批实施,共完成了691.7公里农村路网建设项目,实现投资2.2亿元,切实改善和解决了190个行政村涉及人口30万人的通路问题,为我县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根据省、市交通部门的安排,我县将有42条220公里总投资1.1亿元的农村路网建设项目,涉及乡镇17个38个行政村。同时省道205线扩建工程即将开工,高速路也正进入紧张施工阶段,在此面临交通建设新转折时期,各部门、各乡镇要把交通工作置于发展xx经济的战略高度,去准确定位、科学发展。
当前我县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卢展工书记来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把加快xx发展、总结“xx现象”,发挥老区优势、沿海优势、开放优势,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努力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诚信文明的新型山区县,使xx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西部重镇,作为今后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我们就必须立足于xx地域经济形势。我县的地域经济形势是:地处福建西部,北有工业基地三明,南有经济发达地区广东,东承沿海开放经济区,西连大京九腹地赣南,我县正处于一个看似被包围的封闭之地,实则是一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凹”形部位,唯一的出路是中心开花,全方位打开通道,与邻近周边地区形成一体化的大区域经济区,共同发展和繁荣。为此,早在2002年县委、县府就提出了构建“二纵二横加一环”的交通建设思路,今后,无论是农村路网建设还是其他经济项目建设,都要在“二纵二横加一环”的交通建设框架内“添枝开花”,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发展经济,承接实施沿海经济区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机遇,促进北部南部同时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因此,各乡镇要抢抓机遇,要以发展的紧迫感,再次动员、集中精力抓好公路建设项目,要突出三个“认真”。
一是要认真总结,吸取近年来开展农村路网建设的经验和办法,抓住稍纵即逝的农村路网建设补助政策,争取在任期内把应该做的事办好。
中央和省政府制定的补助政策来之不易,是体现党和政府关心农村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之一。我县抓住这个政策出台实施是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是偿到了甜头的。~年被省交通厅表彰并奖励100万元,~年被省交通厅表彰并奖励50万元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当然这些奖励,各乡镇也是得到了具体实惠的,但是今后的政策如何?这样的补助政策还能持续多久?因此,各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对能上、该上的项目重新梳整,多方筹资、多方调动,争取在~年之前,彻底解决行政村通水泥路的问题。
二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步伐,为项目的实施铺平道路。
各乡镇要在县交通局的统一组织下,分轻重缓急,按照《xx县交通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好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评估、立项工作,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抓紧完成交战项目和世行项目省道205线拆迁征地工作。抓紧完成工贸新城道路勘测、设计工作,抓紧完成农村路网建设的以地换地、调整用地等征地补偿等工作。
三是要认真围绕xx经济发展大局,提高行业管理水平,防微杜渐,切实做好“德政工程”。
农村路网建设项目的业主以乡镇为主,但是从近年来的工作情况看,各乡镇在公路建设管理上还存在许多漏洞,除了自身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因素外,还存在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防范经济侵蚀意识不强、专项资金拆东墙补西墙、项目验收张冠李戴等现象,这都反映出各乡镇管理水平和素质问题。因此,县里决定成立“农村路网建设专项资金督察小组”,工作重点就是解决监督机制问题,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步伐。
二、强化质量监管、落实安全责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做精每一条农民致富之路。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如何?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农民兄弟十分关注,政府部门更要关注。因此作为业主单位的各乡镇,监督单位的交通局,要树立不单领导还要到每个干部职工都要有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以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公路建养质量,要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确保“建设一条、完善一条、管养一条、发挥效益一条”。
同志们,你们千万要记住,质量责任是要终身负责的。会后,大家一定要把质量安全责任书认认真真地看一遍,我相信,大家看过后,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有所警觉。交通局在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加强检查监督,有必要的话在每条新修公路路上树立石碑,刻上质量责任者名字,让更多的群众来参与监督,以此促进质量。同时交通局要加强一线建设和管养过程的动态监督,加大技术指导力量,把好质量关口,控制薄弱环节,规范建设内容,消灭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隐患,会同社会各界共同构筑有效的综合监督网络。具体要求做到:
一是思想上要重视。百年大计、质量是关键,是直接关系到我县农村路网建设工作成败的根本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我县确立的针、纺、织、竹、果、林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的问题。因此,各单位要从加快xx经济发展的全面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关心支持农村路网建养质量监管工作。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分析当前全县财税工作形势,进一步动员各方力量,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夯实任务,强化措施,确保全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财政工作的紧迫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财政在调节分配关系、资源配置以及保证各项公共支出、支持产业发展,参与平衡社会供求总量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不断出现,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深刻认识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搞好财政工作的紧迫感。
一是搞好财政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与财政增长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财政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为财政提供源泉,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实现财政的稳定增收,而同时只有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才能更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坚强支撑。
二是搞好财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干部职工工资福利等公共服务职能,而这些职能的履行,需要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因此,搞好财政工作,是加快公共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三是搞好财政工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动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务工培训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财政投入。因此,搞好财政工作,是服务“三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内在动力。
四是搞好财政工作,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财政工作对经济的支持导向,可以有效调控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因此,运用财政手段,能有效地进行经济调控,改善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二、培植财源,努力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财源建设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要继续稳定现有财源,积极培育新增财源,努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源的壮大。要加快发展县城服务业,提高宾馆、饭店的服务水平,积极扶持发展餐馆、娱乐、个体工商户,搞活商贸流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要加快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工业是财政收入的骨干财源,经济无工不强,财政无工不殷。县制药厂要尽快恢复生产,建材公司美味佳、地道腊肉厂等企业要积极组织生产,提高骨干企业创税能力。加快精洗煤厂等新办企业的建设进度,确保尽快为财政增长做出贡献。
三要稳定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农业税、特产税全面取消,农村税源微乎其微。但是,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创新思维,在扶持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上做文章,扶持引导兴办药、畜产品加工企业,让农产品走向加工、流通环节,从而形成新的税源。
四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非经营性资产的整合营运力度,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挖掘新的财政增长点。
五要切实加大向上争财力度。要加大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和联系,掌握国家财政支持动向、重点和渠道,切实加大向上争取支持的力度,尽可能的获取上级更多的支持,缓解我县财政收支压力。
三、狠抓收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要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将国税、地税、契税等各类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理顺财政管理关系,确保所有财政资金都能足额征收入库。对年初下达给各部门的行政性收费、基金和罚没收入等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三要不断创新工作思维,改进征收方式,探索新的税收征管办法,最大限度的聚集资金,增加财力。坚持搞好煤炭税费“一费制”管理,维护社会公平,稳定财源。
