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高中读后感650字(推荐10篇)
今天的阅读课上,我阅读了《红楼梦》。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被我读过无数次的一部分。尤其是“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开篇即是一首写薛宝钗、林黛玉的诗,第一句是“可叹停机德”,毫无疑问,这是描画宝钗的诗句。“停机德”典出《乐羊子妻》,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弃学回家,其妻见状立即剪断正在织的布匹,用一规劝乐羊子用功读书。于是后人用“停机德”来赞美封建恪守相夫教子的“妇道”的女子。用“停机德”来形容宝钗之德,恰倒好处。宝钗正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封建礼法制度,并时常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的大家闺秀,贾府上下无不称赞她。然而曹雪芹在判词中却用了一个“叹”字,明显表达了对宝钗的否定态度。的确,按照曹雪芹民主、进步并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思想来看,这样一个封建没落贵族的维护者,应当作为民主进步思想的反例,给予否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宝钗,她又是一个十分让人喜欢的人物形象。这个侧重点就是薛宝钗的人际交往能力。薛宝钗初入贾府不久,就博得了众多下人及其他贾府主子的一致交口称赞,这不是她生来就惹人喜爱,而是她出色的交际能力产生里她在众人心中的美好地位。
记得在几天前的军训中,我们听了沈主任的礼仪知识讲座,由讲座中提出的每一条标准来在薛宝钗的行为准则上做比较,会发现惊人的吻合。也就是说,薛宝钗的`一言一行不仅在封建社会中符合礼法章程,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大量的相符之处。
这里有着太多的美,有遗憾的,也有伤感的。倘若林黛玉听了赖头和尚的话不去贾府不流泪,那么红楼梦的故事又怎么会有,倘若宝钗进宫金玉良缘,木石前誓又怎么会引出来,大观园中也就少了这样的有才之人。或许故事正是由许多的一不小心组成的。你看黛玉葬花很美,宝钗扑蝶很美,湘云醉卧芍药丛很美,晴雯撕扇很美。
当然这里的红颜薄命是最多的。首先想到的便是秦可卿,她既有林黛玉的婀娜也有宝钗的丰韵。她可以说是十二金钗中最美的一位女子了,却在第十三回中就去世了。其次是尤二姐,她也是很美的,她嫁给贾琏,被逼迫,只好吞金而死,这也不免符合了她的个性。说到迎春只能感伤,提到她的丈夫也只能是气愤可想而知她的结局。黛玉是最熟悉的。她们都凝结了太多的悲哀,正如水中月,镜中花。每当读到史湘云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也许是她带着的欢乐很多吧!可是她也是很苦的一个人。当她还在襁褓中时就失去了父母,她寄人篱下,她的舅舅为了减少开支居然把所有的手工活都交给她做,而她每天也要做到三更。她是很乐观的一个人。我觉得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能够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书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说的都是林黛玉。林黛玉才貌双全,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却很多心,整日想不开。有一次周瑞家的给贾府的姐妹们送花,由于顺路,周瑞家的先把花送给了其他人,最后才把剩下的两朵给了林黛玉。而林黛玉却觉得是别人挑拣后不要的才给她。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竟如此自卑。林黛玉对于别人的话总是往不好的那一方面来想,结果就是天天吃不好睡不好,愁眉苦脸,以泪洗面。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史湘云,她为人直率,大大咧咧,做事基本不思考。虽然史湘云有很多缺点,但是她活着很快乐。何必像林黛玉那样自卑自怜呢?
