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通用13篇)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 篇1

一只蛙住在一口井里,对东海来的海龟夸口说自己住的井如何大如何好,海龟要青蛙到东海去看看,东海才非常大呢!可是青蛙从没见过海,根本想象不出海有多大。

很多创业者由于思想和经验的束缚,通常是不愿意涉足一些不熟悉的行业,即便是对于自己熟悉的行业也不愿意进行创新和改进,满足于“坐井观天”的状态。很多人不以无知为耻,反以无知为荣,这种心态对创业者来说很危险,思想狭隘、眼光短浅必然导致固步自封,在竞争中被淘汰。

守株待兔,忌不思进取

宋国有个农夫看见有一只野兔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他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农夫高兴极了,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以后,他每天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 但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很多人一开始创业都抱有很多空想的成分,希望天上掉馅饼,想着好运会降临。但是天道酬勤,这种妄想不劳而获、死守狭隘的经验,等来的只会是失望。切记,要实实在在地去一步步来实施自己的创业思想,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盲目地等待时机就会像这个宋国的农夫一样,反而前功尽弃,事业荒废。

叶公好龙,忌浮于表面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用钩子画龙,用凿子刻龙,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看望叶公。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

现在很多创业者一再宣称对自己的项目如何热衷和自信,但是往往只是为了纯粹的赚钱目的,而不是把这个项目当做自己的真正爱好和终身事业来做。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只唱高调、不务实际、浮于表面,像叶公一样,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创业不会很长久。

讳疾忌医,忌躲避现实

扁鹊去见蔡桓公,说蔡桓公有病在皮肤表层,赶快治。蔡桓公说自己没有病。过了十天,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公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说大王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连连摇头不治。又过了十天,扁鹊看了一眼蔡桓公,掉头就走了。没过几天,蔡桓公就病死了。

创业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对症下药的办法,也就要多听取别人的苦口良言。就像生了病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错误和困难,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躲避现实,那么困难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揠苗助长,忌急于求成

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老是觉得稻苗长得非常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他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创业是一个经验和资本都需要累计的过程,要遵循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如果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其结果必然碰壁,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创业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累积过程,要学会先播种,细心培育和付出努力,然后耐心等候收获的那天。

朝秦暮楚,忌犹豫不决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今天投奔秦国,明天支持楚国,反复无常,遭人唾弃。

其实,很多创业者也面临一个选择的难题。项目难选,合作伙伴难选,创业与打工也难选。面对正在做的项目经常改变主意,动摇信心。实际上这是缺乏魄力和主见的性格问题,不敢冒险,经常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以至于错失良机。引用西方人的一句创业金句:不冒险的人永无前途。反对冒进,但是更要反对优柔寡断。说话、办事经常变卦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不负责任。

成语中的中医故事 篇2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由受风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比喻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问题。

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

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给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了,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讳疾忌医

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来作为自己的功劳,我不信这一套。”

十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相信。扁鹊走后,他深感不快。

又过了十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隔了十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五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感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最终,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橘井泉香

过去的中药铺,常会在门口悬挂一块“橘井泉香”的匾额。

相传,西汉年间,湖南郴州东门外一位潘氏姑娘在河边洗衣时遇奇怀孕,并生下苏耽,即后来的苏仙。

苏耽出生后鹤覆鹿乳,长大后孝敬母亲,得异人授仙术,通医道,识百药,聪颖勤奋,为民治病,造福乡里,后来跨鹤升仙。在走之前他对母亲说,明年郡里将有大疫,并教母亲用房前的井水和井旁边的桔树叶子熬汤来救治郡民。

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 篇3

【成语】:点睛之笔

【拼音】: diǎn jīng zhī bǐ

【解释】: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拼音代码】: djzb

【近义词】: 画龙点睛

【用法】: 作宾语;用于文章或作品的一部分

【英文】: the finishing touch

【成语故事】:

点睛之笔最早出自于《晋书·顾恺之传》中:“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成语故事 篇4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 篇5

一、点在课始, “你知道吗”贯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线

“你知道吗”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教师应将“你知道吗”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 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环节,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

【案例1】四年级上学期“条形统计图”

师导入:你们知道吗?2002年12月3日, 上海市通过投票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这种重大事情的投票是如何进行的呢?

学生联系自己进行班干部竞选时全班投票的方法回答。

师随即出示:“你知道吗”。

师结合“你知道吗”进行讲解:89个成员国就有89票。在每轮投票中, 如果某个城市的得票数超过半数, 就能获得主办权;如果都不超过半数, 得票最少的城市被淘汰, 然后进行下一轮投票。上海市是怎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出示:请同学们看第一轮投票的结果。

师提问: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有4个国家的城市跟上海市竞争, 票数分别是……

生2:我知道波兰的城市在第一轮中就被淘汰了。

生3:韩国的城市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在了解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对统计图非常感兴趣, 不仅能看懂统计图, 还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因此急于要看后面的投票, 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案例2】六年级下学期“纳税”

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纳税的知识。

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纳税, 你了解关于纳税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生2: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 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生3:税收的种类。

师出示:“你知道吗”

师:纳税的比率要根据税的种类而定。今天这节课具体学习营业税、附加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是如何缴纳的。

出示例2:

师: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是什么意思?

生: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就是求60万元的5%是多少?