四要加大稽查力度,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对“偷、逃、漏”税行为,要严厉予以打击,确保所有应收税源都能变为可用财力。
四、推进改革,不断提高财政工作管理水平
一要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强化预算的钢性约束力;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收支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理顺财政管理体制。
二要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收入统一缴库、资金专户管理、工资同步发放、用款按预算审核拨付”的模式,加快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各
乡镇要千方百计寻找新的财政增长点,加快化解乡镇债务,坚决杜绝出现新的债务。
三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发家致富。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落实扶贫济困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对教育、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等公
共事业的支出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增长,大力压缩公务费、专项活动费和检查验收费,政府各部门要带头履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机关。
四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财政支出,继续完善核定、拨付、使用等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完善财政监督方式,坚持直接监督和委托监督相结合,形成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多层次、多方位的财政监督体系。
同志们,全年的财政工作目标已经明确,责任已经落实,希望大家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为实现全年财政工作目标而不懈奋斗。
同志们:
刚才,会议对X城市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这些集体和个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作很有成效,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应该给予表彰。希望大家很好地向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要通过学习先进,明确目标,创造一流业绩。在明年的工作中,涌现出更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刚才,X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对X年城市管理系统各方面的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很全面也很实事求是,充分反映了城市管理系统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时,对工作中的问题也进行了查找和分析,这对下一步确定工作目标,研究工作措施更有针对性。城市管理局X年工作安排部署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研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X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这是根据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来的。下一步,城市管理任务更繁重、更艰巨,需要我们在工作方法上、在运行机制上转变思想,深入研究。
第一个转变是城市管理工作要由单一执法向发挥多种职能转变。根据省政府机构改革要求,我市组建城市管理局并在职能上做了重大调整,除原有执法职能以外,增加了园林绿化、环卫管理、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由过去的城管执法到现在的多项职能共同发挥,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希望城市管理局在指导思想的确立,工作的安排部署和人力、精力的投入上,努力实现由单一执法向发挥多种职能转变,既要抓好执法,又要抓好城市绿化、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个转变是由低水平、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转变。过去X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差,城市规模小,管理形式属于粗放式,不规范。尽管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有了明显变化,但在一些细节和边缘地带,管理还没有真正到位,还存在秩序不好、“脏乱差”问题。所以,要有第二个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转变。
第三个转变就是要由市一级管理向两区政府三级管理转变。过去城市管理习惯市里直接操作,没有充分发挥两区的管理职能,没有解决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问题,广大市民没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下一步,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解决好由市级一级管理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转变,调动各层次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地管理好城市。
二、认真抓好“五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认真抓好园林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开展“五城同创”有明确要求,X年我市要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此前有一系列考核指标需要完成,当务之急必须提前两年申报完成省级园林城市,才有资格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今年绿化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申报。大家一定要打好“X”专业绿化和“X”社会绿化两个攻坚战,为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打好基础。
第二项任务是抓好道路排水功能性工程建设。X市的城市功能还很不完善,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按照去年省政府批准的X市X-X年新城市规划,X年X市建成区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人口达到X万。今年我们新建、改造多条道路,还要建设排水管道设施,安装路灯设施,道路建设工程量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已连续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速度。城市管理局要把城市建设做为一个重点来抓,当前的重点是为开工创造条件,搞好工程可行性研究,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开工,按时完工,投入使用。
第三项任务就是要抓好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城市秩序的管理工作。城市要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建得
再好,少了管理,城市就要出问题。所以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坚决不能忽视城市管理。要重点整治“六乱”,一项一项地抓,一乱一乱地治,态度要坚决,措施要有力。城市秩序方面主要是管好交通秩序,公安交警和城管执法密切配合,加强对人力三轮车的管理,决不容许出现反弹。市容市貌管理方面要重点抓好三条道路的综合整治,对清池大道(解放路至新华路段)浮阳大道(新华路至解放路路段)新华路(浮阳大道至清池大道路段)道路两侧开展街道景观整治,这是省“三变办”的要求,要确保完成。市政设施方面,凡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设施,都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施完好,正常运行。
第四项任务是要抓好“清洁城市”活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会议专门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去年宋恩华副省长带队到南宁、柳州等市去考察“清洁城市”活动开展情况,并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把“清洁城市”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工作重点来开展。这项工作由城市管理局负责,环卫局具体实施。要认真研究开展“清洁城市”活动的方案和措施,尽快开展起来。这项工作必须搞,要出实招见实效,要有决心和目标,抓就抓干净抓彻底。适当时候要召开大会进行动员,一定要把“两区”政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办事处、乡镇居委会、城中村、驻市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负其责,限期完成任务,“两区”政府要
把这项工作抓住。城中村卫生管理是一个难点,两区要研究有力措施,强化城中村班子卫生管理职能。主次干道由专业环卫局部门负责,各单位都要下达任务,形成全民抓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第五项任务是要抓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省政府对这项工作也做了明确的部署,市政府已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进行了讨论,大政方针已定,下一步要加快平台建设。市城市管理局要把各个环节的问题研究好,抓紧协调,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进步的表现、科学化的表现,一定要下决心干好。
三、切实强化“六个意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城市管理局要强化“六个意识”。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
城管执法、园林绿化、市政公用、环境卫生要分工负责,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把任务完成好。二是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要建设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安全工程,绝不能搞“豆腐渣工程”、劳民伤财工程。三是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要增强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改革,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求发展。园林绿化局要在园林作业机制上大胆创新,学习外地经验;环卫局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变“以钱养人”为“以事养人”。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都到一线、都要创出业绩,不养闲人和懒人。
四是强化执法意识。