有一次,贾母和大伙去看戏。贾母看完了戏,很可怜一个戏子,就多赏了她一些钱,转头对众人说这个戏子很像一个孩子。众人都点头,但谁都不敢说出口。唯有史湘云笑着直接说了出来,是像林姐姐。林黛玉认为别人是在嘲笑自己像戏子一样卑微,回去大哭了一场。当时众人并没有恶意,只是实话实说,没有别的深意。林黛玉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想不开。
我想起班上我的好朋友小林。话说我们班的女同学都很手巧,编绳还会编花样。于是我就去学了一套,然后兴致勃勃地要去教小林了。可是小林天生手指笨拙,编出来的绳子,要么是打节,要么就是缠住了自己。我们都笑他。可他也无所谓,和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就这样大家都很喜欢和他玩。像这样豁达的人,活得就很轻松自在。
班上还有另一个同学小黄。因为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太好,说出来的词句闹出了一些语病。大家觉得很有趣,就忍不住笑出声了。他会怒发冲冠,眼睛里布满血丝,呲牙咧嘴,拿起自己的铁铅笔盒装出要砸人的样子。看他这副模样,全班立刻收住了笑声,接着他就趴在桌子上痛哭起来。同学们都哭笑不得,忙去安慰他。只要有人笑,他便觉得是在嘲笑他,这样谁还敢和他谈笑?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外面下起了雪,手捧着《红楼梦》坐在暖和的房间里,思维渐渐拉远,我不自禁的想到了那两个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女子。
晴后的雪景是极美的,湛蓝蓝的天空,一捧晶莹冰雪,熠熠泛着寒光,我念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便想薜宝钗是多么美的女子。
薜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而宝钗却总平平淡淡一袭素衣。她不以显赫的家世自傲,也不凭花言巧语趋炎附势,宽容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她是端雅大方,平易近人,却从骨子里让人觉得敬佩折服,就像初次见到雪山的感觉——庄重肃穆,不可玷污的圣洁与威严,坦坦荡荡,晶莹而细腻,稳重而敦厚,宝钗虽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去守拙。“而事实上机敏尖酸刻薄也一点不比林黛玉逊色。只是好太想嫁给宝玉了,太想要名份,太希望”好借凭风力,送我上青云了“。纵使这样,她也并不和凤姐一气,也并没有害过一个人。可是她的结局却那么惨,枉与他人作笑谈。她是不明白,晶莹的雪是不该热爱金碧辉煌的太阳的,更不该去追求,太阳是会灼痛熔化了雪的,她是被太阳迷了眼,本性并不是如此。那么宝薜便是如雪般迷茫,美得可怜的女子。
说起雪,我便想到了梅。梅总是在寒风冷雨中绽放的。有人说不得便是傲霜斗雪中华民族之魂了,我却觉得梅是清高孤傲,清白干净的,而林和靖用来做妻子,未兔亵渎了梅。妙玉是用梅花花瓣上的积雪来泡茶,那茶该是悠远空灵,隐着淡淡的梅花的香了,我想妙玉养梅,该是养白梅,红梅美得太过透心彻骨,而白梅便清清白白,恰到好处。
妙玉是极度的傲世脱俗,孤高自许,以致和世人没有共同语言,性格也变得孤僻,我觉得孤僻对妙玉来说是很好的,这样她就不会被世俗污浊,永远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真有些像白梅,“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白梅和白雪,倘若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便是梅有香而雪没有了,但是雪比梅白,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所以我宁愿将妙玉想成白雪,可是我看晴后的雪铺在地上,是很刺眼的,只是太白了的缘故,我便想妙玉也是因为太过洁白,才遭厄运。“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艳,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我觉得像妙玉这样美丽干净的女子,就是让无赖多看一眼,也是玷污了清白,况且是让强盗抢去呢。高鹗实在太残忍,竞把一个不食人间烟火视清白比生命更重要的“欲洁何曾洁”的仙子,安排成那么惨烈的结局,像平静的雪面,踏上一只污浊的脚印,悲痛得心碎。我每次读到这,总难过得再没法读下去,心里恨作者了,脚印踏雪让人心碎,只是因为雪洁,那么妙玉该是如雪般洁得让人心碎的女儿了。
红楼的夜,皆融在了阑珊的灯火里,一轮醉月在冷凝出悬吟,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溶溶的明月在淡淡的晚风中亦真亦幻,我却一眼望到了潇湘馆,望到了那细细的龙吟,森森的凤尾;望到了它那“一带粉坦,里面数楹修舍。”通过窗棂,我望见了黛玉,她这时散着发,卧在榻上,静静地看着那些诗与纸在盈盈的火光中化为点点灰烬。
最终,纤弱的手将一对儿旧帕也送入了火里,她的手颤抖着,深切的眸子里平静地倒映着火光,随后便将眼里蒸得水汽朦胧。她终是闭上了眼,嘴里念着:“宝玉,你好……你好……”终是静声,那位女子,如烟花,芳华刹那。
黛玉,你在那人生的最后几瞬时,在想些什么?