接着在试一试和练习中分别出现了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 学生饶有兴趣地一一了解这些税的缴纳方法和税率。

二、点在课中, “你知道吗”完善新授内容知识的建构

很多“你知道吗”的内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并且与新授知识联系紧密, 教师如果把它有机融合在新课教学中, 能帮助学生完善新授内容知识的建构,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案例3】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

学生通过例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法。

师:你们看, 这些小数刚才都是由分数改写成的, 请观察一下, 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生: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师:反过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就可以表示几分之几呢?

生: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们知道吗?早在1700多年前, 中国人就发明了小数。

师适时点明:小数的意义跟十进分数的意义相同。

学生在已经初步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小数意义的知识建构, 原来小数只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所以意义也跟十进分数的意义相同。那么小数意义这个抽象的概念就很容易掌握了。

【案例4】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

在探索圆的周长的操作中, 让学生先将四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 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周长。

生1:用绕绳法测量。

生2:用滚动法测量。

师: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你能发现什么?

生: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同学们刚刚经历的过程就是我国古代很多数学家经历过的, 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出示:“你知道吗”。

师:你从中还知道哪些知识?

生1:刘徽用割圆术来求圆的周长的近似值, 比我们刚才的两种方法更为科学。

生2:祖冲之更厉害, 求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就是圆周率,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教学过程中结合“你知道吗”有意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数学概念的得到是多么地不易, 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总结出来, 也让学生感受到在一节课中所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人类在认识这个事物本质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三、点在课尾, “你知道吗”体味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并不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努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文化浸染, 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供平台。

【案例5】三年级上册“二十四时计时法”

在新授和练习结束后, 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

师出示时间的学问:

1. 古代原始人用“日”、“夜”计时。

2. 后来人们利用测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

3. 近代人们用滴水和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4. 现代人们用钟表来计算时间。

5. 展示各式各样的钟表图片。

6. 你会想象未来社会最新式的计时方法吗?

最后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动手做一个太阳钟或滴水钟。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计时的进化, 学生对钟表的历史就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

【案例6】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

师:你们知道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负数和使用负数的国家。

师继续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 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 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 付出的钱为负”的思想。1700多年前, 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 更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他在筹算中规定“正算赤, 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 黑色算筹表示负数。这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逐步出示介绍的方法不仅形象地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通过学习, 学生在感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负数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读故事学成语 篇6

按àn图tú索suǒ骥jì

我wǒ国ɡuó古ɡǔ代dài有yǒu个ɡè著zhù名mínɡ的de相xiànɡ马mǎ专zhuān家jiā叫jiào伯bó乐lè,是shì春chūn秋qiū时shí秦qín国ɡuó人rén,他tā有yǒu一yì本běn相xiànɡ马mǎ的de书shū叫jiào《马mǎ经jīnɡ》,上shànɡ面miàn详xiánɡ细xì描miáo述shù了le良liánɡ马mǎ的de长zhǎnɡ相xiànɡ。但dàn是shì据jù说shuō他tā的de儿ér子zi并bìnɡ不bù聪cōnɡ明mínɡ,不bù懂dǒnɡ相xiànɡ马mǎ,只zhǐ知zhī道dào死sǐ读dú书shū。

有yǒu一yì天tiān,伯bó乐lè的de儿ér子zi根ɡēn据jù书shū中zhōnɡ描miáo述shù良liánɡ马mǎ的de样yànɡ子zi到dào处chù去qù寻xún找zhǎo良liánɡ马mǎ,结jié果ɡuǒ却què在zài路lù边biān找zhǎo到dào了le一yì只zhī蛤há蟆mɑ,闹nào了le个ɡè大dà笑xiào话huɑ。

后hòu来lái,人rén们men就jiù用yònɡ这zhè个ɡe成chénɡ语yǔ来lái比bǐ喻yù办bàn事shì情qinɡ不bù懂dǒnɡ变biàn通tōnɡ,死sǐ守shǒu成chénɡ规ɡuī。现xiàn在zài它tā多duō被bèi用yònɡ作zuò另lìnɡ一yí个ɡè意yì思si,即jí:根ɡēn据jù线xiàn索suǒ去qù寻xún找zhǎo事shì物wù。

【小故事二】

百bǎi发fā百bǎi中zhònɡ

春chūn秋qiū时shí期qī,楚chǔ国ɡuó有yǒu位wèi将jiānɡ军jūn叫jiào养yǎnɡ由yóu基jī,是shì位wèi神shén射shè手shǒu。有yǒu一yí次cì,他tā与yǔ一yí个ɡè叫jiào潘pān党dǎnɡ的de人rén比bǐ赛sài射shè箭jiàn,潘pān党dǎnɡ每měi箭jiàn都dōu能nénɡ射shè中zhònɡ靶bǎ心xīn。养yǎnɡ由yóu基jī说shuō:“这zhè不bú算suàn什shén么me,要yào是shi能nénɡ在zài一yì百bǎi步bù之zhī外wài射shè中zhònɡ杨yánɡ柳liǔ叶yè子zi,那nà才cái算suàn本běn事shi。”潘pān党dǎnɡ不bù服fú气qì,就jiù选xuǎn定dìnɡ了le杨yánɡ柳liǔ树shù上shɑnɡ的de三sān片piàn叶yè子zi,并bìnɡ标biāo上shànɡ序xù号hào,叫jiào养yǎnɡ由yóu基jī退tuì到dào百bǎi步bù之zhī外wài按àn顺shùn序xù去qù射shè。