城管执法局运行四年来,不断地强化规范管理,效果非常明显,但有些方面力度还不够,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问题还时有发生,执法力度还要加强。城市就是要严管,不严管就会反弹、就会泛滥,一泛滥就得启动综合治理机制。所以一定要坚持城市管理经常化,强化执法意识,执法一定要到位,绝不能迁就。要依法行政,培养敢抓敢管、敢于处理、不怕得罪人的工作作风。五是强化协调配合意识。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和单位,面临很多任务,城市管理局一定要主动研究工作,主动沟通,积极和兄弟单位加强协调。本部门能够协调解决的问题协调解决,不能协调解决的及时向市政府汇报,由市政府协调。市规划局、公安局、住建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尤其是“两区”政府要对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城市管理局刚刚组建,职能多、任务重,没有大家的支持、帮助,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家一定要从X整个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六是强化时间意识。
城市管理局的工作时间要求很紧,要算好时间帐,争分夺秒,所承担的任务,按天算帐,列表上墙,挂图作战,千方百计地往前赶,按计划推进工程,确保年底前完成各项任务。
四、真正做到“三个注重”
机构改革后,城市管理系统干部职工近三千人,在市直单位中是名副其实的大队伍。人员多、专业特点不一样,任务重、工作千头万绪。面对这样的形势,这么繁重的任务,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有战斗力的队伍,将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城市管理局一定要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形象建设。
城市管理工作接触的是广大市民,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要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不能徇私舞弊、不能搞吃拿卡要。二是注重业务建设。
城市管理工作专业性很强,城市绿化是技术、更是艺术,要给市民以享受,要有美感,所以要学习专业;搞工程的要学习工程管理,学习怎样做项目;城管执法要懂法规,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一是城乡基础教育走向均衡。义务教育, 启动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年计划”, 2014年投入12.6亿元, 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 改善了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60%, 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3%。渝中等6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验收, 累计通过国家验收认定的区县达到10个。普通高中教育, 投入4.44亿元扩容改造学校57所, 其中贫困区县55所。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2%。在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二是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建立。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拓展中职学生上升通道, 1.63万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 占毕业生总数的12.5%;积极探索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6所高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实训基地、示范学校、重点专业三大建设计划,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实现中西部“五连冠”;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 连续5年获特殊贡献奖。职业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
三是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5个、市级特色专业27门、精品课36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63门,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9个, 4所高校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 全市高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 资助金额4.3亿元。在渝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实现我市直辖以来牵头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36个国家级中心之一, 新立项建设6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新遴选市级择优支持协同创新中心4个、优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2个。基本条件方面, 高校新校区竣工校舍70万平方米, 设备仪器值比上年增加10.8%。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开局良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课改中心在全国第一个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改试验区, 一大批课改专家深入我市指导课改工作。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68.5万义务教育学生平稳有序入学;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到70%, 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有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各项前期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雏鹰计划”, 加强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企业冠名班53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遴选计划项目342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重庆正大软件职院升格重庆工程学院, 成为我市第二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全市高校新增办学投入7.8亿元。创新队伍建设举措, 出台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投入资金3.52亿元、惠及除主城7区外的33个区县10.4万农村学校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基础上, 启动了学前教育“3+2”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全市高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127人, 比2013年增长24.6%, 生源国别增加至134个。市委改革办确定的8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教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3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2014年, 新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6962套、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59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投入资金9.1亿元, 惠及学生209.2万人, 14个试点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 安排资助经费34.8亿元, 惠及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144.3万人。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 全市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3%;累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31名农村学生享受单独划线政策升入重点大学;首次实施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录取农村考生317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 全市大学毕业生9月底就业率88.5%,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新形势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 多次研究教育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也为我们科学谋划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 经过多年努力,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家长“上好学”愿望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治理、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新增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4个;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教育民生进一步改善, 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作了全面安排, 已经印发大家。稍后,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将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面, 我从改革、发展、质量、公平、治理、保障六个方面, 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如下:
一、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是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一是细化实施规划。近期,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长期规划》。各区县和学校也要按照对接原则, 制定相应规划, 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革事项、时间表及路线图, 细化改革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市科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7大重点改革任务, 分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健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这里我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 今年是落实年, 市教委正编制全市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总的思路是:义务教育, 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中考, 将逐步扩大区县自主权, 继续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中职, 采取“学生申报、学校选择、学生确认”的选拔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普通高考, 将研究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高职,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 适度增加高职单招院校, 扩大高职单招规模。去年我们建立了高校新生报到率考核机制, 要严格执行, 切实提高高考录取率。