尘世里的初相见,他是贾府的嫡孙,你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无忧无虑像一尾活泼的鱼,你心灰意冷像一头受惊的鹿。你们的相遇,像紫藤花与风的相见。紫藤花开,轻轻地放着香,随后一阵风来,吹过了花的心,也沾了一身花的香气。
你们也曾书生意气去,挥斥方遒;也曾嬉戏欢笑,温言软语。是他让你从葬花的伤中走出,将贾府真正当成自己的家;他也曾在挨打之后送你一双旧手帕,你机敏聪慧,又怎会不知他的情意。你们男欢女爱,他不读,不考,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与你骨子里都有一种叛逆。
你在贾府极端奢侈的生活中感到了一种不安,但你与他得这一生,只有那半生的缘分,你们彼此心心相印,是一对诗人,也是一对知己,你们追寻自由恋爱,你对他的爱冰洁透明,爱得一尘不染,但你们的爱在那个封建的时代终究是一场悲剧。
黛玉,你悔否?我想你不悔。你在最美的时光与他相遇,周身越是污秽不堪,他便越发得晶莹剔透,只不过明媚姣好的日子逐渐被封建的矛戳得千疮百孔。
丁立梅曾说:“最好的爱情,原不是长厢厮守,而是爱而不得,怅然相望,无法牵手。是把彼此嵌进灵魂里,用一辈子去想、去念、去追忆。”这样的爱情很遗憾、很凄美,却也因此变得恒久,永生永世占据心头,开出一簇不败的相思花。
所以宝玉在知黛玉死后,一身僧袍离开了家,削发为僧,了却尘缘,重振家业,最后和一僧一道出走。
起初我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并不好,一介乡村野妇,半点雅致也无,与贾府雍容华贵,风雅清高的主角人物相比,着实像是众多清流中的一股泥石流。待年龄渐长后,我略晓些人情世故,才对刘姥姥的形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作为家底并不殷实,生活已经贫苦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乡下庄稼人,刘姥姥带着孩子板儿来到大观园,为的是讨主人开心要点儿赏钱。此时,刘姥姥的能说会道便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体现在对各路主子的极力奉承,还体现在她的卖力表演上。当发生“走了水”事件后,刘姥姥就立马编出个带“火”字的故事缓和气氛;观察到贾母视宝玉为心头肉时,刘姥姥就即兴编出长寿老人喜得伶俐孙子的故事,使得贾母笑逐颜开。如此对主子胃口,怎能不讨众人喜欢?一来表现出其察言观色之细,二来也体现其随机应变的能力之强,生活阅历之丰富。
再谈经典的宴席之戏,刘姥姥高声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冲口而出的乡间俚语,是如此的粗俗!竟逗得“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宝玉、贾母们的反应自然被曹雪芹先生写得活灵活现,生动自然。读到此时,我也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感到心酸:这刘姥姥竟是如此蠢笨,也不知收敛自己的粗俗言行,难道她真真儿不明白主子们的取笑?