养yǎnɡ由yóu基jī连lián射shè三sān箭jiàn,果ɡuǒ然rán箭jiàn箭jiàn射shè中zhònɡ,不bù仅jǐn顺shùn序xù全quán对duì,而ér且qiě箭jiàn头tóu全quán部bù正zhènɡ中zhònɡ叶yè心xīn。

这zhè个ɡe成chénɡ语yǔ常chánɡ用yònɡ来lái形xínɡ容rónɡ射shè箭jiàn、射shè击jī或huò投tóu弹dàn等děnɡ非fēi常chánɡ准zhǔn确què,还hái可kě用yònɡ来lái比bǐ喻yù办bàn事shì有yǒu充chōnɡ分fèn的de把bǎ握wò。

嘟嘟学成语

心满意足

嘟dū嘟du:别bié哭kū了le,你nǐ要yào什shén么me,我wǒ都dōu给ɡěi你nǐ!

小xiǎo妹mèi:哇wā……

嘟dū嘟du:上shànɡ次cì你nǐ说shuō想xiǎnɡ要yào玩wán坦tǎn克kè模mó型xínɡ,现xiàn在zài给ɡěi你nǐ玩wán。

小xiǎo妹mèi:哇wā……

嘟dū嘟du:你nǐ要yào吃chī雪xuě糕ɡāo吗mɑ?我wǒ给ɡěi你nǐ买mǎi。

小xiǎo妹mèi:哇wā……

嘟dū嘟du:你nǐ怎zěn么me还hái是shi一yì直zhí哭kū个ɡè不bù停tínɡ!你nǐ到dào底dǐ要yào怎zěn么me样yànɡ,才cái能nénɡ心xīn满mǎn意yì足zú啊ɑ?

正解:形xínɡ容rónɡ内nèi心xīn非fēi常chánɡ满mǎn足zú。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 篇7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1

战国时,有个名叫田子方的人在路上看见一匹老马,就问赶马的人那是甚麽马。赶马的人回答说:“这本来是您家里的马,因为年老没有用处,所以已经卖了给我了。”田子方说:这匹马年青力壮的时候用尽了气力,现在老了就不要了,这可不是仁爱的人会做的事情。于是,田子方决定把那匹马再买回家饲养。到了西晋的时候,政论家段灼有一次向晋武帝呈上奏章,引用了上面的故事,然后说:“微臣希望陛下能想想田子方的仁爱,顾念年老的臣子曾经像狗和马那样为陛下效劳,请陛下实施养老的制度吧!”后来,成语「犬马之劳」就用来指一个人心甘情愿受别人差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2

三国时,东吴杀了关羽,占了荆州。在与东吴作战中蜀主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来,忙派人去成都请来诸葛亮,刘备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说完,刘备就去世了。

这时的蜀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诸葛亮主动与东吴和好,对内,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几年后蜀国恢复了元气,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当时蜀国南部的彝族首领孟获反叛,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诸葛亮亲征孟获。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俘虏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他向刘禅推荐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所云)”。

刘禅看了很感动,劝他说:“丞相刚刚南征回来,又要北伐,还是先休息休息吧!”

诸葛亮说:“先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从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3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篇8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他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摸清有多少人反对他。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然后,他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给您的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嘛!于是,他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分明是一只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问道:“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说道:“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赵高搞什么名堂?”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盯着每个人看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有正义感却胆小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一些正直的人,坚定地认为是马而不是鹿;还有一些平时就追随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赞成赵高的说法,并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大臣都治了罪。

“指鹿为马” 的故事流传至今,大家都用“指鹿为马”来形容一个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 篇9

关键词:语文阅读,多媒体,实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普遍使用,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适当应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枯燥的阅读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产生学习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近几年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少,视野还不够开阔,对课文中提及的很多事物,如《长城》《莫高窟》《兵马俑》《金字塔》一类的人文历史缺少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地引起学生对人文历史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感官兴奋,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在让学生阅读《长城和运河》时,首先介绍长城的雄伟,阐述长城的建筑特点以及它的历史,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丛山峻岭中蜿蜒曲折、延绵无际的长城视频。让学生从“高山”“悬崖”“高大”“雄伟”中领悟出这项工程的“宏伟”和我们祖先的“伟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多媒体重放让学生跟着画面视觉阅读,让小学生的感官尽可能都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真实画面趣味性强,能够让小学生的兴奋状态维持长久。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利用色彩、声音和感觉思维把沉闷的历史人文内容变成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的课堂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多媒体配合下的阅读,会让学生变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让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抓住阅读课文的主题,在快乐中轻松学习,无形中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准确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提高阅读效率。多媒体技术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能够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使用多媒体,能使单调灌输式的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将无声静止的授课变为声、动结合的教学,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中。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将庐山各个景点的秀美风光向学生做简单介绍,最后用多媒体定格“庐山瀑布”,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古诗中的情景:“同学们,在庐山众多的风光中,最秀美壮观的就是‘庐山瀑布’在万丈青山的衬托下,银链般的飞流凭空直下,扬起阵阵水雾,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庐山瀑布’以它的秀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征服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写出了不朽的诗篇《望庐山瀑布》。下面我们就在庐山瀑布的美景中一起来阅读《望庐山瀑布》”。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这时的阅读就会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易产生新奇感的特性,巧妙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把兴趣变成动力,让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边看边体会诗词的意境,即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还会让他们记忆深刻。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切忌盲目使用,过分依赖,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用得过多学生也许会失去新奇感。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与教材相关材料的积累