三是抓好试点带动。市级将开展2014年确定的67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 并启动“一区一县一高校”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各区县和学校要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工作机制, 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按程序主动向市教委申请授权, 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
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拿出触动根本的举措, 真抓真改、改出成效。教育改革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树立底线思维, 积极稳妥推进, 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有民意基础的, 具备改革条件的, 先行改革, 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问题研判和评估, 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着力加快各类教育发展
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要用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市教委正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16个专项规划。近期我们将召开会议, 专门布置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学校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并与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总结评估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政策和举措, 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推动列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之我市实行的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政策, 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在主城和其他区县城有所反弹。2015年, 市教委将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出台《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主城各区要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建成49所配套学校的年度任务, 缓解入学矛盾。其他区县也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实际, 加快区县城中小学规划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办好村小, 防止因为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被迫远离家庭就学。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巩固中职办学规模,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购买服务等形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 探索组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 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加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层次结构上, 我市是全国本科院校设置薄弱的地区, 本专科院校结构不够合理, 本科院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新增本科高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类别结构上, 支持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今年教育部将启动转型发展国家和省级试点。转型是已有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深刻调整, 不是挂牌、不是更名, 不搞一刀切。市教委将制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配套政策,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性质结构上,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建, 促进行业举办高校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和民办高职“升本”、提档提质;提高教育开发水平, 努力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来渝合作办学。
五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 利用富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部门配合, 开展扫盲教育。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要积极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更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 坚决摒弃片面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学生、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强化每一个教师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今年, 将举办第三届中小学课程育德优质课大赛。去年底市政府召开的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 全面部署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抓好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决落实体育艺术教育规定课时, 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艺术课。市教委今年将开展督查, 对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规定课时的, 要通报批评直至严肃问责。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市级将确定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继续实施“卓越课堂”建设计划、体艺科技“2+2”项目和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因地制宜开好选修课、活动课,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 小学教育特色不断增强, 高中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今年, 市教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着力解决初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单办初中数量偏少、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优质初中相对不足、寄宿制初中生活设施不配套和运行经费困难等问题。学前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 将争取出台《重庆市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各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10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合作举办冠名班、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抓好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计划、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开展首批特色专业检查验收。各学校要围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突出特色优势, 避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防止“同质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各高校要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革。要狠抓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 加强教学和考试管理,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把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双赢。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市教委将开展本专科新设专业评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落实实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 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建立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这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的关键。要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实施“2011计划”,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汇聚优秀创新团队, 聚集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引领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增强高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的原则,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计划”, 2015年, 新建成寄宿制学校147所, 累计完成校舍改造规划任务的30%, 完成教学仪器改造规划任务的40%。