正常来说,这般委屈无奈哪有再来的道理?只不过要些甜头一走了之。而刘姥姥并非如此,在逢年过节时带些乡下的蔬菜瓜果之类,“尽一尽穷心”;且在贾府衰落后无人理睬的情况下,受凤姐所托,把她的女儿巧姐儿这件麻事解决,并带回乡下照顾。也是凤姐目光犀利,一眼看出刘姥姥才是个顶善良的人,一念同情心才救了后来的女儿,这一因缘也极具寓言色彩。这种种行为也反射出刘姥姥受人恩惠后心存感激,知恩图报。
仔细研读过《红楼梦》后,我才能明白作者的深层用意。刘姥姥的定位既是丑角,想来是故意出丑的罢。一边是仍需要养活的女婿一家,另一边是被大庭广众下各种取笑下的不为人知的苦涩。刘姥姥哪能当真如人们所说:笑嘻嘻乐呵呵毫无芥蒂?其实一切是为了生存罢了。哪怕主子再善良温和,她内心都是不情愿的,如果不是天灾人祸和繁重税务使得生活难以为继,刘姥姥可能永远不会踏进大观园,也永远不会成为刘姥姥。若如此,可能主子偶然路过田间,惊鸿一瞥,轿子外某个田间劳作的佝偻身影就是那个普通的板儿奶奶。
《红楼梦》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这本书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家族很富有,是贾氏宗族,后来亲戚都住进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生活幸福美满。贾母死后,整个家族开始走下坡路,最后丫头被卖掉,二公子宝玉离家当和尚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宝玉是一位贵族公子,从小在富裕的家庭里成长,和姐妹们一起玩耍、作诗、猜谜。林黛玉却没有宝玉那么好运,她的母亲是贾母的女儿贾敏,父亲在当官,后来母亲去世,被父亲送到荣国府与宝玉一起生活。
宝玉是一个对人很平等的一位公子,他对别人的关怀很令我感动。比如荣国府里有一名丫鬟叫小红,是三等丫头,就是负责扫地、洗衣、修剪花草的,是最低等的丫头。有一次宝玉生病了,丫头们都出去了,只剩下三等丫头留在府里,而宝玉想喝水,就大喊。正好被路过的小红听见了,连忙为宝玉煎药、倒水。看到一个与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丫头为自己忙出了一身汗,宝玉连忙用自己的手帕为她擦去汗水。宝玉不顾自己身为二公子的身份,对小丫头付出关爱的场景让我感动,我想我们也要对人平等,付出自己的爱心。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当了班长,那一天要做清洁,刚好我的一位好朋友也要一起做清洁,我就让他只擦黑板,而让另外一位同学扫地、对桌子、倒垃圾,我突然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我应该帮他做才对。于是,就由我来倒垃圾和对桌椅,做完后我还问他累不累。
我们就算以后职位比别人好,地位比别人高,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而是要把自己的爱心给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就像宝玉一样,不管对方是谁,是一个小丫头,还是一位长辈。也要像林黛玉一样,不管是一瓣花瓣,还是一株小草,都要将它视作一个有生命的人,一个值得怜惜的人去对待,去爱护。黛玉曾在大观园里看见梅花凋落,落在小溪里,认为它们在大观园是洁白的,流到外面就会被玷污,所以含泪葬花。
屋子里弥漫着蜡梅的香味,屋外不知名的玫瑰挤在没有香味的树枝上。
有报道说流星雨来袭,于是我裹上厚厚的大衣,坐在操场旁边的石凳上,仰着脖子仰望天空。夜晚过后,石凳凉凉的,人来人往的,于是我想,要是流星划过天空能发出声音就好了。
高二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时候,各科在学校公布,按顺序入座。突然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跳到高三的`综合考试,不用去压抑那些莫名其妙的对未来和考试都不是很有用的课程,只回应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高三真的来了,时间跳的比我预想的快多了。我以为从此生活焕然一新,但是教室里的空气没有结冰,想象了很多次的灰色没有来。反而频频带着破碎的思绪跳出假期,感觉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整个高二的半个学期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里面的一分钟可以过的很快,但是对于假期来说很快,对于战斗来说就不算快了。简而言之,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失望和沮丧。
我不是一个闷闷不乐、目光空洞的孩子。我有休眠的火山岛,有微笑,有隐患。小煤矿随时可能爆炸。就像老师说的,主次方面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只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回来谈玫瑰,大家都说:“送一朵玫瑰,手里就有余香。”可见玫瑰的香味非同一般。