多媒体内容的组织离不开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和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很少,需要大量素材辅助阅读。虽然有教学参考书,但内容也不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事情与我们所教内容是有关联的,需要平时对材料的积累,为以后多媒体的制作积累素材。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使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内容充实,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认识世界。

在制作《虎门销烟》课件时,我把平时收集的中国近代史资料进行了细致的阅读,把和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图片加入课件中,让学生知道在“虎门销烟”前后的世界环境和我国的状况。介绍硝烟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结局,我是这样展开的:“同学们阅读了《虎门销烟》,我们感觉正义得到伸张,民族气节得到发扬,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虎门销烟》的后果是什么吗?后果是给我们带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民族英雄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百年屈辱。”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应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内容适当,还不能过于复杂繁琐,要让学生易懂易学,有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适当地把辅助内容列为学生阅读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开阔视野。

四字成语故事-礼贤下士成语故事 篇10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勉传》。

唐朝有一个名叫李勉的人,他是皇亲。李勉为官清廉,以善用人而闻名。他奉命巡查州县官吏政绩时,发现一个名叫王徹的人很有才华,便让他代理县令的职务。

不久,王徹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颁下诏书,要李勉处死王徹,李勉没有马上逮捕王徹,而是连夜上奏章,请求朝廷赦免他。

肃宗接到奏章后,免去王徹死罪。但是,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而被召回京师受罚。

李勉进京后,向肃宗面奏王徹是无罪的,现在要任用的,就是像王徹这样正直能干的人。肃宗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对李勉坚持正义、保护贤才的做法予以肯定,授他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少卿之职,并任命王徹为县令。王徹到任后,为官清正,办事公道,很受百姓爱戴。朝中人也都称赞李勉能识别和爱惜人才。

后来,李勉担任节度使,听人说李巡、张参这两个人相当有才学,便请他俩来辅助自己办理公务。李勉并不因为这两位名士是自己的下属而摆任何架子,而是始终以礼相待。凡有宴饮,总要请他们出席。

不幸的是,李巡、张参两人不久先后去世。李勉非常怀念他们,每逢宴请宾客时,总要设两个空位,照常摆着酒菜,就像他俩还活着似的。

不仅是对李巡、张参那样的贤才,就是对普通士兵,李勉也是以礼相待,爱护备至,所以在他手下当差的人,都愿意为他尽力。

后世对李勉的品格和为人十分推崇,特别是对他尊重有才德的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下的人的品德,更是长久地称道。

礼顺人情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丞相孔光府里有个府吏,叫卓茂。在一次坐车外出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硬说给卓茂拉车的马是他丢失了一个月的马。

卓茂心想:“这马我已经使用多年,怎么会是他的呢?”但性情宽厚的他没有吱声,把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回去,走了几步,回头说:“以后要是发现这马不是你的,请送到丞相府。”

过了几天,那个人果真把马给卓茂送回来,原因是他的马已经找到了,并真诚地向卓茂道了歉。

卓茂后来到地方上做县令,一天,有人来报告卓茂,说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是他向你索要的么?”卓茂问。那人说不是。“是你托他办事,他收受的么?”那人又说不是。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我送给他的。”

卓茂很纳闷问:“这不是你情我愿的吗?那你要告什么?”

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官吏收受老百姓的东西么?”

卓茂说:“人所以比动物高贵,是因为有仁爱,懂得互相敬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礼、义相维持的,法律禁止的是索贿受贿,而你送米肉是属于礼,礼是合乎人情的(礼顺人情)。”

头破血流成语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见一群和尚正打着号子把满载瓦木料的车子推上陡坡,而有两个道士在旁边监工,悟空感到奇怪,便装作道士上前询问叔父的下落。

道士说:“你去沙滩上查看,哪个是你叔父就放他回去。”

行者来沙滩上,和尚们见了忙磕头。行者说:“别怕!我不是道士也不是监工,是寻亲的。”

和尚听说来寻亲,个个出头露面,巴不得被认作亲戚放回去。结果没有认到叔父,行者回去见了道士却说:“这五百和尚都与我有亲。其中一百是左邻、一百是右舍、一百是父党、一百是母党、另一百是我的知交,你把这五百人放了。”

道士说:“那些和尚是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得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成,怎么说都放的话!”