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将其作为“改薄计划”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纳入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今年我们将对此开展专项督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 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年前, 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在前几年4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 今年将全市推开,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区县域内向薄弱学校流动,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区县要精心组织, 积极稳步推进, 实现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机制。同时, 继续实施好“双特”计划补充农村教师, 抓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落实好乡村教师岗位补助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中小学“捆绑发展”战略, 各区县要进一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校校结对等办学模式改革, 发挥优质学校帮扶作用, 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三通工程”, 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这方面应该优先保障, 优先实施。每所学校花钱不多, 但对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师生远程互动, 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山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都将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困难家庭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教育工作要特别关注各类困难家庭孩子, 确保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2015年, 将扩大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范围, 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4个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 其他区县也要努力推广学校食堂统一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五、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教育治理能力,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教育各项工作, 既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决策部署的要求, 也是顺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市教委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 依法梳理职责权限, 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各区县教委、高校也要形成“两个清单”,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未经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一律不得印发公布。要切实加强教师法治教育, 促进教师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履职、依法执教, 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教育, 今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将“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列为“一号提案”, 也是唯一一个现场办理的提案, 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市教委正着手组织专家修订重庆市地方教材《法制教育读本》, 并将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 落实好法治教育课时,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吸纳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聘请法治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方向。“管”, 根本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全面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把该协调的协调到位, 营造更好的办学氛围, 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静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市教委将调整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办”, 核心是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机制, 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高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章程已经教育部核准备案, 各市属高校要抓紧章程建设, 今年内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并报市教委核准备案。“评”, 教育评价不能“王婆卖瓜”, 关键是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更多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家长代表、有关单位等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评价、监督和支持教育的制度。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管行业, 必须管行风。全市有11000多所学校、615万学生、39.8万教师, 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好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四风”, 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深入学校、贴近师生, 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入学、中职招生和资助、高校自主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招生、收费等为重点,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肃查处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防止“破窗效应”,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 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作为, 主动争取重视和支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中央和市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了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力度, 积极对渝东南、渝东北等农村区县支持倾斜, 但个别区县出现了“挤出”效应, 没有做好这事。各区县应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做到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2015年, 将开展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 加大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力度, 今后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向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加强教育民生和质量内涵建设保障,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做真正惠及学生的事, 少搞锦上添花、不搞“面子工程”, 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办教育首先要抓师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要求,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提高教师待遇,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落实教师编制政策, 及时补充配备教师。严格教师招录聘用标准, 把好教师入口关, 把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 要严格执行, 对各种师德不端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 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属地管理责任,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 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排查整改各种隐患,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理。现在学校开始陆续放假, 春节临近,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做好学生离校期间安全工作, 提醒学生假期注意安全防范, 加强假期留校大学生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度假、愉快过节,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 加强安全工作督查力度, 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按照“一案双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18年全县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09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06-24
在全县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1-25
在全县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26
书记在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6
在全县信访联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05
在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1
国税局长在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5
在全县狂犬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2
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