《美女与野兽》:野兽有一朵垂死的玫瑰。在玻璃罩里,贝尔打开了盖子。按理说第一件事应该是玫瑰的香味,但是迪士尼没有这么做。可见玫瑰的香味似乎可有可无。
就我记忆所及,玫瑰的香味隐藏在玫瑰糖里,是和冷虾一起喝的。所以我想过,如果我有一座城堡,我一定要带一个后花园,后花园里一定有很多花,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花里一定有玫瑰,会有花园和城堡。
80后,到了现在也有40岁左右了,他们的思想大多都是被条条框框约束着,认为这种东西改得怎样,就要怎么样。有时,也执拗得让人无奈。
我是00后,妈妈是80后,这两种看似水火不容的两种奇葩生物,又天天在一起,对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再加上我和妈妈又是牛脾气,所以家里每天都有新的战争上演。
这一天,妈妈要带我去一个阿姨家里,让我马上换衣服出门。我一蹦一跳地到衣柜前,毫不犹豫抽出了我最喜欢的一套衣服:白色T恤,黑色裤子,黑色外套,兴高采烈地换上。我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见到的却是妈妈的嫌弃:
“你就穿这样啊?”妈妈指着我的衣服,一脸嫌弃。“对啊。”我不以为然地说。“今天外面很冷,你这样穿不行。快,去穿那件红的。”妈妈催促着我。“哎呀……”我叫了起来,那件红色的,先不说多厚,我看了那颜色就恶心想吐,丑死了!“哎呀什么,快去,来不及了。”妈妈瞪着眼睛命令我。“我不穿!我的衣服我做主!”我顶嘴道。“好啊,可以啊,以后你什么事我都不管,你自己行,你不穿我可走了。”说罢,“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最后,我还是服软了,极不情愿地换上了那件丑爆了的大衣,跟在妈妈的后面。因为我实在是有很多事离不开妈妈。但是,我也无奈呀,因为刚一走出门,我就看见了太阳光,在那一瞬间变得更加强烈了,我的身上仿佛被烈火炙烤一般,热得不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后才懂得自己所追求的那份洒脱,是一种幸福。
纵观古今,历览中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投身于汨罗江的屈原的呐喊,肉体虽死但精神犹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这个被禁锢在盲聋哑世界的女性的呼唤,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带来光明的人,她身残志坚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
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最终得到的是永恒的幸福。
你见过冬日里傲然绽放的梅花吗?
在冰天雪地里,在寒风凛冽中,在风刀霜剑里,在素雪晶莹中,只有那一树梅花,在茫茫白雪中孤独的盛开。默默地绽放着她的寂寞、坚强。
她不属于那春日暖薰的空气。在群芳争妍中,唯独少了她。她的一生注定了要错过那漫天的芳华,所拥有的只是冬日里的落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漫天的飞雪为她作陪衬,朦胧的雾气中更是流动着她的暗香。在万物都已沉睡的舞台上,只有她,用尽自己积蓄的所有能量,在一刹那间怒放。
这一刻起,她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坚强是她的代名词。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追求的幸福也已悄然绽放。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鲁迅先生说过,“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的挫折,也会收获到许多的欢乐。享受追求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幸福。
【红楼梦高中读后感650字】推荐阅读:
高中生暑假《红楼梦》读后感600左右07-05
红楼梦读后感5000字11-06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小学10-30
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左右11-05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初一11-16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1-23
红楼梦读后感高三800字12-07
读红楼梦后感300字07-05
《红楼梦》400字读后感六年级作文12-15