行者见道士不放和尚,便从耳朵里把铁捧取出,迎风捻了捻,晃了晃,越晃越粗、越长。猛然照道士脸上一刮,打得那道士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众和尚见此情景慌了手脚,连声喊:“不好啦,不好啦!打杀皇亲了。”

四字成语故事-争先恐后成语故事 篇11

春秋后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了不起啦,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比赛开始了,赵襄子刚反车赶到平原上,就挥鞭催马,同王子期双双飞快地追赶起来。一开始赵襄子遥遥领先,可越跑他的车越慢,结果,他接边换了3次马,还是远远地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子不高兴,便把王子期叫到跟前,责备道:你教我驾车,为何不把技术全都教给我?王子期解释道:我的技术都毫无保地全教给您了,可您在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和车协调一致,套上车辕,宽要合迁,要让马感到舒服。同时,驾车的人要特别注意马跪的慰问,不断加以调整,这样马才能跑得快,跑得远。接着,王子其又具体地指出赵襄子的毛病,说::在比赛中,当您跑在前面的时候怕我赶上您,沁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又拼合想追赶上我,总是把注意力入在我身上,试问,您哪里还有心思来驾车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赵襄子虚心接受了王子期的批评,并认真按照王子期的指点练习驾车技术,于成为一个驾车能手。根据这个故事,后赤人们引出争先恐后这个成语,原指做事不能分神,要全力以赴。

后来居上成语故事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合浦珠还成语故事

东汉时合浦郡产珍珠,居民自海港中采集珍珠,以换取生活所需的米食为生。之前在此任职的太守,大多违法贪污,将人民采集的珍珠,据为己有。珠蚌突然迁移到别处,导致合浦郡再也不能生产珍珠,因而路上到处都是因为饥饿而死的人。孟尝到此任职后,推行教化,一年之内,珠蚌再度回来,合浦郡又恢复盛产珍珠了。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 篇12

一、激发品赏兴趣, 领悟文字精妙

在《七律长征》的教学中, 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对联:“餐风饮露, 穿越苍凉荒漠;沐雨经霜, 迈过泥泞沼泽”, 供学生欣赏并推断这是一幕怎样的场景。学生马上被谜一般的对联吸引住了, 很快他们就兴奋地破解了“谜底”———长征。笔者趁热打铁, 请学生尝试为对联配上横批, 一时“长征万岁”、“红军神武”、“英雄无畏”等“豪言壮语”脱口而出, 学生的兴致空前高涨。而对联本身的对仗精练之美, 也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营造出良好的乐学氛围,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对本堂课充满期待,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颇佳。

而在《草》的教学中, 笔者则以对联邀历史人物共舞:“勾践卧薪尝胆终复国;总理辨草验毒救战士”;古有“一代霸王励精图治创不灭神话”, 今有“一位伟人鞠躬尽瘁成不朽丰碑”。一棵小草与一位伟人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勾连古今、时空交错的魅力如磁石般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令他们的眼神也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接下来的教学便畅通无阻。

在《长征组歌》的教学中, 笔者是这样激发学生的:“调虎离山, 四渡赤水称神笔;甩追破堵, 二出川贵戏疲敌。这是一个大快人心、令人拍案叫绝的长征故事, 你们想听吗?”对联一出现, 学生眼前一亮, 精神百倍。智慧的故事总会吸引好奇的心, 而战胜敌人的故事更能促使学生正义感的萌发, 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欲望。而此联精巧的对仗, 也如绽放夜空的烟花般夺人眼球。

二、借助对联意蕴, 启示思维想象

1.归纳内容要点, 明晰文本思路。课堂中对联的巧妙穿插, 会使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灵动活跃, 尤其是在课文内容要点的归纳方面, 对联更有其独到的文意优势。如《老山界》一文主体部分的第2~33节, 描绘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辛, 抒写了四“难”。笔者以对联的形式扼要展示了这“四难”:

山势险峻路狭窄 悬崖陡峭石满地———走路难

夜宿之路寒刺骨 身临悬崖命攸关———睡觉难

粮食奇缺意志满 腹中饥饿勇气填———吃饭难

装备笨重路难行 枪声密集敌紧追———处境难

朗朗上口如歇后语般的“四难”概括, 让学生充满了新奇感;整齐的对仗, 更使学生印象深刻。

而《<长征>节选》段落内容的概括, 则更是令学生耳目一新:

炊粮断, 战士饿死征途中 为救急, 彭总举枪欲杀马

腹中饥, 战士横卧命垂危 让炒面, 团长舍生赴水塘

失战友, 首长含悲致哀思 救战士, 彭总忍痛杀战马

篝火会, 战士高唱马赛曲 军粮至, 红军沉浸欢腾中

以独特的三七字形式进行要点概括, 令学生拍案叫绝。精巧的归纳让一篇普通的课文闪烁出别样的光芒。而这一环节的巧妙设置, 也为接下来的深入理解和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对联形式提炼课文内容,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并能起到画龙点睛、余音绕梁之效, 使学生在品赏文字的馨香之中获得了美文美语的陶冶。

2.激活学生思维, 放飞想象翅膀。《老山界》一课教学伊始, 笔者出示预先拟好的对联:“满天星辰似银河浩瀚;之字火阵如蛟龙出海”, 以多媒体呈现精美画面并辅之以板书, 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大胆展开想象, 再请学生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来描绘对联中展现的画面。学生跃跃欲试, 将此情此景描绘得异常美好和壮丽, 想象绮丽, 甚至一度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美妙世界里。笔者对此欣喜异常, 因为这才是孩子唯美心灵的真实展现。由于对联被恰如其分地引入教学, 使这个环节不仅放飞了学生的想象, 也引发了学生对本课的期待。最后笔者揭开谜底:“这幅壮丽的图景, 是红军长征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时的情形。在茫茫黑夜中, 如此艰苦卓绝的跋涉, 作者却描摹得如诗如画, 原因何在呢?”这个大大的问号, 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学生对本课主旨的探究欲望, 因此轻而易举地突破了理解课文中心的难关。

三、鼓励运用对联, 提升写作技巧

在赏析《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时, 笔者边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 边绘声绘色地描述“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而后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拟写对联。在视听盛宴中, 学生热情高涨, 跃跃欲试。“对联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一时“红军声东击西, 神机妙算;敌人机关算尽, 马失前蹄。”“大渡天险从容过;势如破竹何人敌”、“天街窄桥上, 根根铁索凌空寒;深山狭谷间, 密密弹雨穿肠过”等跃然纸上。中学生毕竟是感性胜过理性, 特定的情境最易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潜能。笔者利用学生拟对后的自我陶醉情绪, 再次出示上联:“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 让学生试对下联。经过短暂的思考, 学生对出了下联:“抢渡金沙飞夺泸定情满万水”、“巧渡金沙神夺泸定气盖万里”……对联虽是只言片语, 但对写作技巧、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 学生常常进行此类训练, 日积月累, 其写作能力必然大大提升。

画龙点睛的晤谈反馈 篇13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晤谈反馈

分类号:B84

1总结晤谈所得的反馈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每次晤谈都有一个简单的架构。咨询师会于晤谈正式开场前说明SFBT的进行方式,包括:晤谈进行四十分钟后,会有十分钟的暂停,之后再有十分钟的反馈(feedback)。于暂停时间中,咨询师会自行沉淀整理或与单面镜后的团队讨论,以能将晤谈讯息有组织性地呈给当事人的反馈;而于暂停阶段中,当事人亦会整理今日晤谈所得,并会因而对咨询师的反馈产生期待心理,更为专注地接收咨询师所给予的反馈。当然,为了能开始建立正向的晤谈气氛,在介绍这一晤谈架构之前,咨询师多半在一开场时还需要自我介绍并致欢迎之意,若有机构咨询的其他相关讯息(如保密与收费原则),也会于这场面构成阶段一并简要解说之(De Jong & Berg,2007;Fiske,2008)。

进行反馈之主要目的,是让咨询师汇整组织并强调晤谈中所得的重要讯息,让当事人感受到他们曾被仔细地聆听,并让咨询师有机会表达同意当事人对问题的观点,重述对当事人的理解,肯定当事人对自己问题的看重,进而提供当事人增进生活满意度的步骤。反馈主要是设计来:“提醒当事人所期待的未来愿景”、“做什么可以对当事人更好”以及“帮助当事人能够感觉到成功及胜任能力”之处。换言之,反馈的指引可以帮助当事人发展良好的目标,并将焦点摆在与他们目标相关的生活例外经验,鼓励他们注意谁做了什么让例外经验发生,尤其是当例外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自己所做的努力时。其实,当事人往往期望也咨询师给予建议,因此,咨询师给予反馈也将有助于治疗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反馈是透过评估晤谈内容而非天外飞来一笔的建议,是依据当事人个人的动机与信心、当事人的目标建构程度以及与目标有关的例外优势来发展的,而非咨询师个人主观的判定。所以,提供反馈考量的原则,首先是找出适宜给予的建议底线,以及什么样的建议是在晤谈资料中有所显示的,其考量的重点常为:目标设定良好的程度,例外的程度和形式,当事人与咨询师的关系,以及当事人对于自己能投入于解决之道的动机、意愿及努力程度。当不确定底线时,则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如此,当事人晤谈后的表现就更易超过所建议的范畴。此外,咨询师记得要去认同当事人看重之处以及当事人想要的目标,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字词,让反馈是简单易懂的,并停留在当事人的参照架构或靠近当事人对于事情的解释立场,以持续在当事人的解释系统、语言沟通模式下工作。当然,咨询师要慎重且真实地表达反馈,并观察当事人的反应是否同意接受(De Shazer,Dolan,Korman,& Trepper,2007;Macdonald,2007)。

反馈是SFBT晤谈中很重要的步骤,乃和其他晤谈历程要素一样重要。反馈代表着咨询师对晤谈历程的理解,进行回顾并做成归纳摘要:;反馈的内容,也代表着看重当事人于晤谈中所言、所投入的精力,因而咨询师需要于晤谈结束前好好汇整晤谈所得,以便给出合宜的反馈。

2反馈的架构与内涵

反馈的内容皆依据当事人在晤谈中所说的内容加以组织,而非额外发展出一个本次晤谈并未讨论到的内容。反馈的主要内容分成三大部分:赞美(compliment)、桥梁(bridge)、建议(suggestion)。

2.1赞美

于反馈一开始,咨询师就以赞美来回应当事人,若为家庭来谈,记得也要赞美在场所有人及其关系(如:你们是很好的家庭、很在乎彼此的看法等)。赞美既为肯定当事人本身,也对其为建立有效解决方法所做的努力表示佩服。由于当咨询师从暂停时段回来后,不少当事人常会有负向的想法,甚至会紧张地询问:“好吧!情况有多差?那你认为哪些事情对我们有帮助?”因为他们对过去的选择是感到沮丧的,对未来的预期也常是如此。因此,当咨询师对当事人用赞美来开始反馈时,不只创造了希望,也暗示了:对当事人是如此认真看待自己的问题表示认同,而所谓达成目标的答案,主要是藉由自身的例外成功和优势力量来完成的。亦即,赞美表达了对当事人的肯定,指出让咨询师印象深刻之处,也认可什么对当事人来说为重要的目标或好的选择,以能在证实当事人的成功的同时,于后续建议阶段提出可以巩固这些成功的建议(许维素,2014)。

往往,开始一连串的赞美来强化目标、例外与解决之道的关系对当事人来说乃有惊奇和戏剧性的效果,至少,当事人会倾向于对你的赞美充满好奇并感到愉悦。对于非自愿前来的当事人,赞美其愿意来以及已经付出的努力,是重要的建立关系的方式;对一直诉苦的当事人,指出在他们经验中有一些可以作为提供解决之道的关键和线索,亦有其转化痛苦的效益;而对于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先赞叹他们已经做到令人佩服的努力与难得的成果,也常会产生理解当事人及宽慰人心的效果(Macdonald,2007)。这是因为当咨询师提供当事人直接与间接的赞美时,乃表示认可了当事人对他生活的见解,一般化了当事人目前的处境,同时也肯定了当事人对解决之道的看法、自身的优势以及自己正在做与已经做到的事情。亦即,赞美将能支持与证实当事人的成功,巩固这些成功,还能确认与强调对当事人来说什么才是最为重要之处,即使他目前是处于危机或困境中(De Jong & Berg,2012)。

当咨询师给予当事人赞美时,需要观察当事人的反应。大多数的时候,当事人看起来都是愉悦的,也常是微笑或说谢谢地表示同意;假如没有,咨询师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之前于晤谈中所得到的资料。当然,咨询师也需要注意各地文化对于赞美次数、强度与向度的接受度,而修改其表达的方式,因为最重要的是要能传递:信任当事人可以运用自己的例外与优势来产生改变的这份希望与信任(Macdonald,2007)。

nlc202309011414

2.2桥梁

反馈的第二个部分——“桥梁”,乃是用以连结赞美以及将要提出的建议之间的重要讯息。桥梁的内容经常是从当事人的目标、例外、力量或知觉中抽取出来,组合出一个连接性的言语,作为咨询师后续给予建议的依据,而让所提出建议的执行是具有道理与价值性。例如,对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有时,咨询师会表达认同当事人想要下降目前危机程度之重要性,因而要提出下列这个建议;或者,强调当事人在危机过程中为了所特别重视与关怀的人,执行以下的建议,会是对自己、对他人十分有帮助的。

提供桥梁时,咨询师常先会强调:这是个很重要的时机,是当事人可以开始做些不同事情的重要时候了。提供桥梁时,尽可能组合当事人之词语和字句,并应用一些常使用的开头用语,以引发当事人更高的注意力与执行的动机(Berg & Briggs,2001),如“我同意你的……”“既然……”“因为……”“我们同意……”或者“部分的团队认为……”。

例如:

“我同意你认为这个时机是应该要做些事情的时候了……”

“由于你让我相信你的问题有多严重、对你有多重要,所以我们给你的建议是……”

“我知道试着理解你的愤怒对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这对你的工作是不好的。所以,我建议的是……”

“由于对我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你目前的安全是最大的考量……”

“当你在忧郁的情况下还能照顾你的孩子,显然你的孩子对你来说十分重要。为了你的孩子……”

“我一方面在想你的问题是一个呼救行动的象征,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你可以常常多思考一些……”

再次强调,任何建议必须是对当事人有意义的,或能被他们重视的,而桥梁提供了一个让当事人去做建议的基本好理由。

2.3建议

反馈的第三个部分,是给予当事人建议。建议乃为提供当事人朝向目标达成方向前进的方法。所谓的建议都要与晤谈中提及的当事人例外或目标有关联;给予建议时,咨询师需相当注意当事人平日现实生活的脉络及其如何于现实生活中能够执行行动,而非仅是治疗室内的晤谈历程。

给予什么样的建议和怎么给建议,是反馈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部分。通常,咨询师紧紧跟随当事人“何以能有改变”的知觉而给予的建议,或配合当事人的价值观、意愿与能力,给予当事人最容易接受的建议。当然,还需要特别注意与考量当事人目前愿意改变的预备度及动机度,来考量给予建议的形式(Fiske,2008)。

最常见的建议主要有两种类型:“观察型建议”和“行为型建议”。观察型建议,是依着晤谈中搜集到的资料,建议当事人特别去注意、观察可用的解决方式。例如,在晤谈结束时,若当事人没有发展出目标、但有例外时,则邀请他回去观察及特别注意,在下次晤谈之前,何时情况又有比较好一点?然后请他详细地告诉咨询师:何以能发生?当发生时,情况有何不同?是谁、如何让他发生的?如果晤谈中当事人没有提及任何例外,咨询师也可以请当事人回去特别注意生活中小小例外的发生,除了能促发当事人产生预期例外发生的效应,也暗示有益的方法会来自于当事人的经验中,而为解决之道提供可能的线索。当然,咨询师还可请当事人特别留意:在生活中有哪些讯息,可以告诉他这问题能如何被解决,或者他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他希望能继续发生的,以促发当事人觉察到自己的目标以及改变的可能性所在。

与观察型建议一样,行为型建议也是从晤谈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必须是对当事人之参照架构具有意义的行动。行为型建议需要当事人实际地去做些什么,并采取咨询师相信会对当事人建构解决方法有所帮助的行动。例如,若当事人提及的奇迹图像是清楚的,且当事人有信心去使奇迹发生时,可请当事人尝试做做看奇迹的部分,并观察如何做到以及结果如何。同理,当事人晤谈前改变或例外是清楚易见时,则与当事人讨论如何有助于“继续做”或“多做一点”原本已经做到的部分,并观察生活会有何变化。当然,咨询师也可同时结合观察型作业,请当事人除了继续做有用的事情之外,也同时观察还有什么其他策略是有用的,而暗示当事人能做的远比自己知道的还多得多(De Jong & Berg,2012;Korman,2011)。

建议常是请当事人要晤谈室外多做在晤谈中提及的有用之事,或做些不同的事情以取代无效行为。咨询师给予的建议需要是清楚、具体,且可强调是有难度且需要付出的任务,但千万不要是太难或容易执行失败的任务。咨询师也可以试著称呼建议为:“让我们来做一个尝试、实验”、“试试看”,而让当事人对于任何尝试的结果,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保持开放接受的态度。当然,也可以请当事人自己设计一个任务;若当事人能自己设计一个可执行的作业,则所谓的“抗拒”也就随之减少,投入度也自然会越来越高(许维素,2013&2014)。所以,SFBT咨询师所给予的建议,只是一种试探性的回应与刺激,乃由当事人决定如何运用以及如何激发自己产生尝试性的行动,以发挥“实验”的精神。亦即,建议最好是一种实验性的行动,而不要变成是非做不可、非如此做不可的作业或任务;提供建议时的语言描述,为一种“实验”性质的态度,实验的结果,不管成功或失败,则都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如此一来,将会让当事人不易患得患失,而实验的成功又可归功于当事人(Berg & Reuss,1998;De Jong & Berg,2012)。

3晤谈是行动研究的合作历程

于每次晤谈结束阶段给予反馈时,在反馈的赞美、桥梁与建议当中,会包含咨询师的一些介入,包括表示当事人问题的意义及其对当事人的影响程度,汇整地赞美当事人自来谈以来所展现的优点、努力、进步、例外及具体方法,或重新建构当事人的负向情绪或目前状态的正向意义,而再提供当事人改变的意义与价值之桥梁,最后给予具体建议。必要时,咨询师会运用追踪问句,或让当事人自行设定家庭作业,以更能确认进步的可贵、凝聚改变决心及形成行动的意义与步骤。如此,将会让当事人更为理解与肯定现在的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正向力量与资源,以及对于自己改变的意义与重要性更为印象深刻,以致于在晤谈结束后,能有信心与决心地为来谈目标实际地尝试行动(许维素,2009)。

nlc202309011414

具体举例,对一位因为有强烈社交恐惧反应而造成生活危机的女性当事人,咨询师提供以下的反馈:

【赞美】首先,我想要告诉你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其中之一,我可以看到你非常关心你的家庭,你希望看到先生与孩子更快乐,所以你想要找出能克服你社交恐惧的方法。

我非常惊讶你对你奇迹愿景的图像非常清楚,你也十分愿意去尝试各种方法,而且,我也看到你已经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

【桥梁】我知道你很想要改变,而且你目前已经在做一些对你相当有帮助的事,这让我们更有空间去探讨如何改变你的情况。尤其你是这么希望能拥有理想中的美好日子,也能使你的家庭更快乐。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的改变将会对他们造成好的影响。所以,在这次晤谈后,我有以下的建议。

【建议】首先,持续做你现在已经在做的这几件有效的事。像是来这里、祈祷或试着与人交谈。我看到祈祷让你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尝试。而且,如果当别人给你一个好建议时,你也会去试试看,再评估它是不是适合你。还有,让自己休息、呼吸新鲜的空气等都是有效的方法。我真的很佩服所有你曾经尝试的事,那是多么不容易。请继续去多做,然后特别注意看看你的日子会有些什么不同。

接下来,也请你特别注意那些感觉比较好的日子,并且看看这些好感觉的日子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包括,何时发生?家里有什么不同?以及谁做了什么?等等。然后,请下次回来这里时,再与我分享。

亦即,咨询师不预设什么样的方式会最适合当事人,也不期待自己能找到万全之策,而以开放式的态度来发现当事人最愿意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辅导方式,以及什么样的策略对当事人最为有用。这样开放实验态度来提醒当事人,也将帮助当事人透过行动的结果来认识自己:什么样的目标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策略是自己做得到的。尤其对于正在发展自我而自我尚未稳定的青少年,或对环境与自我察觉力需要加强的当事人来说,这种“发现归纳式”的过程,会是一个很适合的方式(许维素,2014)。

所以,SFBT的辅导过程,就像是“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历程,让咨询师与当事人在合作中,不断透过实际行动的结果,让当事人来教导咨询师如何引导当事人修正目标与发展有效的行动策略,以使当事人在不断累积小成功之下,能稳定前进(Berg & de Shazer,2004)!

参考文献:

许维素(2009).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高助益性重要事件及其咨询技术之初探研究. 教育心理学报, 41, 271-294.

许维素. (2013). 建构解决之道: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宁波: 宁波出版社.

许维素. (2014).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与实务. 台北: 心理出版社.

栏目编辑/王抒文 终校/王晶晶

上一篇:科研总结.2013.1下一篇:李志强贪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